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智能材料的振动控制梁
压电智能结构用于桥梁的振动控制
1.
智能结构及压电类智能结构
1.1 智能结构
在 70 年代未 80 年代初, 美国军方为提高其飞行器的性能, 首先提出了“智能”结构(Smart 智能结构是指主体结构表面或内部安装智能传感 Structures 或 Intelligent Structures)的概念[1]。 器和驱动器,在工作期间能按照外界环境的需要进行实时调整,实现既定功能的系统结构。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和中期,智能结构在控制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尤其在智能结构振动控 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Using Piezoelectric Material for Civil Structures
Gao Zhi, Chang Yinchang, Xu Yongbo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Abstrac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mart structures, and expends the basic feature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In this article, a bridge vibration control is proposed combining with piezoelectric smart structures , and numerical results is given.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method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vibration of the bridge. Keywords: smart structures, piezoelectric smart structur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vibration control
智能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智能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几种智能材料:电流变流体、磁流变流体、压电陶瓷、磁致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磁致形状记忆合金等,在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智能材料的性能、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工程应用,指出了在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材料;结构振动控制;建筑工程;应用所谓结构振动控制(简称为结构控制),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以减轻或抑制结构由于动力荷载所引起的反应。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根据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外部能源可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和智能控制。
[]智能材料的出现和发展为结构振动控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实现途径,应用智能材料的结构控制己成为振动控制研究的前沿领域。
由智能材料制成的控制器具有构造简单、调节驱动容易、能耗小、反应迅速、无时滞等优点,在结构振动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结构振动控制1.1 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一种不需要外部能源的结构控制技术,一般是指在结构的某个部位附加一个子系统,或对结构自身的某些构件做构造上的处理以改变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
被动控制因其构造简单、造价低、易于维护且无需外部能源支持等优点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2 主动控制主动控制是一种需要外部能源的结构控制技术,它是通过施加与振动方向相反的控制力来实现结构控制的,其工作原理如下:传感器监测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外部激励,将监测的信息送入计算机内,计算机根据给定的算法给出应施加的力的大小,最后,由外部能源驱动,控制系统产生所需的力。
1.3 半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是利用控制机构来主动调节结构内部的参数,使结构参数处于最优状态,所需的外部能量比主动控制小得多。
比起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更容易实施而且也更为经济,而控制效果又与前者相近,因此半主动控制目前具有更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4 混合控制混合控制是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联合应用,使其协调起来共同工作。
这种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被动控制与主动控制各自的优点,它既可以通过被动控制系统大量耗散振动能量,又可以利用主动控制系统来保证控制效果,比单纯的主动控制能节省大量的能量,因此有着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基于压电元件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压电元件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摘要:振动控制一直都是机械、精密仪器、航空等领域研究的课题,在各种新型的减振技术被提出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机电耦合特性的压电材料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减振领域。
本文利用带压电分支电路的压电悬臂梁模型,研究了利用压电元件的压电效应特性对振动结构体振动被动控制的方法,运用Matlab对该模型进行了频率响应分析,利用Ansys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实验分析了压电元件对机械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验证了理论的结果。
关键词:机电耦合;振动控制;压电效应;分支电路0引言随着人们对减振技术的研究,压电元件对振动控制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振动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往往带来的是一些消极的影响。
例如,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会产生噪声污染。
振动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比如,工厂中各种机器设备的振动幅度若超出一定的范围,将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航空发动机叶片、叶轮的振动会减少发动机的寿命,使机械零件产生疲劳,重则还会危害飞行人员的安全等。
如此可见,振动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小觑的,如何降低振动对周围环境设备和人体带来的危害就变得尤为重要。
1项目介绍有些机械由于结构的复杂,在研究和加工过程中,每个环节上出现误差,都很可能造成整机产生振动。
本课题主要利用压电元件良好的机电耦合特性,将压电片表面电极与控制电路相连,压电元件作为机械部分与电路部分的媒介,以被动控制的方式来达到减振的目的。
通过给振动结构体附加压电元件并外接一个电路,改变结构的动态特性,使系统振动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其他形式消耗掉,以此来改变固有频率、振动位移的幅值和振动的衰减率等,从而起到减振的效果。
当压电片等效的电容和连入电路中的电感元件组成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与系统的固有的共振频率相近时,则会起到吸震作用。
电阻分支电路电阻电感分支电路图1 压电分支电路2压电材料及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具有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的性质,不仅能作为制动器,也能作为传感设备。
浅谈压电材料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浅谈压电材料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机械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采用更加精确的加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舒适度等要求。
振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利于机械使用的,比如对于车辆工程,在路况不好或发动机振动幅度大时,对乘客的舒适性就有一定影响;对于机械工程来说,机械系统振动幅度大会降低机械对元件制造精度的控制。
因此必须进行振动控制。
振动控制属于振动工程领域,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类。
被动控制属于反馈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是对于控制的效果和适应性较差;而主动控制不同,具有控制效果好、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弥补了被动控制的不足。
对此,文章将对压电材料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标签:压电材料;振动主动控制;应用研究1 压电材料的分类与特点压电材料指的是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
根据材料种类进行分类可分为无机压电材料、有机压电材料和复合压电材料三种,无机压电材料还可细分为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
压电晶体一般指的是压电单晶体,即按晶体空间点阵长程有序生长而成的晶体,由于结构无对称中心而具有压电性。
比如石英、镓酸锂、锗酸锂等,都是压电单晶体。
目前投入使用的压电单晶体主要为非铁电性压电晶体石英,石英晶体具有机械品质因数高、频率温度系数小的特点;其次即为铁电性压电晶体铌酸锂和钽酸锂,它们的机电耦合系数大,且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压电陶瓷指的是用几种必须原料混合、高温炼制而成,由粉粒间的固相反应和烧结过程得到的微细晶粒无规则集合而成的多晶体。
在上世纪50年代发明的锆钛酸铅(化学式,可简称为PZT)是至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压电陶瓷材料。
和压电单晶体对比不难发现,压电陶瓷的压电性强、介电常数高,加工成的形状也比较多样化。
但同时也具有机械品质因子较低、电损耗较大、稳定性差等不足之处,以内更适用于大功率换能器和宽带滤波器等应用。
有机压电材料又称为压电聚合物,以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为典型代表。
压电智能悬臂板梁振动的主动控制与压电片的优化布置
16路单端/8路差பைடு நூலகம்模拟输入
两路16位模拟输出
54
好;而对于悬臂板梁的二阶模态控制,合理分布布置压电片对结构的控制效果更好。
本实验通过比较了以下两个压电智能悬臂板梁结构在脉冲冲击下的振动主动控制响应,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在第一块悬臂板梁根部布置一对长度为10mm的压电片,在第二块悬臂板上分布布置两对长度为5mm的压电片,从而保证两个压电智能悬臂板梁结构的压电片总长度相等。图4.3(a)为粘贴了一对长度为10mm的压电片的悬臂梁结构,图4.3(b)为粘贴了两对长度为5mm的压电片的悬臂梁结构。
12智能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应用121智能结构的概念简单地说智能材料结构是将驱动元件和传感元件紧密融合在结构中同时也将控制电路逻辑电路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等集成在结构中通过机械热光电磁等进行激励和控制使智能材料结构不仅具有承受载荷的能力还具有识别分析处理及控制等多种功能并能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多种参数的检测包括应变损伤温度压力声音光波等检测而且还能够动作具有改变结构的应力分布强度刚度形状电磁场光学性能化学性能及透气性等多种功能从而使结构材料本身具有自诊断自适应自学习自修复自增值自衰减等普通机械结构不具有的功能4
图4.2振动控制实验装置照片
4.2.2实验仪器
本实验的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几种仪器组成:
1.电荷放大器
本实验采用的电荷放大器是由朗斯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C00604积分电荷放大器。该仪器是一种输出电压与输入电荷量成正比的积分电荷放大器,配接压电传感器,可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压力、力等机械量,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动力、采矿、交通、建筑、地震、航空、航天等部门。LC00604积分电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输入通道:6
图4.3压电智能悬臂板粱结构
浅谈压电智能材料在结构减振控制中的应用
研究探讨 Research300 浅谈压电智能材料在结构减振控制中的应用邓尚久(湖北建艺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 荆州 434000)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344(2020)04-0300-01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建筑结构逐渐向大型化、低刚度的柔性结构发展,而柔性结构在外界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振动,严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
为此,本文介绍了各种压电材料分类特点、基本工作原理、压电方程以及压电材料在结构减振控制中的减振方法,并回顾了目前压电智能材料在减振控制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压电材料;压电方程;减振控制方法0 引言压电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它具有正、逆压电效应,即在受到外界荷载激励时会在材料表面会形成正负相反的电荷,电荷量的大小与外界施加激励成正比,当外界激励消失时,材料又处于不带电状态。
基于压电材料独特的正逆压电效应,将其作为传感器与作动器,直接布置在结构表面进行振动控制,缩减了振动控制时的中间环节,从而大幅提高控制效率。
1 压电材料的分类及特点从压电材料被发现以来,其种类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目前主要包括压电陶瓷、压电单晶、压电聚合物、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等。
其中压电陶瓷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两种重要的智能控制材料在振动控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压电材料,1954年B·Jaffe 等人发现了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锆钛酸铅固溶体(PZT),由于其加工方便、价格低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的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功率换能器、宽带滤波器和各类压电传感器[1]。
目前国内外利用压电陶瓷(PZT)进行减振控制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2-3.]。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是1996年由美国国家航空在基于复合材料的原理制作而成,因其压电性能好,柔韧性高被广泛地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
Fiore 和Daniel 等将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单层和双层复合材料板的振动主动控制模拟实验上,结果表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对结构振动有较明显的减振效果;Agrawal 和Brij 等利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电效应,对船体的弯曲振动进行了主动控制,结果表明,压电复合材料能较好的减小船体的弯曲振动。
压电智能材料在悬臂梁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 词 : 电智能材 料 ; 压 结构 振动 控制 ; 悬臂 梁 ; 地震 响 应 中图分类 号 :U 2 . ;P 1 . T 333T 22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0 18 (0 7 0 - 6 5 0 10 —90 2 0 )6 0 9 — 4
河 海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 卷 5
『 仃
Ck—e E # t kk  ̄
【 = P 肼 + A D
式 中 : — 应力 张量 ;肼 —应 变 张 量 ; — — 电场 强 度 ; 仃— s— D—— 电位 移 ; — — 弹性 常 数 张量 ; — c P— 压 电应 力常数 张量 ; A —— 介 电常数 张量 .
等等.
12 压 电材料 的本 构方 程 .
压 电材 料力 电耦 合 的本构 方程 反 映 了压 电材料 将 电能 与 机械 能 进 行互 相 转换 时数 学 上 量 的关 系 . 结 在 构 振动 控制 中得 到运 用 的智能 型压 电传 感 器 、 电驱动 器 和压 电耗能 阻 尼 器 的机 理 即是运 用 了压 电材 料 的 压 力 电耦 合特性 , 本构 关 系的 表 重威 胁 土木工 程结 构 的安 全 . 随着 结 构控 制 科 学 、 息技 术 和 材 料科 学 的发 展 , 信 科
学家 和工 程师 们从 对 自然界 和生 物进化 的学 习与思 考 中得 到启 示 , 出了力 图从 根本 上 提 高 工 程结 构 整个 提
寿命 期 间安全性 及 减小 灾害影 响 的一条 崭 新 的思路 , 即引入 了智 能结 构 系统 的概念 . 电材 料是 众 多智能 材 压 料 中运用得 较 为广泛 的一 种 , 用 压 电智能 材料 的正 、 压 电效 应 , 利 逆 即压 电材 料 在外 加 电场 作 用 下 引起 变形
智能材料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智能材料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张海岩(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北京,102206)摘要:智能材料是当今世界上正在发展的新兴边缘学科,属前沿性研究领域,它是多学科交叉的,材料科学,力学,机械学,仿生学,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光学及信号处理技术,结构制造工艺技术等众多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
而在工程应用方面,压电智能材料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可称为智能材料应用的典范。
关键字:智能材料, 压电智能材料, 振动控制1. 引言智能材料,就是在基体中嵌入或粘贴智能材料以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并且具有对驱动器有控制作用的控制电路,从而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的实际状态,并能够通过自身的感知,作出识别与判断,发出指令,执行和完成动作,实现动态或在线状态下的自检测,自诊断,自监控,自修复及自适应功能[1]。
基于此,一个完整的智能材料组成的系统应具有四种主要功能:(1)有效的感知环境参数的变化。
(2)对参数变化信息的传输。
(3)对参数变化信息的分析与判断。
(4)及时的自修复与自适应。
目前国内关于智能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各种不同的智能材料特性的探索上,并研制出多种具有不同特点的智能材料,但对智能材料应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智能材料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来处理设计及应用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
智能材料的基本特性依赖于结构设计和动力学分析,而具体结构的应用又对基本材料和复合方法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
2. 特性2.1 敏感特性敏感特性是指融入材料从而使新的复合材料能感知环境的各种参数及变化。
我们在设计智能材料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的就是智能材料对环境不同参数的敏感特性。
它是完成智能结构四大功能的关键环节,也是后续工作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具有敏感特性的智能材料主要有压电智能材料、光纤传感器及形状记忆合金。
在后面的内容中将着重介绍压电智能材料。
2.2 传输特性传输特性是指在将智能材料在第一个环节中得到的环境参数及变化的内容传回到控制电路中去,再将控制电路处理后的信息传回到驱动器中,进行执行功能。
ANSYS在压电智能板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6-02-27作者简介:郑骥(1979-),男,安徽滁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结构主动控制研究。
文章编号:1007-6743(2006)02-0014-03ANSY S 在压电智能板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郑 骥,赵东东,张京军(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摘要:利用ANSY S 软件对粘贴有压电材料的智能板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瞬态动力学分析(时间历程分析)并编写APD L (ansys parameter design language )程序实现了对智能板的振动控制仿真。
首先定义程序所需要的荷载步,并利用每一荷载步下的节点应变作为反馈信号传给压电片,考虑到板是二维结构,其节点应变可用节点挠度的二阶差分来代替。
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进一步研究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ANSY S ;智能结构;主动控制中图分类号:TH113.1 文献标识码:A 振动主动控制是当前振动工程领域内的高新技术,是动力学、控制、计算机与材料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柔性结构的振动控制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用于振动控制的智能结构中,多用压电材料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将其贴在梁、板等结构元件的表面或嵌入结构内部。
与传统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相比,智能结构可以在不明显改变受控结构的质量和体积的条件下,达到自适应调节减振的目的。
目前对采用压电材料进行主动控制研究的结论通常采用数值仿真[1]分析和实验[2]模型进行验证其有效性。
由于数值仿真需要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对于复杂结构很难实现且过程繁琐,而实验模型则需要高昂仪器设备和实验费用。
K arag ülle 等[3]对两自由度弹簧系统振动分别用数值方法计算和ANSY S 软件仿真,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并利用ANSY S 软件对智能结构建模完成了智能梁振动主动控制的仿真过程。
压电材料与智能结构在振动控制中的研究与前景展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72039);兰州理工大学学术梯队特色研究方向重点资助计划基金项目(T 200207)收稿日期:2006-11-28 收修改稿日期:2007-03-11压电材料与智能结构在振动控制中的研究与前景展望田海民1,缑新科1,2(1.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2.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智能结构具有自诊断、自适应特性,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天结构、机器人、高精度光学系统等方面。
压电材料具有正、逆压电效应,既可以作为作动器又可做传感器,因而常被应用于智能结构。
基于压电材料的特点介绍了振动控制方法,对目前智能结构在振动控制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回顾,最后指出了今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压电材料;智能结构;振动控制中图分类号:T B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41(2007)08-0007-03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Vibration ControlB ased on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nd I ntelligent StructuresTI AN Hai 2min 1,G OU X in 2ke 1,2(1.College of E lectrical E ngineering and I nform ation E ngineering ,Lanzhou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Lanzhou 730050,China ;2.Dep artment of Mech anics ,Lanzhou U niversity ,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 :Intelligent structure has the characters of self 2diagnosis ,self 2adaptation.S o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large 2scale aerospace structure ,robot ,the high 2accuracy optical system and other areas.Sens or and actuator based on the intrinsic direct and converse piezoelectric effect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intelligent structures.The methods of vibration control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were introduced.Application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in vibration control now have been review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still need to s olve were raised.K ey w ords :piezoelectric material ;intelligent structure ;vibration control 0 引言随着航空航天、机器人、微电子机械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系统振动的抑制成为各种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压电智能结构的主动控制
结构控制理论及应用
结构振动控制概述
结构振动控制的分类 依据是否需要外界能源,振动控制可分为: 被动控制(PVC):大体可概括为隔振、吸振和耗能三类; 主动控制(AVC):控制的目标函数,控制器的设计和施加控制力的方法等; 半主动控制; 混合控制; 结构振动控制规律的方法 反馈控制法 自适应控制法 PID控制法 变结构控制法 神经网络控制法 模糊控制法 鲁棒控制法 最优控制法
Junjie HU 2011.12.19
结构控制理论及应用
内容提要
结构振动控制概述
智能结构概述 压电材料概述 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控制概述 基于压电智能材料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原理 基于压电智能材料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应用
2
结构控制理论及应用
结构振动控制概述
结构振动控制的定义
结构振动控制的任务 结构振动控制的分类 结构振动控制的方法
12
结构控制理论及应用
压电材料概述
引语 材料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陶宝祺《智能材料结构》 智能结构最核心的部分是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的智能材料。 郑哲敏在《力学进展》杂志上回顾力学发展史,展望21世纪力学发展趋势指 出:“力学将融合力一热—电一磁等效应,这些效应的结合孕育着极有前途 的新机会”,以往那种只注意利用材料某一方面特性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已将注意力转向对材料交叉耦合效应的研究。 黄文虎:被动控制具有容易实现和结构简单等特点,具有高可靠性和鲁棒性, 但缺少灵活性,对突发性环境变化要消耗能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 以上原因,控制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利用智能材料进行主动控制以及主被 动控制。
压电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 虎克定律 压电材料的电学性能:介电性 电感作用
采用压电材料的振动主动控制
为单位长度梁上惯性力的 z 向分量 ; m ( x , t ) 为单
位长度梁上的压电作动力矩 ,此作动力矩为[8 ]
m ( x , t)
=
5 5x
{
[
f
(
x)
Wb
Ea d31 ( ta
+
t b)
Ka u ]/ 2}
(6)
式中 Ea 和 d31分别为压电片的弹性模量和压电应 变常数 ; ta 、t b 和 W b 分别为压电片的厚度 、梁的厚 度和梁的宽度 ; Ka 为电压放大器增益 ; u 为 D/ A 输 出电压; f ( x ) 为压电作动力矩在梁上的分布形函
图 1 振动控制实验系统
图 2 四连杆机构
根据压电材料的特性 ,在压电片上下极板上施 加电压 ,会在平行于极板的方向上产生作动力. 一个 不利的问题是 ,这个电压需要高达数百伏. 为此 ,专 门设计了驱动压电作动器的电压放大器. 考虑到驱 动电流很小 ,所以采用了图 3 所示电路.
如图 4 所示 , 被控对象的传函数为 G ( s ) = N ( s) / D ( s) , 内 模 控 制 器 传 递 函 数 为 C ( s ) = N c ( s) / Dc ( s) , r ( t) 、e ( t) 、w ( t) 、u ( t) 、y ( t) 分 别 为参考输入 、误差 、扰动输入 、控制输入 、输出等信
62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 33 卷
图 1 所示. 四连杆机构如图 2 所示 ,其中曲柄和摇杆 均为刚性 ,连杆为柔性. 机构运动过程中 ,由于惯性 力的存在 ,在柔性连杆中会激发振动 ,连杆横截面厚
度与宽度相比很小 ,所以振动只限于垂直平面内. 实 验的目的就是抑制由此产生的振动. 在连杆的上下 表面分别粘贴压电材料作为传感器和作动器.
采用压电陶瓷元件进行智能板振动控制
( * 空军气象学院教务科 南京, 211101)
摘要 将分布的 压电传感器/ 驱动器 运用于智能 板结构的 主动减振控 制中, 分布的压电 传感器能 感知结构的局部应变状态, 并通过控制回路反馈给驱动元件, 构成闭环控制。建立了智能板闭环控 制的分析模型, 揭示在应变率反馈下, 主动控制的机理 是增加了结构的阻尼。用两对压电陶瓷元件 仿真了柔性板的闭环控制,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9 8
振 动、测 试 与 诊 断 第 20 卷
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是主动控制的主要依据,
为避免观测溢出和控制溢出, 传感器的位置设计
采用同位配对的方法, 将驱动器集成在与驱动器
相同位置的不同面上。结构中的传感器采用了工
程上应用比较成熟的电阻应变传感器。若采用速
度负反馈, 传感器输出电压经放大器反馈给驱动
图 3 为悬臂薄铝板, 阴影部分为粘贴的压电陶瓷元件, 压电板的长度 a = 0. 36 m, 宽度 b= 0. 21 m, 弹性基板的厚度 hb= 2. 5 mm, 压电片的厚度 hp= 0. 25 mm, 材料性质见表 1。
材料
铝板 P ZT
E1 / ( GPa )
70. 5 63. 0
E2 ( GPa ) 70. 5 63. 0
智能结构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始于 80 年代中期。1985 年, Bailey 与 H ubbard[3]最早作了 这方面的尝试, 他们将一层压电薄膜 PVDF 贴于梁上作为分布驱动器, 将悬臂梁自由端的角 速度作为反馈对悬臂梁的振动作了控制。Crawley 等[ 4] 及 Wang 等[ 5] 先后给出了梁和板在分布 驱动器作用下的数学模型, 但采用的是开环控制。有关智能结构的研究概况可参考文献[ 1, 2] 。 Lee 等[ 6, 7] 提出了压电模态传感器与压电模态驱动器的设计方法, 采用调整贴于结构之上的压 电薄膜形状并结合改变压电薄膜极化方向的方法来设计模态传感器与模态驱动器, 为结构的 模态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但此法有一缺点, 即欲改变所控模态的阶数, 则要改变作为结构一 部分的压电传感层的压电驱动层的形状与粘贴方式, 即改变结构, 这在实际控制中很不方便。
压电智能梁的振动控制的开题报告
压电智能梁的振动控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振动控制技术是现代工程学中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
振动控制技术可以在各种应用中改善性能、减少能耗并增强可靠性。
它的应用包括降噪、隔振、控制结构振动、飞行器着陆以及机器人控制等。
传统振动控制系统常常施加电压、电流或力。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压电智能梁得以实现远距离的分布式传感和控制。
压电智能材料的基本原理是涵盖了压电效应、响应物理量之间的耦合关系、材料机械力学性能。
例如,压电材料在施加电压时可以产生机械应变。
相反,当施加机械应变时,它也可以产生电势差。
因此,压电材料在应变或力施加下可响应电压或电流信号,从而实现传感或控制。
压电电缆由许多微小的压电智能梁组成,它们可以在压电效应的作用下产生应变,这些应变可以用来控制结构的振动,从而实现振动控制。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压电智能梁在振动控制方面的潜力。
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种基于压电智能梁的振动控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进行性能优化。
具体目标如下:1.建立压电智能梁的数学模型以预测其响应。
2.设计压电智能梁振动控制系统,评估控制效果和性能。
3.优化压电智能梁振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
三、研究方案1. 压电智能梁的数学模型建立。
在建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压电智能梁的运动方程建模,并进一步加入控制算法。
其次,还需要考虑压电智能梁与结构的耦合关系,并对压电智能梁所在的结构进行简化处理。
2. 压电智能梁控制系统的设计。
在设计压电智能梁控制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实际系统中实现控制算法,并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控制精度、响应速度、能耗等。
在完成系统大致设计后,需要进行仿真验证和性能评估。
3. 优化和实验验证。
在优化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仿真、实验等方式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
在进行实验验证时,需要准备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验证,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振动控制领域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基于压电作动器的高速列车车体弹性振动主动控制
铁道车辆 第 5 0 卷第 1 1期2 0 1 2年1 1月
弹性振动的最大应变处 即 根 部 位 置 。 悬臂梁根部的应 变为 :
N
ε=
H ( ,) H ) ]= C ) u Lt = 2∑[ Yi( L) t t q q i( i i( 2 2 L 2 L i=1
( ) 7
2 / C Yi( L) 2 L i = H·
{
)= C ) Y0( t X0( t ( ) 1 3
为了产生最大作用 效 果 , 作动器应安装于悬臂梁
曾 京, 黄彩虹 基于压电作动器的高速列车车体弹性振动主动控制 陈维通 ,
— — 观测增益矩阵 ; 式中 : L— ) , ) — — — 重构系统的状态向量和输出 X0( t Y0( t 向量 。
T …, B= [ 0 B1 , B2 , BN ] N× 1, …, C= [ C C CN , 0 1, 2, 1 ×N ]
[ …, i a Ω =d ω ω ωN ] g 1, 2, — — 分别为 系 统 的 状 态 矩 阵 、 式中 : 控制矩阵 A, B, C— 和输出矩阵 。 1. 4 控制策略设计 采用线性二次最优 控 制 , 定义系统的二次型性能 泛函为 :
在结构发生弹性 振 动 时 , 作动器产生一个可以用
1 4] : 于抑制结构振动的反向作动力矩 [
E ) / M = F0 h = E0 h( S F ′+d A0 u( t t 3 3 3 3 0) — — 作动器实际输出力 ; 式中 : F0 —
( ) 1
— — 作动器到结构表面的距离 ; h— E — — 弹性柔顺系数 ; S 3 3— — — 预紧力 ; F ′— — — 压电常数 ; E0 — ) — — — 分别是组成作动器的单个 d A0 , t u( t 3 3, 0, 压电片的压电 应 变 常 数 、 横 截面积 、 厚度 和 加 载 于 作 动 器上的电压值 。 1. 2 带压电作动器的悬臂梁动力学模型 图 2为悬臂梁模型 。 悬臂梁采用4 5 0mm×4 0mm 。 其材料参数见表 1 ×2mm 的铝梁 , ·1 ·
压电智能结构振动的模糊控制及仿真实现
第26卷第10期 V ol.26 No.10 工 程 力 学 2009年 10 月 Oct. 2009 ENGINEERING MECHANICS228————————————————收稿日期:2008-06-05;修改日期:2008-09-16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08000731);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107)作者简介:张京军(1963―),男,河南虞城人,教授,博士,硕导,从事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等方面研究(E-mail:***************); *曹丽雅(1982―),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生,从事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E-mail:***************); 袁伟泽(1981―),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生,从事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E-mail:********************); 高瑞贞(1979―),男,河北保定人,讲师,硕士,从事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E-mail:****************).文章编号:1000-4750(2009)10-0228-05压电智能结构振动的模糊控制及仿真实现张京军1,*曹丽雅2,袁伟泽2,高瑞贞3(1. 河北工程大学科研处,河北,邯郸 056038;2.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3. 河北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摘 要:研究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问题。
通过对分析梁的振动过程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并在利用传统模糊控制器来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悬臂梁端点位移和端点速度为输入变量,对悬臂梁施加的控制力为输出变量的模糊控制方法。
这种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和确定输入输出的方法不但缩短了提取输入变量的时间,而且比传统的以悬臂梁端点加速度和端点加速度的变化为输入变量的办法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最后,使用Matlab 的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模糊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基于在线识别与全维状态观测技术的埋入压电片复合梁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基于在线识别与全维状态观测技术的埋入压电片复合梁的振动
主动控制研究
基于在线识别与全维状态观测技术的埋入压电片复合梁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介绍利用埋入复合材料梁的压电传感器和驱动器对其振动进行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及其结果.利用埋入的压电传感器和驱动器对其进行模型识别而得出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再将该模型用于控制器的设计,其优点是当结构本身或者约束、环境等发生变化后,可对结构的模型重新进行在线识别,及时更新控制参数,避免控制失效,而且不需要事先知道结构的其他属性.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的全维状态观测器技术,结合所选取的压电传感器和作动器识别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可以设计出其最优控制器.实验表明,传感器信号的频谱峰值最大可以被有效地降低20dB左右.
作者:吴克恭姜节胜 Janocha Hartmut 作者单位:吴克恭,姜节胜(西北工业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2)
Janocha Hartmut(德国萨尔大学,自动化过程实验室,萨尔州,德国,66123)
刊名:航空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年,卷(期):2003 24(5) 分类号:O328 TB123 关键词:埋入压电材料复合梁振动主动控制在线识别全维状态观测器最优控制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压电智能材料的振动控制梁M. Kerbouaa,⇑, A. Megnounifa, M. Benguediabb, K.H. Benrahoub, F. Kaoulala 摘要传统上,沥青梁的振动阻尼固有阻尼性能。
在这项研究中,智能材料是用来控制和减少这样的光束的振动。
研究的重点基于无源压电振动并联控制技术。
首先,采用有限元法,以确定最佳的设计和位置的压电换能器。
基于从一个简单的欧拉-伯努利梁评估的结果,高达42%的弯曲振动减少,获得通过使用智能光束。
被动压电式虚拟仪器的分析研究悬臂梁的振动控制进行分流。
复合材料梁的运动方程(与压电片粘结悬臂梁)利用哈密顿原理和Galerkin方法已衍生。
1.简介近十年来,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
文献[1,2],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在这个领域做了一些工作有趣的概述,特别是在大小和形状优化。
2002、穆克吉和乔希[ 3 ]提出了一种优化基于之间的全球位移残差最小的压电结构的方法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他希望和当前的结构配置。
伊尔斯切科等人[ 4 ]进行了动态板形控制分析,对组合梁式结构计算压电致动器的空间分布,以确定一个结构位移场。
然后,利用基于能量优化的静态形状控制方法复合板,太阳一通[ 5 ]提出了一种方法来找到,在一个给定的误差,最佳的控制电压,可驱动一个结构接近所要求的形状。
Nguyen和通[ 6 ]也提出SED一静态用例设计方法。
用多准则优化方法研究板形控制。
后来,多诺索和西格蒙德[ 7 ]认为在控制优化设计问题主动阻尼的文本,更确切地说是控制结构在静、动载荷作用下的挠度。
压电陶瓷的最佳厚度或宽度最小化悬臂梁的挠度计算。
文献[ 8 ]和[ 8 ],多诺索Bellido扩展相同的分析方法对矩形板。
同时,张等。
[ 9 ]计算,在一个动态的研究Dy,产生最大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智能结构模式的最佳位置和压电致动器的尺寸。
在这项工作中,压电智能结构模型特点是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
章和冯[ 10 ]还研究了压电致动器的最佳位置的情况下的不确定性。
最近,安塞姆[ 11 ]提出的优化基于正应力解析表达式的混合式能量清除。
在结构振动控制中,智能材料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技术,是一种基于压电并联阻尼的结构,其中的一种是基于压电并联阻尼的结构,其中一种是基于压电并联阻尼的。
通过连接优化之间的压电阻抗电元件,其粘结或镶嵌在结构,一个明显的阻尼效果已被观察到,当结构振动固有频率附近。
这些技术要求不反馈传感器,只需几个简单的电子元件。
其中一些是纯被动控制方法,摆脱了电源的稳定性问题在1979 [ 13 ]中提出了初步的并联阻尼技术。
在这项研究中,他尝试了两种感应分流和主动反馈控制来抑制结构的动态响应。
伊斯为今后的并联阻尼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1988、他和石井[ 14 ],实验证明该电阻阻尼的可行性。
从电子lectromechanical结构之间的耦合效应和粘贴压电元件,黑古德和至上了电阻和电感并联阻尼电路的行为[ 15 ]。
由于交流电压葛出现在压电元件上,压电元件的端子之间的一个电阻可以通过焦耳热耗散电能。
他们证明了阻尼的增加D 在第一,然后下降如果电阻单调增加[ 15 ]。
的最大阻尼值,然后确定由机电耦合效应。
Lesieutre等人。
采用多压电气元件和电阻建立压电分流阻尼电路。
他们获得的宽带控制能力[16,17]。
Tanimoto等。
应用电阻并联电路阻尼复合板每个控制模式的最佳电阻值[ 18 ]。
此外,并联电路可以设计为一个自适应的跟踪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 19]。
2.复合梁的能量平衡推导了组合梁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假设: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只处理欧拉-伯努利梁模型,忽略了剪切变形和变形的影响旋转惯性。
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工程梁模型,并有很好的近似精确的光束模型,即使,使用这种类型的模型为一个适度的短束可以导致由于剪切效应不准确的弯曲响应。
下面是对复合梁运动方程的推导过程中的一些假设:悬臂欧拉-伯努利梁的选择,所以只考虑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被忽视。
梁是线性的,均匀的和各向同性材料的弹性。
的密度和弹性模量被认为是恒定的。
PZT的完美结合。
PZT补丁不改变悬臂梁结构动力学。
压电陶瓷几何尺寸是均匀的,其应力和应变的线性沿厚度方向分布。
电场是均匀分布的压电陶瓷的表面,即E(x,t)=E(t)。
基于第三个假设,复合梁可以近似由一个均匀的光束。
梁和压电陶瓷的欧拉-伯努利模型separately.fig–建模。
1给出用于符号电子束X–zplane由于弯曲变形。
从欧拉-伯努利梁纯弯曲理论,如果我们考虑变形ONX–zplane,中性轴位移可以表示为:从变形,不同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表示如下,沿X轴的光束能量;对组合梁ISUP + UB总势能。
如果,为简单起见,只考虑应力弯曲引起的应力,根据轴向力不认为“utotal能被简化为:在DWR提出虚拟工作,用虚功因电动位移发生通过PZT electrodesdwp和虚拟工作由于外力DWF因此;利用Galerkin方法公式(16)是第四阶,两个变量的偏微分方程(PDE)描述的组合梁的分布参数模型。
要解决这个方程的线性,必须将变量分离,并转换成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
与模态分离的方法,在横向位移的主要模式可能被表示为[ 22 ];3.压电并联振动控制在状态空间形式的电流方程源于压电电荷;4.第一部分:验证4.1.一个悬臂梁振动被动欧拉–伯努利固体考虑一个被动的lengthlb示图梁的挠度。
2。
光束的密度、弹性和面积的二次矩杨氏模量的定义asqb;EB andib Mð分别。
T;RÞ,SðT;RÞ和ðT;RÞ表示弯矩、剪力、外分布力单位长度在r和时间t,分别。
梁的横向振动微分方程为:在无线网络ðRÞ容许函数满足被动梁的几何边界条件,齐ðTÞ是随时间变化的广义坐标。
用拉格朗日的运动方程一些数学操作,我们得到的解决方案的形式:以Laplace变换公式(34)将输入和输出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在频域传递函数:假设模态法在一个例子中的应用见表1给出的三个实体单元的共振频率因此,截止频率为79.539赫兹。
图3–5表示我们提出的模型和验证模型的比较(假设模态法)。
从这些数字来看,本系统的零点接近有效的零点评价模型。
两者之间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所提出的模型的性能,从不同的测量点得到的不同的系统模型,沿梁被批准。
5.第二部分:应用5.1.振动控制仿真(PZT放置在L / 2)第一个例子是治疗用压电参数在沥青梁;梁;利用MATLAB ,状态空间方程的解给出了一个力矢量F P¼10 2111½复合梁的冲击响应(相当于相等的点力施加在EAC的抗结H模式)和XM L = 4点¼从根源上测量的振动。
即C1ðRÞ¼罪ðrpxm = LÞ¼罪ðRP = 4Þ;R¼1;2;3;所示图。
2。
只有三的频率成分的振动被认为是(n = 3)与左右的阻尼系数,一¼0:2和C¼10 7。
该系统的特征值问题的解给出的三个特征值知识水平(30900;49500;2516500),其中,复合梁的固有频率ðK¼X2Þ约28,112,和252 Hz。
对并联电路中电感的目标与模式计算得到的最优值使用这个公式,电感值为目标的三阶固有频率arel1¼395h,L2¼24:64handl3¼4:846h,分别。
图2 6andtable的横向位移的脉冲响应并联电路的开/关系与parallelr–lpiezoelectri振动复合梁。
然而,最好的分流模式的结果似乎是ATL第一400hwhile两其他在其理论价值UES图7和表2显示了梁振动的频率响应图1。
可以看到,第一的振幅和第三种模式已由约21和31分贝,分别减少伊利在并联电路接通。
然而,并联电路对第二模式没有影响,由于压电片放在梁即ðX1 X2 = 2þÞ¼L = 2¼0:25中间(M),节点的位置这第二个模式(与hingedhinged边界条件)5.2. 振动分流控制仿真(PZT放置在L / 4)表明PZT位置的影响与模式的节点位置,我们研究同样的例子,但不同的PZT 的位置。
那是在X1 0:095ðMÞ;X2¼0:155ðMÞ,和ðX1 X2 = 2þÞ¼L = 4¼0:125 M T 他在振动测量仍然是ATL / 4从起源。
图8和表4显示了无压电分流控制梁的脉冲响应。
与压电片放置这些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可以控制第一第三种模式,而且第二种模式由于PZT补丁不在任何模式的节点位置。
在短时间内振动幅度接近于零。
图9和表3显示了梁振动的频率响应。
第一、第二、第三种模式的振动振幅分别降低了约15、24和28分贝,但控制效果明显在第一和第三种模式的效率是6和3分贝低于那些在前面的例子中得到的。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压电片的位置是控制一个特定的振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理性模式。
人们可以注意到,振动控制的效率似乎高模态频率更好虽然这取决于PZT的位置。
此外,在固体模型中的振动的固有频率是高于在沥青。
不同的退出所有的振动模式,对沥青的杨氏模量值连续梁低于实心梁。
7. 控制频率失配敏感性试验分流控制具有窄带特性,对并联电路的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频率失配相当敏感。
当T他并联电路被调谐,控制将被忽略。
图14-12是每个模式的敏感性测试的结果。
(一)部分的数据结果时,并联电路进行适当调整,部分(b)和(c)的结果是什么并联电路是坏的,导致控制效率下降。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更高频率的频率调谐的并联控制是更敏感。
用于控制高频振动的电感值需要更好的精度。
如果要控制结构有其固有频率不断变化,这在现实中是完全可能的,是最为理想的控制频率的并联电路的自然轨道频率的结构,以防止频率失配的问题。
这就要求结构的激励频率的实时估计。
谐振分流提供良好的阻尼性能,但已知的是在传感器电容结构的共振频率的变化高度敏感,适应法的基础上计算并联的速度和电流的相对相位。
因为它是可能的,得到周围的直接计算相,一个非常简单的适应规则得到。
一个骗局收敛性分析进行了多模谐振分流,这可能表明,稳定是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结构谐振频率和换能器电容的人工变化的存在下,保持最佳的性能。
该技术很容易实现,需要额外的计算或电子技术,适用于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