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十大措施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十大措施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十大措施1.建立科学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通过合理减水剂的应用、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使用,可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选择优质原材料。

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优质原材料,并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

3.进行现场试块试验。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施工现场制作试块,并在规定的养护期内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可以及时反馈混凝土强度情况,为进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

4.使用优质的混凝土搅拌设备。

搅拌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品质。

应选择质量稳定、搅拌效果好的设备,并按照规定的搅拌时间和速度进行操作。

5.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分层和气孔,速度过慢则容易造成冷缝和质量问题。

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条件,合理控制浇筑速度。

6.进行适当的振捣。

振捣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排除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选择适合的振捣工具和振捣方法,并确保振捣的时间和强度符合要求。

7.控制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根据气温、湿度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养护措施,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养护。

8.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9.做好现场管理。

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划定施工范围和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10.做好施工记录和整理。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施工情况、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于后期的追溯和整理。

同时,对施工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十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确保总体工程质量合格,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将质量目标化、责任化落实到人,以及进一步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特下发此施工管理制度。

一、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进场材料质量制度:严格实施材料进场验收检验和复试程序,凡进入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由材料员、质检员进行验收,做好进场记录和材料台帐,材料必须有名称、产地、规格、数量等标识,并报监理验收,其中钢材、水泥、砖、砂石料、防水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员取样共同封样送检测单位检测,检测合格材料注明状态标识,不合格材料立刻退出现场严禁使用。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制度:每一分项工程均由栋号技术人员向涉及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各班组向操作工人进行交底后方进行施工,每道工序都必须经班组、技术人员自检评定合格后方可报项目部工程部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同意下道工序施工再进入下道工序。

详见通知一3、模板的加固以及垂直度的管理制度:对各班组及各栋号技术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在自检达到验收条件后,各栋号技术人员报质检员检查,质检员检查过程中填写“模板及垂直度检查记录表”,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项目部工程部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4、在各分项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完成后各栋号技术人员填写“混凝土开盘通知单”报项目部工程部同意开盘后方可通知搅拌站开盘(见附表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有栋号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试验员现场盯控,现场除混凝土班组外,模板班组、钢筋班组必须有现场值班人员;浇筑过程中试验员记录混凝土进场时间至入泵车时间,并按规定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制作与送检由试验员按方案进行,填写相关记录,同条件试块放置于所代表部位的结构实体处进行同条件养护。

二、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控制:1、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混凝土标高控制点,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特别是铁钉、扎丝、小木块等金属物,并冲洗模板上的铁锈及灰土,,但不得有积水。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总结历年各项目商品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的因果,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根据公司“精细化"管理年的具体要求。

为精细管理途径,重点把控环节,把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分为:商混考察选用环节、商混进场检查环节、浇筑养护环节、试块加工送检环节、回弹验收环节和成品保护环节。

并在以上环节中加强对商混管理突显“精”和“细”, 特草拟此办法。

一、商混考察选用环节公司项目相对分散, 运距相对较远, 不可能使用相对满意的同一家商混。

各项目结合实际应在开复工前, 经公司统一部署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商混站进行系统考察.要求公司由生产、经营和项目部组成考察小组对三家以上商混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考察商混站资质等级, 试验、生产、技术和运输能力,运距和运输路线交通状况,同类工程商混供用经验,砂、石、水泥和外加剂的选择和近两年有无因商混质量的投诉事件等。

择优选择资质等级高, 生产技术和运输能力强, 有同类工程供用经验和价格适中的商混供用站.重点把控:原材料的选用, 考察小组应对选定的商混供用站用于本工程的砂、石子、水泥和水做定期不定期的抽查。

在抽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拒绝使用, 要求供用站做出书面说明必要时做出赔偿。

在供用期间要求商混站派专人到现场检查商混浇筑质量状态, 协助解决商混现场不良状况, 及时反馈商混站调整配合比直至满足需要。

二、商混进场检查环节各项目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开盘鉴定。

对于本批次混凝土必须符合现场施工需要的配合比,设计强度, 浇筑部位应和商混供用单相符合.项目部必须提前24小时将商混需用量和设计强度报商混站, 提前1小时通知其开盘。

运至现场商混不得长时间积压, 商混运输车要始终保持运转。

重点把控:对于进场商混应逐车对其坍落度检测, 对于塌落度不合格的商混坚决退回。

商混出场超过3小时的不得进场,配合比和强度等级与开盘报告不符的不得进场。

泵车或地泵安放位置应合理, 泵送管道布设科学并对其提前做好测试.在现场等待的运输车辆必须保持滚动。

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摘要:现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与人民群众基本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中的“住”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施工企业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必须给予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足够重视。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引言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得到控制,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体系落实创新,落实好原材料的采购环节控制,提升配比合理性,加强施工工艺的应用价值,并且落实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坚持将细微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苗头阶段,并且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动态性管理,这样才可以有效杜绝混凝土结构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能够强化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创新和发展。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是指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骨料、外加剂及凝胶材料(通常情况下是水泥)等为支撑的混合材料、钢筋及结合模板等,建造出承载力、稳定性及强度相对来讲都比较好的工程结构。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基本上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混凝土施工在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决定房屋建筑的稳定性、耐用程度及可靠程度是否能够相关标准。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包括施工材料质量、施工材料配方、浇筑施工水平及后期工程养护,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这些要点,只有这样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工程技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专业,在要求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规定和专业技术特点,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及不同专业技术的空间位置,尤其要重视细节问题,不能忽略任何一点细微问题,以免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管理体制方面。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1.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并查验其检验合格证明。

在施工现场要进行水泥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颗粒度、凝结时间、坍落度等方面的测试。

(2)骨料:应选择质量良好的骨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对骨料进行筛分、水洗等处理。

(3)砂子:砂子应满足施工设计要求,选择麦秆含量低、砂质好、颗粒饱满的砂子。

(4)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2.施工前质量检查:(1)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评估,了解地基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2)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等符合要求。

(3)对钢筋骨架进行检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布置,检查钢筋的质量和数量。

(4)检查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搅拌设备、输送设备、浇筑方式等。

3.配合比控制:(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并按照相应标准进行配料。

(2)在配料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水胶比、粉料率等指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4.施工工艺控制:(1)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清洁处理,并进行湿润处理,避免水分过快流失。

(2)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压实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3)严禁在混凝土未凝固前进行振捣,以免引起分层或者脱水现象。

(4)根据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凝固早期的强度发展。

5.质量检测控制:(1)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要求。

(2)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均匀性、耐久性等性能进行检测。

(3)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布置、混凝土浇筑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6.日常管理控制:(1)建立健全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要求进行。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保证施工安全和环境卫生。

混凝土全过程八控质量管理办法

混凝土全过程八控质量管理办法

混凝土全过程“八控”质量管理办法一、控资质确保商砼站具备材料供应的有效资质是控制商砼质量的第一步,只有符合资质要求的商砼站才能为商砼供应提供基础保障。

1、查看商砼站相关证明资料商砼站需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资质等级证书、试验室备案、荣誉证书等相关资料。

要求项目商务、物资、工程、技术部门考察商砼站时,重点考察其生产运输能力、运输距离、原材来源、用户评价等。

图1-1企业营业执照等证件图1-2企业荣誉证书二、控原材在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应提前到商砼站对原材料进行初步验收,通过目测等简单的检验方法,检查外观质量,重点做好下列项目的检查。

1、重点管理要求1)自供水泥到商砼站进行加工的项目,需监督商砼站做水泥复试,并留存复试报告。

2)桩基工程(包含支护桩)、地基与基础工程、楼层数1/3范围以下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50(含)的部位,每次浇筑前需项目技术、物资、工程及质检人员提前到商砼站进行原材料质量验收,每一步骤均需留存验收照片并存档备查。

3)其他部位混凝土原材料验收次数不少于混凝土浇筑总批次的1/5。

4)现场搅拌混凝土(如边坡支护喷面混凝土等),需按每批次(即单次进场量)对原材料进行全数检查。

2、水泥1)重点检查水泥的生产单位、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随车“产品质量合格证”。

2)注意观察不同时期的水泥颜色,如果水泥颜色突变,则要慎重使用,查看水泥进场时间,及时发现水泥中的掺合料或熟料变化、调包、误用粉煤灰等。

关注3d和28d强度发展情况,发现3d强度偏低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应选择强度稳定,与外加剂相容性好,便于操作控制的大厂水泥。

图2-1水泥出厂合格证图2-2水泥出厂检验报告3、砂重点检查砂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杂物等。

初步判断砂质量的好坏,主要靠“看、捏、搓、抛”的方法。

1)“看”,抓一把砂摊在手心,细看粗细砂粒分布的均匀程度,各级颗粒级配分布越均匀质量越好;2)“捏”,砂含水率的高低通过手捏,观看砂团的松紧程度,砂团越紧证明含水率越高,反之越低;3)“搓”,抓一把砂在手心,用两手掌搓后,轻轻拍手,看手心上粘附的泥层,泥层越多且黄则证明砂含泥量高,反之含泥量低;4)“抛”,砂经捏后在手心抛一抛,若砂团不松散,可以判定出砂细、含泥或含水较高。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四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四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质量控制目标,明确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施工性能等指标要求。

2. 原材料控制: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供应商评估和合格证明的审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进场验收,并建立原材料跟踪管理,保证原材料的可溯性。

3. 配制控制:建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审核制度,合理配制混凝土配合比。

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核查和修正,确保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

4. 施工控制:建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艺规程,明确施工工序和要求。

监控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样品检验控制:进行混凝土样品的取样和试验,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等质量指标。

建立样品检验管理制度,确保样品的获取、保存和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6. 质量记录和报告:建立质量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和检验情况。

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质量报告,及时反馈混凝土质量情况。

7. 质量培训和提升:开展混凝土质量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组织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会,推动混凝土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以上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混凝土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二)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混凝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控制和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的基本要求、质量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要求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是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1.1 强度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使用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有所不同。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进行配制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说到混凝土施工,哎呀,那可真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活儿。

大家都知道,混凝土这玩意儿,可不像我们买的那种泡面,开个水袋,晃一晃就能吃的。

它得经过精心调配、精准施工,才能让建筑物稳稳当当、扎扎实实地立起来。

没错,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就是确保这“稳”与“扎”的关键。

可是,这事情并不简单,稍微一不留神,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后果可不轻。

咱们得说说混凝土的配比问题。

你要知道,混凝土可不是随便乱搅的东西,水泥、砂石、钢筋,这些“老朋友”得按比例“打交道”。

就像咱们做饭时,调料比例不对,味道立马就跑偏。

要是水泥多了,虽然强度够了,但可是容易收缩,出现裂缝;砂子太少,那结构可就不够紧实了;水分不合适,浇筑不均匀,这就像你做蛋糕加糖加多了,味道就怪了。

所以,配比得精准,不可马虎,这才是混凝土“健康”的第一步。

大家可能觉得,“哎呀,反正就是搅拌嘛”,但实际上,这背后可是有科学的。

看似简单的工作,恰恰是混凝土施工中的第一道大关。

浇筑工序更是关键!你想,混凝土就像一锅熬好的汤,得赶紧倒进去,不然冷却了可就不好用了。

这时候,可不能让它干等在那儿。

浇筑的时候,要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不得有空隙,这就像咱们平时搬家,东西摆不正,最后哪怕只少一个箱子,效果也不好。

混凝土一浇进去,不仅得尽量避免产生气泡,还得保证各个角落都能“填满”。

怎么做到呢?当然是要有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毕竟“手艺活”嘛,不是你看个教程就能做好的。

浇筑的速度、方式、振动工具的使用,这些都有讲究。

大家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混凝土施工中,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

话说回来,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不止是浇筑就完了。

这种东西可是怕“冷落”的,一旦施工完,混凝土表面如果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温度骤升骤降,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

这就好比你玩水泥工艺品,湿了晒,晒了湿,反复的,最后干裂掉了。

所以啊,保湿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别看这只是一个“做表面”的活儿,实际上,控制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能有效避免混凝土收缩、开裂,保持它的强度和牢固性。

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水泥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选用规范:按照规定需要的强度指标和材料的需求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水泥。

(2)贮存、保管和使用:水泥应该按照标准贮存、保管、使用。

首先在房间内的温度必须保持正常状态,不能大幅度变化,并要在袋子、箱子上创造好的日期。

必须遵守标准规定使用水泥的时间。

(3)试验和检验:使用水泥之前应进行合适的混合比试验和质量检验,目的是为了控制水泥的标准,使制水泥的各种物理和力学性家得到单独指标。

选择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正确的检测报告。

2.骨料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选用规范:按照规定需要的强度指标和材料的需求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骨料。

骨料应该具有充足的强度、硬度、耐久性,同时,考虑到代价问题也应注意选择符合经济需求的骨料。

(2)生产、运输和保管:骨料应在约定的地点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标准使用,生产出来的骨料放进堆场中进行贮存,并应按照要求进行覆盖防雨,以免运输之中出现质量问题。

(3)试验和检验:在生产骨料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检验原则,经检验器核查合格的骨料才可以投入运输和混凝土加工之中。

选用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正确的检测报告。

3.混凝土添加剂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选用规范:按照规定需要的强度指标和材料的需求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添加剂,应注意添加剂的操作规范和用量。

同时,应注意添加剂所在的产地和专业资质。

(2)生产、运输和保管:除非需要改变材料的性质,添加剂不应与水泥、骨料、粉煤灰混合。

生产添加剂的厂家应学会采取小样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和检验,采取相关原则保管,在运输过程中要有相关报告并进行严格检查,以免运输之中出现质量问题。

(3)试验和检验:在混凝土加工中,混合添加剂就一定要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验,从而确定其安全和可靠性,对其使用还需要注意厂家是否具备相关资质。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验,调整等步骤选定,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和站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鉴定后,才能投入施工生产。

施工生产前,必须提出配合比申请,对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时间,地点,应准确的填写。

现场负责人领取配合比后建立台帐,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根据配合比的各种原材料的重量输入,并认真复核准确计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有试验人员调整,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可连续生产.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试验人员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工程质量.严格要求原材料的质量,外加剂必须按批量送检,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现场。

混凝土拌和站拌和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矿物掺和料为±1%;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拌和用水为±1%原材料向搅拌机投料顺序应为: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料,水,粗骨料,外加剂。

按规定时间进行搅拌。

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应针对设计要求。

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会同设计监理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特别应制定明确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方案。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并按规定作好记录。

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体措施.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试件作出具体规定:施工控制试件应进行同条件养护,抽检试件应在现场同条件养护脱模后再转入标准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标准试件成型后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混合料种类和数量等资料,并根据设计要求,初步选定混凝土的水泥.矿物掺和料。

骨料。

外加剂。

拌和水的品种以及水胶比。

胶凝材料总用量。

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的掺量.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计算单方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组分用量,并核算单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重新选择原材料或重新调整计算的配合比,直至满足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3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3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保证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所有参与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二、质量控制要求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水泥,并进行质量检测。

(2)骨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骨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3)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水,并进行水质检测。

(4)外加剂:使用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外加剂。

2. 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和调整(1)配合比的制定: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配合比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有需要调整配合比,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估与批准。

3. 施工工艺控制(1)搅拌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搅拌设备。

(2)搅拌过程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运输和浇筑: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养护措施: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质量检测及监控(1)取样与试验:根据要求进行混凝土取样和试验,并做详细的记录。

(2)检测项目: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含水率等指标。

(3)检测频率:检测频率应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和工程的特点进行确定。

5. 质量记录管理(1)混凝土试验记录: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过程等进行详细记录。

(2)质量问题记录: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质量管理责任分工1.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对所有施工工序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工艺和养护方案等,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3. 施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并负责质量的把关。

4. 质检员:负责对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过程、浇筑过程等进行质量检测和记录。

2024年混凝土拌和站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2024年混凝土拌和站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2024年混凝土拌和站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2024年混凝土拌和站的质量控制管理,保障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和施工工程的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2024年混凝土拌和站的质量控制管理,包括混凝土原材料采购、拌和工艺、设备运行、质量检测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控制责任,监督、检测和评估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

第四条:混凝土拌和站应根据本地区的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适宜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实施。

第五条:混凝土拌和站应配备专业的质量控制人员,确保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定期组织质量控制管理培训,提升质量控制人员的专业技能。

第二章:质量控制管理流程第七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建立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管理流程,包括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材料抽样检测等环节。

第八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制定严格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并进行抽样检测。

例如,混凝土的水泥、骨料、矿粉等关键原材料均应经过质检部门的抽样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九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制定严格的拌和工艺管理流程,包括配比设计、生产运行、拌和时间控制等环节。

第十条:混凝土拌和站应配备先进的拌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第十一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对拌和过程中的每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强度、外观、密实性等指标的检测。

第十二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建立混凝土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混凝土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和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十三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安全和施工工程的质量。

第三章:质量控制管理要求第十四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对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混凝土拌和站应建立健全的质检部门并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确保质量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二、质量控制机构1.在每个施工工地设立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预拌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2.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对混凝土的配料比例进行检测,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监督施工工地的施工过程。

三、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的质量控制:对进场的水泥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比表面积、初凝时间、强度等指标。

2.骨料的质量控制:对进场的骨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粒径、含泥量、含酸性物质、含碱性物质等指标。

3.混凝土增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控制:对进场的增加剂和掺合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含量、密度、粒度分布等指标。

四、施工现场管理1.搅拌机的设备质量控制:对搅拌机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混凝土的浇筑和抹光过程控制:对混凝土的浇筑和抹光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3.预拌混凝土的贮存和保护:对已经生产好的预拌混凝土进行贮存和保护,防止混凝土的凝结和变质。

在贮存过程中,要确保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混凝土结块或者干燥。

五、质量控制记录1.混凝土试验记录:对抽样的混凝土进行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2.施工记录:对混凝土的混合比例、浇筑过程和抹光过程进行记录。

3.设备检测记录:对搅拌机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六、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制度、质量培训计划、评审和审计计划等。

2.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于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定期进行内部评审和外部审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七、违规处罚对于违反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处罚。

处罚的具体措施包括警告、罚款、扣押质保金等。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部门所有,如有需要,可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

以上是关于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通过制定和执行该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流程,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一、施工前准备1.1 施工前检查在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土壤、基坑、松土等地质情况和场地平整度、排水等环境情况,确定施工前提要求,并作出相应的技术准备。

1.2 材料质量检查在施工前,必须对所有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查,特别是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混凝土添加剂。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必须及时通知材料供应商或立即更换。

1.3 混凝土强度检测在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1 施工前预处理在施工前,必须对模板、钢筋和钢筋网进行检查,并保持干净。

2.2 配合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根据施工要求进行科学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施工设备管理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有相关证书和检测报告,要定期检修。

2.4 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控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控必须进行,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时间、施工温度、水灰比等参数的测试。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5 现场巡查对施工过程进行现场巡查,特别是混凝土坍落度、振捣、密实度等参数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6 施工中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进行中检,当出现问题或存在不合格情况时,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追溯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三、施工结束后的检查3.1 施工质量检查当施工结束后,必须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包括混凝土表面质量、强度等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 资料整理和归档施工质量资料必须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施工记录、施工质量检测报告、材料检测报告等档案按要求保存。

结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每一项工程均符合相关要求。

有助于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可控。

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在施工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包括施工方案评审机制、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与评估等。

2. 完善施工方案根据项目要求和相关规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建顺序、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等。

同时,施工方案还应考虑到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因素。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

比如对水泥的品质、骨料的质量、钢筋的强度等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模板安装与调整模板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准确性和平整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调整和检查,确保模板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的加工与安装钢筋的加工和安装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准确切割和弯曲钢筋,并按照规定的间距和位置进行安装。

同时,还需要检查钢筋的质量和表面是否有锈蚀等问题。

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检验,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注的速度和均匀性,避免产生混凝土的离析和泛油现象。

同时,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5. 焊接和连接工艺控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焊接和连接是常用的处理方式。

对于焊接工艺,应采用合格的焊接材料和合理的焊接参数,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连接部位的处理也需要符合相关要求,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1. 结构验收与检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整体的结构验收和检测。

验收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构件连接等方面的检查。

检测则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粘结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四、预埋件工序质量控制
1、安全监测仪器和电缆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砼 下料时,应避开仪器、电缆50cm以上,在仪器四周均匀下料。 备仓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模板、钢筋及其它杂物压住或砸断、 砸伤电缆,焊接时不得烧伤电缆。
2、混凝土施工中需预埋桥机轨道螺栓等埋件,在埋设前仔细检 查和核定,并做好标记和记录,预埋件埋设时,加固牢靠并 加以保护,并用黄油涂满螺牙,用薄膜或纸包裹。砼浇筑过 程中,注意对埋件进行观察、保护,砼下料和振捣时,应避 开埋件,防止碰撞埋件变形。
2024/1/3
3、在混凝土现场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均应配备通讯工具,设定专 用频道,保证在浇筑过程中联络畅通,加强信息传递与反馈,确 保浇筑施工顺利进行。 4、模板、钢筋、预埋值班工应在浇筑过程中经常巡视,不断进行 维护和校正,切实避免浇筑中跑模、钢筋变形和预埋件损坏等问 题发生。当仓面出现跑模、钢筋变形、预埋件损坏时,应迅速通 知有关值班人员修复或更换,并在修复后报请质检人员确认。 5、仓面负责人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采取书面形式将本班的 生产情况及其他注意事项向下班次交接清楚。
支撑卡具
五、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1、开仓浇筑前,盯仓质检员依据仓面设计进行详细对照检查, 检查内容:人员、材料、手段、机具、备用设施是否到位; 模板、钢筋、缝面、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2、混凝土浇筑严格实行挂牌上岗,每个仓都必须挂仓面设计。 仓面管理人员均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填写好施工记录。
3、在混凝土现场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均应配备通讯工具,设定 专用频道,保证在浇筑过程中联络畅通,加强信息传递与反 馈,确保浇筑施工顺利进行。
2、岩面渗水采取合理引排措施,确保渗水引排至仓外。 3、基岩面或混凝土缝面冲洗必须彻底,油污严重处应用清洗

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随着社会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混凝土梁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质量控制1. 混凝土材料选择与质量监控混凝土梁的质量直接受混凝土材料的影响。

在施工前需仔细选择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等。

需要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必要的质量监控和检测。

2.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混凝土梁的施工离不开模板支撑,而模板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在进行模板安装和支撑时,应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和几何形状等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需要检查模板的固定和支撑是否稳固可靠。

3.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钢筋起到混凝土梁的加固作用,其质量对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应确保钢筋的数量、规格和布置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需要检查钢筋的质量和连接情况是否合格。

4.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安全管理1. 工地准备和施工组织在混凝土梁的施工前,需要对工地进行准备,包括施工场地的平整、通风和安全设施的设置等。

针对混凝土梁的施工特点,合理组织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高空作业安全混凝土梁的施工通常涉及到高空作业,工人需要进行高空操作。

在高空作业中要加强对工人的防护和安全培训,同时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防护网等,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3. 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混凝土梁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

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培养,对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安全使用进行监督,以及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等。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方法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方法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讨论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方法,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工艺控制和成品检验等方面。

一、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和骨料等。

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原材料进场时,应对水泥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密度、凝结时间和标号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还需对砂石和骨料进行粒度、含泥量和含水率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二、配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关键。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进行合理的配比设计,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水灰比、砂石比和骨料用量等参数,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过程,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施工中的浇筑和振捣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是确保混凝土密实性和均匀性的关键步骤。

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出现砂浆分层和空隙等问题。

同时,在振捣过程中,应注意振捣时间和振捣次数,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四、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进行适当的养护,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保湿、覆盖和温度控制等,以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和温度变化过大。

同时,还需注意养护时间和养护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五、混凝土成品的检验混凝土成品的检验是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最终评估。

成品检验主要包括强度试验和工作性试验,对于不同用途的混凝土,还需进行其他特殊性能的检测,如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等。

通过成品检验,可以评估混凝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指导。

六、控制方法的优化与改进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方法是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检测手段和技术,如无损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等,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检验和控制水平。

同时,还可加强质量管理和施工监督,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

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

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施工技术等因素,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

首先,合理选择原材料。

混凝土的主要配料是水泥、骨料、砂浆和外加剂,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材料,砂浆是混凝土的填充材料,而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质量好、品种合适的原材料,保证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其次,合理设计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砂浆和外加剂在混合时的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抗渗性和耐久性。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的要求,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同时考虑到原材料的特性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第三,掌握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较大。

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会受到影响;搅拌时间过长,易造成混凝土的过度塑性,增加水泥胶体的流失和空气含量的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掌握好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性能。

第四,合理施工和养护。

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过程对混凝土质量同样非常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均匀性,通过振捣、刮平、打磨等工艺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实性。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采取湿润养护措施,避免混凝土的过早失水和开裂。

同时,在养护期内需要定期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和表面质量,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最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原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监督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评估。

总之,控制混凝土质量需要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搅拌时间的掌握、施工和养护过程的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1、目的为加强我公司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各个工地混凝入管理流程,提高施工水平,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个工程;3、工作程序3.1 混凝土配合比由项目工程部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工艺的要求,提前2个月提出该工程所使用配合比的技术要求,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填写委托单交试验室;3.2 试验室根据工程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要求,协同物资部门对该工程拟使用的材料进行选择,并进行配合比试配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配合比试配;3.3 试验室根据试配的情况,优选出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将配合比报验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并批准的配合比才可使用,复验不合格的退回试验室重新进行试配;3.4 根据配合比选定的材料,由物资部门组织原材料进场,进场材料应该严格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对方和贮存,并予以标示;3.5 材料进场后资部门应及时填写材料检验委托单并交试验室,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由试验室按照标准规范规定的取样方法取样进行抽检,检测合格的材料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不合格的由试验室通知物资部门组织材料退场并予以记录;3.6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部门应定期联系仪器检定单位对搅拌站称重计量系统进行校验,确保搅拌站称重计量系统的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3.7 浇筑混凝土前,由工程技术部门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通知质检部门检查,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查,检查合格方可浇筑;3.8 检查完毕应有工程技术部门填写混凝土浇筑令,并有木工组、钢筋组、电工组、测量组、搅拌站、物资部、工程部、质检部、试验室等班组和部门会签,并经项目领导签字,签字完毕后将浇筑令交试验室,由试验室依据浇筑令并结合当天原材料含水情况出具混凝土生产通知单,并将混凝土生产通知单交搅拌站;3.9 混凝土搅拌站接到混凝土生产通知单后应在此对搅拌站生产系统、混凝土输送泵再次进行检查,并根据生产通知单上的施工配合比将数据输入搅拌站控制系统;3.10 混凝土开盘时试验室值班人员应对已经输入搅拌站控制系统的配合比再次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生产;混凝土开盘后,试验室值班人员应立即进行拌合物性能测试,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观察混凝土有无泌水等异常现象;3.11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搅拌站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如遇砂石料含水有变化,须进行调整时,必须经试验室值班人员许可,并予以记录;3.12 混凝土入模后,现场值班技术员应认真进行观察,若在振捣出现泌水、翻砂、混凝土流动性差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试验室值班人员并停止浇筑,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浇筑;3.13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现场值班技术员应对支架、模板、预埋件等不断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爆模、漏浆、支架沉降等现场的发生;3.14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试验室应全过程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控,及时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抽测,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取样留置试件;3.15 浇筑完毕后工程技术部门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对构件进行养护;4 控制要点4.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4.1.1水泥的质量控制1选用水泥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2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3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 袋;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4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5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 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4.1.2细骨料的质量控制1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 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细骨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海砂时,其氯离子的含量对于钢筋混凝土应符合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2细骨料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砂细度模数应在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3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砂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尽量避免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或采取必要的措施;4细骨料在、采集、运输与储存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4.1.3粗骨料的质量控制1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 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泵制造厂的规定;2粗骨料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3㎝的碎石、破碎卵石、卵石,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 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其他情况下,如有必要时也可进行岩石的抗压强度检验;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大于或等于C30 的混凝土,不应小于2,其他不应小于;4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碎石或卵石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尽量避免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或采取必要的措施;5 粗骨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储存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并保持洁净;4.1.4 水的质量控制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2计超过水的质量/cm3水不得2 污水、pH 值小于5 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4使用;3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4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4.外加剂的质量控制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如果使用一种以上的外加剂,必须经过配比设计,并按要求加入到混凝土拌和物中;在外加剂的品种确定后,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2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通过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如坑渗标号等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本规范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3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4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5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4.掺和料的质量控制1掺和料包括粉煤灰、火山灰质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等,应由生产单位专门加工,进行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其技术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料GB/T2847、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203等标准的规定;对品质量有怀疑时,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查;2 掺和料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 4.2、配合比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施工技术条件,配制的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考虑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以及材料质量可能的波动;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包括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经过试配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积累资料,为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据;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并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4.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4.3.1设备计量偏差控制1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变化及拌和物和易性的变化,所以定期对称量设备进行校验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2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规定: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称量允许偏差为±1%;砂、石允许称量偏差为±2%,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3对于小型工程现场采用人工加料时,应严格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应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4对于较大的工程,应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4.3.2坍落度控制1骨料级配的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骨料在生产、运输以及搅拌过程中,可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骨科的级配,故严格控制骨料级配,确保混凝土的质量;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做到车车目测,随机抽测,决不让不合格的混凝土进入工程;由于坍落度偏小使其流动性也无明显好转,且泵车容易堵塞,影响施工,不利于振捣,有可能造成峰窝麻面等质量事故;坍落度偏大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拌和物离析,粗骨料下沉到模板底部而水泥浆浮在上面致使混凝土表层水泥浆过多,水灰比过大,成为一层强度低的薄弱层,致使表面产生裂缝等质量事故;4、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4.1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尽量缩短浇筑时间间隔,避免分层面产生冷缝,混凝土振点应从中间开始向边缘分布,且布棒均匀,层层搭扣,遍布浇筑的各个部位,并应浇筑连续进行;4.2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撬振模板、钢筋,每一振点的振动时间,应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逸出为止,一般为20~30s,避免过振发生离析;4.3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大于浇筑层厚度;振捣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砂浆飞溅,及时清理溅于模板内侧的砂浆;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采用“快插慢拔”、均匀的梅花形布点,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4.4 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4.5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 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4.6合理安排调度,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积压或供应不足,引起过大的坍落度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件编号:TSYKT/ZD-GC-05-(A)2017新建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铁厂沟至塔城段工程总承包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办法(A 版)铁三院克塔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部2017 年 3 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和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通知》(工管质安函【2014】169号)、乌建指工[2015]40号文等文件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铁路克拉玛依至塔城线铁厂沟至塔城段(以下简称克塔铁路)工程项目。

第二章混凝土设计第三条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1.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应满足铁路总公司对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及《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等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施工图设计在结构设计中应根据结构的设计年限、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不同的结构部位等情况确定其耐久性设计指标(强度、耐蚀性、抗裂性配筋等)。

3.施工单位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抗碱-骨料反应、电通量等指标的要求。

除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强度、耐蚀性、抗裂设计外,应核对工程所处的水环境及其它环境条件与设计是否相符,做到及时调整。

第三章混凝土原材料第四条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TB10424-2010)要求做好进场原材料试验检验工作,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

第五条水泥。

宜优先使用散装水泥,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并按照进场先后顺序使用。

施工单位对水泥试验数据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当水泥指标波动较大时,应与水泥生产厂家及时进行沟通,确保水泥质量稳定。

第六条骨料。

粗骨料粒径应符合要求,表面应洁净,不应有裹粉、裹泥或被污染等情况,各级配径应分仓存放。

细骨料一般使用中粗砂,料源困难地区按规定可使用机制砂的,投入使用的机制砂必须是经专门加工并经检验确认符合标准要求的,禁止使用石粉石屑做为细骨料。

使用山砂、粗砂、特细砂应经试验验证。

不同细度模数的细骨料应分仓存放。

第七条外加剂。

外加剂的选择要与水泥的化学性能相适应,每批外加剂进场后必须与现场使用的水泥及矿物掺合料进行相容性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使用;当水泥出现质量波动时,应逐批与外加剂进行相容性试验。

要严格控制外加剂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第四章混凝土配合比第八条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按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的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

第九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等进行设计。

其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最大限值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胶凝材料最大用量、胶凝材料最小用量、矿物掺合料范围、水胶比、砂率、浆体比等参数限值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2第十条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等进行设计,并通过计算、试配、试件检测和试浇筑后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的检验和计算项目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表6.3.1的规定。

第十一条各类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监理单位审核、验证、批准后实施,在总包单位安质部备案。

第五章混凝土拌和第十二条混凝土拌和必须按照工厂化生产要求在集中拌和站完成,设备配备、维修保养必须满足施工生产要求,称量设备必须经过标定合格,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量程校准,消除称量误差。

第十三条推行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配料采用自动计量系统、自动记录和超标报警系统,发现计量超标必须立即处理。

拌和站操作系统必须保证生产数据库不能人为改动,总包、监理和建设指挥部能远程监控,数据资料能实时上传。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每周应对水泥、粉煤灰、矿粉、水、外加剂进行一次使用量程校准。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计量误差超标,试验人员必须及时进行调整、校准,并详细记录;同时还应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废弃和记录。

每周必须将生产记录打印并妥善保存。

第十五条混凝土拌合前,应根据粗、细骨料的实际含水量与理论配合比的差值调整拌合物的用水量,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监理单位见证试验确认。

第十六条严格执行混凝土首盘鉴定制度,加强对砂和骨料含水率、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的检测,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应由试验人员及时进行调整,调整过程要求有监理工程师全过程见证并做好文字和影像记录,经调整后仍然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应做报废处理并记录,调整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3第六章模板及支(拱)架工程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地基承载力、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模板及支(拱)架施工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模板强度、支(拱)架强度和刚度、地基处理、挠度及变形等项目均应按所承受的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进行计算,其弹性缩量、预拱度和沉降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模板及支(拱)架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单位应组织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复核验算。

一般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核后实施。

结构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监理单位审核后总包单位审定并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桥梁混凝土工程均应采用优质钢模板,强度和刚度满足相关要求,不得采用组合钢模板。

面板应选用优质钢板,模板拼缝宜采用对口缝并严格控制对口缝误差。

模板在使用前需进行预拼,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九条桥梁墩台正面采用带拉杆钢模时,拉杆直径不宜小于25mm,拉杆水平、竖向位置严格一致。

拉杆应外套PVC管,PVC管与模板需套钻孔,施工中出现套钻孔误差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防止漏浆而影响外观质量。

模板隔离剂严禁采用废机油,应采用隔离剂。

涵洞及路基支挡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应优先采用整体钢模,确需采用其它材质的模板时,应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并满足整体钢模所达到的外观质量要求。

第二十条模板及支(拱)架的材料进场后,总承包项目部应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确保质量合格。

第二十一条模板及支(拱)架的安装必须按照审批后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总承包项目部进行抽检。

4第七章混凝土浇筑第二十二条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和运输时间,防止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保证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仍保持规定的性能。

运输设备根据季节采取保温或隔热措施,如夏季采用遮阳套、冬季采用棉套等,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造成坍落度损失过大或受冻。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搅拌运输车的管理和抽查,防止运输途中随意停转或加水。

第二十三条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人员配备、机具配置、施工工艺及各项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符合施工条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必须有施工单位带班人员全过程旁站。

浇筑施工除遵守相关规定外,现场应定期检查混凝土坍落度,若坍落度不足时,严禁擅自加水,应在试验人员的指导下采用添加减水剂、延长混凝土运输车自搅拌时间,或退回拌和站添加水泥浆的方法解决。

第二十四条混凝土应加强振捣,插入式振捣棒不得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将其推向远处。

对混凝土梁、箱桥等混凝土宜采用侧振并辅以插入式振捣成型。

第二十五条混凝土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标养、同养试件严禁一次制作。

同养试件应采用最后一盘封顶混凝土制作。

第八章混凝土拆模与养护第二十六条拆模前应试压同养试件,试件强度达到《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表4.3.1要求后方可拆模。

第二十七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确定,混凝土养护的最低期限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5表6.4.9的相关规定。

第九章混凝土试验检验第二十八条试验室应制定试验检验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落实到位。

未经验收合格不得开展试验检验工作。

第二十九条试验室应配备信息化管理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安装功能参数、数据格式和使用要求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要求,且经评审通过的信息管理系统。

铁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能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第三十条试验室人员资格与数量应满足《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Q/CR 9204-2015 )要求,试验检验人员应持有效的资格证书并经铁路工程试验检验专业培训合格,资格证书有效期内,试验检验人员应至少参加1 次专业继续教育培训。

第十章拌和站管理第三十一条加强拌和站专业化管理。

拌和站要实行专业化管理,积极推行混凝土专业化公司管理拌和站,自建拌和站应由施工单位正式员工管理并实行站长负责制。

拌和站的工作人员均须参加培训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

第三十二条加强拌和设备选型。

要选用符合铁路行业标准的拌和设备,特别是要保证配料精度。

进入铁路市场的拌和设备要按规定进行标定和校准,要按照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混凝土拌合站》(通临【2012】8401 )要求进行动态计量精度检定,工控系统软件参数按规定设置后必须锁定,不得人为调整。

第三十三条严格拌和站验收程序。

拌和站应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地点、规模、6数量进行建设。

建设前施工单位应按照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混凝土搅拌站》(通临【2012】8401 )要求编制,建站规划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施工单位按批准的建站规划方案报总包项目部备案,确保实施到位。

拌和站建成并经过试生产后,总包项目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信息化管理应作为拌和站验收的主要项目,未安装拌合站管理信息系统或实施不符合要求不得通过验收。

第三十四条切实发挥信息化管理效力。

拌和站要使用经评审合格的信息化监控软件,应督促信息化软件厂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软件功能以满足管理需要。

严禁加装数据过滤软件或设置数据过滤功能、改变设备控制参数、人为更改监控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

第十一章季节施工第三十五条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施工单位应编制冬期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施工工点和部位、施工方法、气温监控量测措施、原材料保温措施、冬期混凝土配合比选定、养护措施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