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新生儿补液原则
新生儿补液原则
1. 个体化原则:补液量和速度应根据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这包括考虑新生儿的体重、生理状况、孕周、疾病状态和代谢需求等因素。
2. 渐进式补液: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补液应该逐渐增加,避免一次性给予过多的液体。
可以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脱水程度,逐步增加补液量。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过程中要注意维持新生儿的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的液体应包含适当的电解质,如钠离子、钾离子等,以满足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4. 监测和调整:在补液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体重、尿量、血液电解质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补液量和速度。
5. 选择合适的液体: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进行补液。
常用的补液液体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水、林格氏液等。
6. 注意并发症:补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肺水肿、心衰、电解质紊乱等,并及时处理。
7. 喂养与补液相结合:在补液的同时,应尽量保证新生儿的正常喂养,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补液原则可能会因个体差异、疾病状况和临床医生的经验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新生儿补液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状况,以确保补液的安全和有效性。
如果你对新生儿的补液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儿科专家。
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
之阳早格格创做临床时常使用小女补液要领等渗性缺火——1/2弛含钠液(2:3:1)矮渗性缺火——2/3弛含钠液(4:3:2)下渗性缺火——1/3弛含钠液(2:6:1)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浓,先快后缓)1)扩容阶段:沉度脱火陪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弛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者赶快滴注.2)以补充乏积拾得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今后阶段启初,如以扩容,乏积拾得量应减去扩容量.乏积量=总量÷2-扩容量8~12小时滴进,8~10ml/kg.h④纠正酸中毒:沉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普及HCO3- 5mmol/L大略预计.血气测定预计:5%NaHCO3 (ml)=(-BE)×0.5×体沉;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赋予.二补1)补钾:睹尿补钾,浓度矮于0.3%,0.15~0.3g/kg.日.需4~6天.2)补钙,补镁:补液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第二天及以去的补液一、脱火及电解量已纠正1)溶液的定量:死理需要量,继承拾得量,补钾及供给热量.普遍为心服,病沉或者不克不迭心服者静脉补液.2)溶液的定性:死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弛;继承拾得量:拾几补几,用1/2~1/3弛.二者加起去1/3~1/4弛,12~24小时匀称静滴.女科时常使用液体的组成及弛力1:1液1/2弛0.9%氯化钠50ml;5%或者10%葡萄糖50ml1:2液1/3弛0.9%氯化钠35ml;5%或者10%葡萄糖65ml1:4液1/5弛0.9%氯化钠20ml;5%或者10%葡萄糖80ml2:3:1液1/2弛0.9%氯化钠33ml;5%或者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2/3弛0.9%氯化钠45ml;5%或者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 2:1液1弛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0.9%的溶液内加进尿素(尿素可**********通过细胞膜),渗透压会删下然而是弛力稳定弛力:等渗的电解量溶液占总液量的百分比1:1液便是1/2弛 3:2:1液便是3/〈3+2+1〉仍旧1/2弛大略算法:10%氯化钠3.3ML加进100ML10%GS便是1/3弛10%氯化钠5ML加进100ML10%GS便是1/2弛10%氯化钠6.6ML加进100ML10%GS便是2/3弛以250ml,1/2弛,3:2:1液举例为糖:等渗0.9%Nacl :等渗1.4%NaHCO3,(钾为细胞内离子,不算弛力,糖也不算弛力)1.用等渗液配法为:5%或者10%糖:250ml×1/2(即3/3+2+1)=125ml0.9%Nacl:250ml×1/3=83ml1.4%NaHCO3:250ml×1/6=41ml三者混同便是3:2:1,250ml算一下,350ml,4:2:1怎么配制?2.临床上咱们皆用10%Nacl战5%NaHCO3 去配制,10%Nacl为11弛,5%NaHCO3为3.5弛,为了应用便当,10%Nacl简记为10弛,5%NaHCO3简记为4弛.250ml,3:2:1的大略配制:先定总量:5%或者10%糖250ml内加10%Nacl:250×1/3×1/10=8.3ml内加5%NaHCO3 :250×1/6×1/4=11ml混同便是大略的3:2:1液了.注:按此浅易算法,本量溶液总量为250+8.3+11=260ml,而且与透彻的配制相比,Nacl略多,NaHCO3略少,然而本量应用中,那种好别不妨忽略,要探供透彻的话,可适合缩小10%Nacl或者减少5%NaHCO3的量,然而本量上皆正在1ml的范畴内.用得多了,基础不必去死记书籍本上配制比率.推断某溶液的弛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仄常值(280~320mosm/L,预计时与仄衡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不单位然而却不妨反映物量浓度的一个数值.所以瞅起去好像不妨的出论断等渗则等弛,然而对付于GS 去道,虽然有渗透压,然而加进人体之后,会被代开掉,起不到保护血浆渗透压的效率,所以弛力为不计,那么便该当明黑干,等渗纷歧定等弛.小女补液沉度90~120ml/kg 中度120~150ml/kg 沉度150~180ml/kg2.定补液本量等渗: 1/2弛下渗: 1/3弛矮渗: 2/3弛3.纠正酸中毒 5%SB(ml)=(18—CO2-CP)*kg3 ~ 5 ~ 7 ~ 94.算盐量 ml=总液量*弛力—5%SB*35.糖量 ml=总液量—盐火量—5%苏挨量6.补钾 10%氯化钾2~4ml/kg.d7.补钙 10%葡萄糖酸钙2ml/kg.d8.沉度脱火先补 2 :1液每100毫降含65毫降NS及35毫降1.4%碳酸氢钠20ml/kg以上是第一天补液量,正在24小时内补完.第二天即可补充死理量既继承益坏量,那些可根据临床而定.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推断某溶液的弛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仄常值(280~320mosm/L,预计时与仄衡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不单位然而却不妨反映物量浓度的一个数值.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仄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弛力为1弛.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仄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弛力为4弛. 10%(NaCl)11弛(临床上可按10弛预计)0.9%(NaCl)1弛5%(NaHCO3)4弛10%(KCl)9弛10%(GS)0弛(无弛力,相称于火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弛力.根据C1×V1=C2×V2列出算式:10×10=X×100,X=1弛例3、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请问该组溶液弛力.10×20+4×25=X×300,X=1弛.例4、欲配制一组300ml,2/3弛液体,现已使用5%NaHCO3(15ml),还需10%NaCl几毫降.10×X+4×15=2/3×300,X=14ml那么,再加进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为0弛)5、2∶1等弛液是抢救戚克时扩容的尾选溶液,其有牢固组份,由2份等渗盐溶液+1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教死对付配制2∶1液感触格中艰易,为了便于教死影象,赶快预计、配制,便给出一个简朴的预计公式(推导历程较为搀纯,不必叙述)配制2∶1液Mml,则需10%NaCl=M/15ml——a5%NaHCO3=M/12ml——b10%GS=M-a-bml 例5、配制2∶1液300ml,需10%NaCl、5%NaHCO3、10%GS各几毫降.10%NaCl=300/15=20ml 5%NaHCO3=300/12=25ml10%GS=300-20-25=255ml 那样,2∶1液通过一个简朴的公式即可赶快配制出去.脱火时的液体疗法:小女易爆收脱火.注意瞅察细神、眼泪、尿量、心渴、皮肤粘膜、眼窝、前囟、皮温及戚克征.尿少、皮肤惨黑弹性好、明隐心渴为中度脱火.出现浓漠、昏迷、戚克表示为沉度脱火.补液总量:沉度得火:90-120ml/kg*d中度得火:120-150 ml/kg*d沉度得火:150-180 ml/kg*d第一阶段:扩容头8小时,补1/2总量(速度为:10ml/kg *hr)等渗性脱火用1/2弛(2 : 3 : 1液 NS : 5%GS : 1.4%SB)(SB为NaHCO3)矮渗性脱火用2/3弛(4 : 3 : 2液NS : 5%GS : 1.4%SB)下渗性脱火用1/3弛(2 : 6 : 1液NS : 5%GS : 1.4%SB)(沉度脱火者用2 : 1液(NS : 1.4%SB 等弛液)10-20 ml/kg 于半小时内赶快扩容)第二阶段:补乏积益坏量后16小时,补1/2总量补1/3弛(2 : 6 : 1)(速度为:5 ml/kg*hr)沉度酸中毒(HCO3ˉ<9mmol/L)时,需要的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体沉(kg )给需要量的一半,滴注约4hr睹尿补钾:10%KCl 3-4ml/kg*d (100ml溶液中10%KCl的加进量不得大于3ml)抽搐补钙: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进等量10%GS稀释后缓推(心率下落超出20次/min以上者停用.不克不迭与西天兰共用)(iv or. VD,5y以上5-10ml/次,新死女矮钙血症1-2ml/kg,最洪量不超出10ml/次,成人10-20ml/次,以等量25%GS稀释后IV or. +5%-10%GS 250-500ml VD 缓!)各别无效者思量补镁:25%MgSO4 0.2-0.4ml/kg*次 im(深部肌肉注射)Bid-Tid可加VitB1 50-100mg im Qd第二天补继承益坏量+死理需要量(死理需要量用1/4-1/5弛含钠液总准则: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浓,先快后缓),睹尿补钾,抽搐补钙(睹上举例)注:先盐后糖,先浓后浓那二句是指先应用含钠液、弛力下些,而后含钠液逐减,液体的弛力也逐减.列初的速度可快些,而后逐步减缓.不睹尿而补钾以防爆收下钾血症,睹尿而不补钾,可出现矮钾血症.呼吸删快时,不隐性得火减少 4~5倍;体温每降下1oC,不隐性得火每小时减少 0.5ml/kg;环境干度大小可分别缩小或者减少不隐性得火;体力活动删加时,不隐性得火减少 30%.补液历程中,预计并记录24小时液体出进量,是液体疗法照顾护士的要害处事真量.天然脱火的程度推断是最要害的,如果是沉度(拾得火分>体沉的10%),则不管是下渗,矮渗,仍旧等渗,最先按20ml/kg补充2:1等弛抢救液是稳定的真理,赶快扩容.其余尔上头道的液体中皆有钾的身分,那么补钾也要依照金尺度:睹尿补钾.各程度脱火的补充量共教科书籍.末尾收个补液十六字心诀给诸位共止:先快后缓,先盐后糖,先晶后胶,睹尿补钾.血浆等胶体的物品一定要靠后用哦!小女补液2何预计小女该当补几弛的液体?果人而宜,果病而宜.总体去道,年龄越小弛力越小.新死女普遍用无弛或者四一到五一弛,小婴女四一到五一弛,幼女女童三一弛安排.普遍熏染徐病戴药进去三四一弛皆可,背泻补液道究量速度弛力根据脱火情况而定.介绍一下女科几种液体的浅易摆设要领:5%GS(ml) 10%NS(ml)5%SB(ml)2:1 100 6 102:3:1 100 3 54:3:2 100 4 7大家只消记着1/2弛1、3、5;2/3弛1、4、7;1弛1、6、10.比圆:欲配制300ml2:1液体则是300ml5%GS+18ml10%NS+30ml5%SB.(系数是300/100=3)欲配制200ml2:1液体则是200ml5%GS+12ml10%NS+20ml5%SB.(系数是200/100=2)欲配制400ml4:3:2液体则是400ml5%GS+16ml10%NS+28ml5%SB.(系数是400/100=4)欲配制250ml2:3:1液体则是250ml5%GS+7.5ml10%NS+12.5ml5%SB.(系数是250/100=2.5)余此按比率类推,疑脚拈去.基础上已经达到主治医师火仄小女补液是女科医死的基础功,更加是基层医院,背泻的小女特天多,更是要流利掌握.要战临床稀切分离的,不要太教条.他人介绍的一个真用的规划:(天津规划)⑴4:5:12:7液体,正在那组液体里,4为1.2%的氯化钾,5为1.4%的SB,12为糖火,7为0.9%的死理盐火.4:5:12:7是他们之间的配比闭系.那组液体的弛力约莫正在1/2弛到1/3弛之间,是一组比较仄安的液体,适用于百般本量的脱火.⑵4:5:6:7液体,各身分共上,不过糖火减半,约莫1/2弛.适用于下渗脱火.有的共仁会问尔,为什么下渗脱火不补矮弛液?本去如果是下渗脱火,血浆比较粘稀,细胞处于皱缩状态,那个时间骤然补矮弛液体,会让皱缩的细胞骤然火肿伸展,以至破裂,会产死脑火肿的伤害,所以修议下渗脱火一去不要补矮渗液体,1/2弛最仄安.八、补液疗效瞅察1 补液后4小时内尿量减少,12小时内皮肤弹性回复,酸中毒纠正前囟、眼窝凸起回复,哭有泪,脉搏有力,呼吸匀称,小女睁眼玩耍,证明补液适合.2 若出现火肿尿少,提示含钠液偏偏下.3 尿量多而脱火已纠正,提示非电解量液偏偏多(含钠少).4 硬强无力,背胀提示矮钾.5 急躁担心、脉搏160次/min以上,呼吸艰易,提示速度过快,有心衰以至肺火肿大概.临床真止液体疗法应稀切瞅察上述变更有不当应坐时纠正. 部分瞅法:如:8kg患女血钠为117mmol/L,其补3%NaCl量1、3%NaCl(ml)=(130-Na+)XkgX0.6X23%NaCl(ml)=(130-117)X8X0.6X2=124.8ml2、3%NaCl12ml/kg可普及10mmol/L血钠需要普及血钠=130-117=13mmol/L需要3%NaClml/kg数=12X13/10=15.6需要3%NaClml=15.6X8=124.8ml以上算法截止普遍,先按半量赋予,每小时普及1-2mmol/L 血钠速度,124.8/2=62.4ml=约莫60ml,3%NaCl60ml,4-6小时输完,每小时10-15ml3%NaCl输注.输液完成,复查血浑钠.依据血浑钠情况,再举止评估补钠量.如果:血浑钠120-124 mmol/L,赋予死理盐火20-30ml/kg 输进.二个有用的公式(本创)1、新死女糖速公式:糖浓度X液体速度(毫降/小时)/体沉(千克)X6举例:一个体沉为3公斤的新死女,用10%的糖,液体速度10ml/h,则糖速为:(10X10)/3X6=5.5mg/min.kg,注意,正在以上公式中代数字的时间,所有单位、百分号一律省去.那是一个便利公式.果为新死女的糖速确定是很庄重的,所谓糖速,便是单位时间内新死女赢得葡萄糖的量,单位普遍用mg/min.kg,普遍去道,保护脚月女的糖速正在6~8mg/min.kg,早产女4~6mg/min.kg为宜.且体沉沉,胎龄小的新死女,最初几天尽管不要用下糖,果为其血糖动摇太大会对付大脑制成不可顺的益伤.2、多巴胺持绝静脉滴注的公式:由于多巴胺血液半衰期短(3~5分钟),所以要持绝静滴,普遍按每分钟每公斤体沉2~3微克进.公式如下:公斤体沉X(2~3微克)X6/液体速度,举例,一个3公斤的新死女,液体速度3ml/h,如果要多巴胺持绝静滴,则多巴胺需要量:(3X3X6)/3=18mg,注意:那个18毫克是100毫降糖火中要加的毫克数哦,然而是您液体速度惟有3ml/h,100ml/3=33.333……个小时了!而尔只消持绝12小时静滴,怎么办?很简朴,12小时,3ml/h,那么总量惟有36毫降,利用比率,18mg:100ml=x:32ml算出x=5.76mg.即,正在36毫降糖火中加5.76毫克的多巴胺,便不妨达到以3个微克每公斤每分钟,持绝静滴12个小时的脚段.如果要加多巴酚丁胺,那么多巴酚丁胺的剂量是所算出多巴胺剂量的一半.其余指出多巴胺的效力有受体采用性,既不妨激动B-受体,DA受体,又不妨正在体内变换成NA激动a--受体.最后体内死物效力与剂量有闭,所以要统制每公斤每分钟速度.咱们时常逢到窒息后新死女无尿(24-48h仍无尿),多思量窒息缺氧肾血流量缩小,赋予多巴胺,坐其丁,合用,效验较黑蛋黑+速尿佳.偶尔对付于SIRS并ARF者,赋予利尿合剂,如10%GS50ml+DA3mg+654-II5mg+速尿10mg(10kg为例)偶尔间加用普鲁卡果对付于NS陪下度火肿的病人利尿效验更佳.。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范文
小儿补液原则指的是在儿童发生脱水时,通过输液的方式补充体内缺
少的液体和电解质。
脱水是指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量超过摄取量,
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情况。
脱水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
问题,造成脱水的原因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尿频等。
小儿补液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脱水程度选择补液途径:轻度脱水可以通过口服液体进行补液,中度到重度脱水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补液。
2.补液的速度和量要适度:轻度脱水时可以按照平时的饮水量进行补液,中度到重度脱水时,可以先用大量液体快速补液,然后再以较慢的速
度继续补液。
3.补液要准确计算:补液时需要根据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量进行计算,以确保补液的准确性。
具体计算方法包括根据体重和脱水程度计算总补液量,然后根据时间分配补液速度。
4.补液要注意电解质平衡:在补液过程中,除了补充水分外,还需要
注意补液中电解质的平衡,包括钠、钾、氯等电解质的补充。
补液时,要
根据儿童体内缺失的电解质种类和量进行适当的补充。
5.积极监测补液效果: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和补
液效果,包括心率、血压、尿量等。
如果补液效果不理想,需要调整补液
的速度和量。
6.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的水分需求量和电解质丢失量与成人有所不同,补液时要结合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合理的补液计划。
总之,小儿补液原则包括选择适当的补液途径、准确计算补液量和速度、注意电解质平衡、积极监测补液效果、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等。
补液过程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补液效果。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
小儿补液原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小儿液体疗法”,具体涉及第三节“小儿补液原则”。
详细内容包括: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常见脱水类型及程度、补液原则及方法、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调整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明确补液的重要性。
2. 掌握小儿补液的四大原则,学会根据患儿病情调整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
3. 能够运用补液原则,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儿补液原则的运用及液体选择、输液速度的调整。
重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补液原则、临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挂图、实例病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临床实例,引导学员思考小儿补液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脱水类型及程度、补液原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具体病例,讲解补液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员分组讨论,针对给定病例,制定补液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 常见脱水类型及程度3. 补液原则a. 早期、快速、足量b. 平衡、个体化c. 观察病情,调整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d. 遵循“先盐后糖、先浓后稀”的原则七、作业设计病例:2岁男孩,因腹泻、呕吐3天入院。
体重10kg,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血钠130mmol/L。
a. 脱水程度:中度等渗性脱水b. 补液量:1015ml/kg/h,总量10001500mlc. 液体选择:1/2张含钠液d. 输液速度:20滴/分钟2. 作业要求:学员独立完成,课后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掌握了小儿补液原则,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2. 拓展延伸:了解小儿液体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 补液原则的实际应用3. 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的调整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儿体液平衡特点1. 小儿体液总量相对较大,水分占体重比例较高,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
儿科学 小儿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小儿的生理特点一、小儿体液的组成及分布1、体液的组成:人体内所含液体称体液,体液是一种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葡萄糖、蛋白质、尿素等有机物及钠、钾、钙、镁、氯、HCO3-等无机物。
2、体液总量:小儿体液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体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越高。
新生儿体液总量占体重80% 婴儿约占70%学龄儿童约占65% 成人约占60%原因:小儿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水排泄代谢产物肾脏浓缩功能差,尿量多体表面积相对成人大,不显性矢水较多机体0.5-0.3%的水用于迅速的体格生长,这是成人不需要的。
3、体液分布体液分为三大区:血浆区、间质区、细胞区前二区的体液合称为细胞外液,后一区为细胞内液小儿细胞外液主要是间质液,占的比重较大(足月38%、1岁25%、儿童20%、成人15%),而胞内液和间质液与成人相似(占比例较固定40%),间质液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故在维持各区之间的液量恒定上起重要作用。
血浆占5%。
4、机体内主要电解质成分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以K+、Mg2+为主,阴离子以蛋白质和有机磷酸盐为主;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CL-、HCO3-以为主;5、体液的交换血浆区与间质液区的体液交换: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外区和细胞内区的体液交换:通过细胞膜机体与外界的交换:入量口服(90~95%)、氧化食物(5~10%)→体液→出量肾排泄(40~50%)、大肠(3~10%)、肺及皮肤(40~50%)、保留生长所需(0.5~3%)。
所以从尿排出不是总入量的100%。
另外每天从消化道分泌各种消化液数量非常大,其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正常情况下均完全吸收,最后从粪便中仅排出约100ml。
若有吐泻则影响其消化与吸收而从粪便中排出以至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成人:唾液1500 ml,胃液2000 ml,胆汁700 ml,胰液800 ml,肠液3000 ml共8000 ml)6、体液的调节体液的渗透压平衡:血浆渗透压范围为280—320mmol/l,在此范围内称等渗性;低于此范围为低渗性;高于此范围为高渗性;在体液中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
儿科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一、补充累积损失量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2/3量给予;2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 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二、补充继续损失量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应按实际损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的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和量的多少大致估计,适当增减;补充继续损失量的液体种类,一般用l/3张~1/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静脉缓慢滴入;三、供给生理需要量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60~80ml/kg,钠、钾、氯各需1~2mmol/kg;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者,给予生理维持液1/5张含钠液十0.15%氯化钾,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 150-180ml/kg;补液成分: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合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静脉补钾的原则10%kcl 1ml= 1mmol K= %KCl一、尿量时机要求尿量每小时在30ml以上;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见尿补钾即有尿或来院前6h内有尿,就开始补钾;二、总量每天补钾总量要正确估计;补钾总量:婴儿3-4mmol/L-0.3g./;儿童2-3mmol/~0.2g/1/2静脉,1/2口服;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补钾量一般为200~300mg /kgd;对一般禁食而无其他额外损失者可给10%氯化钾溶液20-30ml/d;不严重缺钾时,24h补钾也不宜超过6-8g10%氯化钾10ml为1g,但特殊情况例外;三、时间:每日静脉补钾量应分在整日的静脉输液中滴入,时间不得短于8h;不得静脉推注四、浓度静脉滴注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即500ml加入10%氯化钾不能超过15ml;浓度高可抑制心肌,且对静脉刺激甚大,病人不能忍受,并有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氯化钾禁止静脉推注;五、速度氯化钾进入血液,须经15h左右方可建立细胞内外平衡,成人静脉滴入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六、疗程:补钾应持续4~6天,不需静脉者可改用口服补充举例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NaHCO3相当于70/4= 5%NaHCO3和= GS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4∶3∶2 100糖 4盐 65%SB 2/3张700/9=,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890-900ml的3:2:1液,900/6=150,1503=450糖,1502=300ml盐,150ml碱%NaHCO3相当于150/4= 5%NaHCO3和= GS +450= GS第四步见尿补钾:10%KCl 15ml.六、介绍常用的静脉补液方法"4:3:2"补液法4份%生理盐水:3份10%葡萄糖:2份%碳酸氢钠或1/6M乳酸钠1.等渗脱水补充累积损失:轻度:4:3:2溶液30~50ml/kg,于8~12h静滴;中度:4:3:2溶液50~100ml/kg,于8~12h静滴;重度:先给2:1液20ml/kg,于30分钟~1h内静脉输入,以扩充血容量;继以4:3:2溶液80~100ml/kg,于8~12h输入2.低渗脱水纠正累积损失:多见于合并营养不良中—重度脱水的患儿,这类患儿体弱心功能差,因此纠正累积损失总量要少、浓度要高、速度要慢;轻度:4:3:2溶液30~50ml/kg,8~12h输入;重度及中度:先给2:1液20ml/kg,于30分钟~1h输入,以便快速恢复血容量;继给2:1液20ml/kg,4:3:2液40ml/kg 10~12h 输入;3.纠正低钠血症水中毒:不伴脱水,血钠低于130mmol/L;症状表现:细胞内水肿,可有惊厥,昏迷,颅压增高,肌肉松弛,腱反射降低,腹胀,尿少或无尿;可按下述方法纠正:用3%氯化钠12ml/kg能把血钠提高10mmol/L,宜缓慢VD,在1h以上,将血钠提高>120mmol/L,症状缓解后,病人出现大量利尿,可继续输入2/3-等张含钠液,直至累积损失被纠正,脱水症状消失;仍不好再加6ml/kg;如用%氯化钠40ml/kg,能把血钠提高10mmol/L4.高渗性脱水纠正累积损失:高渗脱水,脱水征表现较轻,一般显示轻~中度脱水;高渗脱水不能用单纯葡萄糖液纠正,否则会引起脑细胞水肿,诱发颅内高压,发生惊厥,甚至死亡;因此,所输液体张力不能过低,速度不能过快,要供给适量钾,既可适当提高所输液体的渗透压,又不增如钠负荷,而且钾还可进入细胞内,有利于细胞内脱水的纠正;采用1/3~1/4张液,一般用1/3张"2:6:1"2份%氯化钠:6份5%葡萄糖:1份%碳酸氢钠或1/6M克分子浓度乳酸钠,于48h纠正累积损失;具体按每日1/2的累积损失量加当日生理需要量补充:笫一日 2:6:1溶液40~50ml/kg + 含钾维持液90ml/kg,速度5~7ml/kgh;第二日 2:6:1溶液40~50ml/kg + 含钾维持液90ml/kg,速度5~7ml/kgh;5.高钠血症盐中毒的治疗:此类病儿体内水不少,钠显著增多,钾减少,钙也减少;治疗重点在补充水分和利尿,以清除钠,并要适量补充钾和钙;可用速尿1mg/kg次,po,im or. VD,1~2次/d,促进体内钠的排出;可口服补充水分,150ml/100cal/kgd,KC1 3~4mmol/kgd;如需输液,可将口服不足之量以5%葡萄糖稀释3~4倍的"2:1"液,以4~6ml/kgh的速度缓慢静脉输入,并按上述方法补充氯化钾;为了纠正低钙血症,可口服乳酸钙,输液期间可加用10%葡萄糖酸钙 10ml/次,稀释1倍静脉滴入,同时服用适量VitD;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脉搏、呼吸,必要时测血压;如脉搏增快、血压增高,反映输液过快,导致脑水肿;应减慢速度,防止惊厥,如已惊厥立即注射镇静剂;6.纠正酸中毒: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按以公式计算:50- 现测得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容积%××体重kg=5%碳酸氢钠ml OR腹泻所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经以上液体疗法即能与脱水同时纠正;对有些重度酸中毒,可考虑另加5%碳酸氢钠5ml/kg,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0容积% ;三、液体疗法基本原则"一、二、三、四"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累计损失量:轻30-50ml/kg,中50-100 ml/kg,重100-120ml/kg三岁以上量减少1/3到1/4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腹泻病10-40ml/kg/d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60-80ml/kg/day"二"定液体性质累计损失量:等渗:2 :3 :1溶液1/2张低渗:4 :3 :2溶液2/3张高渗:2 :6 :1溶液1/3张继续损失量:丢什么,补什么,腹泻病1/3-1/2张生理需要量1/4-1/5张溶液"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轻中度脱水分二步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8-12小时内,8-10ml/kg/h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2-16小时内,5ml/kg/h重度脱水分三步内滴完一步:扩容阶段2:1等张含钠液或%碳酸钠液20ml/kg总量<300ml,30-60分钟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三步:维持补液,同上电解质的补充1、钠2、钾3、钙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1、按公式计算2、按提高5mmol/L CO2CP计算介绍一下儿科几种液体的简易配置方法:5%GSml 10%NSml 5%SBml2:1 100 6 102:3:1 100 3 54:3:2 100 4 7大家只要记住1/2张1、3、5;2/3张1、4、7;1张1、6、10;例如:欲配制300ml2:1液体则是300 ml5%GS+18ml10%NS+30ml5%SB;系数是300/100=3欲配制200ml2:1液体则是200 ml5%GS+12ml10%NS+20ml5%SB;系数是200/100=2欲配制400ml4:3:2液体则是400ml5%GS+16ml10%NS+28ml5%SB;系数是400/100=4欲配制250ml2:3:1液体则是250ml5%GS+%NS+%SB;系数是250/100=余此按比例类推,信手拈来;如果大家把这理解了,基本上已经达到主治医师水平两个有用的公式原创1、新生儿糖速公式:糖浓度X液体速度毫升/小时/体重千克X6举例:一个体重为3公斤的新生儿,用10%的糖,液体速度10ml/h,则糖速为:10X10/3X6=,注意,在以上公式中代数字的时候,所有单位、百分号一律省去;这是一个便捷公式;因为新生儿的糖速规定是很严格的,所谓糖速,就是单位时间内新生儿获得葡萄糖的量,单位一般用mg/,一般来说,维持足月儿的糖速在6~8mg/,早产儿4~6mg/为宜;且体重轻,胎龄小的新生儿,最初几天尽量不要用高糖,因为其血糖波动太大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2、多巴胺持续静脉滴注的公式:由于多巴胺血液半衰期短3~5分钟,所以要持续静滴,一般按每分钟每公斤体重2~3微克进;公式如下:公斤体重X2~3微克X6/液体速度,举例,一个3公斤的新生儿,液体速度3ml/h,如果要多巴胺持续静滴,则多巴胺需要量:3X3X6/3=18mg,注意:这个18毫克是100毫升糖水中要加的毫克数哦,但是你液体速度只有3ml/h,100ml/3=……个小时了而我只要持续12小时静滴,怎么办很简单,12小时,3ml/h,那么总量只有36毫升,利用比例,18mg:100ml=x:32ml算出x=.即,在36毫升糖水中加毫克的多巴胺,就可以达到以3个微克每公斤每分钟,持续静滴12个小时的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小儿补液详细教程
重 10-15% +++ 无尿 明显下陷 无泪 明显差、花纹 明显干燥 明显增快、弱 降低 >3秒 凉、湿 嗜睡-昏迷
1、轻度脱水:相当30-50ml/kg的体液 减少
2、中度脱水:50-100ml/kg的体液减 少
3、重度脱水:100-120ml/kg的体液减 少
脱水的程度
低渗性脱水:
血清钠低于 130mmol/L
病历
2016-12-23 血气分析组合(急诊生化): pH 7.0(正常值:7.35-7.45) 吸氧浓度21% 二氧化碳分压 28mmHg 氧分压 33mmHg 碳酸氢根离子 7mmol/L 全血剩余碱 -23mmol/L 乳酸 2.3mmol/l
病历
2016-12-23 小儿生化(生化学检验):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65U/L,谷草转氨酶
14
10%GS 10%NaCl 5%NB 10%KCl
500
30
47
500
20
500
15
24
500
20
33
500
15
500
9
500
9
7.5
口服补液盐 Oral rehydration salt (ORS)
WHO推荐的低渗透压ORS配方
成分
含量 (克)
NaCl 枸橼酸钠 KCl 葡萄糖 水
2.6 2.9 1.5 13.5 1000ml
口服补盐液ORS
口服补液疗法 (ORT)
注意事项: ORS含K+ 20mmol/L ( 0.15% ):
若低钾,需额外补钾; ORS中HCO3- 30mmol/L :若存在酸中毒,
需额外纠酸; 病毒性肠炎时:应稀释使用,以免电解质过量;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F 2.水的排出
– 肾、皮肤、肺、消化道排水。 – 新生儿成熟度低,体表面积大,不显性失水
多。 – 排泄水的速度较成人快,交换率比成人快3~4
倍。 – 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更易出现脱水。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F 3.水平衡的调节 F 肾:唯一能通过调节来控制细胞外液容量与成分
的重要器官。 F 肾排水与ADH分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的反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
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 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
细胞内脱水:皮肤粘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高钾血症
F 2.原因
–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 皮质功能低下等使排钾减少;
–休克、重度溶血以及严重挤压伤等使 钾分布异常;
–输入含钾溶液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
高钾血症
F 3.临床表现
– 心电图异常及心律异常:
u 心率减慢而不规则、室性早搏和心室颤动、 心搏停止;
u 心电图高耸T波、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宽、
– 血液稀释
– 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
低钙、低镁血症
F 治疗: F 出现抽搐
– 10% Calcium Gluconate 1~2ml/kg,最大< 10ml,+10% Glucose 10ml IV慢推
F 抽搐无好转 – 25% Mg.Sulfate 0.2~0.4ml/kg 深部 IM 2~3 次/日,至症状消失后停用。
应性有关。 F 水分排出多少主要靠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调节。 F 小儿排泄同等溶质时所需水分较成人多。
小儿儿童补液液体疗法
The end Thank you
确定补液速度
13
液体疗法--途径
口服
静脉
14
一、“低渗”ORS配方
低渗ORS配方(hypoosmolarity ORS):将钠浓度 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渗 透压降低到245mmol/L。防止脱水与标准ORS同样有 效,且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粪便排出量以 及减少静脉补液使用率。
②剂量不宜过大: ③浓度不宜过高:不应超过0.3%,每日静脉滴入的总量,不应少于8 小时。
④速度不宜过快:慢滴,忌推. 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
轻度尽量口服 中重度先一半静脉点滴,一半口服
肾功能不好则禁补钾。 低钾不可怕,慢慢补,高钾会死人的 10%氯化钾: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 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
某物质补充量(ml)= △血浓度(mmol/L)
×相应的体液量(L)
×转换系数(K,ml/mmol)
2.体液总量=0.7 (70%) ×体重(Kg)
取值为 0.5×体重(Kg)
3.系数K=分子量/10 ×该物质的百分比浓度(%)
5%NaHco3 k=1.7; 0.9%NaCL k=6
11.2%乳酸钠k=1.0;
液体疗法--步骤
➢ 累积损失量 发病至开始治疗前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 继续损失量 治疗中继续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 生理需要量 维持基本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水分和电解质
➢ 纠正酸中毒
9
补充累积损失量 1
根据脱水程度、性质 决定补液量、成分、速度
轻度: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1.确定脱水程度:了解儿童的脱水程度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补液
方案。
常见的评估方法有儿童脱水评分法和体重变化法。
2.快速补液:儿童的生理状况较为特殊,容量较小,对补液的要求较高。
因此,在补液治疗中应尽快补给足够的液体,以恢复儿童的水分平衡。
3.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根据脱水的原因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类
型进行补液。
常用的有等渗盐水、低渗盐水、高渗盐水等。
4.控制液体量:在补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液体的总量和速度。
总量应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速度则需结合儿童的
病情进行适当调整。
5.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在补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补液方案,并及时处理。
6.动态调整补液方案:在补液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儿童的临床
状况,如血液指标、尿量等,及时调整补液方案,保持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
7.考虑并发症防治:在补液治疗中,需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如钠
过负荷、钾过量、酸碱平衡紊乱等。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需注意监测相关
指标,并及时予以处理。
8.定期复查:在补液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评估补
液的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小儿补液疗法的原则是快速补液、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控制液体量和速度、观察儿童生命体征、动态调整补液方案、防治并发症以及定期复查。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医生合理制定补液方案,确保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加快康复。
儿科腹泻病补液原则
儿科补液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 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儿科腹泻病 补液原则
儿科补液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NaHCO3(ml)=(22 –测得的HCO3¯)*0.5*1。
7*体重(kg )(有写0。
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
6mmol)补碱的mmol数=(—BE)*0。
3*W(kg)即5%SB(ml)=(—BE)*0。
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SB 5ml/kg*次OR。
11。
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
5*0。
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体重(kg)*0。
6 (1mmol K=0。
8ml Inj。
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体重(kg)*0。
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
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
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小儿补液的原则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小儿补液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是要熟练掌握;补液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如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30-50ml/kg ,中度脱水为50-100ml/kg,重度脱水为100-150ml/kg;②继续损失量:按实际损失补充,一般在禁食条件下为40ml/kg d,非禁食状态是30ml/kg;电解质包括钠、氯及碳酸氢离子各40mmol/L;继续损失量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③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即基础代谢:60-80ml/kg/day;但是,小儿若小于10kg,通常给以补充100ml/kg/day;2、量知道了,那么给补什么样的液体呢上次我们已经说过如果判断脱水性质的问题了,现在就根据脱水的性质来判断补充什么液体;累计损失量的补充:根据脱水性质来给予低渗性脱水:2/3张液体等渗性脱水:1/2张液体高渗性托说:1/3-1/5张液体注:渗透压越高,就应该给以张力越小的,以此来稀释至等渗水平,而渗透性越低,则就给以张力大的液体;继续损失量的补充:通常给予1/3-1/2张液体生理需要量:通常给予1/4-1/5张液体二、了解何为张力,如何配张力性的液体相信这是最让大家头疼的地方吧;很复杂,希望我们能把复杂变简单吧;1、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我们平时用的液体都是什么张力的%Nacl:等张葡萄糖:无论浓度是多少,均没有张力,因为葡萄糖都溶解了,并没有离子,何来的张力呢, 5%NaHCO3:张% NaHCO3:等张注意:所谓等张液,是指所用液体与红细胞的张力相等;所谓等渗液,是指与血浆渗透压近似; 等张跟等渗是不一样的,葡萄糖是有渗透压的,但是确实0张的;2、各张力的液体都是由何配制的呢混合液张力=张力份数/混合液总份数生理盐水配液:等张:2:1含钠液,由 %Nacl 和%NaHCO3组成两种都是等张的液体,所以当然合并起来也是等张的, 至于2:1,是指氯化钠两份,而碳酸氢钠一份1/2张:有两种:① 1:1含钠液,由一分%Nacl 和一份葡萄糖任何浓度组成氯化钠是等张的,而葡萄糖是0张的,两者一合并:1份张力/两份液体=1/2张② 2:3:1含钠液,由两份%Nacl、三份葡萄糖、1份碳酸氢钠组成的混合液张力=3份张力/6份总量=1/2张1/3张:1:2含钠液,由一分%Nacl 和两份葡萄糖组成的混合液张力=1份张力/3份总量=1/3张1/5张: 1:4含钠液,由一分%Nacl 和四份葡萄糖组成的2/3张:4:3:2含钠液,由四份%Nacl 和三份葡萄糖和2份的碳酸氢钠组成的混合液张力=6份张力/9份总量=2/3张高渗氯化钠溶液配液:常用的有3%NaCl和10%NaCl,均为高浓度电解质溶液,3%NaCl主要用以纠正低钠血症,10%NaCl多用以配制各种混合液;配液方式如下:注意全都是10%的高渗氯化钠凡是钠氯比为3:2的混合液,均可按照以下方法来配制:公式1: 10%氯化钠的液量ml=混合液总量×张力×6%公式2: 5%碳酸氢钠的液量ml=混合液总量×张力×%或乳酸钠的液量ml=混合液总量×张力×6%公式3: 5%或10%葡萄糖的液量ml=混合液总量-10%氯化钠的液量-5%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的液量举例配制例一、配制等张液2:1液200ml,所需10%氯化钠=200×1×6%=12ml,5%碳酸氢钠=200×1×%≈19ml,10%葡萄糖=200-12-19=169ml;例二、配制1/2张含钠液:2:1液300ml,所需10%氯化钠=300×1/2×6%=9ml,%乳酸钠=300×1/2×6%=9ml,10%葡萄糖=300-9-9=282ml;例三,配制2/3张含钠液4:3:2液300ml,所需10%氯化钠=300×2/3×6%=12ml,5%碳酸氢钠=300×2/3×%=19ml,10%葡萄糖=300-12-19=269ml;例四,配制1/3张含钠液6:2:1液300ml,所需10%氯化钠=300×1/3×6%=6ml,5%碳酸氢钠=300×1/3×%≈9ml,10%葡萄糖=300-6-9=285ml;例五,配制1/5张含钠液300ml,所需10%氯化钠=300×1/5×6%=,5%碳酸氢钠=300×1/5×%≈,10%葡萄糖=;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三:补液1、轻度脱水轻度脱水的患儿,一般在给以调节饮食、药物控制外,只给予ORS,即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轻度脱水口服补液量约是50-80ml/kg,在8-12小时内把累积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将ORS 等量稀释后,根据需要随意口服;注意:ORS是2/3张液,故新生儿及有明显的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不宜使用;2、中度及重度脱水中度及重度的患儿一般采用静脉补液;⑴第一天的补液:补液量及补液种类,在第二曲已经说过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患儿中度脱水,出现明显的循环障碍了,那么必须先扩容,方法如下:1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8~12小时滴入,8~10ml/3 维持补液阶段: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输注举例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用1/2的含钠液,2:1含钠液,由 %Nacl 和5%NaHCO3组成. 扩容总量是200ml,由2份的%Nacl 和1份的5%NaHCO3组成;所以计算如下:每份:200/3=70ml盐: 702=140ml盐,碱: 70ml碱%NaHCO3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4:3:2含钠液,由四份%Nacl 和三份葡萄糖和2份的碳酸氢钠组成的混合液张力=6份张力/9份总量=2/3张;故,所需量及算如下:700/9=,大约为80盐804=320ml糖 803=240糖碱802=160碱%NaHCO3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890-900ml的2:3:1含钠液,由两份%Nacl、三份葡萄糖、1份碳酸氢钠组成的;计算如下:900/6=150盐 1502=300ml糖 1503=450碱 150ml%NaHCO3第四步:两补1补钾:见尿补钾, 浓度低于%, ~kg.日,需4~6天;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kg/次,q6h⑵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经第一天的补液,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第二天主要给以生理需要量及继续损失量,继续补钾;1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2溶液的定性:生理需要量: 60~80ml/kg, 用1/5张;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做法来计算第二天的补液量;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限于本人的知识,本不想写的,但朋友说想学液体疗法,所以就写了这个话题;所以此帖说的比较基本,没办法,我自己对于液体疗法也不精通;其实教科书中都有许多篇幅来讲液体疗法,照书抄也没意思,所以这里只说我自已的理解,算是一种补充吧;恳请各位高手指导,小生有礼了;一:基础问题:1. 张力的概念:这是个首先要明确的概念,许多人就是被这个问题给糊住的;张力指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力等同于渗透压;更明确的说是:不能自由出入细胞膜的离子在溶液中维持渗透压的能力;对于人体而言,钠离子对维持体液渗透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临床所说的张力,几乎都是指钠离子所维持的渗透压;因此临床都用10%的氯化钠配比不同张力的溶液,以适应不同的需要;5%糖水是等渗的,但是0张力的,生理盐水,5%糖盐水都是等渗等张液;5% S B 是高渗液,所以儿科常配成%作为等张液使用;2. 张力的类型:为了适应临床不同需求,张力配制比较灵活,儿科医生常会配制2:1溶液,等张液,1/2张、2/3张、1/3张、1/5张等含钠量不同的溶液;3. 张力溶液的配制:教科书中都不具体论述,所以临床配起来感觉无从下手;基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临床常用10%氯化钠10ml/支,5% SB10ml/支与5%或10%的糖水等配比不同张力溶液; 10%氯化钠相当于11倍的等张液 5% SB相当于倍的等张液明白了这两个倍数关系,那配比就简单多了,具体为何是如此倍数,说起来麻烦,不说也罢;2:1溶液:很简单,只要记住100+6+10这个公式就是了;这个公式代表的是:5% G S 100ml + 10%氯化钠6ml +5% SB 10ml =2:1溶液,算起来就是:6×11+10×÷116=1 ,根据这个公式,你可以灵活运用,想配多少量的2:1溶液都可以;其他类型的配比,举两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了:现在想配500ml的1/2张溶液,可以用500÷20=25ml 10%氯化钠,即5% G S 500ml +10%氯化钠25ml=1/2张;如想配% S B ,只要把你想要用的5% SB量稀释三倍即可,如现在想给一患儿用5% SB 20ml 配成%,那就是5% GS 60ml+5% SB 20ml =%的等张液;临床配比时要考虑机体自身的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能力,所以不必苛求精确;二:液体疗法用于脱水要注意的问题液体疗法多用于脱水,儿科的特点就是小儿易脱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液体疗法就是针对脱水而言的;脱水分轻中重,有等渗,低渗,高渗之别;具体标准书中都有,这里只是明确实际中10个问题;1. 判断脱水以及其程度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不是体重减少的程度;脱水性质依靠的是血钠;2. 儿科查看脱水:精神、囟门、眼眶、眼泪、口干程度、口腔津液、尿量、皮肤粘膜情况、呼吸心率;这些是重点对象;3. 不要把肥胖儿的脱水程度估计过轻,也不要把营养不良的病儿估计过重;4. 低渗脱水,血钠<120mmol/L,不论原因,均要迅速提高血钠水平,常用3%氯化钠,12ml/kg 可提高血钠10 mmol/L5. 高渗性脱水是没有循环血量不足的情况出现的,对此的补液,不能急于求成而直接使用低渗溶液,这样做反而会使细胞内水肿;正确的做法是仍给于等张的2:1溶液扩容,而后再渐渐下降张力,使其过程有个梯度;6. 扩容一定要及时足量;特别是伴有休克的小儿,扩容是液体治疗的关键,第一步不成功,那补液方案全盘皆输;2:1溶液是经典扩容液、10—20ml/kg是标准量、20ml/是速度、—1小时扩容成功是生命关;扩容就像抢救农药中毒一样,力求快速阿托品化;那么达到扩容化的指标是什么呢面部转红、呼吸平稳、心率较前下降或至正常、皮肤弹性上升干燥度减轻、哭声有力、出现小便、血压上升;这些就是指标;对于一次扩容不成功的,不要拘于20ml/kg的量,再次评估后再次扩容,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扩容成功;7. 补液计划要制定;做到定量、定性、定速;一般情况下可以先制定计划的前半部,就是扩容和补充累积损失量;因为这前半部补充成功,后面的补钾才能进行;补液计划不是定下来就不变的,随时要根据病情发展情况进行修改;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 30—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 100-120 ml/kg,可以先给2/3的量;液体性质:低渗脱水 2/3张---等张、等渗脱水 1/2----2/3张、高渗 1/3—1/5张;暂难明确性质的,先按等渗脱水处理;速度:在8—12小时内给于,先快后慢,开始半小时20ml/,以后8--10 ml/;低渗脱水可稍快,高渗脱水要稍慢;8. 及时补充钾和钙;见尿补钾谁也不能违反;不要忽视了补钙,特别是原来就有缺钙指征的小儿,在扩容纠酸后,低钙就会明显表现出来,所以要早期补充,并不一定要见尿补钙;9. 纠酸:脱水肯定伴有酸中毒;轻度脱水有轻度酸中毒,重度脱水就有重度酸中毒;纠酸的依据是血气分析,所需5% SB 的量,依据的是血气分析中的BE值;计算方法:所需5%SB的ml 数=BE-3××体重×;然后配成%,先给于半量,得查血气分析后再作余量的定夺;没有血气分析的可根据酸中毒症状的轻重,给于5%SB 3—5 ml/kg;这种方法现已淘汰了,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治疗脱水时,血气分析和快速血电解质分析,这两项检查是必须的,可惜的是基层几乎没有这两项;10. 不要忽视口服补液的重要性;能口服就口服,口服补液是最安全的;。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
1.考虑患儿的体液丢失情况:根据小儿体液丢失的类型和程度,选择
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补液量。
常见的体液丢失类型包括泌尿系统丢失、消化
系统丢失和皮肤丢失等。
补液量的计算可以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和丢液
量进行估算。
2.根据患儿的生理状况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小儿液体疗法主要包括
等渗液体、高渗液体和低渗液体。
等渗液体是指与体液渗透压相等的液体,主要用于纠正失水和电解负平衡。
高渗液体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透析液
和补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液体。
低渗液体主要用于治疗低钠血症、血液
稀释和电解负平衡等情况。
3.考虑患儿的基础疾病:根据不同的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
和补液量。
例如,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应采用低渗液体,以减少
肺水肿的发生。
4.根据患儿的肾功能选择合适的水负荷:对于正常的肾功能儿童,可
以给予较大的水负荷,以促进尿液的排出。
但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儿,则
需要限制水负荷,以防止液体过多积聚。
5.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在给予补液治疗时,应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逐步增加补液速度和量。
这样可以减少容量负荷导致的不良反应,如心力
衰竭和肺水肿等。
6.密切监测患儿的生理指标:补液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尿量、体重、心率、血压、呼吸和皮肤弹性等生理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儿
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总之,小儿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是根据患儿的体液丢失情况、生理状况和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补液量,遵循渐进性补液原则,密切监测患儿的生理指标,以达到恢复体液平衡的目的。
儿童腹泻脱水的补液原理和原则
3.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
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除以0.154即为0.9%生理 盐水ml数,除以1.7即为10%氯化钠ml数)
常用溶液配制
溶液
糖水 5%/10%
盐水 0.9%
碱 1.4%NaHCO3
液体张力
2:1等张含钠液 3:2:1含钠液 6:2:1含钠液 2:3:1含钠液
等张 1/2张 1/3张 2/3张
配成的近似液
液体
GS
10%Nacl
5%NaHco3
张力
2:3:1
100
3
5
1/2
4:3:2
100
4
7
2/3
2:6:1
失水<失钠
血浆低渗 间质\细胞液高渗
细胞膨胀
间 血质
水
细胞
用水治疗 细胞外液渗透压更低
更多的水进入细胞
细胞更膨胀
不同性质脱水
血
间 质
细胞
正常
间 细胞 血质
水
失水>失钠
血间 质
细胞
水
用生理盐水治疗
高渗性脱水
血浆高渗 间质\细胞液低渗
细胞外液渗透压 更多的水进入细胞外液
胞内脱水
细胞内液
不同性质脱水体征
电解质浓度及其换算
百分浓度:5%葡萄糖、0.9%NaCl
摩尔 mol(克分子量)
1 摩尔NaCl=23+35.5=58.5克
摩尔浓度 mol/L (克分子浓度) :
换算:分摩子溶尔量质/L(=的原百子分量浓)度(%)10
小儿补液原则
静脉补液
在纠正低钾血症时,应根据患儿的低钾程度来决定补钾量。 轻度低钾血症应补钾200~300 mg/(kg·d),即10% 氯化钾2~3mL/(kg·d),可口服补钾; 严重低钾血症应补钾300~450 mg/(kg·d),即10% 氯化钾3~4.5mL/(kg·d)。
静脉补液
应遵循“三先两补”和“三观察”原则: 三先两补:是指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三观察:应观察尿量3~4小时后是否增多、酸中毒6~12小时后是否纠正、皮肤弹性12小时后是否恢复。
静脉补液
首先应确认第一天补液的总量,由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维持量组成,
静脉补液
在配置口服补液盐时应注意
①每袋ORS III只能用250mL的水来溶解,避免太稀或太浓,影响渗透压从而影响补液功效; ②不能将一袋分成几次溶解,由于无法精确拆分,亦可能会影响渗透压; ③不能添加糖、牛奶、果汁等,因为可能会改变渗透压; ④放凉后可隔水加热,但不能直接添加热水; ⑤配置好的溶液可以保存24小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脱水的分类判断
脱水程度的判断
脱水常见的体征有皮肤弹性的变化、眼窝/前囟凹陷、少泪或无泪、口唇干燥、肢端凉、少尿或无尿等。
脱水程度的判断
可以从丢失体液量及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等方面来判断脱水的程度。
轻度脱水时丢失体液量约50mL/kg、占体重的5%以下。 中度脱水时丢失体液量约50~100mL/kg、占体重的5%~10%。 重度脱水时丢失体液量约100~120mL/kg、占体重的10%以上。
02
脱水的分类判断
脱水的分类判断
脱水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总量的减少,除了丧失水分外,还有电解 质的丢失。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三.酸碱平衡紊乱
正常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当PH< 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1.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acidosis) 1.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是细胞外液中 阴离子与阳离子的差值, 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 值分为正常AG 型和高AG 型两型。
口服补液
WHO推荐使用ORS,其配方及成分见前。 适应症: 适应症:腹泻脱水的预防,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 周围循环障碍患儿的累积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的补 充。 优点: 优点:1. 溶液属2/3张含钠液,渗透压接近血浆。 2. Na+、K+、Cl-的含量可纠正腹泻时所 损失的量。 3. NaHCO3可纠正酸中毒。 4. 2%GS可以促进钠和水最大限度的吸收。
输入大量非电解质溶液 临床表现 典型脱水症状、体征 口渴不明显,周围循环衰 竭,血压下降,脉细数,四 肢冰冷
输入钠多 烦渴,高热,皮肤黏膜 干燥,肌张力增高,惊 厥,昏迷
二.低钾血症(hypokalemia)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血清钾低于3.5mmol/L,出现低钾症状。 病因:1)摄入不足 病因: 2)丢失增加:经消化道失钾过多;肾脏排 钾过多;钾分布异常,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肌无 力,腱反射消失 ,肠麻痹等 2)心血管:心肌收缩无力,心脏扩大。 表现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心衰、猝死及各种心电 图异常。 3)肾脏损害:长期失钾,可导致肾小 管上皮细胞变性,浓缩功能减退,出现多饮,多尿, 夜尿。
碱性溶液: 3. 碱性溶液:纠正酸中毒 1)5% NaHCO3:高张液,1.4% NaHCO3为 等张液 2)11.2%乳酸钠:高张液,1.87%乳酸钠为等张 液 4. 10%KCl。 静脉滴注一般使用浓度为0.2%KCl,最高浓 度不超过0.3%。
小儿补液的原则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小儿补液就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就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就是要熟练掌握。
补液问题一直就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就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
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
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 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 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
(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 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 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就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 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一、第一天补液计划:三定,三先及两补原则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缺水:90~120ml/kg
中度缺水:120~150ml/kg
重度缺水: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体重;
稀释成%的溶液(1ml 5%NaHCO3 = %)。
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浓度低于%,~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
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
1:1液1/2张%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1/3张%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1/5张%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1/2张%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碳酸氢钠/%乳酸钠17ml
4:3:2液2/3张%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碳酸氢钠/%乳酸钠22ml
2:1液1张%氯化钠65ml;%碳酸氢钠/%乳酸钠3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