辣椒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_张晶
辣椒碱制备的研究进展
辣椒碱制备的研究进展摘要辣椒碱是辣椒辣味的主要成分,有丰富的应用价值。
本文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关于辣椒碱类物质的研究成果,对辣椒碱的制备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辣椒碱;制备;提取1 辣椒碱的概述辣椒(chillies),双子叶植物纲茄目,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末传入中国湘楚之地。
有辣味,供食用。
辣椒性热味辛,具有驱邪逐寒、温中开胃、消食杀虫等功效。
辣椒中具有辣味的物质有十余种,其中辣椒碱(Capsaicin)、二氢辣椒碱(Dihydrocapsaicin)是最辣的成分,这两种物质的含量约占辣椒中辣味物质的90% 左右。
辣椒碱又名辣椒素、辣椒辣素,化学名称为8-甲基-6-癸烯香草基胺,分子式为C18H27O3N,熔点为65℃,呈单斜或长方形片状无色晶体,易溶于苯、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辣椒碱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主要的药理活性有:镇痛、抗炎、抑菌、减肥等,同时由于辣椒碱的辛辣感,其又被用于食品、农业、化工、军事等领域。
2 辣椒碱的理化性质辣椒碱类提取物通常是混合物,晶体颜色为白色(或微黄、微红),没有固定的熔点,通常熔点范围为57℃~66℃,沸点范围为210℃~220℃,易溶于低级醇和丙酮、氯仿、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由于其酚羟基表现出弱酸性,因而能溶于强碱。
辣椒碱属于酞胺类化合物,因而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香草基胺和癸烯酸。
3 辣椒碱的提取通过对目前研究的分析,辣椒碱的制备主要有三种方式:天然辣椒提取法、生物细胞培养法、化学合成法。
1)天然辣椒中提取辣椒碱的方法:有机溶剂浸出法、纤维素酶提取法、盐析法、酸碱法、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萃取法等。
(1)有机溶剂浸提法:根据辣椒碱的物理性质即溶解性,以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浸提,常用加热等方式对辣椒碱进行提取,此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对仪器设备要求简单,但提取效果有限。
王小光等将红辣椒通过乙酸乙酯抽提、70%乙醇取出红色素、正己烷-乙酸乙酯重结晶的方法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最终得到了初度高达93.2%的辣椒碱,且收率为0.865%;(2)纤维素酶提取法:通过纤维素酶对辣椒细胞壁的溶解作用,对细胞壁产生破坏,使有效成分更快更充分的与提取溶剂相结合,此法提高了辣椒碱的产率,但纤维素酶对pH、温度等条件要求比较高,操作复杂。
植物中具有辣味物质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植物中具有辣味物质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植物中具有辣味物质的存在,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近年来,对于这些物质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揭开了植物中具有辣味物质的神秘面纱。
一、辣味物质的分类和特点辣味物质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有机物,俗称“辣椒素”。
根据研究,辣味物质可以分为两类:辣椒素和姜黄素。
其中,辣椒素是辣味物质的主要成分,具有麻辣的味道和刺激作用;而姜黄素则是一种黄色色素,具有辣味和苦味。
值得注意的是,辣味物质并非所有植物都具备。
常见的植物中,红辣椒、花椒、姜黄等具有辣味物质;而香蕉、苹果、梨、桃等则不含有辣味物质。
二、辣味物质的生物学效应1. 促进食欲辣味物质是一种天然的食欲调节剂,可以促进人体胃部蠕动,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此外,植物中的辣味物质还具有神经兴奋作用,可以刺激味觉神经,增强味觉感受,提高食物的口感享受程度。
2. 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辣味物质具有神经保护、细胞保护、肝脏保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其中,辣椒素和姜黄素均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3. 辅助减肥由于辣味物质可以促进食欲和新陈代谢,一些调查显示,适量食用辣味物质能够起到辅助减肥的作用。
4. 镇痛作用辣味物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大量内啡肽,有助于舒缓疼痛,改善身体不适。
三、研究进展1. 制备辣椒素纳米粒子为了提高辣椒素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将其转化为纳米粒子。
研究发现,辣椒素纳米粒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加明显,可以改善心脏健康、抗氧化和抗炎等多个方面。
2. 姜黄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姜黄素对于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具有积极作用。
姜黄素可以降低白质变性、神经元丧失等症状,从而有效延缓疾病进程。
3. 针对肥胖症的辣味物质研究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辣植物别具一格的辣味物质,如辣椒素、姜黄素等,可以刺激脂肪细胞“自杀”,从而防止肥胖症的发生。
辣椒研究报告
辣椒研究报告
辣椒研究报告
1. 简介:辣椒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和食材,具有辛辣的口感
和独特的风味。
辣椒属于茄科植物,主要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和使用。
2. 营养价值: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和纤维素。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维
生素A对于视力和皮肤健康也十分重要。
此外,辣椒还含有
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辣椒素,它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
3. 调味和食用:辣椒由于其辛辣的特点,常被用于调味品和
调料的制备。
辣椒可以用于辣椒酱、辣椒粉和辣椒油的制作。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烹饪中的炒菜、煮汤和烧烤等食品中。
辣椒在一些地方还被用于制作传统的草药制剂,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4. 健康益处:辣椒的辣味主要来自于辣椒素,辣椒素能够刺
激神经系统和增加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和体内脂肪的燃烧。
研究还发现,辣椒素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特性,有助于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此外,辣椒还被认为具有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和减少心脏病风险的潜力。
总结:辣椒是一种拥有丰富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的食材。
它
被广泛用于全球的烹饪中,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然而,对于
辣椒所含辣椒素的过敏者或者胃肠道敏感的人群来说,适度食用辣椒仍需注意。
辣椒叶中功能性成分提取工艺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辣椒叶中功能性成分提取工艺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辣椒叶是辣椒植株的叶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提取工艺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备受关注。
辣椒叶中的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辣椒碱、辣椒醛、辣椒素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降血压、降脂等多种生理活性。
本文将从辣椒叶中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以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综述。
1. 传统提取工艺传统的辣椒叶提取工艺主要包括水提取、乙醇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方法。
水提取是最为简单的提取方法,但由于辣椒叶中的有机成分不溶于水,因此提取效果较差。
乙醇提取能够有效提取辣椒叶中的脂溶性成分,但存在乙醇残留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超临界流体提取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提取方法,利用压力和温度控制物质的临界点,能够高效提取辣椒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2. 新型提取工艺近年来,一些新型提取工艺开始应用于辣椒叶的功能性成分提取。
如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固-液萃取技术等,这些新型提取工艺不仅能够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成本。
超声波提取利用超声波在提取液中产生微压缩波和微流动,能够破碎细胞壁,促进功能性成分的溶解和迁移,提取效果明显。
微波辅助提取利用微波加热作用,可使提取液中的溶剂分子产生剧烈运动,促进对辣椒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溶解和扩散。
固-液萃取技术则将辣椒叶与溶剂直接接触,通过浸提、浸泡等方式提取功能性成分,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
1. 抗氧化活性辣椒叶中的辣椒素和辣椒醛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研究表明,辣椒叶提取物对类胡萝卜素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HO)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2. 抗菌活性辣椒叶提取物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研究表明,辣椒叶提取物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引起胞内物质的渗漏,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辣椒中辣素合成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
辣椒中辣素合成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辣椒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据统计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喜欢吃辣,而辣椒的辣味主要来自一种叫做辣素的化合物。
辣素是辣椒中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够刺激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不过,对于人体而言,摄入过多的辣素并不利于健康,可能会引起胃痛、胃溃疡等不适。
因此,研究辣素的合成途径和分子机制,对于合理利用、控制辣素含量,以及开发辣素类新药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辣椒中的辣素主要是通过辣椒素合成途径合成的。
辣椒素是一种黄色的脂溶性颜料,对光线敏感,在辣椒的的果实成熟能见到明显的黄色感觉。
研究表明,辣椒素是辣椒辣味的前体物质,也就是说,辣椒素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发生辣素化反应,生成辣素。
目前研究表明,辣素的合成与多种酶类有关。
其中,最重要的酶类之一就是辣椒素加氧酶(CAPS, Capsanthin-Capsorubin Synthase)。
CAPS是一种存在于辣椒中的细胞质膜蛋白,具有双重催化活性。
首先,CAPS能够将辣椒素氧化成Capsanthin,再把Capsanthin加氧化成红色的Capsorubin。
而在CAPS的催化下,Capsanthin和Capsorubin又会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中被转化成辣素。
除了CAPS外,Cytochrome P450 Enzyme(CYP450酶)也参与了辣椒素的加氧化反应。
研究表明,在辣椒素合成过程中,CYP450与CAPS共同作用,通过逐步氧化的方式将Capsanthin和Capsorubin转化成辣素。
此外,还有一些调控因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辣素的合成。
例如,研究表明,一个叫做辣椒素合成调控基因(CRSP)的基因能够通过调控辣椒素合成途径的酶类活性,影响辣素的合成。
而另外一个叫做 Capsaicinoid Amino Acid Methyltransferase 1 (AMT1) 的基因则能够通过催化辣素前体物质的甲基化反应,进一步促进辣素的合成。
辣椒叶中功能性成分提取工艺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辣椒叶中功能性成分提取工艺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辣椒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和草药,其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辣椒素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而辣椒叶作为辣椒植物的一部分,也具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和活性。
辣椒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包括辣椒素、黄酮类化合物、类黄酮苷和花色苷等。
辣椒素是辣椒叶中的重要成分,其主要包括辣椒素和辣椒素类似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在辣椒叶中也较为丰富,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类黄酮苷和花色苷则是辣椒叶中的另一类重要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血管扩张等作用。
目前,提取辣椒叶中的功能性成分的方法主要包括水提取法、酒精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水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酒精提取法则可以提取到更多的辣椒叶中的活性成分,但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提取速度快等优势。
微波辅助提取法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提取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提取时间短等特点。
辣椒叶中的功能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氧化和抗炎效果方面。
抗氧化作用是指辣椒叶中的功能性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
实验证明,辣椒叶中的辣椒素、黄酮类化合物、类黄酮苷和花色苷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抗炎作用是指辣椒叶中的功能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实验证明,辣椒叶中的辣椒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辣椒叶中的功能活性研究还包括其抗菌活性、抗癌活性和降脂活性等。
辣椒叶中的辣椒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黄酮类化合物和花色苷则具有抗癌活性,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辣椒叶中的类黄酮苷具有降脂作用,能够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水平,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辣椒叶中具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和活性,其提取工艺和功能活性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高辣度辣椒油树脂(辣椒精)的提取研究
高辣度辣椒油树脂(辣椒精)的提取研究
黄启强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
【年(卷),期】2005(000)C00
【摘要】重点对辣椒精的提取工艺和方法进行研究。
同时对不同品种间红辣椒和青辣椒的辣椒精提取得作了比较研究。
以及对辣椒精中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8页(P96-102,78)
【作者】黄启强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科技产业集团,广州5104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4
【相关文献】
1.辣椒油树脂、辣椒红素、辣椒素提取工艺研究 [J], 蔡君;万佳
2.辣椒油树脂、辣椒红素及辣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张晶;石磊岭;李慧萍;贾红玲
3.一种高辣度辣椒油树脂的制备 [J], 高蓝;李浩明
4.响应面法优化辣椒油树脂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性研究 [J], 范三红;王娇娇;白宝清;田雨;李佳妮
5.苏丹红Ⅰ在辣椒活性成分辣椒红和辣椒油树脂提取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J], 武耐英;高伟;杨清山;连运河;张红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辣椒研究报告总结
种辣椒研究报告总结
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具有辣味和香味,广泛应用于各个菜系中。
本研究对辣椒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辣椒的辣味主要来自于其中的辣椒碱。
通过对辣椒碱进行提取和分析,我们发现辣椒碱含量与辣椒的辣度呈正相关关系。
不同品种的辣椒碱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一些辣椒品种甚至几乎不含辣椒碱。
其次,辣椒的辣度还与其颜色和成熟度有关。
我们实验中发现,红色和黄色的辣椒更辣,而绿色的辣椒相对较不辣。
而且,成熟度越高的辣椒也会更辣。
这是因为随着辣椒的成熟,辣椒碱的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辣椒的辣度。
另外,辣椒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我们对不同品种的辣椒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发现辣椒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
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最后,我们还研究了辣椒的食用方法对辣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将辣椒切成碎末或者加热能够使其辣味更加明显,因为这些方法有助于辣椒碱的释放和分解。
总之,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辣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辣椒辣度与辣椒碱含量、颜色、成熟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发现辣椒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辣椒的种
植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享受辣椒带来的味觉和营养。
辣椒中的有机成分及应用的研究
辣椒中的有机成分及应用的研究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郭贇摘要:随着对辣椒红色素及辣素的需要日益增大,人们对辣椒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综述辣椒的品种以及辣椒红色素等几种有机成分的提取及应用。
并对其功效作了论述,探讨了相关的活性成分,化学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出了辣椒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关键词:辣椒辣椒红色素辣椒碱多糖辣椒又名番椒,系茄科辣椒,属结浆果的草本植物。
一直被作为蔬菜或调味品,也常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天然食品防腐剂。
辣椒可以用于提取辣椒红色素制成天然色素,也可以提取辣素制成香辛料。
辣椒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及营养成分,有益于健康,也对于某些病症具有疗效。
我国有丰富的辣椒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外贸出口产品之一,1992-1999年,我国的干椒面积保持在16.0万hm2左右,总产量保持在30万吨左右,每年出口干椒3万—5万吨,我国干椒主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辣椒又因其无毒害,健康,营养而被指定为2008年奥运会的绿色食品。
1辣椒的种类及产地辣椒为人们所用的历史很久了,由于其产地的不同,辣椒也分了很多不同的品种。
1.1辣椒的起源辣椒起源于新大陆(New World)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墨西哥,秘鲁等地,有5个栽培种:(1)Capsicum annuum L ;(2)Capsicum frutescens L ;(3)Capsicum Chinese Jacquin ;(4)Capsicum baccatum ;(5)Capsicum pubescens Kuiz &Pavon .1.2分类1.2.1人们通常习惯以有辣味或辣味的轻重,将辣椒分为:辛辣椒,甜椒和微辣椒。
我国华北及华东东南沿海各省以栽培甜椒为主,西南,西北,中南,华南各地以栽培辣椒为主。
1.2.2按果实性状分为五类:(1)灯笼椒(var.grossum Bailey):植株粗壮,高大,叶片厚,花较大,果实大,基部凹陷,果皮有纵沟,果实呈扁圆形,圆形,或圆筒形。
辣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人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4):1063. 所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
[ 3] Li D ,Wu LJ ,Tashiro S ,et al.Oridonin- induced A431ce- [12] Leung CH ,Grill SP ,Lam W ,et al. Eriocalyxin B inhib-
ll apoptosis partially through blockage of the Ras/Raf/ its nuclear factor- kappaB activation by interfering with
参考文献 tosis by activation of caspase- 3and mitochondrial events
[ 1] 孙汉董,许云龙,姜 北.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化合物[M]. in lung cancer cells in vitro[J].Cancer Invest,2006,24
Chem,2007,42(4):494.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电话:0431-
(收稿日期:2009- 03- 20 修回日期:2009- 05- 05)
cell line[J].Acta Pharmacol Sin ,2007,28(11):1819. apoptosis of t (8;21)leukemia cells through NF- κB and
[ 5] Hsieh TC,Wijeratne EK,Liang JY,et al. Differential co-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riggers degradation of
辣椒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以除湿、消炎、促进血液循环,驱寒解表,活络生肌。
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古书《食物木草》写到辣椒具有“消宿食,解结气,开
胃中,辟邪恶,杀腥气诸毒”的作用。
《食物宜忌》记
1
载,辣椒能“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
1.1
虫解毒,治呢逆,疗喳隔,止泻痢,祛脚气”。
《药检》记
载,辣椒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泻、擦癣”。
痒、降脂降糖、抗癌、抗菌、降压、调节内分泌系统、保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将辣椒带入欧洲,最后传到世
护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作用。本文总结了辣
界各地,目前辣椒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栽培。辣椒既
椒果实中重要的化学物质、相关药理作用和在生物
可以作为蔬菜鲜食,又是全世界最大的调味品,还可
医药中潜在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情况,为辣椒果实
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1)15-0005-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21.15.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位[1],而 印 度 鬼 椒 Bhut Jolokia(C. chinense×C. frutes⁃
都 很 高 。 Carolina Reaper(C. chinense Jacq.)是 目 前
世界上已知最辣的辣椒,其辣度指数高达 220 万个
SHU 单 位 ,其 次 是 Trinidad Moruga Scorpion(C. chi⁃
香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化学工程师Chemical Engineer2021年第3期Sum306No.3综述D01:10.16247/ki.23-1171/tq.20210355香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张晶,刘莉,徐慧荣,金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香附作为传统中药材,素因其有效的化学成分及广泛的药理作用而闻名于世。
经现代医药对香附的,香附的化学成分较为,且有而的化学成分分。
香附药亦较为广泛,为其主要功效、调经止痛等。
但目前研究者们对香附中有效化学成分在应用中的的,其具有的药亦的,因,香附的化学成分其药的展行综述与总结,以期为今后索香附的药用前景提供科学依据论参考。
关键词:香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651.3文献标识码:ANew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of 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9ZHANG Jing,LIU Li,XU Hui-rong,JIN Juan(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yperus is famous for its effectiv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extensiv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modern medicine,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cyperus sinensis are relatively complex,and gradually more abundant and new chemical components have been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cyperus is also more extensive,the Chinese medicine thin]s its main effect is to relax the liver and relieve the depression,regulate the meridians and relieve the pain and so on.But now researchers to 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effective mechanism of the rol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is not deep,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lso need to further explore,so in this paper,the fragrance o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ragrant medicinal prospects of further exploration for the future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Key words: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research progress;hy-pertension香附(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别名莎草、雷公头、香附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辣椒素类物质研究进展(精)
辣椒杂志(季刊2005年第4期辣椒素类物质研究进展戴雄泽1,2刘志敏1(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辣椒(Capsi cum annunm L.是茄科辣椒属的多年生或一年生作物,2n=24。
原产中、南美洲、墨西哥、秘鲁等地,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人欧洲。
17世纪,辣椒传入东南亚各国,明朝末年引人中国。
辣椒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A 、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并有芬芳的辛辣味,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蔬菜,世界上有近3/4的人口经常食用辣椒和辣椒制品。
辣椒独有的辛辣成分———辣椒素及同系物,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在加工、食品餐饮、医药工业、饲料工业等领域。
目前对辣椒素类物质的研究较多,本文综述辣椒素类物质近期研究进展。
1国内外研究现状1.1辣椒素及同系物P.A.Bucholtz (1816首先发现辣椒中的辛辣味能够用有机溶剂浸染分离,1846年L.T.Thresh 报道分离出辣椒素晶体,并命名为辣椒素,1878年匈牙利医学家Endre Hogyes 也分离出辣椒素。
1930年,E.Spath 和F.S.Darling 首次合成了最辣的混合物。
Kosuge 和Inagaki 、D.J.Bennet 等人利用色谱、核磁共振等手段详细分析了辣椒辛辣物质的化学组成后发现:天然辛辣物质是由一系列同类物组成,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与辣椒素非常相似,称为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
现已发现有14种类似物,已定性和分离出了6种不同的辣椒素同系物和一种用于标定辣椒素含量的合成物。
辣椒素分子式为C 18H 27NO 3,化学结构式为H 3CO (HO -C 6H 3-CH 2-NH -CO-(CH 24CH =CHCH(CH 32,属酰胺类化合物。
辣椒素同系物结构类似辣椒素,化学结构通式为H 3CO (HO -C 6H 3-CH 2-NH-CO-R ,同系物间R 基不同。
辣椒的化学物质合成和调控机制研究
辣椒的化学物质合成和调控机制研究辣椒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蔬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受到人们的喜爱。
辣椒中的辣味主要由辣椒素所贡献,而辣椒素则是由多种生物合成途径合成得到。
辣椒中的辣椒素还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从而决定了辣椒的辣度。
因此,研究辣椒的化学物质合成和调控机制对于了解辣椒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辣椒中的辣椒素主要包括胡椒素和类胡萝卜素。
胡椒素是一种色素,具有红、黄、橙等不同的颜色。
胡椒素的合成是通过异戊二烯代谢途径进行的。
在此途径中,异戊二烯通过异戊二烯裂解酶被裂解成色氨酸和叶黄素。
然后,在合成途径的不同分支上,色氨酸和叶黄素经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最终合成出各种不同的胡椒素。
通过这些反应,辣椒中的胡椒素的合成途径得以完成。
辣椒素的合成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
其中,环境因素是重要的调控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高温、干旱等环境胁迫可以促进辣椒中胡椒素的合成。
这是因为这些环境胁迫会激活一些调控辣椒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了胡椒素的合成。
此外,植物激素也在调控辣椒素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赤霉素和乙烯可以促进辣椒中胡椒素的合成。
这是因为赤霉素可以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增加胡椒素的合成,而乙烯则可以调控胡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胡椒素的合成。
除了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转录因子也参与了辣椒素的合成调控。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结合到DNA上,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研究表明,一些特定的转录因子在辣椒素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一个叫做MYC2的转录因子可以调控辣椒中胡椒素的合成。
该转录因子能够识别和结合到胡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胡椒素的合成。
总结起来,辣椒素是辣椒中的重要化学物质,其合成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
胡椒素的合成依赖于异戊二烯代谢途径,并受到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转录因子的调控。
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可以通过调节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胡椒素的合成,而转录因子则可以直接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
辣椒的果实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合成研究
辣椒的果实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合成研究辣椒果实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在许多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位置。
辣椒的辣味主要是由其中的辣椒素所引起的,但除辣味之外,辣椒果实还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
辣椒果实中的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合成是研究其营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析辣椒果实中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合成的研究成果。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常见的能量贮存物质,也是辣椒果实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
淀粉由两种多糖组成,即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淀粉酶是一类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酶类,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γ-淀粉酶等。
淀粉酶活性是评价淀粉分解能力和淀粉合成速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辣椒果实中的淀粉酶活性较高。
一项关于辣椒果实淀粉酶活性的研究发现,辣椒果实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分别为0.35 U/g和0.41 U/g,相对较高。
这表明辣椒果实具有高水解淀粉的能力,能够迅速将淀粉分解为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此外,研究还发现辣椒果实中γ-淀粉酶活性较弱,可能与辣椒果实中淀粉含量较低有关。
辣椒果实中淀粉的合成过程也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辣椒果实中淀粉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果实生长和发育的早期阶段。
一项关于辣椒果实淀粉合成的研究发现,果实的淀粉合成速率在果实生长的前期快速增加,到达最高点后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
这表明辣椒果实中淀粉的合成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与果实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果实收获后,辣椒果实中的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会发生改变。
一项关于辣椒果实采后淀粉合成的研究发现,果实采后一段时间内,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也有所增加。
这表明采后距离果实继续生长和发育的时间越长,淀粉的合成和积累越多。
因此,在采后保存和加工辣椒果实时,需要注意控制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合成过程,以保持辣椒果实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
综上所述,辣椒果实中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合成是研究其营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辣椒果实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活性,能够迅速将淀粉分解为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长期过量食用辣椒引起早期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
长期过量食用辣椒引起早期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作者:吴玉小丽丽白长喜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1)明确早期动脉硬化是否与长期过量食用辣椒有关.(2)探索动脉硬化新危险因素并为预防动脉硬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问卷调查1000人,从中按纳入标准选取吃辣椒的对象,并从选取人中随机抽查,进行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检测动脉血管直径、动脉阻力指数、动脉血液流速等指标.检测结果随着食用辣椒年限增多而表现出的结果来解释相关性.结果:抽查的30例患者中内膜局部增厚5例,血流速度快者5例其余无明显变化.随着食用辣椒时间的增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直径缩短的趋势.结论:长期过量食用辣椒与早期动脉硬化有一定的关系.关键词:长期过量食用辣椒;早期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8-0053-03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1].动脉硬化的特征是动脉的慢性退化.由于结缔组织的增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细胞内外胆固醇、脂肪酸以及碳酸钙的沉积、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的聚集,动脉壁变硬变厚,动脉变细,整个动脉失去弹性[2,3].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非常的复杂,参加的细胞和组织成分多种多样,关系错综复杂.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遗传因素,肥胖,饮食习惯等.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茄科植物辣椒的干燥果实.我国资源十分丰富.以果实、根和茎入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4].最近几年来吃辣椒的人们越来越多,约近1/4的人口经常食用辣椒[5,6].长期过量食用辣椒对人体的危害还没有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对其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以长期过量食用辣椒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观察辣椒对人群颈动脉硬化的影响,以及食用辣椒时间、量等因素对人群颈动脉硬化的影响,以阐述辣椒与动脉硬化形成的相互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及纳入标准所有病例来源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呼和浩特市医院筛查的动脉硬化患者30例(1.每天食用辣椒5年以上,每天平均大于30g;2.20-45岁之间;3.居住在呼和浩特或内蒙古北方地区;4.血压正常;5.无遗传病;6.少食用油脂食物;7.无吸烟喝酒;8.无糖尿病;9.自愿参加者).1.2 检测方法检测前把被检测人群平躺休息5分钟,仰卧平躺,两手放身体两面,首先把颈部给显露出来.然后从颈根部开始检查,往上检查颈内脉、颈外脉.观察CCA、ICA、ECA管壁处有无斑块,测量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斑块长度及厚度、观察其表面及内部特性.最后进行脉冲多普勒检测,观察流速曲线及血流参数测定.1.3 颈动脉硬化诊断标准判定标准根据《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具有以下因素者判定为动脉硬化人群:(1)颈动脉血流速度80-120CM/S;(2)阻力指数:颈总动脉(CCA)0.7±0.05,颈内动脉(ICA)0.59±0.06,椎动脉0.6±0.04中层厚度IMT<1.0mm;(3)頸动脉血管直径:颈总动脉(CCA)6-8.5mm,颈内动脉(ICA)4.9-6.8mm,椎动脉3-5mm.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软件包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食用辣椒时间与颈总动脉血管直径、颈总动脉阻力指数、颈总动脉血液流速的相关性分析经S-W正太性检验,血管直径不服从正太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食用辣椒时间与颈总动脉血管直径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740,p=0.000,p<0.05);食用辣椒时间与颈总动脉阻力指数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006,p=0.976,p>0.05);食用辣椒时间与颈总动脉血液流速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101,p=0.595,p>0.05).详见表1.2.2 食用辣椒时间与颈内动脉血管直径、颈内动脉阻力指数、颈内动脉血液流速的相关性分析经S-W正太性检验,血管直径不服从正太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食用辣椒时间与颈内动脉血管直径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346,p=0.061,p>0.05);食用辣椒时间与颈内动脉阻力指数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040,p=0.834,p>0.05);食用辣椒时间与颈内动脉血液流速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055,p=0.771,p>0.05).详见表2.2.3 食用辣椒时间与椎动脉血管直径、椎动脉阻力指数、椎动脉血液流速的相关性分析经S-W正太性检验,血管直径不服从正太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食用辣椒时间与椎动脉血管直径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473,p=0.008,p<0.05);食用辣椒时间与椎动脉阻力指数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196,p=0.300,p>0.05);食用辣椒时间与椎动脉血液流速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226,p=0.230,p>0.05).详见表3.3 讨论本研究中动脉血管直径、动脉血管内中层厚度(IMT)、血液流速度是看早期动脉硬化的结构功能变化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跟着食用辣椒时间的长而动脉血管的直径变小,有明显的关系.可研究中没统计选中人们年龄的相关性而影响研究结果.因为,跟着人们的年龄增大而动脉血管直径正常的变小的情况.动脉硬化的诊断办法有:血液生化检查、B超、X线、CT、核磁共振、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檢查等,其中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检测动脉硬化是最简单准确的办法.跟着人们的年龄增大而动脉血管有自身变硬的情况.也有人们的饮食方面、生活方面、环境方面、情志方面的影响而动脉血管提前硬化的情况.因动脉硬化而影响内脏腑血液供应,然后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出血、肾脉病、高血压等重病.动脉硬化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都隐秘情况下加重.病发展加重后患者才有心痛、心颤、胸痛胸闷、头疼头晕、四肢凉痛、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动脉硬化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细动脉玻璃样病变三种,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慢性炎症是本病的基础.可病因病理没有明确知道,而且本病发生因素方面有年龄、血压高、血脂高、吸烟、糖尿病、缺乏锻炼、肥胖、心理压力、饮食等,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因素.跟着社会的发达,各种因素原因而发生多种疑难病.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长期过量食用辣椒是动脉硬化发生的另外因素.改善饮食习惯,控制辣椒的食用剂量是不可忽视的.本研究旨在为预防相关疾病及保健提供科学依据并唤起人们对过量食用辣椒危害的关注.参考文献:〔1〕Solomon, A., A.J. Woodiwiss, A.T. Abdool-Carrim, et al. The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burden and its relation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black and white Africans withestablished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J Rheumatol, 2012, 39(9):1798-1806.〔2〕Hansson, G. and A. Hamsten. Ather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J]. Cecil Medicine. 24th ed. Philadelphia, PA: Saunders Elsevier, 2011.〔3〕Cullen, P., J. Rauterberg, and S. Lorkowski,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in Atherosclerosis: Diet and Drugs. 2005, Springer. p. 3-70.〔4〕植物药数据库:058辣椒[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20(01):41-42.〔5〕张晶,金莎,董蕊,等.辣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21(07):663-665.〔6〕安庆,谭书明,谭翊.辣椒的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8,42(12):20-26.。
辣椒的化学成分
辣椒的化学成分辣椒果实中主要含有生物碱、色素、油脂类,其中,辣椒生物碱是辣椒的辛辣成分,主要包括有:辣椒碱(Capsaicin)、二氢辣椒碱(Dihydrocapsaicin)、降二氢辣椒碱(Nordihydrocapsaicin)、高辣椒碱(Homocapsaicin)、高二氢辣椒碱(Homodihydrocapsaicin)以及微量元素、植物蛋白等;辣椒中所含色素成分主要为辣椒红色素(也称作辣椒黄素)、辣椒玉红素等;辣椒种子中含有龙葵胺(solatubine)等,也有的含隐黄素(cryptoxenthin)、胡萝卜素(carotene)、维生素C、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等。
辣椒碱(Capsaicin)是辣椒生物碱(专业名称叫辣椒总碱Capsaicinoids)中含量最高的主要单碱,其化学名称:8-甲基-N-[(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反)-6-壬烯基酰胺,分子式:C18H27NO3,分子量:456.68,熔点:63~66℃,溶解性:不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中,微溶于二硫化碳。
在高温下产生刺激性气体。
化学结构式:通常所说的辣椒碱、辣椒素在国内实际上是指辣椒总碱(Capsaicinoids)而非辣椒单碱(Capsaicin),两者市场价格相差10倍,后者主要用于药品针剂类更高端产品。
天然食用的辣椒中主要辣类成分即辣椒总碱(Capsaicinoids),国内常说的辣椒碱(素),它们的化学名称、化学结构与辣度(国际单位缩写S.H.U.)特性如下表:表一:辣椒碱(素)(Capsaicinoids)各类成分的化学名称、化学结构与辣度Capsaicinoid nameAbbrev.R.A.S.H.U.Chemical structureCapsaicin 辣椒碱C18H27NO3 CAS No.:404-86-4 C69%15,000,000Dihydrocapsaicin 二氢辣椒碱DHC22%15,000,000Nordihydrocapsaicin降二氢辣椒碱NDHC7%9,100,000 Homodihydrocapsaicin高二氢辣椒碱HDHC1%8,600,000Homocapsaicin 高辣椒碱HC1%8,600,000Nonivamide合成辣椒碱(素) N-Vanillyl nonamide*C17H27NO3 CAS No.2444-4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辣椒碱族等 [ 14] , 其 中辣椒 碱和 二氢 辣椒碱 约占 辣椒碱 的
质 ——— 辣椒酯 、二氢辣椒 酯和降二氢辣椒酯等类辣椒素类物
19 08
2009年 12月 第 31卷 第 12期
中成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December20 09 Vol.3 1 No.12
g
g
辣椒黄素 a-cryptoxanthin
c
b latoxanthin
h
e
β -cryptoxanthin
c
a 黄黄素 luteoxanthin
e
f
堇莱黄素 violaxanthin
e
e 玉米呋喃黄质 mutatoxanthin
f
c
新叶黄素 neoxanthin
I
e mactraxanthin
离得到了 其他的胡 萝卜素类 物质 :prenigroxanthin,
desoxylutein。辣椒中的色素类物质多互为异构体或 环氧衍生物 。 主要色素的分子结构见图 3:
R1
R2
R1
R2
辣椒红素 capsanthin
c
k 辣椒红呋喃素 capsochrome
f
k
辣椒玉红素 capsorubin
k
c
l 3, 6 环氧辣椒红素 capsanthin3, 6-epoxide
g
k
5, 6环氧辣椒红素 capsanthin5, 6-epoxide
e
k trihydroxy-k。
h
k
图 3 辣椒中的色素类物质
2 生物碱类 辣椒中的生物碱类物质称 为辣椒碱 , 是引起辣椒辛 辣味
的主要化学物质 , 是辣椒中的主要活性物质 。 临床主要 用于
deG, 22-O-Methyl-capsicosideD, 知 母 皂 苷 I2 (Timosaponin I2 )。其中 , 自种 子 中得 到的 辣 椒苷 E、F和 G具 有很 强 的抗
图 1 辣椒中的倍半萜类物质
1.2 二萜类 自 C.annuumL的茎 、叶 、果实 中分得 的非环 二萜苷类物质包括 :辣椒萜苷 capsianosidesA-H、L、I-XⅦ 以及 它们的酯类 [ 3-9] 。 这 些萜类 的母 核基本 相同 , 区 别在于 链上 取代基和糖链不同 , 且有些互为同分 异构体 。 这些 物质的结 构确定也颇有周折 , 一些分子结构式是 随着现代分 析仪器的 发展而逐步修正的 [ 6] 。 1.3 辣椒红色素 (四萜类 ) 辣椒粉的 颜色是评定其品质价 位的首要标准 。 辣椒中提取的色 素类物质 称为辣椒红 色素 , 为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 生物 , 属 于四萜类类 胡萝卜素 天然色素 , 含量一般为其 干重的 0.2% ~ 0.5%, 且绝大 部分 含在果皮中 [ 10] 。 其主 要成 分为 辣椒 红素 、辣 椒玉 红素 和黄
k 葫芦黄素 AcucurbitaxanthinA
g
c
玉米黄质 zeaxanthin
c
c 葫芦黄素 BcucurbitaxanthinB
g
e
β -胡萝卜素 β -carotenone
a
a 葫芦铬黄素 cucurbitachrome
g
f
隐辣椒质 cryptocapsin
a
k 环紫黄质 cycloviolaxanthin
护心肌 、促进消化等多 种生理 活性 。 在美 国和 加拿 大 , 辣 椒 碱组成的双辣椒碱 , 其与辣 椒碱具有 相同的 抗氧 化活性 ;另
素是已批准的 Zostrix辣椒辣素 乳膏的 活性成 分 。 辣椒 碱的 一个是羟基辣椒碱 。
镇痛作用与吗啡等 同 , 但 比吗啡 更持久 , 其可 作为 一种作 用
收稿日期 :2008-10-10 作者简介 :张晶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中药化学 。 Tel:(0431)84533087 E-mail:zhjing0701@
19 06
2009年 12月 第 31卷 第 12期
中成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90%[ 15] 。 一般以果实内 的胎 室组织 (生籽部 位 )及隔 膜组 织 , 果皮中含量最高 [ 16] 。
除上述物质 , OchiT等 [ 17] 人自 辣椒 果实 中分 离得 到两
治疗及缓解顽固性 疼痛及 瘙痒等 症状 。 具 有抗 炎 、杀菌 、保 种无辛辣味道的辣椒碱 , 其中之一 是由二氢辣椒碱和高辣椒
辣椒种子中 还含 龙葵 碱 、龙 葵胺 , 澳洲 茄边 碱 、澳 洲茄
较温和副作用较少的 较理想的超长效止痛剂 [ 13] 。
胺 、澳洲茄碱等生物碱 [ 18] 。 分子式见图 4。
辣椒碱是一系 列同 源支链 碱基 香草胺 的混 合物 , 分 别
3 辣椒酯类
是 :辣椒碱 、二氢辣椒碱 、降二氢辣椒碱 、高辣椒碱 、高二 氢辣
R1
R2
R3
CH3
OH
H
H
H
glc
CH2OH
OH
H
CH2OH
OH
CH3
图 2 辣椒中的二萜类物质的结构
19 07
2009年 12月 第 31卷 第 12期
中成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December20 09 Vol.3 1 No.12
顺 -辣椒红素 、环紫黄质 、3, 6环氧辣椒红素 、5, 6环 氧辣椒红素等 。 另外 , Deli等 [ 12] 还从辣椒果实中分
图 4 辣椒中的生物碱类物质
质 , 又叫辣椒 酯类 物质 (Capsinoids)的 研究 逐 渐被 重 视 [ 19] 。 它们的结构为相 应辣椒 碱分 子中的 氨基 被氧 所替代 , 即 :由 香草醇与相对应 的脂 肪酸 形成 。 它 们可能 是辣 椒碱类 物质 合成的前 体物 。 目前 , 此 类 物质 已经 可 以经 过化 学 合 成得 到 [ 20] 。
图 5 辣椒 中的辣椒酯类物质
4 甾类 对于辣椒 中甾体皂苷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根及种子 部位 ,
自 Capsicum annum.的根中分离得到 的甾体物 质包括 辣椒苷 (capsicoside)A、A1、 A2、A3、B、B1、 B2 、B3、 C1 、C2、C3 、D、D1 、 E1、原 -脱半乳糖提果皂苷 proto-degalactotigonin[ 21 ~ 25] ;从种子 中分离得到的 甾体皂苷包 括 [ 25, 26] :辣 椒苷 capsicosidesA、B、 C、D、E、F、G、 22-O-MethylcapsicosideA, 22-O-Methylcapsicosi-
-glc — glc—4 1 glc
H — glc—4 1 glc
S
R2
R3
R4
R5
R
R'
S1
X
H
OH
H
H
H
S1
H
X
OH
H
H
H
S2
X
H
OH
glc
H
H
S2
H
X
OH
glcH
H
glc
H
H
S2
H
X
H
glc
H
H
S1
X
H
OH
H
H
H
S1
H
X
OH
H
H
H
S2
H
X
OH
H
H
CH2 OH
S2
H
H
H
H
S1
H
H
H
— rha—3 1 gle—6 1 rha
CapsianosideⅢ
CapsianosideⅥ CapsianosideⅦ CapsianosideⅧ CapsianosideⅨ
CapsianosideX
CapsianosideⅪ CapsianosideXⅢ CapsianosideXⅣ CapsianosideXV
CapsianosideXⅥ
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可为辣椒的深 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 考。
辣椒中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 、生物碱类 、甾类 、 黄酮 类 、酚类 、不 饱 和 脂 肪 酸等 , 其 中 辣 椒 中的 四 萜 类 物 质 ——— 辣椒红素以及生 物碱 类物质 ——— 辣 椒素 是现 代中药 研究开发热点所在 。 1 萜类 1.1 倍半萜类 Kawaguchi等 [ 2] 人自辣椒中分得 了 10个倍 半萜类物质 , 命名为 canusesnolsA-J, 同时还分 得了 13-羟基 辣椒醇 、鲁米诺醇等倍半 萜类物质 。
h
h
叶黄素 lutein
c
d nigroxanthin
c
j
辣椒醇 capsanthol
c
m prenigroxanthin
c
n
环氧玉米黄质 antheraxanthin
e
c desoxyluteinII
c
p
异堇菜黄素 auroxanthin
f
f karpoxanthin
h
c
辣椒酮 capsanthone
我国是最早将辣 椒作为 药物使 用的 国家之 一 。 辣椒 味 辛 、性热 , 归心 、脾 经 。 《药 性考 》称其 “温中 散寒 , 除 风发 汗 去冷癖 , 行痰逐湿 ”, 因此 , 中医用辣椒治疗胃寒 , 风湿疼痛等 症 。 辣椒根 :活血消肿 , 外用治冻疮 。 现代研究表 明 [ 1] , 辣椒 具有多种 生理活性 , 已被 FDA批准 为 OTC药 。 了解辣 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