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1

第二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1

关于太阳系的起源有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行星的物质来源, 二是行星的形成方式 。
• 关于行星物质来源的假说不下数十种之 多,择其要者不外四大类。 • 一是分出说(包括各种灾变说、爆发说 和抛出说)。
• 二是俘获说。
代表人物:施密特(前苏联)
• 三是大爆炸宇宙说。 这是西方比较流行的 一种假说,主要观点 来自伽莫夫等。他们 认为宇宙始于一次大 爆炸,整个范围出现 一种热平衡,物质成 分由平衡条件而定。
根据
• 黑箱方法的根据是结构与功能的辩 证联系。结构深藏于内,功能表现 于外,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 结构的表现,功能对结构也有反作 用,我们通过研究系统的功能就可 以推测和认识其结构。
黑箱方法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它提供了研究复杂系统和不能打开或不便 打开的黑系统的研究方法。 (2)科学面对的原初系统,一般都是黑箱,如 早期的人体、人脑、细胞、原子、地球等。随 着使用黑箱方法对这些黑系统的研究,使许多 研究对象逐步转化为灰系统或白系统,人们的 认识就是一个不断地接触黑箱、研究黑箱、转 化黑箱的过程。
一、天体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化
• (一)天体的起源 • 什么是天体? 宇宙间各种星体,例如,星云、恒星、 卫星、彗星和流星等,包括地球在内统 称天体。
• 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生命起 源属于自然科学的三大基本问 题。
太阳系的起源
什么是太阳系?太阳 系是太阳、行星、卫 星、小行星、流星体 及星际物质组成的天 体系统。
• 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制约 • 一方面表现为结构决定功能 • 另一方面表现为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
• 例子:猿的劳动 直立行走 手的进化 • 尾巴的退化
4、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
(二)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制约关系 •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必须依赖部分; •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必须受到整体的控 制和支配。

镁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镁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镁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镁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

它是地壳中含量第八位丰富的元素,广泛分布于地球的外层地壳。

镁在地壳中主要以氧化镁(MgO)的形式存在,并与其他矿物质结合成不同的矿石。

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探讨镁的地壳分布和矿石形式。

首先,我们将介绍镁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它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分布特点和地理分布规律。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镁的矿石形式,包括常见的镁矿石种类、矿石的形成条件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对镁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物质构成和地球化学的规律。

同时,对镁的矿石形式的深入研究,也可以为镁的开采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镁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冶金、化工、建筑材料等。

因此,对镁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形式的了解,不仅对于地质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工业生产和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探讨镁的地壳分布和矿石形式,并对镁的重要性和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对于镁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对镁的地质特征和工业应用有更全面的认识。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叙述: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并介绍镁的基本特性;其次,我们将详细探讨镁的地壳分布情况,包括镁在不同地球板块中的分布特点;然后,我们将介绍镁在矿石中的主要形式,包括镁矿石的种类、产地以及开采利用情况;最后,我们将总结镁的重要性,并强调镁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能够逐步了解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其重要性。

首先,通过概述镁的基本特性,读者可以对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镁的地壳分布,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富集情况。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①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③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2、举例说明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把握这点对我们有何启示?系统的整体性特征:①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系统整体具有各个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③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

任何事物的整体决不是简单的部分之和,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启示: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到生命,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一切自然物都是系统。

系统作为要素的集合,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有序性,要素间的立体蛛网联系,丰富了空间的三维性、广延性和伸展性。

基于系统开放性的研究更完整、更精确的揭示了世界的发展还表现为世界系统的进化性,并解决了自然界发展和进化的动力问题,这就丰富了时间的一位性和持续性。

PS: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

在要素之间存在相干性、协同性的条件下,会有新质的突现。

这种性质不是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系统整体才具有的。

因此,在研究这类系统时,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其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对这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深刻理解。

3、举例说明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把握这一点对我们有何启示?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总是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且与作为环境的其他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其方法论启示在于: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到生命,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一切自然物都是系统。

系统作为要素的集合,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有序性,要素间的立体蛛网联系,丰富了空间的三维性、广延性和伸展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篇

自然辩证法概论篇

• (2)通过部分能否认识整体?*
• 答:不能。由于系统具有整体突现的 性质,仅从其组成部分看是不能理解 的,也不可能被发现。虽然部分中或 多或少地包含着整体的信息,但不能 说整体的全部信息都反映在它的每一 个部分中。因此,仅通过部分是不能 认识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
• 问题:(1)系统的功能主要由元素、环境
演化 景是不存在的, 化和退化两者 交替 行、相互 化。
• 问题:(1)进化与退化是否互相排斥?*
• 答:否。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进化与退化既 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二者相互包含,同存共 生,相互交替,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丰富多彩 的演化过程。因此,二者并不互相排斥。
• (2)系统的进化是以环境的某些退化为代价的 吗?
还是结构决定?*
• 答:在决定和影响系统功能的三个因素中,起主 要作用的不是组成元素和环境,而是结构。因为 环境仅是功能存在和实现的条件,不是决定功能 的内在根据。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根据是系 统的组成元素和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 而系统的组成元素虽然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 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但它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 同组成元素相比,结构对系统性状、功能的决定 作用更为直接。所以,比之环境和元素,系统的 结构对于决定73)
• 1.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以进化为
主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同样, 以退化为主的过程也常常内在地包含着 进化,纯粹的进化或纯粹的退化至少是 极其罕见的现象。
• 2.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进化和退
化常常是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往往是 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 3. 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直性的
• (3)电子、夸克是以非系统的方式存 在的吗?*
• 答:否。因为电子、夸克也是可分的, 可分就表示它是有组成元素和结构的具 有系统性的整体。虽然根据现有的科学 知识还难以把电子、夸克看成是一个系 统,但是,它们作为微观物理系统的一 个组成部分,存在于系统之中,因而要 对它们有确切理解,也不能完全抛开系 统方式。

自然辨证法第一章

自然辨证法第一章
7
3、现代哲学对物质概念认识的走向 、
——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 随着研究的深入,当代科学哲学已经从传统的
本体论研究转向了科学认识论层次,具体表现 在弱化物质实体,而强化关系实在,退却的路 径之一是:由物质论到客观实在,再由客观实 在的“属性”到“关系”: 神七火箭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关系 物质与测量的关系 物质存在与演化的关系
6
2、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
♦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或
物质运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 物质运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 ♦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 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世界 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上各种事物的产生和消失, 上各种事物的产生和消失,只是物质形 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17
5、三代轻子和夸克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对称性 、 轻子 代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名称 e νe µ νµ τ ντ 电荷 -1 0 -1 0 -1 0 夸克 名称 上 下 奇 粲 顶 底 u d s c t b 电荷 +2/3 -1/3 -1/3 +2/3 +2/3 -2/3
18
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12
(4)物质的可分性与物质的物理特性密切相关— —宏观物体由于质量、密度等特性的不同,人们 对它分割的方式也不同;微观粒子由于电荷、自 旋等特性的不同,对粒子可分的形式也会产生影 响。“夸克禁闭”实际就是物质结构形式多样化 的体现。 (5)物质可分形式的不同,最终还是取决于物质 内部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与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多 样性决定了物质可分形式和结构形式之间的多样 性。“在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中,物质由连续性的 场量所构成,和粒子一样,场也是可分的,而且 是无限可分的。”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 系统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 系统自然观

1)整体性: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系统具有其要素所没有的新性质、功 能和规律,处于系统中的要素的性质、 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们在孤立状态时的 性质、功能和规律。
❖ “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 称虽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 是手了。” “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 才获得它的地位。” ——黑格尔
4、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物理学家对非 线性、复杂性问题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
普利高津提出了以耗散结构为核心的系统 自组织理论。
哈肯研究了多组分大系统怎样由无序态, 经过其中的子系统的合作运动,转变为有序结 构,建立了协同学(1969)。
艾根提出的超循环论,揭示了生物大分子形 成的自组织形式,架设了从无生命向生命过渡 的桥梁。
叶):信息学是关于系统的信息 传递和处理的科学理论。
❖ 1948年,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 论》,宣告了信息论的诞生。申农的信 息论提炼出了包括信源、信宿、信道的 信号传输的普适模型,定义了信息量, 提出了信源编码定理等重要定理,为一 般意义上的信息传输奠定了理论基础。
❖ 1948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人工信息系统的出 现,它也反映了人类对系统的信息处理 本质的更深刻认识,同时也表明信息科 学有了一种技术表现形式。
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提出能量子基本 假设——量子力学诞生。
❖ 量子力学标志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 揭示了崭新的、不同于宏观客体规律的 微观客体规律,阐明了连续性与间断性、 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凸现了量 子(微观)世界的概率随机性,打破了 机械决定论的观念。
量子力学的建立,使自然科学进展到 了人类日常经验以外的微观世界,反映 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征,表明人并 不是在自然之外的独立存在者和观察者, 而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参与自然现象的; 表明人只有在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才能 认识自然。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篇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篇

四、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一)层次结构的基本特征 1、层次结构 :由若干系统要素经相干性关系构成 的系统再通过相干关系而构成的新系统的逐级构成 的结构关系 2、特点 低层次系统对高层次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纵向关 系] 同层次系统之间带有相干性关系[横向关系] 相干性[横向关系]使得[纵向关系]可以向更高层次 发展。如H O H2O
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结构统一性 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具有统一性(碳、氢、氧、 氮四种基本元素,在不同生命物质中98%) 宇宙万物在基本粒子和夸克层次上具有统一性(6 夸克,6氢子,107化学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和质量转化定律证实了统一性 物质多样性来源于演化 实物和场具有统一性: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 联系

(2)演化 非细胞生命——细胞 单细胞——多细胞 多细胞——动物-无脊-有脊-人 植物-菌藻-苔藓-蕨-裸子-被子

二、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 (一)可逆与不可逆性 (二)时间之矢与不可逆性 (三)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 退化:不可逆性如果发生在近平衡附近,不 可逆过程的确是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 进化:若不可逆过程发生在远平衡的非线性 平衡区,则起到重要建设作用,产生有序结 构
(四)、系统的稳定性 1、涨落 由于要素性能偶然变异,要素耦合关系偶然起伏或 外界环境的随机干扰使得系统整体状态的宏观量很 难始终保持在平衡中。这种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落, 叫涨落。 2、稳定 对涨落的不变性。涨落发生后,能够自动地恢复到 原来状态 3、涨落与稳定总是实现于一定条件下
3、根据人对自然的参与程度上分 天然系统 人工系统——人造系统,各种机器、交通工 具等 复合系统——部分地改造、参与:农业系统、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方式:游离态和化合态。

游离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化合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例如SO3 、 SO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价和+4价,硫化氢中硫元素为-2价,硫酸盐中硫元素为+6价等。

自然界中的硫二氧化硫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硫的转化》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理论知识后学习的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要求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索不同价态硫的转化。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含硫物质的转化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掌握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与其所处的价态的关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铁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学习,让学生建构起分类观和转化观等化学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能针对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探究问题,提出有依据的假设,选取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生产、生活中不同硫元素间的转化,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具体应用。

教学重点: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教学难点:探究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用品、多媒体教学平台【导入】2011年11月26日,刚果(金)东部城市戈马附近的维龙加国家公园(Virunga National Park),尼亚穆拉吉拉火山(Nyamulagira Volcano)岩浆喷发,维龙加国家公园推出徒步观赏火山喷发的项目。

带领游客近距离一睹盛况。

【视频播放】火山喷发的相关视频。

【教师讲述】火山喷发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许多含有硫元素的气体,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出现。

我们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硫元素的。

【教师提出问题】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几种?2、不同的存在方式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结论】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方式:游离态和化合态。

游离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化合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例如SO3 、 SO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价和+4价,硫化氢中硫元素为-2价,硫酸盐中硫元素为+6价等。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一、系统及其基本要点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 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相应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 的基本要点是: 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所组成。 第二,要素之间特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方式使系统形成一定的结构。


第三,系统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 的整体。因此,结构与功能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 其一,结构决定功能。表现在:①要素不同, 结构不同,功能不同;②要素相同,结构不同, 功能不同。 其二,结构和功能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①同一结构可以表现出不同功能;②同一功能也 可映射出多种结构。 其三,功能对结构具有反作用。 第四,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特定的功 能。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⒈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系统不是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出现 了新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⒉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系统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 和信息的交换。 ⒊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着。 4.层次性
第三节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指由若干要素经相干性关系构成的系统, 再通过新的相干性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 系。 一、自然界的基本层次 ⒈非生命界的基本层次 ⒉生命界的基本层次 总星系 生物大分子 细胞 星系 组织 恒星 器官 行星 系统 地球上的宏观物体 个体 分子 种群 原子 群落 原子核 生态系统 基本粒子 生物圈
四、自然界层次结构的因果链
低层系统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系统中引起一定 的结果,这称为上向因果链;高层系统作为原因又 会在低层系统中引起某些结果,这称为下向因果链。 高层系统是由低层系统发展而来的,低层系统 是高层系统的基础。 因此,高层系统不仅不能违反 低层系统的规律,而且通过低层系统的规律的研究, 可以帮助我们去把握高层系统的规律。 当高层系统形成后,低层系统并没有消失,而 是作为高层系统的一个要素而存在。因此,高层系 统的规律严格限制和影响了低层系统的规律,这就 使我们可以从高层系统规律出发,对加入其中的低 层系统的现象作出解释和预见。

自然辩证法重点解析

自然辩证法重点解析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三种形态: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的内容和特征内容:(1)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2)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

( 3)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理论以科学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

(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特征:(1)系统性。

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

( 2)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系统或事物具有复杂的性质或性状。

( 3)演化性。

系统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

(4)广义性。

系统自然观研究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并由此而形成了广义意义上的系统自然观。

2.人工自然观的内容和特征内容:( 1)人工自然界是系统的自然界。

(2)自然界可划分为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

( 3)人工自然界是演化的自然界。

特征:(1))主体性。

人工自然观凸显了人和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2)能动性。

人工自然观强调了人类作为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3)价值性。

人工自然观不仅承认天然自然界对人工自然界的价值贡献,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价值诉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和特征。

3.生态自然观的内容和特征内容:(1)自然界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 2)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特征。

生态系统既然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是这个共同体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特征:( 1)生态自然观具有批判性。

它从生态的角度对于迄今人类的理念及其指导下的行为及后果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2)生态自然观具有和谐性。

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强调人与其它生物的生态位共性。

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对于“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 度,用分类的方法去把握它。
在此,介绍三种分类方法
1.根据有无生命、规模等进行分类:
地球及其上的各 种物质形态
宏观
太阳系及其中的 各种物质形态
自然界
非生命界
“我们的宇宙” 中的各种物质形 态
地核、地幔、地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
太阳、九大行星、慧星、数量达2000多颗的小行 星、星云(弥漫在宇宙空间的尖埃)等
▪ 如,眼睛的视觉波段是,在“可见光”范围内,“红橙黄绿 青蓝紫”,而其它波段,可以借助于其它仪器,照样能够研 究它。
▪ 如,人们制成的射电望远镜,就能观察在“可见光”范围之 外的其他波段,因此天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有四大发现—— 脉冲星、类星体、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小分子
第三,列宁的“物质”概念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可知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
太阳系、恒星、恒星团、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星系团,超导系团、类星体、总星系等。 其中,恒星包括:红外星、主序星、红巨星、高密星 体(白矮星、墨矮星、中子星、墨洞)等。 星系包括:棒状星系、椭圆球体星系、旋涡星系、不 规则星系等。
分子——由原子组成,包括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等
自 然
恩格斯的三句话:
1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 神活动的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 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反杜林论》
2 自然界的物质“不仅有相互邻近的历史,而且也有先后相继 的历史。” 《自然辩证法》
电场、磁场、引力场、介子场等
场是法拉第提出的。将“场”定义为:它是“以太的紧张状态,如同被压缩 或拉伸的弹簧一样。”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部分1、自然辩证法概念、对象、内容及性质定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研究对象:(1)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客体——自然——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主体——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中介——科学技术(2)对象✧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唯物辩证的说明✧还包括对人工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阐述(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的哲学概括(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对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性质:✧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

✧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它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必要环节;✧它是在科学技术实践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2、自然辩证法产生:(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就开始酝酿和研究与之相联系的自然观和科学观;(2)1873年5月,马克思的一封信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3)1883年,马克思逝世前,恩格斯为完成《自然辩证法》倾注了全部精力,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未完成,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4)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接着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全世界的学习与传播,推动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

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

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 基本形态之一,其特征是主 张某种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 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 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并存在 于这种主观精神之中
王阳明:心外无物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黑格尔 绝对精神产生 自然界、社会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 态之一,其特征是主张某种离开人 类而独立存在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 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这种客 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
列宁的物质定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 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惟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
2、列宁物质定义的两个涵义(1)物质是独立 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阐明 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 批驳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克服了形而上学物 质观的局限性。(世界的物质性) (2)物质是可以被感知的,在原则上是可以被 认识的,物质的可知性适用于所有的物质形 态——已发现的和未发现的,有力地批判了不 可知论。(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客 观 唯 心 主 义
朱熹 理在气先
世界是 由上帝 创造的
马赫的观点



马赫说:“我的观点过去是从一个唯心主义 阶段发展起来的。因为在我看来,由唯心主 义到达我的观点的途径是最短的和最自然 的。” 世界要素论:物质是要素的结合,要素就是 感觉,物质就是各个要素(感觉)之间某种 合乎规律性的联系。 在认识论上,只能认识感觉,科学的任务就 是描述经验,而无法达到对本质和规律的认 识。
第二节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一、自然界是一个物质系统 恩格斯:“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 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以近 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普遍联系及 其整体性的清晰图景。” 现代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马克思是现 代系统论先驱。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思想呈 现整体观、联系观、演化观的基本特征。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1)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自然界统一于物质。 自然界统一于物质。实物和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 形态,实物是以间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 形态,实物是以间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而场是以 连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 连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

系统是什么? 系统是什么?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 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钱学森的“ 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钱学森的“系 定义)系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统”定义)系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7)
(六)根据人们对系统的认识程度,可将系统划分为 根据人们对系统的认识程度, 黑系统、白系统和)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制约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加和关系。 加和性: (二)整体与部分的加和关系。 加和性:“一个复合 体能够通过把原来分离的要素集合拢来的办法一步一 步建立起来;反之, 步建立起来;反之,复合体的特征能够完全分解为各 个分离要素的特征。 贝塔朗菲) 个分离要素的特征。”(贝塔朗菲)
三 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8)
统在于其中存在着非加和关系。 统在于其中存在着非加和关系。非加和关系使得整体 的功能不等于(大于或小于)部分的功能之和, 的功能不等于(大于或小于)部分的功能之和,反映 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质的差异性和量的不守恒性。 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质的差异性和量的不守恒性。 相干关系是一种耦合关系, 相干关系是一种耦合关系,是指叠加失效从而有非守 恒量出现的关系。 恒量出现的关系。 Thank you very much !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3)
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 (二) 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 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空间结构是要素相互作用后在空间上形成的同时态的 稳定结构。 稳定结构。 时间结构是一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 时间结构是一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 任何物质系统的结构都是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的统一。 任何物质系统的结构都是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的统一。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自然辩证法绪论一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答: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当代,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已发展成一个学科群,包括内核学科与外核学科两大部分,内核学科是它研究的主要内容。

这个学科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

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是探索自然界最基本属性的哲学学说。

这种哲学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存在与演化,即自然界万物由什么构成?如何存在?联系方式是什么?如何演化发展?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对科学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一是静态的分析科学,把科学看做事有研究成果组成的知识体系,分析他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二是动态的分析科学,将科学看做是一个依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探索的过程,考察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怎样对它进行检验与评价。

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技术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

主要的研究内容:1,技术的定义和技术的本体论地位;2,技术认识的程序论;3,技术知识结构论;4,常规技术与技术革命;5,技术与文化;6,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伦理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国外与这个领域相对应的是STS,这是一个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历史演进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以什么方式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或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客体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一系统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答:系统较为全面的定义应该具有如下涵义:(1)一切系统均由多个元素(至少是两个元素)组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2)同一个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联系具有某种确定性,形成一定的结构,人们能够据以认识该系统,并与其他系统相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系统的组成元素是系统具有
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 载体 - 但它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
金刚石原子结构图
石墨原子结构图
功能与结构关系
-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 - 结构决定功能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认识论上的意义: 结构解释 结构模拟方法
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 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具有
(4) 系统的功能 从外部、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来考察的系统行为,指的是系 统对外界环境起作用的能力
关于系统定义中的三个基本特征
1、系统中存在着相互区别的实体,称之 为元素 2、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或关系的网 络 3、这些关系对于产生出一个与周围环境 区别开来的新的组织整体、新的系统 分析层次是充分的
4、高、低层次物质系统的相互 关系
上向因果关系——还原解释
下向因果关系——扩展解释
高层次的相对独立性
一系列关系范畴
系统与非系统(35-36) 功能与组成元素(P40) 功能与结构 (P41-43) 整体与部分(P36-39)
自然是什么,如何存在?
自然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 自然是由不同物质层次的等级结构组成的系统 自然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整体突现的原因
这时,整体就变为一种新的实 体,出现了组成元素所不具有 的特殊性质,形成特殊的行为 特征,受新的行为规律支配。
整体突现性的基本描述
整体突现性也称非加和性原理或非还 原性原理 系统作为整体具有部分或部分之和所 没有的性质,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与此同时,系统组分受到系统整体的 约束和限制,其性质被屏蔽,独立性 丧失
- 系统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所不 具有、并且不能根据部分的行为 加以预测的性质 - 整体系统的行为不能从它的组 成元素或从整体中分离开来的组 成元素的集合的行为中加以预测
通过部分不一定能完全认识整体
一方面,整体突现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
当由部分构成整体时,会有新质的突然出现 和旧质的突然消失或被屏蔽,使得整体不等 于部分之和 另一方面,虽然处于系统联系中的组成部 分或多或少包含着整体的信息,但不能认为 整体的所有信息都体现在每一部分之中 因此,仅从其组成部分上是不一定能完全理 解系统的整体性质的
相对独立性——异构同功
- 认识论上的意义:功能模拟方
法的基础
通过部分是否可以认识整体? - 一叶知秋说的是否就是通过部
分来认识整体? - 通过部分能够完全认识整体吗? - 水分子( H2O) 可以依据氢原子 与氧原子的性质得以认识吗?
(2)整体突现性
突现指的是:一系统新质(未
曾有过的结构或其子系统都不 具有的功能)作为整体的突然 出现的过程 突现的定义必须相应于某个 宏观层次
1、
问题的拓展
4、系统最根本的属性是什么? 5、系统分析的方法可以给予我 们什么启示?
1、如何界定一个系统?
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 如果一个对象集合中至少有两
个可以区分的对象,所有对象按 照可以辨认的特有方式相互联系 在一起,就称该集合为一个系统
系统的构成
组成
相互关联
系 统
结构 环境
功能
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是物质的 2、运动不灭 3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 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4、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 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 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 展
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 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 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
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 系统 - 环境 - 状态 结构 行为 演化 层次 功能 过程
核子
介子 夸克
夸克
夸克
夸克
形式化定义
给定系统S,如果它的元素集合Si 满足以下条件,则称Si为系统S的 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 1、 Si是S的一部分(子集合), 即 Si ﹤ S; 2、 Si本身是一个系统,基本满足 前述系统的要求。 相对于Si,S称为整系统或母系统
主要特点
- 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 构成性关系 - 同一层次系统间存在相干 关系
1.2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什么是层次结构? 自然界物质系统何以具有层次 结构? 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本规律 是什么?
什么是层次结构?
基本含义
- 由多级相干关系逐级构成 多级整体的结构,可以逐次分 解为子系统集合的复杂系统结 构
由夸克到分子上部系统层次图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核子 电子 原子
整体突现的原因
规模效应
规模大小不同导致系统性质 的差异的效应 结构效应(决定因素) 系统组分的相干效应
整体突现的原因
当元素之间特定的模式、构型、 结构形成,就对组成元素施加一 种约束,改变这些组成元素的功 能与行为,甚至改变它的性质, 使它们整体地组织协调起来,作 为整体而行动,并与其他事物以 及环境发生关系。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整体性观念
相互联系观念 演化发展观念
1.1 自然界存在的系统性
重点把握问题: 何谓万物皆系统? 系统分析的方法能够给予我 们什么方法论启示?

核心问题:为什么说自然
界万物皆系统?你是否认可
这一说法?
问题可分解为:
什么是“系统”——如何定义 一个系统? 2、是否存在事物不是系统—判 定系统的基本判据是什么? 3、是否万物皆系统——万物皆 系统这一命题是否具有普遍性?
可分割
数学上的可分割
物理上的可分割
可分
可分辨
思辨上的可分辨 物理上的可分辨
“宇宙中并不能有天然不可分的原子或 物质部分存在。因为我们不论假设这 些部分如何之小,它们既然一定是有 广袤的,我们就永远能在思想中把任 何一部分分为两个或较多的更小部分, 并可因此承认它的可分割性……因此, 确实说来,最小的有广袤的分子永远 是可分的,因为它的本性原来就是如 此。” ——笛卡 尔
4、系统的基本特性
(1)相干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
协调——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结构-功能的关系
(2)整体(突现)性:系统具有其组 成要素所不具有的实体与性质、结构、 功能与规律性
结构-功能关系分析(39)
F = f ( E,C,S )
- 系统的组成、环境与结构共同 决定系统的功能
Fe,c= f( )2、是否存在事物不是系统?
是否存在不可分元素?
——如,夸克是否不可分?是 否以非系统方式存在? ——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
从原子到夸克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今天的科学还
不能指出夸克是否有它的组成元素 和结构,是什么样的系统。或者说, 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还难以把夸克 看成一个系统。 但是,它们是作为微观物理系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于系统之中, 因而要对他它们有确切理解,也不 能完全抛开系统方式
- 其中,结构对功能具有决定性作 用
原因作为结果的INUS条件
The so-called cause, and is known to be,
an insufficient but necessary part of a condition which is itself unnecessary but sufficient for the result.(INUS条件)
自然界物质系统 为什么具有层次结构?
1、自然界形成层次结构的论证
- 进化论的解释
- 数学证明 2、基本层次结构的普遍性
物质系统层次结构 具有什么基本规律 1、特定层次结构与特定能量状态 相适应(P47:图1-5) 2、特定层次系统的尺度与结合能 成反比(P47:表1-1) 3、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丰度成反 比
非加和原理
- 非加和关系: 整体出现了部分所没有的性质 整体丧失了部分所具有的性质 - 加和关系: 整体保留了部分单独存在时所 具有的性质
突现的五大特征
1、整体性 弱突现 性质 2、新颖性 3、不可预测性 4、不可还原性 5、下向因果作用
标称 突现性
强突现 性质
标称突现性质(系统整体性原理)
补充理解
关于自然的哲学
辩证自然观的基本理解
系统自然观的一般理解
关于自然的哲学研究
界定:
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对 自然最基本属性(存在与演化) 的哲学探究
问题范畴:
第一:自然界万物由什么构成, 如何存在? 第二:自然界万物由什么生成, 如何演化?
理论建构原则:
从经验自然科学中来,与经验 自然科学不矛盾
原因是结果的非必要的充分条件中的
一个不充分的但必要的部分。
(cause ∧ conditions)
result
(c∧ a1∧ a2∧ … ∧ an)
r
功能与环境关系
- 环境对系统形成及其稳定性产
生影响,系统的环境是系统功 能存在和得以实现的条件 - 但不是决定系统功能的内在根 据
功能与组成要素关系
第1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1.1 自然界存在的系统性
1.2 自然界存在的层次性
关键词 系统性 层次性
参考书目
1、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 2、怀德海:《科学与近代世界》 3、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 4、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 界》 5、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 论》
6、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 奥秘》 7、艾根:《超循环论》 8、普利高津等:《从混沌到有序》 9、普利高津等:《探索复杂性》
系统构成
(1) 系统的组成(组分) 至少由两个可以区分的对象 集合中包含的对象称为系统 的组分,最小的,即不需要再 细分的组分称为系统的元素或 要素
(2) 系统的结构 组分及组分之间关联方式 (系统把其元素整合为统一 整体的模式)的总和
(3) 系统的环境:Environment 系统S之外一切与S具有不可忽略 的联系的事物集合 环境对系统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影 响使得环境意识或环境适应的观念 构成系统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