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_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

合集下载

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型研究综述或述析教育管理

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型研究综述或述析教育管理

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型研究综述或述析教育管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不断进步和发展,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研究范式和范型。

本文将对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型进行综述或述析,重点关注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1. 实证主义范式实证主义范式是一种以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的研究范式,强调对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和量化分析,旨在发现普遍规律和因果关系。

在教育管理领域,实证主义范式常用于评估教育政策、教师绩效和学生学业成果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者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得出可量化的结论和建议。

2. 解释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注重对教育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强调研究者对现象的主观认知和构建的意义。

在教育管理领域,解释主义范式常用于研究教育政策制定的背后原因、教育组织中的权力关系和教育改革中的文化因素等。

研究者通常采用深度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以获得对教育现象更深入的理解和解释。

3. 批判理论范式批判理论范式侧重于对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下的教育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强调对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考察。

在教育管理领域,批判理论范式常用于研究教育制度中的权力结构、教育政策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改革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等。

研究者通常采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和政策分析等方法,以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权力机制和结构性问题。

4. 拓扑学范式拓扑学范式是一种关注教育网络和关系的研究范式,强调对网络结构和关系模式的分析。

在教育管理领域,拓扑学范式常用于研究学校组织结构、教育政策的传播和教师社交网络等方面。

研究者通常采用网络分析和关系建模等方法,以识别和理解不同教育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交互。

总结:教育学研究的范式和范型多种多样,每一种范式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方法。

实证主义范式注重事实和量化分析,解释主义范式强调解释和理解,批判理论范式关注权力和社会问题,拓扑学范式关注网络与关系。

在教育管理领域,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范式和方法,以促进教育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改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试述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类型及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1、根据托马斯?库恩把“范式”看作是介于科学共同体和外部自然之间的有一定层次、结构和功能的独立系统的思想,我们把范式理解为某一领域中研究者所遵守的具有凝聚力和组织力的并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成就的科学研究规则、典型或模型。

它有三个基本构件:一是遵守它的研究者;二是一套规则、典范;三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有了这三个构件,便可构成一个范式。

从以上对教育研究方法及范式历史过程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如下几种研究范式。

1)逻辑演绎的研究范式逻辑演绎研究范式从某种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出发来推演出各种看法和建议,对现实或者作出某种批判,或者作出某种辩护。

这一范式萌芽最早。

中国古代关于教育教学的最初思考主要就是使用这一范式,教育家们首先提出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即人性本善或本恶等,以此来推论教育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和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有许多是运用了这一范式。

他们从不同的第一原理来推论现在和未来的教育教学应该如何。

当前的许多基本理论研究中,这种探讨式的研究在数量上仍然不少并且很有生命力。

这一范式的特点是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

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

另外,研究立足于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辨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

2)自然类比的研究范式自然类比的研究范式是根据自然现象或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来类比、推论教育教学,以确立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其创立者有夸美纽斯、裴斯塔洛齐、福禄贝尔以及现代的一些开创性专家。

自然类比方法在夸美纽斯关于教育教学的许多研究讨论中表现出来,自然适应原则就是典型的例证。

但是,自然类比方法真正成为一种研究范式还是在现代并分化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一种典型的研究和表达方法的隐喻,用自然的熟悉的事物比喻社会的生疏的事物,以达到正确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移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理,来描述、说明和推论教育教学。

教育研究的范式范文

教育研究的范式范文

教育研究的范式范文教育研究的范式是指一种理论框架或方法论,用于引导和组织教育研究的思路、设计研究问题、收集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等研究过程。

不同的范式反映了不同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育研究范式:1.实证主义范式:实证主义范式强调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客观观察和测量,追求确定性和一致性。

这种范式的研究重点是发展可重复的实验性研究设计,以验证假设,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检验关系。

实证主义范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在教育研究中也有较大的影响。

2.诠释主义范式:诠释主义范式认为现象的个体性和情境性比普遍性更重要,注重理解和解释。

研究者使用定性方法,如访谈、观察和分析文本,探索现象的内在含义和意义。

诠释主义研究关注个体和群体的意识和经验,试图理解背后的意图和行为。

3.批判理论范式:批判理论范式强调对社会现象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不平等进行批判性分析。

该范式通过关注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和压迫关系来解释社会现象,并试图改变不平等现象。

批判理论范式关注社会正义和民主,并试图推动社会变革。

4.建构主义范式:建构主义范式认为知识是通过主观体验和社会互动的建构而成的。

这种范式的研究关注个体社会化和文化背景对知识构建的影响。

研究者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构建知识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教育研究范式,实际上教育研究领域还有很多其他的范式和理论观点。

教育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范式,并结合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

总之,教育研究的范式是教育研究中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不同的范式可以提供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工具,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并最终促进教育发展和。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及教育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

在教育学研究中,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它们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教育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教育学研究范式,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一、实证主义范式实证主义范式是一种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的研究取向。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观察数据,寻找变量之间的关联和因果关系。

实证主义范式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常用于测量教育现象、评估教育政策和教育项目的效果等。

例如,在研究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时,实证主义范式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来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背景信息,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与学习成绩相关的因素。

这种研究方法侧重于客观数据和量化分析,能够提供较为客观的研究结果。

二、解释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侧重于理解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意义和目的。

它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理解,关注研究对象的主观经验和意义构建过程。

解释主义范式常用于研究教育现象的内在意义、教育行为的动机和个体差异。

例如,在研究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时,解释主义范式可以采用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主观感受、学习动机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个体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交流,能够提供具体而深入的研究结果。

三、批判主义范式批判主义范式强调对社会现实和权力结构的批判和反思。

它关注教育的社会背景、教育制度的运作方式以及隐含的权力关系。

批判主义范式常用于研究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教育体制的结构性问题和教育正义等。

例如,在研究教育公平性时,批判主义范式可以关注社会阶层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不公正现象,通过对权力关系和结构性问题的批判来推动教育改革。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社会背景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够揭示教育中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

四、构建主义范式构建主义范式注重个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意义的共同构建,认为知识是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2-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换

2-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换
1、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即某种学术研究形成一套独特的研究体系,有与前人 不同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有一套收集资料的方式,有一套完整的 研究模式或框架,有共同的认识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论。例 如,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以功能作为自己 的研究视角,围绕文化功能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以共时性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式,以民族志田野调查作为收集 资料的主要方法,与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完全不同。 因此,人类学界把功能学派形成之后的人类学称为“现代人类学” ,而把之前的人类学称为“古典人类学”。
一、范式的概念与特征
(一)范式的概念。 什么是范式?范式一般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
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科学 研究的“模型”和具体运用的范例。
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 》一书中认为:“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 我选 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科学实际实践的公认范例—— 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 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 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指常 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本学科学者们 认可的一组理论、假说、原则和研究方法的总和。
二是结构-功能主义研究范式,由拉德克利夫-布朗创建。他的理论是从 “结构”的角度研究功能,认为功能就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各种要素相 互调和相互作用,各种社会制度是社会的各种器官,在维护社会整体 持续、稳定、正常运转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其方法是“社会结 构分析法”,关注社会整体如何运行,注重分析各种社会制度和文化 习俗在维护社会整体均衡运行中的作用。
二是“独立发明说” ,认为各民族、各地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现象不是传播的结果,而是 “独立发明”的,因为人类的心理一致,物质环境也大同小异,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 由简而繁、独自发展而来的。

2013年第二讲教育研究性质、特点及范式、准则

2013年第二讲教育研究性质、特点及范式、准则
研究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在思考和解决该学 科领域重大问题所形成的主导性的研究方式和 共同规则。
认识论、方法论、范式与方法之间 的关系
四、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
波普(J.A.Popp)在《教育研究中的范式》(1975) 中提出了规范性与描述性两大研究范式。 胡森(T.Husen)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也指出, 20世纪教育研究的两大主要研究范式:“一是模仿自然 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量化 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立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 另一种范式是从人文学科推衍出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 和定性的信息以及理解的方法”。

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美国学者贝斯特和 卡恩总结了研究的12个特征,包括以下要素:


目的: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意图的活动。它以发 现事物的规律性、解决新问题或改进某种实际情景 为目的。 过程:为了达到目的,研究将是安步骤、分阶段进 行的。它有一套严格而系统的操作原则和程序。 方法: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方法认识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方法以自己的尺度调节着整个活动的 进行,它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是研究成败的关键。
1、自然主义范式的出发点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2、自然主义范式关注的主 要方面
研究资料和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研究过程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的可理解性。
3、自然主义范式评价研究 质量的主要指标
深入自然情境的程度。 选取研究对象和场景时采用的目的抽样技术。 获取资料的方法。 研究者个人作为研究工具所发挥的作用。 研究资料的性质——以定性资料为主。 归纳分析的研究思路。
复杂系统的特征如下:
(1)非线性(不可叠加性)。一般认为非线性 是产生复杂性的必要条件,没有非线性就没有 复杂性。非线性说明了系统的整体大于各组成 部分之和,即每个组成部分不能代替整体,每 个层次的局部都不能说明整体,低层次的规律 不能说明高层次的规律。各组成部分之间、不 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并有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教育研究热点

教育研究热点

教育研究热点课题2003年教育研究热点一、促进东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三、注重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四、扎实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五、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004年教育研究热点1.教育公平的研究2.教育体制理论的研究3.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4.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学意义5.对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2005年教育研究热点一、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1.教育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关注教育公平问题3.立足于和谐社会目标,推进教育改革二、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素质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2.素质教育的现实推进三、教育的研究范式与学科建设1.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2.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四、德育的问题与革新1.德育面临的问题2.德育革新的路径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1.理论基础2.实施策略六、高考改革的走向1.面临的挑战及改革的策略2.多样化发展3.制度化建设七、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1.合理定位农村教育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八、现代大学建设1.重构理念,科学发展2.合理定位,多样发展3.提高质量,突出特色4.完善制度,民主管理九、职业教育的体系建构与摸式选择1.职业教育的体系建构2.职业教育的模式选择十、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及策略2.教师道德建设3.教师教育模式及目标2006年教育研究热点一、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一)对教育公平内涵和特征新理解(二)促进教育公平基本策略(三)教育均衡发展二、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三)素质教育的实践对策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取向与方法(一)增强问题意识(二)强调视阈融合(三)关注教育实践(四)强调多元方法四、德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关注公民教育(三)回归生活世界(四)培育人的灵魂五、课程与文化(一)理解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二)课程文化、课程改革及课程论六、教育质量与教育评价(一)教育质量的概念及保障(二)教育评价的功能及实施七、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二)农村教育投入体制改革(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八、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策略(一)重构大学理想(二)加强大学组织建设(三)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思路九、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取向(一)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二)职业教育发展取向(三)职业教育的保障体系十、教师队伍建设(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制度保障和模式探索2007年教育研究热点一、以制度创新促进教育公平(一)教育公平应成为重要导向和目标(二)全面落实政府的责任(三)实现平等和效率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教育公平(四)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问题(五)走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二、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教育与生命(二)教育与人的生活三、教育科学发展的路向(一)教育学的转换范式(二)教育科研质量的提升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一)关注人的发展,凸显人文关怀(二)重视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觉五、教学改革与“有效教学”(一)“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研究意义(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实施策略六、高校建设与发展(一)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二)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三)解决高校贷款问题七、恢复高考的意义及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一)恢复高考的社会意义(二)对高考存在问题的深层分析(三)高考改革的走向八、以改革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一)“新机制”实施中的问题(二)“新机制”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策略九、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二)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三)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素质提高(一)教师教育改革(二)教师素质的提高2008年经验研究热点课题1.对教学进行的研究( 1) 在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中( 或背景下) 展开对教学问题、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研究,( 2) 对教学( 主要是课堂教学) 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 ( 3) 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教学素质、教学智慧和教学行为等问题的研究(4)人口流动引发的教育问题(5)教学与课程的关系(6)教学改革、课程推进与教师成长的关系(7)教学的实效、有效和适应2.研究课程问题的课题(1)关于国家课程的实施及二度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2)与开发过程中的问题、经验及相关评价问题研究(3)关于地方和学校课程能力建设、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3.研究教师的课题( 1) 关于教师生存状态、工作状态的研究( 2)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涉及专业化、专业认同、成长模式、成长机制、成长方式和路等问题的研究( 3) 关于教师的素质、实践智慧和教师评价等问题的研究4.研究学习的课题(1)关于学习行为特征、学习方式的类型、功能及其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学习动机、学习成就、学习素养培养的研究2009年教育研究热点课题1.大学生就业问题2.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3.素质教育问题4.农村教育问题5.职业教育问题6.学前教育问题7.教师队伍建设问题8.考试招生问题9.特殊教育问题2010年教育研究热点一、育人为本与教育的价值取向(一)育人为本: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二)育人为本的根本使命与着力点(三)育人为本的机制构建与制度保障二、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创新(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二)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三)以制度促进教育公平三、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二)开展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三)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均衡实施发展的路径四、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施(一)、公民教育的理论探讨(二)、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五、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一)、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二)、关注农村和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三)、建立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发展的有效机制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一)、对均衡发展内涵的多种理解(二)、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七、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一)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二)促进多元多样发展的高等教育观(三)建设中国特设的现代大学制度八、推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一)强化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二)创新高校专业制度和课程体系(三)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九、促进学习型社会形式的制度建设(一)改革学校教育(二)强化继续教育(三)搭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十、教育研究的本土意识与社会责任(一)关注人的发展(二)重视本土构建教育理论创新须进行教育绿林的本土构建(三)推进教育实践2011年教育研究热点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核心。

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

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

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来理解和研究教育问题。

它的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教育研究的不同方法。

这些方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

传统范式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经典科学方法,侧重于定量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实证为基础,以描述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描述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构建主义范式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型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侧重于定性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叙述和解释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理解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复合范式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复合研究方法,侧重于定量和定性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以描述、解释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理解和推断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是教育研究范式的三个主要阶段,它们的演变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传统范式以实证为基础,以描述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描述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构建主义范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叙述和解释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理解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复合范式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以描述、解释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理解和推断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这三个阶段的演变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

传统范式以实证为基础,构建主义范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复合范式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这三个阶段的演变表明,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教育研究的需求。

总之,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它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

教育研究的三种理论范式

教育研究的三种理论范式

解释或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世界是个体社会性建构的实在。 2、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双向互动的 过程。 3、教育研究不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客观反 映,而是研究者主动建构甚至是创造的结果。 4、研究者的价值涉入(重负)是显性的,实 际存在的。 5、教育研究是理解的过程。 6、教育研究是意义探寻的过程。

后实证主义关于实证观点的修正: 1、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完善的、有局限的。 2、研究者的理论、假设、知识背景难以脱离被 研究者的影响,难以保持价值中立。 3、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直接用于社会现象的研 究。 4、科学研究是一种渐近的过程,不能完全认识 客观世界。 5、实证研究是有效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一 定是最佳的。

解放主义的基本观点: 1、研究是为压迫者获解放的事业。 2、教育研究作为男性者的事业,需从女性者 的观点,或女性者的体验中重新审视。 3、关注弱者,走向边缘是每一个研究者的道 德责任。 4、教育中的性别、种族、阶级方面的差异是 人为造成的,而不是本身固有的。 5、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6、被研究者理应成为研究的合理参与者。


教育研究的范式有必要区分理论范式 和操作范式。理论范式是指研究的前提 性设定;操作范式是指研究共同体实际 的操作规程。 理论范式是方法论性质的。 操作范式是具体研究方法层次的。


事实上理论范式是操作范式的前提性 承诺,有可能的是:研究者在操作时, 缺乏理论前提 的意识,这也是缺乏方法 论或元方法反思的表现,然而操作范式 的前提性承诺是本体性的,即理论范式 先在地预设于操作范式之中。

Emancipatory/Critical Action research Feminist research Transformative research field experiment intervention study nonobstrusive study

教育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范式长期以来,不同研究者采取不同的教育研究思路、框架,这就逐渐形成了教育研究的多种范式。

一、哲学研究范式(一)概念研究者认为,哲学研究范式是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并着重于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构划着教育的理想或应然状态。

〔李雁冰,2000(1)〕(二)历史研究者指出,哲学研究范式是最古老的一种教育研究范式,它产生于古代,至今仍然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范式而存在着。

代表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卢梭、赫尔巴特、杜威、马斯洛以及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等各教育流派。

〔李雁冰,2000(1)〕(三)缺陷一是单一化的终极价值取向,与此有关,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往往在设想某种终极理想的人,作为构建教育理论的依据。

正因为如此,各种理论往往抱着独此为尊、唯我为是的态度,由此导致的争议往往是各执一端,看不到各自理论的局限和理论间的共通性。

而且,事实上,任何追求某种终极的实体的人性的政府都是虚妄的。

二是容易流于哲学本身所易犯的虚玄而脱离教育实际,有违教育研究这一实践性极强的科学精神。

因此教育研究的哲学范式衰落下去。

〔李雁冰,2000(1)〕(四)具体方法一是从某种特定的哲学观点出发,演绎出相应的教育思想;二是从个别的教育问题入手,上溯至某种哲学框架,从而建构教育理念的框架。

无论何种途径,思考的都是教育中的目的、价值、规范等带有终极意义的问题。

二、量化研究范式(一)概念和哲学基础1.概念:有的称之为定量研究;还有研究者称之为实证—分析范式;有研究者认为,量化研究范式亦即实证研究范式,是以教育事实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学工具,以求发现教育规律的研究范式。

2.哲学基础:有研究者认为,量化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科学主义;也有认为,是实证主义。

(二)历史17、18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长足进步,工业技术成绩斐然。

在这种情况之下,以追究形而上学为己任的哲学传统受到质疑,科学及其方法逐渐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国高考命题的范式和范式转换研究_陈昂

我国高考命题的范式和范式转换研究_陈昂

研讨会提出怎样使用选择题。 在此后的命题实践中, 的基本命题原则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认可,其“总
各学科开始尝试选择题。 先是单选题出现,后来出现 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命题风
多选题、填图题等各种类型。 随着高考向标准化考试 格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过渡,选择题数量开始增加,各学科题型也越来越丰
按照范式理论划分,命题范式主要包括命题中的 命题意图、试题呈现形式和评价细则三个方面。 命题 意图是指试题考查的目的和知识,其始终贯穿在命题 的全过程中。 在命题伊始,命题人员需要明确命题意 图,在试题的研磨中,须按照命题意图修改、打磨试 题,最后制定的试题评价细则也需要能体现出命题意 图。 试题呈现形式是试题的情境和题型,不同的试题 有着不同的考查功能, 有的功能是题型自身所固有 的,而有些功能是根据考查目的延伸进行挖掘的。 试 题情境则更为丰富,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表信息、符 号代数等载体表达试题的题意和设问。评价细则包括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这是高考用来评价考生的依 据,也是对命题意图的实现效度的检验。 命题范式的 三个方面是命题中核心的部分,也是所有命题人员共 同遵守的原则。 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各有侧重。
这一阶段的试卷题量较少,题型较为单一,各科 试题以填空题和主观题为主。这样设计可以对某一知 识进行较为深入的考查,同时可以有效考查考生的分 析表达能力。由于解答题往往存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 策略,考虑到评卷时对评分误差的控制,试题在命制 时更多采用相对封闭的设计。 1964 年,教育部在《关 于改进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中指出各科试 题要拟定一个参考性的答案和评分标准,以供各地在 评卷时作参考[6]。 此时试题评价细则的制定则更多采 用的是分析评分法,一般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若干 环节,然后根据各环节的论述、运算、证明正确与否给 分。这样的评价细则对解题过程、整体评估、过程程序 和流畅程度重视不够。

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名单

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名单

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名单一、一等奖(15项)(一)论文类(10项)陶德麟武汉大学略论辩证法与和谐问题郭齐勇武汉大学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沈壮海武汉大学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与中国道路(系列论文)马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系列论文)简新华黄锟武汉大学中国和湖北省武汉市城镇化研究(系列论文)陈继勇雷欣胡艺武汉大学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系列论文)徐顽强熊小刚李华君李月华中科技大学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系列论文)鲍升华李巍陈昀戴华勇陈金波湖北经济学院基于和谐思维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机理及对策研究(系列论文)刘仁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司法礼让原则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二)著作类(5项)段德智武汉大学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陈伟彭浩李天虹刘国胜萧圣中武汉大学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张中华朱新蓉唐文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与资本市场张立荣冷向明方堃江易华李晓园华中师范大学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雷振扬成艾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二、二等奖(62项)(一)著作类(27项)袁银传曹荣湘武汉大学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欧阳康张廷国潘斌丁建定张建华华中科技大学思想碰撞与方法借鉴——民族精神的比较研究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能源约束与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程水源刘汉成黄冈师范学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吴少新许传华张国亮徐慧玲湖北经济学院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赵凌云范恒山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张李军军事经济学院军人工资制度创新研究陶良虎范恒山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中国城市化进程何伟军三峡大学三峡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研究丁建定华中科技大学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何卫平武汉大学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魏文享华中师范大学国民党、农民与农会: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研究(1924-1949)涂文学江汉大学城市早期现代化的黄金时代许小青华中师范大学政局与学府——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1919-1937)韩小荆湖北大学《可洪音义》研究——以文字为中心冯黎明武汉大学走向全球化:论西方现代文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传播与影响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武汉大学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卢世华江汉大学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李广柏华中师范大学红学史周叶中江国华武汉大学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社会主义立宪评论康均心武汉大学生命刑法原理顾杰武汉科技大学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陈达云李红吴开松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雷江华华中师范大学听觉障碍学生唇读的认知研究董泽芳李友玉陈敏徐金燕胥青山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黄浩军张厚福赵蕴陈洪平黄莉武汉体育学院中国体育发展与法制化建设萧洪恩华中农业大学土家族哲学通史(二)论文类(35项)孙来斌谢成宇姚芳武汉大学灌输理论的历史考察与当代思考(系列论文)龙静云沈昊驹华中师范大学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哈耶克的正义理论贺祥林湖北大学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思维方式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系列论文)刘华才傅江浩武汉科技大学高等院校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系列论文)李小平卢现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宋亚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县域经济”到底是什么?杨灿明孙群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的隐性经济规模与收入不平等钱学锋熊平陈勇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制研究(系列论文)汪涛何昊诸凡武汉大学新产品开发中的消费者创意——产品创新任务和消费者知识对消费者产品创意的影响陈池波潘泽江杜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现代农业投资的优先序与政策调整孙习祥兰肇华吕永泽马泽江武汉理工大学品牌管理的价值功能(系列论文)黎东升何蒲明魏君英长江大学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系列论文)郑军刘华翟华云王静周运兰中南民族大学企业自主创新、股权激励及其经济政策环境研究(系列论文)王成勇艾春荣湖北文理学院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宋德勇卢忠宝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系列论文)潘敏缪海斌武汉大学基于银行信贷供给视角的中国金融救市政策的效果与对策研究(系列论文)王少平胡进华中科技大学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石人炳华中科技大学生育控制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研究徐少华武汉大学复器、复国与楚复县考析郭小平华中科技大学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2000一2009)为例刘为钦中南民族大学“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及其时空观辨析廖美珍华中师范大学目的原则与交际模式研究罗以澄吕尚彬胡新桥张昌旭武汉大学四类受众群体媒介认知调查研究(系列论文)姚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审判组织表决规则研究李卫东华中科技大学城市政府业务重组的原理与方法刘再起武汉大学 "Мягкаясила "встратегииразвитияКитая(中国发展战略中的软实力)沈红赵永辉华中科技大学“入门免”或“出门免”: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方式的选择李春梅魏忠明夏星陈红军詹红菊湖北工业大学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网络生活、自主创业)系列调研报告——以湖北地方高校为例(系列论文)雷万鹏华中师范大学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崔应令武汉大学柔性的风格:女性自我的再认识——以恩施土家族双龙村为例李其荣沈凤捷华中师范大学跨国移民与东亚现代化——以中、日、韩三国为例(系列论文)涂伟叶云袁心平武汉科技大学基于地域特色的鄂东南传统聚落景观改造与更新策略研究(系列论文)杨卫东江汉大学试论第三轮国企改革张俊飚王宏杰李波李平罗小锋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三农”发展问题对策研究(系列论文)三、三等奖(130项)(一)著作类(52项)朱哲权宗田邹晓芟刘建锋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软实力徐志远李玉娇季爱民张煜崔蕤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韩美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谐文化论杨威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李芳华中师范大学财产权利、制度变迁与国家成长——当代中国私有财产权演进研究梁东李志宏王文清顾桥汪朝阳江汉大学武汉工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胡亮军事经济学院局部战争财政金融动员研究方鹏骞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及其路径研究汪海粟文豪张世如王娟娟梅良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失衡与无形资产减值分析胡芬湖北大学可持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论张新国杨君茹安增科刘德光陈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工标准问题研究赵玉林刘树林黄蕙萍汪芳单元媛武汉理工大学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白虹武汉工业学院阿奎那人学思想研究方红梅中南民族大学梁启超趣味论研究姚才刚湖北大学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柯卉兵华中科技大学分裂与整合:社会保障地区差异与转移支付研究梅珍生陈戈寒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道家政治哲学研究彭惠青武汉科技大学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吴雪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回归边缘:清代一个土家族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樊星武汉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肖希明武汉大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与发展杜娟华中师范大学亨利·菲尔丁小说的伦理叙事程斯辉武汉大学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刘云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建设王宏佳湖北科技学院咸宁方言词汇研究陈家林武汉大学外国刑法通论周卫华三峡大学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宾语义搭配研究孙晋武汉大学产融结合的金融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研究郭娅湖北大学反思与探索——教育史学元研究邓大才华中师范大学土地政治:地主、佃农与国家任放武汉大学中国市镇的历史研究与方法邱观建袁晓建赵经张春田少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公路文化通论常健管斌饶常林华中师范大学金融法学专论李太平潘建红王媛媛杨黎明钟勇为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教育论张再红华中科技大学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石长顺华中科技大学电视话语的重构张俊超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詹建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诉讼契约研究刘冰清蔡长明三峡大学香溪毓秀——昭君传说的历史与现实潘弘祥中南民族大学宪法的社会理论分析孟立军中南民族大学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余锐三峡大学论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程群林咸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孟子逻辑之破译李万军武汉纺织大学当代设计批判吴亚林湖北科技学院价值与教育彭道海王相飞武汉体育学院基于体育彩票业可持续发展的顾客关系营销策略研究汪季石汪颖子黄冈师范学院鄂东现代革命史肖家燕湖北文理学院《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向柏松中南民族大学神话与民间信仰研究黄德林朱清吕凌燕夏云娇周敬玫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制度研究李梦卿熊健民罗莉王宪成湖北工业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尹弘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国都城与核心探索(二)论文类(78项)陈世强张忠诚毛明天湖北省政策研究会非公企业党建的新突破:汉阳模式吴东华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康凤云武汉纺织大学正确把握文化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雷江梅武汉理工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列论文)张忠家长江大学突出“情”“准”“实”增强思政课教学活力吴小莲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产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系列论文)湛柏明殷绛李建国刘茂红中南民族大学要素禀赋变动条件下中国工业企业的投资倾向及贸易效应钟春平孙焕民徐长生华中科技大学信贷约束、信贷需求与农户借贷行为朱小梅吴秋实王鸾凤湖北大学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问题研究(系列论文)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组织竞争优势:一个战略互动视角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生产率专题研究(系列论文)肖德云胡树华戴勇武汉理工大学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翟华云周运兰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企业投融资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研究(系列论文)何威风刘启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白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的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战略分析(系列论文)陈红何德旭王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稳定机制的构建(系列论文)王恕立胡宗彪武汉理工大学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系列论文)陈玉萍吴海涛丁士军陶大云王怀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系列论文)谈多娇湖北经济学院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研究(系列论文)杨清香胡向丽俞麟宋丽陈娜华中科技大学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与经济后果研究(系列论文)徐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稳定性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优化——基于动态减值准备的思考黎精明郜进兴武汉科技大学财政分权视角下的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研究(系列论文)赵晶朱镇江毅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制造企业电子商务价值创造研究(系列论文)罗小锋秦军华中农业大学农户科技作用认知和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系列论文)叶永刚宋凌峰张培武汉大学宏观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系列论文)赵曼李锐喻良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绩效评估中的模型选择问题与解决方法——基于就业培训项目的研究刘启亮武汉大学学习效应、私人关系、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龚锋卢洪友武汉大学公共支出结构、偏好匹配与财政分权王相飞郑强刘亮庞俊鹏李爱群武汉体育学院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网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研究(系列论文)苏文清江汉大学“80后”写作与青年亚文化(系列论文)谭术魁齐睿涂姗华中科技大学我国征地冲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系列论文)傅才武陈庚武汉大学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一个宏观分析框架王宗军张静赵丹毛磊华中科技大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与实证研究——以机械制造行业为例修倜华中师范大学喜剧美学研究(系列论文)易明王学东邓卫华华中师范大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社会化标签网络分析与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吴卫华三峡大学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形象研究(系列论文)贺东航朱冬亮华中师范大学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系列论文)吕忠梅邱秋张晓京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水资源保护研究(系列论文)许承光蒙柳孙文桢何丹武汉工程大学农村股份合作制法律问题研究(系列论文)赵蕴王雷梅军红华颖赵昱武汉体育学院地理信息技术在后奥运会时期体育场地使用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虞崇胜王洪树武汉大学中国协商政治模式与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在机理(系列论文)张春泉湖北师范学院领域语言的跨学科协同研究(系列论文)陈翠荣王坤庆张锦高林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小而精:普林斯顿大学办学特色分析(系列论文)陈元欣王健华中师范大学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赵辉中南民族大学先秦文学研究(系列论文) 漆昌柱罗小霞叶冬茂武汉体育学院人格与社会支持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沉迷行为的影响苏喜生方辉贺德富军事经济学院后勤物资主动配送模式研究(系列论文)骆东平三峡大学美国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李佃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创新研究(系列论文)黄涛武汉科技大学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体制改革反思与重构(系列论文)周新民湖北大学构筑精神理想国——陈应松小说论向德平华中师范大学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建构余良华王威湖北大学论体操技术刘瑛张方方华中科技大学我国互联网管理目标的设定与实现魏斌武汉大学宫亭庙传说: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陈刚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实在论能解决科学实在论的问题吗?陈柏峰董磊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治理论还是法治论——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的理论建构问清泓宋晓波武汉科技大学劳动就业法律问题研究(系列论文)许建国彭继旺李波李进都湖北省地方税收研究会区域税收分配与财政分配效率研究崔晓静武汉大学从“瑞银集团案”看国际税收征管协调机制的走向张治国湖北文理学院生态批评的理论特性与批评主体的生态责任王奎湖北文理学院清末商部的职权运作与局限性朱新方熊娜长江大学土地流转理论与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实践研究(系列论文)孟庆星湖北美术学院邢侗书学思想研究曹丽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供应链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系列论文)陈剑锋谢亮武汉理工大学产业集群的文化和信任研究(系列论文)彭学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寻求注册与使用在商标确权中的合理平衡付海晏华中师范大学 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的住持危机孙志国钟儒刚刘成武王树婷张敏湖北科技学院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实证分析(系列论文)谭德宇湖北民族学院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探讨刘纪兴刘天纵张平文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提升湖北文化产业竞争力系列研究汪华湖北中医药大学加快中医药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探讨陈娴灵湖北经济学院许可执行之诉:强制执行程序中当事人适格之救济童长江鄂州职业大学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及选择李长健余劲松华中农业大学基于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理论逻辑的农业补贴制度研究(系列论文)杨洪林武汉纺织大学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七夕文化建构研究(系列论文)汪志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论和谐社会的整合机制杨玉荣余冬林海军工程大学中国近代伦理学核心术语生成研究(系列论文)。

教育研究范式(精)

教育研究范式(精)

---------------------------------------------------------------最新资料推荐------------------------------------------------------教育研究范式(精)教育研究范式教育研究范式长期以来,不同研究者采取不同的教育研究思路、框架,这就逐渐形成了教育研究的多种范式。

一、哲学研究范式一、哲学研究范式(一)概念(一)概念研究者认为,哲学研究范式是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并着重于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构划着教育的理想或应然状态。

〔李雁冰,2019(1)〕(二)历史(二)历史研究者指出,哲学研究范式是最古老的一种教育研究范式,它产生于古代,至今仍然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范式而存在着。

代表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卢梭、赫尔巴特、杜威、马斯洛以及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等各教育流派。

〔李雁冰,2019(1)〕(三)缺陷(三)缺陷一是单一化的终极价值取向,与此有关,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往往在设想某种终极理想的人,作为构建教育理论的依据。

正因为如此,各种理论往往抱着独此为尊、唯我为是的态度,由此导致的争议往往是各执一端,看不到各自理论的局限和理论间的共通性。

而且,事实上,任何追求某种终极的实体的人性的政府都是虚妄的。

二是容易流于哲学本身所易犯的虚玄而脱离教育实际,有违教1 / 12育研究这一实践性极强的科学精神。

因此教育研究的哲学范式衰落下去。

〔李雁冰,2019(1)〕(四)具体方法(四)具体方法一是从某种特定的哲学观点出发,演绎出相应的教育思想;二是从个别的教育问题入手,上溯至某种哲学框架,从而建构教育理念的框架。

无论何种途径,思考的都是教育中的目的、价值、规范等带有终极意义的问题。

二、量化研究范式二、量化研究范式(一)概念和哲学基础(一)概念和哲学基础 1.概念:有的称之为定量研究;还有研究者称之为实证分析范式;有研究者认为,量化研究范式亦即实证研究范式,是以教育事实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学工具,以求发现教育规律的研究范式。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首先,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注重以经验观察为基础。

在古代中国,学者们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类行为的观察和总结,寻找规律和原则。

他们尤其重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

比如,在儒家思想中,提倡实践求知、实实在在的做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其次,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强调实践和应用。

中国古代学者们注重将学问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他们关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教育和人类关系等具体问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社会。

因此,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第三,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以德治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与学问被认为是紧密相关的。

古代学者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和传递道德真理,实践道德准则。

这种以德治学的范式认为,学者的道德品质是他们学术研究和传递知识的基础,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学者才有资格进行学术研究。

第四,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道德修养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基础。

学者们努力追求道德完善,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们强调个人的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认为学者应该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最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必须相互结合。

他们不仅追求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还强调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行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种知行合一的范式认为,学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还要有实践的勇气和智慧,才能真正帮助社会发展和改进。

总之,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具有以经验观察为基础,注重实践和应用,强调以德治学,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强调知行合一的特点。

这种传统范式在中国学术界长期影响深远,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一、一等奖(15项)(一)论文类(10项)陶德麟武汉大学略论辩证法与和谐问题郭齐勇武汉大学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沈壮海武汉大学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与中国道路(系列论文)马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系列论文)简新华黄锟武汉大学中国和湖北省武汉市城镇化研究(系列论文)陈继勇雷欣胡艺武汉大学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系列论文)徐顽强熊小刚李华君李月华中科技大学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系列论文)鲍升华李巍陈昀戴华勇陈金波湖北经济学院基于和谐思维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机理及对策研究(系列论文)刘仁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司法礼让原则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二)著作类(5项)段德智武汉大学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陈伟彭浩李天虹刘国胜萧圣中武汉大学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张中华朱新蓉唐文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与资本市场张立荣冷向明方堃江易华李晓园华中师范大学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雷振扬成艾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二、二等奖(61项)(一)著作类(26项)袁银传曹荣湘武汉大学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欧阳康张廷国潘斌丁建定张建华华中科技大学思想碰撞与方法借鉴——民族精神的比较研究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能源约束与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程水源刘汉成黄冈师范学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吴少新许传华张国亮徐慧玲湖北经济学院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赵凌云范恒山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张李军军事经济学院军人工资制度创新研究陶良虎范恒山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中国城市化进程何伟军三峡大学三峡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研究何卫平武汉大学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魏文享华中师范大学国民党、农民与农会: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研究(1924-1949)涂文学江汉大学城市早期现代化的黄金时代许小青华中师范大学政局与学府——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1919-1937)韩小荆湖北大学《可洪音义》研究——以文字为中心冯黎明武汉大学走向全球化:论西方现代文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传播与影响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武汉大学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卢世华江汉大学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李广柏华中师范大学红学史周叶中江国华武汉大学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社会主义立宪评论康均心武汉大学生命刑法原理顾杰武汉科技大学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陈达云李红吴开松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雷江华华中师范大学听觉障碍学生唇读的认知研究董泽芳李友玉陈敏徐金燕胥青山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黄浩军张厚福赵蕴陈洪平黄莉武汉体育学院中国体育发展与法制化建设萧洪恩华中农业大学土家族哲学通史(二)论文类(35项)孙来斌谢成宇姚芳武汉大学灌输理论的历史考察与当代思考(系列论文)龙静云沈昊驹华中师范大学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哈耶克的正义理论贺祥林湖北大学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思维方式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系列论文)刘华才傅江浩武汉科技大学高等院校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系列论文)李小平卢现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宋亚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县域经济”到底是什么?杨灿明孙群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的隐性经济规模与收入不平等钱学锋熊平陈勇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制研究(系列论文)汪涛何昊诸凡武汉大学新产品开发中的消费者创意——产品创新任务和消费者知识对消费者产品创意的影响陈池波潘泽江杜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现代农业投资的优先序与政策调整孙习祥兰肇华吕永泽马泽江武汉理工大学品牌管理的价值功能(系列论文)黎东升何蒲明魏君英长江大学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系列论文)郑军刘华翟华云王静周运兰中南民族大学企业自主创新、股权激励及其经济政策环境研究(系列论文)王成勇艾春荣湖北文理学院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宋德勇卢忠宝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系列论文)潘敏缪海斌武汉大学基于银行信贷供给视角的中国金融救市政策的效果与对策研究(系列论文)王少平胡进华中科技大学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石人炳华中科技大学生育控制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研究徐少华武汉大学复器、复国与楚复县考析郭小平华中科技大学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2000一2009)为例刘为钦中南民族大学“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及其时空观辨析廖美珍华中师范大学目的原则与交际模式研究罗以澄吕尚彬胡新桥张昌旭武汉大学四类受众群体媒介认知调查研究(系列论文)姚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审判组织表决规则研究李卫东华中科技大学城市政府业务重组的原理与方法刘再起武汉大学"Мягкаясила "встратегииразвитияКитая(中国发展战略中的软实力)沈红赵永辉华中科技大学“入门免”或“出门免”: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方式的选择李春梅魏忠明夏星陈红军詹红菊湖北工业大学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网络生活、自主创业)系列调研报告——以湖北地方高校为例(系列论文)雷万鹏华中师范大学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崔应令武汉大学柔性的风格:女性自我的再认识——以恩施土家族双龙村为例李其荣沈凤捷华中师范大学跨国移民与东亚现代化——以中、日、韩三国为例(系列论文)涂伟叶云袁心平武汉科技大学基于地域特色的鄂东南传统聚落景观改造与更新策略研究(系列论文)杨卫东江汉大学试论第三轮国企改革张俊飚王宏杰李波李平罗小锋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三农”发展问题对策研究(系列论文)三、三等奖(130项)(一)著作类(52项)朱哲权宗田邹晓芟刘建锋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软实力徐志远李玉娇季爱民张煜崔蕤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韩美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谐文化论杨威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李芳华中师范大学财产权利、制度变迁与国家成长——当代中国私有财产权演进研究梁东李志宏王文清顾桥汪朝阳江汉大学武汉工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胡亮军事经济学院局部战争财政金融动员研究方鹏骞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及其路径研究汪海粟文豪张世如王娟娟梅良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失衡与无形资产减值分析胡芬湖北大学可持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论张新国杨君茹安增科刘德光陈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工标准问题研究赵玉林刘树林黄蕙萍汪芳单元媛武汉理工大学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白虹武汉工业学院阿奎那人学思想研究方红梅中南民族大学梁启超趣味论研究姚才刚湖北大学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柯卉兵华中科技大学分裂与整合:社会保障地区差异与转移支付研究梅珍生陈戈寒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道家政治哲学研究彭惠青武汉科技大学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吴雪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回归边缘:清代一个土家族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樊星武汉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肖希明武汉大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与发展杜娟华中师范大学亨利•菲尔丁小说的伦理叙事程斯辉武汉大学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刘云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建设王宏佳湖北科技学院咸宁方言词汇研究陈家林武汉大学外国刑法通论周卫华三峡大学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宾语义搭配研究孙晋武汉大学产融结合的金融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研究郭娅湖北大学反思与探索——教育史学元研究邓大才华中师范大学土地政治:地主、佃农与国家任放武汉大学中国市镇的历史研究与方法邱观建袁晓建赵经张春田少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公路文化通论常健管斌饶常林华中师范大学金融法学专论李太平潘建红王媛媛杨黎明钟勇为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教育论张再红华中科技大学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石长顺华中科技大学电视话语的重构张俊超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詹建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诉讼契约研究刘冰清蔡长明三峡大学香溪毓秀——昭君传说的历史与现实潘弘祥中南民族大学宪法的社会理论分析孟立军中南民族大学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余锐三峡大学论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程群林咸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孟子逻辑之破译李万军武汉纺织大学当代设计批判吴亚林湖北科技学院价值与教育彭道海王相飞武汉体育学院基于体育彩票业可持续发展的顾客关系营销策略研究汪季石汪颖子黄冈师范学院鄂东现代革命史肖家燕湖北文理学院《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向柏松中南民族大学神话与民间信仰研究黄德林朱清吕凌燕夏云娇周敬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制度研究李梦卿熊健民罗莉王宪成湖北工业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尹弘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国都城与核心探索(二)论文类(78项)陈世强张忠诚毛明天湖北省政策研究会非公企业党建的新突破:汉阳模式吴东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康凤云武汉纺织大学正确把握文化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雷江梅武汉理工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列论文)张忠家长江大学突出“情”“准”“实”增强思政课教学活力吴小莲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产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系列论文)湛柏明殷绛李建国刘茂红中南民族大学要素禀赋变动条件下中国工业企业的投资倾向及贸易效应钟春平孙焕民徐长生华中科技大学信贷约束、信贷需求与农户借贷行为朱小梅吴秋实王鸾凤湖北大学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问题研究(系列论文)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组织竞争优势:一个战略互动视角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生产率专题研究(系列论文)肖德云胡树华戴勇武汉理工大学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翟华云周运兰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企业投融资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研究(系列论文)何威风刘启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白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的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战略分析(系列论文)陈红何德旭王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稳定机制的构建(系列论文)王恕立胡宗彪武汉理工大学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系列论文)陈玉萍吴海涛丁士军陶大云王怀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系列论文)谈多娇湖北经济学院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研究(系列论文)杨清香胡向丽俞麟宋丽陈娜华中科技大学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与经济后果研究(系列论文)徐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稳定性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优化——基于动态减值准备的思考黎精明郜进兴武汉科技大学财政分权视角下的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研究(系列论文)赵晶朱镇江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制造企业电子商务价值创造研究(系列论文)罗小锋秦军华中农业大学农户科技作用认知和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系列论文)叶永刚宋凌峰张培武汉大学宏观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系列论文)赵曼李锐喻良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绩效评估中的模型选择问题与解决方法——基于就业培训项目的研究刘启亮武汉大学学习效应、私人关系、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龚锋卢洪友武汉大学公共支出结构、偏好匹配与财政分权王相飞郑强刘亮庞俊鹏李爱群武汉体育学院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网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研究(系列论文)苏文清江汉大学“80后”写作与青年亚文化(系列论文)谭术魁齐睿涂姗华中科技大学我国征地冲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系列论文)傅才武陈庚武汉大学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一个宏观分析框架王宗军张静赵丹毛磊华中科技大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与实证研究——以机械制造行业为例修倜华中师范大学喜剧美学研究(系列论文)易明王学东邓卫华华中师范大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社会化标签网络分析与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吴卫华三峡大学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形象研究(系列论文)贺东航朱冬亮华中师范大学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系列论文)吕忠梅邱秋张晓京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水资源保护研究(系列论文)许承光蒙柳孙文桢何丹武汉工程大学农村股份合作制法律问题研究(系列论文)赵蕴王雷梅军红华颖赵昱武汉体育学院地理信息技术在后奥运会时期体育场地使用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虞崇胜王洪树武汉大学中国协商政治模式与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在机理(系列论文)张春泉湖北师范学院领域语言的跨学科协同研究(系列论文)陈翠荣王坤庆张锦高林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小而精:普林斯顿大学办学特色分析(系列论文)陈元欣王健华中师范大学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赵辉中南民族大学先秦文学研究(系列论文)漆昌柱罗小霞叶冬茂武汉体育学院人格与社会支持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沉迷行为的影响苏喜生方辉贺德富军事经济学院后勤物资主动配送模式研究(系列论文)骆东平三峡大学美国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李佃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创新研究(系列论文)黄涛武汉科技大学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体制改革反思与重构(系列论文)周新民湖北大学构筑精神理想国——陈应松小说论向德平华中师范大学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建构余良华王威湖北大学论体操技术刘瑛张方方华中科技大学我国互联网管理目标的设定与实现魏斌武汉大学宫亭庙传说: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陈刚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实在论能解决科学实在论的问题吗?陈柏峰董磊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治理论还是法治论——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的理论建构问清泓宋晓波武汉科技大学劳动就业法律问题研究(系列论文)许建国彭继旺李波李进都湖北省地方税收研究会区域税收分配与财政分配效率研究崔晓静武汉大学从“瑞银集团案”看国际税收征管协调机制的走向张治国湖北文理学院生态批评的理论特性与批评主体的生态责任王奎湖北文理学院清末商部的职权运作与局限性朱新方熊娜长江大学土地流转理论与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实践研究(系列论文)孟庆星湖北美术学院邢侗书学思想研究曹丽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供应链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系列论文)陈剑锋谢亮武汉理工大学产业集群的文化和信任研究(系列论文)彭学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寻求注册与使用在商标确权中的合理平衡付海晏华中师范大学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的住持危机孙志国钟儒刚刘成武王树婷张敏湖北科技学院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实证分析(系列论文)谭德宇湖北民族学院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探讨刘纪兴刘天纵张平文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提升湖北文化产业竞争力系列研究汪华湖北中医药大学加快中医药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探讨陈娴灵湖北经济学院许可执行之诉:强制执行程序中当事人适格之救济童长江鄂州职业大学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及选择李长健余劲松华中农业大学基于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理论逻辑的农业补贴制度研究(系列论文)杨洪林武汉纺织大学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七夕文化建构研究(系列论文)汪志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论和谐社会的整合机制杨玉荣余冬林海军工程大学中国近代伦理学核心术语生成研究(系列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0期(总第369期)No.10,2010General,No.369UCATIONAL RESEAR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张应强[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

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

文化学范式是以人为中心,从文化出发来研究人、从人出发来研究文化所形成的研究范式。

文化学范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主导或主流范式,它带来了教育学学科和教育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研究;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作者简介]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4)自托马斯·库恩提出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之有广泛借用。

众多学者运用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来描述和规范自身学科的研究状态,教育学领域也不例外。

我国不少教育学学者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研究范式做过概括和描述,但由于对教育研究范式有着不同把握和理解,这种概括和描述存在重大差异。

笔者认为,虽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可以对库恩的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进行适应性改造,但必须避免脱离其核心要件和旨趣而泛化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概括和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研究范式和范式转换,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新中国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向。

一、范式与教育研究范式“范式”(Paradigm)概念源于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

库恩认为,科学不是连续性的、积累的进化过程,而是通过“科学革命”方式实现的。

他提出范式这一概念,目的是要解释科学革命的发生。

因此,他把科学发展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常规科学阶段和科学革命阶段。

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共同体成员遵循着共同的范式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在范式的约束下稳态发展;而在科学革命阶段,常规科学时期的范式遭遇到科学中“例外”的挑战,“不可通约”的原有范式为新范式所取代,旧范式的一致性消失了,科学发生了“范式转换”而进入到新范式约束的阶段。

从总体上看,科学发展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是不断的“范式转换”过程。

对于“范式”这一概念,库恩给过一个关于其内涵的描述性定义,“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1]。

但从库恩提出范式这一概念的目的来看,仅仅从内涵上来理解范式是不够的。

在库恩的范式理论中,范式还具有如下特性:(1)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具有公认性,为这一时期科学共同体所共同遵循,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指导的;(2)范式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新范式与旧范式不可通约、不可共存;(3)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具有“范型”和“典范”意义,对科学研究,特别是新一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进行“规范”和“示范”。

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或范式理论是针对自然科学而言的,但社会科学界对“范式”概念有广泛借用。

社会科学界在借用范式概念时对之进行了某种改造,其核心在于保留了“范式”规范“常规科学研究”的“范例”内涵,而对用来描述“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采取了宽容态度。

如在社会学中,社会学家对范式做了两方面改造。

一是将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不可共存性改造为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范式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共存的。

二是扩大范式的内涵,以增强范式概念在社会学中的灵活性。

正如我国社会学学者周晓虹所归纳的,“范式”既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干脆用来区分不同学科;也可以用来代表某一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还可以用来代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的亚科学家共同体,如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在同一时期就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和霍妮等不同范式。

[2]又如在经济学中,人们常常用“范式革命”来描述西方经济学说演化史,如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杰文斯等的“边际革命”、创造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凯恩斯革命”,以及代表劳动阶级经济利益的“马克思革命”。

[3]这里所用的“范式革命”,实际上并无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意义,而只是表达了不同经济学说的重要区别,同时肯定了这些范式是可以共存的。

艾尔·巴比在《社会研究方法》中指出,“在社会科学中,范式更替的模式与库恩所说的自然科学并不相同。

自然科学家相信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代表了从错误观念到正确观念的转变”,而在社会科学中,“理论范式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很少被完全抛弃”,“范式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观察的方式,它们只有用处多少的区别”。

[4]经过社会科学家的改造,范式的内涵更为宽泛,其表征意义更强了。

“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论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

它可以用来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我们获得的答案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范式是一科学领域内获得最广泛共识的单位,我们可以用其来区分不同的科学家共同体或亚共同体。

它能够将存在于某一科学中的不同范例、理论、方法和工具加以归纳、定义并相互联系起来。

”[5]具体来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范式”是指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它以范例形式规定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成为学术研究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范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共有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人们可以根据学术信念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不同,将学术研究概括成不同的学说或者学派。

教育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虽然学科的严密性不够、规范性不强、学科地位不高,但作为一门学科,它集聚着众多研究者,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

在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内部,也存在着具有一定共识性的通行研究规则,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流派。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学理论或者教育研究是存在范式的。

什么是教育研究范式呢?按照上述理解,“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对教育研究活动所持有的共有信念、共同的前提假设,以及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研究规范。

不同的教育研究范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并且是可以共存的。

有学者专门列举了教育研究范式的种类[6],但从中可以看出,由于人们对教育研究范式有不同理解,因而对教育研究范式有不同的归纳。

尽管在教育学领域没有必要坚持库恩所说的严格的范式概念,但为了避免理解“教育研究范式”过程中出现的泛化现象,有必要从“范式转换”意义上来规定和理解“教育研究范式”。

判断是否称得上是一种教育研究范式,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必须是整个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共识,二是有着共同的教育信念和前提假设,三是遵循着共同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程序。

只有这三方面同时满足的教育研究,才能够称得上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研究范式;否则,局部相同或相近的教育研究,不能说成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研究范式。

如有学者认为,20世纪的教育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即定量研究范式和定性研究范式。

[7]有学者将西方教育研究的范式分为类推—演绎的研究范式、经验—分析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诠释—理解的研究范式(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和社会批判的研究范式。

[8]这些对教育研究范式的分类,实际上窄化了范式的内涵,把教育研究范式泛化了。

只是从研究方法上来区分教育研究范式,而把学者所持的对教育的理解和信念、教育研究的前提假设等重要因素忽略了。

而后者可能是区分不同教育研究范式的最根本性的因素。

二、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按照上述对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解,笔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研究范式的转换。

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教育研究总体上是一种政治教育范式,所确立的学术信念和研究假设是:教育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工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政治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上层建筑;基本的研究规范主要是从政治意义上看待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演绎,来研究教育理论和教育问题。

因此,人们大量地研究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教育的论述和观点,以之引申和阐发教育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的教育问题。

甚至研究思维沿用的都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范畴分析模式和“矛盾论”分析模式。

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是,教育是上层建筑,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教学过程,人们提出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过程理论;教学内容(如教材)承载着深刻的政治教育意义和隐喻。

改革开放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推行,中国结束了政治化时代,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教育学得以恢复,教育研究重新开展起来,教育研究开始出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这种转换,是以对前一个时期政治教育范式的反思与批判为标志的,这集中体现在关于教育本质属性的研究和争论中。

这种研究和争论持续了十余年之久,几乎所有知名的老一辈教育学者都参与了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和学术争论。

通过学术争论,教育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的思想得以显现和确立,教育的生产力属性受到高度重视,以致人们认为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从而在教育研究中形成了绩效主义范式。

教育研究的绩效主义范式所确立的学术信念是:教育要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基本力量,教育的功能在于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育研究的绩效主义范式确立了“知识教育观”以及教育是通过知识传授来培养人才的前提假设,这大大窄化或缩小了教育的内涵,出现了教育失真、失善、失美现象。

教育研究开始大量使用实证的计量学方法,对业已产生的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进行“科学的”研究,以揭示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揭示知识传授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规律。

而不可计量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理想等,通通被冠之以“非科学”而被遗弃。

教学领域充斥的是知识教学,教学论是关于知识教学的教学论,注重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发展,教学过程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延续着赫尔巴特、凯洛夫等延续下来的基本教学流程,课程论也只是知识课程论;教育内容被简化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教学方法也只是围绕科学技术知识的教与学而阐发的方法。

所谓的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实际上都是出于知识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体验“成功”和“快乐”等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即使是实践教学法,也是力图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感性认识,高效率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育的成功、教育的效果和教育质量,在学校教育中是以知识掌握程度来衡量的,是以分数来衡量的。

那些不可计量或者不能用分数来衡量的东西,通通被排斥在教育之外。

在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追求考试分数,学校追求升学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