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育种方法

【CN109691372A】一种槲蕨人工繁殖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4593.6 (22)申请日 2019.03.08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址 666303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勐仑镇 申请人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蔡传涛 郭昕 黄春球 刘贵周  刀祥生 张珍贤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代理人 张玉 谢乔良 (51)Int.Cl. A01G 22/25(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槲蕨人工繁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槲蕨人工繁殖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年的4-5月或8-9月, 采集野生或人工种植2年生以上的槲蕨根茎作为 人工繁殖材料;2)将采集的槲蕨根茎按照每个繁 殖枝条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叶片进行剪断,同时将 繁殖枝条靠近形态学下端的叶片去掉;3)将已经 剪好的槲蕨根茎的繁殖枝条放在生根剂浸泡液 中浸泡;4)用绳子将已经浸泡生根剂的槲蕨根茎 的繁殖枝条一圈一圈地捆绑在胸径为30厘米以 上的活体树上;5)对已经捆绑在活体树上的槲蕨 根茎繁殖枝条进行除菌处理;6)后期管理:每周 对槲蕨根茎繁殖枝条进行喷水;每月对繁殖枝条 喷施复合肥营养液;7)待槲蕨繁殖枝条长出新鲜 的根和芽的时候, 即可进行槲蕨苗木的出圃。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09691372 A 2019.04.30 C N 109691372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691372 A 1.一种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每年的4-5月或8-9月,采集野生或人工种植2年生以上的槲蕨根茎作为人工繁殖材料; 2)采用剪刀将采集的槲蕨根茎按照每个繁殖枝条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叶片进行剪断,同时将繁殖枝条靠近形态学下端的叶片去掉; 3)将已经剪好的槲蕨根茎的繁殖枝条放在生根剂浸泡液中,浸泡时间为2-3个小时; 4)用绳子将已经浸泡生根剂的槲蕨根茎的繁殖枝条一圈一圈地捆绑在胸径为30厘米以上的活体树上,每株树上根据不同的高度捆绑10-15圈即可; 5)对已经捆绑在活体树上的槲蕨根茎繁殖枝条进行除菌处理; 6)后期管理:每周对槲蕨根茎繁殖枝条进行喷水,喷水量为保证每个植株湿透并有水流出即可;每月对繁殖枝条喷施复合肥营养液;并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喷洒防病防虫的农药; 7)待槲蕨繁殖枝条长出新鲜的根和芽的时候,即可进行槲蕨苗木的出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根剂浸泡液为将“国光”生根剂稀释600-800倍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子为塑料绳、麻绳、尼龙绳、棉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绳为固定时长为6个月以上的可降解塑料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捆绑为按照株距10-15厘米、每圈间隔25-30厘米的距离进行捆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活体树为乔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乔木为橡胶树、小叶榕、黑心树、灯台树、构树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菌处理为使用甲基托布津和/或多菌灵的600-800倍液进行喷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复合肥营养液为使用N:P:K=2:1:1的复合肥配制而成,所述的复合肥营养液的浓度为2‰以内。 2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生物育种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针对不同的生物应采用不同的育种方式,要对各种育种方式进行比较,选择简易、可操作的方式。同一种育种方式应用于不同的生物也会有不尽相同的育种过程,所以我们无论在生产实践中还是有关习题训练中都应灵活应用。 一、几种育种的方法的比较 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 (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2、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1射线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生物因素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时候)。 (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3、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4、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等诱导剂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 5、细胞工程育种 (1)方式: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3)方法: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去掉细胞壁

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比较

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比较(总结整理) 一、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四、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五、细胞工程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方法:(1)植物:去细胞壁→细胞融合→组织培养 (2)动物克隆:核移植→胚胎移植 优点: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有目的地培育优良品种。动物体细胞克隆,可用于保存濒危物种、保持优良品种、挽救濒危动物、利用克隆动物相同的基因背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等。

蝎子的人工养殖办法

增加,应适当增加投喂次数,供应足够的饮水,并及时清除食物残渣,以防其腐败变质。 芒种后,没有交配过的雌蝎会四处乱窜。此时应酌量增加雄蝎的投放数量,以保证雌蝎顺利完成交配。 小暑前,由于环境的温度、湿度适宜,幼蝎生长加快,各龄蝎进入蜕皮的旺盛期,交配过的雌蝎也开始产仔。这时要供给幼蝎1~厘米长的黄粉虫,并添加一定量的配合饲料;孕蝎除供给黄粉虫和土元外,还应增加投喂其他动物性活饵料,使其获得全面营养,以达到产仔快、产仔多、产优仔的目的。 小暑以后,气温较高,这时要间断性地往蝎房、蝎池及栖息板上喷水,以降低养蝎室内的温度。喷水时以雾状为佳,喷水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每天喷水1~2次。另外,还要定期用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硼酸等消毒液对养蝎室进行消毒。若在黄粉虫的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蝎子采食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养蝎者不妨一试 蝎子又名"全蝎"、"全虫",既是-种珍贵的中药材,又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尤其是养蝎提毒,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1 )饲料 蝎子是食肉动物,其饲料来源有以下 4 种。( a )捕捉小虫。菜青虫、豆丹、蝴蝶、蜗牛、蝗虫、蚱蜢等都是蝎子最好的饲料,也可捕捉其它小动物。( b )黑光灯诱虫。晚上用黑光灯诱捕夜蛾、蚊子、蝼蛄、叶蝉类等昆虫供蝎子食用。( c )人工育虫。可用米糠等原料培育黄粉虫作为部分饲料来源。( d )配制饲料。在初春昆虫不足时,及入冬前蝎子旺食期,可供给新鲜的牛羊肉、兔肉、鼠肉等,它们都是蝎的美味佳肴,喂时肉要切碎。喂蝎的饲料-定要新鲜、无毒、无腐败。 ( 2 )设施 蝎子的饲养方式-般有以下 3 种。( a )盆养或缸养,本法便于操作管理,适于初养者,只要用 1 个内面光滑的盆或缸,在其底部铺上 3 厘米的老陈土或盐碱土,土层上摆-些有孔隙的旧木造成的潜伏巢穴,在盆或缸上盖上有孔的盖即可。( b )薄膜围壁式饲养池,池壁用砖砌成,高40 厘米,面积不限。墙内壁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接缝外需粘牢,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乌鳢,俗称有黑鱼、生鱼、斑鱼、蛇头鱼等。乌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去淤生肌、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被人们视为“鱼中珍品”。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乌鳢养殖规模小,效益低,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2011年,东昌府区承担实施了山东省农业推广项目“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推广”,为东昌府区乌鳢养殖高 产高效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此项目共推广乌鳢池塘养殖面积5038亩,平均亩产2042.1千克;平均亩效益从7736元增加到8900元,增长15%,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指标。其主要技术如下: 池塘建设及水源条件 1.池塘条件:项目区乌鳢养殖主要采用集约化养殖集成模式,池塘多采用土池,池深2米~ 2.5米,水深1.5米~2米,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厘米以上。池塘大小一般在1亩~5亩。 2.防逃设施: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池塘 四周的塘埂上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防止乌鳢跳上堤岸。 3.水源水质要求:养殖乌鳢的水源多采用河水、地下井水,地下井水要先经过曝气后再使用。水质要求中性或碱性,pH值为7~8.5。 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抽干池水,铲除过多淤泥。放养前前15天~2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150

千克,现化现用,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曝晒1周后进水,进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 2.水草种植: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如水花生等,供乌鳢捕食、栖息,还可调节水质。宽度约在0.8米~l米,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25%。 3.苗种的选择与放养:鱼种的选择要求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活动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并且规格整齐。放养选用的鱼种是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多数在16厘米~20厘米,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次~2次的分养。放养一般在1月~3月进行。一般放16厘米~20厘米的鱼种每亩2000尾~2500尾。在乌鳢精养池适量搭配不同食性,不同栖息水层中的鲢鱼、鳙鱼等,规格为每尾0.2千克左右,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调控池塘水质,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部分养殖户搭配了大规格鲫鱼鱼种,放养密度为每亩25尾~50尾。 养成管理1.水质管理与调节 在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残饵、排泄物多,这些有机物沉积于池塘底部,作无氧发酵分解,常产生硫化氢、甲烷、亚硝基盐及氨氮等有害物质,使水质恶化。不仅有害于乌鳢的生长,还会导致乌鳢中毒及发生疾病。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化快,容易发臭变黑。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时换水。3月~5月每15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3%。随着鱼体的长大,6月~9月每10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40%,具体看水质变化灵活掌握。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要升高,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性。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属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在鳢属中还有一种鱼叫月鳢,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点秤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间,月鳢体型似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 月鳢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月鳢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色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 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据医药书记载,乌鳢有去瘀生新、补血调养的药理作用,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饲养乌鳢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现 将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析如下: 、乌鳢的生物特性、生活习性 乌鳢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 厘米。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 2 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点。 乌鳢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沟及低洼沼泽的静水草区。乌鳢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乌鳢也能生活。 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 摄氏度,最适宜水温为26—28摄氏度。乌鳢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上器官,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乌鳢善跳易逃,

黑鱼养殖技术介绍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黑鱼畅销国内外,售价昂贵,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种紧俏价高食品。 黑鱼的生活习性 1、生活习性:黑鱼为营底栖生活的鱼类,栖息环境极其广泛。所以说,凡蛙、泥鳅、鲫及各种水生昆虫群栖的场所都是黑鱼喜栖的地方。黑鱼多潜伏在水深1米的浅水处。黑鱼的生存温度为0-41℃,最适温16-30℃,春季水温回升到8℃以上时,黑鱼开始活动,由深水处游至浅水区觅食。水温20℃以上时生长较快。夏季天闷热降雨时,往往会跃出水外匍匐于岸边的湿地上。秋季当水温降到12℃时,停止摄食;降到6℃下,转到深水处活动。冬季水温过低时,埋于淤泥中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能完全越冬。黑鱼能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亦能生存。当水中缺氧时,鱼体可将头露出水面,借鳃上器官,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 pH值:黑鱼一般均能在酸性和碱性的水域中生活。黑鱼善跃:其跳跃能力很强,跳的也较高。在有流水冲击和降雨时更易刺激黑鱼跳跃而逃跑,并常随水流逆行而上。 2、食性:黑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虾类、蛙与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随鱼体大小、季节和水体环境的不同,所摄取的食物的具体种类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其肉食性营养类型的性质。 3、生长:当年孵化的鱼种一般长约150毫米,体重50克左右。2龄鱼体长加速生长阶段,生长旺盛。2龄后,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趋势。水温在20-25℃时,生长较快。 4、生殖 ①性成熟年龄:长江流域一般2冬龄,本地一般第三年开始成熟产卵。 ②怀卵量:一般个体怀卵量为1-3万粒,最大者5-6万粒。不同年龄与不同大小的个体及不同水体的黑鱼其怀卵量不同。

DB34 T 512-2005 乌鳢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DB34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17331489.html, 免费下载

DB34 512—2005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亲鱼池的准备 (1) 4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1) 5 人工催产 (2) 6 受精卵孵化 (2) 7 乌鳢仔鱼培育 (2) I

DB34 512—2005 II 前 言 乌鳢(Channa argus)俗称乌鱼、黑鱼等,属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是 我省重点推广的水产名特优品种之一。 为规范乌鳢人工繁殖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魏泽能。 本标准2005年5月9日首次发布。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17331489.html, 免费下载

DB34 512—2005 乌鳢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鳢亲鱼池塘条件、乌鳢亲鱼的选择、培育、亲鱼的催产、受精卵的孵化、仔鱼的培育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进行乌鳢人工繁殖的苗种生产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3 亲鱼池 3.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300 m2~400 m2,水源充足,注排方便,水质符合NY5051。土质池底,淤泥不超过10 cm。按每667 ㎡池塘面积使用生石灰50 kg~60 kg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2 kg彻底清塘。1周后注水1.2 m~1.5 m。 3.2 防逃设施 池堤四周设0.8 m~1 m高尼龙或聚乙烯网。 4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4.1 亲鱼选择 选留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750 g以上、2冬龄性成熟的亲鱼。 4.2乌鳢的雌雄鉴别 雌鱼腹面和腹鳍条纹呈白色,胸部无黑斑,尾鳍有两列黑斑;雄鱼腹面和腹鳍条纹呈黑色,胸部多黑斑,尾鳍有三列以上黑斑。 4.3 亲鱼培育 4.3.1亲鱼放养 乌鳢亲鱼每100 m2池塘放8~10组,雌雄比例以1︰1为宜。搭养花白鲢5尾,规格100g以上,用以调节水质。 4.3.2 饲料质量要求 小杂鱼、虾要新鲜适口;人工配合饲料符合NY5072,按乌鳢营养需求配比且物理性能良好。 4.3.3饲料投喂 乌鳢饲料主要为小杂鱼、虾,辅以人工配合饲料。当水温达10℃时,即可投食,当水温达23℃~27℃时乌鳢食量大增,此时的投喂量为亲鱼体重总量的10%~15%。 4.3.4亲鱼的饲养管理 1

如何人工养殖洄水(整理)

人工养殖“洄水” 很多热带鱼爱好者在繁殖成功小鱼后,往往又因为捞不到“洄水”,无法给幼鱼合适的开口食,而发生大量幼鱼死亡,从而使繁殖功亏一篑之事。 下面我将人工养殖“洄水”(草履虫)的方法介绍一下。 将稻草洗干净,切成5厘米左右一段一段的。用水煮沸。再添加一些自来水,使稻草和水的比例达到1:100。将水温控制在20-28之间,用强光照射。一般十天后,草履虫就会大量的繁殖出来。 这时应及时捞取,每天捞取1/3左右,并不断添加新水和煮沸的稻草。如此循环,则草履虫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但这样的草履虫,其营养还不够丰富。故在培养之中,我们可在培养液里添加一些豆浆,奶粉,维生素等等。 再补充一点,关于虫种的来源问题。其实我们根本就不必去考虑虫种的来源。培养液(稻草汁)会产生菌,再由菌生成虫。在很多的自来水体里,其实也是有草履虫存在的。所以,一般只要多等两天,我们是不用专门的去寻觅虫种的。 如果不放心,或想快一些得到虫的朋友,也可以找虫种来放入的。去那些有丰富的腐殖质的水域里,其水质要有一些清澈,取一些表面的水回来。装在一个无色透明的小瓶里,对着强光或阳光,细心观察,有无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也就能找到虫种了。如果虫种较多,就是用一般的放大镜也能看见其微虫的了。

洄水主要是含单细胞微生物的吧,洄水不会做,但会培养草履虫,一样是小鱼宝宝的开口食品。 一、实验准备 干稻草、旧稻草垫子、干玉米雄花穗、干荷叶、小麦粒、离芭叶、干酵母、动物内脏(肝、胰、甲状腺等)、蛋黄、牛肉汁(50g牛肉、100g水,煮熟)。 显微镜、放大镜、电炉、恒温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微吸管、解剖针、烧杯、培养皿、凹玻璃片、纱布、吸水纸、大头针、琼胶、质量分数为3%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碘液、葡萄糖、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的洋红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中性红溶液。 1.采集 2.培养液制备 (1)稻草培养液干稻草10g,剪成3Cm长,放人烧杯,加水1000m1,煮沸10~15min,放凉,补足失去水分。在1000mL水面处划一刻度线,便于日后失水再补。 (3)荷叶培养液干荷叶50g,适当撕碎,加水1000mL,煮沸15~20min。 (5)离芭、稻草混合培养液离芭叶25g,加水500m1,煮沸5min,补足失去的水分后,再加稻草培养液500m1。 (7)脏器培养液动物内脏5g,剪碎,加水1000m1,浸泡1d,滤去内脏与残渣,留下纯净培养液。 (9)稻草垫培养液旧稻草垫,取其10g,剪成3cm长,加水1000mL,再加50g葡萄糖。3.培养下面介绍三种培养方法。 (2)如果水样中混有少量其他微型生物,可以在载片上先滴一滴牛肉汁,再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水样,两滴间距2cm左右,用解剖针从肉汁一端引一条线到含有草履虫的水滴上。两滴连结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会发现草履虫对牛肉汁敏感性很强,草履虫游到牛肉汁滴的速度也快。然后迅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检查,在确认牛肉汁滴内尤其他微型生物时,迅速用吸水纸切断连结线,用纱布擦干另一侧的水滴,用于净滴管把含草履虫的牛肉汁吹人培养瓶中。如此重复操作几次,然后将培养瓶放在25~300C温度下继续培养,5~7bd后就会有大量草履虫繁殖出来。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草履虫的培养有可能失败。究其原因很多,其中有两点是主要的:其一,可能是接种草履虫的数量过少,个体质量又较差,它们进入新环境后,遇有不适,很快死去,未能传宗接代;其二,可能是稻草之类的材料发霉或残留农药过多,接种后的草履虫中毒死亡,不能繁殖。因此,一旦发现培养液混浊、有特异臭味,镜检无草履虫,就要弃之。为避免由于培养失败贻误教学工作,应多做几瓶培养液,多选用几种培养方法。 下面介绍三种保种方法。 (2)也可以将实验所剩培养液,注入几支试管里,按1:4比例,注入新的麦粒浸出液,管口用脱脂棉封住,然后将试管捆在一起,外裹纱布,竖放在容器内,就可长期保存。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 新疆乌鳢养殖刚刚起步还未成规模,苗种主要来自内地。为了满足新疆乌鳢养殖业苗种的需求,我们于1999年5、6月间做了乌鳢鱼苗早繁苗种培育试验。试验在新疆五家渠猛进水库上渔场的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塑料温棚的水泥池里进行。催产亲鱼12组,分4批。第一批4月30日催产。孵出水花2.5万尾,6月10日育成6~8厘米长的鱼种1.4万尾,成活率56%,这是最好的一批。最差的是第三批,于6月4日催产,孵出水花鱼苗4万尾,7月10日育成6~8厘米长鱼种0.5万尾,成活率12.5%。平均成活率28.5%。现将本次试验的进行情况总结如下: 1亲鱼培育 1.1亲鱼来源:选择我站试验基地池塘自育个体1kg以上达性成熟的亲鱼。 1.2亲鱼培育:催产前1个月左右(即3月底)将亲鱼放在15m2的水泥池里进行强化培育。放鱼前用漂白粉彻底消毒。然后加1m深的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鱼2尾(1~2kg/尾)。亲鱼进池前用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min左右。先让鱼适应小水体的环境。第三天投喂新鲜的鱼肉块,大小以鱼能一口吞吃为度。分上、下午各喂1次。池水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临产前一星期提高到26~28℃。每2~3天换

水1次,同时清除池底沉淀的废弃物。水源是经过曝气预热的深井水。池内放置占水面积1/4的水葫芦遮阴。 2人工催产 2.1亲鱼选择:雌亲鱼要选择腹部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感觉柔软且有弹性,肛门微突且呈红色。雄亲鱼则选择腹部稍大、肛门微红、体两侧有明显的暗红色条纹。临产时雌、雄鱼很易区别。一般雄鱼个体比雌鱼大。雌、雄以1∶1配对。但雌雄鱼个体之间配对时不要悬殊太大,以利发情产卵受精。 2.2催产剂种类和单位剂量:催产剂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高效催产合剂(RES)和地欧酮(DOM)三种。其匹配形式及单位剂量如(1)LRH-A2.2ug+RES.5mg/kg鱼; (2)LRH-A2.2ug+DOM.2mg/kg鱼。作胸鳍基部腹腔1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总用量如表所示。 2.3产卵效果:雌、雄按1∶1配对、置于约1~0.5m2小水体中产卵。当水温在26~30℃时,效应时间为30~36小时,其产卵结果如下表所示。 2.4孵化结果:我们采用“静水法”孵化。即将产卵时段相隔4小

常规育种方法

一、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 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 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 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 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 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 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 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 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四、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五、细胞工程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方法:(1)植物:去细胞壁→细胞融合→组织培养 (2)动物克隆:核移植→胚胎移植 优点: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有目的地培育优良品种。动物体细胞克隆,可用于保存濒危物种、保持优良品种、挽救濒危动物、利用克隆动物相同的基因背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等。 缺点:技术复杂,难度大;它将对生物多样性提出挑战,有性繁殖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而“克隆动物”则会导致生物品系减少,个体生存能力下降。 六、基因工程育种: 物质基础是:所有生物的DNA均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其结构基础是:所有生物的DNA均为双螺旋结构。一种生物的DNA上的基因之所以能在其他生物体内得以进行相同的表达,是因为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在该育种方法中需两种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质粒),质粒上必须有相应的识别基因,便于基因检测。如人的胰岛素基因移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后,可在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指导合成人的胰岛素;抗虫棉植株的培育;将固氮菌的固氮酶基因移接到植物DNA分子上去,培育出固氮植物。固氮基因的表达方式为: 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方法: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醴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鲤属皱形目、鲤科、鲤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属鲤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在鲤属中还有一种鱼叫月鲤,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点秤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间,月鲤体型似乌鲤,长圆筒形,与乌鲤不同之处主要为: 月鲤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月鲤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V”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色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 乌鲤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乌鲤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据医药书记载,乌鲤有去瘀生新、补血调养的药理作用,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鲤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鲤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饲养乌鲤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现将乌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析如下: 一、乌鲤的生物特性 一、生活习性 乌鲤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2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点。 乌鲤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沟及低洼沼泽的静水草区。乌鲤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乌鲤也能生活。

小麦常规育种的主要环节

小麦常规育种的主要环节 小麦常规育种方法程序主要包括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三大基本环节。 一、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是硬性纲领,在特定历史阶段是不变的,而对于小麦组合配制和后代选择技术却有不同流派,不同育种单位根据自己经验和知识形成了适合自己并有特色的育种方法。 二、关于亲本选配及组合数量 在现阶段育种目标要求下,配制组合数量取决于对亲本熟悉的数量。在充分掌握亲本特性前提下尽量多配组合,没有熟悉或者没有合适亲本宁愿不配组合。亲本是育种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引进和创造亲本材料,育种才能是有水之源,而实现育种目标的设计要靠对亲本性状的熟悉掌握。亲本来源除了当地主推品种和外引品种外,还有自己创造的中间材料。一些优良性状只有被转至综合性状好的背景中才能被生产所利用,因此不断创造综合性状好的中间材料作亲本并不断提高的过程,其实就是育种的过程。 为了提高育种效率,根据育种单位现有的土地、人力和物力,必须考虑杂种各世代的种植和选育规模。首先是配置和保留杂交组合多少的问题,尽管育种家都很慎重地选配亲本和配置组合,但组合成功率依然很小。尤其象小麦这样已经高度改良的作物,其组合成功率大约在1/200—1/300。对杂交组合的数目不同育种家有不同的见解,一种是以多取胜,一种则强调精选和少配组合。在实际工作中杂交组合的多少应根据育种目标难度,所掌握亲本的多少和对其了解的深度,以及各育种单位的经济条件而定。目前我国大多数小麦育种单位每年配置的组合在200—300左右。 三、亲本组合方式 在一定育种目标内能用单交实现的就不用复交,因为复交后代基因型更复杂,更难以选择,纯合也更慢。但在2个亲本无法完成育种目标时,就必须采用3个或3个以上亲本来完成。采用复交时,一是要注意当地丰产品种的使用频率,二是要注意F3代亲本的利用。举个例子:比如育种目标是高产的优质小麦品种,

第13章 常用园林树木的繁殖方法

第13章常用园林树木的繁殖方法 (注:植物拉丁文可能有误,以课本为准,本文本为初版) 【本章提要】园林树木的种类繁多、生物学习性也千差万别,其繁殖方法要根据具体繁殖对象(种或品种)的生长、繁殖习性,结合各种繁殖技术措施等繁殖条件来确定。本章主要按园林苗木的类型,对传统地栽苗圃中,我国常见园林树木的繁殖方法进行了列表介绍,构成简明的“各论”,并为本书前面各章的有关论述与举证提供依据。 表13-1 常用园林树木的繁殖方法 编号树种繁殖方法 (一)针叶树 1 辽东冷杉Abies holophylla播种(温水浸种或沙藏催芽) 2 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播种(随采随播) 3 雪松Cedrus deodara播种(冷水浸种)、嫩枝扦插 4 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播种 5 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播种、嫩枝扦插;线柏、绒柏、凤尾柏等变种用嫁接繁殖,砧木为花柏 6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播种(早春)、扦插(春夏季进行) 7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播种(冬播在12~1月上旬,春播在3月下旬之前)、扦插(用萌蘖条最好) 8 柏木Cupressus torulosa播种(温水浸种、催芽) 9 苏铁Cycas revoluta播种(随采随播) 10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播种(惊蛰前3~5d) 11 杜松Juniperus rigida播种 12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播种(4月中旬~5月上旬为宜,雪藏、沙藏或温水浸种) 13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播种(3~4月,土温12℃以上为宜)、扦插(春、秋季均可) 14 云杉Picea asperata播种 15 红皮云杉P. koraiensis播种(雪藏或温水浸种催芽) 16 青杄P. wilsonii播种 17 华山松Pinus armandii播种(发芽慢,宜早播,播前浸种或混沙层积催芽) 18 白皮松P. bungeana播种(种子需沙藏处理,土壤解冻后10d内播种为宜) 19 马尾松P. massoniana播种(2月上旬~3月上旬为宜,也可冬播) 20 日本五针松P. parviflora播种、嫁接(以黑松为砧木) 21 樟子松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播种(温水浸种后混沙催芽) 22 油松P. tabulaeformis播种(温水浸种或混沙催芽) 23 黑松P. thunbergii播种(种子沙藏处理) 24 乔松P. wallichiana播种、嫩枝扦插、嫁接(以华山松为砧木) 25 云南松P. yunnanensis播种 26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播种(播前温水浸种或催芽处理) 27 金塔侧柏P. orientalis ‘Beverleyensis’播种(播后要株选)、嫩枝扦插、嫁接(以侧柏为砧木) 28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播种、扦插 29 竹柏P. nagi播种(随采随播,春播以2月为宜)

2繁殖乌鳢

科学养殖和繁殖乌鳢 乌鳢又名黑鱼、乌鱼,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类,喜生活在河、湖、池塘的水草丛生处,耐受力强,即便是缺水、缺氧,也能存活数小时,而且死后肌体不易腐烂。 我国曾盛产乌鳢,但近30年来随着天然乌鳢的大幅减少,乌鳢成了水产类中的稀有品。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据测定,每100g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乌鳢作为药用,可去瘀生新、滋补调养;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可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水产品之一。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人工养殖乌鳢的科研和实践,已初步取得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推动我国乌鳢人工养殖及外贸出口业的发展,使乌鳢养殖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途径,让广大渔民共同走养殖黑鱼致富的阳光大道,作者根据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毫不保留的、无私的将乌鳢的成鱼养殖、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共大家参考借鉴: 1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有单养、混养,还有工厂集约化养殖,在我国广大农村的中小水塘、浅水池沼里也可养殖,但大多数养殖场宜采用混养形式。 1.1混养 即在家鱼的成鱼或亲鱼池中进行少量搭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提高主养鱼类的生长率,减少池塘的饵料消耗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目的,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同家鱼混养时,乌鳢的鱼种要有选择性,家鱼的鱼种要比乌鳢的体长大1倍以上,以免受到乌鳢的危害。乌鳢的每亩投放量通常为30~40尾,选择体长10cm左右,比家鱼鱼种晚1个月(5~6月)下塘。生产中一般不给乌鳢投饵。到年底,乌鳢可长到0.4~0.5kg。 1.2单养 采用家鱼的成鱼养殖池单养乌鳢,并在池塘周围添设拦网,以防乌鳢跳跃逃窜。池水深1.5m,水面上种植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达到隐蔽、遮阳、改良水质的作用。养殖池在投放鱼种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

蝴蝶兰常用的五种繁殖方法

蝴蝶兰常用的五种繁殖方法 蝴蝶兰为附生兰,在蝴蝶兰开花的时候,好似蝴蝶飞舞的样子,非常漂亮,所以又有“洋兰皇后”的美名。不过蝴蝶兰的栽种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人工栽培蝴蝶兰的时候需要注意栽培方法,如果你有兴趣自己繁殖蝴蝶兰的话可以参考小编为你整理的蝴蝶兰常用的五种繁殖方法。 蝴蝶兰 一、播种繁殖法 有一种自然播种法,就是将已开裂蒴果散发出来的种子播于亲本植株的花盆中,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无菌程序和操作工具,适用于一般家庭蝴蝶兰种植者,但此法成功的机会甚微,极少应用。还有一种是无菌播种法,这种方法是先将未裂开的成熟蒴果洗净,然后置于75%~90%乙醇或氯仿中浸2~3秒,再用5%~10%的漂白粉溶液或3%的双氧水浸5~20分钟。取出种子在同样的消毒水中浸泡5~20分钟,然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取出种子,再用细针将种子均匀地平铺于已制备好的瓶中培养基表面。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3000勒克斯,每天10~18小时,温度保持在20~26℃。9~10个月后,小苗长出2~3片叶子便可出瓶上盆栽植。 二、花梗催芽繁殖法 方法是先将花梗中已开完花的部分剪去,然后用刀片或利刃仔细地将花梗上部第一至第三节节间的苞片切除,露出节间中的

芽点;用棉签将催芽剂或吲哚丁酸等激素均匀地涂抹在裸露的节间节点上;处理后将兰株置于半阴处,温度保持在25~28℃,2~3周后可见芽体长出叶片,3个月后长成具有3~4片叶并带有气生根的蝴蝶兰小苗;切下小苗上盆,便可成为一棵新的兰株。 三、断心催芽繁殖法 兰株因一些因素而致使其生长点遭到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会从兰株近基部的茎节上长出1~2个新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繁殖蝴蝶兰。 四、切茎繁殖法 切茎繁殖法的原理是破坏茎尖生长点,以诱发潜伏芽生长。蝴蝶兰植株的叶腋处虽有潜伏芽1~3个,但多不能萌芽成株。可待植株不断向上生长、茎节较长后,再将植株带有根的上部用消毒过的利刃或剪刀切断,植入新盆使其继续生长,下部留有根茎的部分给予适当的水分管理,不久就可萌生新芽。 五、组织培养法 采用组织培养法来繁殖蝴蝶兰,可以获得与母株完全相同的优良的遗传特性。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蝴蝶兰苗通过称为分生苗或组织苗。用于进行分生培养的植物组织(外植体)可以是顶芽(茎尖)、茎段(休眠芽),也可以是幼嫩的叶片或根尖,但目前最常见的是采用蝴蝶兰的花梗。

高中生物第6章小专题大智慧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专题专练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6章小专题大智慧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专题 专练新人教版必修2 寺題专缘 1.某种植物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 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解析:本题要求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育种材料)的亲本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 品种(育种目标),并要求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显然,杂交育种既能达到目的,也最简单。 答案:B 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能够改变基因结构,且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 .可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状的水稻品种 C. 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这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D.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解析:诱变育种 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一种育种方法,它能改变基 因结构,但有利变异较少,需要处理大量材料,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法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故不能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状的水稻品种。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这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紊舌L。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甚至是致 死的,但也有少数会出现优良性状。 答案:D 3. cry基因是能编码一种毒蛋白的抗虫基因。研究人员将cry基因转入水稻的核基因 组中,构建并选育出了一株抗虫水稻。 (1)将得到的转基因水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自交,发现从第6代开始水稻的 抗虫能力逐代下降,推测昆虫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 获得了对毒蛋白的解毒能力;种植20代 后,发现田间某些杂草也获得了抗虫能力,推测■这些杂草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 获得了抗虫 基因。 (2)已知不抗倒伏(A)对抗倒伏(a)为显性,抗虫(B)对不抗虫(b)为显性。现有各代转基因水稻均不抗倒伏且水稻中的毒蛋白含量基本相同,则该水稻抗虫基因的基因型为 ________ 。现欲以该不抗倒伏抗虫水稻为一亲本,抗倒伏不抗虫水稻为另一亲本,用单倍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