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送别怀人诗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01 送别诗 附专项习题 含解析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01 送别诗 附专项习题 含解析答案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1 送别诗送别诗是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

诗歌所表达的是送别时的离情别绪。

正如江淹《别赋》所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可以说是诗歌中重要题材之一。

在阅读和欣赏这类诗词,要注意离别的场所、时间、人物以及抒情视角。

可以说,这是阅读与欣赏送别诗的关键。

一、送别类别1、谢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恋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壮别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阔别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

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17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17张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境界,无一不印证了离别,是无奈,是伤感,
是文人骚客百涌不厌的绝句!
——高三11班 魏子翱
论据段2:人生处处面临选择,离别何尝不是是一种选择?古代诗人在选择离别时,内心
总隐含着种种唯美的情感。正因选择离别,那“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思念,才那么
2.诗歌的尾联写法巧妙,意蕴丰厚,极具神韵,请简要赏析。(6分)
①想象明年王适金榜题名的情景,表达了对王适赴考的无限期望与 美好祝愿,情真意切;
②就近取譬,取眼前杨柳春风美景,喻金榜题名之事,联想自然, 意境优美;
③寓情于景,将美好祝愿寓于春风美景之中,变上文伤别之悲为高 中之乐,情感变化自然,诗歌格调为之一新。
2018年北京卷 《满江红•送李正 “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 之提刑入蜀》 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2018年浙江卷
李颀 《送王昌龄》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 诗的点染手法。(6分)
2017年全国Ⅱ
苏轼

《送子由使契丹》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以追梦之志为伴,携手不负青春。
分论点
——高三11班 王清波
于3:今日播下离别的种子,待明日开出灿烂之花。
于今日开出离别的花蕾,待明日结出丰硕之果。
于今日结成离别的硕果,与君共享,与君同甘。
分论点
——高三11班 余松桦
离4:别是风,让友谊“度过玉门关”。
离别是酒,让友谊“云影共徘徊”。
【当堂检测】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高考语文复习:送别诗鉴赏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送别诗鉴赏课件

一、认识赠友送别诗
(三)送别活动
1.设酒饯别 酒是神奇的东西,酿自稻粱,回味悠长。古人把酒视为珍贵的饮馔, 在送别时与离人共饮,借酒传达内心无法言说的情感。以酒饯别 2.折柳赠别 折柳与送别相联系,最早出作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灞桥位于长安城东十二里,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灞桥旁设有灞亭,供 人话别。起身告别时,人们折柳相赠。 3.歌唱送别 以唱歌的形式送别,由来已久。古时以离别为主题的歌曲有骊歌、离 歌、阳关三叠等。
B.颔联所写的大丈夫形象,威武潇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
C.“游子本颜诗”主在要作是者议那论里,,就但是也因有离描别写而,呈如现“的杖伤剑感对落尊泪酒的凄”切。之状。
D.尾联总束前面诗句,照应首联,点明了壮士欲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2. 清代沈德潜评本诗颈联“似游离于诗外,实则贴合无间”,请对此做简
一、认识赠友送别诗
(一)题材标志
形式标志:题目中多有“送别”或“送”“别”等字眼。 ①送(别)+人名。李白《送友人》、王昌龄《送柴侍御》 ②地点+送(别)。 许浑《谢亭送别》、白居易《南浦别》、 ③地点+送+人物。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④地点+送+人物+归(使、游、还、入、赴)+地点。王维《送 元二使安西》、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其他。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一、认识赠友送别诗
(二)送别意象:
1.空间地点意象:长亭短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渡口、津渡)、古道
南浦:屈原: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时在亭 中没酒饯行。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第一篇: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高三复习—送别怀人诗——“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知识链接】一、送别诗含义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它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送别诗特点1、形式标志: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

别离形式有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诸多种类。

补: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2、结构形式叙题写意——写人、事(也有叙别或议论)——写景(也有思慕之情或说事)——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或说理警示。

3、常见意象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古道、长桥、青门等。

送别意象: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4、常见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比喻、夸张、借代、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

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

_诗歌鉴赏——送别怀人

_诗歌鉴赏——送别怀人
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 惆怅迷惘的感情。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 意极为凄悲。
②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 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无限思念,此类 送别诗给人情感上的审美感受。
③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 有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4、具体意象: (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2)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 士、游子、怀人。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6)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7)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8)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9)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2020年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 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送别怀人的诗

送别怀人的诗

送别怀人的诗
送别怀人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下面列举一些著名的例子:
1.《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些诗歌都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其中不乏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这些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送别怀人诗复习

送别怀人诗复习
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 赴考、出使、迁 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
送别怀人诗基本知识
①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 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 “别(留别) ××”/ “赠××” “酬××” 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具体的离别的 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友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别》、《送友 人入蜀》、《白雪歌送是宦游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天下谁人不识君。
4、表明自己的心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别董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高适
王勃
千里黄云白日曛,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 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明确送别诗鉴赏方法
抓意象 析手法 品情感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送别诗鉴赏++课件22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送别诗鉴赏++课件22张+

李白《赠汪伦》
情感2: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3:友人离去后的茫然、伤感。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5: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方法指导
5、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 —— 直抒胸臆 (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衢州别李秀才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红,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 不知何地再逢君?
方法指导
5、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 —— 借景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
请简要分析。
随堂实练
1、鉴赏步骤指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先,辨题目 从“闻、左迁、寄”、可看出属送别诗。
其次,抓意象 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和寄寓相思的明月。
再次,品情感
一二句表达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三四句将自己心中的愁思 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
6、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情感6: 别后情境的想象、对友人的担忧与思念。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
教材回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送别怀人诗鉴赏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送别怀人诗鉴赏

2022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 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
少府》 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考情分析
卷别
篇名
主观题设问
2020 《赠别郑炼赴襄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
新高考Ⅰ卷
阳》
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020 江苏卷
《送沈康知常州》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 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6分)
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借景抒情
① 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 的愁绪;
② 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 形象表现。
①《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 ②《白》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 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鉴赏方法
• 鉴赏思路:明确意象→分析意境特点→寄托情感 • 答题思路: • 第一步: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 • 第二步: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 • 第三步: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与所表达情
高考真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 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 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 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送友人

古代诗歌的题材之送别怀人诗-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古代诗歌的题材之送别怀人诗-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古人送别习俗: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离别多。
折柳送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 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 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鉴赏步骤
首先,分析离别诗常用意象。
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 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 接着,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一二句表达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 之地的忧伤之情。三四句将自己心中的 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 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 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 长亭、渡口、南浦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 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 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 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送别诗的情感: 哀伤凄婉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 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 表达这一情感的。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离愁。 “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 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 “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 所组 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 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
最后,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首句寄情于景,三四句拟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送别怀人诗、闺怨爱情诗 课件36张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送别怀人诗、闺怨爱情诗  课件36张

这首诗运用动作描写, 塑造了一位独守空闺、 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 闺中女子形象,表达了 女主人公夜深难眠、忧 愁孤独、思念远方游子 的情感。
情感三:对青春逝去的哀怨。
通过凝妆登楼赏春的少妇 的心理变化描写,写出了 她独守闺房,虚度青春年 华的哀怨之情。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对比、用典、虚实结合
概念解说
中国古代征役频繁,游宦之风盛行,野有旷夫,室有思妇, 文学作品中便出现了大量的闺怨诗。此类诗歌多以弃妇、 思妇、宫女为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有的闺怨诗 则是男子模拟女子口气写的,借以感叹个人际遇,抒发王 朝盛衰之感。
诗歌中的标志
标题中含有“怨”“怀”“妇叹” “闺怨”“幽恨”“寄良人” 等字眼。
本诗表达了诗人 对朋友依依难舍 的深情,抒写了 对人生凄凉悲苦 的感慨。
常用技法
一、修辞手法:比喻、用典、对比等。 二、塑造人物手法:肖像、动作、细节等描写手法。 三、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②以乐景写哀 情(反衬);③想象,虚实结合;④直接抒情。
这首诗用了哪 些手法抒情
送别杜审言
唐 宋之问
表达了思妇对远出服役的丈夫 的思念、牵挂与祝愿。
君子于役
《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 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 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情感二:独守空房的孤独寂寞。
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送别怀人诗例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干①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②。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③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④,听《金缕》。

【注】①张元干:南宋初爱国词人。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向金屈辱求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字邦衡)因上书请斩秦桧,被贬为福州签判。

绍兴十二年,胡再遭迫害,被除名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加以管制。

时张元干寓居福州,作《贺新郎》以送胡铨,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

②故宫离黍:旧时宫殿长满荒草。

③耿:明亮。

④大白:酒杯名。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送别词与通常的婉约之作迥然不同,满纸忠愤,慷慨悲凉,具有震撼心弦的力量。

B.“底事”,即何事、为什么,冠领以下三句,是作者客观的疑问;“昆仑倾砥柱”,指遭逢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

C.“更南浦”二句,始入送别正题,将送别场面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突出了送别的意义,充满悲壮感。

D.“目尽”二句是说:我们关注的是天下古今大事,怎么能像小儿女那样只顾个人的恩怨呢!
E.“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抒发人民流离失所,国家不幸陷于敌手的悲痛。

(2)结合整首词,具体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E[解析]B项,应是悲怆的质问;“昆仑倾砥柱”,喻指北
宋的灭亡。

E项,比喻的修辞手法。

“九地黄流乱注”,是说中原沦陷,有如黄河泛滥;“聚万落千村狐兔”,以狐兔喻敌人,写金兵横行。

(2)①对沦陷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深切思念。

②对沦陷区惨遭金兵铁蹄践踏的悲惨景象的极度悲愤。

③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求和苟安的责问与抨击。

④对自己长期报国无门、渐至衰老的悲怆。

⑤对好友胡铨一再遭受迫害而不平。

⑥对胡铨前途命运的牵挂与担忧。

⑦对挚友面对厄运的支持与激励。

名师教你解题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①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②,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③,羞为献纳臣④。

【注】①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王维与丘为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

②《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③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

④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江东”。

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

B.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

诗人刻画了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形象,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D.尾联中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忍,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E.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D解析:A项,“不得意”点明“落第”。

D项,于“羞”中寓愤。

(2)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

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

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

同时“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