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政治法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6335f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2.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1第一课珍惜新起点1、升入中学后,我们将会有许多新的体验,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新”字?P4(1)珍惜初中生活的起点,体验成为初中生的快乐。
(2)在新的班级里,积极认识新同学、老师。
(3)与新同学一起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
(4)与同学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新集体。
2、进入新的环境,面对新同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友谊?(如何与新同学相处?)P5-P6(1)珍视新友谊,积极主动认识新同学(2)与新朋友结伴成长,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3、你认为同学们要怎么做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而你愿意为理想中的班集体付出哪些努力呢?P7-P9a、要有共同的目标,从而拥有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b、各显其能,发挥特长,奉献集体;c、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d、我们还要为这个班级添砖加瓦,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为班级增添荣誉。
3、辨析:创建优秀的班集体,有没有共同目标无所谓。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我们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我们为之自豪的班集体。
(2)而当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后,我们就有了团结奋进的不懈动力。
4、辨析:班级的美丽在于学习成绩,只有学习好在班级才有位置。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每个人的独特性。
(2)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都无法替代。
(3)当每个人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班集体的建设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
5、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答:与同学相处应该做到:⑴以诚相待。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488daa290c69ec3d5bb75d9.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集锦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盛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富丽多彩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盛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4.在例外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例外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塑造康健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盛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便当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当和丰盛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盛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简易被侵犯,个人信息简易被泄露。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cfcfa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e.png)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重要知识点总结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
3.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6.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7.建设法治中国有哪些要求?(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8.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工作要求分别是什么?(1)权力来源:人民。
(2)宗旨:为人民服务。
(3)工作要求: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9.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分别是什么?(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0.如何厉行法治?(1)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48cf7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a.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政治生活
- 政治概念和政治生活
- 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司法机关)
- 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方政府制度)
第二章宪法与法制
- 全面依法治国
-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职能、法院和检察院的组织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体系
第三章政治制度
-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选举和被选举权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四章经济建设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鲁迅和董存瑞的故事
第五章文化建设
- 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贡献
- 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第六章社会建设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珍爱生命,注意健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关系
第七章生态文明和绿色家园
-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绿色家园的构建
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
- ,砥砺前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九章一个中华民族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中国近代史
第十章家庭和谐
- 家庭和谐的标志
- 十三经典和家训
第十一章珍爱和平
- 防止战争的发生
- 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第十二章童年往事
- 童年的快乐时光
- 勤俭持家的故事
第十三章快乐研究
- 研究的意义
- 如何高效研究
第十四章成长之路
- 成长的阶段
- 成长的收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0cd4d56c85ec3a86c2c513.png)
九年级上知识点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关注民生、经济建设、中国国际地位)A 重点知识1.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1)我国过去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均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均、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均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当代中国最光鲜的特色是强国之路.是活力源泉.2 .坚持共享的依据(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3)发展的根源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3 .如何共享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康健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完善社会主义制度.4 .民生必答点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党代表人民利益5 .与我国有关国际新闻必答点:(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2)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而巨大影响(3)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5)经济全球化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原因(根源、主要)(1)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4)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5)民族地区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结合和共同富强原则B.其他知识 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P3强国富民2.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宏伟飞跃.P33.改革开放意义(4尊崇)P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27853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2.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公民与法律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权利的定义和种类- 义务的内容和履行-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法律的定义-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分类- 法律的作用和社会意义3. 法律与生活- 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法律对个人行为的规范- 法律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法律制度1.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的定义-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主要功能2. 民法和刑法的基本知识- 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民法与刑法的区别和联系3. 法律救济途径- 法律救济的概念- 法律救济的方式- 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三、社会公平正义1. 社会公平的内涵和重要性- 公平的定义和理解- 社会公平的表现形式- 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的作用2. 正义的内涵和价值- 正义的定义和理解- 正义的基本原则- 正义对社会和谐的贡献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 法律手段- 教育手段- 社会监督四、法治社会建设1. 法治社会的理念- 法治的定义- 法治社会的特征-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2. 法治国家的建设- 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 法治国家的制度建设- 法治国家的公民责任3. 青少年在法治社会中的角色- 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 青少年的法治行为习惯- 青少年参与法治社会建设的途径五、案例分析1. 典型案例介绍- 选取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案例的事实、法律依据和判决结果2. 案例的启示- 案例对个人行为的启示- 案例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启示- 案例对法治社会建设的启示六、总结与展望1. 知识点回顾- 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回顾- 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2. 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法治意识的方法和途径3. 未来展望- 对法治社会的期待- 青少年在法治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请注意,这个大纲只是一个起点,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每个部分都应该包含详细的解释和例子,以确保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d93b1254a7302768e993989.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速查一基本、根本、根基类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9.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1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道法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道法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0081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3.png)
人教版九年级道法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改革开放的作用(1)使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使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提高。
(3)使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四个尊重)2、改革开放的意义?(1)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4)改革开放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性,解放社会生产力,使人民幸福。
3.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4)过去40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5)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1)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中国腾飞的表现(1)政治:港澳台回归(2)经济: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
(3)科技,教育,文化都取得显著发展。
(4)民生:就业扩大,人民收入增长,家庭财产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扶贫工作取得系列成就。
(5)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6.中国腾飞的原因(1)政治:坚持中特,坚持中共领导,实行了改革开放。
(2)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文化:坚持中特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自信(4)人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cae6b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a.png)
道德与法治是九年级上学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帮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道德与法律1.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是人们根据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对行为的好坏、善恶和正当与否进行评判的一种精神品质。
2.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基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价值观的变化和人们的需要,道德行为有其时代性,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判断。
3.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公布、实施和维护的,通过强制力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制度。
4.遵守法律的意义:遵守法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5.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6.不守法律的后果: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会造成社会纷争和矛盾,严重的会破坏社会秩序。
7.自觉守法、自愿作为:守法应该是人们的自觉行为,要自愿遵守法律,理解法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二单元:国家与公民1.国家的基本概念:国家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政治实体,具有社会政治组织、领土和主权等特征。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言论信仰、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平等权利等权利;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公共财产、有爱国情怀等义务。
4.公民的权利保障:国家通过宪法和相关法律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并设立相关机构负责保障和监察。
5.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国家事务,并通过舆论监督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6.尊重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尊重公民权利可以使国家和社会更加公正、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第三单元:中华文明与法治思想1.中国法制的历史渊源:中国的法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法制度和君父制。
2.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3.道家的法治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倡导有序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0a187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5.png)
⼈教版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单元坚持宪法⾄上第⼀课维护宪法权威第⼀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两⼤原则:①国家权⼒属于⼈民(基本原则);②尊重和保障⼈权。
2、国家性质:⼯⼈阶级领导的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4、宪法是如何体现“国家的⼀切权⼒属于⼈民”这⼀基本原则的?(宪法怎样明确“国家的⼀切权⼒属于⼈民的”?)P3(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切权⼒属于⼈民。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属于⼈民的经济基础。
(4)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民⾏使国家权⼒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5)宪法规定⼴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6)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量属于⼈民。
5.“国家的⼀切权⼒属于⼈民”这⼀宪法原则对我们中学⽣有什么启⽰?①⼀切权⼒属于⼈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担当起国家主⼈应尽的责任。
6.⼈权的实质内容和⽬标是什么?⼈权的实质内容和⽬标是⼈的⾃由、平等地⽣存和发展。
7、我国享有⼈权的主体有哪些?在我国,⼈权的主体⾮常⼴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等。
不仅保护个⼈,也保护群体。
8、受宪法保护的⼈权内容有哪些?宪法保护的⼈权的内容也很⼴泛,既包括平等权和⼈⾝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化⽅⾯的权利。
9、国家应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权?(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权?)P7-9(1)尊重和保障⼈权是⽴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尊重和保障⼈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政、简政放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1fb4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9.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1. 国家与政权-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人类社会中基本的政治组织形式,具有主权、稳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的统一。
- 政权的定义:政权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机器的核心和实质。
- 国家与政权的关系:国家是政权的依托和载体,政权是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和组织。
2. 国家的分权与制衡- 国家权力的三个分支: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
-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通过将国家权力进行划分,使各个权力机关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形成行使权力的合理组合和分工。
3. 国家的形式与性质- 国家的形式: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等。
- 国家的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等。
4. 国家的组织结构- 国家的组织结构包括国家机关、国家组织和国家社会组织三个方面。
- 国家机关:是以行使国家权力为任务的各级政府机构。
- 国家组织: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目标而特设的职能性组织。
- 国家社会组织:是国家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包括政党、团体、协会等。
5. 国家的根本任务与职能- 国家的根本任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 国家的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五个方面的职能。
6.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公民享有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 公民的义务:公民应尊重宪法和法律,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7. 党的性质与党的作用- 党的性质: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党的作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通过领导国家机关来履行职责。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引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塑造良好社会风尚。
9.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压迫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
初中政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政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362b90c1c708a1284a4492.png)
九年级上知识点(余知)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关注民生、经济建设、中国国际地位)A重点知识 1.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强国之路.是活力源泉.2.坚持共享的依据(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3.如何共享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完善社会主义制度.4.民生必答点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党代表人民利益5.与我国有关国际新闻必答点:(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2)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而重大影响(3)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5)经济全球化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原因(根本、主要)(1)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4)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5)民族地区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B.其他知识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P3 强国富民2.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P3 3.改革开放意义(4尊重)P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及法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及法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de68d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3.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媒介(电视、报纸)、书籍、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局部,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开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个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局部;○2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人的生存和开展离不开社会。
4.亲社会行为的内容/表现是什么?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开展等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意义〕○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效劳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安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开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开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怎样?/网络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主要表现在哪里?〔1〕网络为经济开展注入新的活力。
人教政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政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60068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5.png)
人教政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在政治学上,人教政治七年级上册是初中政治的必修课程之一。
这门课程的内容囊括了多个方面的政治知识,包括国家法律、国家制度、政治组织和民主制度等。
本文将为您梳理人教政治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政治知识。
一、国家法律1.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调节规律,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
2.法律的性质法律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性质。
3.法律的层次法律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和民间习惯法等层次。
二、国家制度1.国家机关国家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总称,负责执行国家法律和管理国家事务。
2.宪法的重要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石和保障。
所有法律、制度和行政行为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
3.代表制民主代表制民主是指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形式。
三、政治组织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其任务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群众组织群众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力量,代表群众中的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力量,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民主制度1.民主的概念民主是指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自由权利和民主权利的政治制度。
2.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直接民主是指公民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如全民公决、群众议事会等;间接民主是指通过选举和代表制来实现民主的方式。
总结人教政治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包括国家法律、国家制度、政治组织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政治知识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的精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00fe353169a4517723a37b.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一框:生活在民主国家(一)课堂部分:1、追求民主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P30)(2)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P30)(3)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P30)2、中国追求探索民主价值的历程(1)近代史: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没有实现“还权于民”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2)现代史:①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民主②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
3、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全面依法治国。
(第二单元序言P29)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3)通过法治来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们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P33)4、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新型的民主(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P30)(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30)(3)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P33)(4)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P33提炼概括)a、有利于充分发展反映人民的意愿、实现人民的合理要求、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b、有利于推动法治建设、促使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人文化。
c、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5)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6)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我国的民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政治)知识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政治)知识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3259e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e.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怎样确定的: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个人与社会的种类: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①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如何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的发展对人的生活的积极影响: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⑴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⑵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⑶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⑴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⑵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⑶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网络发展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3.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困扰和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政治法律知识点总结
法律部分
主题(范围、方向)重要观点
1不良诱惑/自我保护/防微杜渐
(1)正确对待诱惑,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否则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
(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自觉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3)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多方面的保护,以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范侵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用法律和智慧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法制观念/法律意识
(1)守法: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正确行使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
1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
2我们也不能以牙还牙,采用不法手段,否则不仅不能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将受到法律制裁。
3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应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
(3)护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应尽责任和义务,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3权利
(1)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2)维护权利: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应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通过诉讼和非诉讼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4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2)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3)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责任。
5受教育
(1)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不容易,父母提供子女读书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
(2)中学生要维护(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6建议权/监督权
(1)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2)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和他人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7宪法意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2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8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2)任何组织必须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3)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人身权利:人格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
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和义务
经济权利:合法财产所有权、消费者权益、智力成果权
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