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教育实践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 (至少16周)
(一)如何做到观念与制度、体制同步变革, 互为促进。
(二)课程、教材审议制度的建立。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建、共享。
(四)实践能力与制度建设
(五)终身趋向的制度激励机制建立及课程教 学文化的形成。
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的关系 幼儿园教师与育婴师、保育员的融通与划界 分属不同部门的职业管理 不同部门的权力与责任(不管、愿管、多管) 学前儿童的发展权意味着什么
详见:“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由幼儿教育信念 与责任、幼儿教育知识与技能、幼儿教育 实践与体验三大目标领域、9个子目标、 37个基本要求(即观测点)构成。
理解幼儿的知识技能视点
引导幼儿成长的知识技能视点
发展自我的知识技能
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学前教育 专业规范
•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参照
• 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 建立家庭、社区惯性系
• 对幼儿进行观察、建立档案、开展评估
• 具有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能力
• 成为一名专业者
•
(NAEYC)
•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参照
• 知识与理解 • 教学与评估 • 专业价值观与实践
•
(英国)
•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参照
4、幼儿园与家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
庭、社会
家庭与社区教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等。
5、职业道德与 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方法;师幼互 动方法与实践;基础教育改革与幼儿教 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语言技能;音 乐技能;美术技能;舞蹈技能;体操律 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等。
(5)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推动。
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教师资格 认证标准体系
教师专业 标准
教师专业 标准体系
课程标准
培养培训 资质标准
培养方案 体系
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推进
幼儿园教师 资格考试标准
过程认证 开放培训
幼儿园教师 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 专业标准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方案
幼儿园教师 教育课程标准
•
教师专业基本素养
•
敬业精神与态度
•
课程设计与教学
•
班级经营与辅导
•
研究发展与进修
•
•
(台湾地区)
•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
•
专业理念与师德
•
专业知识
•
专业能力
• “专业理念与师德” 维度1
• 1.1 对专业的理解与认同 • 1.2 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 • 1.3 对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认识与表现 • 1.4 专业修养与品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课程标准
我国中、小、幼教师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 提出源于以下的几个基本现实:
(1)教师职业地位的提升,有更多的人 愿意做教师;
(2)高等教育大众化,出现了培养过剩 (有高质量选择的可能);
(3)教师教育改革中,开放师范教育体 制的建立,出现失控现象;
(4)基础教育高质量普及与课程改革对 教师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础
原理等。
3、幼儿活动与 指导
幼儿游戏与指导;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 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 导;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科学教育 与活动指导;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0-3岁 婴儿的保育与教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 儿园教育评价等。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育诊断与幼儿 心理健康指导;幼儿品德发展与行为 习惯形成等。
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幼儿园 教师教育 课程内容
儿童发展 与学习
幼儿教育 基础
幼儿活动 与指导
幼儿园与 家庭社会
职业道德
教育实践
与专业发展 (见习实习)
学习领域
建议模块
1、儿童发展与 儿童发展;幼儿认知与学习;特殊儿童发展与学
学习
习等。
2、幼儿教育基 教育发展史略;教育哲学;课程理论;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专业导向
能力取向
专业标准 基本理念
终身学习
幼儿为本
幼儿园教师课程标准的设计围绕三 大核心原则
育人为本
实践取向
课程标准设计 原则
终身学习
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幼儿园教师教育 课程目标
小学教师教育 课程目标
中学教师教育 课程目标
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目标领域: 幼儿教育信念与责任 幼儿教育知识与技能 幼儿教育实践与体验
• “专业知识Baidu Nhomakorabea 维度2
• 2.1 幼儿发展的知识 • 2.2 幼儿教育和保育的知识 • 2.3 基本知识素养
•
“专业能力” 维度3
• 3.1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 3.2 一日生活的安排与保育 • 3.3 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 3.4 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 3.5 评价与促进 • 3.6 沟通与合作 • 3.7 反思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