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平泉县中考语文七模试卷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河北省)(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河北省)(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5题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长津湖》已打破此前由《战狼2》保持的国产影片票房最高纪录,其中的情节咄咄逼人。

B.天刚蒙蒙亮,新娘子便起床梳洗妆饰,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骗跹。

C.在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D.端午节早晨醒来时,爷爷已经把菖蒲、艾草挂在了院门、屋楣之上,奶奶则把裹有朱砂、雄黄和香料的香囊戴在了我们小孩子的胸前,我们喜出望外。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东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日中”指正午时分。

古代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午时指11点到13点。

C.我国古代常用“迁”表示官职的调动,“左迁”“迁谪”意为降职,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古人称谓有谦敬辞之分,如敬称对方的学生为“高足”,谦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4.诗词原文填空。

(8分)⑴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⑵,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⑶子在川上曰:“,。

【中考冲刺】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对中国人来说,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

从生疏..到熟练,从拿起到放下,这是一种耳濡目染,这是一种(yán chuán shēn jiào),这是一种中国人无法割舍的情怀。

中国人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饱含在小小的筷子之中,这让筷子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___________。

总之,我国的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guó cuì)。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生疏( )①源远流长( )(2)根据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án chuán shēn jiào)___________①(guó cuì)___________(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明代才开始称为“筷”,与如今相似①到了汉代,人们称为“箸”①筷子在先秦时期称为“”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二、情景默写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刿曰:“肉食者鄙,_______。

”(《曹刿论战》)(3)李白是盛唐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想象新奇,意境新颖,诗中借明月寄托对友人关切的诗句是“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4)长辈在给后人题词时经常用“鹏程万里”,这一成语出自《北冥有鱼》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

(5)刘禹锡虽仕途坎坷,却永葆洁身自好、忧国忧民之心。

他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情操。

河北省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七下·遂宁期末)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伶仃(dīng)炽痛(chì)澎湃(pài)锲而不舍(qì)B . 校补(jiào) 哺育(pǔ)修葺(qì)慷慨淋漓(kǎi)C . 殷红(yān)诘问(jié)污秽(huì)心有灵犀(xī)D . 迭起(dié)花圃(pǔ)归省(shěng)鲜为人知(xiǎn)2. (2分) (2019七下·桐庐月考)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大峡谷怪石嶙峋,但倘若没有水亿万年的锲(qì)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创造,就不会有这些震撼心灵的奇石作品。

B . 元宵演出高潮叠起,人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在广场上欢腾起舞,或激情澎湃(pài),或轻盈巧妙,热闹非凡。

C . 文学之花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哺(bǔ)育,作家只有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孕育出斑斓多姿的作品。

D . 虽然他不再锋芒必露,变得更加谦逊(xùn)和内敛,但勇于尝试、勇于挑战、勇敢迎接生活苦难的状态并未改变。

3. (2分) (2019七下·滨海期末)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不玩手机。

B .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为了创建文明城区,建设宜居滨海,各社区召开了多次“万人环境大清整”活动。

D .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诸多问题。

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话剧《屈原》巧借历史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反共的投降卖国嘴脸。

2024语文模拟试题(七)参考答案

2024语文模拟试题(七)参考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七)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2题14分)1.(8分)(1)(2分)①xiānwéi②hùnhé(2)(2分)①腐蚀②抵御(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3)(2分)突破摆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给分)(4)(2分)C(两句间是假设关系)2.(6分)(1)(2分)④句后(或⑤句前)(2)(2分)“发挥”改为“发扬”(3)(2分)高出的、高大的石头(意思对即可)第二部分(3~19题56分)一、(一)(6分)3.(6分)独怆然而涕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征蓬出汉塞醉翁之意不在酒铜雀春深锁二乔长风破浪会有时(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给分)(二)(6分)4.(2分)该句展现了欢乐热情的劳动画面,因此朗读时要声音高亢、语调高昂,富有气势。

(意思对即可)5.(2分)“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地点染了春的生机,也突出了春耕的开始。

(意思对即可)6.(2分)甲展现了劳动中歌唱的画面,乙写诗人以种稻为乐事。

让我认识到,劳动不单单是辛苦的,还可以是快乐的。

在劳动中体会付出的喜悦,劳动的人是幸福的。

(意思对即可)(三)(13分)7.(4分)(1)面对(执策而临之《马说》)(2)秀丽(蔚然而深秀;《醉翁亭记》)(3)去,到(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4)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每个词解释各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8.(4分)(1)各位游伴分别写下年龄、籍贯,并记下这难忘的一天。

(2)为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

(每小题2分,重点词译出,意思对即可。

)9.(2分)以有声写无声,“铮铮”二字反衬夜晚的静谧。

(答出有声写无声给1分,反衬静谧给1分)10.(3分)甲文表现了作者苦闷悲伤的心境,乙文表现了作者的旷达与闲适。

(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及以上3分,意思对即可)二、(一)(9分)11.(3分)①水道②会通③实现大运河工程设计的材料12.B(3分)(原文为“几乎所有的运河河段都面临着如何平衡“聚水”和“泄洪”的问题”,不是所有的。

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藩篱(fān)厄运(è)无动于衷(zhōnɡ)B . 劫掠(lǜe)困扰(rǎo)物竞天择(jìnɡ)C . 酝酿(yùn)归咎(jiòu)五彩斑斓(lán)D . 栖息(qī)失衡(hénɡ)束手无策(sù)2. (2分)(2017·老河口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人的一生都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

B .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所以,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C .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D . 在微薄、微信等新媒体盛行的当下,政务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翻开诗卷,我们处处看得雨景、雨声,品得雨味、雨境。

B .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

C . 中科院初步分析,造成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原因,可能是来自欧亚大陆迁徙至东亚地区的野鸟携带的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

D . 教育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严格做好晨检、测量体温工作,防止不出现问题。

4. (2分)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 . 《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 . 《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

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 . 《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河北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扫描版

河北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扫描版

河北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5题,22分)1.(1)D (2)略2.(1)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2)飞来山上千寻塔不畏浮云遮望眼(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1)zǎn cuán(2)头投4. B5.(1)示例:劳动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传承着创建的才智和荣光。

(2)示例:大多数同学具有劳动意识,少数同学劳动观念很弱。

其次部分(6~24题,48分)一、6.(1)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2)杀身成仁7. 不同意。

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烦扰,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言之成理即可)8. 国家危难,山河飘摇,如风中漂浮的柳絮,个人际遇起伏,颠沛流离,像雨打水上的浮萍。

反映了国家危在旦夕,人民的生活也动荡担心的境遇。

二、9.(1)离开(2)一直(3)询问(4)尽10. D11. 有评论家认为数百年以来,学识渊博、通晓古今方面,没有能超过刘焯的人。

12. 一是都爱读书,二是都广泛拜师,三是都很刻苦。

三、13. 牛奶中L-色氨酸的含量不足以显著安眠;没有准确的探讨证据能说明牛奶有显著安眠的效果。

14. 不能删去。

“从中医角度讲”是表示限定的词语,说明中医认定牛乳具有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的功效,去掉就表示中西医都这样认为了,与原文表达意思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科学性。

15. 喝牛奶能安眠,是因人而异的,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大部分人认为喝牛奶能安眠,然而并没有准确的探讨证据能说明牛奶有显著安眠的效果。

16. B四、17. ①遭遇约翰的暴打;②遭到贝茜和阿博特(使女)的讽刺、挖苦;③被拖进恐怖的房子里关起来;④里德太太的冷漠无情,不管不问。

(答出3点即可)18. 表现了简·爱擅长思索、追求同等、敢于抗拒的性格特点。

19. 假如人们违反了死去的人的遗愿,死去的人在坟墓里会感到特别担心,会重返人间,惩处违反誓言的人。

平泉中考语文试卷

平泉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憔悴(cuì)踌躇(chóu chú)B. 谈笑风生(shēng)毕恭毕敬(bì)纷至沓来(tà)C. 欣慰(xīn wèi)贬低(biǎn dī)突兀(wù)D. 崇拜(chóng bǎi)悠然自得(yóu)拘束(jū)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提心吊胆、毫厘不爽B. 漫不经心、斩钉截铁、首当其冲C. 倾国倾城、迫不及待、自吹自擂D. 风和日丽、手舞足蹈、滥竽充数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我看到他时,他正在认真地看着一本厚厚的书。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4. 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山犹如一位巍峨的巨人,屹立在平原上。

B. 他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

C. 他的眼睛犹如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的知识。

5. 下列句子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勇敢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

B. 她的歌声宛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新颖独特,吸引了我的注意。

D. 那个地方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那片绿意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独自一人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

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

我忍不住驻足观赏,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阵淡淡的清香。

我顺着香气走去,发现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茶园。

那是一片整齐的茶树,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茶农们正在忙碌地采摘茶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平泉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平泉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B. 雕梁画栋C. 振聋发聩D. 铺张浪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唱歌、跳舞都十分出色。

B. 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优秀,所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非常感谢您的关心,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一丝不苟C. 举世闻名D. 畏首畏尾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

”B. “您看,这是我的家乡——平泉。

”C.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D.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

”5.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拐弯(guǎi wān)B. 领导(lǐng dǎo)C. 降落(jiàng luò)D. 钓鱼(diào yú)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C. 他的画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D. 这件衣服的颜色太暗,我穿起来显得很土气。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棵树像一把伞,为行人遮风挡雨。

B. 他的成绩越来越好,就像火箭一样飞速上升。

C.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仿佛是一首美妙的歌曲。

D.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真是个天才。

8.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个想法太不成熟,我劝你最好不要这样做。

B. 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

C. 你这个人真是没救了,我怎么帮你都不行。

D. 你这个做法太自私了,大家都不喜欢你。

9. 下列句子中,书面语和口语混用的一项是()A. 你这个周末有什么安排?B. 请问您贵姓?C. 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D. 这本书很有趣,我推荐你看看。

最新整理河北省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解析

最新整理河北省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解析

河北省承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瘦西湖风景作为湖上园林的代表,其古典园林群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组合巧妙,构成了一个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艺术天地。

行走在弯曲的湖边小径之上,穿梭在廊桥亭阁之间,身旁的各色景点,令人目不xiá接!像那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还有那卷石洞天、长堤垂柳、荷浦.熏风、白塔晴云等就像明珠般,镶qiàn和交织在湖面和四围,俨然一幅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1) 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窈.______ 窕②荷浦.______(2) 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目不xiá ______ 接②镶qiàn ______2.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荡胸生曾云,______ 。

(杜甫《望岳》)(2)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

(王安石《登飞来峰》)(3)______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 ,______ ”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4) 《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3.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

②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③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⑤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A. ④②⑤①③B. ②⑤④①③C. ④①③②⑤D. ②①③⑤④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他那故弄玄虚的手法使人们对他的信任感与日俱增,但是小李对他仍然抱有戒心。

B. 《魅力中国城》节目嘉宾强聒不舍,对参选城市进行精彩点评,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平泉中考语文试卷真题

平泉中考语文试卷真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è)沧桑(sāng)摇曳(yè)B. 恪守(kè)祈祷(qí)蔓延(màn)C. 沮丧(jǔ)磅礴(páng)谨慎(jǐn)D. 羞涩(sè)呆滞(zhì)悲怆(chuà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殚精竭虑欣欣向荣B. 遥相呼应漠不关心落井下石C. 色厉内荏翻箱倒柜蹑手蹑脚D. 瞬息万变威风凛凛妙手偶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发言中透露出一种令人信服的自信。

B.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C.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我一直认为,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那场比赛,他表现得非常出色。

改为:那场比赛,他表现得非常出色,让人印象深刻。

B. 原句: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了很久。

改为: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

C. 原句:他不喜欢热闹,喜欢安静。

改为:他不喜欢热闹,只喜欢安静。

D. 原句:他看到那个孩子摔倒,立刻跑过去帮忙。

改为:他看到那个孩子摔倒,立刻跑过去,帮助孩子站起来。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女孩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如同春雷般震撼人心。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就像一个宝库。

D. 她的笑声清脆,像夏日的阳光。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在古代,有一种名为“莫邪”的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序,由一名技艺高超的工匠亲手打造。

据说,莫邪剑的剑身蕴含着神秘的力量,能够助人斩妖除魔,保家卫国。

②莫邪剑的传说,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干将的铸剑大师,他为了打造一把天下无敌的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块神奇的陨铁。

平泉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平泉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妙不可言(yán)欣喜若狂(ruò)B. 恣意妄为(wàng)恣意独行(xíng)C. 奋发有为(fèn)青出于蓝(qíng)D. 妄自菲薄(fěi)独辟蹊径(x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B.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

C.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D. 他既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又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B. 画龙点睛C. 走马观花D. 一丝不苟4.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C.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D. 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天无限共长云。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一)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传统。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创新精神,让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创新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手机、电脑、智能家居等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比如,手机支付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告别了现金交易,减少了携带现金的风险。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高铁、5G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51分)1. (2分) (2017九下·江都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忸怩(niǔ)隽永(juàn)绮丽(yǐ)义愤填膺(yīn)B . 氛围(fēn)寒噤(jìn)吮吸(shǔn)拾级而上(shè)C . 伫立(zhù)倔强(jué)寂寥(liáo)鄙夷不屑(xiè)D . 悖论(bèi)诘责(jié)俨然(yǎn)骇人听闻(hài)2. (2分)(2011·孝感) 先选出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 轻盈嶙峋牟取陈词乱调B . 推崇繁衍静mì龙吟凤哕C . 尴尬湍急è运一愁莫展D . 宽恕站道和煦红装素裹。

3. (2分)(2017·天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

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A . 高雅淡然平静B . 高贵淡泊平静C . 高贵淡然平和D . 高雅淡泊平和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 . 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 . 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 . 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与老子并称“老庄。

承德市承德县中考语文七模试卷

承德市承德县中考语文七模试卷

承德市承德县中考语文七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8七上·广东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刘禹锡的《秋词》)(2) ________ ,________。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3) 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4)《诫子书》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淫慢、不能险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全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2分)2. (12分)(2019·金华)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他轻jié地绑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他看着那些发出困fá的鼾声的同伴,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来,那________醒他的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过于殷切的想望。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éfá轻________困________(2)划线字“埋”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 máiB . mán(3)填入文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A . 惊B . 警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7八上·成都开学考)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句中的“文化之城”指的是哪里?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4. (11分)当你漫步大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店名也各具特色。

承德市平泉县中考语文模拟卷(三十四)

承德市平泉县中考语文模拟卷(三十四)

承德市平泉县中考语文模拟卷(三十四)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8题;共43分)1. (2分) (2017七下·赫章期中)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哺育(bǔ)斑蝥(máo)嫉妒(jì)狂澜(lán)B . 惩罚(chénɡ)亘古(ɡèn)嗥鸣(háo)踌躇(chóu)C . 抹杀(mǒ)阴霾(mái)确凿(zuō)镐头(ɡǎo)D . 炽痛(zhì)菜畦(qí)重荷(hè)骊歌(lì)2. (2分) (2017九上·云梦月考) 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污蔑舍身求法不言而喻持之以恒B . 死抠豁然惯通袖手旁观根深蒂固C . 傅彩寻章摘句为民请命开卷有益D . 儒家怀古伤今味同嚼蜡不求甚解3. (2分)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恣睢:形容非常辛苦。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通。

B . 撩逗:引逗,招惹。

境地: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

C . 为期不远:从时间期限上看很近。

褴褛:衣服破烂。

D .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4. (2分) (2016九下·津南期中)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名人传》讲述了贝多芬、托尔新泰和米开朗琪罗三位巨人的英雄事迹。

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励志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丁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光辉形象。

C . 《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D . 《名人传》中,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快乐”这句充满豪情的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今天已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德市平泉县中考语文七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八上·天台期末) 古诗文默写。

(1)诵读经典,我们共赏奇“景”。

这里有梅尧臣《鲁山山行》中“霜落熊升树,________”的山间有趣景象;有苏轼笔下“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的澄澈月色;还有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的雄奇大漠风光。

(2)诵读经典,我们共赏奇“志”。

这里有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的乐观豪迈;有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还有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时光易逝的伤感。

(3)诵读经典,我们共赏奇“理”。

孟子告诉我们,大丈夫当“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杜牧《赤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上英雄的成功也离不开机遇。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2分)2. (12分) (2019八下·余姚月考) 读下面的散文选段,完成题目。

斑鸠声声敲打着静mì的夜色。

可爱的蛙们用宋词的韵律,唱着农人千年的梦歌。

还有那薄薄的虫鸣之声,如一支洞箫在湖波上悠悠地独奏,如一股清泉从溪石间gǔgǔ流过……(1)“薄薄”的正确读音是()A . bòbòB . báo báo(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mìgǔgǔ静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________》,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4. (11分)学习了本课后,请你拟写一条标语,说明工作、学习与努力的关系。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5. (25分) (2017七下·陆丰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妙夏日,最喜蝉鸣生如夏花一样灿烂,死如秋叶一样静美,它完全拥有了生命里的这两种别样的美丽。

——题记①在成长的岁月里感受着人间冷暖,四季轮回,一年之中我偏爱夏日因为在这个生机繁茂,热闹的时节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倾听美妙的蝉鸣,我也一直认为蝉是一种颇有恒心和毅力的昆虫,而对于炎炎夏日里的蝉鸣来说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热情歌唱。

②它们似乎是想要吵醒乡村的耳朵,告知人们自己转瞬即逝的青春和生命。

夏日,明丽、清新的早晨,昨夜的天使留下的露珠,每一颗在暖阳下都饱满晶莹,似璀璨夺目的珍珠,闪现着彩色的荧光,安详地睡在绿叶上。

听!不知是谁的一声清脆的悠长低吟,拉开了又一天忙碌演唱的序幕!在阳光细细碎碎铺满地枝头上,一蝉鸣,百家争鸣!恰风和日丽,杨柳依依,它们唱响的每一首夏曲当之无愧都是天籁之声!③每至午后,日影移走,蝉总会朝着最亮最热的方向唱得更欢喜了。

美妙动听的蝉声总会不间断地回荡在人们耳边,宛如一场气势磅礴并且正在火热演奏的交响乐,我也常常喜欢在这样的午后,躺在树阴下舒适的竹席上,观蝉听声,声声蝉鸣,或低沉悲切,或雄伟嘹亮,或轻柔婉转。

每每细听都令我百感交集,时而感觉欢快顺舒心,时而伤感愁闷,时而又令人斗志昂扬,它就是这样用不同的歌声和旋律拨动着我心深处的弦,而田野里正逢瓜果丰收,飘香的时节!④渐渐地日薄西山了,黄昏已至,暮色加浓,听这可爱的精灵还在晚风里低吟浅唱,突然想到了一句诗“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身临雅静,深幽的暮色中,的确令人感触颇多。

这时的声音忽远忽近,忽有忽无,忽小忽大,虽然少了原有的嘹亮激越,但比亮丽的早晨更添了几分玄妙与诗意。

⑤你或许会问,为何我对它情有独钟,其实缘于我对蝉的认识,那时很小对蝉了解甚微,也曾一度认为它的蝉声是冗长,刺耳的所以有些厌恶它,后来由恶转爱缘于一段电视视频,通过我最爱的节目《人与自然》它在里面曾述说道:“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一生的写照。

“蝉的一生是艰难的历程,它们生命极其短暂,但就是短短这一个月的幸福时光,它们需要在暗无天日的底下压抑几年,等到破土而出,能在繁花绿叶间引吭高歌的时候,它们的生命也快到了尽头。

每每想到这,我也总为这种甘于寂寞,锲而不舍,热爱生命的态度而感动,从此对它有了一丝敬爱。

⑥千年沧桑,蝉就一直这样知了,知了地唱着不变的歌,歌唱美妙夏日,仿佛向人们诉说它们早已知晓了生命的来之不易。

它们珍爱自己的生命,虽短暂却从不悲伤,在岁月不多的日子里,它们尽力,尽情地高歌着,酣畅淋漓的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以火热,孜孜不倦的生活热情将自己微小的生命完美地转化成一曲壮美的千古绝唱,也同时把它献给了美妙夏日。

⑦正如泰格尔所说的,生如夏花一样灿烂,死如秋叶一样静美,它完全拥有了生命里的这两种别样的美丽。

秋叶离开了枝头,就像生命告别了人世,但它们卑微的躯体后面却隐藏着清晰而丰富的脉络,那些曾经奔腾着对生命最真的热爱的鲜明的血液!(1)为什么“美妙夏日”,作者“最喜蝉鸣”?(2)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生如夏花一样灿烂,死如秋叶一样静美,它完全拥有了生命里的这两种别样的美丽”,作者引用泰戈尔的话来赞颂蝉。

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灿烂”和“静美”的含义?(4)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6. (2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玫瑰和胶囊沈奇岚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

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

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

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

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

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

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

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

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

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

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

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

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读书是个选择。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

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

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

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1)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2)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4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4)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阅十余岁________②竟不可得________(2)翻译下面语句。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4)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七、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 (2019七上·杭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琦君以细腻的文笔在《笑的故事》中生动地讲述了校园故事,表现了师生间的浓浓深情。

迈进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认识新同学,在中学读了一学期的你一定也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以“我们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补充完整,如我们班的故事②故事本身要有积极意义,故事要写得生动感人,故事要写得有深意;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所在班级的班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1、1-2、1-3、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2分)2-1、2-2、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1、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4-1、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5-1、5-2、5-3、5-4、6-1、6-2、6-3、6-4、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7-1、7-2、7-3、7-4、七、作文 (共1题;共1分)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