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病理与防治综述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摘要:结直肠癌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与患者疾病预后有重要相关性。

病理诊断作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作用。

浆膜受累(pT4a)是结直肠癌病理诊断重要依据,基于此,文章重点对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具体如下。

关键词: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进展研究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如果不能及时诊段与治疗,极易导致患者病情进展出现死亡。

疾病分期诊断中通常依据患者肿瘤浸润以及肿瘤周围脏器影响,将其分为pTis、pT1、pT2、pT3、pT4a和pT4b,其中pT3和 pT4a作为疾病诊断重要依据,能够反映患者的肿瘤是否存在转移,对于疾病诊断与疾病预后有重要关联。

1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价值浆膜组织作为体腔壁和转折包裹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属于结直肠重要组成,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是否出现浆膜受累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与淋巴结节转移以及肿瘤浸润指标相比更加具有优越性。

而且针对结直肠癌疾病的预后,通常不同分期情况结果不同,Ⅱ期 pT3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较Ⅲ期 pT4结直肠癌患者低,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精准的pT3/pT4a分期[1]。

临床中针对浆膜穿透组织的表现主要为肿瘤细胞随着增殖导致突破间皮细胞层,但是受到间皮细胞层脱落以及出现反应等因素影响,导致浆膜解剖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2]。

关于形态学研究提出肿瘤穿透脏腹膜或直接侵入其他结构或器官,这一观念作为pT4定义对于结直肠癌疾病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如果肿瘤组织在生长中距离浆膜层不超过1mm情况,通常存在反应性改变,这种情况往往提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腹膜受累。

随着结直肠癌病理诊断的逐渐深入研究,关于pT4a定义内容更加细化更加科学,以肿瘤穿透脏腹膜为主,但是这种情况依然无法有效界定pT3和 pT4a。

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讨论

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讨论

发病原因
1.饮食构造不合理
日常饮食构造旳不合理是诸多危害十分严重旳疾 病旳主要致病原因,当然也是直肠癌旳主要致病原 因。日常旳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旳饮食构造很 轻易诱发直肠癌。这种饮食因为纤维含量低,会延 缓胃肠蠕动,延缓胃肠排空,从而使得胃肠对致癌 物质旳吸收更充分,更轻易诱发直肠癌。
发病原因
渗漏原因
3.机体原因 这主要是指输液局部旳血管舒缩状 态、淋巴循环情况及患者旳全身情况,如穿 刺部位血管弯曲、充盈度差等。
4.思想原因 主要指工作责任心不强,观察输液 外渗旳经验不足,不注重临床常用药物渗漏 所造成旳后果。
预防措施
1.正确选择血管 防止选择血运差旳部位,如足 背、内踝及水肿部位。对血管活性药物和渗 透压高、刺激性强旳药物及末梢循环差旳患 者宜选择相对近端、较粗大旳静脉穿刺,对 于需连续维持静脉升压药物治疗休克旳患者, 可建立两条较粗旳静脉通路,防止同一部位 屡次长时间输液。
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讨 论
病史简介
讨论要点
1.直肠癌病人旳发病原因(了解)
2.静脉输液渗漏后给病人带来旳危害及处理措 施(掌握)
定义
❖ 直肠癌: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 伴随生活质量旳提升,直肠癌旳发病率逐年增 长。
发病原因
❖ 直肠癌旳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 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原因等有关。直 肠息肉也是直肠癌旳高危原因。目前基本公 认旳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 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旳高危原因。
4.理疗 采用上述措施处理药物外渗旳同步,还 可配合采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及超声波等理疗 治疗。
药物外渗后旳处理措施
常用药物旳外渗处理
1.10%葡萄糖酸钙 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用药 前后均应用3-5ml生理盐水冲管,以防止血药 浓度太高或药液滞留于局部血管和周围组织 连续受损。渗漏后局部用玻璃质酸酶1支加生 理盐水10ml局部做放射状封闭。

2024版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2024版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16
辅助治疗措施(放疗、化疗等)
2024/1/25
放疗
术前放疗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可减少局 部复发风险。
化疗
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杀灭微小转 移灶,降低复发风险。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可用 于晚期直肠癌的治疗。
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到 淋巴结,是直肠癌主要的 转移途径。
血道转移
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 转移到肝、肺、骨等远处 器官。
9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肠腔狭窄症状
大便变形、变细, 严重时可出现肠梗 阻。
全身症状
贫血、消瘦、乏力、 发热等。
2024/1/25
直肠刺激症状
便意频繁、排便习 惯改变、肛门下坠 感等。
17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 和分子分型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
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综合治疗是关 键,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 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的合理合。
2024/1/25
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 选,可辅以放疗或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2024/1/25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5
• 直肠癌概述 • 直肠癌病理生理 • 直肠癌检查与诊断 • 直肠癌治疗方案及原则 • 直肠癌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直肠癌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
2
01
直肠癌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发病率
2024/1/25

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ct定义肿瘤范围的对比研究

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ct定义肿瘤范围的对比研究

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CT 定义肿瘤范围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 (T1WI, T2WI, DWI)和/或CT 显示肿瘤范围的差异,研究各影像模式对直肠癌大体肿瘤体积(GTV)显示的精确性,借此探索各影像模式对直肠癌术前放疗大体肿瘤体积(GTV)勾画的指导意义。

方法:前瞻性入组22例临床分期为T1-4aN-/+M0拟行TME 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行盆腔MRI 和/或增强CT 检查。

通过MRI (T1WI,T2WI, DWI)和/或CT 分别测量肿瘤沿肠道纵轴长度(L T1-L ,L T2-L , L DWI-L , L CT-L )、垂直肠道横轴位肿瘤最宽径(L T1-W , L T2-W , L DWI-W , L CT-W )和横轴位肿瘤实际面积(A T1, A T2, A DWI , A CT )。

通过术后病理标本测量对应参数(L path-L , L path-W , A path ),将病理参数作为“金标准”,评估各影像测量的精确性。

结果:L path-L 为(4.06±1.14)cm, L T1-L 、L T2-L 、L DWI-L 、L CT-L 分别为(3.91±1.51)、(4.62±1.41)、(3.39±1.05)、(3.94±1.23)cm,与L path-L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8、0.635、0.688、0.720(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T2WI测量结果存在平均6mm高估,T1WI、DWI、CT测量结果存在1mm至6mm不同程度的低估。

病理横截面肿瘤最宽径(L path-W )为(2.56±0.94)cm,L T1-W 、L T2-W 、L DWI-W 、L CT-W 分别为(3.62±0.99)、(3.66±0.76)、(3.23±0.58)、(3.64±1.04)cm,测量结果存在平均5.1至11.1mm的高估。

晚期直肠癌一线治疗方案

晚期直肠癌一线治疗方案

一、引言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晚期直肠癌的治疗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

本文将对晚期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晚期直肠癌的病理生理特点1. 病理特点:晚期直肠癌主要表现为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和组织,如膀胱、子宫、前列腺等,同时伴有远处转移,如肝脏、肺、骨骼等。

2. 生理特点:晚期直肠癌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贫血、疼痛等症状,生活质量较差。

三、晚期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目的: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适应症:适用于肿瘤局部可控、无远处转移、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的晚期直肠癌患者。

(3)禁忌症:肿瘤侵犯重要器官、全身状况较差、存在远处转移等。

2. 化学治疗(1)目的:化疗是晚期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2)适应症:适用于大多数晚期直肠癌患者。

(3)禁忌症: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过敏反应等。

(4)化疗方案:目前,晚期直肠癌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 FOLFOX方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的联合化疗。

B. XELOX方案: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卡培他滨(Capecitabine)的联合化疗。

C. FOLFIRI方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的联合化疗。

3. 靶向治疗(1)目的: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2)适应症:适用于具有靶向治疗靶点的晚期直肠癌患者。

(3)靶点:目前,晚期直肠癌的靶向治疗靶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针对EGFR的小分子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帕尼单抗(Panitumumab)等。

直肠腺癌演示课件

直肠腺癌演示课件

03
直肠腺癌的检查与诊断
常规检查方法
直肠指检
是直肠腺癌的初步筛查手段,通过手 指触摸直肠内壁检查异常肿块或溃疡 。
粪便潜血试验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CEA(癌胚抗原)等,用于评估肿 瘤负荷和监测病情。
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血液,用于辅助 判断是否存在肠道出血。
影像学检查技术
腹部超声
01
可观察直肠肿块的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发病率
直肠腺癌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 较高,占大肠癌的60%-75%。其 发病率与地区、年龄、性别、饮 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因及危险因素
病因
直肠腺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但多数研究认为与遗传、环境、饮食 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长期慢性炎症 刺激、家族遗传史、息肉恶变等都是 直肠腺癌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早期直肠腺癌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里 急后重、肛门坠胀感等症状。晚期可出现肠梗阻、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
诊断
直肠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 肠镜检查和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此外,还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 测等方法辅助诊断。
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可观察病变 浸润深度和周围淋巴结情况。
活检技术
通过结肠镜或超声内镜引导下的活 检钳或穿刺针,获取病变组织进行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直肠腺癌的金 标准。
04
直肠腺癌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原则及方法
手术治疗原则
直肠腺癌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彻 底切除肿瘤,同时保留肛门功能,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直肠腺癌
汇报人:XXX 2024-01-22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综述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综述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综述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1]。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病死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8]。

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50年来,尽管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手段不断发展, 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生存率却无太大变化, 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在50%一60%,50%的患者术后因局部复发或转移而最终死亡[10-14]。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复发和转移[9]。

治疗比较棘手,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结直肠癌分期系统众多:TNM分期、Dukes分期、MAC分期(改良Astler-Coller分期)、Kirklin分期,Concord Hospital分期、中国分期、日本分期等。

使用最广泛的是TNM分期系统(2010年第七版)[5]。

TNM分期是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 被世界各国学者接受, 也被全球各地肿瘤登记机构采用, 适于多学科结直肠癌分期的全球性语言[36]。

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

目前研究认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如下:1.性别:大多数研究表明[55,63,65,70],性别并不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研究显示,男性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同期相应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而对预后并无显著影[60]。

另外,相关文献分析男性患者预后较女性差的主要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永久肠造口、急症手术、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吻合口瘘[61]。

2.年龄:目前关于年龄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不一致。

有研究显示,年龄不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2,65]。

另有研究显示,年龄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7-49,59,82]。

国内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年龄不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65,42]。

但是有报道显示≤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可能更差[66]。

2024年度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2024年度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病理分级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进行分级,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预后 越差。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如上述KRAS、BRAF、MSI/MMR和HER2等基因状态,也是影响直 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其他因素
如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等也会影响直肠 癌患者的预后。
12
03 直肠癌影像学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肠道准备,如服用泻 药清洁肠道,确保检查视野清晰

2024/2/3
操作技巧
医生需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巧,如 插入、旋转、退镜等,以充分观察 肠道黏膜。
注意事项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反应 ,避免过度充气或损伤肠道黏膜。
15
CT、MRI在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CT检查
CT可清晰显示直肠壁增厚、肿瘤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分期提供重 要依据。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和防止肌肉萎缩。
康复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包括呼吸训 练、肢体运动等。
2024/2/3
实施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效果。
3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2/3
33
围。
技巧分享
精确的定位技术、多模态影像融 合、剂量优化算法等,可提高放 射治疗的精确度和效果,降低对
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注意事项
放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 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和剂量。
2024/2/3
20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策略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病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和方案,可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

直肠癌论文3000字

直肠癌论文3000字

直肠癌论文3000字篇一:直肠癌临床表现类型论文直肠癌临床表现类型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直肠癌的临床表现类型。

方法对我院2021年以来门诊确诊的45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临床分为9种类型。

结果以上9种类型说明早期直肠癌并不难发现,临场诊断时注意直肠指诊和直肠镜检查,直肠癌的误诊率会大大降低。

结论有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医生应具备高度的警惕性,避免漏诊、误诊。

【关键词】直肠癌;直肠指诊;临床症状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而直肠癌约占大肠癌的60%以上,而且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误诊率在全国均较高。

有文献报道,其误诊率为48%-88%[1]。

我院自2021年以来,门诊共确诊456例直肠癌,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归纳分类,可分为以下九种类型。

1 临床表现1.1 一般情况 456例直肠癌患者,男289例,女169例。

年龄25-84岁,平均52岁。

1.2 主要症状①便血342例,占75%,包括鲜血、暗红色血和脓血便,暗红色血较常见。

据临床观察,便鲜血患者有的可能是痔引起的。

②便次增多298例,占65%,同时往往伴有便血。

③肛门不适:肛管癌患者肛门有不适感,因肛门病变部位溢液及肛门赘生物刺激引起。

④里急后重:患者常有下坠感,与便次增多有关。

⑤腹痛: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为左下腹,排便后可缓解。

篇二:直肠癌理想治疗方式论文试论直肠癌理想的治疗方式【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1)04-0240-02近年来,我国大肠直肠癌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成为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虽然如今有许多新药针对直肠癌的治疗,可是手术是唯一可治愈机会。

1940年以前,直肠癌切除再做吻合并不是一个很常规的手术,当时直肠癌手术都要做永久性的肠造瘘。

近二十年来直肠癌手术技术的更新进步及肠吻合器的发明,大部分直肠癌都可以直接切除再做吻合。

目前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有一些改变,有一部份的肿瘤必需先进行术前放射线及化学治疗后再开刀,所以手术前病患需要接受经直肠超音波、核子共振或计算机断层检查来评估肿瘤侵犯程度再做治疗的决定。

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2024(全文)

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2024(全文)

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2024(全文)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全球CRC总体发病率已经升至第三位,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

在CRC中,黏液腺癌(mucinous carcinoma,MC)是非特异性腺癌(adenocarcin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AC)中一个独特的组织亚型,其特点是细胞外黏液占肿瘤体积50%以上。

一、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统计数据表明,MC发病率具备一定地域差异,MC的发病率从亚洲国家的3.9%到欧美国家的10%~13.6%不等[2]。

通过对发病部位的研究发现,MC在近端结肠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直肠或远端结肠。

针对相同部位肿瘤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MC常发现于疾病进展期[3]。

对这一现象有两种假说。

其一可能与MC中黏液蛋白物理特性相关,MC中黏液蛋白基因MUC2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转录因子HATH1沉默密切相关,与AC中的表达趋势相反[4]。

染色体不稳定可能是MC疾病快速进展的另一种机制,相对于AC,MC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频率更高。

高MSI发生率在Lynch综合征患者中也可以观察到,这表明MC与AC可能具备不同的致癌途径[5]。

MC与AC的转移模式存在明显差异,AC常见远处转移器官为肝脏,而MC更容易出现腹膜转移,且MC术后淋巴结阳性率高于AC。

转移模式差异的原因目前认为与黏液组分密切相关[6]。

正常黏液与肠道微生物构成了菌群生物膜。

MC中菌群生物膜的失调导致肠道上皮通透性增强,黏液组分会由肠道向腹腔内移动,导致肿瘤的腹膜转移及对邻近脏器侵犯[7]。

另外,菌群生物膜将诱导肠道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细胞因子的产生,如TNF-α、IL-22,研究表明此类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黏液分泌。

例如,TNF-α处理的结肠癌细胞ATOH1蛋白的稳定性增强,进而促进黏液分泌。

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4 临床症状
20
临床症状
01 02 03 04 05 06
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不尽,肛门下坠,里急后重 肠腔狭窄:便条变细,不全肠梗阻症状 肿瘤破溃感染:便表面混血带血或粘液,脓血便 侵犯膀胱:血尿,尿痛,尿频, 侵犯骶尾部:骶尾部剧烈持续性疼痛 晚期症状:腹水,肝大,黄疸,贫血,水肿,恶病质。
CRM阴性
直肠系膜完整 ,CRM阳性
直肠系膜不完整
CRM阳性
(手术质量低下)
33
TME手术的关键 :远端切除系膜长度 > 切除肠管长度
34
牵引直肠
肿瘤边缘
系膜边缘
肠管
35
淋巴结清扫
• 尽可能把清扫范围外的可疑转移淋巴结切除或活检。 • 如果无临床可疑转移的淋巴结,不推荐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
36
29
外科治疗的原则
• 经肛门切除 • 经腹切除:在TME(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
术、低位前切除术或结肠肛管吻合 • 转移瘤可切除和局部治疗的标准
30
经肛门切除的标准
• 侵犯肠周径<30% • 肿瘤大小<3cm • 切缘阴性(距离肿瘤>3mm) • 活动,不固定 • 距肛缘8cm以内 • 仅适用于T1肿瘤 • 内镜下切除的息肉,伴癌浸润,或病理学不确定 • 无血管淋巴管浸润(LVI)或神经浸润 • 高~中分化 • 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无淋巴结肿大的证据
31
全直肠系膜切除
• 减少环周切缘(CRM)的阳性率。 • 切除肿瘤下缘以下4-5cm的直肠系膜才算足够。下段直肠癌(距
离肛缘小于5cm)切除肿瘤远端肠管1-2cm是可以接受的,但需术 中冰冻病理检查证实切缘阴性。 • 游离全部直肠可保证远切缘阴性并切除足够直肠系膜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作者:齐尚忠张强来源:《医学信息》2019年第20期摘要:随着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低位直肠肿瘤切除术,术后出现的一系列便频、便急、气便失禁等排便功能障碍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关于LARS的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LARS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病机制;预防;中医中图分类号:R735.37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20.011文章编号:1006-1959(2019)20-0037-04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Low Rectal Cancer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QI Shang-zhong1,ZHANG Qiang2Abstract:As the incidence of rectal cancer continues to rise, more and more patients choose to undergo low rectal tumor resection. Postoperative defecation dysfunction, such as frequent,rapid, and incontinence, is called 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LARS). In this paper, we searched the literature on LARS at home and abroad, studied its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and reviewed th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RS.Key words: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Pathogenesis;Prevention;Chinese medicine我国直肠癌(rectal cancer)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保持着不断上升的趋势。

直肠癌完整版课件

直肠癌完整版课件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评估
术前评估
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纠正营养不良,控制感染
等。
术中操作
精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 ,确保吻合口无张力,彻
底止血等。
术后管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持 切口清洁干燥,合理应用
抗生素等。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吻合口瘘处理
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局部引流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经过处理,大多数患者瘘口可愈合。
癌肿破溃感染症状
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甚至脓血便。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 侵犯骶前神经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性疼痛。晚期出现肝转移时可有腹水、肝大、黄疸、 贫血、消瘦、浮肿、恶病质等。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 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 、凹凸不平肿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肿块固 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大便隐血试验
可作为直肠癌的初筛手段,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查 。
直肠镜检
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 作病检。
影像学检查
包括钡剂灌肠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有助于了解直肠癌的病变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 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结果进行诊断。对于疑似病例,需进 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诊。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了直肠癌的常见症状、体征以及 诊断方法和标准。
直肠癌的治疗与预后
介绍了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放疗、化 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同时分析了患者 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研究进展摘要: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三位,近40 年来,中国的结直肠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早期患者虽可经手术治愈,但仍有一半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甚至远处转移。

在精准医学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出现,研究证明药物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新一代药物可使中位生存期延长到20个月,但是还是有一些患者对各类靶向药物不敏感。

本文将对对结直肠癌的病理,现有的药物治疗手段,以及预后和未来展望进行分析和综述。

关键词:结直肠癌;病理;药物治疗;预后一、结直肠癌病理1、结直肠癌发病原因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亦有增多的趋势,结肠癌解剖位置多发生在近端结肠,可能与其组织来源及遗传因素有关。

此外,许多基因因素也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近端结肠微生物不稳定性与肿瘤的发生,高蛋白饮食增加了远端肿块的机会,而高脂饮食则增加了近端结肠癌的可能。

2、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便血或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腹泻以及肛门坠胀, 同时伴有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

结直肠癌的主要症状是排便习惯和粪便性质的改变。

2.1中、青年结直肠癌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以腹痛、便血为首发症状,病程短,进展迅速,其原因可能是青年患者肿瘤生长迅速、侵袭性强, 易压迫并侵犯神经, 或阻塞肠腔导致梗阻, 因而主要表现为腹痛。

2.2老年结直肠癌老年结直肠癌具有病程长、疾病发展缓慢等特点,首发症状以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而疼痛较少,根据确诊时伴随疾病来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伴随高血压、心脏病、肺功能障碍、糖尿病等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

二、目前的药物治疗手段1.氟尿嘧啶类1.1 5-FU:该药单独使用有效率为20%,具有严重胃肠道反应、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该药与CF联用是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最基础治疗方案。

1.2 卡培他滨:卡培他滨是5-FU的前体,疗效与5-FU持续滴注相近;毒副作用与5-FU相似,但手足综合征更为突出。

直肠癌病例讨论

直肠癌病例讨论

治疗方案选择与调整
治疗方案选择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健康状况、肿瘤 分期等)进行选择。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可能是最佳选择; 对于晚期患者,可能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和靶向 治疗等。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调整。 例如,如果放疗后肿瘤没有明显缩小,可能需要增加化疗或 其他治疗方法。
越差。
Dukes分期
Dukes分期是较早的直肠癌分期方 法,主要根据手术切除标本的局部 浸润情况来评估。
预后评估
根据病理学特点、分期、年龄、性 别等因素,可以对直肠癌患者的预 后进行评估。
CHAPTER 03
治疗方案
手术方案与效果
手术方案
根据直肠癌的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局部 切除、腹会阴联合切除(MARP)、 腹膜后切除等。
BRAF基因突变
约10%-20%的直肠癌患者 存在BRAF基因突变,该突 变通常与不良预后相关。
MSI-H
约15%-30%的直肠癌患者 为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这类患者对免疫治 疗可能更为敏感。
病理分期与预后评估
TNM分期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 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对直肠癌 进行TNM分期,分期越高,预后
便血
大便带血,有时呈鲜红色,有 时呈暗红色
腹痛
腹部隐痛,时轻时重
体重减轻
患者体重逐渐减轻,食欲下降
初步诊断与检查
直肠指诊
初步怀疑直肠肿瘤
内镜检查
进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内有一个约3cmx4cm的 肿块
病理学检查
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
CHAPTER 02
病理分析

结直肠癌研究方向综述

结直肠癌研究方向综述

结直肠癌的研究方向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免疫疗法。

由于大部分结直肠癌是PD-L1阳性的,所以PD-1免疫疗法在结直肠癌治疗上展现出了较好的效果。

在一项针对局部晚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直肠癌患者的研究中,18名II期和III期dMMR直肠癌患者每天接受500mg一款名为Dostarlimab(多塔利单抗)的新型PD-1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可评估的14名患者100%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

靶向治疗。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在晚期结直肠癌中,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医疗技术,其可以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上述研究方向外,基因治疗、中医治疗也是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向,具体可咨询专业人士。

直肠腺瘤的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

直肠腺瘤的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

直肠腺瘤的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引言直肠腺瘤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直肠黏膜上皮。

本文将介绍直肠腺瘤的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

直肠腺瘤的病理特点直肠腺瘤具有以下病理特点:1. 组织结构直肠腺瘤主要由被覆在黏膜上的腺体组织组成。

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腺体结构可以表现为管状、乳头状或大肠腺瘤。

2. 组织分级直肠腺瘤可以根据组织细胞的异型性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

低分级的直肠腺瘤细胞异型性较轻,生长缓慢,预后较好;高分级的直肠腺瘤细胞异型性较大,生长较快,预后较差。

3. 发生率直肠腺瘤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50岁以上的人群中直肠腺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4. 炎症反应直肠腺瘤常常伴随着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是其病理特点之一。

这种炎症反应与直肠腺瘤的生长和发展密切相关。

直肠腺瘤的治疗策略直肠腺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科手术对于直肠腺瘤的治疗,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根据腺瘤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切除腺瘤、肠段切除或直肠切除等手术方式。

外科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腺瘤,降低复发的风险。

2. 内镜下切除对于小型的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和切除腺瘤,无需开腹手术。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3. 放射治疗对于某些高度恶性的直肠腺瘤,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杀死肿瘤细胞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4. 化疗化疗是直肠腺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化疗可以用于术前缩小肿瘤、术后辅助治疗以及晚期直肠腺瘤的维持治疗。

结论直肠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多种病理特点。

在治疗上,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内镜下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方法也因情况而异。

为了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应根据病理特点、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PPT课件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PPT课件

结直肠癌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功 能密切相关,癌细胞通过逃避免 疫监视和清除,在体内不断增殖
和发展。
结直肠癌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能 够被免疫系统识别,但癌细胞通 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旨在激活机 体免疫系统,重新识别和清除癌
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结直肠癌的免疫逃避机制
03
目前主要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但在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中
也有一定疗效,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04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临床 研究
临床试验的阶段和设计
临床试验的阶段
I期、II期、III期和IV期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的设计
单臂试验、随机对照试验和多臂试验。
临床试验的目的
评估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直肠癌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的定义
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角色,提高生活质量的过 程。
护理的重要性
在康复过程中,护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病情监测、症状控制、生活照顾和心理支 持等。
康复与护理的实施方式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咨询和营养支持等。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的措施
结直肠癌细胞通过表达低水平抗原、抑制抗原 提呈等方式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攻击。
结直肠癌细胞能够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 TGF-β、IL-10等,抑制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 性,从而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
结直肠癌细胞能够通过改变自身表型和代谢方 式等机制,降低自身对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清除 。
03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方法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
1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内环境稳 定的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癌直肠癌(carcinoma of rectum)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

中国人直肠癌与西方人比较,有三个流行病学特点:①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生率高,约1.5:1;②低位直肠癌所占的比例高,约占直肠癌的65%~75%;绝大多数癌肿可在直肠指检时触及;③青年人(<30岁)直肠癌比例高,约10%~15%。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总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早期直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90%。

同时由于消化道缝合器的应用,使许多原来需作肠造口的直肠癌病人免去了人工肛门的苦恼,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病因与病理1、病因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如本章上节所术,包括:饮食及致癌物质,直肠慢性炎症,遗传易感性,以及癌前期疾病如家庭性肠息肉、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

2、大体分型也可区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三型。

(1)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

形状为圆型或卵圆形,中心陷凹,边缘凸起,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

早期可有溃疡,易出血,此型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早。

(2)肿块型:变称髓样癌、菜花型癌。

向肠腔内突出,肿块增大时表面可产生溃疡,向周围当润少,预后较好。

(3)浸润型癌:变称硬癌或狭窄型癌。

癌肿沿肠壁浸润,使肠腔狭窄,分化程度低,转移早而预后差。

3、组织学分类(1)腺癌:结、直肠腺癌细胞主要是柱状细胞、粘液分泌细胞和未分化细胞,进一步分类主要为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占75%~85%,其次为粘液腺癌,占10%~20%。

①管状腺癌:癌细胞呈腺管或腺泡状排列。

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

②乳头状腺癌:癌细胞排列组成粗细不等的乳头状结构,乳头中心索为少量血管间质。

③粘液腺癌:同分泌粘液的癌细胞构成,癌组织内有大量粘液为其特征,恶性程度较高。

④印戒细胞癌: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胞核深染,偏于胞浆一侧,似戒指样,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⑤未分化癌:癌细胞弥漫呈片或呈团状,不形成腺管状结构,细胞排列无规律,癌细胞较小,形态较一致,预后差。

(2)腺鳞癌:亦称腺棘细胞癌,肿瘤由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构成。

其分化多为中度至低度。

腺鳞癌和鳞癌主要见于直肠下希和肛管,较少见。

结、直肠癌可以在一个肿瘤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类型,且分化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是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特征。

4.临床病理分期见本军第六节。

5.扩散与转移(1)直接浸润:癌肿首先直接向肠管周围及向肠壁深层浸润性生长,向肠壁纵轴浸润发生较晚。

估计癌肿浸润肠壁一圈约需1—2年。

直接浸润可穿透浆膜层侵入邻近脏器如子宫、膀胱等,下段直肠癌由于缺乏浆膜层的屏障作用,易向四周浸润,侵入附近脏器如前列腺、精囊腺、阴道、输尿管等。

(2)淋巴转移,是主要的转移途径。

上段直肠癌向上沿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发生逆行性转移的现象非常少见。

如淋巴液正常流向的淋巴结发生转移且流出受阻时,可逆行向下转移。

下段直肠癌(以腹膜返折为界)向上方和侧方转移为主。

大宗病例报道(1500例),发现肿瘤下缘平面以下的淋巴结阳性者98例(6.5%);平面以下2cm仍有淋巴结阳性者仅30例(2%)。

齿状线周围的癌肿可向上、侧、下方转移。

向下方转移可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淋巴转移途径是决定直肠癌手术方式的依据。

(3)血行转移:癌肿侵入静脉后沿门静脉转移至肝;也可由髂静脉转移至肺、骨和脑等。

直肠癌手术时约有10%~15%的病例已发生肝转移;直肠癌致肠梗阻和手术时挤压,易造成血行转移。

(4)种植转移:直肠癌种植转移的机会较少,上段直肠癌偶有种植转移发生。

临床表现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癌肿破溃形成溃疡或感染时才出现症状。

1.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晚期有下腹痛。

2.肠腔狭窄症状癌肿侵犯致肠管狭窄,初时大便变形、变细,当造成肠管部分梗阻后,有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

3.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甚至脓血便。

症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便血80%~90%、便频60%~70%、便细40%、粘液便35%、肛门痛20%、里急后重20%、便秘10%。

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

侵犯骶前神经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疼痛。

晚期出现肝转移时可有腹水、肝大、黄疸、贫血、消瘦、浮肿、恶病质等。

诊断直肠癌的诊断根据病史、体检、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难作出临床诊断,准确率亦可达95%以上。

但多数病例常有不同程度的延误诊断,其中有病人对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不够重视,亦有医生警惕性不高的原因。

直肠癌的检查应遵循由简到繁的步骤进行。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项:1.大便潜血捡查·大规模普查时或对一定年龄组高危人群作为结、直肠癌的初筛手段。

阳性者再作进一步检查。

无症状阳性者的癌肿发现率在1%以上。

2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由于中国人直肠癌近75%为低位直肠癌,能在直肠指检时触及。

因此凡遇病人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行直肠指检。

指检可查出癌肿的部位,距肛缘的距离,癌肿的大小、范围、固定程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3.内镜检查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门诊常规检查时可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操作方便、不需肠道准备,但在明确直肠癌诊断需手术治疗时应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因为结、直肠癌有5%~10%为多发癌。

内镜检查不仅可在直视下肉眼作出诊断,而且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4、影像学检查(1)钡剂灌肠检查:是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对直肠癌的诊断意义不大,用以排除结、直肠发癌和息肉病。

(2)腔内B超检查:用腔内探头可检测癌肿浸润肠壁的深度及有无侵犯邻近脏器,内镜超声也逐步在临床开展应用,可在术前对直肠癌的局部浸润程度进行评估。

(3)CT检查:可以了解直肠癌盆腔内扩散情况,有无侵犯膀胱、子宫及盆壁,是术前常用的查方法。

腹部CT可扫描有无肝转移癌。

(4)腹部超声检查:由于结、直肠癌手术时约有10%~15%同时存在肝转移,所以腹部B超CT检查应列为常规。

5、肿瘤标记物目前公认的在大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有意义的肿瘤标记物是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但认为CEA作为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尚缺乏价值。

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结、直肠癌病人的血清CEA水平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的关系,Dukes A、B、C、D期病人的血清CEA阳性率依次分别为25%,45%,75%和85%左右。

CEA主要用于预测直肠的预后和监测复发。

6.其他检查低位直肠癌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应行淋巴结活检。

癌肿位于直肠前壁女性病人应作阴道检查及双合诊检查。

男性病人有泌尿系症状时应行膀胱镜检查。

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术前的放疗和化疗可一定程度地提高手术的疗效。

从外科治疗的角度,临床上将直肠癌分为低位直肠癌(距齿状线5cm以内);中位直肠癌(距齿状线5—10cm);高位直肠癌(距齿状线l0cm 以上)。

这种分类对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前参考价值。

而解剖学分类是根据血供、淋巴回流、有无浆膜等因素区分,仍将直肠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这两种分类有所不同。

1、手术治疗:凡能切除的直肠癌如无手术禁忌症,都应尽早施行直肠癌根治术,切除的范围包括癌肿、足够的两端肠段、已侵犯的邻近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四周可能被浸润的组织及全直肠系膜和淋巴结。

如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时,亦应进行姑息性切除,使症状得到缓解。

如伴发能切除的肝转移癌应同时切除肝转移癌。

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癌肿所在部位、大小、活动度、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术前的排便控制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最近大量的临床病理学研究提示,直肠癌向远端肠壁浸润的范围较结肠癌小,只有不到3%的直肠癌向远端浸润超过2cm。

这是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

(1)局部切除术:适用于早期瘤体小、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分化程度高的直肠癌。

手术方式主要有:①经肛局部切除术;②骶后径路局部切除术。

(2)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原则上适用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

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及肛门周围约3~5cm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门括约肌(图41-21),于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

Miles手术也有人用股薄肌或臀大肌代替括约肌行原位肛门成形术,但疗效尚待肯定。

(3)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直肠癌根治术(41-22),适用于距齿状线5cm以上的直肠癌,亦有更近距离的直肠癌行Dixon手术的报道。

但原则上是以根治性切除为前提,要求远端切缘距癌肿下缘3cm以上。

由于吻合口位于齿状线附近,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病人出现便次增多,排便控制功能较差。

近年来有人采用J形结肠袋与直肠下段或肛管吻合,近期内可以发送控便功能,减少排便次数。

(4)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无端封闭手术(Hartmann手术):适用于因全身一般情况很差,不能耐受Miles手术或急性梗阻不宜行Dixon手术的直肠癌病人。

直肠癌根治术有多种手术方式,但经典的术式仍然是Miles手术和Dixon手术。

许多学者曾经将Dixon手术改良演变成其他多种术式(如各种拖出式吻合),但由于吻合器可以完成直肠、肛管任何位置的吻合,所以其他各种改良术式在临床上已较少采用。

腹腔镜下施行Miles和Dixon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对淋巴结清扫,周围被侵犯脏器的处理尚有争议。

直肠癌侵犯子宫时,可一并切除子宫,称之为后盆腔脏器清扫;直肠癌侵犯膀胱,行直肠和膀胱(男性)或直肠、子宫和膀胱切除时,称之为全盆腔清扫。

施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病人的生活质量,术中尽量保护排尿功能和性功能。

两者有时需权衡利弊,选择手术方式。

晚期直肠癌,当病人发生排便困难或肠梗阻时,可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作为手术切除的辅助疗法有提高疗效的作用。

术前的放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病人的术后复发率。

术后放疗仅适用于晚期病人、手术未达到根治或术后局部复发的病人。

3.化疗化疗亦是作为根治性手术的辅助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给药途径有动脉灌注、门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术后腹腔置管灌注给药及温热灌注化疗等。

化疗时机、如何联合用药和剂量等依病人的情况、个人的治疗经验有所不同。

目前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5-FU+左旋咪唑或亚叶酸钙,或再联合应用铂剂剂。

Dukes A期根治性切除术后可不追加化疗。

4、其他治疗目前对直肠癌的治疗正进行着非常广泛的研究,如基因、导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尚处在摸索阶段,疗效尚待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