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试述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类型及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1、根据托马斯?库恩把“范式”看作是介于科学共同体和外部自然之间的有一定层次、结构和功能的独立系统的思想,我们把范式理解为某一领域中研究者所遵守的具有凝聚力和组织力的并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成就的科学研究规则、典型或模型。
它有三个基本构件:一是遵守它的研究者;二是一套规则、典范;三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有了这三个构件,便可构成一个范式。
从以上对教育研究方法及范式历史过程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如下几种研究范式。
1)逻辑演绎的研究范式逻辑演绎研究范式从某种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出发来推演出各种看法和建议,对现实或者作出某种批判,或者作出某种辩护。
这一范式萌芽最早。
中国古代关于教育教学的最初思考主要就是使用这一范式,教育家们首先提出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即人性本善或本恶等,以此来推论教育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和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有许多是运用了这一范式。
他们从不同的第一原理来推论现在和未来的教育教学应该如何。
当前的许多基本理论研究中,这种探讨式的研究在数量上仍然不少并且很有生命力。
这一范式的特点是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
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
另外,研究立足于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辨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
2)自然类比的研究范式自然类比的研究范式是根据自然现象或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来类比、推论教育教学,以确立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其创立者有夸美纽斯、裴斯塔洛齐、福禄贝尔以及现代的一些开创性专家。
自然类比方法在夸美纽斯关于教育教学的许多研究讨论中表现出来,自然适应原则就是典型的例证。
但是,自然类比方法真正成为一种研究范式还是在现代并分化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一种典型的研究和表达方法的隐喻,用自然的熟悉的事物比喻社会的生疏的事物,以达到正确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移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理,来描述、说明和推论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
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
古代的自然哲学是科学研究范式的萌芽阶段,古希腊的自然哲
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和宇宙的观点和理论,这些理论成为了后来科学研究的基石。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
占据主导地位,科学研究受到了限制,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
始重新审视自然世界,启蒙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标志着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实证主义开始成为主导思想。
实证主义倡导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
知识,强调客观事实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这一时期的科学研究范
式以牛顿的经典力学和伽利略的科学方法为代表,奠定了现代科学
研究的基本框架。
然而,20世纪的科学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量子力学和
相对论的诞生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科学研究进入了新的时代。
同时,逻辑实证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等新思潮的兴起也对科学
研究范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更是对传统科学研究
范式提出了挑战,强调了主体性、多元化和相对性,对科学研究提
出了全新的思考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科学研究范式也在不断演变。
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不断涌现,如复杂系统理论、混沌理论、系统科学等,这些新思潮和新理论为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是一个历经千锤百炼的过程,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着科学研究范式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这种演变过程是多元的、复杂的,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
国际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与趋势——基于2010—2019年文献计量的分析
The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cience:Based on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Articles
Between 2010 and 2019
作者: 王树涛[1];顾建民[1]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310058
出版物刊名: 教育研究
页码: 135-14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9期
主题词: 教育科学研究;研究范式;文献计量;研究方法
摘要:研究范式是影响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把握国际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趋势对
推进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透过文献计量法,以国际教育科学十个领域SSCI期刊的4096篇同行评议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借鉴知识生产模式框架,统计分析当前国际教育科学研究范
式的演变趋势,结果发现,量化和质性等实证研究方法是近十年被应用最多的方法;教育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调查、访谈等一手资料的收集,纵向资料收集方法越来越受推崇。
量化推断统计和质性扎根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而哲学思辨的应用比例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量化研究方法不断更新迭代,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精细化、科学化但去复杂化的趋势,基础研究、跨学科交叉研究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
从研究人员结构来看,教育科学研究参与者的异质性在增强,大学之外的机构人员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科学研究。
未来,当更加先进的文献计量方法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时,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国际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与进展,为促进我国的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范式转换对现代科学研究影响评估
范式转换对现代科学研究影响评估范式转换是指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或方法从一种范式(也可称为思维模式、理论框架或学术传统)转变为另一种范式的过程。
这种转变对于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还能够促进学术界对于新问题和新视角的开拓。
本文将探讨范式转换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影响,并评估其价值和挑战。
首先,范式转换为科学研究带来了众多的好处。
科学研究的范式一般由一系列的理论概念、模型和方法构成,它们为研究者提供了思考问题、收集数据和解释结果的框架。
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旧的范式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能解释新的现象或问题。
这时,范式转换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范式转换能够促使研究者超越旧的范式,拓展思维,寻找新的解释和理论。
它可以帮助科学研究摆脱旧有的思维定式,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和问题。
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力学范式曾经主导了几个世纪的研究,但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在20世纪的初期,范式转换将物理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种转变带来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和实验方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于物理世界的理解。
其次,范式转换还能够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不同学科领域往往具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往往需要进行范式转换以更好地理解问题。
例如,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研究需要从不同的理论框架出发,将生命现象与基本物理定律相结合,以探索生物体内的物理过程。
范式转换可以帮助研究者建立起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模式,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以应对复杂的科学问题。
然而,范式转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范式转换需要研究者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的能力。
不同范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转换过程中需要研究者具备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充分了解。
这要求科学研究者不仅要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充分的了解,还需要有广泛的学科视野,能够理解不同范式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进行有效的范式转换。
其次,范式转换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转换过程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实践和实验。
《2024年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范文
《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篇一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全新的发展范式。
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将详细探讨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背景、内涵及其实践意义,分析其对我国发展范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
过去的发展模式过于注重经济增长,导致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关注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
2. 协调发展: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之间要相互协调,实现均衡发展。
3. 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对发展范式的变革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范式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将经济、社会、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了发展范式的转变。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使发展更加贴近人民的需求。
此外,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为我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实践意义在实践中,科学发展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社会进步方面,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到了提高。
《2024年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范文
《科学发展观——发展范式的变革》篇一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文将深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以及它如何引领发展范式的变革。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它强调在发展中要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人为本: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全面协调: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实现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3.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发展范式的变革科学发展观引领了发展范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 注重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四、实践中的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科学发展观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
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该地区还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此外,该地区还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论我国教学研究范式的现状、问题与走向
当前在我国, 逻辑演绎的教学研究范式在教学研究中占 育实践陷入了双重困境 , 不利于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 据着主流地位, 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很多教学研究者仍习 惯于用逻辑演绎的教学研究范式来研究问题。但同时, 在繁 的具体研究; 逻辑演绎必须以特定的哲学思想与客观事实为 荣的背后 , 又潜伏着一些问题 , 有学者对教育研究的现状做 依托, 缺乏理论根基与事实基础的感想式、 议论式研究是教
证分析和人文理解三种教学研究范式是我国现有的三种主 进行分析。 ( 逻辑演绎的教学研究范式: 一) 虚假的繁荣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式的研究。这种脱离教学实践、 没有经
学术界获得应有的地位, 难以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关注, 加
要样态, 下面对我国当前这三种主要的教学研究范式的现状 过严密逻辑推理的教学理论成果, 尽管数量众多, 但难以在 大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 使教育理论研究与教 实际问题。“ 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需要进行大量
展 之 路
[ 键 词 ] 教 学研 究 ; 关 范式 ; 状 ; 现 问题 ; 向 走
[ 中图分类号] G 2 [ 4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1 —27 一(o8 o —02 —0 67 27 2o )6 03 3
一是知其可为 方法论是教学研究范式的核心部分, 从方法论的维度人 认为当前教学理论研究的文本可以分为四类: 手对教学研究范式进行分析, 逻辑演绎、 实证分析和人文理 而为之的问题 , 二是知其可为而不为的问题 , 三是不知其而 为之的问题 , 四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问题。 J 2逻辑演绎教 解三种教学研究范式是当前我国现有的三种主要样态。对
23
证实 , 也无法证伪, 既不能说它正确, 也不能说它错误, 说了
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
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作者(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方丹发布时间:2006-02-23一、科技教育内涵的扩展当代科学教育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科学教育的范围由限制在单一的科学范围内的知识和方法的培养,逐渐转变为多学科的高度融合。
首先,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整合。
这是由当代科学的变化引起的,后现代阶段的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把科学与技术整和于一体,在强调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同时,保持两者的区别。
国际科技教育相应的出现两大模式:一是科学教育加技术教育的融合模式[1]。
例如,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荷兰,其一般形式为把技术课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面向所有学生授课,或者建立技术高中,与传统的学术性高中并驾齐驱。
二是STS教育的融合模式[2]。
即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也有学者把环境加入其中,组成一个新兴学科,以综合学科的形式进行科技教育,关注社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例如,挪威的教育课程文件"科学与环境"、加拿大安大略的科学与技术教学大纲、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等都从国家层面对这一新兴学科作了宏观的描述和规定。
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单一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弊端日益明显。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注重两者的均衡。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协调统一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如同20世纪7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开始注重与人文课程结合一样,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也意识到了过分强调知识结构掌握忽视人文教育带来的不足。
实践证明科学工作者人文素养的缺乏和人文社会学者科学知识的贫瘠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新课程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广义的“教育科学”不是指一种特定的学术学科,而是指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一系列研究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基于调查的研究、决策科学研究、分析和综合文献研究以及行为科学研究等等。
实证研究是指从实践观察、实证调查、实验室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定量分析,以弄清教育现象背后的内容和机理,或是在设计和实施教育政策或解决问题时,提供客观有效的科学依据。
实证研究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病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强调实证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用来作为教育决策的科学依据。
基于调查的研究是指以统计调查有关教育现象的技术,该技术侧重于发掘和分析教育现象的内容和规律,并从此研究出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调查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专家问答法等多种方式来收集可靠数据,以便有效解决各种教育问题。
决策科学研究是指模拟和分析教育中发生的复杂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策略。
它使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有效的模型,来模拟和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教育决策结果。
决策科学研究中采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教育环境下可以模拟大规模条件变量,从而可以准确掌握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结果。
分析和综合文献研究是指以某一个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客观评价,然后根据这些评价来提出解决方案的研究方法。
分析和综合文献研究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文献分析、文献解释等工作,其中调查的内容广泛,能够研究多个相关的问题,相对实证研究而言,具有更好的推理性和归纳性。
行为科学研究注重实证观测、实验室实验等方式,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行为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习者的行为活动及其机理,而且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中学习行为的调节,促进教育效率的提升。
总之,近几十年来,随着各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演变,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国教师发展研究十年:范式转换的视角
教 师 发 展 研 究 在 我 国大 凡 不 过 十 余 年 的 时 间 , 十 余 年 的 研 究 经 历 不 足 以 说 明 教 师 发 展 研 究 在 我 国 已 经 进 入 成 熟 时 期 , 管 教 师 发 展 研 究 成 果 已 是 “ 牛 尽 汗 充栋 ” ,但 真 正 体 现 我 国 教 师 发 展 研 究 繁 荣 景 象 的 仅
的 44 8 1篇 各 类 期 刊 论 文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大 体 浏 览 并 筛 选 精 读 ,并 对 0 8年 部 分 权 威 期 刊 刊 登 的 研 究 成
果 浏 览 的 基 础 上 , “ 式 ” 依 据 进 行 划 分 : 是 根 以 范 为 一 据 我 国 学 者 对 教 师 发 展 研 究 反 思 整 理 的 自觉 性 的 集
是 近 五 年 的研 究 。 研 究 范 式 的 视 角 审 视 我 国教 师 发 从 展 研 究 过 程 。 体 有 四 个 发 展 阶段 : 、 性 思 维 取 向 大 一 理 的 研 究 范 式 阶 段 ( 9 42 0 ; 、 术 指 向 的 实 证 主 1 9 —0 2) 二 技 义 的 研 究 范 式 阶 段 ( 0 32 0 ) 三 、 态 、 活 、 命 2 0 —0 5 ; 生 生 生
库 恩 将 “ 式 ” 入 科 学 研 究 领 域 , 初 的 目的 只 范 引 起
是 在 于 说 明 “ 能 仅 用 科 学 共 同 体 的 ‘ 有 规 则 ’ 说 不 共 来 明 一 个 科 学 群 体 的 研 究 行 为 。 共 有 的 成 功 实 例 也 可 ‘ 以 为 群 体 提 供 它 在 规 则 中 所 缺 乏 的 东 西 ”’ : 然 , 。【显 l “ 式 ” 这 里 主 要 有 两 个 意 指 : 是 规 定 了某 一 领 范 在 一
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
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来理解和研究教育问题。
它的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教育研究的不同方法。
这些方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
传统范式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经典科学方法,侧重于定量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实证为基础,以描述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描述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构建主义范式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型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侧重于定性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叙述和解释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理解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复合范式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复合研究方法,侧重于定量和定性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以描述、解释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理解和推断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是教育研究范式的三个主要阶段,它们的演变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传统范式以实证为基础,以描述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描述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构建主义范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叙述和解释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理解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复合范式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以描述、解释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理解和推断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这三个阶段的演变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
传统范式以实证为基础,构建主义范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复合范式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这三个阶段的演变表明,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教育研究的需求。
总之,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它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
从传统教学论的式微看我国教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
÷
当代 教 育科学
2 1 年第 3 00 期
课 程 与 教 学
者 间 ,致 力 于 达 成 理 解 和 提 高 教 学 持 续 进 展 的 对 科学 化而 采用 了创建 教 学 沦 系 的途 径 。 沿 用的过 在
一
方面 应顺应 时代潮 流 , 宏观 把握 教学研 究 的未来趋 属于多范 式 的 ,和库 恩 的看 法不 同 , 为成 熟学科 的 “ 作
势, 另一方 面 应对 症 下药 , 对 以传 统教 学论 为 载体 教 学并不 存在库 恩所说 的单 一主导范 式 。 针 他认 为教学 的 目的— — 手段 教学 研 究范 式 的 不足 来 自觉 选择 合 研 究发 展 的 良性趋 势将 会是 出现 更 为复 杂 的研 究设 宜 的教学研 究范式 。展望 未来 , 我们认 为我 国 的教学 计和 研究纲领 , 种研究 纲领包 含 了大量 的影响 教学 这 研 究范式将 展现 出如下一 些特点 : 实践 的关键 要素 。 那些既包 含 了实验 又包 含 了人 种学 存 在 样 态 : 自到 对 话 独 方法 的混合设 计 , 多种的 回归与 多种 的案例 研究一起 在论及范式 时 ,库 恩提 到了范 式 的两大特 点 : 单 并用 ,过程成 果设计 与学生 调解 的分析 一起使 用 。 观
范式应进行 如 下 的转换 : 在存 在样 态上 , 从独 白走 向对话 ; 将 从教 学研 究者追 求 的信 念来 看 。 将从 关 注体 系构 建到 注重 问题 解决 ; 从研 究对 象来看 , 将从 关 注“ 科 书式 ” 教 问题 到 关 注“ 超教 科 书式 ” 问 的
教育的范式转换
教育的范式转换1所谓范式(paradigm),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2。
此术语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
由于一个成熟的范式将直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及前提。
因而,"范式"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人士广为关注,继而成为各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来不断完善与拓展的3。
用库恩的话来讲,范式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某个范式初步成形后,其后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为这一范式添砖加瓦,使这种范式更加完善与丰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新的范式将以竞争的姿态出现4。
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新的范式可能会取代旧有的范式,而成为学科的公认范式,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范式转换。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们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5。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是由蓝格朗(Paul Lengra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6,此后,"终身教育"就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学习一个固定的知识相比,学习如何学习更为重要。
正如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言:"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选择、不会反思的人。
中国提出的链式研究、科学范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提出的链式研究、科学范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文章的概述部分,我们将介绍中国提出的链式研究、科学范式的概念和背景。
链式研究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它具有一系列研究环节的连贯性和迭代性。
该方法的提出源于中国对于科学研究方法改进的不懈追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科交叉的加剧,单一学科研究已经无法完全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多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与融合。
链式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范式。
链式研究的特点在于它通过一系列研究环节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链条。
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并通过前一环节的研究结果来指导下一环节的研究。
这种连续性的环节设计使得研究能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有利于科学家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中国提出的链式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研究范式,背后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研究实践经验。
中国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模式。
这些方法与模式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以及科学研究的实践需求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链式研究范式的运用,中国的科学家们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复杂性问题的研究中,链式研究方式能够更好地整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从而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链式研究在中国科学研究中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链式研究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链式研究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链式研究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一新兴科学范式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巨大潜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各个部分的主题进行介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论述中国提出的链式研究、科学范式的概念、背景、意义以及优势和应用前景。
文章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简要介绍中国提出的链式研究、科学范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
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一、本文概述《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一文旨在探讨教育研究范式的历史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首先回顾教育研究范式的传统模式,包括实证主义、解释学、现象学和批判理论等,分析它们在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发展中的作用与限制。
随后,文章将重点讨论当代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特别是混合方法研究、跨文化研究、定性比较分析等新兴范式在解决复杂教育问题中的应用与价值。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教育研究范式的未来发展趋向,包括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视角的跨学科融合、以及研究重心的转移等,以期为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教育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二、教育研究范式的历史演变教育研究范式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哲学观念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研究的影响。
从最初的哲学思辨,到实证主义的盛行,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视角,教育研究范式不断经历着变革和发展。
在哲学思辨阶段,教育研究主要依赖于哲学家的逻辑推理和直觉洞察,通过思辨的方式探讨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阶段的研究往往是主观的、非实证的,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随着实证主义的兴起,教育研究开始转向以实证为基础的定量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统计等方法收集客观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阶段的研究注重可观察、可测量的事实,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教育研究范式再次发生了变革。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性、复杂性和相对性,认为教育研究应该关注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的声音和观点,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这一阶段的研究注重批判性、反思性和解释性,追求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解释。
教育研究范式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
从哲学思辨到实证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每一种范式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都为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原因
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原因
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新的技术和工具的出现:科学研究通常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工具。
当新的技术和工具出现时,研究方法和范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例如,随着计算机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如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2. 新的理论和观念的提出:科学研究的范式也随着新的理论和观念的提出而变化。
当新的理论和观念能够更好地解释自然现象或者提供更深刻的理解时,科学研究往往会围绕这些理论和观念进行。
3. 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迁:科学研究的进展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可能会引发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例如,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可能会导致科学研究范式从传统的以生产力为中心转向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4. 认识和认知的进展: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也与认识和认知的进展紧密相关。
科学家们对于现象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这可能会使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改变。
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提出,引发了量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等新的研究范式的出现。
总之,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新
的技术和工具、新的理论和观念、社会和文化环境变迁以及认识和认知的进展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了科学研究范式的不断发展与变革。
从“重点学科”到“一流学科”: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范式转换
从“重点学科”到“一流学科”: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范式转换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学科实力,形成了一批国际知名的重点学科。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重点学科”建设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迫切需要从“重点学科”向“一流学科”转变的范式转换。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全面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科,成为高校和学者们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传统重点学科建设模式的特点出发,分析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探讨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影响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范式的转变,从传统的“重点学科”模式向“一流学科”模式的转变过程。
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现状的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找出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探讨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及转变的必要性。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校领导和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指导他们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更加有效地运用资源,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实现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范式转换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从传统“重点学科”向“一流学科”的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深入分析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创新和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还将探讨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为高校提升学科实力、打造一流学科提出建设性建议,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大科学时代的研究范式变革
大科学时代的研究范式变革
在大科学时代,研究范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研究范式主要是基于个人或小团队的独立研究,而大科学时代的研究则更加注重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合作。
大科学时代的研究需要大规模的实验设备和数据资源,这就要求研究者之间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
跨国界的合作可以整合全球的资源和智慧,加速科学研究的进展。
此外,大科学时代的研究还需要更加开放的数据共享和合作平台,以便研究者之间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跨学科的合作也是大科学时代研究范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可以催生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促进科学的发展。
例如,生命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此外,大科学时代的研究还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应用。
研究者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和经济效益。
总之,大科学时代的研究范式变革要求研究者之间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注重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合作,以及更加注重创新和应用。
这些变革将为科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重点学科”到“一流学科”: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范式转换
从“重点学科”到“一流学科”: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范式转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范式也在不断转换。
从“重点学科”到“一流学科”,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名词上的变化,更是高校教育理念和学科建设模式的深刻变革。
本文将从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历史沿革、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探讨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范式的转变。
一、历史沿革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起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当时的高等教育主要以传统学科为主,如文史哲、理工农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开始在各类学科上进行布局和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学科建设模式。
这一模式以学科竞争优势为导向,追求在相应领域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高校通过招聘、培养和激励优秀学者,推动学科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具有较强学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过分追求学科独立发展,导致学科间缺乏合作与交叉,影响了整体学科发展的协同效应。
学科建设过于趋向于功利性和外表的光鲜,忽视了对学科内在质量和深度的关注。
这使得我国高校学科建设逐渐呈现出了薄弱环节和短板学科,影响了整体学科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性。
二、“一流学科”的内涵和现状分析鉴于此,我国高校开始逐渐改变学科建设的模式,迈向以“一流学科”为目标的阶段。
与“重点学科”相比,“一流学科”更加强调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综合实力,致力于培养学科交叉与创新意识、加强学科综合协同发展、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开始注重学科的整体化发展。
它要求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形成学科间的深度交叉与合作,取得学科交叉创新的突破。
高校还着力完善学科发展的内生机制和体系,深化学科建设的内在质量和深度,构建以学科为主体的综合化发展模式,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具体来说,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高校在学科布局与发展、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学科评估与激励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改革。
教育管理——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选题注意事项:题目可以自拟,如根据学院提供题目进行选题,则必须结合自身工作或实践添加副标题,且标题不得重复。
例如:论企业激励方式的探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专业方向1.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2.试论教学管理中的一、两个问题3.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教育4.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5.我国私立学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6.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与对策7.谈谈私立中小学的几个问题8.试论教育转轨中防止进入的几个误区9.如何提高教师素质10.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11.校园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12.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13.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4.学校信息化平台及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15.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创新研究16.推进素质教育应抓好的几个问题17.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乐园18.教育个性化观念之我见19.素质教育中的几个误区20.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1.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2.构师德,树师魂,共建新型师生关系23.教师素质应与素质教育共成长24.教师专业素养的解析25.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6.试论“尊重学生”27.现代先进技术留给我们的思考28.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之我见29.学生教育——拓展家、校、社区合作的新天地30.试论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31.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32.浅谈教育管理的策略性33.创建培养发展创新人格的校园文化34.浅谈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35.家庭教育缺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36.浅论青年教师的培养,构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37.学生课间不良活动的隐患及对策38.突出校园人文精神充实学生生命内涵39.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0.因地制宜地实施课程41.创造型管理与创造型校园环境的营造42.试析我国中小学实施聘任制改革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43.对传统师生关系的“结构化”反思44.对当前基础学校性教育工作的几点认识45.营造健康环境创建平安校园46.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47.浅析农村幼教的发展现状及对策48.走进学生心灵做其良师益友49.浅谈强化在教学中的作用50.学生参与的评价手段推动其学习积极性51.论“学校形象”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52.对教案管理的几点思考53.宽容——教师不可抛弃的大义54.初探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55.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探索56.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57.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58.新课程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59.学校教育应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体60.树立正确的教材观61.加强学校管理创建一流学校62.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变63.基于新课程的校本教研制度研究64.学校应重视和学生家长的联系65.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设计66.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时代新人67.浅谈教师主导作用68.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开展校园生态德育69.以德治校,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70.浅析网络时代的高中教育71.教师评价制度之我见72.建设培养发展创新人格的校园文化73.浅谈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74.课表编排的艺术75.实施教学管理的重点及工作思路76.让网络与教学牵手77.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探索78.构架育人桥梁提升教育质量79.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80.让合作成为“自我需要”81.优化课堂教学,让“学会”变“会学”82.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83.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技能培训84.聚焦多元关注边缘85.关于意志品质培养的体会86.信息沟通与课堂教学87.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中的资源配88.简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89.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的实践与思考90.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91.评价者如何利用好评价这个工具92.个性教育研究的反思93.有效实施校本培训,做好课改热身运动94.当代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95.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之我见96. 对留守子女心理教育问题的初探97.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98.视学生为朋友99.试论如何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100.创建特色班级的几点尝试101. 试论“重负”与教师的关系102.试谈目标教学103.发挥社团功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104.学生良好自我意象的培养105.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106.论教育改革及其基本办法107.教师流动规律及其对教师管理的启示108.汲取养分于传统:新时期德育的生长点109.网络环境中的道德教育110.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111.关于流动儿童与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112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思考113.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114.浅谈城市外来人口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115.分组教学中带来的喜悦116.现代教育的特点与功能117.教育与市场经济118.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119.教育过程的理论与实践120.关于德育工作的思考121.教师的职业品质122.教育的起源和发展123.教育的人才学价值124.教育本质论和元教育学125.当代教育方法体系126.儒家教育管理思想127.蔡元培与中国近代教育管理128.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发展129.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30.幼儿园、小学、中学衔接问题研究131.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形成与矫正132.品德后进生的转化教育133.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研究134.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135.国内外小学生教学的比较研究136. 国内外中小学品德教育的比较研究137. 国内外教师比较研究138. 中国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139. 素质教育的评估督导140. 地方教育行政的督导检查141. 区域性教育综合水平的督导评估142. 教育科研与教育督导143. 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建设144. 教育行政的法制化研究145. 英、美、德、日教育立法的比较研究146. 学校权益与教育法规147. 教育法规理论的科学化问题148. 内在性需要与调动学校成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探讨149. 学校领导者不同的归因对学校成员心理、行为的影响150. 群体凝聚力与班集体建设151. 教师素质与学生素质教育关系的探讨152. 学校组织变革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153. 学校非正式群体研究154. 教育科学的经验总结报告155. 教育科学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156. 教育科学教育实验报告157. 学校评选“最差教师”的利与弊158. “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与对策159. 当前素质教育中应首要解决的几个问题160. 浅谈加强对优秀生的管理教育161. 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与思考162. 谈学校教育与心理保健163. 谈谈私立中小学的几个问题164. 谈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管理——英语专业方向1.浅谈英语如何进行优化教学2.中学教学中英语教师的角色3.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中学英语学习中的趣味性5.怎样提高初中学生的口语能力6.试论英语听力课的教学策略7.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学习环境8.英语教学活动中作业布置法的实践与研究9.中学教育中怎样教授英语词汇10.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11.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12.英语写作训练之我见13.小组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4.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15.谈谈我对“双语教学”的想法16.构建小学英语作业新模式17.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8.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9.快乐活动性原则及其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21.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22.试论中西文化种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23.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24.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25.英语言语控制与课堂教学效率26.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27.论小学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兴趣的培养28.试论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29.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育管理——学前教育专业方向1.怎么样才能使小孩变得更加聪明2.浅谈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3.课堂教学中的师德问题研究4.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习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研究5.试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6.谈幼儿劳动与幼儿德育教育7.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辅助作用8.浅谈幼儿读写发展策略9.让孩子学会自我赏识10.如何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11.幼儿园开放型语言教育活动初探12.科学识字,开发幼儿智力潜能13.幼儿良好性及品德教育的培养14.试述教师在幼儿自主活动中的作用15.制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16.浅谈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17.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18.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培养19.小班幼儿意识萌芽的培养20.早期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与对策21.构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园本课程22.幼儿园教科研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23.让孩子在环境的互动中成长24.成人如何对待幼儿之间的交往25.浅析玩具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26.浅谈诗歌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27.试论如何对待孩子的恐惧心理28.对于幼儿泛灵心理的研究29.浅谈如何发展孩子的社会性技能30.幼儿园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浅谈31.试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管理——汉语言方向1. 浅谈学生作文中的情感教育2. 论写作中的自我意识3. 几种阅读方法的比较研究4.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5. 浅谈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应用6. 语文课外活动课调查与实践7. 开发语文校本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8.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9. 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10.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作文中的认识能力11. 论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12.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13.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14. 谈作文教学中的“集中取束”筛选材料15. 试论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16. 略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17. 试论写文章的开头艺术18. 试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19. 方言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20. 关于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研究21.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风格22. 试论语文教育的个性化23. 语文多媒体网上阅读与写作训练研究2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艺术25. 浅谈学生作文顿悟心理的形成机制26. 作文审题中训练发散思维例谈27. 试谈阅读教学中思维的特性及培养教育管理——数学专业方向1.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2.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体会与启示3.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与思考4.有关自主学习的探讨5.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索6.浅谈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7.浅谈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8.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9.数学学习与情感因素10.浅谈数学素质教育11.让学生感受数学美12.数学反例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13.试析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有效途径1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15.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16.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性探讨17.小学生解题能力测量的新思路18.优化数学学科的语言文字教学19.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安排教学过程的尝试20.小学数学引导法教学例谈21.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作者(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方丹发布时间:2006-02-23一、科技教育内涵的扩展当代科学教育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科学教育的范围由限制在单一的科学范围内的知识和方法的培养,逐渐转变为多学科的高度融合。
首先,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整合。
这是由当代科学的变化引起的,后现代阶段的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把科学与技术整和于一体,在强调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同时,保持两者的区别。
国际科技教育相应的出现两大模式:一是科学教育加技术教育的融合模式[1]。
例如,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荷兰,其一般形式为把技术课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面向所有学生授课,或者建立技术高中,与传统的学术性高中并驾齐驱。
二是STS教育的融合模式[2]。
即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也有学者把环境加入其中,组成一个新兴学科,以综合学科的形式进行科技教育,关注社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例如,挪威的教育课程文件"科学与环境"、加拿大安大略的科学与技术教学大纲、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等都从国家层面对这一新兴学科作了宏观的描述和规定。
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单一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弊端日益明显。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注重两者的均衡。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协调统一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如同20世纪7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开始注重与人文课程结合一样,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也意识到了过分强调知识结构掌握忽视人文教育带来的不足。
实践证明科学工作者人文素养的缺乏和人文社会学者科学知识的贫瘠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新课程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特别强调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不可扭转的必然趋势。
再次,学校科学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结合。
早在2000年底,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袁贵仁就曾经指出:"科技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分离的学校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已无法单独满足人们对不断变化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推进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是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促进科普的必由之路。
"(北京青年报,2000/11/30)。
从科学教育的实施层面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校外教育的积极作用。
其形式主要有:各种科技竞赛;科技协会;科技俱乐部;青少年科技宫;各种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包括农村适用技术培训、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以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等;各种科普影视作品,包括电影、图书、科技网站等。
仅"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项活动,每年就吸引全国1500万青少年参加发明创造和科学论文撰写活动。
另外,随着近年来社区教育的逐步兴起,青少年接受校外教育,参与科技活动的机会进一步增多,场所也进一步丰富了。
这些校外科技活动形式丰富、灵活,内容贴近生活。
不少项目涉及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弥补了学校科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与生活脱节的不足。
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巩固已知的科学知识,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把握和认识。
为青少年在科学研究的最初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校内外教育的结合,有利于科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科技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转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的日益接近,使人们认识到,科学不再仅仅是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需要,更应该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大众的科学。
科学素养已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应的,科学教育的目标也由促进科技发展,转向普及和提高民众的科学修养。
美国科学院院长艾伯茨对此在《创造科学教育的革命》中有精辟的论述,并引发了科学教育在内容和实施上的一系列变化。
在内容方面,紧密围绕科技的发展,着重介绍前沿性的有发展前途的内容,淘汰过时的不再发挥作用的陈旧部分;避免空洞的说教,注重和生活的联系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
保证学生能够把所受教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取得科学教育的实际效应。
科学教育的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
现代进步教育理论如实验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力、合作学习等都影响着科学教育实施过程的具体策略,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假设学生天生具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且认知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学生探究过程中冲突的形成和新知识的同化,不断的自我构建。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教育,把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转变只能是主动顺应的结果,所以强调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反对科学教育中教师的单方面知识传递,主张教师以学生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协作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
另外,为了保证科学教育的顺利进行,"建构主义主张为建构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包括保证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查阅资料、现场考查等活动顺利进行的物理环境,而且还包括合作性的社会情形,使得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过程可以通过人际互动而加速"。
三、科技教育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日益丰富资料来源:根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http://202.198.141.46/Login.dll?Home 统计结果绘制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研究规模也不如英美等发达国家庞大。
从发表论文的数量来看,2000年以前,我国学者鲜有科学教育方面的论述,200 0年以后我国学术界对科学教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
研究成果的增加反映了研究者数量的增加和学术界对科学教育的关注。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国力竞争集中到人才竞争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民科技素养的水平以及国家的创新能力,而且也是关系到综合国力强弱以及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大事。
加强科学教育以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际趋势。
其次,国家对科学教育也日益重视。
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量,以及对我国的严峻挑战,审时度势,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特别是90年代后期在党中央的支持下,《2049计划》等一系列的科普工作计划相继出台,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正式颁布,都促进了对科学教育研究的热情。
再次,对教育界促进最大的还是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90年代末期进入深化阶段。
1997年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成立,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
2001年正式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课改目标注意"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
"[4]随着新课改精神的落实,教育界必然掀起科学教育研究的热潮。
另外,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不断增多。
早在1976年台湾师范大学就成立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并且于2000年创建了旨在"提供科学教育界同好研究成果发表园地"的年刊《科学教育研究--理论与实物》。
目前台湾的高雄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都设有科学教育研究所,台湾还成立有中华民国科学教育学会。
著名的科学教育研究刊物还有《科学教育》和《国立师范大学学报:科学教育类》等。
中国大陆的科学教育研究机构比较缺乏,但是近年来也逐渐有所起色。
2000年,广西师范大学成立校级"科学教育研究所"。
200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集科学传播和教育研究于一身。
教育部和各省也开始开展与科学教育研究有关的一系列课题,活跃了大陆科学教育的研究氛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的科学教育网站陆续建立,方便了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研究的交流。
近年来陆续有专门的科学教育专著出版,例如《国际科学教育导论》《国际科技教育进展》《美国科学教育丛书选》《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科学教育与相似论》《科学教育概论》《科学教育研究》等。
不足的是目前我国大陆还没有科学教育研究方面统一公开发行较有影响力的专门刊物。
四、国际交流更加频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科学教育研究的加温,我国科学教育界也逐步加入到国际交流的潮流中。
其形式也丰富多彩,主要有学术会议、项目合作、成果译介等。
我国台湾地区每年11月底都举办国际科学教育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商讨科学教育及相关问题。
同时召开两岸科学教育研讨会,促进两岸课程与教材统整和交流。
通过各种国际科学教育研讨会,各国科学教育研究专家直接交流研究,集中反映科学教育的最新进展。
国外专家学者来华访问讲学活动也更加频繁。
另一方面,各种科教合作项目蓬勃发展。
例如,青海、内蒙、江西、新疆、河南、贵州等省都积极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正规教育项目,进行科学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中美合作科学教育网站--科学教育网成立。
实现了中美科学教育网上资源共享等等。
同时,借助于信息科技的发展,对各国科学教育进展译介与研究的学术论文与专著也不断增加。
使国际化的特征彰显于中国的科学教育的各个方面。
但是,和整个外国教育研究的整体趋势一样,科学教育领域内也主要是介绍、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例如,2002年由中国赴法"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代表团带回的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经验,对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中国原创的内容依然少见。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对外国教育的研究,进行介绍和借鉴可以获得比抽象概念研究更多的回报。
五、小结由以上分析可见,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虽然较之以前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科学教育研究任重而道远。
就笔者之见,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研究者单独作战的多,有组织的少。
除少数几个重点课题外,很多研究者都是根据自身的兴趣时而发表言论,缺乏系统研究。
2.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教育与科学分家,重教育的文章很少涉及具体学科教学,偏重科学的文章有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多停留在经验的层次。
3.科学教育研究机构少。
4.缺少正规的科学教育刊物。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只找到一种大陆发行的科学教育专刊,经证实后却发现并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行的公开发行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