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发展五个阶段
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学院:航空运输学院学号:081209105 姓名:苏晓燕要对海派文化下一个定义,首先,要对什么是文化有个一致的定义,因为全世界对文化的定义多达260余种。
《辞海》给“文化”的定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起初,上海只是几户人家靠打鱼为生,直到十一世纪才形成村藩,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成镇,因地处上海浦西,故称上海镇。
上海浦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在明代永乐年间被黄浦江浸没。
与其相对的有一条下海浦,在近代租界辟设以后被填没。
今杨树浦地区有下海庙遗址,不久前,在原址重建了下海庙。
至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为当时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负责管理中外商船,对货物征税(在今光启路上)。
此后十五年,元二十九年(1292年)经松江知府奏准,正式设置上海县。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9月动工筑城,当年11月就完工,筑成一座周围9里、高2丈4尺的城墙,城墙外还有护城河。
1914年冬拆城墙,填护城河,修筑了环城圆路,也就是现在的中华路、人民路。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掀开了上海历史新的一页。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近代崛起的城市,而不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同时,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1950年的上海人口,本地的只占15%,非本地的高达85%,国内移民大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
国际移民来自英、法、美、日、德、俄……近40个国家,最多时高达15万人。
在一个多世纪中,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潮有:太平天国期间,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了11万人。
抗日战争初期,主要是孤岛时期,仅4年时间,上海人口净增了78万人。
解放战争期间,三年左右,上海人口净增了208万人,势头之猛世界罕见。
海派小说名词解释
海派小说名词解释海派小说是指上海作家在民国时期写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小说作品。
这种小说以描写上海社会生活为主题,通过对上海人文地理环境、城市风貌以及上海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入描绘,展现了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和社会变迁。
下面是对海派小说中的几个重要名词的解释。
1. 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指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是海派小说的文化背景和底蕴。
海派文化包括上海方言、上海滩风情、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海派小说通过对海派文化的描绘,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展示。
2.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指1912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派小说通常设定在这一时期,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社会各个方面的描绘,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上海租界:上海租界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上海一些外国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上海设立的一块扩大的海洋便利带。
租界对外国势力开放,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海派小说中经常描绘上海租界内的繁华景象、外国人的生活和影响等。
4. 工商业:工商业是指工业和商业的合称,是海派小说中经常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工商业蓬勃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
海派小说通过对工商业的描绘,展示了上海的繁荣景象和市井生活。
5. 民国名流:民国名流是指当时社会上的知名人物,包括政治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等。
在海派小说中,通常以某些名流作为主要人物,通过他们的视角和经历,展现当时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6. 北方来的人:北方来的人是指从中国北方的农村地区来到上海谋生的人。
大量的北方农民涌入上海,成为城市里的工人和商贩,他们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面临着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
海派小说常常描绘这些北方来的人在上海的打拼和奋斗。
海派文化与上海知识产权工作
海派文化与上海知识产权文化及案例海派文化及其特征以“海派文化”为核心的上海文化独树一帜,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典范。
海派文化所蕴涵的时尚,求变、创新等方面的特征,十分突出。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并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进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有学者认为,广义的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时期。
即萌芽时期: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为孕育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础,成长时期: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19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外来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转折时期:1949~1976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海派文化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成熟时期:1976年至今。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后,海派文化开始了新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走向成熟。
海派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首先,海派文化具有开放性。
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不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海派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其次,海派文化也具有创造性和扬弃性,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
海派文化讲求实际和实效,义利并重。
同时能够清醒地辨别是非,不唯利是图,能有选择、有区别地对待新鲜事物,不盲目和盲从。
最后,海派文化具有多元性,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先进与落后,都能在海派文化中共存共生。
旧上海的知识产权制度与案例1中国最早的著作权晓谕上海是我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源地和中心,旧上海出版业比较发达,在全国率先引入了铅印、石印等印刷技术。
同时期版权的保护意识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已在书籍出版发行活动中有所体现。
光绪庚子春三月(即1900年4月),《申报》的创始人、英国商人安纳斯·美查(Frederick Major)创办的“图书集成局”以铅字排版出版线装书《资治通鉴》,并于光绪壬寅年(1902年)印成上市,书内就附印了上海道袁树勋与上海英美租界会审公堂张贴的晓谕各一份,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官方最早为著作权签发的晓谕。
海派文化
海域A3
海尚A3
海迅A2
海炫
海域A213
海域A215
海域B318
海域A215
海域A218
产品命名采用海域A213的形式,其中,A代表第一代,2代表两厢,13代表排量 产品对外统一称海域A2、A3、B3,涉及到具体车型时,才提及后面的数字
当上海华普汽车品牌和销售都获得较大提升后,可以采 取独立品牌的发展模式,逐步向高端市场发展
5% 13% 11% 10%
15%
价格 品牌 外形 性价比 经济性 操控性 安全性 舒适性 其他
注:经济性是指汽车的维护成本,包括燃油、维修费用、二手车的价格等
结合对消费者的调研分析结果
海派品牌应该有的内涵
理性特征 感性特征
• • • • •
价格 安全 质量 服务 空间
• • • • •
时尚 色彩 实惠 大气 动感
结合对消费者的调研分析结果
购买汽车比较看重因素
计划购车的消费者购车最看重的因素为购车价格、品牌和安全性能,分别占有21%、 15%和15%的比例。 其余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性(13%)、性价比(11%)、外观(10%)、舒适性 (8%)、操控性(5%)
购买汽车比较看重哪些因素
8% 15%
2%
21%
宣传口号:华普海迅,酷捷冠军
上海华普汽车海炫系列产品价值点分析
时尚
核心价值点
价值点一 一精
价值点二 二靓
价值点三 关爱
做工精细 设计新潮
外型靓丽 色彩炫丽
系统关爱
宣传口号:华普海炫,精靓关爱
上海华普汽车服务价值点分析
水晶服务
核心价值点
价值点一 标准化
价值点二 透明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海派文学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街——
(普益地产公司每年纯利达资本三分之一 100000两 东三省沦亡了吗 没有,东三省的义军还在雪地和日寇作殊死战 大陆报销路已达五万份 一九三三年宝塔克 自由吃排) “《大晚夜报》!”卖报的孩子张着蓝嘴,嘴里有蓝的牙齿和 蓝的舌尖儿,他对面的那只蓝霓虹灯的高跟儿鞋鞋尖正冲着他 的嘴。 “《大晚夜报》!”忽然他又有了红嘴,从嘴里伸出舌尖儿来, 对面的那只大酒瓶里倒出葡萄酒来了。
同胞们快来加入月捐会
“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 烈的色调化妆着都市啊!霓红灯跳跃着―― 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的光潮 ――泛滥着光潮的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 了烟,有了高跟鞋,也有了钟…… 请喝白马牌威士忌酒……吉士烟不伤吸者 咽喉…… 亚历山大鞋店,约翰生酒铺,拉萨罗烟商, 德茜音乐铺,朱古力糖果铺,国泰大戏院, 汉密而登旅社…… 回旋着,永远回旋着的霓虹灯—— ”
施蛰存的小说特点
都市男女欲望之流的波动、泛起的涟漪,以 及最后无声无息的破灭过程。 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探究古代人物的潜意识 (性欲望),是施蛰存一部分小说的主要内 容。 将传统和现代有机地接合了起来。节奏比较 平缓,故事性较强,有一种怀旧的气息和古 典的诗情。
总结:新感觉派小说
发端于20 年代末,形成于 30年代前半期,是第二代海派文学。 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依托杂志《无轨列车》、 《新文艺》、《现代》,代表作家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 在内容上,注重对繁华畸形、充满灵魂失落感的都市生活的 观照和描写;在艺术上,注重采用新颖的艺术形式,如蒙太奇 的画面组接、心理意识流、心理分析的方法,多角度、多层面 地展现都市生活景观和人物复杂幽密的内心世界。 代表作有穆时英的《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施蛰存的《梅雨 之夕》、《春阳》,刘纳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等。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转型发展与海派文化
一、上海“被”塑造的历史上海“被”塑造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1843年上海开埠。
上海是按照《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同时被辟为通商口岸的还有广州、厦门、福州与宁波,合称五口通商。
开埠之初上海面临着诸多不利及有利条件。
第二次转型是1903年上海《苏报》案。
开埠带来的中洋杂糅,一方面让上海成为八面来风之地,另外一方面也让上海包容和接纳了不同的思想和主义,以及装有这些不同思想和主义的脑袋——而这也成就了上海海派文化异于中国其它文化的特质。
更重要的是,这些现象无疑又刺激了规则多元化在中国的形成,带来了自由民主的新风。
纳(开放性)、精(创造性)、守(遵守契约精神)、优(追求优秀)、容(多元性)成为海派文化的主要人文特点。
海派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总结为六点,一是尊重多元、尊重个人;二是理性、成熟;三是规则和社会责任感;四是求真和随和妥协;五是契约精神;六是淡雅审美和礼仪形象。
第三次转型是2013年上海开设自由贸易区。
上海走向了开放,由全能政府变成“有限政府”,这样的“有限政府”,更加符合全球改革的潮流。
二、转型与发展与“强起来”随着国家逐步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海派文化也历经了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扁平化、全球化、精进化的发展。
城市化指乡土社会快速向城市社会转型,这是生活、生产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转型。
工业化指加速工业化,并向知识社会跨越,这是创新型社会的构建。
市场化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已经进入攻坚期,这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扁平化指社会治理架构从科层式转向扁平式,这是社会治理架构的转变。
全球化指封闭内卷社会正转变为开放外拓社会,这是向开放外拓型社会的转型。
精进化指从生存文化到发展文化,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要求的变化。
21世纪是文化、环境的世纪,是后工业化的世纪。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概括为活、间、快、美、和五个字,即经济基础和具活力的体魄;适度的自我空间;快捷方便的生活;美的设计和美的追求;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
海派家具艺术样式的发展历程
海派家具的发展历程与上海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上海城市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海派家具在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点,体 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海派家具在当代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创新设计理念
当代家居设计师在海派家具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元素, 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感的家居作品。
01
海派家具艺术样式的起源与背 景
海派家具的起源
江南传统家具的影响
海派家具起源于江南传统家具,受到苏式、广式和宁式等家具风 格的影响。
上海开埠与中西文化的交融
上海开埠后,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海派家具逐渐形成并发展。
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
上海商业的繁荣和手工业的发展为海派家具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条 件。
地域文化对海派家具的影响
晚清时期的发展
晚清时期,海派家具逐渐形成并发展 ,成为一种独特的家具艺术样式。
民国时期的兴盛
新中国成立后的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海派家具逐渐转型为 现代家具,但仍保留了传统特色和装 饰手法。
民国时期,海派家具达到鼎盛,成为 当时家具市场的代表。
02
海派家具艺术样式的特点与风 格
海派家具的材质特点
木材选择
01
江南文化的传承
海派家具继承了江南文化的精髓 ,注重细节和装饰,追求精致和 典雅。
02
中西文化的融合
03
商业文化的推动
海派家具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形成 ,吸收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和装饰 手法,同时保持了传统特色。
上海商业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海派 家具的发展,商家们为了迎合市 场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
历史背景与时代变迁
营造温馨家居氛围
从近代上海史看海派文化形成
从近代上海史看海派文化形成因为开放,所以宽容,才会开明睿智。
在一个文化比较多元的社会,人们更容易理解跟自己不同的其他文化,承认其他文化的价值海派文化到底是怎样的?和京派文化、岭南文化有什么区别?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难以说得全面。
上海自元代设县以来,曾是南北运输的重要中转港口,近代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建国后为全国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逐渐奏出经济最强音,绵远的历史造就了什么样的海派文化?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新民周刊》专访了专注研究上海史的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
1900年,繁忙的上海码头迅速成为中国贸易和当地商业活动的中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春晚小品把海派气质定格在爱面子、排外、小气等特点上。
但如果真是这样,就无法解释上海对全国各地人才的虹吸力――上海人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000多万发展到2400多�f。
熊月之认为,上海曾经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海派文化就是在移民社会中形成发展的。
移民社会文化比较多元,包容性强,不会特别排外。
而改革开放之后外地人涌入上海,其实是上海移民传统的恢复熊月之说,近代上海形成了移民社会双重认同的特点。
一个人在家里说的是家乡话,而上街了就说上海话。
他若去了外地,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他会说是上海人,可在上海的时候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他却回答是宁波人、无锡人。
当别人赞扬上海人,他会自认为上海人;当别人批评上海人,他又会自外于上海人。
所以,当他出手大方、喝酒爽快,外地人赞扬他“你真不像上海人”时,他心里会由衷地舒服重商是海派文化的最大特点《新民周刊》:上海自元代开始设县,漫长的历史给海派文化注入了什么样的DNA?有哪些历史渊源可以追溯?熊月之:上海的发展是从宋元时期开始的。
元代为什么要在上海设县?唐代以后中国经济重镇在南方,元代迁都到大都(今北京),比开封还要往北,需要从南方运输大量的粮食物资到首都。
南宋以后战乱不止,京杭大运河长期失修,多段淤堵,很难承担运输职能,而依靠陆路运输更困难,所以元朝想到从海路运当时人们对海路运输的认识不像今天这么成熟,元朝找了两个“专家”,一个是上海崇明的朱清,另一个是上海高桥的张�u,他们两个都是海盗出身,对海路很熟悉,也很懂造船,这两个人解决了粮食海运问题。
海派文化概述
上海的音乐文化
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 的“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 东音乐”、喧腾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 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
上海的书画文化
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 统中国书画的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 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 发祥地佛罗伦萨的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 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 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 弃性和多元性: 1. 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 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 进,不排斥时尚。 2. 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 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 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 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3. 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 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 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 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4. 是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 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 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 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海派文化发展五个阶段
海派文化变革的五个阶段社会现象最耀眼的部分,无疑是人类活动的结晶——文化现象。
1000年前,上海只是一个具有几户人家的荒僻小漁村;200年前,上海也不过是一个滨海小县。
但在当时的中国版图上,这是一块缺少历史重负、可以重新设计而地理位置又极其优越的文化地带。
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者的尖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地处东南海角的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从此海派文化就在上海滩上中西方文化相互撞击、交汇、渗透、吸引、兼融的土壤中孕育诞生了。
任何一种文化既在时空中流变着,又在流变中保持着自身的基本脉络,保持着某些“遗传特性”的不变性。
海派近海,有学者称之为海洋派文化。
人们指出了它的许多特征,比方说海派文化的实效性、兼容性、多元性、商业性、市民性等等,但是最能够体现海派文化精髓和深层内涵的,我以为是它的开创性。
海派文化是创新的文化,也是富于变革精神的文化,海派文化自生成之日起,经常处在开风气之先的地位,原因就在于它不墨守陈规、能迎合时代潮流、敢于吸纳新事物来变革传统文化,这也正是海派文化的活力之所在。
海派文化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史学界见仁见智,比较多的倾向于将海派文化的演进过程划分为酝酿期、生成期、兴盛期、转折期和更新期五个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海派文化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
一.海派文化的酝酿期。
1843年开埠以前,可以视为海派文化的酝酿期。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远在春秋时代的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奠定了海派文化的根基。
尽管上海历经近代一百多年沧海桑田的变幻,历尽了繁华与沉寂,吴越文化的底蕴无论是在明末清初形成的上海老城厢、青浦朱家角镇的水乡街巷,或者松江醉白池经典的江南古典园林中都能寻觅到踪迹。
吴越文化是一种水之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内涵和存在方式为前提的,因此变异性也就成了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
海派旗袍发展历程简述
海派旗袍发展历程简述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美服饰之一,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中国女性的风华与韵味。
而海派旗袍则是中国旗袍的一个特殊流派,源于上海地区的流行风格和独特文化背景。
下面将简述海派旗袍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上海是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
这个时期,旗袍作为上海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开始流行起来。
最初的海派旗袍是由传统的汉服演变而来,采用了独特的剪裁和面料材质,使得穿着者更加修长美丽。
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海派旗袍逐渐融入了西方时装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格。
例如,旗袍的领口和袖口开始采用西式的剪裁,使得旗袍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中式美感,还有了更多时尚的元素。
1949年后,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旗袍作为一种"封建"的服饰,在一段时间内被禁止。
但是,海派旗袍在上海一直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传承至今。
19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海派旗袍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中,海派旗袍得以焕发新的生机。
设计师们开始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独具海派风格的旗袍作品。
时至今日,海派旗袍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无论是在时装秀上还是在各种正式场合,都可以看到身着海派旗袍
的迷人女性。
海派旗袍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统的优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和关注。
总的来说,海派旗袍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良,保留了传统的特色,又与时俱进。
海派旗袍以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文化背景,成为了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一个瑰宝。
明代的海派文化
明代的海派文化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丰富多彩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在文化方面也有着很多的特色。
其中海派文化就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海派文化的概念所谓“海派文化”,是指明代传统文化中由南方滨海地区涌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包含了很多方面,如人文、宗教、经济等多个方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现象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明代南方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海派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海派文化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
当时南方早已经是繁荣的商业中心,海上贸易发达,同时南方还是南传佛教的发祥地之一,这些都促成了海派文化的诞生。
在明代,海派文化在南方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与传承,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当时的南方商人,除了致力于商业的发展外,还尤其注重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他们极富文化气息,不仅拥有过人的商业头脑,还善于钻研诗词、音乐、书画以及佛教哲学等文化领域。
与此同时,这些商人还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性,他们把自己的文化才华传下来,并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海派文化的特点海派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极强的地域性与本土性。
南方商人们的文化修养,都是在自身的商业传统与文化传统之中获得的,这些传统为他们的文化特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海派文化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南方商人们在联系外部世界、接受外来文化时都表现出一定的包容性,尤其在佛教文化这一方面更是表现得尤为突出。
海派文化的影响海派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南方商人们在海派文化的推动下,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苏州园林。
在苏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园林中都蕴含着海派文化的元素,这些元素清新雅致、风格独特,为苏州园林的风姿总揽增添了更多秀丽绝伦的美感。
此外,海派文化还为佛学、诗歌、词曲等文化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方商人们在海派文化的推动下,为佛学、诗歌、词曲等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海派文化名词解释
海派文化名词解释海派文化是指起源于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风格,主要包括苏州园林艺术、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海鲜美食、文学艺术等方面。
海派文化在清朝末期开始形成,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
本文将对海派文化的一些主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拓展。
1. 海派文化概述海派文化是指起源于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风格,主要包括苏州园林艺术、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海鲜美食、文学艺术等方面。
海派文化在清朝末期开始形成,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
海派文化的特点包括:注重美学、讲究意境、追求精致、强调特色等。
2. 海派文化的主要名词解释2.1 海派文化概述海派文化是指起源于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风格,主要包括苏州园林艺术、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海鲜美食、文学艺术等方面。
海派文化在清朝末期开始形成,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
海派文化的特点包括:注重美学、讲究意境、追求精致、强调特色等。
2.2 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苏州园林和江南园林。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江南园林则是苏州园林的进一步发展,更加注重对环境的规划和装饰,形成了更为精致、典雅的园林风格。
2.3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包括苏州园林建筑风格和江南园林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以简约、自然、精致为特点,注重对环境的规划和装饰;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则更加复杂、华丽、富有装饰性,以石库门、拙政园、留园等著名园林为代表。
2.4 海鲜美食海鲜美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海海鲜、苏州海鲜、杭州海鲜等。
上海海鲜是指上海本地的海鲜,以梭子蟹、大闸蟹、龙虾、鲍鱼等为主要代表;苏州海鲜是指苏州地区的海鲜,以鲈鱼、鲥鱼、夹沙馅等为主要代表;杭州海鲜则是指杭州地区的海鲜,以鲳鱼、鲳鱼馅、西湖醋鱼等为主要代表。
2.5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昆曲、京剧、小调和沪剧等。
海派文化
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 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时期中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 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 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 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拔乱反正,在全中国范围对“文革”进行反思, 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
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开始新的繁 荣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 健康地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
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越剧、昆曲、评弹等地方戏,以 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
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 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
海派文化
文化名词
目录
01 内容
03 形成和发展
02 特性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 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
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 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长三角共建“海派文化”资料库的几点建议
长三角共建“海派文化”资料库的几点建议孙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通常我们讲海派文化的渊源,就会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上海地区的考古发现,追溯到春申君,追溯到华亭(今天的松江)。
甚至有专家提出一个与吴越文化并列的“春申文化”,认为那是海派文化的源头。
这些提法都是一定的道理,但这可以说都是今天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上海的渊源,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派文化的渊源。
因为行政意义上的上海地区的文化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化品格。
海派文化的渊源,应该是从吴越文化,到江南文化,然后再到海派文化。
现在所说的“海派文化是汇聚吴越文化精华,吸取西方文化因素而形成的文化”这样一种提法里面,缺了江南文化这一环。
吴越文化是早期中国版图当中的一种文化,江南文化是中古以后随着三国在南方的建立、宋王朝的南迁而形成的一种比吴越文化包容度更广阔的文化形态。
江南文化本身也有从“江南之江南”,到“全国之江南”,再到“世界之江南”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江南之江南”是早期的江南文化,仅限于江南地域;第二个阶段是随着宋王朝经济中心的南移,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南移江南而形成的“全国之江南”;第三阶段是随着1843年上海开埠,传统的江南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相互碰撞,相激相荡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化,从而带动整个江南地区发展成为“世界之江南”。
因此,海派文化可以定义为是在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基础上,随着近代开埠的历史机遇,在原来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破茧而出的崭新的文化。
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海派文化,使得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反过来又反哺了它的母体――“江南文化”,使得江南变成了“世界之江南”。
这个过程到今天还没有结束,今天我们所提的“长三角”的概念比“江南”更广。
海纳百川、包容、开放这样一些特质,并不是上海所特有的,“上海是中国文化的重镇”这样一种提法,也不能完全反映上海的文化特点。
海派文化从其性质上说,是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引领者和先行者,它的特征是“中西汇通、中西交融”。
海派纪录片历史发展的四次浪潮(1993-2020)
海派纪录片历史发展的四次浪潮(1993-2020)
朱雯
【期刊名称】《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年(卷),期】2022()2
【摘要】海派纪录片勃兴于90年代初期,它植根于浓厚的海派文化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上海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氛围。
本文以1993年中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的建立为起步,至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为截止,在此时间段内,从海派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入手,根据突出时间节点和事件,切割和梳理近三十年的轴线轨迹,将其大致划分为四次发展浪潮,分阶段阐述各个历史阶段的海派纪录片的作品、风格和特征。
【总页数】14页(P103-116)
【作者】朱雯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5
【相关文献】
1.第四次创业浪潮补齐发展“短板”
2.从皇室纪录片到“新浪潮”运动:泰国电影百年发展流变(1897-2015)
3.我国广电传媒反思及发展路向分析——从第四次传媒浪潮说起
4.我国广电传媒反思及发展路向分析——从第四次传媒浪潮说起
5.网生纪录片:纪录片发展第三次浪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派文化变革的五个阶段社会现象最耀眼的部分,无疑是人类活动的结晶——文化现象。
1000年前,上海只是一个具有几户人家的荒僻小漁村;200年前,上海也不过是一个滨海小县。
但在当时的中国版图上,这是一块缺少历史重负、可以重新设计而地理位置又极其优越的文化地带。
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者的尖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地处东南海角的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从此海派文化就在上海滩上中西方文化相互撞击、交汇、渗透、吸引、兼融的土壤中孕育诞生了。
任何一种文化既在时空中流变着,又在流变中保持着自身的基本脉络,保持着某些“遗传特性”的不变性。
海派近海,有学者称之为海洋派文化。
人们指出了它的许多特征,比方说海派文化的实效性、兼容性、多元性、商业性、市民性等等,但是最能够体现海派文化精髓和深层内涵的,我以为是它的开创性。
海派文化是创新的文化,也是富于变革精神的文化,海派文化自生成之日起,经常处在开风气之先的地位,原因就在于它不墨守陈规、能迎合时代潮流、敢于吸纳新事物来变革传统文化,这也正是海派文化的活力之所在。
海派文化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史学界见仁见智,比较多的倾向于将海派文化的演进过程划分为酝酿期、生成期、兴盛期、转折期和更新期五个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海派文化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
一.海派文化的酝酿期。
1843年开埠以前,可以视为海派文化的酝酿期。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远在春秋时代的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奠定了海派文化的根基。
尽管上海历经近代一百多年沧海桑田的变幻,历尽了繁华与沉寂,吴越文化的底蕴无论是在明末清初形成的上海老城厢、青浦朱家角镇的水乡街巷,或者松江醉白池经典的江南古典园林中都能寻觅到踪迹。
吴越文化是一种水之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内涵和存在方式为前提的,因此变异性也就成了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
吴越文化具有开敞气质,上海西联内陆、东濒大海,自建城以来就是一个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与吴越文化交融汇通之地。
时至今日,在船只来往穿行的黄浦江上,当大洋彼岸驶来的船只和上海船厂下水的大山一般的巨轮相遇时,相互“呜——”一声礼貌地打个招呼,擦肩而过;而从太湖水域开来的一艘艘小运输船穿行其间,确确实实如在高山峡谷之中。
这景象,化为一股强烈的直感涌上心头:世界——上海——内地。
这种横向的直感,看纵向的历史书是不会有的。
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这表现在它对外来文化介入时的心理,在经过一番经济原则的权衡利弊之后,它总是体现出对异质文化的宽容,它不仅仅是多元的,而且是自由的。
因此在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侵袭下,海派文化倾向于“媚俗”和大众化的共生的审美取向,多元性、多重性的拼贴重构的文化内涵使海派文化不再局囿于民族性和地域性。
江南的吴越文化圈——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地区,自宋明以来,就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风气比较开放、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
上海正处在这个文化圈的东缘,海派文化在其漫长的文化积累时期,秉承了吴越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了多样而又兼容、敏感而又合时宜、实效而又富于创新的特性。
清嘉庆年间,上海因其连通南北方和海内外贸易的关键地位而迅速成为颇具规模的通商城市,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伴随着城市商业的繁盛,上海在文化事业上亦有可观的进展。
学校有镇学、县学以及申江书院、蕊珠书院的设置,艺术有云间画派的流行和申曲的产生,建筑有静安寺、龙华寺等古刹和豫园、东园等名胜。
自明代开始,上海涌现了不少声名卓著的文化人士,徐光启就是其中最具有开创精神的一个。
他提倡洋为中用,吸取西方天文、历法之长主持修改郭守敬的《大统历》,编著《崇祯历书》。
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以及由他编写的《农政全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开创了“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徐光启的著作和思想既体现出中国传统学术理论的深厚功底,又善于吸收和借鉴近代西方先进科学和哲学理念,是中西方文明交汇下形成的智慧结晶,而他所具备的兼容并蓄、敢于革新、勇于进取的性格正是海派文化的精神表征。
二.海派文化的生成期。
从1843年到1898年,是海派文化的生成期。
晚清时期的上海是“八面来风”的移民社会,也是中西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下,折射沪地移民社会习性和文化性格的海派文化孕育而生。
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
上海不仅华、洋杂处,而且沿海的江、浙、粤、闽以及内地各省的城乡居民因经商、战乱、求学、谋生、献艺乃至避祸均迁徙落脚于此。
这些移居上海的市民基于语言、习惯、联系网等原因,在居住区域、职业分工等方面就自然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小社区。
据《上海小志》“杂记”中记载:北四川路、武昌路、崇明路、天潼路多粤人;广东路、小东门街多闽人;福建路、南市内外咸瓜街多甬人甬号。
从沪上各业情况来看,当时的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四大公司,因是广东华侨创办,公司内广东人居多,银楼、五金业宁波人多,运输、码头、理发、沐浴业苏北人多,皮货业东北人多,古董行业回民多。
携带不同文化“版本”的移民自各地萃集于上海,使上海的语言、饮食、习俗等文化载体呈现出多元化、异质性的特色。
上海的马路取名于全国各地,上海的市民来源于全国各方。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
他们的迁移意味着文化传播,他们的定居意味着文化汇聚。
正是这些原来的“异乡客”在沪上集聚、交往、融合,从而在上海这个特大城市里产生了“南腔北调”和博采广纳的异趣。
人口的高度异质、文化的多元并存,导致亚文化群的崛起,其结果便是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主流文化一统天下、高度集中的单一格局,而演变为多元文化取向。
上海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结构无疑对海派文化的生成具有极大的催化作用。
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看,海派文化是东渐的西学与移民社会的“土壤”互相整合的产物,是在西方文化浸润下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一种歧变,其基本核心是开新蜕旧、博采众长、突破陈规。
在最初作为海派文化亮相的绘画与京剧中,这种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的“海上画派”画风清新华美、不囿于法度、不重复前人,着意于新的时代、新的气韵,是对中国古老绘画艺术的一项推动。
同样,在京剧舞台上,从南派京剧中派生出来的“海派京剧”,则敢于吸纳西方文化和近代科技成果,进行剧场改革,创新舞台设计,实行男女合班,创演新剧目,采用灯光技术以烘托剧情。
艺坛上的新思想、新风格的不断涌现,体现了海派所特有精神:不拘一格,推陈出新,这正与移民务实求新的性格相契合。
移民们未必有十分辉煌的过去,他们大多白手起家,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打造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喜怀旧、较少拘泥于成规的束缚,而更注重现今和未来,更易接受新兴事物。
移民的这种“鹜新”心态汇成了一种文化氛围和导向,成为海派文化立足发展的社会动力。
三.海派文化的兴盛期。
从1898年至1949年,海派文化步入了全盛时期。
上海自开埠以来,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洗礼,至20世纪初叶,已经演进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文化中心。
上海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根本前提在于其高度发达的都市商业、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初步繁荣的市民社会,因此,商业性、政治性和市民性也就是这一时期海派文化的显著特征。
当时的上海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远东地区最活跃的工商金融中心,商业意识和利润原则渗透、左右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经济活动自不必论,文化活动也被纳入了商品化的轨道。
无论是报刊、书籍的印刷、发行,戏剧的排练、演出,还是电影的拍摄、放映,都严格遵循市场的需求和经济运行的机制。
商人最初是为了赚取利润而从事文化经营活动,但现代生产技术和商业化经营模式的引入却从一个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上海文化产业的繁荣,上海的出版业、新闻报刊业、戏剧和电影业等迅速地发展起来。
于是,上海有了傲视全国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申报》等大型文化机构。
因为有了这些文化机构、文化产业,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士聚集于此,培养、造就和吸引了大批文化精英、文化大家。
无疑,商业化是海派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动因和显著特征,物质和精神、经济和文化,从表面上、孤立地看是对立的,但从内在去看,它们之间是紧紧相连、环环相套的。
近代上海社会也是政治性文化空前繁荣的社会。
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推动着政治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政治化,另一方面,租界特殊的政治格局在客观上为文化人的活动提供了宽松有利的场所。
从戊戌变法以后,维新党人和革命党人麇集于上海,创办维新报刊达20多种。
1902年,梁启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标志着小说界革命的开始,小说界革命的实质是小说救国,将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于开启民智,由此引发了近代上海政治化小说浪潮的兴起。
自20年代起,原先居于内地与海外的一大批文化精英纷纷定居于上海,原因就在于上海发达的商业、文化以及多元的政治空间为文化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最理想的所在。
全国一流的精英人才的汇聚使上海成为新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播的中心。
《新青年》的创办,《小说月报》的改组,创造社、太阳社的成立,“左联”的组建与左翼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些重大思想论战、文化论战的展开,皆发端于上海,而播其影响于全国。
那时,上海的文坛群星灿烂,真可用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来形容。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叶圣陶、曹禺等文学大师不约而同地在上海文学舞台上驰骋徜徉,《女神》、《子夜》、《日出》、《骆驼祥子》等不朽名篇也都在上海出版、发表。
海派文化是一种现代化的都市文化,它产生于都市生活的土壤,反映着都市人的心态、趣味和风尚,因而具有市民性。
它不象旧时正统文化那样局限在士大夫文人的狭小圈子里,而是以广大市民群众为接受对象。
它以创新、开放、多样、崇实、善变等特点将文化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引入市民大众的消费领域,在许多方面以迎合市民的需要为主旨,其本身已具有了浓厚的市民性倾向。
像鸳鸯蝴蝶派小说、海派京剧、各种地方戏与曲艺、文艺副刊与小报画报、连环画、广告画、月份牌、年画以及电影院、游乐场、歌舞厅、酒吧等,在上海极为流行,经久不衰,构成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即因其投合了上海市民的休闲需要。
海派文化的市民性和商业性特点也极大地促进了海派文化的革新性。
大凡革新手段,如海派画家的参用西法,海派京剧的设用灯景,海派小说的现代派技巧等,无不意在增强作品的可观赏性和可接受性,以浓重的世俗色彩和世俗趣味来满足都市生活、市民生活的精神需求。
四.海派文化的转折期自1949年至1978年,海派文化处在一个转折期。
建国以后,上海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北移,在商业和文化经营上都很成功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被迁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曹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领几十万文艺、教育、出版、理论大军也陆续迁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