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 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 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公共经济学中,我们探讨了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以及政府如何管理资源分配和社会福利。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如何干预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追求自身利益,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然而,市场经济并不完美,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

公共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市场失灵的类型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的影响,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一种供给给一个人就供给给所有人,无法排除非付费者使用的物品。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

不对称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拥有不同的信息。

三、政府的干预手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管制和公共投资等手段来干预市场经济。

税收是政府收取个人或企业所得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来调节资源分配。

补贴是政府给予个人或企业的一种经济支持,可以用来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

管制是政府对市场行为进行限制和监管,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公共投资是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资,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四、公共支出和社会福利公共支出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进行的支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公共支出的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福利。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公共支出来提高社会福利。

五、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收入分配是指一个社会中个人和家庭之间收入的分配情况。

贫富差距是指社会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一、公共经济学的产生和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是从财政学发展过来的(公共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才问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

)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

二、如何消除投票悖论(第四章)1、表决程序安排(1)在多数票规则下,如果确定一个投票(或表决)程序,集体选择将会获得确定的结果,投票循环不再发生。

(2)在多数票规则下,究竟鹿死谁手,往往取决于表决程序安排;确定表决程序的权力,常常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力。

(3)在多数票规则下,操纵投票程序可以控制表决结构,这是多数票规则的一大缺陷。

2、单峰偏好和3、中间选民定理所谓单峰偏好,是指个人在一组按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方案中,对其中的一个方案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方案的偏好程度都低于对这个方案的偏好程度,或者说,离开这个方案以后,对其他方案的偏好程度都逐渐递减。

虽然对同一组方案各个人的单峰偏好是不同的,但是只要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值的,简单多数票规则一定可以产生出惟一的均衡解,这个均衡解和中间选民的第一偏好正好一致,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议案或公共物品会被通过——单峰偏好理论和中位选民定理。

三、收入分配的公平理论(主要有哪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收入分配公平理论主要有两种: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四、(一)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不完善)(重点)1、垄断(竞争失效):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谋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

垄断引起的经济问题:(1)价格扭曲和产量扭曲(2)收入扭曲2、公共产品问题:花费大,耗时长,私人不愿提供,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3、外部性问题:指某些市场主体的活动给社会或其他市场主体带来影响,却没有进行赔偿或得到报酬,影响者也没有得到补偿或进行付款。

种类: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4、市场的不完全:还有一些产品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如保险市场。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及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延伸、深化、具体化;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A、效率原则:市场机制B、公平原则:社会价值判断C、稳定原则,经济的正常运行(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三、帕累托效率: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五、政府的经济职能一是资源配置职能。

A、地区间的配置:我国沿海地区与内地的资源配置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C、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产出的机会成本,是牺牲了的私有部门产出D、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方式:财政支出、财政补贴、政府采购。

手段:A、财政措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B、非财政支出:金融措施,法令法规。

二是收入分配职能。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是经济稳定的职能。

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预算的杠杆作用(2)预算的内在反应2. 货币控制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4、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先讲概念,然后是影响,最后是解决)外部效应就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及答案复习要点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对公共部门的理解2、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3、公共财政的特征第二章政府职能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2、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4、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5、政府的四大经济职能第三章公共产品1、公共产品的定义2、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的解释3、林达尔模型4、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5、外部性的定义6、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7、矫正外部性的措施:内部化(征税、补贴)、管制、可交易排放许可证、8、科斯定理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1、一致同意原则2、投票悖论3、单峰和中位选民定理4、官员的目标5、利益集团6、寻租的概念以及寻租引起的社会成本7、官僚行为的特点第五章预算1、预算功能和原则2、功能预算论3、预算的原则4、绩效预算的原理5、部门预算的概念以及部门预算的优点第六章公共支出1、公共支出的分类2、公共支出的原则3、公共支出的瓦格纳原则4、公共支出的经济发展理论5、成本-收益分析法的步骤第七章公共收入1、税收的特征和要素2、现代税收原则3、税收前转和后转的含义4、中性税收的概念5、税收转嫁与需求弹性的关系6、所得税被推崇的原因7、税收的财政原则和效率原则第八章国民经济1、财政政策乘数2、财政政策工具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比较第十章地方政府1、地方政府的职能2、公共产品的层次性3、俱乐部理论4、蒂伯特模型的理论内容5、补助地方政府的必要性答案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对公共部门的理解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介入一些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准则2、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非市场性的生产活动和财富分配3、公共财政的特征公共性非竞争性法制性第二章政府职能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2、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传统社会的习惯计划方式市场方式企业方式混合方式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竞争失效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性问题市场的不完全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消息的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的失衡收入分配公平问题4、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公共选择5、政府的四大经济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经济发展第三章公共产品1、公共产品的定义指的是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物品;或者说,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涉及到许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等,同时也涉及到政府的角色和职责,如税收、财政政策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1.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法实现最优效果的情况。

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问题。

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对于理解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非常重要。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付费人员使用,并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效益的物品。

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公园等。

了解公共物品的特点和供给方式对于理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3.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交易双方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的,如教育的外部效应,也可以是负的,如环境污染。

了解外部性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对于政府干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的角色和职责1. 税收税收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了解税收的种类和原则,以及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对于理解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要。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政策。

了解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对于理解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责任非常重要。

3. 市场监管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了解市场监管的目标和手段,对于理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三、案例分析1. 美国大萧条美国大萧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

通过分析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和政府的应对措施,可以深入理解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2. 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是近年来欧洲国家面临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

通过分析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可以了解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性。

公共经济学复习材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材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材料1.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并通过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和提高市场效率。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配型、再分配型、稳定型和发展型。

分配型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来调节收入分配;再分配型政府则通过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稳定型政府主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等宏观经济波动;发展型政府则通过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等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2.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并提出政府应对市场失灵的干预手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解决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等问题。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和公共品。

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政策、税收和补贴、规制和契约法等手段来干预市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提高市场效率。

3.公共支出和财政政策:公共经济学涉及到公共支出和财政政策的研究。

公共支出是政府在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经济活动,包括政府购买、政府工资和社会保障等。

公共支出不仅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产出,还可以对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4.税收和税收政策:公共经济学研究税收和税收政策的问题。

税收是政府从个人和企业等经济主体身上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

税收能够为政府提供财政资源,实现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税收政策包括税率和税基的选择,以及税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等。

税收政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公平。

5.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公共经济学研究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问题。

社会保障是政府通过保险、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等手段,为公民提供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保障。

福利制度包括社会救助、失业保险和医疗救助等育权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既可以提高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公共经济学复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延伸、深化、具体化了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的实现需要市场机制;公平原则需要社会价值判断;稳定原则需要经济的正常运行,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___效率是指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

___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实现条件为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包括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以及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以及非财政措施。

经济稳定职能的政策措施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控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以及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效应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需要通过解决方案来解决。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版)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版)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版)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学科概述第二节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三节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一节公共经济学概述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与特征(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特征1、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

2、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公共经济行为。

3、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二、政府与基本的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1)主体的选择不同,政府内部的经济主体有三类:非市场主体部门、市场主体部门、准市场主体部门.(2)不同产品的选择不同:政府生产的产品有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市场产品.2、如何生产?(1)选择生产主体;(2)选择生产技术.3、为谁生产?这其实是一个有关公共产出的利益分配问题。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1、重商主义的公共财政思想。

2、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3、古典学派的公共财政思想资料(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是: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富。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高关税率限制商品进口,防止金银外流,保护本国对外贸易,促进国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商品出口,限制商品进口,通过贸易顺差换回大量金银货币。

资料(2)重农学派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先驱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F·魁奈、杜尔哥。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的法国,由于封建王朝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农业极度衰落,税制紊乱,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人民负担沉重,法国的财政经济面临严重的危机。

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农业,要财源茂盛,增加财政税收收入,必须发展农业,从而将其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公共经济学概述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探讨政府如何使用税收、支出、管制等政策工具来影响经济运行,以及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二、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经济学探讨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政府支出与税收: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税收的种类和税率,探讨如何实现公平和有效的财政政策。

3、公共物品: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政府如何提供和管理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求。

4、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公共经济学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以及政府如何干预市场失灵,以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5、政府管制: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管制,包括管制的类型、效果和局限性。

6、公共选择与政策制定: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政策制定的程序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制定出公平和有效的政策。

7、政府治理与绩效评估: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治理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探讨如何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和绩效。

三、复习方法建议1、系统学习:建议从整体上系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内容,掌握各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点。

2、理论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3、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公共经济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做好笔记:做好笔记有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方便复习。

6、参加讨论:参加讨论可以促进思考和学习效果,同时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

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导言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旨在理解社会经济现象,解释经济规律,预测经济趋势,以及提出政策建议。

以下是一份经济学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经济学基本概念1、需求: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公共经济学研究的特殊视角、研究的问题的含义对象是政府,将整个国民经济看成公和私两大局部,并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2、什么是实证分析、标准分析?实证分析目的是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答复是什么,会怎样和为什么。

实证分析分两种:理论实证分析,经历实证分析。

理论实证分析是高度抽象的,通过逻辑推理从一些根本假设前提推导出一些结论。

经历实证分析是以观察到的事实来论证因果关系〔面谈,发问卷〕是:①我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支出和赤字有多少?②政府是采取怎样的税收方式取得收入的?各种不同的税收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如何?③政府花在行政管理、教育、农业、城市根底设施建立上的钱分别是多少?会:①积极的或者紧缩的财政政策终究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总需求?我国的GDP会发生怎样的变化②如果向房地产征税,房地产价格会怎么变化?幅度如何?③对大学的财政拨款会让社会的哪个群体得益最多?为:①为什么在一些地方政府会倾向于把资金用在形象工程上?②为什么政府要规定一些公共效劳,例如民航、电信、铁路的价格?③为什么财政收入和支出规模会不断扩大?标准分析目的是分清是非,答复该怎样①我国政府的规模是太大了还是太小了?②该指定怎样的公共决策制度才能让政府做他该做的事?③如果政府的资金有限,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哪些方面才符合公众利益?④文化事业单位该靠政府拨款来运行还是让它们自己养活自已?3、政府行政机关、事业部门、公共企业、私人企业部门的特征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权力和管理部门的政府部门。

事业部门: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效劳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公共企业: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或效劳的生产和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补偿运行本钱,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单位总称。

私人企业:是指个人、家庭和私人所拥有的企事业单位。

公私区别:前者占用的是公共资产,取得收入属于公众;后者相反。

公共经济学要点

公共经济学要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的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描述和分析政府的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

二.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两大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1、经济效率的含义(1)“帕累托最优”: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2)“帕累托改善”:若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变前相比,同时满足两条件:至少有一人处境变好;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2、关于公平的不同观点(1)功利主义:当收入分配完全均等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2)罗尔斯主义:社会分配应以最穷的人的福利最大化为准则。

倒U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 的形状。

Y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

3、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1)洛伦斯曲线: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它离开45度线越远表示社会分配越不公平,越近则越公平。

(2)基尼系数:用公式表示为A÷(A+B)若其等于0,表明洛伦斯曲线与45度线重合,社会分配绝对公平;等于1则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三.市场失灵----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效应----竞争失效(垄断问题)----宏观经济失衡(失业、通货膨胀等)----收入公平分配问题----信息不对称四.公共部门的职能1、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作用,就是要克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缺陷,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好配置。

2、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狭义上通常就是指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相应的报酬。

广义上就是指分配主体通过分配取得的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格局。

公共经济学总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总复习资料

零、导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及其附属物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科学。

☆政府有机论:将社会视为自然的有机体,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而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

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政府(国家)机械论:将政府(国家)看作是个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把政府看作机械。

处于舞台中心的是个人,而不是群体。

根据这种观点,没有了个人,也就没有了政府(国家)因此,个人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个人是社会的基础。

公共部门:是公共经济活动的主要经济主体,它包括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经济组织、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团体。

P4公共经济活动的三大类:P81.公共支出活动:国防、义务教育。

2.公共收入活动:以税收为主。

支出来源。

3.公共规制:Regulation ,不通过直接支付经费而是法律约束来实现政府目标。

行业标准、限价、环境、银行、反托拉斯法。

公共经济学的特征:1.主要研究政府及其经济行为的科学2.以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3.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141.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应该”和“不应该”是规范研究;“是”和“不是”是实证研究2.理论研究与计量研究:理论研究更注重经济学思想,包括用数理方法;理论研究得出的模型是否成立,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数据处理水平的提高,获得更多的经济数据。

3.案例研究。

一、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帕累托效率: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最优:指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当重新配置资源的结果不可能在不使他人处境变差的同时使任何一个人处境变好,则此时的社会资源配置处于最佳效率状态中。

帕累托改善: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卡尔多改善: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某种变化而变好,而且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后还有剩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重点:公共经济学的含义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职能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1、public economic: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1)公共经济:是公共部门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在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约束下从事的经济活动(2)理论渊源:20C40S之前盎格鲁—萨克斯传统,20C40S之后,盎格鲁萨克斯传统与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相融合——选择题:公共经济学与(20C40S后兼容了盎格鲁斯萨克斯和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相比,在实质上的区别并不明显。

2、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参与资源配置;协调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选择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最初100—200年中,公共部门主要履行的经济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是(A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共产品B私人部门不愿矫正外部效应C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D私人部门的趋利本性导致仅依靠私人部门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公共部门作用于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有(政府征收一些税,荣个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济贫支出;社会保险支出;干预垄断行业;基建投资)--判断(都是改对后的观点)1、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

2、当基尼系数=0时,说明此时收入分配绝对公平。

3、对公平分配而言,经济学家公认的基尼系数合理区间是[0.3,0。

4]。

(在资源配置这点上,还要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

要有完整的假设分析和作图说明)(在协调收入分配这点上,还有理解社会福利的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折中主义和平均主义的观点,会进行选择判断.)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假设两个人AB,两种产品XY。

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增加一个单位的X时所放弃的Y数量,就为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简称MRS,如果以△X和△Y分别表示XY的变动量,则边际替代率为()交换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A的边际替代率与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用下图说明]图中,横轴表示X产品的数量,纵轴代表Y产品的数量,盒形图空间为产品的总量。

公共经济学复习整理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整理资料

一、简答题1、简述帕累托标准的三个条件答: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效率条件。

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相等。

2)生产效率条件。

包括: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

3)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

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2、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①公共物品失灵。

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②外部性失灵。

外部正、负效应都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

③垄断性失灵。

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④风险和不确定性。

信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⑤收入分配失灵。

两极分化是市场机制的必然后果。

⑥宏观经济的失衡。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经常性特征。

3、简述公共产品分类判断的步骤答:根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的分类进行判断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看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没有非竞争性,则该产品肯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第二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有非排他性,则为公共资源或拥挤性公共产品。

第三步,如果该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第四步,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并且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说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是纯公共产品。

第五步,若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则该产品是俱乐部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4、简述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有效定价原则的区别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私人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和产量的调节者,当某一价格水平下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时,私人产品就达到了均衡;而在公共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产量的接受者和价格的调节者,当人们为公共产品愿意的总支付等于公共产品提供者在这一产出水平上的供给价格时,公共产品就达到了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6、公共物品(一)含义:是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

(二)存在的原因分析:①市场失灵;②私人部门难以承担的成本或风险;③产权不明确或产权保护困难;④规模效应和自然垄断性;⑤统治阶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⑥全球化进程的需要。

(三)基本特征:①非排他性:是指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者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收益范围之外。

②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享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同时,并不排斥和妨碍别人或别的厂商的享用,而且也不会减少其他人或其他厂商享用该种物品的数量和质量。

(四)分类:①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

②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

如公益物品,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7、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①要先看这种物品或服务在消费中是否具有竞争性,如果具有竞争性,则这种物品肯定不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如果不具有竞争性则转入第二步;②对公共物品的进一步识别要看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是否具有排他性,如果不能排他,则该产品有可能是公共物品或者是需要限制使用的公共所有的资源;③如果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受益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那么该物品必然是公共物品。

如果在技术上具有排他性,这时要进一步分析该产品在排他时的成本问题。

如果该物品的排他成本很高,那么该物品属于公共物品的范围。

如果一种物品在技术上具有排他性而实现排他性的成本又比较低的话,则该物品属于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物品,也就是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如电影院、高速公路和桥梁等。

这类物品或服务可以通过市场来提供,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

8、当前中国公共物品的供给的方式(1)政府直接生产:纯公共物品或自然垄断性较高的准公共物品通常都由国家直接生产,例如国防、货币、邮政、电力、铁路、军工等。

①中央政府直接生产(国防、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开发与管理、气象、消防、环境等公共服务)②地方政府直接生产(欧洲提供医疗、保健等,而我国要吸引投资。

)(2)政府间接生产:是指政府利用预算安排和政策安排形成经济刺激,引导私人企业参与公共物品生产。

①政府与企业签订生产合同;②BOT模式;③政府参股;④经济资助。

(3)非营利组织供给。

9、政府失灵(一)类型:①公共政策失效;②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③政府扩张;④寻租及腐败(二)对应的原因:(1)公共政策失误或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来自于:①公共利益的模糊性;②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的缺陷;③信息的不完全性;④选民与政治官员的自利性;⑤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2)由于公共物品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政府政府机构的低效性,使得它们提供公共物品难以达到应有的高效率,主要原因有:①公共物品的评估或评价上的困难;②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竞争机制;③激励机制的缺乏;④监督机制的缺陷。

(3)政府扩张的原因:①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导致扩张;②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扩张;③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④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⑤财政幻觉导致扩张。

(三)矫正:①矫正政府失灵必须采取合理、适度的干预方式;②矫正政府失灵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③矫正政府失灵还必须加强社会的监督与约束;④矫正政府失灵的关键还在于有效遏制地方保护主义。

10、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又称集体选择。

(二)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所有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关系的一种理论流派。

11、公共选择的规则及其优缺点(上网百度的)(1)全体一致通过原则。

优点:①被通过的决案可以照顾到每一个投票者的利益,不会使任何一个人受损失,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理想境界;②可以避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缺点:①由于议案组要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厌恶决策的时间,决策成本大,效率低;②他忽略了投票者的决策行为,为了满足多数牺牲少数。

(2)多数通过原则。

优点: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决策效率缺点:①看起来是很民主,很合理,代表多数人的意见,但少数人的利益往往被忽略;②多数派对少数派实行强制,少数人的利益不被重视,从而有的选民不重视选举权的重要性;③当许多人不重视选票,便会出现选举结果被利益集团控制;④可能出现投票循环;⑤可能出现通过操纵过程控制决策结果的情况;⑥投票人可能采取策略投票行为;⑦可能出现多数集权。

12、公共预算(一)含义:是指经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任务,有计划地集中和分配国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公共财政的主导环节。

(二)功能:①公共预算首先是一份对政府的行为有直接约束力的法律文件;②公共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的收支计划;③国家预算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监督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三)分类:①按照发挥作用的时间,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

②按编制的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③按编制方法,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④按收支管理范围,分为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⑤按预算的级次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⑥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经济效果,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

13、预算的审批、执行与调整P1361.如何审批(1)立法机构要审批预算的总体分配,考察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公共支出与公共收入预测的依据与合理性.(2)财政部将中央预算草案和地方预算草案汇编成国家预算草案,由国务院审定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财政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的中央预算,及时向中央各有关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在财政部批复预算后及时向本系统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各单位根据批复执行预算.2.怎样执行(1)收入征缴(2)指标审核(3)支出资金拨付(4)预算调整14、公共支出(一)含义:公共支出也称政府支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是政府行为的成本。

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收入,主体是公共部门,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市场营利性和一定的生产性。

(二)分类:①按照政府职能分类,公共支出分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六个方面。

②按用途分类,公共支出可分为31类。

③按经济补偿性分类,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④按生产性分类,公共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

⑤按受益范围分类,可分为一般利益支出与特殊利益支出。

⑥按行政结构分类,我国分为中央财政支出、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地区行署)、县(不设区的县级市、自治县)和乡(镇)四级地方财政支出体系。

15、公共支出增长理论①瓦格纳法则②皮科克—怀斯曼模型③马斯格雷夫的公共支出增长模型④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⑤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16、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1)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公共投资支出(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基础产业投资)。

(2)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居民生活补贴)。

17、成本—效益分析(一)定义: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是对项目获得的收益和将付出的成本进行测定,然后,将成本和收益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分析,从而为经济主体提供一种最优的经济决策方案。

(二)步骤:①根据公共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备选方案。

②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和效益。

③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和效益的效率。

④确定各个方案的优劣顺序。

⑤进行各个项目或方案的选择和决策。

18、公共收入理论的产生(了解)P19519、税收(一)含义: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依据国家税法,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

它实质上是将社会资源由个人和企业转移至政府的过程。

(二)基本属性: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三)三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20、税收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21、税率的形式:税率按照其作用的差异,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退)税率三种形式。

22、拉弗曲线(一)基本含义:税收收入并非总是随宏观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

当宏观税率达到100%时,就会造成无人愿意投资和工作,政府税收也将为零。

(二)理论意义:宏观税率水平应有一定的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增加,因为税率提高导致税源的减少的程度不会超过税率提高的程度;但是超过这一临界点之后,税率的上升会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

23、税负转嫁(一)实质:纳税人和负税人相分离是税负转嫁的先决条件。

①纳税人是唯一的税负转嫁主体;②价格变动是税负转嫁的唯一途径;③能用货币价值形式表示的法定税收负担是税负转嫁的客体。

(二)形式:①前转:又称顺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将其所缴纳的税款转移给购买者负担的过程。

②后转,又称逆转,是相对于前传而言的,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进货价格的方式,将其所缴纳的税款转移给生产资料提供者负担的过程。

后转方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税收的资本化。

税款实际上是由土地出售者负担。

③混转④消转24、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1)公平原则:是首要的税收原则,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2)效率原则:①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②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③税收的财政效益原则。

25、税种的一般分类(了解)①以课税的归属为标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②以课税权行使的方法为标准分为经常税和临时税。

③以税收收入的形态为标准分为实物税、货币税和劳役税。

④以课税的客体为标准分为对人税和对物税。

⑤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⑥以税负是否可以转嫁分为直接税额间接税。

⑦以课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分为所得税、财产税和商品或劳役税。

⑧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26、公债(一)含义:公债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运用国家信用方式,向国内外资者所举借的债务,是政府公共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产生的基本条件:①公共收入不抵公共支出;②社会上存在着可借贷的闲置资本。

(三)作用:①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产生的主要原因。

②调控经济。

③筹集提供公共物品所需的部分资金。

④利用闲置民间资金,拉动投资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⑤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