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
2024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03 实验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30%,以培养学 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02
基本原理与方法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
误差来源与分类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准确度与精密度
概念、评价方法及提高措施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色谱法技术及应用
气相色谱法
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将待测物质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和分 析,如气相色谱仪测量挥发性有机物。
薄层色谱法
在薄层板上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扫描仪 测量各种化合物。
液相色谱法
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离子交换 等作用将待测物质分离和分析,如液相色谱仪测量高沸点、 热不稳定和极性化合物。
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实验结果评价与报告撰写
1 2 3
结果评价 根据实验目的和分析方法的要求,对实验结果进 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判断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处理、图 表绘制和结果解释等,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报告撰写 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以便于 交流和发表。
样品制备
根据分析方法的要求,对 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 粉碎、筛分、干燥等,以 便于后续的分析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01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确保实
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操作
02
按照实验步骤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不
分析化学基础教案
分析化学基础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理解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 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4. 能够对常见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2. 对常见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分析化学的概念和作用,并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学科。
2.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介绍分析化学的起源和关键里程碑,包括重要科学家的贡献。
3. 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从环境分析、食品安全、医药制造等方面介绍分析化学的实际应用。
三、实验操作演示(30分钟)1. 常见实验器材和操作规范:介绍常用的实验器材和操作要求,并进行示范。
2. 常见实验操作技巧:讲解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巧,如草酸标定、滴定等,并进行实例演示。
四、定性分析实验(30分钟)1. 常见定性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如气体析出法、络合反应等。
2. 定性分析实验操作步骤: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定性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定量分析实验(30分钟)1. 常见定量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如容量分析、光度法等。
2. 定量分析实验操作步骤: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定量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六、总结(5分钟)由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准备:1. 分析化学相关教材、课件和实验指导书;2. 实验器材和试剂;3. 实验室设备和安全措施。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 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 对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分析化学教学教案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 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 提问、发表见解,促进师 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习题巩固:布置相关习 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 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 能力。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学生能够了解分析化学在生 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热爱和兴趣 树立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重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滴定分析法:通过滴加标准溶液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比色分析法:通过比较颜色深浅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环保意识:引导学 生关注实验废弃物 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实验安全与环保的 重要性:强调实验 安全与环保对个人 和社会的影响
实验安全与环保的 实践:介绍如何在 实验中落实安全与 环保措施
理论教学: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和应用。
之处
改进措施:根 据学生表现, 调整教学方法
和内容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的看法
学生对教学进度的适应情况
注意事项:教师需要 合理分组,选择合适 的讨论主题,注意课 堂纪律和时间控制。
定义:通过实验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和现象,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
目的: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施步骤: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准备 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实验演示、引导 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分析化学教案
分析化学教案【篇一:分析化学教案】《分析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1. 定性分析──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如元素、离子、原子团、化合物等,即“解决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2. 定量分析── 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解决物质是多少的问题”。
3. 结构分析── 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三、分析化学的分类按分析原理分类: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化学分析──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又称经典分析法。
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滴定分析)。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低、分析速度慢。
仪器分析──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包括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波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放射化学分析等。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
四、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当代科学领域的所谓“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囗、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分析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
1.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气、江河、海洋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正常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为追踪污染源、弄清污染物种类、数量,研究其转化规律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分析化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材料的研究中,表征和测定痕量杂质在其中的含量、形态及空间分布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微电子工业的关键;? 在资源及能源科学中,分析化学是获取地质矿物组分、结构和性能信息及揭示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的主要手段,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核材料资源的探测、开采与炼制,更是离不开分析检测工作; ? 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化学说课稿
分析化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析化学》。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科学。
在化学、化工、环境、医药、食品等众多领域中,分析化学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分析化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不仅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仪器分析、工业分析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了解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3、熟悉常见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3、能够熟练操作常见的分析仪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误差与数据处理1、误差的分类、来源和减免方法。
2、有效数字的概念、运算规则和修约方法。
3、数据的统计处理,包括平均值、标准偏差、置信区间等的计算。
(二)滴定分析1、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指示剂的选择等。
2、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的方法和应用。
(三)重量分析1、重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沉淀的形成、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操作。
(四)分光光度法1、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朗伯比尔定律。
2、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显色反应的条件选择和测量条件的优化。
(五)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1、沉淀分离法、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等的原理和应用。
分析化学上册与高中教案
分析化学上册与高中教案一、教材分析《分析化学》上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教材之一,主要介绍了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化学平衡、电化学、溶液中离子的平衡等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化学分析的各个方面,适合高中化学学习者使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分析化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掌握化学平衡、电化学和溶液中离子的平衡等重要知识点;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4.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策略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理论的理解;3.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4.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研究方向。
四、教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教案范本:第一课: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二课:酸碱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平衡第三课:电化学基础知识和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第四课: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反应第五课:溶液中离子的平衡和离子交换反应第六课: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七课:质量分析和光谱分析技术第八课:分析化学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五、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评价方法:1. 总结性测试:通过答题或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的报告,评估其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估其分析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评估其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化学简明教程教学设计
分析化学简明教程教学设计背景分析化学是化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
由于它的实验性质,在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安全,同时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匹配,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能力。
本文主要针对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目标本次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的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 - 提高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 - 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 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教学方式分析化学是实验性质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实验操作过程的引导与指导。
本次教学将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即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联系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具体而言,教学方式将采用以下措施: 1. 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在教学的前期,将先讲解一些分析化学中常见的理论知识,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的意义和目的。
2. 实验操作的引导和指导。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将针对每个实验步骤,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注意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3.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将对学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数据的意义和价值,并加深对分析化学原理的了解。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要进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以及耗氢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计算等操作。
通过本次实验,帮助学生了解酸碱反应的原理,规范实验操作技能,锻炼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重金属离子的测定重金属离子的测定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也是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测试。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要采用比色法、络合滴定法等方法进行重金属离子的测定,同时需要计算出各种试剂的浓度和反应的平衡常数。
通过本次实验,帮助学生了解重金属离子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以及深化对化学反应平衡的理解。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时安排:136教时课程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物质化学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重要课程,担负着鉴定物质组成成分、测定其相对含量的两个任务。
一.设计思路及目标:以掌握分析基本类型及操作为目标,以分析操作过程的学习为主线。
1.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2.准确树立“量”的概念。
3.学会对各种物质的测定方法。
4.正确掌握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序号工作任务模块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理论参考课时实验参考课时1 绪论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2.分析化学的分类3.分析化学的进展概况4.分析化学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简介1.了解分析化学的对象、任务及它所包括的重要分支,明确其重要性。
2.了解分析化学的分类、联系和区别3.对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有概括性的了解理论:2教时2 定量分析概述1.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3.减少误差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4.分析数据的处理1.了解误差的概念、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2.运用误差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3.明确有效数字的定义及运算规则理论:6教时实验:4教时1.天平的使用2教时2.移液管、5.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4.掌握天平的使用滴定管校正。
2学时3 滴定分析概述1.滴定分析的过程2.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3.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4.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5.滴定分析计算1.了解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分类2.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标定的各种方法及有关计算3.掌握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理论:8教时实验:6学时标淮溶液的配制1.直接法22.间接法23.标定24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1.温度和湿度系数的概念2.酸碱质子理论3.酸碱平衡有关浓度的计算4.缓冲溶液1.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概念2.掌握酸碱平衡体系中PH值的计算方法3.通过实验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配制方法及其应用理论:8教时实验:6学时1.缓冲液配制。
分析化学教案教学指导第五章重量分析法
分析化学教案教学指导第五章重量分析法第五章重量分析法
教学指导
⼀、教学要求:
1.重量分析概述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对称量形式的要求、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同离⼦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
4.沉淀的纯度
影响纯度的因素、共沉淀与后沉淀
5.沉淀条件的选择
晶形沉淀和⾮晶形沉淀
6.掌握沉淀重法对沉淀的要求及分析结果的计算。
⼆、教学重点
1.沉淀的形成过程及其性质。
2.影响沉淀溶解度、纯度、形状的因素。
3.沉淀重法对沉淀的要求及分析结果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及提⾼沉淀纯度的措施。
3.晶形沉淀与⾮晶形沉淀的形成条件。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药学>专业(中专)<药物制剂>专业(中专)<医药商品经营>专业(中专)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科学。
本课程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准确树立量的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1、明确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在生产实际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和原理,正确掌握分析天平的称量技术。
3、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表征,初步学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4、熟悉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沉淀平衡和质子理论。
掌握这些理论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5、掌握各种分析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正确掌握分析操作。
6、了解仪器分析在分析工作中的意义,熟练常用的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分析仪器的使用。
7、具有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分析方法的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绪论一、教学要求:了解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与作用,分析化学的分类及其发展史。
会用不同的分类标准 , 将分析化学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别;懂得样品分析的一般程序。
教学内容:1、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2、分析方法的分类。
3、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4、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三、教学建议:结合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药物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来讲述绪论。
第二章分析天平与称量一、教学要求:1、了解各类分析天平的构造原理,熟悉使用分析天平的性能和注意事项。
2、掌握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了解其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3、了解灵敏度、稳定性、示值变动性和不等臂性的概念。
4、熟悉实验室规则。
二、教学内容:1、分析天平的分类,原理和构造。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2. 授课对象: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3. 学时安排:32学时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化学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 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3. 常用分析方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4. 分析误差及数据处理5. 分析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第二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3. 第三周:滴定分析4. 第四周:重量分析5. 第五周:光谱分析6. 第六周:色谱分析7. 第七周:分析误差及数据处理8. 第八周:分析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五、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授:教师系统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实例,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撰写实验报告,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撰写报告的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检验学生对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化学分析的分类、步骤。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掌握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3.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掌握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4.理解定量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滴定分析和称量分析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5.了解各种滴定法常见的应用实例。
6.培养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定量分析中的有关计算。
二、课程内容
3.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场地与设备
授课教室按容纳50名学生配置,并配有黑板、讲台、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师资要求
任课老师应具备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高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经过职业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具有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方法建议
①提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
②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物、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③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的规律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④加强分析基本计算的训练。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无机化合物的合成、物性和反应特点,以及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
教授这门课程需要特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
在讲解某种反应机理时,可以提出一个实际的化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索来得出答案,从而加深他们对反应机理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3.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反应过程,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还可以通过实验结果和现象解释化学原理,使学生对化学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4.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就特定的化学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交流和思维碰撞。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证讨论,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1.以问题为导向2.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应用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个涉及广泛、内容复杂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3.创造性评价和激励机制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创造性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可以设置一些创新性的实验或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2)使学生了解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2)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2. 定量分析基本方法: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3. 定性分析基本方法: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4.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2. 讲授新课(1)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2)定量分析基本方法: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3)定性分析基本方法: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4)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 实验教学(1)滴定分析实验: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2)重量分析实验:沉淀法、滴定法等;(3)光谱分析实验: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4)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实验。
4. 课堂讨论(1)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探讨分析化学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5.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完成课后习题;(3)查阅资料,了解分析化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参与讨论等方面;2. 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方面;3. 课后作业: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业质量等方面;4. 考试成绩: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分析化学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基础分析化学课程与实验教学必须适应这种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承担着为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打好基础的责任,因此,掌握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大部分的士官学习化学往往感到很困难,甚至有惧怕、厌恶、逃避心理。
究其原因主要是:士官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基础薄弱。
而我院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员如果没有较强的分析、综合、想象等逻辑思维能力是很难学好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首先,做好课堂教学设计针对化学课程中各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方法、手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系统归纳法对于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应先给学员一个整体概念,使学员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促进学员对各相关部分内容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如学习滴定分析方法时,可以首先介绍与滴定分析相关的概念以及一些他们以前在实验中用到的方法,使学员先从最熟悉的地方入手,从局部到整体,然后再具体讲解、讨论。
这样既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了课
堂内容。
对于具有共性、规律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对比、分析和记忆,加深学员的印象,避免相关、相近知识的混淆。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于难以表达的动态过程,或技术性、实验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影像资料和多媒体动画课件,以形象、直观的方法,使教学过程生动、逼真,避免枯燥讲授,帮助学员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学员牢固掌握教学内容,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部队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的放矢地联系部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寻求与化学教学相关的油料化验知识点,并将其融合在一起,使学员充分认识到化学与自己的工作紧密联系,让学员感到化学是有趣的、实用的,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
最后,教学要联系生产、生活实践。
学习中提出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让学员思考,如食用醋为什么是酸的?酒是怎样生产的?为什么陈年老酒更香、更醇?汽水饮料的生产原理是什么?让学员感到化学是实用的,日常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都离不开化学。
联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保护人类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都与化学密不可分,如污水处理,环境净化,废气、废液、废渣的回收再利用等。
如讲授酮时,指出正常人体血液中丙酮浓度很低,当人体机能代谢紊乱时丙酮浓度升高,并随尿液和肺部呼吸排出,如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伴有过量丙酮产生,临床上一般采用亚硝酰铁氰化钠的碱性溶液试剂检验患者
的尿液,尿液常呈鲜红色。
讲授蛋白质变性现象时,分析酒精为什么可以消毒灭菌,说明冲洗伤口为什么用生理盐水,而不用纯水或浓盐水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与分析化学联系起来,增加他们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
《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改革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正确引导,改变学员轻视实验课的观念。
在实验课开始前可进行有关化学史、化学奖等方面知识的介绍。
同时结合分析化学课的特点,引导学员进一步认识分析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使学员真正认识到,化学理论的发展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己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化工、环保工作者,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第二,开展多层次实验教学,提高学员素质分析化学实验分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两个阶段。
基本实验是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
通过典型实验,使学员掌握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加强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树立严格的“量”的观念。
为此实验前应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对机械地照本操作,因为那样做会失去实验的意义。
实验中还应注意加强规范操作的宣传,切实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验是在学员掌握了基本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之后,
为培养学员查阅资料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基本操作技能而适当安排的实验教学内容。
通过综合实验训练,可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员单纯依赖实验教材做实验的现象, 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第三,认真观察学员的操作,及时启发引导实验过程是动手动脑的过程。
实验课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员的操作,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多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解决。
随时检查学员实验数据、实验现象的记录情况。
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注意报告的格式,严格训练学员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为学员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课内容也应与部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使学员通过综合实践,形成职业能力。
同时鼓励学员参加科研实践,着重培养学员科学素质。
在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将教师的科研方向、科研题目及科研成果介绍给学员,使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实践。
这样不仅给学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而且还培养了学员的综合能
力和初步的科研素质。
在学习分析化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帮助学员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思想观念与意识。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践技能训练化学实验课不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掌握。
因此,重视上好实验课,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员勤动手、细观察、多思考、多总结,从而培养学员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其基
本实验操作技能。
总之,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多个环节、多种形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改进化学课堂教学,使学员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樊铁波,分析化学课教学改革浅议[j].教育探索,2007, 5.
[2] 张少文,王强,卫应亮,王北方.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能力培养[j]. 洛阳大学学报,200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