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电力公司弱信号地区电能量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基于北斗高精度的电网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北斗高精度的电网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北斗高精度的电网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作者:高平吉福龙王佳环那丽丹来源:《微型电脑应用》2019年第04期摘要:在无法接入互连网的交通不畅的区域,需要考虑当地住户的电网数据的传送,特别是以自动化采集的方式得到相应数据,构建了基于北斗高精度的电网数据采集系统。

系统包括采集和传输两个模块,可依据自动、受控两种工作模式完成采集和后续拆包、封装、传输等一系列的处理工作。

设计了主站端对应进行北斗通信接收和组包以及数据解析工作。

结果显示,所构建系统电网数据采集达标率为98.9%,为路途不畅的荒僻地区的住户提供了高精度、可靠性强的设备方案。

关键词:电网数据采集; 北斗; STM32; 通信; 数据压缩中图分类号: TP311文献标志码: A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grid data of the local residents,especially the data automatically collected in the area where the traffic is not smooth, a power gri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Beidou high accuracy network is constructed. The system includes two modules: collecting and transmitting, and can complete collection and subsequent package,transmission and other processing work according to the two modes of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shift. The terminal of main station constructed corresponds to Beidou communication receiving and grouping and data par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a acquisition standard rate of the system is about 98.9%, which provides a high precision equipment scheme for the residents in the remote area where the road is not smooth.Key words: Power grid data acquisition; Beidou; STM32; Communication; Data compression0 引言智能電网的大范围实际应用,使得在大城市完成了住户电网数据的自动采集的基础上,对交通不畅的区域电力供应有更高精度的采集传输和对应的费控管理规划[1]。

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

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

技术推广北斗卫星通5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刘陆洋部亚轩(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寻求新技术解决电网中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已经很成熟,而且通信覆盖面广、接入灵活,运用到电网中作为传统电力通信网的一种补充,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关键词:北斗卫星;电网;授时;应用1北斗卫星通信技术介绍目前国内对于北斗卫星的运用已经到第三代的应用,主要应用在可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气候、各时段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卫星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为10m,测速精度可达0.2m/s,授时精度为10ms1;在数据通信运用方面,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

11多通信模块集成可实现具有卫星通信、公网、集群对讲三合一网络的应急指挥终端。

根据对目前市面的深入调研和技术分析可知,有很多厂商实现了在一个终端中集成、绑定了上述3种通信模块,其优势是1个终端可当3个不同类型终端用,方便、简单、功能多,可以实现卫星通信、公网、集群对讲的切换使用,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情况和条件选择其中一种通信方式使用。

但因为三者之间网络制式及通信协议各不相同,集群语音无法通过卫星或公网上传下达,这是三合一网络的应急指挥终端目前存在的一点缺点,但随着北斗卫星应用的更深入研究,这一缺点也将会被改善。

1.2信道资源自适应分配运用电网在开展电力应急抢修工作时,由于抢修地点的局限性,传统的电力通信网往往无法实现通信支撑。

比如,公网虽有信号,但公网信号强度较差,传输速率有可能低于卫星网络,而公网不同网络间,移动、电信、联通等3大运营商的公网信号强度也很难界定网速差异,所以在同一应急终端中采用信道资源自适应分配技术,实现不同网络的优选,进行网速自甄别,对数据进行分包、多通道并行传输,是解决室外电力应急中数据通信的段。

1.3长报文传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在服务区域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双向短报文通信服务囚。

基于北斗短报文安全传输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研究

基于北斗短报文安全传输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研究

基于北斗短报文安全传输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1T04:55:41.766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8月16期作者:王扶文,刘国亮,王亮,付骐,岳江生,孟祥月,朱瑶,马文博,甘琴[导读] 在边远地区,由于缺乏公共网络,难以进行电力信息的自动收集王扶文,刘国亮,王亮,付骐,岳江生,孟祥月,朱瑶,马文博,甘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甘肃省定西市 743000摘要:在边远地区,由于缺乏公共网络,难以进行电力信息的自动收集,因此需要加大对短报文通讯中使用的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开发出一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用户可以进行数据的打包、安装,确保北斗短消息的传送。

为了增强北斗短报文通讯的使用,提高数据收集的成功率,本文重点对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北斗短报文;工作模式;数据拆包引言针对边远地区信号较弱、不稳定的现状,目前我国电网已将多种多路通讯技术应用于电网,其中既有光纤信道、中压电力线载波,也有北斗短消息通讯技术。

然而,由于工程建设中光纤、电缆等材料的造价较高,因此工程建设比较困难,而北斗通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信号覆盖、降低了成本,为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信号盲区及不稳定区域的电力数据采集与传输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1系统整体方案1.1 系统结构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既包括电力系统的数据结构、设备的设计,又涉及到了数据采集、传输等功能模块的应用。

电力信息采集终端还包括智能电表、采集器等,将其应用于多个家庭的数据采集,并对电力数据进行集中分解,以完成北斗短消息模块的数据采集,由主服务器对电力需求进行询问,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1]。

1.2系统工作模式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操作,尤其是电力系统的设计,既要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又要满足电网的需要。

本课题的工作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信息收集方式,一种是对电力资源的自动获取,二是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主站的要求来完成。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电能量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电能量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电能量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作者:胡丹张倩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8年第01期摘要:目前电网行业的数据通信应用方式中,以光纤、微波或手机公网(GPRS,3G,4G 等)通道进行通信,而对于广大人烟稀少山区、牧区、深山中的峡谷水电站等,其既无光纤通路,也尚无法保证稳定的公网信号覆盖,这种“弱信号”地区上述通信方式则显得无能为力。

文章重点介绍了通过申请北斗通信卡方式,在北斗通信终端之间互相发送短信(数据)的通信技术,这种端到端的通信方式不受地理位置限制,露天情况下通信无盲区,成本低廉,成功实现了在通信手段匮乏的偏远地区进行有效、快速的电能量数据实时传递。

关键词:电力系统;弱信号地区;北斗卫星;电能量采集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管辖各子网省电力公司下达了对民用电信息、各厂站能源数据实现“全采集、全覆盖”的要求。

依据该要求,各省电力公司需逐步加强对各大厂站的监管力度,各类厂站要充分、及时地提供发电、配电、供电可靠性、实时性等信息,以便于全面掌控电力公司的运营情况。

但是,对于广大人烟稀少的牧区、山区、深山中的水电站等,存在既无光纤通路,又无稳定的公网信号覆盖的条件。

这样的地区面临着信号弱或根本没有信号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故产生两个问题:(1)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工作异常,难以满足数据采集成功率,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无法满足电力运营管理的要求;(2)现场采集设备受制于通信通道的瓶颈而不能有效利用,导致设备闲置资源浪费[1]。

1 北斗系统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大力实施的独立运行、自主发展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建设本系统目标是:建成技术先进、开放兼容、独立自主、稳定可靠的全球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时完善现有的应用支撑产业,大力推动其在社会国民经济的广泛应用。

通信双方可以通过申请北斗通信卡方式,在北斗通信终端之间互相发送短信(数据),这种双向通信功能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别于其他导航卫星系统的独特发明。

基于北斗卫星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通信方案0505update

基于北斗卫星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通信方案0505update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通信方案广州贝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四月目录1项目背景 (3)2计量自动化主站解决方案 (3)3基于北斗的用电信息采集解决方案 (6)3.1北斗卫星通信概述 (6)3.2北斗卫星通信方式 (7)3.3数据通信组成 (8)3.4北斗通信系统的组成 (8)3.5北斗通信系统在用电采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9)3.5.1基于北斗的信息采集终端 (9)3.5.2产品功能简介 (10)3.5.3主要技术指标 (10)3.5.4主站—信息采集平台系统 (11)3.6主站侧设备 (11)4配置预算 (13)1项目背景目前电网公司对各网省电力公司提出了对居民用电信息、各厂站电能量数据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要求。

根据电网公司要求,各网省公司需加强对各类厂站的管控力度,对其发、售电量、供电可靠性等实时数据信息都急需详细了解,以利于全面掌握电力公司的经营情况。

电网行业的数据通信应用方式中,主要采用光纤、微波或手机公网(GPRS、3G等)通道等进行通信。

但是,对于广大人烟稀少山区、牧区、深山中的峡谷水电站等,既无光纤通路,也尚无法保证稳定的公网信号覆盖的地区,上述通信方式则显得无能为力,而新建设通信通道存在着成本高昂、通信架构受限、建设与维护得不偿失等问题。

基于北斗卫星的同步数传系统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短报文服务为通信通道,巧妙地解决了以上偏远地区电力抄表和信息采集等难题。

2计量自动化主站解决方案计量自动化主站实现对各类计量自动化终端(包括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低压集中抄表终端)的一体化数据采集与管理,涵盖发、供、配、用各侧计量点,统一处理、存储、管理各类数据。

计量自动化主站系统构成可分为3层:采集层、通信层和主站层,其中主站层又分为采集中心、数据中心、应用中心三层以及贯穿主站层的安全及管理中心,其逻辑架构图如下:⏹采集层采集层由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低压抄表集中器及采集器等计量自动化终端及智能电能表构成。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小水电站用电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小水电站用电采集系统设计

2020年第2期总第393期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小水电站用电采集系统设计陶雪峰,陈媛媛,奚超超(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安徽宣城242000)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使用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技术,经过不断发展,该卫星系统的多项技术正在走向成熟,不仅可以全面地投入到定位技术中,还能够帮助水电站实现信息采集。

1用电采集技术的发展现状为了保障水电站的运行效率,我国大范围采用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以及智能化等技术,电能收集技术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电能采集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投入全面的研究,并在30多年里,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电力行业发展突飞猛进。

2005年,我国电网系统开始进行全面的现代化建设,电能信息采集技术不断在现代化生活中得以采用。

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的用户信息采集已经高达3.18亿户,总体信息覆盖率为80%之上。

在原先的设备使用中,大部分的核心设施都是采用国外的设备,但是在近5年中,因为中国科技实力的进步,使得我国的电能信息采集设备均实现了国产化。

2北斗短报文通信设计在小水电站中的应用中国幅员辽阔,并且大部分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地势比较复杂,为电力设施的建设造成了阻碍,部分基础设备因为建设在偏远地区,使得信息和数据的传输经常受到干扰甚至中断,一旦出现紧急事故,没有进行及时地控制,就会导致水电站设施遭到破坏。

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需要利用卫星短报文通信技术,加强对小水电设施的信息收集以及上传等管理工作。

卫星短报文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一般会以一分钟一个报文的速度传输,总体的电文长度会保持在120个字节上下。

通常情况下,小水电站在5min 之内会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的状况中,选用卫星短报文的形式在1min 之内对用户信息进行监管,综合北斗设备的通信特征,利用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就会实现对用电信息的有效管理[1]。

2.1卫星短报文通信架构分析北斗卫星系统能为小水电站的用电能数据采集提供专业的无线装置检测以及卫星无线电设施的综合性技术支撑,能够供应导航、定位、传输等多种地域上的数据分析,并利用短文发报的形式作以传输。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偏远地区用电信息采集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偏远地区用电信息采集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偏远地区用电信息采集妙红英【摘要】目前电力公司在进行各类用户的用电数据采集上,通信方式主要有手机通信网络、光纤网络、电力微波网络等.本文针对广大人烟稀少山区、牧区中不具备以上通信条件的光伏电站、水电站和居民用户,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短报文服务为通信通道,通过研发一种小型数据交换装置,在台变现场和电力公司主站系统前端同时部署,在不改变已投运设备和系统的前提下,透明的嵌入北斗通信链路,解决偏远地区的用电信息采集难题.【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5(023)010【总页数】4页(P152-154,158)【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北斗卫星;通信;偏远地区【作者】妙红英【作者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营销部,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5在2011年,国网公司对各网省电力公司提出了对居民用电信息,各厂站电能量数据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要求。

根据国网公司的要求,各网省公司需逐步加强对各类厂站的管控力度,对其发、售电量,供电可靠性等实时数据信息都急需了解,以利于全面掌握电力公司的经营情况。

在现有的居民用电信息采集模式中,采集用电信息的电能表将用电数据以载波方式就近上送到附近台式变压器下的集中器。

集中器通过光纤、微波或手机网络将数据上送到部署在当地电力公司的用电信息采集主站系统。

在我国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贵、河北等地区,均存在大量的牧区、山区通信手段匮乏。

这样地区的居民用电信息采集对当地供电公司来说是一个难题,只能每月一次驱车数十甚至数百公里进行人工抄表,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电力自动化管理。

本方案中,以廉价的北斗卫星短报文服务为通信通道,通过在现场抄表集中器端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端嵌入北斗数据转发装置,实现数据透传,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居民低压台变现场集中器的数据交互。

1.1 北斗通信原理北斗通信终端通过安装IC卡方式,以卡号对卡号的,实现两台终端之间的短报文通信。

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研究

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研究

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研究
王瑶;王福忠
【期刊名称】《进展:科学视界》
【年(卷),期】2022()3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作为用采系统的基本功能,对各供电公司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受限于各区域地理特点、经济水平等因素,部分偏远山区因无与之相适应的远程通信方式,导致采集成功率较低。

考虑到该应用场景下电力用户密度低,如使用传统通信方式建设成本较高,因此选择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旨在提升数据采集质量,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目标。

【总页数】2页(P101-102)
【作者】王瑶;王福忠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
【相关文献】
1.基于北斗短报文安全传输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研究
2.基于北斗短报文安全传输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研究
3.基于北斗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研究
4.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5.基于北斗短报文的高海拔区域用电信息采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布时间:2022-11-08T08:16:24.193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2期作者:辛拓1 黄炜昭1 徐曙1 黄林超2 陈远2[导读]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公网信号无法覆盖全部地区,导致用电信息采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提出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1.深圳供电局广东深圳 5180002.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公网信号无法覆盖全部地区,导致用电信息采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提出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采用STM32F103C8T6微处理器设计系统硬件结构,通过用电信息压缩算法、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信息传输技术完成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检测结果表明,此系统每日完成用电信息采集及传输需求仅需7.5小时,可以高效可靠地实现无公网信号地区的用电信息采集工作。

关键词:北斗短报文通信;智能配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引言当下,我国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手段就是大规模建设智能配电网,其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配电网关键装置,对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迅速增长,我国逐渐重视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从而为配电网的管理及运营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持,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智能配电网的信息基础,需要具备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等特点。

近些年来,我国关于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已经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文献[1]作者招景明等人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架构的电力数据采集系统,有效降低了边缘应用设备和云端之间的通信带宽压力;文献[2]作者于广等人将ATT7022E与STM32两种芯片应用于硬件电路设计中,保证了电力数据采集系统的测量精度与实时性。

参考上述文献,本文也设计一个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建设智能化、自动化配电网做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电力公司弱信号地区电能量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2017年3月目录1项目背景 (3)1.1项目需求 (3)1.2北斗通信应用概况 (4)2北斗卫星通讯系统技术特点 (6)3系统解决方案 (7)3.1系统架构 (7)3.1.1系统构成 (7)3.1.2厂站端子系统功能 (7)3.1.3主站端接入系统功能 (8)3.2电力集抄协议与北斗通信协议规约转换 (10)3.3长报文传输 (10)3.4拆、组包原理 (11)3.5系统技术特点 (11)3.5.1现场施工方便、便于维护 (11)3.5.2不占用其它网络资源 (12)3.5.3北斗通信通道免费、后期维护成本低 (12)3.5.4通信带宽 (12)4系统组成 (13)4.1设备配置清单 (13)4.2附件 (13)详见北斗一体机终端规格书 (13)详见北斗指挥机终端规格书 (13)详见北斗多卡机终端规格书 (13)1项目背景1.1项目需求在2011年,国网公司对各网省电力公司提出了对居民用电信息,各厂站电能量数据实现“全覆盖、全采集”的要求。

根据国网公司的要求,各网省公司需逐步加强对各类厂站的管控力度,对其发、售电量,供电可靠性等实时数据信息都急需了解,以利于全面掌握电力公司的经营情况。

目前电网行业的数据通信应用方式中,主要采用光纤、微波或手机公网(GPRS、3G等)通道进行通信,而对于广大人烟稀少山区、牧区、深山中的峡谷水电站等,其既无光纤通路,也尚无法保证稳定的公网信号覆盖,这种地区上述通信方式则显得无能为力,而新建设通信通道存在着成本高昂、通信架构受限、建设与维护等问题。

据初步调研的两个案例如下:案例一:四川省内共有小型水电站3000余座,其中弱信号(无线公网信号较弱或未覆盖地区)的电站有800余座,主要分布在雅安、阿坝、凉山、攀枝花、甘孜等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

另外,在这些地区(以及在其它地区若干地点),尚有涉及电能量采集业务的其它应用方式同样存在弱信号的情况,影响了省公司对发电、用电信息的及时掌控。

案例二:青海省内共有600多个自然村庄因通信手段匮乏无法完成自动抄表,需依靠每月一次的人工方式进行走抄,有些村庄甚至开车进去,当天无法往返。

这种方式下不仅数据的实时性不强,还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

以上的案例描述几乎是中国1/3地区的共同需求,其它省份如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甘肃等。

因此,如何获得一种行之有效的通信通道来解决众多项目的主要通信需求。

这样的地区信号非常弱或根本没有信号,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两个问题:一是远方采集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数据采集成功率很低,仍然需要人工现场补充抄取,不能满足营销运营管理的要求;二是现有采集设备由于通信通道的瓶颈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

1.2北斗通信应用概况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正式提供服务以来,在交通、渔业、水文、气象、林业、通信、电力、救援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注册用户已达6万,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海洋渔业基于北斗系统的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向渔业管理部门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等服务。

图1基于北斗系统的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图2 海洋渔业应用分布2.2水利水文基于北斗系统的水文监测系统,实现了多山地域水文测报信息的实时传输,大大提高了灾情预报的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供重要的保障。

图3 基于北斗短报文服务的水利监测装置2.3气象监测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气象测报型北斗终端设备,提出了实用可行的系统应用解决方案,解决了国家气象局和各地气象中心气象站的数字报文自动传输和可视化问题。

图4 基于北斗的高原地区气象监测站图5 基于北斗的珠峰气象监测站2.4应急救援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以及位置报告功能,提供全国范围的实时救灾指挥调度、应急通信、灾情信息快速上报与共享等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灾害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

图6 玉树现场灾情报告图7 汶川地震救灾现场2北斗卫星通讯系统技术特点北斗卫星系统建成后由3颗GEO卫星(静止轨道卫星)和多颗Non-GEO卫星组成,目前已实现亚太地区信号覆盖,未来将覆盖全球。

通信技术特点如下:➢通常有两颗以上卫星交叉覆盖,信道冗余配置,保证了通信信道的稳定性;➢不受地形环境和气候限制,具备无通信盲区特点;➢北斗卫星具备双向通信功能,可采用短报文方式实现数据通信;➢安全加密性好,用户数据不受干扰、不易受损;➢传输频度按照用户卡区分,有30秒、1分钟用户卡,实时性有一定限制,但对于电能量采集传输应用而言,时间资源完全能满足要求。

3系统解决方案3.1系统架构3.1.1系统构成根据本项目要求,系统由主站系统和厂站端子系统组成。

通过厂站端采集通信子站、北斗卫星、主站通信管理系统通信链路,现场采集终端利用北斗卫星这条新的通信链路,实现与主站之间的数据透传。

厂站端每个站点1-100台计量装置(电表),每个站点配置一套北斗通信终端,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

当站点计量装置超过100台时,由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特殊性,应考虑增加一套北斗通信终端。

图基于北斗通信的电能量采集传输系统架构3.1.2厂站端子系统功能厂站端子系统由计量装置(电能表)、采集装置(采集器,又称集抄专变终端)、北斗终端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厂站端系统结构每个站点配置一套北斗通信终端,可服务于1-100台计量装置(电表)的数据通信。

当站点计量装置超过100台时,由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特殊性,应增加一套北斗通信终端。

相较于其它传统集抄方式,本方案中只有北斗终端为新增装置,针对其功能描述如下:北斗终端与集中器(又称专变终端)之间支持网口、RS232串口、RS485串口三种连接方式,以适应现场的几种接入方式,北斗终端功能如下:(1)厂站端终端需同时支持两种工作模式:a)支持主站端使用北斗指挥机主动数据召唤模式;b)支持北斗终端主动向集中器召唤数据,并将集中器数据主动上送到主站的工作模式。

(2)在北斗终端中,植入国网集抄的376.1规约,向终端进行数据召唤,并将召唤的各项电能量数据主动上送到主站系统;(3)将国网用电信息通信协议包嵌入北斗通信协议中,实现协议转换;(4)大数据的长报文自动拆包、组包处理;(5)可远程修改数据采集参数和程序升级;(6)与北斗卫星链接,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实时通信。

3.1.3主站端接入系统功能主站系统由北斗通信子站(北斗多卡机)和前置应用服务器、营销数据采集系统组成,采用网络方式连接。

图主站系统结构因为北斗的时延特性,电量计费主站向终端请求数据后,终端的数据一般在一分钟后才能上送到主站,电量计费主站会认为已经超时,从而数据请求失败。

因此本系统中北斗不能只是提供一个透明的传输通道,不能仅仅完成前端计费主站系统和现场终端装置之间的数据转发。

前置应用服务器组要是为了数据缓冲的目的而配置。

参见图“通信系统架构”,在这种配置方案下,主站的请求由前置服务器自己响应,其命令报文不再转发到厂站端。

同时前置服务以循环轮询方式不断向终端请求电能量数据,保存前置机本地。

前置主站接入程序需要完成以下五方面功能:1、在前置主站接入程序上实现:按照国网的376抄表规约,接收每个厂站终端上送的各项数据,并保存在前置机端的数据库中。

2、在前置主站接入程序上实现:按照国网的376抄表规约,模拟各台厂站终端与主站保持TCP/IP实时连接。

当主站进行数据请求时,从本地的前置机端的数据库中取最新的数据,上送给主站系统。

3、在以上实现过程中,接入服务程序与北斗之间通信需要遵循国家测绘局颁布的北斗通信协议,与主站、与终端二者之间通信需要遵循国网公司颁布的电力抄表通信协议,在程序中实现北斗通信协议和电力抄表通信协议的实时规约转换。

4、北斗系统为串口通信,电力抄表为TCP/IP通信,程序中需要完成两种通信方式的转换。

同时北斗协议支持100字节以下的数据报文,而电力抄表协议部分报文长度会超过此100字节,因此程序上需要实现长报文的拆包解包。

5)数据采集内容按照营销采集主站规范执行。

表示数据流向一表示数据流向二图 通信系统架构3.2 电力集抄协议与北斗通信协议规约转换国网用电信息采集均按照1—Q /GDW 376.x-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简称:国网通信协议)规约进行,该规约数据包需转换成北斗协议数据包,经北斗通信链路送至主站端,在主站端将北斗协议数据包还原至国网通信协议的数据包。

以上规约转换在北斗通信链路两端进行,不影响原通信方式,实现数据透传。

国网通信协议数据包格式:转换成北斗协议后,国网通信协议数据包将作为北斗协议的数据包,封装在北斗协议的帧格式中,数据包格式如下:3.3 长报文传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在服务区域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双向短报文通信服务。

当前,移动通信和无线电台通信的覆盖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解决了偏远地区数据通信的难题。

因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经运营,便广泛应用在海洋、气象水利、农业和森林等领域,利用卫星手段传输各类观测数据。

但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报文长度有一定的限制,通信数据数量如果超过最大长度报文,必须分包进行发送。

此外,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大数据量数据通信时存在数据丢包现象。

如果发送数据数量比较小,可以通过重复发送等方式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但对于数据数量比较大的情况不太合适。

为了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采用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长报文通信协议方案。

应用服务器图数据传输架构图3.4拆、组包原理由于北斗通信支持报文长度有限(目前要保持流畅通信需保持单报文长度不超过100字节为宜),因此对通信上遇到较大的数据包时需进行拆包,即通常在单报文数据长度超过100字节时,数据转发装置将按照单帧报文100字节进行拆包,并重新组包,见上图。

例上:当现场抄表装置将长度为1000字节的数据帧上送给数据转发装置时,数据转发装置将数据帧拆分成10个100字节的子包,并利用北斗通信链路,逐一上送给北斗通信前置机,北斗通信前置机在收完10个子包后,进行重新组包,还原成原数据包格式并送至主站。

3.5系统技术特点3.5.1现场施工方便、便于维护本方案采用北斗通信一体机和北斗数据转发装置,嵌入式的接入到现有系统中,无需对现有已投运系统作任何改造。

对电力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后,即可独立完成台区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少。

现场终端设备迁移或变更时无需更改系统配置,维护方便。

图设备现场安装图3.5.2不占用其它网络资源随着电力信息化、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有限的IP资源在分配应用上显得捉襟见肘。

在采用其它方式通信通道建设时,需要在台区现场、变电站及电力公司内部添加大量的设备,势必占用大量的IP资源,同时采集数据需经过变电站走电力信息内网需要增加电力信息内网的带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