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2024年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2024年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引言生态学野外实习是生态学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培养学生的野外观察和实验能力。
2024年春季,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生态学野外实习活动,下面是我对此次实习的详细报告。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生态学野外实习地点为某自然保护区,位于某省某市的山区。
实习时间为两周,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周:2024年3月1日至3月7日2. 第二周:2024年3月8日至3月14日三、实习目的与任务1. 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生态学调查和实验方法,并培养野外观察和实验能力。
2. 任务:(1)调查野外实习地点的生态环境,包括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
(2)利用生态学调查方法,研究某一特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进行一项生态学实验,探究某一生态过程的规律或影响因素。
四、实习方法与过程1. 野外生态学调查方法(1)样方布设:根据实习要求和野外环境特点,在实习地点选取若干样方。
(2)样方调查:进入样方后,依次记录样方内的动植物种类及数量,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观察。
(3)数据整理与分析:将野外调查数据整理成表格和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2. 生态学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根据实习要求和生态目标,设计一项合理的生态学实验。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数据分析与讨论: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并结合实验目的进行讨论和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野外观察和实验技能培训,学习了一些生态学调查和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五、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两周的野外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1. 成果:(1)完成了对实习地点生态环境的调查,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数据。
(2)进行了一项生态学实验,探究了某一生态过程的规律或影响因素,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3)整理了大量的数据,绘制了许多图表,对实习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课程的安排下,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野外综合实习。
实习地点为一个位于山区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有着多种植被和动物种类。
通过这次实习,我旨在深入了解野外生态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加深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生物调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野外生物调查活动。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的鸟类、昆虫和植物,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
这些调查让我对野外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生态监测,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监测的工作,包括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和气候监测等。
通过这些监测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野外监测,并学习了如何分析监测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
3. 野外生态修复,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修复的工作。
我们对一些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包括植树、清理垃圾和恢复植被等工作。
这些工作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让我明白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野外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其次,我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生物调查、生态监测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最后,我也加深了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四、实习体会。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环境。
同时,实习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五、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将把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牢记在心,不断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态学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通用10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10篇生态学实习报告,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一1.自然环境特征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约30°54′n和103°35′e。
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
全境周围120km,保护面积壹伍22hm2.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年平均温度℃,最热月极端温度℃,最冷月极端温度一℃;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无霜期271d(数据由成都市气象局提供)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为侏罗纪紫色砂岩、泥岩和砾岩的坡积物。
2.植被概况青城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
根据青城山样地调查资料、野外路线踏勘记录的植物种类及《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中所记载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计植物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
其中裸子植物7种6计青城山约有维管属5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
植物区系有明显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
青城山森林植被可以分为2个植被型5个群系.常绿阔叶林类型基本处于稳定阶段,尽管个别样地受人为影响,一些阳生性的落叶成分侵入林内,使群落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
但是,目前常绿树种发育良好,落叶成分缺乏更新幼苗。
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群落会演替为顶极群落;暖性针叶林中针叶树种杉木生长发育情况不良。
而常绿阔叶树种在群落中发育良好。
据此可以断定,群落中杉木的地位将会被常绿阔叶树种替代,暖性针叶林将演替为常绿阔叶林。
3.青城山森林植被种间联结的特点青城山森林植被乔木层和灌木层常见种群的联结关系大多数未达到显著程度,种对问的独立性较强,种间联结存在明显的松散性。
生态实习报告范文7篇
生态实习报告生态实习报告范文7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实习报告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态实习报告篇1实习时间:20xx-5-25——5-26实习地点:教学楼C310、胶南小珠山实习目的1、观看科教片,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习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掌握实习地生态环境结构的成因及其发展。
3、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
4、培养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实习内容一、观看《沧海浮生记》、《热带雨林无限生机》两部科教纪录片通过观看这两部科教片,我了解到了关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更丰富的知识。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
海洋生态系统的破环,一般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变化,二是来自人类的活动。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人类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化的一个信号,这一趋势目前还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固然直接危及当代人的利益,但更为主要的是对后代人未来持续发展的积累性后果。
因此,只有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业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同样,我们必须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造福子孙后代。
二、小珠山实地考察1、小珠山简介小珠山,位于灵山卫镇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大顶海拔724米,是青岛胶南市境内最高点。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学理论成为了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
为了增强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生态学野外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赴我国某自然保护区,以生态系统为单位,对其生物组成、环境因素、生态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我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1. 生物组成调查我们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保护区的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组成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动物种类也较为丰富,有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多种类型。
2. 环境因素调查我们对保护区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3. 生态过程研究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对保护区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生态过程稳定,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调查了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类型和强度,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果显示,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较为有限,但对某些生物种类和生境造成了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管理。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生态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生态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实习体会这次生态学野外实习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美丽和脆弱。
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中,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学实习报告(优秀9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优秀9篇)生态学实习报告篇一一:公司简介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
集团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
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
20xx年集团税后销售额增至726.68亿欧元,员工总数超过43万人。
20xx年,家乐福在《财富》杂志编排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2位。
1995年,家乐福成功地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超级购物广场:北京创益家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新型的经营理念成功地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其声誉卓越的专业管理技术和迅速盈利的业绩得到了中方合作伙伴的积极肯定;其“开心购物家乐福”和“一站式购物”等理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厚爱。
二:实习内容第一阶段:熟悉家乐福的状况,听取超市的简单介绍和现状;熟悉超市商品类别和分布状况。
家乐福超市因其目标市场面对的是中高档群众,所以与一般大型超市不同,其产品结构比较独特,整家店有3层,第一层为进出货口和仓库,第二层为家电和纺织和百货。
杂货第三层为熟食和饮料等吃的东西,最有特别的是家乐福把收银线放在第三层,这样可以增加第二层的人流量,结合中高档群众的消费特点,以日用品和各种品牌的零食为主打产品构成。
同时经营各种居家生活用品以及各高中低档礼品、服装和烟酒商品。
但我们的家电处的销售量占整家店的营业额较大,比如我卖的一台上万元的电视,其他处得卖很多东西。
第二阶段:熟悉超市上货程序。
了解从验货到货物上架,层层把关。
验货时须认真核对其数量,检查生产日期和品牌名称。
最后按货物类别上架。
什么样的商品有什么样的陈列方式,大致有三种凡是,第一种为品牌供应商向超市要求专架陈列的商品,并且为付出进场费。
超市经营者不得在此位置再陈列其他商品;第二种是针对畅销商品。
根据商品销售情况,销量好的产品将有超市自己专设销售货架;第三种为自由摆放的商品。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中,野外综合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地的观察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环境调查和环境保护宣传等内容。
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我们深入森林、湿地和草原等不同生态系统,记录各类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
在生态环境调查中,我们调查了水质、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趋势和对生物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宣传中,我们利用展板、宣传册和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大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也更加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野外调查工具,如何分析生态数据,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地协作。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宣传的必要性,以及宣传工作的挑战和乐趣。
四、实习感想。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野外工作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五、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野外工作技能,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环保事业的道路。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度过了一次宝贵的实习经历。
生态学实习报告9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9篇生态学实习报告9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可见,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基础之一。
通过农业生态学的课程实习,让我们了解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以及农业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此外,实习过程中要求遵守实习纪律,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有事必须经教师同意方能离队。
注意安全,防止任何意外事故的发生。
全面认真地完成所交给的实习任务,做好实习笔记,认真完成实验分析,为撰写实习报告做准备。
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并保证报告的质量。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20xx年1月5日星期四早上8点—11点地点: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三、实习内容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参观了培养基质高温灭菌区、接种室、培养室。
听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的杨老师讲解人工食用菌的接种,栽培过程。
首先在培养基质高温灭菌区参观,看到了搅拌机,培养原料,从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杨老师那里学习到了食用人工菌的接种基质及培养原料的配制。
初步了解了食用人工菌的栽培方法。
培养基质的原料由80%的木屑、15%的棉子壳和腐料组成。
腐料一般加适量的玉米粉或米糠。
不能用含油脂的植物作为原料,如桉树、松树等。
其中棉子壳要用3%的石灰水浸泡。
人工食用菌的接种、栽培流程中应注意:1.原料准备:原料要注意粗细搭配,80%的秸秆、高粱、15%营养料、2.5%的石灰、2%的石膏粉和0.5%的普钙、磷肥。
其中石灰和石膏粉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酸碱度。
2.水分的控制:保证原料不干不湿,用手捏时不出水放开时会散开。
3.装袋,高温消毒:用17cmX38cm规格的塑料袋装包,在0.15压力、110℃的高温消毒3-4小时是最关键的,可以防止生霉。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野外综合实习。
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在野外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野生动植物观察,通过实地实习来提高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习地点。
我们选择了一片位于山区的原始森林作为实习地点。
这片森林地处偏远,生态环境相对完整,是进行生态学实习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内容。
1.生态环境调查。
我们对实习地点的植被、土壤、水质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通过采样和实地测量,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水体的PH值等重要生态环境指标。
2.野生动植物观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野外的动植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我们发现了一些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比如一种罕见的野生兰花和一只稀有的金丝猴。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对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数量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了解了野外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我提高了野外实地调查和观察的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的生态环境调查和野生动植物观察。
最后,我也意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我们才能继续从中获益。
五、实习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让我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将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实习机会,让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生态学野外实习实验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实验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我的实践能力,本次实习选择了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实习地点,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XX日实习地点: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1)观察和记录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结构和物种组成。
(2)调查和分析保护区内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土壤、地形等。
(3)了解保护区内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实习方法(1)现场观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生态因子等进行现场观察,记录相关数据。
(2)样本采集:采集土壤、水样等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
(3)数据整理与分析:将现场观察和实验室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1. 植被类型与结构通过现场观察,我们发现保护区内植被类型丰富,主要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乔木主要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如橡树、枫树等;灌木主要有灌木丛和灌木林,如荆条、丁香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草甸、草原等类型。
植被结构层次分明,物种组成丰富,体现了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生态因子分析通过对保护区内气候、土壤、地形等生态因子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保护区内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土壤主要为黄土和黑土,肥力较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护区内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密切,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策略。
例如,在干旱环境中,植物通过根系深入土壤吸收水分,以适应干旱条件。
同时,生物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
生态学野外实训报告总结
一、前言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学校组织了生态学野外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活动于2023年6月1日至6月5日在我国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5天。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生态学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动物种类等。
2. 生态调查:通过样方法、样线法等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动物、土壤等生态要素进行实地调查。
3. 生态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解释。
4. 生态保护宣传:在保护区周边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实训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了解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生态调查:我们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保护区的植被、动物、土壤等生态要素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土壤学等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 生态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解释。
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掌握了生态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4. 生态保护宣传:在保护区周边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我们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实训收获1.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1:(1)巩固和加强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林学、森保、环境、生物学专业课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使学生掌握生态学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方法;(3)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生态学调查一些常用的工具;(4)熟悉和掌握野外工作的一些安全操作常识,增强实习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目的2: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三.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四.实习内容以及体会:我们于6月16日开始了生态学综合实习。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在实习实习期间我感触很多,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野外实习是个很好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此次实习实习的第一个项目是在青岛崂山北九水景区进行的,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认识崂山地区的植物,并了解其经济药用价值;对崂山地区的植被进行调查。
虽然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领略北九水的美丽风光,但是由于我以前去过北九水,所以这次实习也就没太注意已经看过的美丽风景。
一天的时间,我们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北九水,亲身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更加的激发了我对生态学学习热情。
爬山总是很累的,但是如果是集体爬山就会变得很有意思。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与内容。
1.1实习目的1.1.1 通过到湿地公园参观采样, 进一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及其重要性1.1.2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1.1.3 通过实地考察, 熟练运用课本知识, 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培养实践技巧和创新能力1.1.4 提高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认知度, 并了解对滇池生态的恢复作用1.1.5 通过此次实习, 提高实地考察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1.2主要内容1.2.1开展对昆明五甲塘湿地生态公园的植物生态特征, 如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的调查1.2.2湿地公园规划总占地1392亩, 将有效调节当地径流、净化水质和空气, 进一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对滇池水体的净化作用, 及对当地生态的重要作用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五甲塘湿地生态公园进行考察, 回归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进一步提高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二、实习地自然地理及生态系统概况2.1地理位置五甲塘湿地公园位于官渡镇六甲乡和小板桥境内, 南至宝象河, 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2.2自然地理状况2.3五甲塘湿地公园是处于亚热带, 是人工改变的一个为了恢复滇池的人工湿地,主要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 占地约1300亩2.4生态系统状况五甲塘湿地公园拥有茂盛的水生陆生植被, 岸边长有柳树、乐昌含笑、银杏、杜英、水杉、天竺桂、喜树、栾树、滇朴、红枫等, 成片的美人蕉、蔷薇、翠竹、薰衣草。
水面上芦苇丛生, 睡莲、菖蒲、浮萍、茭草连成一片。
植物种类多种多样, 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三、工作方法3.1野外器材照相机、采样瓶3.2实习路线3.3首先参观五甲塘湿地公园展览厅, 随后沿着公园浮桥栈道进行考察, 最后沿着岸边返回展览厅3.4采样方法或观察内容用采样瓶分别采集上游和下游的水样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比较, 观察上游和下游的水质情况, 以及在五甲塘湿地公园所有的植被种类和其生长状况,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留作材料。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篇: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XX年6月11日~12日二、实习地点: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xx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xxx旅游区大门区——xx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广西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的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和宾阳四县交界处。
保护区管理局设在武鸣县两江镇汉安村那江屯南侧。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北纬23°24′~23°30′。
保护区呈西北至东南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1km,东西宽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部最高的山峰。
保护区总面积16994hm2,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
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xx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xx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xx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XX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生态实习报告
生态实习报告生态实习报告(精选3篇)生态实习报告篇1科目:生态学姓名:张勇学号:教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生物科学专业20XX级一班完成时间:20XX年7月8日一、实习目的1.通过对各种生态系统的调查,了解系统的组分组成和结构现状。
分析各系统组分构成和结构特点,说明每个系统的营养结构和时间结构现状,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的一系列调查,使得我们能够对生物圈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3.为改善系统投入结构和建立新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数据。
4.为了进一步了解毕节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5.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要求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不同地方植被覆盖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植被分布的方法,培养生态分析能力。
4、用皮尺和米尺分别测量10﹡10,5﹡5.1﹡1的样方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胸径等数据。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生态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植被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池塘生态系统的种类和分布观察分析。
2、初步对几大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生植物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毕节地区不同地方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毕节地区的植被分布特征及人工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学习分析植被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时间日程及安排五实习地点及概况赫章水塘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西部的赫章县境内,由相距40公里的水塘林场和平山林场两个景区组成,总面积4733公顷。
公园内森林壮阔、季相鲜明;地质年代久远,地貌类型多样;奇峰高耸,峡谷雄奇;溪瀑多姿,暗河神秘,平塘潋滟;民族风情浓郁,古夜郎文化悠久;具有十分鲜明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特征,是黔西北地区的生态旅游瑰宝。
生态实习报告集合十篇
生态实习报告生态实习报告集合十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实习报告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态实习报告篇1一、东滩湿地公园1、概述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
建成的湿地公园二期草木丰茂,引来了不少珍稀鸟类。
湿地公园二期专设了一个水涉禽招引区,园内种植了大量崇明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如竹子、赤槐、乌桕、水葱、菖蒲等,这不仅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也为鸟儿带来了栖息的佳地。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6.3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动植物群落东滩湿地植被属于滨海盐生植被类型,以芦苇群落为主的禾草沼泽是生物量最大的植物群落。
在沼泽向草甸过渡的植被一侧,常有鸭跖草、马兰、茭白、空心链子草等杂草伴生其间。
在群落的低潮位,群落交错区,常见藨草、海三菱藨草、水莎草、糙叶苔草等植物混生。
芦苇植被呈斑块状分布。
随着东滩向外滋长,芦苇群落亦有向外扩展成带的趋势。
3、游憩功能公园内设有影剧院、会议室、餐厅、茶室、咖吧、农特产超市、科普展馆和科研实验室等场馆设施,可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包括游园、休闲、餐饮、会务、企业活动日、员工素质拓展和科普学习等在内的诸多服务项目,更是实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首选场所。
二、西沙湿地公园1、概述西沙湿地公园于20xx年9月19日成立,位于崇明岛西南端,绿华镇桃源水乡与明珠湖大堤外侧,总面积4500亩。
它是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纪念碑所在地,也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还是上海市科委立项的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
生态实习报告(优秀5篇)
生态实习报告(优秀5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5篇生态实习报告,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概况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
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
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
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
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
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
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
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
生态实习报告(优秀5篇)
生态实习报告(优秀5篇)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二、实习记录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
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
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
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
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
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
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
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
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南园:(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
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
(2)自己在园中的观察:与园外相比,园中的人工雕琢很少。
墙角,路边都长着野花。
注意到园中很少有铁栅栏,草地的边界都是由一种植物,再在上面简单的架一根竹竿组成的。
植物都是活的,长叶开花后应该很漂亮。
我想这个效果是铁栅栏无法拥有的。
在里面还看到三只野猫,两白一黄。
(3)同园内居民的交流:有一位40多岁的叔叔在自家门前的地里给玉簪花分株,访问中他说这一小片地里的植物都是他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学专年院:业:级:生态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2008级陈晓德李宗峰 2010年7月指导教师:1/ 54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 1.实习目的及意义: 1.实习目的及意义: 实习目的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野外实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领域;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野外生存和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印证、扩大、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为将来胜任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正确认识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除极端的例子外,每一个物种都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有机个体,而总是以种群(Population)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分布区中,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分布区,不同的物种又有其不同的生态环境。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不是杂乱的堆积,而是构成一个有序的空间格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最新资料推荐------------------------------------------------------ 这些知识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加深理解。
重点认识重庆市缙云山典型生态环境类型生长,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通过野外实习,初步学会和了解生态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熟悉生态学在森林工作的基本方法。
掌握野外实习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2.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3.实习地点自然概况实习地点自然概况: 实习地点自然概况(1)植物资源)植物资源:缙云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保存良好,特征典型,植物种类繁多,许多植物起源古老,如:香果树、钟萼木、八角莲等。
据调查,位于缙云山的重庆植物园内有高等植物 246 科,992 属,1966 种,其中属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珍稀植物 50 余种,如:银杏、鹅掌楸、桫椤等。
以缙云山植物为模式标本命名的植物有 38 种,如缙云槭、缙云四照花、缙云猴欢喜等,还有胸径达 136 公分的古红豆杉,胸径 100 公分的古桂花、马尾松等。
缙云山的植物区系丰富,成分复杂,全山共有 6 个植被类型、32 个群系、54 个群3/ 54丛。
缙云山黛湖水域现已鉴定的藻类植物有 19 属 105 种,其中有两个新种是《中国淡水藻类》尚未列入的,黛湖水域藻类植物为我国已有文献记载的淡水藻类植物的 70%以上。
(2)动物资源)动物资源:缙云山良好的森林植被,也是野生动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因而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在五十年代,曾有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到六十年代初期,虎豹等大型动物基本绝迹。
缙云山的野生动物资源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至今(1999 年) 仍没有进行过详尽的清查,只是对节肢动物门和脊椎动物亚门的陆生脊椎动物进行过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缙云山节肢动物门共有 2 纲,20 目,147 科,1264 种。
其中昆虫纲有 17 目, 119 科,1071 种,蛛形纲共 3 目,28 科,193 种。
缙云山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 4 纲,2l 目,51 科(另有 2 个亚科),189 种。
其中两栖纲的 1 目,3 科,8 种;爬行纲 2 目,6 科, 21 种;鸟纲的 12 目,30 科(另有 2 个亚科),134 种;哺乳纲的 6 目.12 科,26 种。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缙云山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4.3℃,最冷月(一---------------------------------------------------------------最新资料推荐------------------------------------------------------ 月)平均气温 3.1℃,极端最高温36.2℃,极端最低温-4.6℃,>10℃ 年积温为4272.4℃;相对湿度年平均 87%,水汽压年平均14.9 毫巴;年平均降水量 1611.8 毫米,最高年降水量 1783.8 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 368.0 毫米,占全年的 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 1243.8 毫米,占全年的 77.2%;年平均蒸发量 777.1 毫米,月平均蒸发量 64.7 毫米,七、八两月蒸发量共 255.4 毫米,占全年的 32.8%;雾日数年平均 89.8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低于 1293 小时。
缙云山林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月)3.7℃,月均温年较差20.8℃;林外空旷地最高月均气温25.8℃,最低月平均气温 3.3℃,月均温年较差22.5℃,比林内年较差高1.7℃,最热月均温林外比林内高1.3℃,最冷月均温林外比林内低0.4℃。
(4)地貌资源)地貌资源: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
褶皱带由明显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
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5/ 54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
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
地层有三迭---------------------------------------------------------------最新资料推荐------------------------------------------------------ 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部分,与小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海拔 200—952.2 米,相对高差 752.2 米。
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
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0°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4. 日程与实习地点日程与实习地点:时间地点内容调查地点(一) 调查地点(二) 调查地点(三) 7 月 10 日西南大学前期准备工作与相关学习无无无 7 月 12 日重庆市缙云山样地调查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二、工作方法工作方法、野外工作方法:(一)野外工作方法:、野外工作方法 1、一般工作方法:一般工作方法:植物群落是在一定地段上群聚在一起的植物有规律组合。
A、自然界存在的实体,是自然演替的结果;B、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C、与环境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1)样地的描述:样地的描述: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对调查样地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类型进行描述是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使人们对所研究的植物群落的发生、演替、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等有所了解,而且为后来的野外调查结果和数据处理以及研究论文和工作报告的撰写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
7/ 54主要描述内容包括:群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样地土壤、植被类型以及干扰情况等。
---------------------------------------------------------------最新资料推荐------------------------------------------------------ 植物群落样地描述调查表调查者:记录者:_____ 日期:_____ 植被类型:_______ 样方号:_____ 样地面积:_____ m2 小地名:_____ 海拔高程:______m 地理位置:经度______ ;纬度______ 坡度:_____ 坡向:_____2)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 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 在野外进行植物群落学研究时,为了获得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数据,进而对整个群落特征作出判断,必须进行取样调查。
常用的取样方法:样方法、相邻样方格子法/样带法、无样方法。
(a)样方法:样方法:样方法是植物群落学的基本调查方法操作步骤:在同一群落类型中确定样方面积和样方数调查项目:植物序号;种名;胸径/基径;高度;冠幅;枝下高等最小样方面积确定:种-面积曲线法、群落表现面积法20m 20m 样方法样方设计示意图9/ 54(b) 相邻样方格子法/样带法:相邻样方格子法样带法:样带法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在样地内设置由相邻基本格子组成的样方或样带;在每个基本格子内记录与样方法相同的调查指标等50m50m5m 50m---------------------------------------------------------------最新资料推荐------------------------------------------------------ 相邻格子/样带法样方设计示意图(c)无样方取样法样线法、中点四分法、随机成对法、徘徊四分法1P 15m2 3 4 5中点四分取样法样方设计示意图(二)室内分析方法群落最小表现面积确定:群落最小样地面积指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最小面积。
群落的最小样地面积随群落类型的不同、群落所处演替阶段的不同、以及群落所处地理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确定并使用最小样地面积,既能够充分反映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又不致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样方确定群落数量特征分析:样方法是植物群落调查中使用最普遍的取样技术。
样方是以一定面积的样地作为整个研究区域的代表。
样方的大小、形状和数目主要取决于所研究群落的性质,也可以根据最小样地原则确定取样的大小。
样方数11/ 54目根据群落的类型、性质和结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