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4.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2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word教案 (17)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https://img.taocdn.com/s3/m/f10f9cb3b90d6c85ec3ac6a4.png)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重、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
(难点)3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读图得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分析【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课件及地图册【教学过程】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根据某地的_____量与_____量的对比关系划分的,枣庄属于_____地区。
2.我国的干湿地区有_____区、_____区、_____区、_____区。
追问:华北平原属_____区,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属_____区,内蒙古高原东部属_____区,西部属_____区,塔里木盆地属_____区。
区与半干旱区的界限是____,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限是_____。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小 结课 堂 总 结以板书线索,引导学生共同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强化了本课内容。
巩固了本课知识。
【板书设计】秦岭—淮河一线一月份0°C 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暖温带与亚热带的湿润与半湿润区的【反馈达标】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 ) A .南北跨纬度多 B .南部临海,北部靠陆地 C .受夏季风的影响 D .受冬季风的影响2、枣庄市属于 ( )A.中温带 半干旱地区B.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C.亚热带 湿润地区D.热带 干旱地区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0°C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C.湿润与半湿润区的界线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4、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____°C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_____带与_____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线。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2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72cb637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03.png)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气候相关知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候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地形等有所了解。
但气候与天气有所区别,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本节内容,进一步深化对气候的认识。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
2.难点:气候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分析气候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图片、图表、实例等素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4.小组合作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例等,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原因。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a71e6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1.png)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温、降水、湿度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气候的基本特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前,已经学习了地图、地球的相关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对气候的具体特征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温、降水、湿度等。
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理解气候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知。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基本特征的概念和定义。
2.气温、降水、湿度等气候基本特征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和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
2.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区为例,让学生了解气候基本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气候基本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相关案例资料。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思考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从而引出本章节的主题——气候基本特征。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气候基本特征的定义和概念。
然后,分别介绍气温、降水、湿度等气候基本特征,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这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材提供的案例,分析案例中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总结的方式,了解气候基本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气候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气候基本特征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气候现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气候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气候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0f97f35022aaea998f0fea.png)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气候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比较法,分析法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气候类型图、ppt课件(锋面雨)教学过程:一、季风显著1、南北气温的差异:第一步: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
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
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录像或影碟(VCD)。
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b29f2e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e.png)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因素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让学生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3.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
2.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
2.图像教学法:利用图像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情况。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像资料。
2.准备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的图表。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相关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气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像和图表呈现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回答与气候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填写气候类型的表格或进行气候变化的模拟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气候基本特征和气候变化的理解。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aeea40a8114431b90dd8f8.png)
《气候基本特征》◆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并初步学会分析原因。
2.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分布,并初步学会分析形成原因学会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路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标的能力。
3.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我国的主要的一些自然灾害,并初步学会分析形成原因学会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路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课前准备课件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季风气候显著1.提问:什么是季风?什么是季风气候?回顾我国的海陆位置?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请同学们联想七年级学习过有关季风的知识,根据课本3 0页内容进行讨论分析。
(1分钟)2.学生活动:讨论分析3.反馈:①一年内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叫季风。
②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叫季风气候。
③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④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
4.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说课稿2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99bd599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6.png)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气候的基本特征展开,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要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等内容。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这一节的学习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
但是,对于气候这一块的内容,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盲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让学生掌握气候要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气候要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定义和特征。
2.新课导入:介绍气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要素和类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气候的分布规律。
5.知识拓展:介绍我国的气候特点和分布。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要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等内容。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
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案(第1课时).doc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案(第1课时).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0f0328a1c7aa00b42acb5d.png)
学生分组学习我国冬季风和夏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
己理解的季风
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冬
地理就在我们 身边,学习生 活中的地理。
培养学生的读
季风的差异
季风、夏季风的差异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表格:
冬季风(1月)
发源地:西伯利亚
风向:偏北
性质:寒冷干燥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从东南沿 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海陆因素:一般而吕,离海近, 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地形因素:山脉对夏季风深入内 陆起了阻挡作用,使得西北内陆 降水少。
季风因素: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 区域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通过降水图和 中国降水时空 分布图,培养 学生读图分 析、自主探究 的能力以及从 地图中获取信 息的能力。
导入:播放图片
春节期间,哈尔滨的人们穿着 厚厚的冬装在冰雕世界里欣赏美 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 市里挑选鲜花。你知道这反映岀我 国气候的什么差异?形成这种气候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问题导入,激 发学生学习兴 趣。
讲授新课
(一)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想一想:冬季、夏季你 在上学的路上分别迎着什么风?结 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季风的 理解。
份降水少,说明北京降水的年际
地图学习地理
什么灾害?
变化大。这是由于夏季风的势力
的习惯。
2.说说下列四城市降水的季节
强弱不同和进退早晚不同造成
分配是否均匀?多集中在什么季
的,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节?
2.从四地的降水情况来看,我国
3.观察四地的降水最多时和气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大多集中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3课时)教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3课时)教](https://img.taocdn.com/s3/m/1e59cf93cc7931b765ce15a7.png)
气候基本特征(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及解读】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认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2.比较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初步学会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
4.了解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的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思考、比较分析【教具准备】相关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展示“中国温度带分布”“中国干湿地区分布”空白图学生指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分布。
复习巩固旧知识,为认识我国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做好铺垫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这种复杂性表现在气温的时空分布和各地的干湿状况差异上,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会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呢?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又有哪些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展示目标1.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认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2.比较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初步学会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
4.了解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的特点。
方法指导自主学习展示课本36页2-2-10“中国气候类型”图指出自学方法:1.找到山东省判断气候类型,根据冬夏季风的性质结合生活感受总结气候特征。
学生交流后展示:1.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
教师先指出自学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气候基本特征气候特征影响因素气候分布图气候直方图气候统计资料说出运用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影响气候的因素了解气候大陆性较强的特点2.找出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并结合下图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1)东部季风区的三种气候均为季风气候类型(2)东部地区随着纬度的不同,自南向北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3)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西北内陆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突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性。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99b66c581b6bd97f19eadc.png)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气候基本特征教
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我国的气候特征,牢固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分析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让学生概括出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八年级地理的学习,学生对气候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识储备;其次,我们多数学生对气候特征的判读、归纳很头疼,几乎不会,从根本上讲,也都想找到一些判读气候的方法要领和技巧。
然而,我们的教材高度精简,介绍和解读的文字不多,图表却不少,很多知识点到即止,没有浓墨重彩的对比、强调、分析过程,学生很难从教材中悟出气候的判读依据,多数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准确分析、归类有较大难度。
3重点难点
【重点】1.巩固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的要领。
2.巩固分析、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难点】1.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2.根据气候特征归类所属气候类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中国的气候特征》
一、(幻灯引导)师生知识点大回顾:
1、气候特征之一季风气候显著,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分布规律、中国温度带分布、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2、气候特征之二气候复杂多样。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特征》教案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1217f8d15abe23482f4db6.png)
八年级上册《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教案【课题】八上第二单元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这一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说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及影响范围的大小。
(重点)2、运用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说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并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重点)3、培养学生能辩证的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世界观,即分析季风气候的有利(主要对于农业生产)和不利(不稳定、旱涝等)影响。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识导入新课练”的设计,表回答)四川盆地季风区;西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纬度最低,位于季风区内发展农业条件最好的盆地是()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的角度你认为这里的“春风”应指()A.冬季风B.夏季风C.海陆风D.西北风二、综合应用题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⑴图中号码代表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①,②,③。
⑵④代表季风,⑤代表季风,它们分别来自__洋和_______洋。
⑶图中城市中,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的是,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世界季风气候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很大B.海陆热力差异C. 地形因素的影响D.地势西高东底的影响(5)一个人外出旅游,当他到达目的地是,原来装满一旅行袋的衣服都穿在此人旅游的路线最有可能是( )A.哈尔滨—武汉B.武汉—乌鲁木齐C.拉萨—哈尔滨市D.海口—哈尔滨【教学反思】1、在导入新课上回顾七年级学生学过的亚洲气候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养成温故知新的好习惯。
的调整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结合生活,使用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例子,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的欲望,2、在课堂教学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三部曲的地理学习方法的养成以及采用对比法学习地理的能力,并讲练结合,从而突破重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cb48d3dd0d233d4b14e69d0.png)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识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了解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及影响。
2、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熟悉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理解夏季风的不稳定对我国早涝灾害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运用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量资料图,简要分析运用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量资料图,简要分析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指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读图思考:冬夏季风的的源地、风向、性质。
(课件动断演示)合作探究:冬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和对气候的(1)认真阅读课本P31的“阅读”结合图2—2—2,说出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
(课件动画演示)喝P、梦、梦、梦、梦冷\。
(年)生的自信心。
冬季风夏季风源地西伊利亚和蒙占f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向偏北风(河北季风.东北季风)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ttft寒”干烧温暖湿润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 £;•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以外.都受齿响分界线以东.以南地区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气IL屋异加大,活动强烈,会带来大风.而冻等恶劣天气带来丰富的降水.活动弁常时.易发生早涝灾害.自主通过识图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自主通过识图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影响。
(填表对比其差异)(4)完成课本P31的“读图”。
巡视、指导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容。
(二)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活动二】认真读课本P3C32的图文内容,(2)讨论:季风对我国东部降水影响。
(毫米)1600 1400 1200 1000800 600400 20002-2-3北京1950〜2010年降水忌变化曲线(3)读图说出北京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份,并总结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ccfad8aa00b52acfc7ca26.png)
2-4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描图法、计算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培养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气温季节变化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外,普遍高温气候温度带差异划分依据:根据热量情况,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复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杂多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样湿润地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当堂达标】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月0º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D.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2、判断题:(1)、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全部为半湿润区。
()(2)、我们的首都北京位于半湿润区。
()(3)、我国海南省全部位于湿润区。
()(4)、东北平原位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A半湿润地区(1)森林②河中下游平原 B湿润地区(2)草原③塔里木盆地 C半干旱地区(3)荒漠④天山山麓 D干旱地区(4)森林、草原5、在下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的名称(代号)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E、寒温带F、高原气候区【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本节知识内容来源与生活,所以学生对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的知识容易理解与接受,真正做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142361af45b307e87197b9.png)
1、先 看 图例,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 量, 描出 800mm、 400mm 、 200mm 等降 水量线,结合图 2-2-5 归纳降水空间分布 规律(活动第 1 题)
(诱导) 400mm 等降水量线和我们学的
那条线相似?我们这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2、【展示】图 2-2-5
说说夏季风推进过程中所经地区地
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知识解决问题
势的变化。(读图第 2 题)
3、我们家乡属于季风区
的能力。
4、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 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 升高
过渡: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升高,对我国地区降水有何影 响?
活动二:识图 ----- 找规律
【展示动画】 图 2— 2— 4 中国年降水 量分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 --- 季风气候显著 。
展示
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一:比较 ---- 找差异
活动一:识图 ---- 寻差异
【课件动画 】图 2-2-1 中国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
明确 图例 蓝箭头 表示 冬季
1、 比较中国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差异 风 ,红箭头 表示 夏季风 ,并完
进一步培养学 生读图、用图、 析图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习 惯,掌握学习 地理的基本方 法
这部分内容是 本节的重点也 是难点,先让 学生看图对东 部雨带推移有 一定认识,然 后观看视频进 一步了解,再
⑶【展示】
追 问 探 究
解夏季风的不稳定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概括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及影响因素。
《气候基本特征》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商务星球版地理 (16)
![《气候基本特征》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商务星球版地理 (16)](https://img.taocdn.com/s3/m/f843f1c2e2bd960591c6779a.png)
第2章第2节气候根本特征【课型】新授课【课标及解读】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冬季风和夏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问题探究、交流合作、展示点拨、当堂达标【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教学媒体】中国季风区及非季风区分布图、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局部地区降水资料图【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探究自学学生活动:认真研读助学中本课时学习目标,依次完成:1、依据助学P29学习过程的步骤和要求,研读教材P30~32,用心思考,标划重点明确难点,理解记忆。
2、同步适度完成助学P29~30学习过程。
3、学生依据自学成果,将本课学习过程中重点习题形成自己的结论,并注重将结论与相应图表相联系,将知识落实到图中,利用地图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好上课的心理、知识、语言准备。
4、学生适度完成助学P31知识结构,梳理归纳知识。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助学P29~30学习过程按步骤进行课前探究自学,这既是提出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形成静读、独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堂合作探究巴—冈〕。
⑥联系生活经验比照两种季风:风向、源地、气温、降水、月份。
2、展示图2—2—2:①出示图片简要讲解锋面和锋面雨。
②角色扮演锋面雨带的推移:找两同学扮演冷暖空气,从教室南边推移到北边再回到南边,经过之处即是雨带,学生演示、教师点拨。
③再演示分析三种推移情形分析南北方降水的变化:A、进慢退快;B、夏季风过强;C、夏季风过弱。
3、图2—2—3:①出示1998年特大洪水的图文资料。
②让学生从图中找出1998年北京的降水量,推测当年南北方降水的情形。
4、展示图2—2—4:①让学生在图中标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比照图例中的颜色明确降水量与颜色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基本特征【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
这反映出我国气候的什么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思考,发表各自见解。
生答:气候要素中气温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决定的。
以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强调地理知识的应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衔接与过渡那么我国的气温具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定标展示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注意关键词语整体感知,在学习中有的放矢。
自主探究(目标一)气温的季节变化规律课件展示:中国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分布平均气温分布(自主)生结合助学P32第1题,根据读图指导进行学习。
(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展示)1、通过找16℃、8℃、0℃、—8℃、—16℃、—24℃等温线得出:冬季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2、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让学生充分对“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分析,归纳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中国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分布师小结:师小结: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和冬季风课件展示:中国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分布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分布温>0℃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0℃3、海口市与漠河县的温差16-(-32)=48℃越往北,离冬季风的源地越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越大,气温越低,暨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
得出:南北气温差别大。
(自主)生结合助学P32第2题,根据读图指导进行学习。
(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展示)1、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6℃以上——普遍高温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影响因素:地形地势2、28—16=12℃读图指导1、找:16℃、8℃、0℃、—8℃、—16℃、—24℃等温线;看:等温线与纬线的大致位置关系析:气温变化与纬度的关系2、画:0℃等温线看:大致经过的地区及南北气温的分布3、算:海南海口市与黑龙江漠河县的温差看:冬季风对我国影响示意图,对我国南北方的影响程度析:南北温差的特点读图指导找: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算:南北的温差比: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析:温差不大的原因“夏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漠河53°N 59°58′16时55分北京39°N 73°32′15时1分广州23°N 89°41′13时35分师小结: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影响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教师归纳总结气温分布特点:3、7月份等温线分布较1月份稀疏——温差小4、夏至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且越向北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就越多,所以夏季南北温差不大。
衔接与过渡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别很大,造就了南北热量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也有深刻的影响。
展示一组水果图片。
教师点评小结,这些水果的分布需要有适宜自己生长的热量、水源和土壤,因而呈现出南北的差异性。
根据各地的热量差异划分不同的温度带。
小结:积温值越大,可供作物生长的种植期越长,因而一年内成熟的次数随之增加。
(展示)1、对号入座内蒙古高原——中温带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塔里木盆地——暖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我们家乡在暖温带。
2、火眼金睛学生分析讨论得出:0℃等温线,进而拓展为:秦岭——淮河一线进一步了解农作物及其熟制分布、重要的温度带分界线的确定以及不同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熟制影响。
衔接与过渡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还表现在各地的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当堂达标】1.(目标一)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 巫山—长江 2.(目标一)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 )A.黑龙江北部B.青藏高原内部C.新疆北部D. 内蒙古北部3.(目标一)去年元旦,哈尔滨的赵经理第一次到广州进行市场调研,他对我国南北地区气温变化的感受是( )(释疑)3、其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是8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进一步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而不能单独只看降水量。
降水量﹥蒸发量→地区就湿润 降水量﹤蒸发量→地区就干旱我们家乡在半湿润区。
3、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界线,大致接近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其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是8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对比。
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所以为湿润地区。
小结构建 与 梳理A.普遍高温B.各地温度一样低C.东西温差大D. 南北温差很大4.(目标二三)枣庄市属于()A.暖温带半湿润区B.暖温带湿润区C.中温带半湿润区D.中温带湿润区5.(目标一二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带与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
6.(目标二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①带②带③带④带⑤带⑥带(2)在②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一年熟,在③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两年熟至一年熟,在④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一年熟。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
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顽皮好动◆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调皮的孩子。
这半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
但你缺乏自制力,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
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
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
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
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
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调皮捣蛋◆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的宣传墙报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
参加演讲比赛成绩喜人。
有时还调皮得可爱。
但是,你捉弄人的功夫让同学们个个害怕。
老师认为还是不让别人害怕为好。
请紧记: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
◆慢条斯理◆心情“晴朗”,你会侃侃而谈,课堂发言成了全班的亮点;学习“快乐”,你会兢兢业业,工整的作业让老师心旷神怡。
但这样的时候总嫌不够,甚至太少。
在你争吵的时候,在你慢条斯理的时候,时间像流逝的水,在你脚下匆匆而过。
亲爱的朋友,你不感到可惜吗?◆可爱小弟◆男孩***,可爱小弟弟。
对人很温和,有副好脾气。
关心组上事,热爱班集体。
喜欢动脑筋,爱钻偏难题。
数学比较好,科学还可以。
语文有点弱,作文羞于提。
文理不可偏,发展应整齐。
可怜瘦弱貌,不爱练身体。
愿你快成长,盼你有出息。
报国建勋日,都夸***!◆累累硕果◆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勤勉朴实的学风;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助人为乐的风尚。
当眼前闪烁着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时,当面前呈现出一页页工整的作业时,我们便知道是你在默默耕耘。
今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累累硕果捧在你眼前时,老师要对你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埋头苦干◆学习上认真与执著的你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劳动中不声不响、埋头苦干的你令老师很欣赏;工作中细心负责的你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但是你应该活泼一些,十多岁的少年本应充满热情;你应该灵活一些,学习光有自觉性还不够。
继续努力吧,我深深地为你祝福!◆轻轻一笑◆你言语不多,待人谦和、善良。
学习和做人一样,默默用功。
真喜欢你笑的样子。
别人与你讲话时你总喜欢轻轻一笑。
若是在课堂上倒是很漂亮的一招“退敌”之术,可若在课下,就把想与你交谈的朋友都挡回去了。
真心希望能见到你与同学们快乐地交谈。
◆思维灵活◆你思维灵活,求知欲强,富于质疑精神,对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
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老师也喜欢你那干净整齐的作业,批阅时真是赏心悦目。
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
愿你坚持不懈,再创辉煌!◆崭露头角◆你恬静、柔和,富有才气;你刻苦、勤奋、富有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