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显微镜》ppt课件
暗 视 野 照 明 方 式
六、紫外光显微镜
使用紫外光源可以明显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对于 生物样品使用紫外光照明还具有独特的效果。生物 细胞中的原生质对可见光几乎是不吸收的,而蛋白 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紫外光具有特殊的吸收作 用。因此,可以使用紫外光显微镜(ultraviolet microscope)研究单个细胞的组成与变化情况。
相衬显微镜比普通光学显微镜多了2个部件:
在聚光器上增加一个环形光阑; 在物镜后焦面增加一个相板,相板上有一个环形区,通过
环形区的光比从其它区域透过的光超前或滞后1/4λ,这样 就使通过标本不同区域光波的相位差转变为振幅差。
相衬显微镜照明原理
光通过标本致密区时发生衍射,产生偏折光,相位 和未受影响的直射光相比被推迟了1/4λ。只有未发 生偏折的的直射光可通过相位板的环形区,其它的 偏折光在物镜的后焦面上产生了一个与通过相位板 的环形区的光不同的1/4λ的光程差。两组光在平面 上成像。
如果离光轴越远处放大率越大,则像的外部线段将比中间 线段长,结果形成了枕形畸变,这种畸变称为正畸变。
反之则形成边缘放大率小而近轴放大率大的桶形畸变,称 为负畸变 。
(二)、 色 差
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是一种由白光或复色光经透镜成像 时,会因各种色光存在着光程差而造成颜色不同、位置不重 合、大小不一致的不同成像效果,从而造成像和物的较大失 真。
如相板的环形区使直射光超前1/4λ,加上开始直射 光超前的1/4λ,直射光共超前1/2 λ,直射光和偏折 光叠加形成的合成波振幅减少,产生暗反差。
如相板的环形区使直射光滞后1/4λ,加上开始直射 光超前的1/4λ,两者相抵直射光不发生变化,直射 光和偏折光无相位变化,形成的合成波振幅增加, 产生明反差。
学习使用显微镜ppt课件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二、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2.对光调光
1
打开开关,载物台降到最低处、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
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 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3.调焦观察
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1 压片夹压住并正对通光孔。
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 2 载物台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
取镜:一只手握住镜臂 一只手托镜座放在前胸
安放:显微镜镜座距实验台 边缘大约7厘米
装好目镜和物镜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2.对光调光 转动转换器
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注视目镜
转动反光镜
2厘米
出现明亮圆形视野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3.调焦观察
1 玻片正面朝上
2 压片夹压住并正对通光孔
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 3 镜筒(侧面观察物镜)
4
左眼看目镜,逆时针转动粗 准焦螺旋(镜筒缓慢上升)
5 看见物象微调细准焦螺旋 (使图像变清晰)
⑥如需用更高倍数的物镜 观察,应将要观察的部位 移至中央,再转动转换器 转换物镜,用细准焦螺旋 调焦后观察。
没有螺纹
有螺纹
目镜
物镜
物镜 目镜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升降。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度升降。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通光孔:使光线通过
压片夹:固定玻 片标本
转换器:安放和转换物 镜镜头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ppt(共41张PPT)
D.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 向为顺时针
⑤、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
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
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D
A、玻
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
转换成高倍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观察到的物体。不
4、视野亮度调整
例.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与物像明暗程度无关 的是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答案:D
解析:物像明暗程度取决于通光的多少,通光越多越亮;反 光镜的凹面比平面反光多,光圈越大通光越多,镜头放大倍 数越小通光越多;通光孔在正常观察时不影响通光量。
5、装片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
• D.实验完毕,应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应用擦镜纸擦净;转
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后, 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
• 答案:A
• 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 是( )B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通光 孔的中央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 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 ⑥转动转换 器,使高倍物镜最准通光孔 ⑦调节细准焦螺旋, 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 A.①②③④
• B. • C.⑤④③②
• D. • 思路解析: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要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
要移动玻片,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由于进入高倍镜的光线少,因此要调大光圈。最
⑤、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
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
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D
A、玻
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
转换成高倍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观察到的物体。不
4、视野亮度调整
例.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与物像明暗程度无关 的是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答案:D
解析:物像明暗程度取决于通光的多少,通光越多越亮;反 光镜的凹面比平面反光多,光圈越大通光越多,镜头放大倍 数越小通光越多;通光孔在正常观察时不影响通光量。
5、装片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
• D.实验完毕,应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应用擦镜纸擦净;转
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后, 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
• 答案:A
• 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 是( )B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通光 孔的中央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 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 ⑥转动转换 器,使高倍物镜最准通光孔 ⑦调节细准焦螺旋, 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 A.①②③④
• B. • C.⑤④③②
• D. • 思路解析: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要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
要移动玻片,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由于进入高倍镜的光线少,因此要调大光圈。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ppt
调粗准焦螺旋
调细准焦螺旋后
在具体的操作中,应如何移动标本?
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 上,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
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四、整理与存放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 取下玻片标本 2、用擦镜纸将显微镜各镜 头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 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 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 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2、显微镜的结构组成及作用
机械部分 显微镜 光学部分
镜座、镜柱、镜臂、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目镜、物镜 (遮)聚光器 反光镜或其他光源
物镜 目镜
显微镜的 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象 镜头上有放 大的倍数 显微镜的 光学部分 作用:放 大物象 镜头上标有 放大倍数
各种目镜
各种物镜
目镜(无螺纹)
放大倍数 10x 12.5x
2、对光
•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 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 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试一试:1、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 2、转换遮光器上的不同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3、装片和观察
收镜
镜头清洁技巧
清洁液配方:1份无水乙醇+3份乙醚(普通镜头) 二甲苯(沾了香柏油的油镜头)
擦拭方法
1、认识显微镜
2、使用显微镜
手 术 显 微 镜
一般的放大镜,放 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 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 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 微镜。
一、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PPT课件
1、目镜
2、镜筒
第16页/共53页
3、转换器
第17页/共53页
4、物镜
第18页/共53页
5、载物台
第19页/共53页
6、遮光器
第20页/共53页
7、反光镜
第21页/共53页
8、粗准焦螺旋
第22页/共53页
9、细准焦螺旋
第23页/共53页
10、镜臂
第24页/共53页
11、通光孔
第25页/共53页
三)放置标本: 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四)调焦观察
五)善后整理
1、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并下 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
第40页/共53页
顺调粗焦,两眼旁观;
低倍镜: 逆调粗焦,左眼内观; 摆动细焦,左眼内观;
调焦观察
扭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
高倍镜: 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8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来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反光镜二是将凹面光圈519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10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525312如图所示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第8页/共53页
草 履 虫
第9页/共53页
衣藻
第10页/共53页
果蝇的头部
第11页/共53页
细菌的运动
第12页/共53页
针 尖 上 的 大 肠 杆 菌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课件(初中科学)
显微镜的使用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 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 与载物台要保持5厘米的距 离)。
显微镜的使用
三、视察
4.把所要视察的玻片标本 放在 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 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 心。
显微镜的使用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慢慢降落,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 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调焦装置:为了得到清楚的物像,必须调 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 离相等。这种操作叫调焦。在镜臂两侧有粗、细 调焦螺旋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降落。 大的一对是粗准焦螺旋,调动镜筒升降距离大, 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2毫米左右。小的一对是 细焦螺旋,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旋转一周 可使镜筒移动约0.1毫米。在用低倍物镜视察时, 使用粗调焦螺旋;用高倍物镜视察时,用细调焦 螺旋。
6.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 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 到的物像更加清楚。
7、换高倍物镜: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视察,应 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视察的部分 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视察时, 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如果换高倍物镜后 物像不一定很清楚,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 节光圈或聚光器,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 换成高倍物镜视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 调节光线强弱)。
(8)聚光器:以调节光线。
返回
2、光学部分 由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 括物镜和目镜,照明系统包括反光镜和聚 光器。
1.目镜: 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 比。 规格:5倍、10倍、16倍和40倍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课件 (27张PPT)
央,怎么移动? 右下
②假如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字母P,则实
际上是___d_____。
点拨精讲一(14')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
(4)高倍镜的使用 1、“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 2、“移”:移动装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遵循“偏向何处就往何处移动”原则)
3、“转”: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一)材料:薄而透明,便于光线透过 (二)制作方法:①装片(撕和挑),②涂片(适用于液体材料),
③切片(切)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点拨精讲 二(10')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植物细胞 1、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擦
滴(清水)
撕
放展
吸
染
盖
(防止产生气泡)
点拨精讲 二(5')
2.植物细胞结果观察图及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学习目标(1')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实验:模仿制作植物、人(或动物)的 细胞临时装片
问题导学一(5')
阅读课本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所对应的功能是什么? 2.概括写出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 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5.如果视野亮度较暗,如何增加亮度?
洋葱鳞片叶 黄瓜表层果肉细 黑藻叶片细胞 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内表皮细胞 胞(可见叶绿体)(可见叶绿体)
点拨精讲 二(5')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染液
擦→滴→刮→涂→盖→染→吸
生理盐水
防止产生气泡
2、动物细胞结果观察图
②假如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字母P,则实
际上是___d_____。
点拨精讲一(14')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
(4)高倍镜的使用 1、“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 2、“移”:移动装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遵循“偏向何处就往何处移动”原则)
3、“转”: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一)材料:薄而透明,便于光线透过 (二)制作方法:①装片(撕和挑),②涂片(适用于液体材料),
③切片(切)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点拨精讲 二(10')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植物细胞 1、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擦
滴(清水)
撕
放展
吸
染
盖
(防止产生气泡)
点拨精讲 二(5')
2.植物细胞结果观察图及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学习目标(1')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实验:模仿制作植物、人(或动物)的 细胞临时装片
问题导学一(5')
阅读课本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所对应的功能是什么? 2.概括写出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 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5.如果视野亮度较暗,如何增加亮度?
洋葱鳞片叶 黄瓜表层果肉细 黑藻叶片细胞 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内表皮细胞 胞(可见叶绿体)(可见叶绿体)
点拨精讲 二(5')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染液
擦→滴→刮→涂→盖→染→吸
生理盐水
防止产生气泡
2、动物细胞结果观察图
1.2.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共26张PPT)
3.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分别采 用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则 他在一个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 的是 ( A ) A.5×、10×
B.10×、40×
C.15×、10×
D.20×、40×
反光镜(使光线射入物镜) 镜柱(支持镜身)
镜座(稳定镜身)
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 三、低倍镜观察 四、高倍镜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 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 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注意不要 用手扳物镜!)
观察并仔细调 节细准焦螺旋, 直至物像清晰。 注意:不得转 动粗准焦螺旋
知识点一: 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
倍数之间的关系。
镜头种类 有无螺纹
长度
物镜
镜头长度与放大
有 倍数成正比
目镜
无
镜头长度与放大 倍数成反比
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短, 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说出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转换器(调换物镜) 物镜(放大物象)
载物台(放玻片)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通光孔(光线通过)
目镜(放大物象)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镜壁(提握镜身) 压片夹(固定玻片)
转动粗准焦螺旋, 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 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玻片标本为止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ppt课件
第3课时┃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1.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___物__镜__和__目__镜____, 其作用是放大物像。
2.调节光线强弱的是__反__光__镜__和__光__圈____。
3.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和 细__准__焦__螺__旋__。
[规律总结] 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之分,遮 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外界光线较弱时一般选 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3课时┃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考点2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图的绘制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与对光、观察。 (1)取镜和安放:取镜时,______右__手_________握住镜 臂,___左__手___托住镜座,放于桌上___略__偏__左___的位置。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用___低__倍__物__镜___和遮光器 上的_较__大__的__光__圈_,并调节__反__光__镜____,当视野中出现明亮 视野,则表示光已对好。
第3课时┃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 倍数的乘积。 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有以下区别:
低倍镜 高倍镜
物像大小 小 大
物像数量 多 少
视野明暗 亮 暗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___物__镜__和__目__镜____, 其作用是放大物像。
2.调节光线强弱的是__反__光__镜__和__光__圈____。
3.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和 细__准__焦__螺__旋__。
[规律总结] 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之分,遮 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外界光线较弱时一般选 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3课时┃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考点2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图的绘制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与对光、观察。 (1)取镜和安放:取镜时,______右__手_________握住镜 臂,___左__手___托住镜座,放于桌上___略__偏__左___的位置。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用___低__倍__物__镜___和遮光器 上的_较__大__的__光__圈_,并调节__反__光__镜____,当视野中出现明亮 视野,则表示光已对好。
第3课时┃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 倍数的乘积。 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有以下区别:
低倍镜 高倍镜
物像大小 小 大
物像数量 多 少
视野明暗 亮 暗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光学显微镜
.
2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通光孔 压片夹
镜柱
.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4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10 镜臂 11
通光孔 12
压片夹
13
镜柱
14
.
1
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座 5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4.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
32
5.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6.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 镜相比,其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7.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
来_暗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凹_面_反
光镜,二是将_光__圈__调大。
.
33
8.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3.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把印有“e” 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
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
___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
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用_左___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
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
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
污物在
A、
玻片上
B、物镜上 C、
反光镜上
D、目镜上
.
34
试一试:
e
.
18
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
住镜座
.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19装 好目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注意不要 用手扳物镜!)
.
20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左眼 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同时用两手转 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直到整个 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
21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 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
.
22
转动粗准焦螺旋, 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 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 眼睛一定要看
着物镜!
.
23
左眼向目镜 内看,同时逆时针 方向转动粗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长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 螺旋,使看到的物
转粗动准__焦__螺__旋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
13
.
14
三、观察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e
.
15
你来试一下吧?
粗准焦螺旋
物镜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
16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
上左 下右 相相 反 反 .
e
17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27
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 动的不在目镜上。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 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6、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大
.
28
考考你 ?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
的物像是( D )
像更加清晰
.
24
四、收镜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 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 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
25
显微镜基础知识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③把一个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
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
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
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
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
10
区别对错
.
11
物镜
白亮的视野
.
载物台 通光孔
载物台
光线
反光镜
12
1、显微镜载物台有什 么作用? 2、反光镜两面一样吗? 3、显微镜的镜头分几 种?它们各叫做什么? 4、怎样才能使镜筒上 升或下降?
.
6
光学显微镜及使用
.
7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 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 筒中滑脱)。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
26
4、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
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方向, 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
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例2.“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b
B:d
C:q
D:p
.
31
3.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
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方, 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 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
.
8
.
9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2.对光:升—转—看—调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
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
A、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
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A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
29
3、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 X 物镜倍数
4、什么是低倍镜,什么是高倍镜, 如何使用?
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物镜 5、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 越(大),数目越( 少) 6、用镊子将一只死蚂蚁,或将一根 头发放在载玻片的正中央可否观察到 它们的内部结构? 不. 能,因为不透光30
1
光学显微镜
.
2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通光孔 压片夹
镜柱
.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4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10 镜臂 11
通光孔 12
压片夹
13
镜柱
14
.
1
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座 5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4.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
32
5.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6.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 镜相比,其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7.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
来_暗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凹_面_反
光镜,二是将_光__圈__调大。
.
33
8.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3.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把印有“e” 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
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
___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
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用_左___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
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
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
污物在
A、
玻片上
B、物镜上 C、
反光镜上
D、目镜上
.
34
试一试:
e
.
18
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
住镜座
.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19装 好目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注意不要 用手扳物镜!)
.
20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左眼 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同时用两手转 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直到整个 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
21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 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
.
22
转动粗准焦螺旋, 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 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 眼睛一定要看
着物镜!
.
23
左眼向目镜 内看,同时逆时针 方向转动粗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长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 螺旋,使看到的物
转粗动准__焦__螺__旋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
13
.
14
三、观察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e
.
15
你来试一下吧?
粗准焦螺旋
物镜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
16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
上左 下右 相相 反 反 .
e
17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27
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 动的不在目镜上。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 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6、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大
.
28
考考你 ?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
的物像是( D )
像更加清晰
.
24
四、收镜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 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 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
25
显微镜基础知识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③把一个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
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
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
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
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
10
区别对错
.
11
物镜
白亮的视野
.
载物台 通光孔
载物台
光线
反光镜
12
1、显微镜载物台有什 么作用? 2、反光镜两面一样吗? 3、显微镜的镜头分几 种?它们各叫做什么? 4、怎样才能使镜筒上 升或下降?
.
6
光学显微镜及使用
.
7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 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 筒中滑脱)。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
26
4、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
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方向, 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
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例2.“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b
B:d
C:q
D:p
.
31
3.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
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方, 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 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
.
8
.
9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2.对光:升—转—看—调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
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
A、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
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A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
29
3、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 X 物镜倍数
4、什么是低倍镜,什么是高倍镜, 如何使用?
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物镜 5、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 越(大),数目越( 少) 6、用镊子将一只死蚂蚁,或将一根 头发放在载玻片的正中央可否观察到 它们的内部结构? 不. 能,因为不透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