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
护士中医护理知识
护士中医护理知识简介中医护理是一门融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护理技术的科学,旨在通过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作为护士,了解和应用中医护理知识能够更好地辅助医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护士应了解的一些常见的中医护理知识。
1. 中医基础理论1.1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是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对立面构成的,而五行学说则是基于五种物质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护士在中医护理中应了解这些理论,以辅助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1.2 气血理论中医的气血理论非常重要,护士需要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以及气血的影响因素。
例如,气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疲劳、头晕等症状,而气血旺盛则使患者精神焕发、面色红润。
2. 中医常见病与护理2.1 中医常见病护士应熟悉中医对一些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例如感冒、消化不良、失眠等。
了解中医的治疗方案有助于辅助医生进行治疗,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2.2 中医护理方法在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护士可以应用一些中医护理方法来辅助治疗。
例如,穴位按摩、艾灸等,这些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
3. 中医药物与护理3.1 中药的使用了解中医药物的功效和使用方法是护士的基本知识。
护士应掌握一些常见的中药,及其适应症、禁忌症等,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使用。
3.2 中药外治中医药物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
护士可以根据医生的嘱咐和患者的情况,使用中药来进行外治。
例如,通过贴敷中药煎剂或者使用特定的中药膏药来缓解疼痛、消肿等。
4. 饮食调养4.1 中医膳食养生中医强调食疗的重要性。
护士可以根据中医的膳食养生理论,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以辅助治疗。
例如,根据病情给出不同的食物禁忌、适宜的食物选择等。
4.2 中医饮食疗法中医还提供了一系列的饮食疗法,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适合的饮食疗法。
例如,醋泡蒜可以预防感冒、姜汤可以缓解恶心等。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ppt
中医护理的经络养生法
经络养生法基本原理
经络养生法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 阳的目的。
经络养生法应用
通过按摩、拔罐、艾灸等多种方法刺激经络、腧穴,如经常按摩足三里、气海等 穴位可起到保健作用;艾灸大椎、风门等穴位可预防感冒等。
中医护理的体质养生法
体质养生法基本原理
总结词
妇女、儿童保健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注重妇女、儿童的生理 特点,可以针对妇女、儿童的需 求,提供保健知识和方法,如妇 女月经期护理、产后调理、儿童 感冒调理等。
总结词
传承与创新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 的文化底蕴,应当传承和发扬中 医药文化精髓,同时结合现代科 技,不断创新和发展。
05
生活作息养生法基本原理
生活作息养生法是根据人体生物钟原理,调节个人的起居作息习惯,以达到养生 的目的。
生活作息养生法应用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身体好、避免熬夜伤肝等;合理安排工作与休 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03
中医护理技能与方法
中医护理之拔罐
总结词
04
中医护理应用与实践
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01
总结词:康复辅助
02
03
详细描述:中医护理在康复医 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 辅助患者进行功能恢复和锻炼 ,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总结词:综合调理
04
详细描述:中医护理强调整体 观念和辨证施护,可以根据患 者不同的体质和病情,采用综 合调理的方法,如膳食调理、 情志护理、运动调理等。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ppt
xx年xx月xx日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PPT
六、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四)平和七情 以理胜情:理智战胜情志(冲动是魔鬼) 以耐养性:耐心克服急躁愤怒 以静制动:神静则宁 以宣消郁:宣泄悲哀忧伤 思虑有度:脑力劳动、熬夜 慎避惊恐:勇敢坚强、环境良好
第四节 饮食护理
饮食调护是指在日常生活和治疗疾病 过程中,根据辨证施护的原则,对病人进行 膳食及营养方面的护理和指导。
五、情志护理的方法
神者,伸也,人神好伸而
(四)发泄解郁(度) 恶郁,郁者伤神,为害非浅。 挥泪痛哭法 倾诉苦衷法 模拟发泄法
五、情志护理的方法
(五)以情胜情
• 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
悲哀 疗法
喜乐
• 喜可以治悲,以谑(xue)浪亵狎(xia)之言娱之; 疗法
• 恐可以治喜,以迫遽(ju)死亡之言怖之;
(一)说理开导
《灵枢.师传》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五、情志护理的方法
(二)顺情从欲 顺从患者意志、情绪,满足三)移情解惑 将思想焦点转移他处而排解情思、
解除疑惑。 假解释:保护性医疗
春 情志:舒畅条达
饮食:辛甘发散少酸 宜葱、大枣、花生,忌油腻辛辣
一、起居有常
(一)顺应四时,平衡阴阳 起居: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衣着:麻纱、丝绸
夏 情志:心静
饮食:清心泻火、清热解暑 宜甘寒、清凉少油,忌过服寒凉、 不洁、肥腻、辛辣
一、起居有常
(一)顺应四时,平衡阴阳 起居: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衣着:春捂秋冻
秋 情志:避免伤感、悲戚
饮食:润肺生津 宜蔬菜瓜果,忌辛辣、燥热
一、起居有常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多与肝气郁结、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需采用中药煎汤、针灸 、推拿等方法进行调理。同时,需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状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的加强
中医护理学科建设是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 将会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学科建设,提高中医护理学科水 平。
中医护理国际化发展
中医护理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01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中医护理文化也逐渐走出国门,
向世界各地传播。
中医护理学术交流的国际化
02
随着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也逐渐国际化,
综合施护方法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 要物质基础。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 者的证候类型、体质状况等因素,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划,调节患者的营养状况 。
VS
运动养生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 、调节阴阳平衡。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 患者的体质状况、病情需要等因素,指导 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预防为主原则
预防重于治疗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认为预防是保持健康、防止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护理过程中,要积极引导患者采 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
中医认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全面发展。
人才使用和管理
建立健全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合 理配置和调配中医护理人员,充分 发挥其专业特长和潜力。
人才激励和发展
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对优秀的中 医护理人才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 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促进中 医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中医护理知识培训
中医护理知识培训
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医基础知识:介绍中医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经络学说等。
2. 中医诊断:讲解中医诊断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脉搏诊断等。
3. 中医疾病与治疗:介绍中医对常见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如感冒、消化不良、高血压等。
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疗法。
4. 中医养生: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和原则,如饮食调养、运动保健、心理调节等。
5. 中医护理技术:学习中医护理技术,如刮痧、艾灸、穴位按摩等,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6. 中西医结合:介绍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实践,在护理中融合中医理论和西医医疗技术,提升护理疗效。
7. 安全与风险防控:学习中医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了解中医护理的潜在风险,并主动防范与应对。
8.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升学员在中医护理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可以面向从事医护工作的人员,如医生、护士、按摩师等,也可以面向普通大众,让他们了解中医的养生保健方法。
培训形式可以包括理论讲座、实践操作、示范演示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
(二)、五行学说
● 1.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 (1)五行学说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运动。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 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 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 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 义。它反映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1)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
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 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 ●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 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 称为“制约太过”。
阴↑→阳↓,阴胜则阳病; 阳↑→阴↓,阳胜则阴病。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 盛,称为“制约不及”。
阴↓→阳↑,阴虚则阳亢(相对); 阳↓→阴↑,阳虚则阴盛(相对)。
六腑 五脏
脏腑阴阳分类
受盛传化水谷, 以动为主
● 中医认为:心、肝、脾、肺、肾五个人体器脏是人体生命运行的核心构成。满足自然五行关系法 则。分别对应于自然物中火、木、土、金、水。
(三)、精气血津液学说
● “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 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 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关系。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血, 基本上是指血液;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包括起居指导、情志调适指导、饮食调护指导、中药给药指导、病后调护指导及疾病预防指导等,这些基本知识是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一)生活起居指导生活起居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护理人员根据病情予以相应的指导和护理。
其目的是保养患者的正气,调整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增强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一、起居有常(一)顺应四时,平衡阴阳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黄帝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合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应”。
因此在护理健康教育中,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和自然界的规律,指导患者生活起居。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其气候规律一般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
人体的生理活动也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改变,以适应自然规律,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祛病延年;若不顺应其变化,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因此在护理中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春夏季节应指导患者夜卧早起,适当午睡,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保护阳气不要过分消耗;秋季应早卧早起,以顺应阳气之收,使肺气得以舒展;冬季阴气极盛,寒风凛冽,则需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二)睡眠充足,适当磨炼“服药千朝,不如独眠一宿”,睡眠不足,易损伤正气。
患者应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要督促患者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作息规律。
重症患者则应卧床休息,但要避免昼息夜作,阴阳颠倒。
睡前要神志安定,平心静气,用热水泡脚、饮温热牛奶及足底按摩有助于睡眠。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凡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每天都应保持适度的活动与锻炼。
适度的活动能使气血流畅,筋骨坚实,提神爽志,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尤其对脑力劳动者,适度的运动更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三)慎避外邪,形神共养抱病之人正气虚弱,易于感受六淫和疫疠之气等外邪的侵袭。
在生活起居护理中应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最新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中医理论指 导下,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诊断,制定针对性的护理 措施。
近现代的变革与创新
中医护理学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医学实 践,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近现代以来,中医护理学在继承传统 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体系。
宋元明清的继承与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中医护理学在理论上 和实践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四种诊断方法,通过观察 病人的神色、形态、声音、气味等方面来了解病情。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特色之一,根据病人的证候类型来确定护 理方案和措施。
针灸、推拿等护理技术
针灸、推拿等是中医护理学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刺激穴位、调 整气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在妇科的应用
总结词
中医妇科护理以调理月经、产后康复等为主要内容,注 重情志调理和饮食养生。
详细描述
中医妇科护理针对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和常见疾病,如 月经不调、产后康复等,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情志 调理方面,中医妇科护理注重调节女性的情绪状态,通 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妇科护理推荐女性食用温补、 养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等,以调理气血和脏腑功能 。
THANKS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1. 中医基本理论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 viscera理论
- 气血津液理论
- 病因病机理论
2. 中医诊断
- 望诊
- 闻诊
- 问诊
- 切诊
3. 中医护理原则
- 调护作息
- 调护饮食
- 调护情志
- 调护环境
4. 中医护理方法
- 外治法
- 针灸
- 拔罐
- 推拿
- 熨灸
- 内治法
- 中药汤剂
- 中药散剂
- 中药丸剂
5. 常见病症的中医护理
- 感冒
- 肠胃疾病
- 痛风
- 失眠
- 更年期综合征
6. 中医养生保健
- 养生之道
- 气功
- 太极拳
- 食疗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护理原则和方法、常见病症的护理以及养生保健等内容,旨在指导护理人员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临床三基护理知识
中医临床三基护理知识一、引言中医临床三基护理是中医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将护理工作与中医治疗相结合,维护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和提高康复质量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
本文将介绍中医临床三基护理的概念、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法。
二、概念中医临床三基护理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将现代护理理论与技术结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精、气、神”为主线,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和促进心身健康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三、原则1.以整体观念为基础:中医临床三基护理强调人的身体、情感和精神的统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2.注重调整阴阳平衡: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调整饮食、调整作息、调节情绪等,帮助患者恢复阴阳平衡。
3.注重调节气血运行:中医理论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通过采取适当的按摩、针灸、汤药疗法等护理方法,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重视心身平衡:中医护理强调人的心理状况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手段,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心身的整体健康水平。
四、具体实施方法1.个性化评估: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2.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注意饮食的调味、烹饪方式和食物的搭配,帮助患者调养脾胃,恢复消化功能。
3.背部按摩:背部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汇集区域,通过针对性的按摩手法,可以刺激相应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4.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鼓励、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手段,帮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保持心身平衡。
(完整word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12.吐法:亦称涌吐法。
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
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二、简答题1、煎药加水方法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2、中草药中毒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2)尽快清除毒物3)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5)观察病情变化,并做记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7)做好一般护理3、针刺的注意事项1)孕妇腰骶部、腹部及能引起宫缩的部位不宜针刺2)对重要脏器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3)针刺眼区、颈部、小腹部以及脊椎部的腧穴时,要掌握进针角度、深度、幅度和留针时间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4、针刺意外的原因,护理和预防措施1)晕针2)滞针三、填空题或选择题1.伊尹创造汤药,标志着方剂的诞生2.《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中医护理知识点
病人的饮食基本要求 (1)饮食宜有节(2)饮食宜随和(3)饮食宜卫生
正常人的脉象如何?内外因素对脉象有何影响?
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缓和有力,一息四至,一分 钟搏动60——90次,均为“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受年龄、性别、 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变化。如小儿软软而数(快),女性较 男性的脉象细弱,肥胖人的脉象较沉,运动员的脉象较迟(慢)。夏 季脉象较浮大,冬季脉象较沉细。这些都属正常脉象的变化。此外, 活动时脉快而有力。静止或饥饿时脉象较弱。
什么是治末病
“治末病”,即在疾病未发生和进展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疾病的发 生发展。包括末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 发生之前,做好各种必要的预防工作,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 发生,既病防变是在疾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防治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什么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标是指疾病的现象,是疾病的次要矛盾。本是疾病的本质,疾病的 主要矛盾。“急则治其标”是指标病甚急,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必 须采取应急措施先治标,否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 例如大出血的患者,出血无论由于何种原因引起的都应当止血以治 标。待止血后,病情缓和时,再求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是对慢性病或急性病缓解期的治疗原则。例如对咳 嗽属于肺肾阴虚患者,治疗应以滋养肺肾之阴为主,而不应只用止 咳镇咳之法去治疗。
咯血病人饮食施护的原则
咯血多属热证,预热则咯血更甚,故食物不宜过热,稍微偏凉。少用或不 用一切辛辣及油煎炸炙之食物,以免生咳动火。海腥发物,如虾、蟹之类, 均易动血,也可少用。水果蔬菜,特别图梨藕之类滋阴生津,清热降火, 可以多吃。如能以鲜藕汁、梨汁、西瓜水代茶更好。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1、中医护理:以调养为特色,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的护理方式。
2、整体观: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3、阴阳平衡观: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保持阴阳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4、邪正斗争观: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人体内外存在着多种病因,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邪正斗争的结果,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增强正气,排除邪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重视预防观: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预防是重要的医学手段,应该注重平时调养,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XXX答题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有哪些?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以调养为特色,整体护理,个体化护理等。
其基本原则包括阴阳平衡、邪正斗争、重视预防、辨证施护等。
2、什么是整体护理?其目的和实施方法是什么?整体护理是中医护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人体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综合运用中医药、饮食调养、心理疏导等手段,达到调理人体内部环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其实施方法包括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手段等。
1、中医护理原则中,不包括哪项内容?A。
扶正祛邪B。
同病异护C。
调整阴阳D。
随意施护答案:D2、正护法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寒者热之B。
热者寒之C。
实者泻之D。
虚则补之答案:D3、三因制宜护理原则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因时制宜B。
因人制宜C。
因地制宜D。
因性别制宜答案:D4、反护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热因热用B。
XXX用C。
XXX用D。
通因通用答案:D5、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以药物为主D。
以针灸为主答案:C6、护理计划制定的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个步骤?A。
护理诊断排序B。
制定目标C。
制定护理措施D。
实施护理计划答案:D7、标本缓急护理原则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中医护理健康宣教PPT
润肺食疗
以养阴生津食物为主,如百合粥、秋 梨膏等,适用于干咳少痰、口干咽燥 等症。
安神食疗
以养心安神食物为主,如桂圆汤、莲 子粥等,适用于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等症。
补肾食疗
以滋阴补肾食物为主,如枸杞子茶、 黑芝麻糊等,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 耳鸣等症。
预防为主
中医护理注重预防保健,提倡“治未病”,通过调理身体 ,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辨证施护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 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综合施护
中医护理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中 药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中医护理健康宣教是弘扬中医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宣传中医护理理念和技 术,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中医文化。
中医护理健康宣教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医护理技术,培养更多的中医护理人才, 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01
02
03
04
谷物
谷物多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 气的功效,如大米、小麦、玉
米等。
蔬菜
蔬菜多具有清热解毒、润燥生 津的功效,如黄瓜、芹菜、菠
菜等。
水果
水果多具有养阴生津、润燥清 热的功效,如苹果、梨、香蕉
等。
蛋白质
蛋白质多具有补益气血、滋阴 补肾的功效,如鸡蛋、牛奶、
瘦肉等。
中医食疗方案推荐
养胃食疗
八段锦
传统的健身运动,强身健体,调理脾胃。
五禽戏
模仿动物动作,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 通。
瑜伽
舒展身体,调节呼吸,平衡身心。
中医护理健康宣教ppt
糖尿病的中医护理强调控制饮食,少食多餐,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调 节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此外,适当进行运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在中医护 理方面,可采用中药泡脚、按摩等方法来缓解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06 中医护理健康宣教的推广 与实践
中医护理健康宣教的策略与方式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 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劳。
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肌肉 拉伤。
01
运动时注意呼吸配合,保持
呼吸顺畅。
02
03
运动后适当休息,避免立即 进食或冲凉。
04
05
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 动,并寻求专业医生建议。
04 中医心理护理
中医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将患者视为身心统一的整体,不仅关注疾病本身,还要关注患者的心 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肉类具有补充蛋白质、滋阴补血的作用, 如猪肉、鸡肉等。
中医食疗方案与实例
01
02
03
04
养心安神食疗方案
以养心安神为主要目的,可选 用红枣、桂圆、百合等食物进
行搭配。
健脾养胃食疗方案
以健脾养胃为主要目的,可选 用山药、茯苓、红枣等食物进
行搭配。
润肺止咳食疗方案
以润肺止咳为主要目的,可选 用梨、蜂蜜、百合等食物进行
辩证施护原则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预防为主原则
强调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习惯。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运用科学的中医理论和方法,同时注重实际操作和患者体验,使护理 措施易于被患者接受和执行。
中医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ppt课件
2021精选ppt
32
三、正护,反护
正护与反护,是在"护病求本"的根本原则指 导下,针对疾 病有无假象所制定的两种护理 原则。
2021精选ppt
33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护
正护是逆其病证性质而护的一种常用护理 原则,又称逆护法
2021精选ppt
34
(二)反护
某些复杂、严重的病证,表现的症状与病变 性质不符,甚至出现假象,在护理时采用顺 从疾病的症状而护的方法,也就是顺从疾病 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进行护理
2021精选ppt
49
3.耗伤精血
剧烈的情志变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 精血亏损。
2021精选ppt
50
(二)情志护理意义
1.有利于谰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2.有利于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3.有利于医学模式的转变
2021精选ppt
51
(三)情志护理原则
1.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充满热情和爱心 2.创造美好环境,怡悦病人心情 3.体察病人的需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4.因人而异
2021精选ppt
46
(一)情志与疾病的关系
精神情志活动是由五藏之精化生,因此情 志异常可以导致脏腑精、气、血、神等多 方面的异常。
2021精选ppt
47
1.损伤脏腑
不同性质的情志异常均可直接损伤脏腑, 并有一定规律,以伤本脏和所胜之脏为主。
2021精选ppt
48
2.气机失调
情志异常可直接影响脏腑气机,使气滞不 行, 气机紊乱,或气机升降反作。
2021精选ppt
54
6.以情胜情法
7
(二)辨证论治是决定护理工作的依据
辨证是决定治疗前提和依据,同样,辨证也 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而施护是护理病 人的方法和手段,用“辨证论治”的理论和 方法来指导护理工作,根据疾病的证候,确 定施护原则,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方 药应用,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情致护理以 及中医技术操作的选用等。便病人受到针对 性的护理,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一、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一)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二,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1、整体观念中医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又相互影响。
人体与自然界也有密切关系,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医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病人的全部护理过程中,称之为整体观念。
人体由不同的脏器、器官、组织所组成,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在生理上互相联系,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骨骸等全身各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可见人体的生理活动不仅是靠各脏器自己发挥生理功能,还要靠各脏腑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制约作用来维持。
在分析病理机制时,必需着眼于整体,即把局部病变和整体的病理变化统一起来。
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因素对头痛产生的影响。
又如对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看到邪毒的局部侵入,还要考虑是否与其原有之消渴病有关。
人与自然界关系十分密切,自然界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机能,以致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如反应在生理范围以内称为生理的适应性。
如反应剧烈,超过了生理范围则成为病理反应,即可产生疾病。
所以,我们在辨证施护时必须注意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昼夜变化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说明早、午、晚、夜半时人体阳气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与之相适应,病情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我们在护理上了解这个规律,就知道夜间巡视病房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这条规律确实存在。
发现许多心脏病病人在白天,特别中上午,一般病情都比较平稳,但是到了下午,特别是晚上、半夜发病的病人增多。
总之,我们护理病人,不但要全面掌握病情,正确认识疾病,还应重视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体育活动,以促使机体内外的环境统一平衡,增强抗病能力,促使疾病早日痊愈。
2、辨证施护辩证施护,就是按照中医的理论,通过四诊、八纲对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综合,弄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治疗原则,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做好辨证施护工作,必须掌握辩证知识要领和治疗原则。
如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等;要懂得中医的“望神志”、“审苗窍”、“查指纹”以及十问和脉象知识,还要懂得中医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逆者正治”、“从则反治”等治则的意义,只有这样,辩证才有可靠的依据。
就拿护理工作最常接触的“脉搏”和“体温”来说。
观察脉搏,不仅要了解它的频率与节律,还要通过脉象的浮、沉、迟、数、滑、涩等,来确定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性质,以了解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深浅,病变的趋向。
同样的道理,观察体温,不仅要从体温计上观察是否发热,还是通过四诊合参,进一步判定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是邪盛的发热还是正虚的发热,不能对发热患者一律投以解热剂或行物理降温,而应根据发热的性质来区别对待。
如对外感初起,采用辛温或辛凉解表,一般不用物理降温,以免腠理密固,留邪于内,使外邪不易由汗而解;对于久病发热的患者,其低热缠绵,汗出脉数,舌红少苔,本属阴虚之证,如果给予发汗退热药,虽可汗出热减,但汗出后津液受损,阴虚益甚,反使病情加重,应采用滋阴清热的药物,同时多进清淡流质饮食,并注意调节室温,保持空气新鲜,可促使病情尽快好转。
由上可知,护士必须掌握辨证的方法,按照中医的理论,密切观察病情,才能认清证候,从而有效的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
(二)中医护理原则中医的护理原则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辨证施护基础上的,中医在治疗上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的治疗原则。
因而在护理上,与之相对应的有“扶正祛邪”、“正护”、“反护”、“急则护标”、“缓则护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
1、扶正祛邪中医的疾病观,把病病看作是“正”“邪”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整体。
《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说明中医认识到疾病的发生,是以正气内虚为根据,而以病邪外侵为条件。
在“正”与“邪”二者之中,中医尤重正气。
所谓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帮助病人提高抗病能力,这个问题可从三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要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试作适当的医疗体育运动。
第二,随时注意患者的情志变化,设法消除引起患者情绪波动的因素。
第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用一些补益的药物。
所谓祛邪,就是消除病邪,达到祛除邪气,恢复正气的目的。
祛邪法有解表、攻下、利水、消导、破血、消痰等。
由于邪气所在部位不同,祛邪方法亦异,如病邪在表则应发汗解表,病邪在脘则用吐、消的方法。
运用扶正祛邪的法则时,要根据正气与邪气在疾病中所占地位的主次,恰当地予以应用,在正虚邪不盛时,以正虚为主的病证应予扶正。
在正虚不明显而邪实时,应予法邪。
在邪实与正虚并重时则应扶正的和祛邪并举。
在运用扶正祛邪法时,还须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
2、正护与反护所谓“正护”,就是通过辨证之后,查明了疾病的寒热虚实,然后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不同护理方法,如对虚证病人的护理,应根据“虚则补之”的护则,从生活起居、饮食、物理等均以温补为宜。
所谓“反护”,是指某些复杂的证候,由于症状中出现了假象,其出现的一些症状与证候的性质相违,如果顺从其假象而护理,这就称为“反护”。
如真寒假热病人,由于病的实质是真寒,而表现出假热的现象,亦即内真寒而外假热,其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而颊浮红,烦躁,口渴喜热饮是假热。
对这种病人的护理上应顺从其假象,采取“热因热用”的护则,给予温热药物,温热食物及热性饮料,并注意保暖。
如在服药上出现格拒现象,可采用反佐法,即原来的温热药,煎成后待冷时服用。
如对真热假寒病人,可用“寒因寒用”的反护法,病人表现的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是真热,而四肢逆冷是假寒,可给予寒性药物煎汤热服。
对脾虚不运而产生脘腹胀满,时胀时减,按之则舒,食欲不振,有时呕吐。
由于这种病人并非实证,故可用“塞因塞用”的反护法,以补益的药物及食物来治其阻塞的虚假现象。
又如对食滞所致的腹泻,不仅不能用止泻药,反面需要消导泻下以去其滞,这就是以通治通,即所谓“通因通用”的反护法,应控制饮食,并给予消食、通便、润肠的食物及药物。
3、标本缓急标本含义多种多样,如正气是本,邪气是标,病因是本,症状是标,旧病是本,新病是标。
临床上应通过辨别病症主次、本末、轻重、缓急来确定护理法则。
一般来说,治病必求其本,但如标病过急,则应采用“急者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法则,先护其标后护其本,若标本并重,则应两者兼顾,采用“标本同护”的护理法则。
急则护标:即标症危急,应先护其标症。
如大出血病人,应首先采取止血的紧急措施,即先止血以护标,待血止之后,病情稳定,再找寻和消除出血原因,以护其本。
缓则护本:在标症不急的情况下,在护理上应消除其病因,或采取措施增强其正气来消除病症的根本,本症即除,标症自愈。
如抽搐病人,在止抽之后,即应设法消除其致抽的原因,只有这样,病人才能彻底痊愈。
标本同护:即标本兼顾,如痢疾病人,饮食不进使正气虚,下痢不止是邪气盛,此时标本俱急,应标本同护,一方面扶助正气以护其本,另一方面清热化湿以除其标。
4、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中医护病,有其独特之处,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着眼于证的区别。
相同的证,可有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证,则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病证,应该用相同的护法,但由于病因及病理发展阶段的不同,或由于个体反应的差异,同一种病也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因而护法也不同,如感冒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不同,在护理上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区别。
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异病异症应该用不同的护法。
但有时几种不同的病,如具有同一证候,也可以用同一种护理方法,这就是“异病同护”。
如脱肛、子宫脱垂是两种疾病。
但它们同属中气下陷,故可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来进行护理,如给予健脾益气之剂,避免负重,局部用五倍子、白矾煎水薰洗以促使回缩,或针灸百会、关元等穴以补益中气。
5、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就是对于病证要按照季节、地区以及人的年龄、体质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法。
1、因时制宜: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于出汗,对于风寒感冒者,也不能过于辛温发散,以免出汗过多、损伤津液。
冬季气候严寒,腠理致密,不易汗出,外感风寒者,必需重用辛温解表药,并多加衣被,服姜汤以助药力,使风寒从汗而解。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用药及护理原则。
如南方地区炎热多雨,病人往往出现湿热证候,用药应多考虑清化而凉的药物,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多吃利水去湿的食物或饮清凉饮料。
北方干燥少雨,冬日易受风寒,护理上要注意室内保持一定温度,多饮生津透表饮料。
3、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的不同来考虑护理原则,叫因人制宜。
如性别上有男女的不同,其生理特点亦有差异;年龄方面,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老年则气血衰少,患者多属虚证,各有其常见病;体质方面,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往往不同,因而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差异,在护理上均应予以注意。
6、预防为主中医十分重视治未病,在护理上应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1)、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指在未发生疾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疾病发生。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条件,邪气只是致病的外在因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
因此防病的要点是提高人体的内在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意思。
正气内存的关键是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首先要注意调摄情志。
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产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情志舒畅则气血调和,正气旺盛,身体健康。
反之则气血失调,正气减弱,易招外邪致病。
所以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狂喜、暴怒、忧思、悲伤、恐惧、惊吓等不良的精神刺激,使正气内守,防止疾病的发生。
其次是加强身体锻炼。
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通过运动可使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关节滑利,所以平时应多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如做各种体操,打太极拳,做五禽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