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系统控制方案
理想混合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VRi C Ai-1 - C Ai x Ai - x Ai-1 τ = = C A0 i ≡ V0 (-rAi ) (-rAi )
VR=ΣVRi 检验:i=1 n=1
i
C A0 C A1 C A0 xA (rA )1 (rA )
求解方法
解析法
按不同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代入依次逐釜进行计算,直至达到要求的 转化率为止。 例题讲解。
图解法
适用于级数较高的化学反应,特别适于非一、二级反应,但只适于(rA)能用单一组分表示的简单反应,对复杂反应不适用。
步骤: 1、作出(-rA)-CA曲线
2、从起点CA = CA0出发,以-1/τ1为斜率作直线,交曲线于一点,即第
一釜的操作状态CA1 3、过点(CA1 0)以-1/τ2为斜率作直线,与曲线交点为第三釜操作点.… 4、过点(CAN-1,0)以-1/τN为斜率作直线,与曲线交点为第N釜操作点CAN. 则出口转化率XAN=1- CAN / CA0 若已知CA0 、CAN 、N,求VR需用试差法。 若各釜体积相同,则各直线斜率相同。
单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1-CSTR)
基础设计式
[A的积累量]=[A的进入量]-[A的离开量]-[A的反应量] 0 = FA0 Δτ - FA0 (1-xA’)Δτ-(- rA ) VR Δτ
VR x A FA 0 ( rA )
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
VR x A C A0 V0 ( rA )
求解方法解析法由于反应器中的反应速率恒等于出口处值,因此结合反应动力学方程, 将出口处的浓度、温度等参数代入得到出口处反应速率,将其代入基础 设计式即得。 如:恒温恒容不可逆反应 n=0 n=1
1 C A 0 x A k
理想混合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理想混合状态
物料在反应器内达到完全混合,不存在浓度和温度 的梯度分布。
反应器内各点的物料性质(如浓度、温度等)完全 相同,且随时间保持不变。
在理想混合状态下,反应器的性能达到最优,反应 效率和产物质量得到保证。
03
CSTR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物料平衡方程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流量与离开 反应器的物料流量相等,即输 入等于输出。
用于连续加入反应物和排出产物,实现连续化生产 。
工作流程
01
02
03
04
物料进入
反应物通过进料口连续加入反 应器内。
充分混合
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物料在 反应器内充分混合,达到浓度 和温度的均匀分布。
反应进行
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物料在 反应器内进行化学反应。
产物排出
反应完成后,产物通过出料口 连续排出反应器。
100%
平均停留时间
表示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 时间,影响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和 产品质量。
80%
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通过实验测定,可直观反映反应 器内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情况。
转化率与选择性
转化率
表示原料在反应器内转化为产 品的程度,是衡量反应器性能 的重要指标。
选择性
表示在给定转化率下,生成目 标产物的能力,反映反应器的 选择性能。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缺点与挑战
能耗较高
连续搅拌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导致CSTR反应器的能耗相对较 高。
设备复杂度高
CSTR反应器结构复杂,涉及搅拌、传热、传质等多个过程,设备 设计、制造和维护难度较大。
放大效应
在将实验室规模的CSTR反应器放大至工业生产规模时,可能会遇到 放大效应问题,影响反应器的性能和产物质量。
釜式反应器操作与控制—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通过[例2-1]和[例2-2]的反应结果可以看出:完成相 同的生产任务,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生产时间比间歇操 作釜式反应器的生产时间要长。主要原因是连续操作釜式 反应器内的化学反应是在出口处的低浓度下进行的。
反应时间不是判别反应器生产效率高低的唯一标准,还需综合考虑
同的搅拌和加料情况,以适应工艺上的不同要求。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管式反应器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投资大 职工工作量大
维护成本高 操作难度高
串联釜数一般不超过4
《化学反应器操作与控制》
多釜串联的计算
多釜串联的计算
多釜串联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n-CSTR的基础设计式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化学反应器操作与控制》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特点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特点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操作现场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特点
流体流动符合全混流理想流动模型 连续进料和出料; 过程参数与空间位置、时间无关; 容易自动控制,节省人力。
理想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特点
反应物浓度、转化率、反应速率处处相等
QkJc/与hT的函数关系式在Q-T坐标图 上为一直线。
▪2. 放热速率Qr和移热速率Qc
结论: 热稳定状态点一定是定态
点,而定态点不一定都具有热 稳定性。
▪ 3.热稳定条件
定常条件:Qr=QC
▪ 稳定条件
dQr dQc dT dT
注意::CSTR中进行吸热反应时 ,
没有热稳定性问题。
▪ 3.热稳定条件
《化学反应器操作与控制》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TRS)控制系统设计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TRS)控制系统设计河南⼯业⼤学开放实验室实验项⽬设计报告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TRS)控制系统设计学校:河南⼯业⼤学学院:机电⼯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姓名:冷会昌学号:20074050602⽬录1 前⾔ (2)2 ⼯艺过程简介 (2)2、1 过程变量说明 (3)2、2 操作变量说明 (3)3 反应过程特性 (3)4 实验内容 (5)5 反应过程开车及正常运⾏ (6)6 开车步骤顺序控制 (7)7 思考题 (8)8 ⼼得体会 (9)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TRS)控制系统设计1、前⾔本连续反应过程是⼯业常见的典型的带搅拌的釜式反应器(CSTR)系统,同时⼜是⾼分⼦聚合反应。
本实验是当前全实物实验根本⽆法进⾏的复杂、⾼危险性实验,⼜是⾮常重要的基础反应动⼒学实验和反应系统控制实验内容。
此外,全实物实验还⾯临物料消耗、能量消耗、反应产物的处理、废⽓废液的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以上各项问题⽐间歇反应更严重,因为连续反应的处理量⼤⼤超过间歇过程。
现有的连续反应实验系统实际上都是⽔位及流量系统,根本没有反应现象。
在本连续反应实验系统上除了进⾏常规控制系统实验外,还可以进⾏模糊控制、优化控制、深层知识专家系统(例如SDG法)故障诊断等⾼级控制实验。
2、⼯艺过程简介连续反应实验系统以液态丙烯为单体、以液态已烷为溶剂,在催化剂与活化剂的作⽤下,在反应温度70 1.0℃下进⾏悬浮聚合反应,得到聚丙烯产品。
在⼯业⽣产中为了提⾼产量,常⽤两釜或多釜串联流程。
由于在每⼀个反应釜中的动态过程内容相似,为了提⾼实验效率、节省实验时间,特将多釜反应器简化为单反应器连续操作系统。
丙烯聚合反应是在⼰烷溶剂中进⾏的,采⽤了⾼效、⾼定向性催化剂。
⼰烷溶剂是反应⽣成物聚丙烯的载体,不参与反应,反应⽣成的聚丙烯不溶于单体丙烯和溶剂,反应器内的物料为淤浆状,故称此反应为溶剂淤浆法聚合。
见图1-1所⽰,连续反应实验系统包括:带搅拌器的釜式反应器。
CSTR先进控制系统
带搅拌釜式反应器先进控制系统*1 CSTR 工艺流程所选被控对象为过程工业常见的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系统,属于连续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为反应物A 与反应物B 在催化剂C 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产物D 。
反应初期用热水诱发,当反应开始后由冷却水通过蛇管与夹套进行冷却。
其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中反应过程主要有三股连续进料。
第一股是反应物A ,F4为进料流量,V4是进料阀;第二股是反应物B ,F5为进料流量,V5是进料阀;第三股是催化剂液,F6为催化剂进料流量、V6是催化剂进料阀。
反应器内主产物D 重量百分比浓度在图中指示为A ,反应温度为T1,液位为L4。
反应器出口浆液流量为F9,由出口阀V9控制其流量。
出口泵及出口泵开关为S5。
反应器出口为混合液,由产物D 与未反应的A 、B 以及催化剂C 组成。
反应器设置两类冷却装置。
第一类为夹套冷却,冷却水入口流量为F8,由阀V8控制流量。
第二类为蛇管冷却,冷却水入口流量为F7,由阀V7控制流量。
此外,在反应初期,需要由反应器夹套加热热水来触发反应。
该热水由开关阀S6引入。
反应器搅拌电机开关为S8。
其中主要的工艺条件为:1) 反应器共有三股连续进料,需要保证三股物料以一定比例进料(A:B:C=1:2.11:0.12)。
2) 控制液位处于85%,以获得较大的反应停留时间,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3) 通过调剂冷却水阀的开度使升温速率保持在0.1℃/sec左右。
4) 系统稳定后的反应温度为70±1.0℃。
反应器耐压约2.5Mpa ,为了安全,要求反应器在系统开、停车全过程中压力不超过1.5 Mpa ,反应器压力报警上限组态值为1.2 MPa 。
2 CSTR 系统控制策略2.1 进料流量控制方案根据三股物料的特性不同以及工艺的要求,我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比值控制方式。
对于物料A 和B 构成了串级变比值控制系统,而催化剂C 和物料B 构成了简单的双闭环的定比值控制系统。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控制系统设计 连续
连续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搅拌釜式反应器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控制系统设计1. 前言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简称为CSTR )是聚合化学反应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反应器,该对象是过程工业中典型的、高度非线性的化学反应系统。
在早期反应釜的自动控制中,将单元组合仪表组成位置式控制装置,但是化学反应过程一般都有很强的非线性和时滞性,采用这种简单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精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PLC 控制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主要为数字PID 控制。
但PID 控制是一种基于对象有精确数学模型的线性过程,而CSTR 模型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非线性,因此PID 控制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的发展,更加先进有效的控制方法应用于CSTR 的控制,如广义预测控制,神经模糊逆模PID 复合控制,自抗扰控制,非线性最优控制,基于逆系统方法控制,基于补偿算子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CSTR 的非线性H ∞控制等。
但任何一种复杂的化工反应过程都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控制方式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目前先进的反应釜智能控制技术就是将智能控制理论和传统的控制方法相结合,如钟国情、何应坚等于1998年对基于专家系统的CSTR 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1],宫会丽、杨树勋等于2003年发表了关于PID 参数自适应控制的新方法[2],冯斌、须文波等于1999年阐述了利用遗传算法的寻优PID 参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等[3]。
但由于这些控制方法的算法比较复杂,在算法的工程实现、现场调试及通用型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因此研究一种相对简单实用的CSTR 控制方法,更易为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
本文在对CSTR 过程及其数学模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过程的滞后性,采用Smith 预估算法与PID 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CSTR 过程的控制,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及控制方法简单等特点,基于西门子PCS7系统完成了CSTR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DMC算法在CSTR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DMC算法在CSTR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何美霞;周箩鱼【摘要】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的温度具有强非线性的动态特性,传统的控制方法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动态矩阵控制 (DMC)算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时有一定的优势.以非线性 CSTR 系统的反应釜温度为控制目标,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DMC算法在该系统分别处于理想状态、存在输出干扰及模型失配3种情况时的目标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DMC算法能有效地控制反应釜温度;理想状态下的控制效果表现出上升速度快、调节时间短、无稳态误差等优点;存在输出干扰和系统模型失配时仍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8(015)005【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连续搅拌反应釜;温度控制;动态矩阵控制;干扰;模型失配;鲁棒性【作者】何美霞;周箩鱼【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连续搅拌反应釜(Continuous Stirring Tank Reactor,CSTR)是工业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反应器[1]。
反应器温度及反应物浓度等对产品质量及生产安全有重大影响,因此对这些指标的控制是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
然而,由于CSTR具有强非线性的动态特性,传统的控制方法(如PID控制、比值控制)效果不尽人意,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寻求更优的控制方法。
李述清等[2]针对CSTR系统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闭环增益成型算法的PID控制器,提高了PID控制器设计的简洁性和鲁棒性。
刘士荣和俞金寿[3]采用神经模糊逆模控制与PID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应用于CSTR的反应物浓度控制中。
通过仿真证明了这类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刘松等[4]针对CSTR模型设计了具有高增益观测器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ONRC),提出一种简单的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
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CSTR)的计算
VR CA0 CA CA0 xAf
V0 (rA ) f (rA ) f
第六章 离婚制度
二、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外国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1.禁止离婚主义 2.许可离婚主义
(1)专权离婚主义 (2)限制离婚主义 (3)自由离婚主义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有责离婚主义 第二,无责离婚主义
二、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1.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1)七出 (2)和离 (3)义绝 (4)诉离
2.我国近代的离婚制度
(1)两愿离婚 (2)判决离婚
3.我国现代的离婚制度
第二节
协议离婚
一、协议离婚的概述
(一)协议离婚又称为登记离婚或自愿离婚,是指夫妻双 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按照行政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 离婚方式。
反应器内,物 料的浓度和温度处 处相等,且等于反 应器流出物料的浓 度和温度。
CA CA,in
time
CA, out
0
CA CA,O
t tresidence time
position
CA, out
0
t
x
一、单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计算(1- CSTR)
基础设计式
取整个反应器为衡算对象
0
流入量 = 流出量 + 反应量 + 累积量
CA0 xA kCA0 (1 xA)
xA k(1 xA)
CA0 xA kCA02 (1 xA)2
xA kCA0 (1
xA ) 2
二、多个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N-CSTR)
为什么要采用N-CSTR代替1-CSTR? 由于1-CSTR存在严重的返混,降低了反应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控制系统设计 连续
连续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搅拌釜式反应器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控制系统设计1. 前言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简称为CSTR )是聚合化学反应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反应器,该对象是过程工业中典型的、高度非线性的化学反应系统。
在早期反应釜的自动控制中,将单元组合仪表组成位置式控制装置,但是化学反应过程一般都有很强的非线性和时滞性,采用这种简单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精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PLC 控制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主要为数字PID 控制。
但PID 控制是一种基于对象有精确数学模型的线性过程,而CSTR 模型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非线性,因此PID 控制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的发展,更加先进有效的控制方法应用于CSTR 的控制,如广义预测控制,神经模糊逆模PID 复合控制,自抗扰控制,非线性最优控制,基于逆系统方法控制,基于补偿算子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CSTR 的非线性H ∞控制等。
但任何一种复杂的化工反应过程都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控制方式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目前先进的反应釜智能控制技术就是将智能控制理论和传统的控制方法相结合,如钟国情、何应坚等于1998年对基于专家系统的CSTR 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1],宫会丽、杨树勋等于2003年发表了关于PID 参数自适应控制的新方法[2],冯斌、须文波等于1999年阐述了利用遗传算法的寻优PID 参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等[3]。
但由于这些控制方法的算法比较复杂,在算法的工程实现、现场调试及通用型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因此研究一种相对简单实用的CSTR 控制方法,更易为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
本文在对CSTR 过程及其数学模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过程的滞后性,采用Smith 预估算法与PID 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CSTR 过程的控制,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及控制方法简单等特点,基于西门子PCS7系统完成了CSTR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理想反应器CSTR-1..
i
c Ai x Ai
N
c AN
x Ai1
x AN
N i
设每个反应器的空时为τi,则总空时为: 对任意i釜A组分的物料衡算(恒容系统):
i
进入量 - 排出量 - 反应量 = 累积量
v0cAi1 FAi1
v0c Ai FAi
rA irA i Vi
★ 如果多釜与单釜具有相同的生产能力和转化率,多釜
串联的反应器总容积必定小于单釜。串联级数越多,所 需体积愈小,过程愈接近活塞流(PFR)和分批式反应 器。 Return
多釜串联反应器的设计方法 ①解析法:
c A0 x A0 0 FA 0 v0
1 2
c A1 x A1
c A2 x A2
cAi1
对第一个釜有
V1 C A,0 C A1 1 v0 k1C A1
V1 C A,0 C A1 1 v0 k1C A1
则i釜:
C A0 C A1 1 k1 1
C A ,i C A,i 1
1 1 k i i
该式前面已推导过!
同理得串联的N釜设计方程:
C A2
C A, N C A0
1 k i N 1 k i
1
N
1
或 : x A, N 1
总容积为:V=N· Vi=N·τi· v0
例 题
例题8 在两釜串联的全混流反应器中,用已二酸和已二醇生
产醇酸树脂,在第一釜中已二酸的转化率为60%,第二釜中 它的转化率达到80%,反应条件和产量如下:
C A0 C A1 1 k2 2 1 k1 1 1 k2 2
C A3
C A0 C A2 1 k3 3 1 k1 1 1 k2 2 1 k3 3
釜式反应器的操作与控制—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与选型
间歇釜体积计算单元任务点
0103-1(1)反应器的计算内容 总结反应器的计算包括哪些内容
0103-1(2)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式 总结反应器计算的方法、所需的基本方程、各方程提供的关系
0103-1(3)均相反应速率 理解均相反应的含义、均相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达式
0103-1(2)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式
总结反应器的计算方法 1、经验法 2、数学模型法
总结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
➢ 描述浓度变化的物料衡算式 ➢ 描述温度变化的能量衡算式 ➢ 描述压力变化的动量衡算式 ➢ 描述反应速率变化的动力学方程式
总结动力学术语含义
化学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各种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 率的影响。
CA CA,O
time
CA, out
0
tout/2
tout
t
总结间歇釜的应用
➢ 优点: 操作灵活,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反应时间较长的产品生产 ➢ 缺点:装料、卸料等辅助操作时间长,产品质量不稳定 ➢ 应用:用于液—液相、气—液相等系统,如染料、医药、农药等小批 量多品种的行业。
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
若选用间歇操作方式的釜式反应器,每年生产1000吨乙酸丁酯(不考虑分 离等过程损失),乙酸转化率要求达到0.5,每批辅助时间为30min,反应釜只 数为1,装料系数为0.6。已知:该反应以乙酸(下标以A计)表示的动力学方
程式为 (rA ) kcA2 ,反应速率常数 k 0.0174 m3 /(kmol.min) ,反应物
k
A0
exp(
E RT
)
6、活化能E
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系统控制方案
Ti1 = 0.5 Pu , Td1 = 0.12 Pu 。
2.5 反应温度及升温速率控制 2.5.1 升温速率控制 在反应开车阶段,当 T1=40℃,关 S6。当 T1=45℃,逐渐以小开度开 V8 (夹套冷却水阀),为了防止反应温度上升幅度过快而失控,超前进行适当冷却 是必要的。如果 ∆ T1>0.1℃/sec,则适当开大冷却水阀;如果 ∆ T1<0.1℃/sec, 可维持当前冷却水阀位不变;当 V8=50%时,且 T1=65℃,维持 V8 开度不变, 改用 V7(夹套冷却水阀)手动控温。 2.5.2 恒温控制 恒温控制 当 T1=70.1℃时,将 T1 切换到自动控制。控制器设计思想是通过 F8,串级 控制 T1 的温度,主回路控制点为 T1,副回路控制点为 F8,控制阀为 V8。 传统的反应釜过程控制器多采用 PID 控制算法,它的控制原理简单、实现 方便、参数易于调整。但是,由于反应釜控制对象具有非线性、时变、大时滞等 特点,过程模型难以确定,参数整定往往比较困难,即使可行也因为受温控对象 工况变化的影响大,调整时间过长、超调量大,使控制效果不佳。解决这个问题 的一个办法是采用先进的控制理论来弥补 PID 控制算法的不足。目前比较成熟 和实用的方法是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与 PID 控制算法相结合。模糊控制不需要精 确的数学模型,控制规则基于专家知识,响应速度快,过渡时间短;且其规则可 以通过学习不断更新,对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参数
被控量和控制量及控制器的选择
表1 被控变量 控制器 比值控制器 A 进料流量 釜内液位 PID 串级复合控制 最优控制、模糊控制、 反应温度 PID 控制复合控制 反应压力 组份 PI 控制 PID 控制 B 的进料流量 F5 反应物出口浓度 A V5 V9 冷却水流量 F8 V8 V4、V5、V6 控制量 控制阀
理想反应器(连续釜)
3.7
反应器计算与操作的优化
优化的核心是化学因素和工程因素的最优结合。 化学因素包括反应类型及动力学特性
随串联釜数增多,操作的复杂程度增大, 附属设备费用增大。故串联釜数一般不大于 4。
3.4.2 多个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N-CSTR)
二、nCSTR的基础设计式
CA0
CA1
CA2
V0
CA1 VR1
V0
CA
2
V0
CAi-1 VRi1
CAi-1
CAi
V0
CAi
CAm
V0
CAm V0
VR2
VRi
3.4
理想混合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CA
time
反应器内,物 料的浓度和温度处 处相等,且等于反 应器流出物料的浓 度和温度。
CA,in
CA, out
0
tresidence time
t
CA CA,O
position
CA, out
t
x
0
3.4
理想混合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优点:容易自动控制,操作简单,节 省人力。稳定性好,操作安全。 缺点:在低浓度下进行反应。
VRm
3.4.2 多个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N-CSTR)
V0CAi 1 V0CAi (rAi )VRi
V0 (C Ai 1 C Ai ) VRi (rAi )
CAi-1
CAi CAi
V0C A0 ( xAi xAi 1 ) VRi (rAi )
VRi
VRi C Ai-1 - C Ai x Ai - x Ai-1 τ≡ = = C A0 i V0 (-rAi ) (-rAi )
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系统控制方案
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系统控制方案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简称CSTR)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器,其具有连续投料、连续排出产物和持续搅拌混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的各种反应过程。
CSTR系统的控制方案主要包括反应温度控制、反应物进料控制和产物排放控制等。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CSTR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反应温度控制:反应温度是CSTR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过高或过低的反应温度都会对反应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反应温度的控制对于保证反应过程的高效进行至关重要。
一种常见的反应温度控制方案是PID控制器控制。
PID控制器通过调节加热或冷却系统来维持反应器的温度在设定值附近。
具体控制过程如下:(1)从反应器中测量反应温度;(2)将测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误差;(3)根据误差计算出控制增益,控制增益由PID控制器自动调整;(4)控制增益根据设定算法调节加热或冷却系统,使反应器的温度趋向于设定值。
2.反应物进料控制:反应物进料对于反应过程的速率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控制反应物的进料量可以保证反应过程以合适的速率进行。
一种常见的反应物进料控制方案是基于反馈控制的PID控制器。
具体控制过程如下:(1)从反应器中测量反应物的浓度;(2)将测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误差;(3)根据误差计算出控制增益,控制增益由PID控制器自动调整;(4)控制增益根据设定算法调节反应物进料系统,使反应物的浓度趋向于设定值。
3.产物排放控制:产物排放是CSTR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控制产物的排放可以保证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常见的产物排放控制方案是基于反馈控制的PID控制器。
(1)从反应器中测量产物的浓度;(2)将测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误差;(3)根据误差计算出控制增益,控制增益由PID控制器自动调整;(4)控制增益根据设定算法调节产物排放系统,使产物的浓度趋向于设定值。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与仿真Controller Design and Simulation for CSTR学生学号:11510210学生姓名:严新宇专业班级:自动1102指导教师:王野职称:工程师起止日期:2015.03.09~2015.06.26吉林化工学院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摘要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是发酵、化工、石油生产、生物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化学反应器,其控制质量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指标。
对连续搅拌反应釜通过控制内部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等稳定,保证反应的正常运行。
本文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数学模型,应用泰勒展开得到了线性状态空间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QR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本设计将CSTR的非线性动态模型进行了输入输出线性化,得到CSTR线性状态空间模型。
设计出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极点配置控制器并对系统进行仿真。
设计出连续搅拌反应釜的LQR控制器并对其系统进行仿真。
并对两种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连续反应搅拌釜;LQR控制器;MATLAB仿真Abstract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ferment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petroleum production, bio pharmaceutical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as a chemical reactor, control the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dex. For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concentration and so on,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reac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continuous stirred reactor mathematical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Taylor expansion is obtained for the linear state space representation, on this basis, design the LQR controll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is satisfactory.In this paper, 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CSTR is linearized, and the CSTR linear state space model is obtained. The pole assignment controller for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was designed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was carried out. The LQR controller of the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is designed and the system is simulat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two control methods is compared.Key Words: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LQR Controller; MATLAB Sim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2)1.1 课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国外研究现状 (3)1.4 连续反应搅拌釜的控制技术 (4)1.5 仿真技术 (4)1.5.1 数字仿真概述 (4)1.5.2 MATLAB仿真软件 (8)1.6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10)第2章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数学模型 (12)2.1 连续搅拌反应釜结构 (12)2.2 连续搅拌反应釜仿真模型的建立 (14)2.3 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 (17)第3章极点配置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19)3.1 极点配置 (19)3.2 极点配置控制器的设计 (19)3.2.1 极点配置控制算法 (19)3.2.2 CSTR极点配置控制器设计 (20)第4章LQR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25)4.1 LQR控制器的介绍 (25)4.2 LQR控制器的原理 (25)4.3 LQR控制器的设计 (26)4.4 两种控制器效果对比 (29)结论 (31)参考文献 (32)附录Ⅰ线性化程序 (33)致谢 (35)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目的意义连续搅拌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又是典型的非线性被控对象。
第3章2:釜式反应器CSTR
V0 k 1 xA f
串联反应釜
题:两个等体积的CSTR,采用并联与串联两种方式,同样的 处理量,哪种情况好?(条件:等温+反应速度随反应物浓度降低而降低)
提示:利用全混流反应器τ的图解积分比较两种情况下τ的大小:
τ> τ1+ τ2, 即VR>VR1+V R2
1 rA
1 rAf
3.4 CSTR 连续搅拌反应釜
反应物料以稳定流量流入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刚进入的
新鲜物料与存留在反应器中的物料混合(实际混合)
理想混合:瞬间达到完全混合(全混流)
特点:
1.反应器中物料浓度均匀,且等于反应器出口处浓度 2.物料质点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参差不齐---停留时间分布
• Continuous Stirred Reactor (CSTR)
代入速率方程,整理后得:
2 2 rA k (a bxA cxA )C A0
b 1 CB 0 / CA0 CS 0 / CA0 K c 1 1/ K
VR V0C A0 xAf (rA ) f V0C A0 x Af
2 2 k (a bxAf cxAf )C A0
3.908 60 1.35 CS 0 17.59(mol / L ) 18
将题给的速率方程变换成转化率的函数:
C A C A 0 (1 x A ) CB CB 0 C A0 x A CR CR 0 C A0 x A CS CS 0 C A 0 x A
VRi(VRi =0.5VR ), V0
3.Two reactors in series: VRi (VRi =0.5VR ) , V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1 = 0.5 Pu , Td1 = 0.12 Pu 。
2.5 反应温度及升温速率控制 2.5.1 升温速率控制 在反应开车阶段,当 T1=40℃,关 S6。当 T1=45℃,逐渐以小开度开 V8 (夹套冷却水阀),为了防止反应温度上升幅度过快而失控,超前进行适当冷却 是必要的。如果 ∆ T1>0.1℃/sec,则适当开大冷却水阀;如果 ∆ T1<0.1℃/sec, 可维持当前冷却水阀位不变;当 V8=50%时,且 T1=65℃,维持 V8 开度不变, 改用 V7(夹套冷却水阀)手动控温。 2.5.2 恒温控制 恒温控制 当 T1=70.1℃时,将 T1 切换到自动控制。控制器设计思想是通过 F8,串级 控制 T1 的温度,主回路控制点为 T1,副回路控制点为 F8,控制阀为 V8。 传统的反应釜过程控制器多采用 PID 控制算法,它的控制原理简单、实现 方便、参数易于调整。但是,由于反应釜控制对象具有非线性、时变、大时滞等 特点,过程模型难以确定,参数整定往往比较困难,即使可行也因为受温控对象 工况变化的影响大,调整时间过长、超调量大,使控制效果不佳。解决这个问题 的一个办法是采用先进的控制理论来弥补 PID 控制算法的不足。目前比较成熟 和实用的方法是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与 PID 控制算法相结合。模糊控制不需要精 确的数学模型,控制规则基于专家知识,响应速度快,过渡时间短;且其规则可 以通过学习不断更新,对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参数
图 1 反应釜结构图
反应釜基本原理:反应物 A 和 B 以及催化剂 C 分别由阀门 V4、V5 和 V6
1
以一定比例进入反应釜,开始需要从阀门 S6 加入热水诱发反应;本化学反应是 一个放热反应,诱发成功之后停止加热水;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高反应 速度又会加快, 因此这个化学过程是个自激反应; 同时反应温度与压力又称正比, 温度过高会导致压力过大, 从而会发生事故, 而温度过低对产品质量会造成影响, 所以需要把温度控制到合理的范围; 对放热反应的对象进行恒温控制的方法是通 过夹套或蛇管加入冷水进行降温。 工艺管道图如图 2 所示:
被控量和控制量及控制器的选择
表1 被控变量 控制器 比值控制器 A 进料流量 釜内液位 PID 串级复合控制 最优控制、模糊控制、 反应温度 PID 控制复合控制 反应压力 组份 PI 控制 PID 控制 B 的进料流量 F5 反应物出口浓度 A V5 V9 冷却水流量 F8 V8 V4、V5、V6 控制量 控制阀
图 2 工艺管道图
整个控制的系统配置图如图 3 所示:
图 3 系统配置图
2
控制方案的设计
2
2.1
反应温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反应温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被控对象特性的分析,被控对象可以近似为一个二阶滞后的系统,故
假定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为 G ( s ) = 2.2
Ke −τ s ,其中 b = 4, c =64, τ =200, K =64。 s 2 + bs + c
F9
补偿器 液位设定
副回路比值调节器
扰动通道 F4 液位
+
—
PID 控 制
+
副控制器 1
控制阀 V4
副对象 1主对象来自L4副测量变送器 比值计算器 1
+
副控制器 2
控制阀 V5
副对象 2
F5
副测量变送器 比值计算器 2
+
副控制器 3
控制阀 V6
副对象 3
F6
副测量变送器
L4 变送器
图 4 进料流量及比例控制和液位控制方框 进料流量及比例控制和液位控制方框图 方框图
带搅拌釜式反应器( 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CSTR)系统控制方案 系统控制方案
[摘要]
本文分析了带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的特性,并且根据其特性提出与进料流量比
例、压力、组份控制相应的控制方案,特别是对于温度控制提出了一种 bang-bang 控制、 PID 控制及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思想,并且在仿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key words] CSTR,exothermic reaction,PID control,fuzzy control 1 带搅拌式反应器系统简介
釜式反应器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一类反应器,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有很重 要的地位。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反应釜具有大时滞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的特 点,很难建立对象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在生产现场对反应釜进行温度控制较 为困难。 反应釜的结构如下图 1 所示:
{−n, −n + 1, ⋅⋅⋅, 0, n − 1, n} ,误差变化率 ec 的基本论域为 [ − Xec, Xec ] ,模糊集合论域
为 {− m, − m + 1, ⋅⋅⋅, 0, ⋅⋅⋅, m − 1, m} ,则误差的量化因子 Ke 和误差变化率的量化因子
Kec 分别为 Ke =
n m , Kec = , Ke 和 Kec 的大小对于系统控制效果影响很大。 Xe Xec
7
当误差的模糊集论域给定,增大 Ke 就意味着误差的基本论域减小,将增加误差 控制的灵敏度,从而有利于系统恢复时间的减小,但会使振荡加剧。当然,如果
6
多,调整烦琐,以模糊控制完全取代 PID 调节控制不是最佳设计方案。因此, 针对反应釜温控对象的特性,本方案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与传统的 PID 算法相结 合,使系统既具有模糊控制灵活而适应性强的优点,又具有 PID 控制稳态精度 高的特点,使被控变量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具体做法是,根据设定值与 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大小,分段采取不同的控制算法。在温度的误差值较大时,采 用最优控制方案,即开关控制,调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实现快速升温和节能; 当温差较小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在温差接近很 小接近零时,采用 PID 控制,使系统在取得较好的动态性能下,达到期望的稳 态性能。假设进入模糊控制和 PID 控制的误差分界点分别为 e1 和 e2,则所采用 的三段分档控制原理。 根据三种控制算法不同的特点,e1 取 15 0C ,e2 取 2 0C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根据输入量的个数,模糊控制器有一维、二维和多维之分。最常用的模糊控 制器是二维的控制器,本论文也采用这种方式。在二维模糊控制器中,将设定温 度和实际温度的偏差 e 和偏差的变化率 ec 作为输入变量, 从 e 和 ec 按以下两式求 得
2.4
进料流量及比例控制和 进料流量及比例控制和反应器液位控制
3
2.4.1 控制方案设计 反应器共有三股连续进料, 需要保证三股物料以一定比例进料, 假设 A: B: C=1:b:c,初始化 b=2.11,c=0.12。所以三路进料分别有三路控制阀控制流
F5 = b ⋅ A , F6 = c⋅ A , F4 = A, 由控制阀 V4 进行控制; 有控制阀 V5 进行控制; 量,
主对象
返回
图 5 进料流量及比例控制和液位控制流程图
2.4.2 流量及比例控制和液位控制调节器的选型 流量及比例控制和液位控制调节器的选型, 调节器的选型,系统的投运及参数调整方法 系统的投运及参数调整方法 副回路是一个比值控制器, 因此选择副回路调节器时既要按照比值调节系统 的调节器选择原则,又要符合副回路调节器特点。 由于副回路是控制流量的比值控制,为了消除余差采用 PI 控制器,而整个 副回路又是一个三比值控制器,每一副回路都要稳定各自物料流量,因此副回路 所有的控制器均用 PI 控制器。 副回路整定步骤: 根据常用的临界比例度法(Zieger-Nichols 法)进行参数整定。首先将控制器 的积分作用去掉,按比例增益 Kc 由小到大的变化规律,对于某一 Kc 值作小幅度 的设定值扰动。以获得临界情况下的等幅震荡。可获得临界震荡周期 Pu 和控制 器临界比例增益 Kc max ,从而确定参数 Kc = 0.45 Kc max 和 Ti = 0.83Pu 。 整个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 (1) 先将主、副控制器切换开关都置于手动位置,副控制器处于外给定(主 控制器始终为内给定);
5
(2) 用副控制器操纵控制阀, 使生产处于要求的工况 (即主变量接近设定值, 且工况较平稳)。这时可调整主控制器设定值,使副控制器偏差指示为“零”, 接着可将副控制器切换到自动位置; (3) 假定在主控制器切换到“自动”之前,主变量偏差已接近“零”,则可 稍稍修正主控制器设定值,使偏差为“零”,并将主控制器切换到“自动”,然 后逐渐改变设定值使之恢复到规定值;假定在主控制器切换到“自动”之前,主 变量存在较大偏差,一般的做法是手操主控制器输出,使偏差减小后再进行上述 操作。 主控制器参数的整定也是根据 Zieger-Nichols 法进行的, 和副回路参数确定 方法类似, 先确定 Kc max1 , 由于主控制器为 PID 控制器, 所以 Kc1 = 0.6 Kc max1 ,
B、C 进料流量
2.3 控制阀的选择
表 2 控制阀选型表 阀门 V4 V5 V6 V7 V8 V9 S6 S8 作用 反应物 A 进料阀 反应物 B 进料阀 催化剂 C 进料阀 冷却水阀 (蛇管) 冷却水阀 (夹套) 反应器出口阀 热水阀 搅拌电机开关 公称直径 Dg25 Dg25 Dg20 Dg40 Dg50 Dg25 —— —— 流量系数 Kv=3.42,Cv=4 Kv=5.38,Cv=6.3 Kv=0.214, Cv=0.25 Kv=25.64,Cv=30 Kv=42.73,Cv=50 Kv=8.54,Cv=10 —— —— 选用型号 西门子 VVG41 西门子 VVG41 西门子 VVG44 西门子 VVG41 西门子 VVF41 西门子 VVG41 任意 任意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釜,放热反应,PID 控制,模糊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 of the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 and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schemes of flux control ,pressure control and composing control, in specially, provides a kind of control strategy, which including bang-bang control, PID control and fuzzy control, and takes a good effect in simu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