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第一章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论
1.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特征
1.2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1.3 心理健康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
1.4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心理健康知识
2.1 情绪管理和情绪调适
2.2 压力管理和压力释放
2.3 恐惧和焦虑的应对
2.4 抑郁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2.5 自我认知和自我塑造
2.6 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
第三章:心理健康维护
3.1 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
3.2 良好睡眠的重要性及培养
3.3 应对挫折和困难的策略
3.4 整合自我价值观和核心信念
第四章: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处理
4.1 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预警
4.2 沟通、倾诉和寻求帮助
4.3 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策略
4.4 分享他人的心理健康资源
第五章:心理健康在学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5.1 心理健康对学习和工作的积极影响
5.2 心理健康对身心健康的维护
5.3 心理健康对自我发展的推动
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
6.1 心理健康知识的实际应用
6.2 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个案研讨
6.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操作
6.4 个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集体解决
通过以上课程目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心理韧性,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业和生活质量。
第一章 第一节 认识心理健康(教案)
第一课认识心理健康第一节懂得健康价值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健康”、“心理健康”的状态。
2.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全面理解心理健康,正确认识自我。
准确把握心理健康的意义,懂得健康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导向提问、比较法、课堂讨论四、教学主要内容:课程导入:在这个世界上,对每个人来说,生命是宝贵的,健康是公平的。
我们珍爱生命,就必须珍爱健康;我们热爱生活,就必须热爱健康;我们追求幸福,就必须追求健康。
健康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是我们快乐生活的源头,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心理健康呢?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者性格,如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内敛;其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最后,我们每个人面对某人、某事或某物都会有一个因认知的变化而出现情绪变化的过程,如乐极生悲、爱而生恨。
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称为心理。
心理依附于感官和大脑。
如果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感觉器官接收到外部信息,大脑会对之做出认识和反应。
如果这种认识和反应是正确的、积极的,并能带给我们持续的愉悦,使我们能良好地适应环境、参与社会活动,那我们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
当然,对于心理健康还有许多的解释:有的认为是人们对环境能高效愉快地适应;有的认为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适应良好,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有的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和人格统一性,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
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能够充分促进个人发挥最大潜能,能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以下特点: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在学习、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愉悦感、幸福感很强。
*资料卡片(二)心理健康的标准绝对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不存在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详解
(四)个性健全教育 个性健全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健康人格 的标准及培养途径,在客观准确地认识自 我、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修身养性,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个性,并通 过有意识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 心和正义感完善的人格。
(五)人际和谐教育 人际和谐教育是在帮助大· 学生把握人 际关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特点规律的基础 上,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 和人际交往艺术,学会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 处,与教师、同学、家长、朋友、异性等保 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悦纳他 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 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1.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 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 一。如果仅仅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大学 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又是经过中学及高考 的多次体检合格而进入高校的,患有各种严 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但这种现象往往掩 盖了部分学生 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的事实。若 仔细观察和深入调查,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 这一群体,实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1.1.2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心理上一种持续、 积极、有效率的状态。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 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提出。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心理健康 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 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维持心理 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 施。
(二)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大学生富有青春气息,对生活充满激情 和活力。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逐步熟悉、 适应和深入展开,及参与社会交往和联系 增多,社会性需要增强,他们的情感也日 益丰富、强烈、发展、完善。但是容易出 现情绪波动。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上册目录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上册目录《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上册目录》
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
1.1 什么是心理健康
1.2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1.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章: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1 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2 同伴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3 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三章: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预防
3.1 抑郁症的症状与识别
3.2 焦虑症的症状与识别
3.3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的预防
第四章: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4.1 情绪管理技能的培养
4.2 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
4.3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五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5.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5.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5.3 家庭与社区心理健康支持的建设
这是一本高中上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问题识别与预防、维护与促进以及实践操作。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还能够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健康管理技巧,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应用与实施。
这将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心理健康 基本知识
乐,对生活充满希望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同步练习
C.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既不顽固执拗、轻率鲁莽、 言行冲动,也不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害怕困难
D.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 E.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
E.情绪异常低落,表现为极度忧伤、绝望、疲劳、身体疾病 等
F.一般这类患者的眼睛似乎与别人的不一样,好像“懒惰的 眼睛”,会漏掉许多明显的信息,表现在学习时视而不见, 可以把整个题丢掉,事后却说自己没看见这道题
7.当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时,主要通过以下哪几种途径解决()。 A.心理调适 B.心理发泄 C.心理治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章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三、中职生的生理发展特点
1.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 从年龄上看,中职生相当于高中生,这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
理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即青春期。中职生的身体生长速度 逐渐减慢,但已基本接近成人的标准,趋于成熟,在体态上 逐渐趋于匀称,体型也已稳定,骨骼骨化过程基本完成,肌 肉力量还在发展,所以外表看来,中职生已是一个成人。脑 的结构和机能已和成人相等,神经细胞已发育完全,神经过 程的兴奋和抑制达到平衡,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机能更加完 善。同时,中职生的性机能已经发育成熟,性意识越来越强 烈。
B.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里的某些想法、冲动、情绪等,患者 能认识到这些是不必要的,很想摆脱,但又摆脱不了,因而 十分苦恼
C.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 往往会出现显著的、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将面 临窘境或耻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同步练习
D.由于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的不同步,恋爱受挫往往使他们 心灰意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健康及其标准1.健康:实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是生理健康(生理无重大疾病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的十条标准(略)二.心理✧历史上,相当长一段实际,人们曾经认为心理是产生智力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心脏的机能。
✧亚里斯多德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却而已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静态形式,包括自我意识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2)情感过程:情绪、情感3)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1)自我意识2)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3)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中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卫生联合会心理健康分为狭义的心理健康和广义的心理健康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状态。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即除了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也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章 心理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第二节心理学基本知识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庞勒(Gustave Le Bon)在《乌合之众》中曾说:“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包括一切帝国的建立者、杰出政治家、领袖,甚至说得平庸一点,一群人中的小头目,都是不自觉的心理学家,他们对于群体性格有着出自本能但往往非常准确的了解。
”一、心理1、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类。
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通过心理现象可以反映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类。
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者紧密联系。
心理活动的实质,大脑的机能,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反映的过程。
从兴奋与抑制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理过程看,心理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心理活动则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而进行信息的摄取、储存、编码和提取的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绪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三个方面,它们不是彼此独立和并列的三种心理活动,而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
人类心理活动的特点: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2.1 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根据主观控制不同程度,可分为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并进行有效控制的心理活动,其特点有三:(1)能用言语的形式将完成活动的知识明确地表示出来;(2)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3)能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主动控制。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进行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活动。
能够运用语言与数字进行演算与辩证逻辑思维是典型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实质性特征。
2.2 一种理解: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的同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第一章心理健康绪论第一节心理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
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影响因素遗传、先天因素 生物理化躯体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 然而 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统计调查及临床观察 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血缘关系。
同时 遗传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存在的 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神经类型及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的身体特征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
(二)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恶劣 生活习惯不当如摄取烟、酒、食物的过量等 都会影响和损害身心健康。
其次不良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此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由此带来心理的不适。
(三)实践因素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 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 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
由于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 都会给其带来压力 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适应 因此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较严重、突然 个体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四)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对个人心理发展而言 早期教育和家庭环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 个体早期环境如果单调、贫乏 其心理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并会抑制其潜能的发展 而受到良好照顾 接受丰富刺激的个体则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佼佼者。
《心理健康》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乳、婴、幼儿时期心理异常的表现 及措施
(一)智力落后 智力落后,又称弱智,医学上称为精神发育迟 滞。它是指孩子在发育阶段由遗传因素、环境因 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引起的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 应能力不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为 1—10‰。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轻度者高达 30‰,重度者为4‰。
(二)缺乏父母综合征
《心理健康》
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成立时,给人类的健康下了一个具有 权威性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 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 好状态” 。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①智力正常; ②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 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④人际关系和谐; ⑤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⑥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青壮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高考落榜
高考对于青年人来说,可能是人 生的一个转折点。在高考过程中学 生内心要承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 会的巨大压力。在高考之后,学生 似乎可以放松,但其内心却充满焦 虑。
(二)择业与确定方向 如果说人生的轨迹是由大大小小的 选择构成的。那么人在青壮年时期 对职业的选择就是最重要的人生选 择之一。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太 多太多的机会,使青年人左右人生 经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然而当 我们惊喜之后,却发现面对众多的 选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迷惘。
(三)、行为方面的因素:人的行为总是会得到 来自外界环境和内心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反过来 又会影响人的内心,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四)、环境方面的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这些也会直接 影响心理健康。
(完整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完整版)第⼀章⼼理健康概述⼤学⽣⼼理健康教育(天师⼤版)第⼀章⼼理健康概述导学:历经⼗⼏年的学业打拼,终于跨⼊⼤学校门,此刻你会发现:⼀个⽬标的实现意味着开启了另⼀段新的⼈⽣⾥程。
下⼀个⽬标是什么?再次启程,努⼒打拼,积极进取的动⼒来⾃哪⾥?是什么⽀撑你应对⼈⽣中的各种挑战?适应和发展是⼤学期间成长的两⼤主题。
初⼊⼤学,⾯临的第⼀个问题⾸先是适应。
这是今后开启任何⼀段新的⼈⽣旅程时必须⾯对的⾸要问题。
新的环境、新的⽣活⽅式、新的⼈际关系、新的学习任务、初次与原⽣家庭分离……⽣活⼏乎进⼊全新的模式,需要在很长时间内,耗费⼀些精⼒让⾃⼰尽快了解和接受⽅⽅⾯⾯的变化,尝试新的⽅法,有效应对各种新问题。
良好适应之后才能尽快进⼊发展期。
发展意味着能与所处环境相融合,良性互动;找到适合⾃⾝、有利于他⼈和社会的成长⽅向,充分利⽤现有资源,充实⾃⼰,塑造⾃⼰,不断发掘⾃⼰的潜能,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增长经验,成就理想的⼈⽣。
⾸先让我们了解⼀下本章的学习⽬标。
认识⼤健康观,了解⼼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幸福⼈⽣的必要因素。
从⽣物—医学、⼼理—⾏为、社会—⽂化三⼤视⾓了解影响个体⼼理健康成长的因素,全⾯关注⾃⾝及他⼈的健康。
学会使⽤⼼理健康的标准,评估⾃⾝及他⼈的⼼理健康状况。
关注⾃⾝及他⼈的⼼理健康,⾃觉维护⼼理健康,主动提升⽣命质量和幸福感。
第⼀节⼼理健康与幸福⼈⽣1.⼤健康观1.1“理想⼈⽣”1.2 幸福⼈⽣的要素幸福感可以理解为,能使健康状态得到改善,以及⽣活满意度得到提⾼的⾏为模式采纳过程。
汇总很多⼈对“幸福⼈⽣”的解读,抽取出三个基要因素:健康(⾝⼼)、⼯作(或事业)和家庭(⼈际关系的核⼼),⽤⼀组数字表⽰: 1 0 0。
第⼀个“0”代表⼯作第⼆个“0”代表家庭“1”代表的健康包括⾝⼼两个⽅⾯假如⼯作和家庭都达到了理想的状态,但若没有前边的“1”,⼈⽣不仅谈不上圆满,你上交的这份“幸福⼈⽣”的答卷也只能是“0”分。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了解健康的内涵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并学会去判断。 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人生发展的意义,并能用所学知识调整心态,规划人生。
第一节
一、健康的含义
科学的健康观
1.传统观点认为:健康是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2.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 3.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 心理 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心理,可人为地分成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卫生,是保卫生命、维护生机的意思。
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 三、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注意事项 (一)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二)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四)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第二节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 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标准含义的发展 2。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 意志健全 人格完整 自我评价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正常义:一是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重含义是增进人
的心理健康,以维护心理健康为目标和内容的一种工作,又称“心理辅导”。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 的概念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上册目录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上册目录
第一章:心理健康及其重要性
- 1.1 什么是心理健康
- 1.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章:心理健康问题与压力管理
- 2.1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 2.2 压力的来源与影响
- 2.3 压力管理技巧
第三章:情绪与情感管理
- 3.1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
- 3.2 情绪调节与情感管理技巧
第四章:自我认知与自尊自信
- 4.1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 4.2 自尊自信的培养与提升
第五章: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
- 5.1 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5.2 人际交往技巧与沟通技巧
第六章:适应与应对能力培养
- 6.1 适应能力的意义与培养方法
- 6.2 应对困难与挫折的技巧
第七章: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
- 7.1 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7.2 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八章: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
- 8.1 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8.2 家庭冲突解决与沟通技巧
第九章:心理健康与社交媒体
- 9.1 社交媒体的影响与挑战
- 9.2 健康使用社交媒体的建议
第十章: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预防 - 10.1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
- 10.2 预防心理疾病的方法与策略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
- 11.1 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11.2 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与途径。
心理健康 第一章
个性心理
性格和气质 能力和智力
第心一理章健 康概述
认知 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过程是人的最 基本的心理过程,一般概括 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等 心理活动过程。
第一节 心理与健康
心理过程
情感 心理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 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 要,总会做出一定的评价, 并产生 满意、喜爱、恐惧 、愤怒等主观体验,这些现 象就是情感心理过程。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的多种心理活动特点的一种独特 的结合形式。其中包括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对现 实环境和完成活动的态度上的特征,即性格。智能,指完 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智力和能力。
第心一理章健 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与健康
(二)心理健康
健康 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 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 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由 此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 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 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 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 一种良好 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狂妄自大;对自己的缺 陷、不足不回避,能改则改,无法改变的就欣然接受。 (六)人际关系和谐
1
心理健康概述
2
心理适应
3
自我意识
4
健康人格
5
学习成才
6
人际交往
7
恋爱与性
8
绿色网络
9
情绪管理
10
职业生涯规划
11
挫折应对
12
珍爱生命
第心一理章健 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与 健康
第二节
大学生常 见的心理
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从中学到大学,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大学所处的年龄又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以这种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心理发展之路必定是坎坷不平、动荡不安的。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主要为: 1、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2、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管片面性 3、情感丰富,但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4、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 5、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社会需求迫切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
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都倾向于认为: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特性。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
2.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
1、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3、心理不健康不能完全等同于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4、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五、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生活适应问题 2、学业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 4、恋爱与性问题 5、情绪问题 6、生活压力问题 7、就业与择业问题
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综合造成的。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社会对其期望和要求也相对较高,大学生自我定位也较高,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自然也较大,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的因素又包括社会竞争的压力、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两个方面。 2、学校环境因素 (1)生活环境的压力 (2)学习环境的压力 (3)个人情感的压力 (4)人际关系的压力 3、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期望值的压力 (2)经济困难的压力 4、自身缺陷因素
员工心理健康手册
员工心理健康手册第一章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2)1.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 (2)1.2 心理健康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3)1.3 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3)第二章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3)2.1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3)2.2 情绪管理技巧 (4)2.3 应对压力的方法 (4)第三章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 (5)3.1 人际沟通技巧 (5)3.1.1 倾听与理解 (5)3.1.2 表达清晰 (5)3.1.3 尊重他人 (5)3.1.4 建立信任 (5)3.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5)3.2.1 提高工作效率 (5)3.2.2 增强团队凝聚力 (5)3.2.3 创新思维 (5)3.2.4 提升企业竞争力 (6)3.3 化解冲突的策略 (6)3.3.1 沟通与交流 (6)3.3.2 换位思考 (6)3.3.3 寻求第三方协助 (6)3.3.4 调整心态 (6)3.3.5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6)第四章职场压力与应对策略 (6)4.1 职场压力的来源 (6)4.2 应对职场压力的方法 (7)4.3 建立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7)第五章职业规划与个人成长 (7)5.1 职业规划的意义 (7)5.2 个人成长的方法 (8)5.3 实现职业目标的策略 (8)第六章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9)6.1 企业心理健康活动策划 (9)6.2 员工心理健康培训 (9)6.3 心理健康宣传与推广 (10)第七章心理咨询与服务 (10)7.1 心理咨询的种类与作用 (10)7.1.1 心理治疗 (10)7.1.2 心理咨询 (10)7.1.3 心理测评 (10)7.2 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 (10)7.2.1 企业内部心理咨询服务 (11)7.2.2 社会心理咨询服务 (11)7.2.3 网络心理咨询 (11)7.3 心理咨询的注意事项 (11)7.3.1 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11)7.3.2 保持诚实、开放的态度 (11)7.3.3 保持咨询的连续性 (11)7.3.4 遵守保密原则 (11)7.3.5 适当调整期望 (11)第八章疫情防控与心理健康 (11)8.1 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1)8.1.1 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11)8.1.2 疫情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2)8.1.3 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2)8.2 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方法 (12)8.2.1 保持积极的心态 (12)8.2.2 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 (12)8.2.3 保持社交互动 (12)8.2.4 学会心理调适技巧 (12)8.3 疫情防控与心理健康宣传 (12)8.3.1 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12)8.3.2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12)8.3.3 建立心理健康支持系统 (13)8.3.4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13)第九章家庭生活与心理健康 (13)9.1 家庭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3)9.2 家庭关系调适技巧 (13)9.3 家庭生活与工作平衡 (14)第十章企业心理健康体系建设 (14)10.1 企业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 (14)10.2 心理健康政策与制度 (14)10.3 企业心理健康文化营造 (15)第一章心理健康基础知识1.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健康状态,能够适应生活压力,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具备积极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小刚:“我妈那张嘴,我能说得过她?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似乎我也没有 更强的理由可以说服她,于是我就妥协了。”
·听完小刚的心里话,张帅似乎对小刚理解了很多,这个问题看似是小刚的问题,但是又与 小刚和妈妈的关系密不可分。
佳的状态。” “软实力”
健康新理念
· 1、心理健康是一种相对的状态,而不是指“十全十美”; ·2、心理健康是指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异常心理或行为的偶尔出现以及轻微情绪失
调,如能恢复正常,则不能认为是一个人心理不健康; ·3、心理健康可以用一系列具体标准来描述,但这种描述通常是一种全面的理想要求,不一定能全部
·挂完电话后张帅顿时感觉压力很大,同时也很纳闷,小刚一直都是比较听话的学霸啊, 怎么突然就沉迷于游戏了呢?怎么就这么自甘堕落呢?我得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案例:
·张帅立即发信息给小刚约他吃饭,过一会儿小刚回了信息,约了时间地点一起吃饭。到了 时间张帅先到了约定的地点,过了10几分钟小刚来了。
· 张帅:“忙啥呢,怎么还迟到了。” · 小刚:“没忙啥,有点事情耽误了。” ·张帅:“是不是在玩游戏啊,阿姨给我打电话了,说得我好担心啊,咱们关系这么好,我
界限纠缠的家庭
亚系统之间的界限比较僵硬,成员 亚系统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成员之间的
之间的距离比较疏远,虽然彼此很 距离比较近,家庭就像一锅粥,虽然彼此
独立,但缺乏情感上的联结。
的情感联结很多,但成员会缺乏独立性。
案例:
·小刚是张帅高中时的好友,也在同一个城市上过大学。有一天张帅突然接到小刚妈妈的 电话,电话那头小刚妈妈特别焦急地说:“张帅,你赶紧去看看小刚吧,他现在整天玩 游戏,给他打电话也不接,发信息也不回,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很多课都没去上,我真 是担心死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5.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 之一。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人际吸引的条件 及人际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及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掌握克服 不良的交往心态和行为的方法,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掌握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积极愉快地生活。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人格决定命运。人格是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而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也是心理素质的 核心,良好的人格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本书通过 介绍有关人格的知识和相关理论,使大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 的人格特点,理解他人的个性,找到优化自己性格的方法, 主动完善自己,培养健全人格。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与罗杰斯心理健康观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 要代表。在马斯洛看来,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只有充分实现个人的潜能、实现人生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 为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即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是一个需 要付出代价的过程。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也并不是完美无缺 的,他们只是比其他人更接近完善。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10. 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本书通过介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模 式与判断标准,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 表现和特征以及鉴别心理疾病的常识,使大学生认识到心理 疾病的危害,提高心理保健和心理疾病的防治意识。 1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教育工作者知道什么是心理咨 询与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模式有哪些, 常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 定的蓝本。
(1) 精神分析派——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 部分组成。当三者平衡和谐时,人格就趋于完善,如果三者 关系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出现心理冲突和焦虑,严重的会出 现心理疾病。心理不健康的人与健康人之间并无本质的不同, 即健康与不健康是连续的。健康人蕴涵着不健康的因素,不 健康的人也包含着健康的素质,健康的人若自处不当会变成 不健康,不健康的人只要能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与问题就能 重新拥有健康。因此个人要实现心理健康必须学会:① 正 视并接纳自己,② 学会爱,③ 学会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题】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讨论,引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及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难点: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学会自我心理维护。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谈一谈:
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