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全部83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ppt课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主要内容: 实质:
作用: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雪耻,收复 失地,削弱 和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
维护德国,抗衡英 法,逐步统治世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海上霸权,殖民地 牵制法国
在一次讨论萨尔问题的会议上,法美之间 就闹翻了,克里孟梭坚持要把它归并法国, 威尔逊不耐烦的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个萨尔,也从来没有听说它是法国的”。 克里孟梭立即以拆伙相威胁:“你没有听 说过,这并没有说明任何问题,如果不把 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协定上签 字。”威尔逊冷冷地回答:“如果这样, 你不就是希望我回国吗?” “不,我自己
(重新瓜分世界)
操纵国: 英、法、美
中心议题: 对德和约问题
主要内容: 对德《凡尔赛和约》 实质:
作用: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
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领土 军事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政治
赔款
殖民地
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领土减少1/8
1法 归国 票 国管1归9归人国国 莱19联 决联辖9还还1收属共 定年口联 茵管区4回管 其的丹波年比辖占 地减的归1德麦的5德利阿兰领区属意年少但的尔意的志时后1的1泽萨萨联,5地志的/斯自年1尔邦公地区帝0地和由区共民的洛区和国投港区林国
东
四五 九
亚 太
国国 国
平 洋
条条 公
地 区
新
约约 约
秩
序
二、缓和矛盾的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体系
目的:协调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时间:1921—1922 地点:华盛顿
与会国:美日中等九国
操纵国: 美、英、日
中心议题: 中国问题
作用: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雪耻,收复 失地,削弱 和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
维护德国,抗衡英 法,逐步统治世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海上霸权,殖民地 牵制法国
在一次讨论萨尔问题的会议上,法美之间 就闹翻了,克里孟梭坚持要把它归并法国, 威尔逊不耐烦的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个萨尔,也从来没有听说它是法国的”。 克里孟梭立即以拆伙相威胁:“你没有听 说过,这并没有说明任何问题,如果不把 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协定上签 字。”威尔逊冷冷地回答:“如果这样, 你不就是希望我回国吗?” “不,我自己
(重新瓜分世界)
操纵国: 英、法、美
中心议题: 对德和约问题
主要内容: 对德《凡尔赛和约》 实质:
作用: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
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领土 军事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政治
赔款
殖民地
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领土减少1/8
1法 归国 票 国管1归9归人国国 莱19联 决联辖9还还1收属共 定年口联 茵管区4回管 其的丹波年比辖占 地减的归1德麦的5德利阿兰领区属意年少但的尔意的志时后1的1泽萨萨联,5地志的/斯自年1尔邦公地区帝0地和由区共民的洛区和国投港区林国
东
四五 九
亚 太
国国 国
平 洋
条条 公
地 区
新
约约 约
秩
序
二、缓和矛盾的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体系
目的:协调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时间:1921—1922 地点:华盛顿
与会国:美日中等九国
操纵国: 美、英、日
中心议题: 中国问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 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二指出,德国与哪 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再认再现以及归纳、 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德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 权的要求。回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一,且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基本”“该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后概括回答。回答第(2)问要在理解 材料二所反映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3) 问要围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原因。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 ①原因: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 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 成为欧洲的“___火__药__桶______”。
人民版高中选修三历史全册配套ppt教学课件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2-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学习目标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 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 20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 战。
知识图解
-3-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一 二 三 四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18-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1
2
3
4
5
1 下列不符合 19 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B.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激烈 C.欧洲开始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 世纪晚期”,A、B、C 三项均发生于这个时 间段,而 D 项中“正式结成三国协约”发生在 1907 年,不符合题目的时间要求。 答案:D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1
2
3
4
5
参考答案:(1)大陆均势政策。希望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英国 插手欧洲事务。 (2)英国与法国、俄国结盟。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相对下降,寻求盟 友打击主要对手。
-24-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25-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13-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2-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学习目标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 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 20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 战。
知识图解
-3-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一 二 三 四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18-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1
2
3
4
5
1 下列不符合 19 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B.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激烈 C.欧洲开始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 世纪晚期”,A、B、C 三项均发生于这个时 间段,而 D 项中“正式结成三国协约”发生在 1907 年,不符合题目的时间要求。 答案:D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1
2
3
4
5
参考答案:(1)大陆均势政策。希望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英国 插手欧洲事务。 (2)英国与法国、俄国结盟。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相对下降,寻求盟 友打击主要对手。
-24-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25-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13-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0页 0078页 0158页 0218页 0254页 0307页 0357页 0384页 0414页 0437页 0461页 0503页 0554页 0606页 0608页 0623页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旷日持久的战争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1 巴黎和会 3 华盛顿会议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2 冷战的开始 4 两极格局的结束 1 朝鲜战争 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7 海湾战争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ຫໍສະໝຸດ 大战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 旷日持久的战争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60页 0078页 0158页 0218页 0254页 0307页 0357页 0384页 0414页 0437页 0461页 0503页 0554页 0606页 0608页 0623页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旷日持久的战争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1 巴黎和会 3 华盛顿会议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2 冷战的开始 4 两极格局的结束 1 朝鲜战争 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7 海湾战争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ຫໍສະໝຸດ 大战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 旷日持久的战争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
0
0
0
0
1
2
34情境模拟创设历史情境:通过 图片、视频、音乐等 手段,让学生身临其
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 演历史人物,体验历 史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问题探究:提出与历 史事件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 组合作,共同探究历 史问题,提高合作能
力和团队精神
小组讨论
03
课件结构
课件框架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 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 情感态度
课程介绍:介绍高中历史选 修三的课程内容和目标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
析等
教学评价:设置合理的评价 标准和方法,及时反馈学生
的学习情况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 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
案例总结:教师总结案例, 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技
能
互动教学
提问与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 问题,参与讨 论,提高课堂 参与度
角色扮演:让 学生扮演历史 人物,加深对 历史事件的理 解
案例分析:通 过分析历史案 例,培养学生 的分析能力和 批判性思维
合作学习:分 组合作,共同 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团队协作 能力
课程内容概述
课程名称:高中 历史选修三
添加标题
课程目标:帮助 学生了解中国近 现代历史,培养
爱国主义情怀
添加标题
课程内容:包括 中国近现代政治、 经济、文化、社 会等方面的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采用 讲授、讨论、案 例分析等多种教 学方法,注重培 养学生的历史思 维能力和历史素
养
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ppt课件:《海湾战争》
东方时空主持人:现在身体好些了么?
咳!我现在全身都不舒服,全身疼,疼在骨头缝里。一日中呕 吐数次,三餐流食。西医、中医、中西疗法尝遍,无药可医。 变得易怒多疑、唠叨、失眠、情绪反常、记忆力衰退。简直生 不如死!
3.中东和世界格局因之改变 中东: 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形势错综复杂。 世界 美国:加 独强 霸其世在界海的湾野地心区的作用,助长其
苏联: 没有发挥实质性的影响力,世界大 国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小结:
海湾战争导火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
海湾战争过程: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 ↓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991年的海湾战争
既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径, 又反对任何大国军事干预。
审视海湾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热衷 打击伊拉克的原因
美国组成联合国部队进驻海湾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科威特 B.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C.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中扩充势力范围 D.保证在此地的经济利益,以凸显并担当 领导世界的角色
海湾战争 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
“沙漠风暴”战果
• 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近11万架次,投弹10多 万吨,发射288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35枚 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 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 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极大削弱了伊 军的 (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 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 部队损失近50%,后方部队损失约25%,80%的 指挥系统被摧毁,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了条 件。
• 8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向海湾地区派兵的“沙漠 盾牌”计划,美国正式出兵海湾。
• 10月6日:美国防部宣布“沙漠盾牌”行动已实际完成并 进入维持阶段
• 次年1月17日:开始解放科威特的“沙漠风暴”行动 • 2月24日:多国部队对伊军发动大规模代号为“沙漠军刀”
咳!我现在全身都不舒服,全身疼,疼在骨头缝里。一日中呕 吐数次,三餐流食。西医、中医、中西疗法尝遍,无药可医。 变得易怒多疑、唠叨、失眠、情绪反常、记忆力衰退。简直生 不如死!
3.中东和世界格局因之改变 中东: 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形势错综复杂。 世界 美国:加 独强 霸其世在界海的湾野地心区的作用,助长其
苏联: 没有发挥实质性的影响力,世界大 国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小结:
海湾战争导火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
海湾战争过程: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 ↓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991年的海湾战争
既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径, 又反对任何大国军事干预。
审视海湾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热衷 打击伊拉克的原因
美国组成联合国部队进驻海湾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科威特 B.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C.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中扩充势力范围 D.保证在此地的经济利益,以凸显并担当 领导世界的角色
海湾战争 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
“沙漠风暴”战果
• 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近11万架次,投弹10多 万吨,发射288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35枚 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 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 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极大削弱了伊 军的 (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 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 部队损失近50%,后方部队损失约25%,80%的 指挥系统被摧毁,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了条 件。
• 8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向海湾地区派兵的“沙漠 盾牌”计划,美国正式出兵海湾。
• 10月6日:美国防部宣布“沙漠盾牌”行动已实际完成并 进入维持阶段
• 次年1月17日:开始解放科威特的“沙漠风暴”行动 • 2月24日:多国部队对伊军发动大规模代号为“沙漠军刀”
高二历史选修三课件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迫 使清帝退位,窃取辛亥革命果 实。
北洋政府建立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建立北洋政府,中国进入北
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01
02
03
04
政治黑暗
北洋政府实行军阀专制统治, 政治腐败,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
经济凋敝
由于战乱频繁和政治动荡,北 洋政府时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 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关系探讨
联系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 发展。两者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
商业繁荣
阐述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市场 体系的形成及货币流通的演变,探讨 商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古代财政金融制度及改革
财政制度
分析古代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如赋税制度、徭役制度等,探讨财政制度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制度及改革
介绍古代中国金融制度的起源、发展及主要特点,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 兴起,探讨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改革措施。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 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的 创新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05
中国近代史开篇:鸦片战争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背景及过程分析
01
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
19世纪初期,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
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社会动荡
北洋政府建立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建立北洋政府,中国进入北
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01
02
03
04
政治黑暗
北洋政府实行军阀专制统治, 政治腐败,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
经济凋敝
由于战乱频繁和政治动荡,北 洋政府时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 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关系探讨
联系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 发展。两者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
商业繁荣
阐述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市场 体系的形成及货币流通的演变,探讨 商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古代财政金融制度及改革
财政制度
分析古代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如赋税制度、徭役制度等,探讨财政制度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制度及改革
介绍古代中国金融制度的起源、发展及主要特点,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 兴起,探讨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改革措施。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 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的 创新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05
中国近代史开篇:鸦片战争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背景及过程分析
01
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
19世纪初期,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
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社会动荡
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解散:
日、德、意 3国因为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 ,分别于 1933年3月27日、10月19日和1937年12月12日退出国联。 接着先后共有 17国退出国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 1946年4月8—18日在第21届“国联”大会上, 国联正式宣告解散 ,所有财产和档案均移交联合国
4
政治
军控
赔款
注:体系还包括《凡尔赛和约》
一、凡尔赛体系 1、体系的构成 2、体系作用范围:欧、非、中东 3、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①实质: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 ②进步:基础上安排的战后 世界国际体系 (新格局)
使帝国主义矛盾暂时缓和,稳定社会秩序,为 战后欧洲的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有利的客观环境 。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 么积极影响 ?
影响:
第二,调整了欧洲各国间的关系,将民族自 决原则应用于欧洲,确认了波兰、捷克斯洛伐 克等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顺应了世界民主化 的发展趋势。
1、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 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一、凡尔赛体系 二、国际联盟 1、由来: 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2、建立过程:
巴黎和会讨论 1920.1正式生效 日内瓦 3、盟约: 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4、机构: 全体大会、行政院、秘书处 5、成员: 苏俄及德、奥等战败国被排斥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英法、美日、英美)
意大利不满 ;美国未批准和约
3、战胜国与殖民半殖民地间的矛盾(中、土)
五四运动、凯末尔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美苏争霸
15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 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 谁? 反,苏联大规模生产核武器,力图和美国取得核均 势。70年代中后期,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17
第二阶段: 态势:苏攻美守
知识结构表格 对 外 战 略
对 华 政 策
50中-60初
美国孤立反对中国 苏联希望同美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缓和-紧张美 平起平坐,共同 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强苏弱 主宰世界
60中-70末
苏攻美守
80
美攻苏守
苏联在欧洲“缓 美国同中国实现关 和”,在亚非扩张 系正常化 美国“尼克松主义” 苏联进一步对中国 在亚太战略收缩 进行军事威胁,以 致酿成边境武装冲 突 美国对苏强硬政 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 策 系 苏联全面收缩 美中关系时好时坏 21
24
4.美国之所以决定同中国建交是出于( ) A A.调整对外战略政策的需要 B.美本结束对越战争,从越南撤军 C.帮助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D.消除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分歧 5.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I从对苏战略上看,最主要目的是: ( ) 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B.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A 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
美国
经济增长缓慢
陷入越战泥潭
1969年, “尼克松主 义”
在亚太战 略收缩
对苏缓和 1、尼克松访苏 2、欧洲安全问题
苏联
军事力量略 微超过美国
缓和战略 在亚非 大肆扩张
欧洲
两军对峙 18
试比较尼克松主义与杜鲁门主义对外政策的不 同 杜鲁门主义实施时,美 国凭借其在强大的经济军事 实力,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 霸主地位,确定了战后美国 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性进攻 战略。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 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 谁? 反,苏联大规模生产核武器,力图和美国取得核均 势。70年代中后期,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17
第二阶段: 态势:苏攻美守
知识结构表格 对 外 战 略
对 华 政 策
50中-60初
美国孤立反对中国 苏联希望同美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缓和-紧张美 平起平坐,共同 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强苏弱 主宰世界
60中-70末
苏攻美守
80
美攻苏守
苏联在欧洲“缓 美国同中国实现关 和”,在亚非扩张 系正常化 美国“尼克松主义” 苏联进一步对中国 在亚太战略收缩 进行军事威胁,以 致酿成边境武装冲 突 美国对苏强硬政 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 策 系 苏联全面收缩 美中关系时好时坏 21
24
4.美国之所以决定同中国建交是出于( ) A A.调整对外战略政策的需要 B.美本结束对越战争,从越南撤军 C.帮助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D.消除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分歧 5.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I从对苏战略上看,最主要目的是: ( ) 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B.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A 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
美国
经济增长缓慢
陷入越战泥潭
1969年, “尼克松主 义”
在亚太战 略收缩
对苏缓和 1、尼克松访苏 2、欧洲安全问题
苏联
军事力量略 微超过美国
缓和战略 在亚非 大肆扩张
欧洲
两军对峙 18
试比较尼克松主义与杜鲁门主义对外政策的不 同 杜鲁门主义实施时,美 国凭借其在强大的经济军事 实力,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 霸主地位,确定了战后美国 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性进攻 战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共66张PPT)
•A.潜艇
B.飞机
• C.坦克
D.原子弹
D 解析:原子弹是二战中出现的武器。
• 9、“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 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 “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维护民族的独立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C 解析: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现代交通和信息”,
“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可 见一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在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 桶”的主要因素是
措施。
5、观察下面《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作者表达的是 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C.维持欧洲大陆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
C 解析:为了便于 控制欧洲,英国长期 推行欧洲大陆均衡的
政策。
6、下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 片之一,该照片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后来人们
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年埋
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一双脚
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过P11-16
1、爆发: 2、交战双方: 3、过程: ⑴三条战线: ⑵三个阶段: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两大军事同盟 ①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意大利、日本、美、中 ②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3、过程: ⑴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①西线:英国、法国、比利时对德国作战。(作战区域: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
高中历史选修三精选课件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在美丽的地方召开了肮脏的会议
一、巴黎和会
(一)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1、一战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第一,人民渴望和平,战胜国也希望和平;
第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三,德国等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 对象;
第四,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 新的变化。
(一)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1、一战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2、目的:
…… ……十、在各国的地位中得到维护和保障的奥匈各族人民得到自主发 展的最自由的机会。十一、……塞尔维亚应得到自由和安全的通往海洋之 路。……应建立各巴尔干国家政治和经济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国际保证。十二、 应保证现在土尔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的生命安全和自主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 会。……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提 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
更大合作。
美:需要日本支持与英法争夺,
没有威胁到根本利益。
(三)巴黎和会上的争夺和勾结
1、对德问题的争夺(焦点) 2、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①山东问题的形成:
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 战后中国要求收回山东 ②勾结:
英法支持、日本施压,美国妥协、 接受日本要求
(三)巴黎和会上的争夺和勾结
顾维钧
(1888——1985)
著名外交家,早 年赴美留学, 24岁获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 士学位, 27岁出任驻 美公使,成为中国历 史上最年轻的使节。 31岁作为中国出席巴 黎和会全权代表之一, 并向和会提出了取消 21条,要求收回山东 权益,并拒签和约。
英:利用日本牵制美国。 法:支持英国,以换得在对德问题上给予
——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①根据一、二、三、美国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选修三教材分析 ppt课件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ppt课件
1
时空素养
英 法
俄 德
奥匈
意
ppt课件
塞保
土
2
主题理解
高考大纲
课程标准
第一次世界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 大战爆发的 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
历史背景 会出现世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 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ppt课件
4
【史料实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 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 德法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3 241 1 425
ppt课件
5
【史料实证】
材料二 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 势,这一时期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 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 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 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五国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制 海权;《九国公约》多国支配中国: 《中日条约》收回山东主权
①一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②它暂时调整了帝国
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它不但没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山东问题与华盛顿会议》
ppt课件
19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中、美、日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 东问题的态度。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会部分收回山东 主权。 【解题分析】第(1)题要从三则材料中分别提炼出中、美、日 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力求准确明了。第(2) 题要从当时中国国内人民的斗争形势、美英法等国与日本在中 国的矛盾以及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等方面进行 分析归纳。
ppt课件
1
时空素养
英 法
俄 德
奥匈
意
ppt课件
塞保
土
2
主题理解
高考大纲
课程标准
第一次世界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 大战爆发的 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
历史背景 会出现世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 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ppt课件
4
【史料实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 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 德法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3 241 1 425
ppt课件
5
【史料实证】
材料二 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 势,这一时期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 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 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 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五国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制 海权;《九国公约》多国支配中国: 《中日条约》收回山东主权
①一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②它暂时调整了帝国
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它不但没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山东问题与华盛顿会议》
ppt课件
19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中、美、日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 东问题的态度。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会部分收回山东 主权。 【解题分析】第(1)题要从三则材料中分别提炼出中、美、日 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力求准确明了。第(2) 题要从当时中国国内人民的斗争形势、美英法等国与日本在中 国的矛盾以及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等方面进行 分析归纳。
高中历史选修三全部PPT文档共83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高中历史选修三全部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