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钉针下趴伏的爱——《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解读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赏析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赏析《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英国17世纪的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作,其影响力至今仍然不可低估。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其独特的诗句和婉转的抒情在不同的时代都饱受其他文学家的赞誉。
本文将从思想视角来探讨《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所表达的深刻和广泛的情感,并以此探讨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文学思想。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散发出深远的情感意味,无论您是对于爱情、友谊、遗憾或社会规范的感受都能得到体会。
它也反映了17世纪英国人独特的文化视角。
文章中描述了洛伊战争和钱洛斯的故事,他们的爱情再度受到社会约束的影响,钱洛斯在一个很宽松的社会里追求着他的梦想,而特洛伊战争却又摧毁了他的一切,很难不对现实的变化感到悲伤。
此外,在描述埃及王宫的场景中,展示的是钱洛斯的追想和安慰,不论是奢华的王宫还是斯巴达国王的强悍威权,都显示出社会规则的影响。
此外,这部作品反映了17世纪英国社会观念的变化,即从贵族观念向民主观念转变。
普鲁弗洛克认为社会秩序是由统治者制定的,而这些规定不能挑战普世真理。
而在普鲁弗洛克的文学作品中,他反映的是民主的思想,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意志,因此应该被尊重和保护。
此外,他在文章中也反映了其价值观,即社会规则应该基于人性,应该保护个人私权和权利。
因此,可以说,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具有深厚而精致的情感,它不仅反映了17世纪英国政治、文化视角,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秩序、自由意志以及人性的价值观的想法。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一部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它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学家的价值观,为当代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迷茫的情歌 浪漫的追寻——赏析《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摘要: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和剧作家,其诸多作品在20世纪甚至对今天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殊荣。
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情歌中相关内容,积极探究主人公内心渴望爱情,但是对爱情又存在惧怕心理的矛盾现象,并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关键词:文学赏析;普鲁弗洛克;诗歌意境《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重点想要表达的是现代人内心的无比空虚以及情感上的相对怯懦。
整个作品的是风格充斥着浪漫主义的因素,这也与作者艾略特早年曾经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拉弗格的深刻影响有关。
该诗属于现代诗歌的范畴,创新地打破了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甚至没有描述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单纯依靠文学典故和宗教掌故等片段,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生动展现出来,具有较高的文学参考和借鉴价值。
现从意象、抒情、内涵、手法等几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一、《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意象赏析在整个作品中,诗人将内心的意象和想法形象化,外化为自然界的一些事物,通过时间要素、人物情感、自然现象等予以充分体现。
在作品的一开始诗人就以黄昏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为背景,重点描述主人公在参加聚会路途中所遇到的种种景物,这也是作者第一次浓墨重彩的开始意象的写作手法。
众所周知,黄昏不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都有着相似的含义,那就是寓意着即将结束和了无生机,作者将黄昏作为开场的背景具有其深刻的内涵,表现出文中主人公的心情的混沌以及复杂,折射出整个世界也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
黄昏作为白天和黑夜的交界处,也寓意着两种自然状态的互相抗衡和博弈,表现出主人公思想在两者之间的徘徊和斗争,也为下步展现出主人公的心理情感打下铺垫。
之所以起名叫做情歌,肯定是有对女性表达主人公的爱慕之情。
象征主义视角下对《情歌》的解读
象征主义视角下对《情歌》的解读作者:刘海承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7期摘要:《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简称《情歌》)是艾略特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使用了相关的意象以及象征主义表达手法,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矛盾以及复杂进行了有效的揭示,对当时西方社会中人们比较空虚以及迷茫的一种生存状态进行了披露,本文从象征主义视角下对《情歌》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艾略特的创作风格的解读。
关键词:象征主义艾略特《情歌》引言在工业时代,垄断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出现了很多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知识分子对传统的理性道德的观念产生了怀疑以及否定,象征主义文学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上很多知识分子以及作家的心理特征。
象征主义文学模式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艾略特作为20世纪英国影响最大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也使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象征主义文学创作过程中,在对题材的选择上一般比较偏重于对个人内心感受的描绘,对比较广阔的社会题材涉及得比较少,在艺术修辞方面则是对生硬的说教和空洞的修辞进行颠覆。
一、艾略特与《情歌》艾略特是英国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人物,在欧洲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在上个世纪,成为西方诗歌界的灵魂。
1922年,艾略特发表了代表作《荒原》,正是这部作品,让他在国际文学界的地位大幅提升,这部作品被看做是上个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被看成是现代诗歌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随后1943年出版的《四首四重奏》这部作品让他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宝座。
《情歌》是艾略特1915年的成名作,诗中用很多内心独白表现出主人公对爱情既渴望又比较害怕的矛盾心理,与现代人心里的空虚和怯懦比较吻合。
在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艾略特利用独特的意象以及象征主义表达手法,对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空虚与迷茫进行展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其实对新生是十分渴望的,这种对新生的渴望力量就是在求爱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主题探析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主题探析作者:谢复祥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01期摘要: T·S·艾略特的长诗《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他早期最为优秀的诗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一篇杰作。
本文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独白的分析,揭示出其潜藏在爱情后的深层主题:社会的病态及人性的弱点。
关键词:《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表层主题深层主题现实主义T·S·艾略特的长诗《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是他早期最为优秀的诗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一篇杰作。
作为一首爱情诗,它与传统的情歌有很大差别。
传统的情歌往往以雄辩术为核心,抱怨情人的冷酷无情,抒发恋人的内心痛苦,常常以有理有力的演说打动情人,以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为由劝说情人拥抱生活,及时行乐。
在这种骑士传统的情歌中,尽管主人公苦恼非常和无休止的抱怨,但他总很自信,从不放弃希望(张剑,1997)。
艾略特的情歌没有落入这样的窠臼,他讲述的是一位羞怯、懦弱、缺少自信的中年男子对求婚问题的深思不定,一方面害怕生命白白溜走,另一方面对事实无可奈何,因此作为一首爱情诗歌,爱情当然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但笔者认为这首诗的严肃性不在字面,而在诗的背后,除了爱情之外,还隐藏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主题。
一、表层主题(superficial theme)该诗名为《情歌》,顾名思义,“爱情”(love)是它的一个主题,从情节上看,通篇都与爱情有关,讲述的是一位中年的文化人想去看一位他所希望看到并心中喜爱的妇女,但是他踌躇不定,在踌躇不定中生出了许多思考,都是反映他内心世界的。
诗的第1行“Let us go then,you and I”(那么让我们就去,你我都去),造成一种假象,仿佛这首诗是一首浪漫的情歌(朱丽田,2004)。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赏析
As the poem uses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echnique,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at is meant to be interpreted literally or symbolically. In general, Eliot uses imagery which is indicative of Prufrock's character, representing aging and decay. For example, "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 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 (lines 2-3), the "sawdust restaurants" and "cheap hotels," the yellow fog, and the afternoon "Asleep...tired... or it malingers" (line 77), are reminiscent of languor and decay, while Prufrock's various concerns about his hair and teeth, as well as the mermaids "Combing the white hair of the waves blown back / When the wind blows the water white and black," show his concern over aging.
罗选民英美赏析教程里的诗歌的翻译与赏析
第一篇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假如我认为,我是回答一个能转回阳世间的人,那么,这火焰就不会再摇闪。
但既然,如我听到的果真没有人能活着离开这深渊,我回答你就不必害怕流言。
那么我们走吧,你我两个人,正当朝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我们走吧,穿过一些半清冷的街,那儿休憩的场所正人声喋喋;有夜夜不宁的下等歇夜旅店和满地蚌壳的铺锯末的饭馆;街连着街,好象一场讨厌的争议带着阴险的意图要把你引向一个重大的问题……唉,不要问,“那是什么?”让我们快点去作客。
在客厅里女士们来回地走,谈着画家米开朗基罗。
黄色的雾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背,黄色的烟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嘴,把它的舌头舐进黄昏的角落,徘徊在快要干涸的水坑上;让跌下烟囱的烟灰落上它的背,它溜下台阶,忽地纵身跳跃,看到这是一个温柔的十月的夜,于是便在房子附近蜷伏起来安睡。
呵,确实地,总会有时间看黄色的烟沿着街滑行,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背;总会有时间,总会有时间装一副面容去会见你去见的脸;总会有时间去暗杀和创新,总会有时间让举起问题又丢进你盘里的双手完成劳作与度过时日;有的是时间,无论你,无论我,还有的是时间犹豫一百遍,或看到一百种幻景再完全改过,在吃一片烤面包和饮茶以前。
在客厅里女士们来回地走,谈着画家米开朗基罗。
呵,确实地,总还有时间来疑问,“我可有勇气?”“我可有勇气?”总还有时间来转身走下楼梯,把一块秃顶暴露给人去注意——(她们会说:“他的头发变得多么稀!”)我的晨礼服,我的硬领在腭下笔挺,我的领带雅致而多彩,用一个简朴的别针固定——(她们会说:“可是他的胳膊腿多么细!”)我可有勇气搅乱这个宇宙?在一分钟里总还有时间决定和变卦,过一分钟再变回头。
因为我已经熟悉了她们,熟悉了她们所有的人——熟悉了那些黄昏,和上下午的情景,我是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我熟悉每当隔壁响起了音乐话声就逐渐低微而至停歇。
所以我怎么敢开口?而且我已熟悉那些眼睛,熟悉了她们所有的眼睛——那些眼睛能用一句成语的公式把你盯住,当我被公式化了,在别针下趴伏,那我怎么能开始吐出我的生活和习惯的全部剩烟头?我又怎么敢开口?而且我已经熟悉了那些胳膊,熟悉了她们所有的胳膊——那些胳膊带着镯子,又袒露又白净(可是在灯光下,显得淡褐色毛茸茸!)是否由于衣裙的香气使得我这样话离本题?那些胳膊或围着肩巾,或横在案头。
浅析《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及其现实意义
诗中的“ 黄 昏” 这个意象 , 很容易会联想到中国 古诗句“ 月上柳梢头 , 人约黄 昏后 ” , 自然而然 的, 读 者也期待着《 情歌》 这首诗接下来会描写一些浪漫 的场景和语句。但 出人意料的是 , 诗人给我们展现
文章 编号 : 2 0 9 6—1 9 0 1 ( 2 0 1 7 ) 0 2— 0 0 7 6— 0 4
A p r . 2 0 1 7 V o 1 . 1 8 N o . 2 S u m N o . 7 2
浅 析《 J・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尔 弗 雷德 ・ 普 鲁 弗 洛 克 的情 歌 》 及 其现 实 意义
绝望。诗歌的开头便出现“ 地狱” 这样的意象 , 为全
诗 铺垫 了荒芜 、 痛苦 、 麻木 、 绝 望 的基调 。
背” “ 擦着它 的嘴” “ 把舌头舐进黄 昏的角落” “ 溜下 台阶” 又“ 纵身跳跃 ” , 直到后来“ 蜷伏起来安睡” , 似 乎是一只猫才会有的举 动, 而猫给人 的形象本应是 机敏 、 灵活的, 结果 在这 首诗里 , 这只化作雾和烟 的 猫慵懒、 逃避 、 无用 , 象征着普 鲁弗 洛克本应在充满
期待 、 活 力热 闹 的 时代 雄 心 勃 勃 、 踌躇满志 , 但 实 际
进入诗歌正文 , 主人公普鲁弗 洛克邀请道 “ 那 么我们走吧 , 你 我两个人 ” , 从他 的语 言中看 , 似乎
诗 中还有一个同伴 , 但通读全诗 , 我们并未找到有关 这位同伴的只言片语 的描述。因此 , 关 于这位邀请 对象 , 有研究者的解释是 : “ 你 和我 ” 代 表普鲁弗洛 克的人格分裂、 理智和情感 的分离 , 即弗洛伊德提出 的“ 本我 ” 和“ 自 我” , “ 本我 ” 指本能和欲望 , “ 自我 ” 指理性 , “ 本我” 受到“ 自我” 的管束和制约。也有研 究者认为 : 诗 中的“ 你” 是指普通 读者 , 这是基 于诗 歌作者认为主人公 的状况和思想也是现实社会中人 们的普遍状态与想法 , 同主人公相似, 现实社会中的 人们 的理 想 和欲望 并 不 能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实现 , 对 于 这种情况他们无力改变, 因此 , 他们只能继续犹豫 、
T.S.艾略特《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诗歌技巧及其创新
T.S.艾略特《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诗歌技巧及其创新摘要:艾略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
本文通过对艾略特诗作《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分析,探索诗人在诗歌技巧和内容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艾略特诗歌技巧创新1 前言英美现代派诗歌大师,诺贝尔文学奖(1984)获得者T.S艾略特是一个影响诗歌潮流的人,是一位具有广泛世界声誉的大诗人,大批评家。
评论家肯拉称他为“20世纪乃至从科尔津治之后英语世界中最富天才和最具影响力的批评家”。
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诗歌批评的角度看,英美现代派诗歌的中心人物都是T.S.艾略特。
的确,他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所取得的难以企及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英美现代派诗歌的一位大师。
2 艾略特的诗歌技巧T.S.艾略特的创造生涯如果以《荒原》为分界线的话,在它之前属于早期,在它之后则是中晚期,因此《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和《四首四重奏》大致可以代表他三个时期的诗歌面貌。
艾略特早期的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
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
根据T.S.艾略特《诗中三种声音》的划分,《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里的声音属于第三种,即诗中的戏剧人物对另一个戏剧人物讲话。
从讲话中,读者逐渐了解到诗中主人公是一个富有的头发稀疏的大龄青年的中年人。
在“像手术台上一个麻醉过去的病人”,黄昏里,普鲁弗洛克邀请他心目中的“你”一道去参观他身不由己陷入的无聊生活圈子,看一看他周围的人如何醉生梦死。
他由于受压抑太深而情不自禁地袒露内心的苦恼。
他向往爱情,然而缺乏自信,在上流社会的风流女子面前自惭形秽,甚至缺少追求性爱的勇气。
他的爱情之歌,如同诗的引言一样,永远闭塞在他内心的地狱里。
知音难觅的旁观者--论《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现代
语言文学研究知音难觅的旁观者——论◎•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现代诗人形象颜小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北京102206)摘要:T.S.艾略特第一首成熟的作+《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与当时符合主流审?的诗歌风格截然不同%这首诗,不仅孕育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学特质,更体现了现代诗人有关都市生活的心灵体验,以及对诗学革新的渴望与忧虑。
关键词:《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S.艾略特旁观者作为现代主义诗歌的拓荒者之一,T.S.艾略特进入英语文坛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早期的代表作《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与浪漫主义诗歌崇尚自然与理想人性的理念截然不同,而是将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中。
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自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开始。
艾略特的《情歌》将市体验与现代诗人的一起,代诗学的含义。
一、都市体验与“情歌”在1905年以前,艾略特大部分时间都在密西西比河畔的生活。
时大的涌入,以及第的的城市。
略特作的,7足轻重的地位,艾略特却对自己身处的阶级并无多大兴趣。
国象征主义诗人德尔之前,市的的是略特的。
Ji 学、、,这大都市的城市体验。
从这一点讲,他推崇波德莱尔、拉弗格(Jules Laforgue)等国象征主义诗人绝非偶然,而是因现代都市生活具的共通性。
尤其是市的傍晚略特很切的感受,早期的数作品总是始这一白天与夜间的替时刻,当路灯亮起,熙熙攘攘的街市逐渐褪去人声,那种喧嚣后的寂静确实是充满诗意的,但这似乎并不是略特偏的那种诗意。
实际上,温柔、静谧甚至悲戚、寥落的黄昏时刻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太多的神之笔,这大概就是什么有人认这两句诗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开端:趁黄昏正铺展在天际①(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像一个上了麻醉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这一人费的比喻与这首诗的题目形成很大的反差。
杰·阿尔弗雷德·普鲁佛洛克的情歌
杰·阿尔弗雷德·普鲁佛洛克的情歌那么让我们走吧,我和你当暮色蔓延再天际像被麻醉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让我们走吧,穿过某些半是冷落的街道,可以躲在里面低声细语的是人们只歇一夜就走的简陋旅馆也是锯末满地,牡蛎壳狼藉的饭馆:紧随的一条条街道像一场用心险恶的冗长的诡辩,把你带向一个不知所措的问题……噢,别问,“那是什么?”让我们走,让我们去做客。
房间里的女人来去如梭,嘴里谈论着米开朗基罗。
黄色的雾在玻璃窗上蹭背,黄色的烟在玻璃窗上擦着它的嘴,把它的舌头舔进夜幕的角落,徘徊在干涸的水坑上,任由烟囱里掉下的灰落在它的背上,在台阶上滑落,忽地又作一跳,看到这是个温柔的十月之夜,围着房子盘绕了一圈,然后呼呼入睡。
啊,的确将来总会有时间,让黄色的雾沿着街道悄悄滑行,在玻璃窗上蹭背;将来总会有时间,总会有时间,化妆好你的面容去见你要见的脸孔;将来总会有时间去谋杀和创造,去从事手头上每天所有的劳作,在你的碟子上提起而又放下一个问题;有时间给你,有时间给我,还有时间优柔寡断地想一百次,还有时间出现幻象和更改幻象一百次,在用一片烤面包和茶之前。
房间里的女人来去如梭,嘴里谈论着米开朗基罗。
啊,的确将来总会有时间,去怀疑,“我敢吗?”“我敢吗?”会有时间转身走下楼梯,我的头发中间露出一块秃斑——(她们会说:“他的头发长得多稀啊!”)我穿着晨礼服,衬衫的硬领紧紧地抵住下巴。
领结雅致而堂皇,但用一个简朴的领带夹固定着——(她们会说:“但是他的胳膊和腿多细啊!”)我敢不敢,扰乱这个宇宙?在一分钟里还有时间,去打定主意又改变主意,过一分钟又推翻决定因为我已熟悉了她们的一切,熟悉了她们的一切:——熟悉了那些黄昏、早晨和下午,我已经用咖啡匙把我的生活量出;我知道人声在渐渐消沉下去的节奏里慢慢低微,被淹没在远处房间传来的音乐。
所以我又怎样能鲁莽行事?因为我已熟悉了她们的一切,熟悉了她们的一切——那些目光像是把你限定于一个公式化的措辞里,而当我被公式化了,在钉针下爬,当我被钉在墙上,蠕动挣扎着,吐出我余年残生的全部烟蒂?所以我又怎样能鲁莽行事?因为我已熟悉了那些胳臂,熟悉了她们的一切——带上手镯的胳臂,裸露、白净,(但在灯光下,浅棕色的汗毛茸茸)是不是一件衣服里传来的香水气味,使我的话语如此离题?卧在一张桌子上的胳臂,或裹着一层纱布。
当梦幻与拖延症相遇_J_阿尔弗瑞_省略_克的情歌_中普鲁弗洛克的心理解读_隋..
DOI :10.3969/J.ISSN.1674-1471.2013.02.020当梦幻与拖延症相遇———《J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普鲁弗洛克的心理解读收稿日期:2013-03-29作者简介:隋亚男(1988-),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英语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隋亚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艾略特诗歌《J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普鲁弗洛克,欲向心爱的姑娘求爱却迟迟不能采取行动;憧憬爱情,却怕遭遇嘲笑,最后只能在梦呓中完成一次独白式求爱。
这一过程中的内心活动符合了当下流行的心理学疾病症状———拖延症。
究其病因,主要是他心中隐匿着的完美主义倾向及内心对失败的恐惧,还有源于以上二者的“固定心态”而导致的怯懦。
关键词:拖延症;普鲁弗洛克;完美主义倾向;恐惧;怯懦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471(2013)02-0088-05Day dreaming and Procrastination :A Psychological Study on Profrock 'sMentality in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SUI Ya-n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 an 250100,China )Abstract :In the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Prufrock wants to pay court to the lady he admires ,but he de-lays and delays until he loses the ability of taking action and drowns in his daydreaming.During this process ,his mental activities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classic symptoms of procrastination ———a popular psychological disease nowadays.By analyzing its symptoms ,causative factors can be recognized as the hidden Perfectionism ,fare of failure and cowardice caused by the “fixed mindset ”.Key words :procrastination ;Profruck ;Perfectionism ;fare ;cowardice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是普遍存在于现代人中的一种心理疾病。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阅读笔记(上)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阅读笔记(上)一喜欢英语诗歌的朋友,大概都知道T. S. 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这个名字。
他是公认的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现代主义诗歌大家。
他的《荒原》和《四个四重奏》是20世纪的名篇,影响深远。
很早的时候,大概我还在中学里,就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四卷本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读过他的诗歌。
那时当然是看不懂,因此留下了一个印象,觉得自己不太可能看懂艾略特。
有这种思想作祟,以后的很多年里,我都没有再去读他的作品。
前些天,很偶然地,我在一本书上读到对艾略特作品的分析。
我意外地发现一点都不难懂,我完全可以看懂他的原诗。
惊奇之余,我试着完整地读了一下他的几首长诗,居然从头到尾都啃下来了,并且还有很多心得。
我发现,这种现代派的长诗,真是不能只读翻译,必须去读原作,否则只会越读越糊涂。
就拿《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这首诗来说,我在网上找到了两个中译本(全部译本一共可能有五六种吧),一是查良铮译的,另一个是汤永宽译的。
虽说都是出自名家,但是两个译本都令人不满意,而且都没有注解。
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如果你只通过这两个译本来读这首诗,你是不太可能读懂的。
因为这是一首名诗,现代主义诗歌经典,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语言优美,富有思想性,所以我决定为这首诗做一个详细的笔记。
笔记采用两个中译本和英文原诗逐行对照的形式,然后我会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并且谈一下我对原诗的理解。
我的目标是,读完这篇笔记以后,理解这首诗歌就不会有任何困难了。
二在开始详细的笔记前,我先介绍一些基本情况。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写于1910-1911年间,当时艾略特23岁,刚刚从美国来到欧洲,思想正处在急剧转变的过程中。
这首诗标志着他已经完全转向了现代主义诗歌。
艾略特写这首诗的时候,年纪虽然很轻,但是作品本身已经非常成熟了。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主题探析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主题探析2019-06-20摘要: T·S·艾略特的长诗《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他早期最为优秀的诗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篇杰作。
本⽂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独⽩的分析,揭⽰出其潜藏在爱情后的深层主题:社会的病态及⼈性的弱点。
关键词:《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表层主题深层主题现实主义T·S·艾略特的长诗《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是他早期最为优秀的诗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篇杰作。
作为⼀⾸爱情诗,它与传统的情歌有很⼤差别。
传统的情歌往往以雄辩术为核⼼,抱怨情⼈的冷酷⽆情,抒发恋⼈的内⼼痛苦,常常以有理有⼒的演说打动情⼈,以⽣命短暂时光易逝为由劝说情⼈拥抱⽣活,及时⾏乐。
在这种骑⼠传统的情歌中,尽管主⼈公苦恼⾮常和⽆休⽌的抱怨,但他总很⾃信,从不放弃希望(张剑,1997)。
艾略特的情歌没有落⼊这样的窠⾅,他讲述的是⼀位羞怯、懦弱、缺少⾃信的中年男⼦对求婚问题的深思不定,⼀⽅⾯害怕⽣命⽩⽩溜⾛,另⼀⽅⾯对事实⽆可奈何,因此作为⼀⾸爱情诗歌,爱情当然是贯穿始终的⼀个主题,但笔者认为这⾸诗的严肃性不在字⾯,⽽在诗的背后,除了爱情之外,还隐藏了⼀个更深层次的主题。
⼀、表层主题(superficial theme)该诗名为《情歌》,顾名思义,“爱情”(love)是它的⼀个主题,从情节上看,通篇都与爱情有关,讲述的是⼀位中年的⽂化⼈想去看⼀位他所希望看到并⼼中喜爱的妇⼥,但是他踌躇不定,在踌躇不定中⽣出了许多思考,都是反映他内⼼世界的。
诗的第1⾏“Let us go then,you and I”(那么让我们就去,你我都去),造成⼀种假象,仿佛这⾸诗是⼀⾸浪漫的情歌(朱丽⽥,2004)。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说是“你和我”,但实际上此时只有普鲁弗洛克⼀个⼈在街上⾛。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简介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简介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是由美国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于1915年创作的一首长诗。
诗歌通过一个自怜、犹豫不决的中年男子,普鲁弗洛克,的视角探讨了现代人的孤独、无力感和无意义的生活。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普鲁弗洛克内心的独白呈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普鲁弗洛克描绘了一个无望的社交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他感到自己在意识形态的束缚下无法与他人建立联系。
他感到自己被一种无性的存在所困扰,并对自己的外貌和社交能力感到不安。
诗中展示了普鲁弗洛克的内心对时间流逝的担忧,以及他对自己能否追求爱情和满足的怀疑。
诗的结尾,普鲁弗洛克表示他害怕被拒绝,害怕追求爱情的失败,害怕社交的尴尬。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
经典之作,它通过探索现代人的孤独和无助感,对传统的爱情观和社交观提出了质疑,从而在诗歌领域引领了新的探索方向。
名诗荐读艾略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名诗荐读艾略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S.Eliot(艾略特)(查良铮译)诗人简介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
其代表作品有《荒原》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1943年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简介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著有《探险者》《旗》等诗集。
他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其诸多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名诗赏析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并曾于198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诗歌现代派运动的领袖,他的诗歌和文学批评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艾略特深受玄学派的影响,他认为“奇思妙喻是对某一修辞手段精雕细琢、推演深化,使其进入创造性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因此,他在诗歌作品中常常使用客观对应物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也是艾略特迈向《荒原》的前奏曲,诗人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中年男子无法对爱人表达爱意的矛盾心理。
全诗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与“你”共同走向“房间”的过程,这里的“我”是意识层面的自己,而“你”则是潜意识层面的自己,“我”和“你”共同构成了一个个性复杂的普鲁弗洛克,在决定是否进去“做客”之前,“我”和“你”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普鲁弗洛克不停的“决定”、“变卦”,但是在经过几次对“我敢吗”和“我可有勇气”的思考后,他彻底犹豫了。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主题探析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主题探析摘要: t·s·艾略特的长诗《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他早期最为优秀的诗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一篇杰作。
本文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独白的分析,揭示出其潜藏在爱情后的深层主题:社会的病态及人性的弱点。
关键词:《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表层主题深层主题现实主义t·s·艾略特的长诗《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是他早期最为优秀的诗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一篇杰作。
作为一首爱情诗,它与传统的情歌有很大差别。
传统的情歌往往以雄辩术为核心,抱怨情人的冷酷无情,抒发恋人的内心痛苦,常常以有理有力的演说打动情人,以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为由劝说情人拥抱生活,及时行乐。
在这种骑士传统的情歌中,尽管主人公苦恼非常和无休止的抱怨,但他总很自信,从不放弃希望(张剑,1997)。
艾略特的情歌没有落入这样的窠臼,他讲述的是一位羞怯、懦弱、缺少自信的中年男子对求婚问题的深思不定,一方面害怕生命白白溜走,另一方面对事实无可奈何,因此作为一首爱情诗歌,爱情当然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但笔者认为这首诗的严肃性不在字面,而在诗的背后,除了爱情之外,还隐藏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主题。
一、表层主题(superficial theme)该诗名为《情歌》,顾名思义,“爱情”(love)是它的一个主题,从情节上看,通篇都与爱情有关,讲述的是一位中年的文化人想去看一位他所希望看到并心中喜爱的妇女,但是他踌躇不定,在踌躇不定中生出了许多思考,都是反映他内心世界的。
诗的第1行“let us go then,you and i”(那么让我们就去,你我都去),造成一种假象,仿佛这首诗是一首浪漫的情歌(朱丽田,2004)。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说是“你和我”,但实际上此时只有普鲁弗洛克一个人在街上走。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文学与文化解读
《J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文学与文化解读摘要:与艾略特的其他诗作相比,其早期诗歌代表作《J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较少受到读者和学界的关注。
实际上,这部受到时代潮流和其他作家影响的作品是形成艾略特诗风的关键,是相助艾略特走向“荒原时期”的肇始之作。
艾略特以诗歌主角普鲁弗洛克为中心,既描绘了他所在社会的文化缺失,也揭示了他身处人群的庸俗浅薄;既勾勒了其性格之迁延愚懦,也展示了其内心之丰富敏感,而这些情形则与古代西方璀璨文化与优美人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艾略特的信仰与渎神、怀古与讽今、劝诫与反讽、严肃与谐谑、绝望与希望、真挚与不恭,在《J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形成某种张力,构成了诗歌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孤独;边缘;意象;典型;诗歌;文学;文化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0)03-0066-04(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李琪∗∗∗第40卷第3期绥化学院学报2020年3月Vol.40No.3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Mar .2020收稿日期:2019-09-29作者简介:李琪(1974-),女,吉林四平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与西方文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8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二十世纪英国文化批评代表人物研究”(HDYJW2018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纵观艾略特的创作情形,《J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诗风上模仿法国象征派诗人儒尓·拉福格(Jules Laforgue ),处于艾略特的诗歌创作从模仿他人风格到形成自我特色的转折点上。
艾略特在诗中解剖了J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这个忠于“心中的自我”的人在前往求爱赴宴途中之所见、所思、所感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心理,反映出一代知识分子面对生活时产生的情绪。
浅析《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及其现实意义
T . s . 艾 略特是世界闻名 的英 国诗人 、 剧作家 、
文学 评论 家 、 现代 派诗 歌 运 动领 袖 。艾 略特 于 1 8 8 8
《 情歌》 ) 。这部作 品被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 ・ 庞德 赞为“ 我 所读 过 的一个 美 国人 写 的 最好 的诗 篇 ” ’ , 《 不列颠百科全书》 评论《 情歌》 是“ 意象派英语诗歌
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2 7年 , 艾 略特 正式 加入英 国国籍 。 诺 贝尔 文学 奖 。瑞典 皇 家学 院在 为其颁 奖 时作 出这 样 的评 价 : “ 艾 略特 作 为一 个 诗 人 , 对 同时代 人 和 年 轻 同行 的影 响 , 也许 要 比我 们 这 个 时 代 任何 一 个 人 都深远。 ” … 加 拿 大 著 名评 论 家 弗 莱 也 曾说 过 : “ 对
・
7 6・
容, 反复询问 “ 我可有勇气? ” , 好像有一种并未明说 的内心想 法 留给读 者 去猜测 、 回味 。 不同于其他情诗的直抒胸臆与对意 中人抑制不 住 的赞美 , 艾略特的《 情歌》 中充满了许多初看起来 无太多联系 , 但 细细品味后 有着深刻用 意的意象 。 《 情歌》 开头引用 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但 丁的代
表露 的空 白部分。初读这首《 情歌》 , 主人公普鲁弗 洛克 给读 者 的感觉 是一 位 头 “ 有点秃” , 四肢 消瘦 的
中年知识 分 子形 象 , 佩 带一 条 “ 雅致而多彩的” 象 征
上流社会人士的领带。似乎他想借助情歌向一位女
士 吐露爱 情 , 但最 终他 也没 有真 正表 白 , 整首 诗 中读 者并 未看 到振 奋人 心 的爱 恋 和 浪 漫 的 激情 , 他好 像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认知文体分析
三、‘ 情歌》中语言碎片的概念隐喻
1统领性主题隐喻。全诗围绕两个个主题隐喻,即 “ . 爱情是一 念隐喻理论,揭示 ‘ 情歌)中支离破碎的语言表象下面所隐藏的完整连贯的概念 段旅程”L V AJ u N Y) 上层社会是一个围城"U P R ( O EI O R E 和“ S (PE 化袭征,并试图从认知文体学的视角对诗歌进行新的阐释 。 C A SI E E L S AS G )来展开。这两个主题隐喻是故事延展的大动脉 S I L 键 词 J‘。 尔弗雷德 ‘ 夫 J阿 普鲁弗 洛克的 情歌》 碎片; 概念隐喻 和串联主人公普鲁弗洛克散乱意识的主链条。普洛弗洛克渴望走入 引言 那个充斥着上层贵妇人的房间里,然而他的怯懦和无能阻止了他前 《. J阿尔弗瑞德 ・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以下简称 《 情歌》 )是 进的步伐,使他一直徘徊在f ̄ 。他在窗外看到上层社会这个屋子 -l J" 美国著名诗人 TS艾略特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庞德在读了 《 .. 情歌》 里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景象,这也使他内心生出厌恶之情。然而, 后认为艾略特 “自己现代化了自己” ,并盛赞艾略特是 “ 现代文学运 内心充满的欲望和长期被压抑的现实又促使他不断翘首相望。站在 动中的明星” 。如果说艾略特的 《 荒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宣言书, 上流社会的窗外,主人公既想进去,又不敢进去,或许他压根不想 那么 《 情歌》则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序幕和前奏。( 苗福光,20 ) 0 5 进去。踌躇在这个围城之外,普洛弗洛克和他的内心世界发生着激 《 情歌》呈现了普鲁弗洛克在求爱路上的混乱意识和优柔寡断 烈的思想斗争,支离破碎的片段晦涩难懂,翻江倒海的挣扎给人一 的精神状态,刻画了一个犹豫不决、胆小怯懦并最终绝望放弃的悲 片荒原的意象。诗歌走到结尾,普鲁弗洛克还是没有走进上层社会 情主角。前人从不同角度对 《 情歌》做了丰富深刻的评述,大多聚 的围城,而是跌落在城市边缘,垂死挣扎,是毁灭还是重生? 焦于情歌不关情的讽刺悖论 ( 张剑,19 ;黄遵洗,20 ) 97 00 ,指代、 诗歌的开篇也是主人公求爱之旅的第一步。 l U ote ,y ua dI e S t g h n o n , 比喻、象征和典故的巧妙应用 ( 王丽丽,20 ) 00 ,以及艾略特的现代 主义批评原则和艺术思想 一 ( 彭桂芝、曾新,20 ;王文,19 )等。 04 94 L t sg ,tr u hc r i af ee e t e , e o h o g et nh l d s r dsr t u a - t e 尽管这些批评对该诗歌做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探究,但是作者 认为这些研究并不全面,诗歌语言本身还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深度值 L t S oa d ma eo r ii e k u v s . Ug n t 得挖掘。本文拟从现代主 义文 学的一个关键词—— 碎片 (r m n) f g et a 入手,以诗歌语篇中非常规的语言表达为分析对象,运用概念隐喻 在诗歌正文的开篇就使用了祈使句型 “ t S l …”表现着主人公 eU 理论来分析 《 情歌》中支离破碎的语言表达下隐藏的完整连贯的概 坚定的决心和强烈的渴望。两个人称指示代词 “ o ”和 “ ”同时 yu I 念化表征,引导读者重构和解读诗歌主人公的意识世界,从碎片的 也表达了对 “ o ”的建议, yu 这里其实是普鲁弗洛克在说服内心的自 废墟中构建连贯的意义,给现代生活的混乱带来秩序的希望,达到 己来进一步坚定去拜访的决心。普鲁弗洛克开始了他求爱的历程。 对诗歌不同视角的欣赏与阐释。 然而诗歌的第一个小节中竟重复使用三次 “ tS o 主人公貌似 l ”, eU g 二、隐喻的认知理解 汹涌澎湃的壮志雄心实质上是他心里没有底气的表现。一个真正有 2 O世纪 9 O年代后,随着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文体 勇气的人是不会嘴上嘟囔着一个1号, 2 还不断斗争着内心的懦弱的。 1 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明显的认知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用认知 普鲁弗洛克经过开篇的第一节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但这一步迈出的 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分析文学语篇。这一分支被语言学家们称为认 是如此 的艰难。 知文体学,或认知诗学。作为处于语言学,文学研究,和认知科学 ‘ I h o tewo nc mea dg nter m h o me o n o T li g f c ea g l. ak n Mih ln eo o 接口处的- 1年轻学科,认知文体学 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 -' 7 系,其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主要来自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包 在普鲁弗洛克经过几条漫长冷清的街道后,终于来到了他要拜 括前景化理论、图形一 背景理论、 语篇世界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 访的 目的地一女士们走来走去的屋子。这里 “nt o m"给读者 I el h o 念整合理论等等,其关注的焦点是语篇类型和读者认知解读之间的 呈现 “n l”的 意象图式,即女士们在屋内,普鲁弗洛克在屋外。 关系。本文聚焦于 《 情歌》语言碎片,揭示其中系统连贯的概念隐 他在屋子的窗户外翘望张着, 猜测着女士们正在谈论着米开朗琪罗。 喻系统,重构诗歌完整连贯的意义,以达到对诗歌认知深度理解。 上层社会的围城使得普鲁弗洛克充满了僮憬,他在城外看见里面的 Lkf 18 )认为理解概念隐喻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靶 景象是多么得美好诱人。而这一切也只是他的猜测,谁又真正知道 aof(9 7 域。 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 里面是何等的乌烟瘴气呢? 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 An d e ee lb me di e dt r l ct n h wi i 以“ 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 ao & Lkf T ee lb me teewi et h r l et , h r lb me wi i I i Jhsn 90 ) ono,18:5 。隐喻是作为概念并系统性地存在于我们的头脑 中,即隐喻的概念体系。 概念隐喻在认知功能角度上分为结构隐喻、 T e e lb i t h r wi et 1 me omu d r dc ae r e a r t , n e 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类,其中实体隐喻指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 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 An d e e lb me di e dt r wi et n he l i 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 ( ao & Jhsn 9 0 6 。容器隐喻在实体隐喻中最具有代 Lkf ono ,18:2 ) 表性。该理论认为人本身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容器,有内外之分。本 对普鲁弗洛克来说, 他有大把时间用来犹豫是进是出。 te 从“ r h e 文认 为人 类 社 会 亦 可被 看 成 是 一 个 容 器 ( O IT S A wlb t e S CE Y I i ei ”的重复使用读者可以 l m 看出主人公立即就可实 现的一次 C N ANE ) O T I R 。上层阶级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或是某些个人组成的 拜访被他反复的斟酌变得遥不可及。虽然已经来到了房间的窗前, 群体,可被看作是大容器中的一个小容器,或多个小容器组成的大 但是普鲁弗洛克没有径直走进去,而是进退两难,步履维艰。在这 容器。总之上层阶级社会也可作为一个容器被识别其特征 ( PE 里也让读者形成一个路径 (a )意象图式:主人公走到窗前,又 U PR pt h C AS O E ) 同样, L SS C N IA R。 围城可被看作一个具体形象的容 停下,思考片刻,又原路折回,如此情况反复几次,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 普鲁弗洛克的情 歌 ( 下简称 情 歌》 以 )便是其这一时
期 的代表作品,发表于 1 I 9 5年,实际创作于 l l-9 年 901I 1 间。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 欧美整个社会 局势动荡 不安 , 社会矛盾 日益尖锐 , 现代都市人的道德理想与精神价 值正面临着空前 的危机 ,入际关系支离破碎 , 人们对前途感 到悲观迷惘 , 情歌> )用内心独 自表现主 人公普鲁弗洛克渴
巷, 也不会想着要带 自己心仪 的对 象去到满 目疮痍的下等旅
店或者一见就毫无情 调毫无 食欲 的大排档、小饭馆 , 更何况 普鲁弗洛克是一位穿 “ 晨礼 服” ,系 “ 领带”的上流社会的
知识分子 ! 跟所有的绅士一样 ,普鲁弗洛克从一开始也要
制造浪漫情境 ,想带 自己心仪 的人一起走 , 离开这无聊的人
是诗人 , 的家庭一直保持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 的传统 。 他 艾
略特 认 为 自 己在政 治 上是 保 皇 党 ,宗 教 上 是英 国天 主 教 徒 ,
一
普 鲁 弗洛克 对爱 的渴望
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他的早期作品情 调低沉 ,通过联想、
隐喻、暗示等各种手段 ,表现现代人的苦闷 , J阿尔 弗瑞 ・
诗歌一开始 , 其实普鲁弗洛克就有 了表白的冲动,或者
说在 自己内心历练几百回之后 ,他发出 了邀请,“ 那么我们 走吧,你我两个人” 我们走吧 ,穿过一些半冷清 的街” ,“ 。
我们且不去追究这些所谓的表白是不是真 的已经兑现 , 或者 是否已经为对方所听见 , 毕竟普鲁弗洛克作为一位绅士 , 作 为一个有知识有 身份 的上流社会 人士有想法要带 自己心爱 的人 “ 穿过一些半冷清的街” ,逃 离那 “ 喋喋人声” 下等 、“ 旅 店” 以及“ 满地牡蛎壳的小饭馆” 这 怎么能说他 “ , 无情 ” ?
的挣扎 中陷入梦境 ,最后被 众人惊醒 ,爱却只能被淹没,“ 在钉针下趴伏” 。
托马斯‘ 斯特恩斯・ 艾略特 (8 8I6 )是英 国 2 18 -9 5 0世纪
不是没有爱 ,只是他 的未能表 白的爱 “ 为别针所确 定” ,而
后 “ 在钉 针 下趴 伏 ” 。
影响最大 的诗 人。他 出生于美 国密苏里州。父亲经商 ,母亲
望爱情又害怕爱情 的矛盾心态 , 表现的是现代 人的空虚和怯
懦。
不能否认 ,当两个人相爱 , 或者当一位男士真正 的爱慕一位
女士 ,试图表 自,谁都不会选择喧嚣的大街,或者肮脏 的小
读罢整首诗 (3 1 l行) ,我们不难发现主 人公普鲁弗洛 克这个作为贯 穿整首诗的矛盾体在 “ 重大问题”上进行着无 数次的挣扎 , 最后在被众人惊 醒之 后却 只能被淹没。我们在 质疑这首 “ 不是情歌 的情歌”到底 为谁歌I时 ,有读者认为 l
将会遭 到无情 的拒绝 , 害怕 自己内心跌入低谷的 自信被 完全
打消 ,因此 ,他希 望 自己 “ 成为 一对 蟹钳” ,驮着 自己疲惫、 无奈、毫无青春气息 的躯壳 ,“ 急急掠过 沉默 的海底” ,而不 想完全 “ 公式化 了,在钉针 下趴 伏” 被 ,更不 想 “ 被钉着在
没有爱的情歌”I ,甚至被解读为 “ 黄昏 ’世界 的哀歌” ‘ J 等。而在笔者看来 , 情歌 并 非不关情 ,普鲁弗洛克也并
收稿 日期 :2 1—0 —2 00 7 0 作者简介 :黄吴文 (9 2 ,男,湖 南永州人 ,湖南 18 一) 科技 学院大学英语教 学部教师 , f b 四J g 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 l
这 “ 情歌不关情” j ,或者诠释为 ‘情 歌> I ( < )不见情只有颓
废人 ,也有读者评论这是一首 “ 无情 的情歌”【,“ 4 一支 】
群 。然而 , 仅仅 因为 自己生活 的环境 ,或者说是因为 “ 一些
半 冷清的街”的阻隔 , 不得不要听闻这 贫民区的 “ 他 喋喋人 声” ,才能把 自己的爱 人 “ 引向一个重大的问题” 。即便从始 至终普鲁弗洛克并没有说 出这个 “ 重大的问题” 到底是什 么,
爱情表 白— — 的态度 变化作 为贯 穿整首诗 的主线 ,用内心独 白表现 主人公普鲁 弗洛克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 ,在无数 次
关键词:爱情;渴望;挣3 ;钉针;趴 伏 L 中图分类号: I0 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 - 2 9(0 )0 - 0 8 0 63 2 1 2 1 1 10 5 - 3
专 业研 究 生。陈 玉 玲 (9 3 18 一)女 ,湖 南 东 安 人 ,蓝 山县 职
但是大家——不管是他求爱 的对象还是旁观者 , 甚或是读者
— —
都心知肚 明:一位绅士带走一位女士离开喧嚣, 躲避在
二人世界 ,还能做什么呢? 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 普鲁弗洛
克 内心不仅藏着爱藏着情 , 还装着浪漫 , 这正是因为 自己对
第3卷 第 1 2 期
21年 1 01 月
湖 南科技学院学报
J r al fIun n Unv st fSce c n gie rng ou n o t a ieri o y in ea d En n e i
、 1 2No 1 ,. . o3
J n.0l a 2 l
爱情 有了羯望 , 才会下定决心带走 自己心爱的人去表 自,去
业中专英语教师。
5 8
享受 自己的二人世界 。
让人不愉快的是 , 普鲁 弗洛克却 内心充满恐惧 。对他来
说 ,这 “ 喋人 声 ”般 的评 论 ,那 世 人 鄙 夷 的 眼神 ,就 正 如 喋
一
怎 么 开 口? ” 他 害 怕 ,害 怕 自己 的 “ 大 问 题” 一 旦提 出 , 重
在 钉针 下 趴伏 的爱
J・ 阿尔弗瑞德 ・ 普鲁 弗洛克 的情歌 解读
黄吴文
摘
— —
陈玉玲
(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 ,湖 南 永州 4 5 O :蓝山县职业中专 ,湖 南 蓝山 4 5 0 ) 2 10 2 8 0 要 : J・ 阿尔弗瑞德 ・ 普鲁 弗洛克的情歌 》是 艾略特第一部 重要 的作品 ,作者以主人公普鲁 弗洛 克对待 “ 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