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美术教
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
填空题:
1、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 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
2、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概念画期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小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帮助学前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即促进其审美感
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三个方面的发展。
5、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是他们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的一种造型活动。
6、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它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7、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8、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9、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简单地说就是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如单独构图、并列构图、均衡构图等。
10、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1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对话法。
12、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临摹画、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饰画。
13、意愿画是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14、所谓表象的变形是指在保证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的情况下所构想的种种新表象。
15、教师在引导儿童感知时,要遵循这样一种感知顺序:首先从远处感知事物的整体及其背景,让儿童获得整体印象,其次到近处感知事物的局部特征以及相貌,最后回到整体的感知上,让儿童形成牢固的整体印象。
16、粘沙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
17、剪贴的目的主要在于学习使用剪刀,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
18、泥塑活动是通过双手的活动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
19、废旧材料和果蔬制作对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法是对话法。
21、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
的布置。
22、美术是一门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2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学前美术教师、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24、学前儿童可欣赏的艺术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实用工艺品、建筑艺术、自然景物。
25、陈鹤琴主张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涂鸦期(1岁~2岁) 象征期(2岁一3岁)、定型期(3岁~7岁) 、写实期(7岁以后)。
26、艾修勒和哈特薇克认为,蜡笔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美术媒介,而画架颜料则常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媒介。
27、幼儿的____自我中心思维 __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28、根据___时代性原则_,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世界。
29、涂鸦线条的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30、幼儿在不断涂画的过程中逐渐将图形与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从中认出某形状,发现与他们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给自己画的线条和图形起名字,自言自语地进行注释和说明,所以也有人称这种线条为“注释线” 。
3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领域,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___ 生活性 ___ 、__人文性 ____,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32、重复、对称、旋转等常常是儿童组织和安排图形的方式。
33、陶冶法 __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34、导向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为了贯彻导向性原则,人们有必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___以人为本的理念 ___、科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入评价工作中,对教师的工作过程和绩效及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35、多视点构图发展顺序:零乱式、平行式、并列式、散点式、遮挡式。
36、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7、学前儿童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儿童面对美术作品或周围景物时所进行的带有情感色
彩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大致包括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过程。
38、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儿童行为变化的结果,所以,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儿童行为结果的开放性。
39、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美术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结果,为美术教学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40、所谓解释是指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涵的内在意义,帮助儿童把握具象艺术形式所再现的东西,或抽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微妙的情感、情调、意义或意味。
41、创造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其创造意
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42、对话法是指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43、意愿画的主要功能在于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4、在学前儿童的绘画中,表象起着描绘和符号功能,因而学前儿童的表象主要有个别表象和概括表象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