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6)
(实验六)汇编语言课内实验报告
实验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上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用masm for Windows编辑、编译、连接汇编语言源程序的基本方法。
3、掌握DEBUG调试程序的U、D、R、T、G、Q常用命令的用法。
二、实验步骤:
1、用ASM masm for Windows将源程序输入,其扩展名为.ASM。
2、用MASM对源文件进行汇编,产生.OBJ文件和.LST文件。
若汇编时提示有错,则修改源程序后重新汇编,直至通过。
3、用LINK将.OBJ文件连接成可执行的.EXE文件。
4、用DEBUG调试程序并分析结果。
三、实验内容:
1. 在数据段中从变量DA1开始有N个带符号数。
把其中的正数、负数(设没有0)依次存入DA2、DA3开始的单元中并分别统计正、负数的个数存入DA4、DA5字节单元之中。
试编写程序。
将本例中的DEC指令修改为LOOP指令来实现循环程序的设计。
在修改过程中还应修改哪能些指令,请自己分析,为什么?
四、综合练习:
1.编写求100个正整数的和的程序。
如果和不超过16位字的范围(即65535),则将其和保存到WORDSUM单元中,若超过则显示OVERFLOW。
2.设有N个数,连续存放在以BUF为首址的字存储区中,试编写程序,统计其中最高的6位全1的数个数并将统计结果送入寄存器DX中。
五、实验报告(注意:将报告正反两面打印后用手写)附件如下:
实验四循环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学号姓名成绩。
最新实验六(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六(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特定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以及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结果的记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1. 试样:待测物质样品2. 试剂:所需的化学反应试剂3. 仪器:天平、烧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pH计、光谱仪等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适量的试样和试剂,准备好所有实验仪器。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化学反应操作,记录下每个步骤的具体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
3. 数据收集: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包括但不限于颜色变化、沉淀形成、气泡产生等。
4. 结果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以及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5. 结论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结论,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实验结果:1. 反应速率: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反应速率与预期相符,具体数据见附录。
2. 产物分析:实验中产生的主要产物为X和Y,通过光谱分析确认了其结构。
3. 副反应:在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现象。
4. 影响因素:实验中发现温度和pH值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实验讨论:本次实验中,反应的速率和产物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的原因包括实验操作的不精确、环境条件的波动等。
未来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控制实验条件来减少误差。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研究了特定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实验结果对理解相关化学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2.掌握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1.酸的化学性质: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式盐反应生成普通盐和水。
2.碱的化学性质: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式盐反应生成普通盐和水。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实验设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滴管等。
2.实验试剂: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银溶液。
四、实验步骤1.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滴盐酸,观察产生的现象和气体。
2.碳酸氢铵和稀硫酸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碳酸氢铵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滴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通过试管口,倾斜试管观察产生的现象。
3.酸式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粒酸式盐,观察产生的现象。
4.酸和金属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盐酸的试管;b.将一块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产生的气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实验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并有气泡从试管口直接飘出。
b.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c.结果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氯化钠)和水。
2.碳酸氢铵和稀硫酸的反应a.实验现象:碳酸氢铵与稀硫酸混合后,试管内产生了大量白色气体,并发出刺激性气味。
倾斜试管时,气体滴入湿润的白纸上,使白纸颜色发生变化。
b.化学方程式:NH4HCO3+H2SO4→(NH4)2SO4+CO2+H2Oc.结果分析:碳酸氢铵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
3.酸式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实验现象:酸式盐与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变得中性,即颜色变淡。
b.化学方程式:NaOH+HClO_4→NaClO4+H2Oc.结果分析:酸式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氯酸钠)和水。
6-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6-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引言:干涉是光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现象。
其中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分束器将光分为两路走不同路程,再合成的干涉仪。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对光的相位干涉进行实验研究,探究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实验仪器与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分束器、反射镜、透镜和检波器。
分束器将光分成两路光,在反射后分别经过不同的光程后,再合成在一个光学环境中,形成干涉条纹,进而研究光的相位差。
本实验选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如下:(1)准直光:由汞灯发出,经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线。
(2)平板玻璃片:用于将平行光分成两束相互垂直地经过反射镜反向传播。
(3)待测物:常用的待测物为透明薄板。
(4)反射镜:反射光线使其改变方向。
(5)合成反射光:在两路光线进入存在相位差干涉的区域后,在反射镜上反射成为一路光线,进而在检测屏幕上产生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1. 线性度检查:使反射镜沿着检测屏幕方向移动,即保证反射镜像中心移动时干涉条纹线性分布。
结果:移动100次反射镜,干涉条纹线性,线间距与波长λ比例大小相等。
2. 确定干涉璀璨:注入汞灯光源,调整两个反射镜,使其距离相等,透射光线相遇前的光程相等,令条纹体现出明暗相间的亮度。
结果:明暗干涉线段发生变化的能量必须尽可能小。
3. 确定空气中两路光线的光程差:沿反射镜上下调节反射镜距离微调干涉条带展宽,经过微调后能够看到一阶条纹明暗相间的情况,再微一点可见的一级条带左端和右端的加亮区域刚开始相接收阻塞,当这一加亮区第一次完全保持不变,即表示第一阶的加亮区“连接”在一起,这时记下此时反射镜之间距离。
据相邻条带间差一现象可知,一阶干涉级别条纹宽度为λ /2 。
结果:空气中两路光线光程差为λ/2。
4. 确定疏水中两条光线的光程差:采用疏水薄板作为干涉片。
一级干涉条纹宽度为λ /2 ,得出空气中两路光线光程差λ/2,薄板厚度(光程差)d,直接得到疏水的折射率n(n ≌ 1.33):n = d / λ 。
数据库实验报告(6)
数据库实验报告(6)一实验题目1.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使用2。
触发器的创建和使用二实验目的1.掌握存储过程的定义、执行和调用方法。
2.掌握触发器的创建和使用。
三实验内容1.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使用(1)创建存储过程查找姓李的学生的选修课成绩信息。
(2)创建一个存储过程,计算每个学生选修课的总分,并显示得分最高的三名学生的分数。
(3)创建一个存储过程以查找课程的最高分数(带有输入参数的存储过程)。
(4)创建一个存储过程来计算同学的平均分数并返回统计结果。
(带输入和输出参数的存储过程)(5)创建一个存储过程,计算选修课的数量,然后返回数字。
(6)用存储过程统计选修课,用存储值最多的学生。
(存储过程的嵌套)2.触发器的创建与使用(1)如果学分大于5,在为表格C插入新课程信息时,定义行前级别的触发学分uu触发器分,自动修改为5分。
(2)定义行后级别触发器。
当SC表的等级发生变化时,它将自动出现在等级变化表SC_uu增加日志中加一条新的纪录,该新纪录包括:操作者名称、操作日期、操作类型。
(3)建立一个delete触发器,针对于sc表,每次只能删除一条信息。
(4)创建不允许用户更改学号的更新触发器。
如果学生号被更改,将给出提示信息:学生号不允许更改。
(5)执行相应的SQL语句来触发上面定义的触发器。
(6)删除触发信用触发四实验步骤1.存储过程的定义和格式:createproc[edure]procedure_name[;number][{@parameterdata_type}[变化][=默认值][输出][with[用于复制]assql_statement[...n]创建存储过程以查找姓李的学生的选修课分数信息。
(1)创建存储过程,统计每个学生的选修课的总成绩,显示成绩最好的前3名学生成绩。
SC表的基本信息如图1所示:图表1代码:createprocp_sumscoreas从SCGroupByNo中选择Top 3Sum(成绩)作为总分execp_sumscore运行结果:命令已成功完成。
实验报告总结(优秀6篇)-最新
实验报告总结(优秀6篇)总结报告是会议领导同志对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陈述性文件。
写总结报告时应注意明确目的,突出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要鼓舞人心,富有号召力。
这次为您整理了6篇《实验报告总结》,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实验报告总结篇一一、实验目的① 了解转盘萃取塔的结构和特点② 掌握液—液萃取塔的操作③ 掌握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外加能量对液液萃取塔传质单元高度和通量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萃取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原料液混合物得以分离。
将一定量萃取剂加入原料液中然后加以搅拌使原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溶质通过相界面由原料液向萃取剂中扩散所以萃取操作与精馏、吸收等过程一样也属于两相间的传质过程。
与精馏吸收过程类似由于过程的复杂性萃取过程也被分解为理论级和级效率或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对于转盘塔振动塔这类微分接触的萃取塔一般采用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来处理。
传质单元数表示过程分离难易的程度。
对于稀溶液传质单元数可近似用下式表示式中NOR------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单元数x------萃余相中的溶质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x*------与相应萃取浓度成平衡的萃余相中溶质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
x1、x2------分别表示两相进塔和出塔的萃余相浓度传质单元高度表示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可由下式表示H12xx*ORxxdxN ORORNH ORxHLaK 式中HOR------以萃余相为基准的传质单元高度m; H------萃取塔的有效接触高度,m; Kxa------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系数kg/(m3h△ x);L------萃余相的质量流量kg/h; ------塔的截面积,m2; 已知塔高度H 和传质单元数NOR可由上式取得HOR的数值。
HOR反映萃取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HOR越大设备效率越低。
影响萃取设备传质性能HOR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设备结构因素两相物质性因素操作因素以及外加能量的形式和大小。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6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名称 二、仪器试剂 三、基本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问题解答 七、总结与反思
实验一、酸碱滴定基本操作练习
一、配液
1. 0.1mol/L NaOH溶液400ml
称NaOH (
)克
2. 0.1mol/L HCl溶液400ml 量取12mol/L 的HCl (
)ml
二、练习
铬黑T pH=10
M + In = MIn 颜色A 颜色B
蓝色
红色
当达到反应的化学计量点时
MIn + Y = MY + In
颜色B
颜色A
铬黑T
红色
蓝色
Kf:CaY > MgY > MgIn > CaIn
铬黑T 铬黑T
在滴定开始时 pH=10
Mg + In = MgIn 颜色A 颜色B
蓝色
红色
当达到反应的化学计量点时
Kb1=10-9,
Kb2=6.40 × 10-12
答:不能。 Kb1/Kb2 < 104 。
Kb2Ө<10-7,不能被准确滴定。
4. 称取0.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50mL水中,问此时溶液pH 为多少?
两性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
c(H ) Ka (B) Ka (A)
Ka (B)
是B的共轭酸的酸解离常数
Ka2=1.8 × 10-5 , Ka3=4.0 × 10-7
Ka2=4.3 × 10-5
不能
不能
答:不能。用分步滴定的公式判断可知。
多元酸能够分步滴定的条件为: Ka1/Ka2≥ 104 。
3. Na2C2O4能否作为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 为什么?
草 酸: Ka1=5.90×10-2, Ka2=6.40 × 10-5
实验报告参考6篇
实验报告参考6篇实验报告参考1为期二周的钳工实训结束了,在实训期间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虽然实训期只有短短的两周,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它是很难忘记的,毕竟是一次真正的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要进行钳工实训,安全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
通过师傅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实训中同学们易犯的危险的操作动作。
比如在车间里打闹嬉戏,不经师傅的许可便私自操作机床,以及操作时方法、姿势不正确,等等。
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钳工实训,我了解了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
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金属加工基本工种包括钳工、车工、铸焊工等的操作。
第一项:辛苦的钳工在钳工实训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
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
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
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同时我也知道了钳工的安全技术为: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
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两天来奋斗的结果钳工的实训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他也是满头的汗水,气喘呼呼的,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
实验6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六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班级:化工卓越1201姓名:***学号:********实验内容1、执行器气开气关选择和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要求液体不溢出,并写下选择结果。
执行器:气开控制器:反作用2、装置运行1)出水阀开在50%;2)控制器手动操作,调节MV信号,手动将液位调在40%;3)在手动操作下将液位再次调在60%,思考如何操作才能完成?并观察液位稳定时进水量和出水量之间的关系。
答:不断调节MV,直到选取的MV值能使液位稳定在60%。
液位稳定时进水量和出水量基本相等。
4)PID参数调整在Kc=2,Ti=5s,Td=0s,切换到自动。
5)在自动操作下改变给定值,观察一会,再切换到手动操作,观察手自动切换是否无扰动?手自动切换过程中给定值发生什么变化?答:手自动切换无干扰。
手自动切换时给定值基本无变化6)转换控制器正反作用,观察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错误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液面将很快溢出液罐3、纯比例控制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测试1)出水阀开在50%,先手动操作,将液位稳定在50%左右。
2)调整PID参数:Kc=1,Ti>5000s,Td=0s。
3)切换到自动,将Sv由50%变化到60%,观察过渡过程,将图存下。
4)再切换到手动操作,将液位稳定在50%左右,调整Kc=3,切换到自动,将Sv由50%变化到60%,观察过渡过程,将图存下。
5)再切换到手动操作,将液位稳定在50%左右,调整Kc=5,切换到自动,将Sv由50%变化到60%,观察过渡过程,将图存下。
回答:1)纯比例作用是否存在余差?答:存在余差。
2)随着Kc增加,控制器输出发生什么变化?过渡过程会出现什么变化?余差如何变化?答:随Kc增加,控制器输出增大。
过渡过程变化:液位波动增大,波动频率变快,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变长,且稳定后显示偏离给定值程度较大。
余差增大。
4、PI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测试1)出水阀开在50%,先手动操作,将液位稳定在50%左右。
生物实验报告_6
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一、班级: 姓名:二、实验目的1、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 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三、实验用具纸、笔三、实验步骤1.检查调查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2、按4~5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确定一个负责写调查表。
3.选择调查范围4.设计调查路线:5、调查记录:6、归类四、讨论1.根据调查表上的生物种类, 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班级: 姓名:二、提出问题三、鼠妇喜欢阴湿的环境吗?四、作出假设五、鼠妇喜欢阴暗, 怕光照。
六、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实验用具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三)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 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 静置2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统计10次。
七、得出结论八、你得出的结论:九、讨论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生物实验报告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一、班级: 姓名: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的方法。
三、分析实测的数据, 说明不同植被对环境湿度的影响。
四、实验用具干湿计、手表五、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实验组分成3个小组, 分别于早上7: 00、中午13: 00、晚上19: 00在实测地点实测。
七、讨论绿色植物对气候有什么作用?根据上述实验作出解释。
生物实验报告练习使用显微镜一、班级: 姓名:二、实验目的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轻轻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镜座后缘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的位置, 把显微镜镜头向前, 镜臂向后。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6
( )色即为滴定终点,再重复2次,所用EDTA体
积相差不得超过0.05mL.
3. Ca2+含量的测定
(1)预滴:移取水样(
)mL于锥形瓶中,加入
NaOH溶液( )mL,少量钙指示剂,溶液显( )色,
立即用EDTA 滴定,滴定到溶液由( )色变为
( )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EDTA体积;
(2)移取水样(
一、配液
1. 0.1mol/L NaOH溶液400m2. 0.1mol/L HCl溶液400ml 量取12mol/L 的HCl (
)ml
二、练习
1) 准备工作: 捡漏,洗涤,润洗,装液,调节液面
2) 滴定练习: 锥形瓶中加入20ml NaOH ,加2滴甲基红,观 察溶液呈现( ?)色,用HCl滴定,近终点时,半
滴加入,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 色,再滴入一滴HCl,溶液呈红色,再用NaOH溶液 滴定至刚好出现黄色,如此反复滴加HCl和NaOH , 直到能做到加入半滴NaOH溶液刚好由(?)色变 为(?)色,再加入半滴HCl溶液刚好由(?)色变 为(?)色为止。
锥形瓶中加入20ml HCl溶液,加2滴酚酞,用 NaOH滴定至HCl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色,并且半分 钟内不褪色为终点。
2、平行测定时,为什么每次必须将酸、碱溶液装至零刻度线处? 答:可以防止沥滴误差,是系统误差。保证溶液够用。
3、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答:用普通天平即可。NaOH 易吸潮,且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不能配制准确浓度的溶 液,只需配制大致浓度的溶液再标定其浓度,故不需准确称量。
2.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M=126.07 )
(1) 准确称取草酸( )克于小烧杯中, 加入水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
焊接实验报告(6篇)
焊接实验报告(6篇)焊接实验报告(精选6篇)焊接实验报告篇1一、实训目的:主要学习了焊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安全操作方法;焊条的组成、作用、规格及牌号表示方法;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常用焊接接头形式、其他焊接方法等,金工焊接与钳工实习报告。
二、钳工实习:主要学习了钳工在机械制造维修中的作用;划线、锯割、锉削、錾削、刮研、钻孔、螺纹加工的方法和应用,各种工具、量具的操作和测量方法;钻床的主要结构,传动系统和安全使用方法,了解扩孔、铰孔等方法;三、焊接步骤:1、引弧(接通电源。
把电焊机调至所需的焊接电流,然后把焊条断不与工件接触短路,并立即提起到2~4mm距离,就能使电弧引燃)2、焊条运动本实验焊条沿着焊缝从左向右运动,注意保持一定的角度和焊接速度。
3收弧时要运用焊条进行花圈,并迅速提起……3敲打焊缝,露出焊条的实质材料……注意事项:1注意实习环境的通风2注意用电安全3注意设备的使用安全4使用焊条要预留几厘米钳工-----加工六角螺母四、工艺:六角螺母加工工艺(序号内容工具)序号内容工具1、锯割下φ45_16mm钢尺、锯弓2、锉削锉二端面、尺寸到12mm钢尺、平锉3、划线划六方钢尺、圆规、样冲、鎯头、划针4、锉削锉六方并300角平锉、游标卡尺5、钻孔钻φ8.5府孔,扩φ12孔口麻花钻φ8.5φ12各一支,台钻6、攻丝带攻m10螺纹绞杠、丝锥(m10)四、注意事项:1、锉削时,不能用手摸工作表面,以免打滑受伤,更不能用嘴吹铁屑,以免飞入眼睛受伤。
2、不要擅自使用砂轮机,如要使用,可在老师指导下操作,人要站在侧边,工作必须夹牢,用力不能过猛。
3、钻孔时,严禁戴手套,工件必须夹牢,实习报告《金工焊接与钳工实习报告》。
4、实习时,工具要摆放整齐,实习后要整理好工具、量具、并搞好工作卫生。
五、实训体会:经过为时两周的颠簸和劳碌,我们结束了这学期我们专业十分重点的一个模块:金工实习。
虽然说在离开南校的那一刻身体还是十分的'疲惫,但是心情却是异常的平静,那是一种成大功后的平静,像丰收了累累硕果一样充实而满足。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实验6:酸碱的化学性质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和比较酸碱溶液的颜色、气味、导电性和腐蚀性等性质,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中性溶液则不具备上述特点。
本实验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酸碱的性质和应用。
关键词:酸碱、化学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腐蚀性引言:酸碱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化学性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酸碱溶液的性质,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部分:仪器与试剂:酸碱溶液(包括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酸碱指示剂(苏丹红、甲基橙)、导电仪、腐蚀试验片。
实验步骤:1.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分别倒入4个试管中。
2.分别加入少量的苏丹红和甲基橙指示剂。
3.使用导电仪测试各个溶液的导电性。
4.使用腐蚀试验片观察各个溶液的腐蚀性。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颜色:盐酸和硫酸溶液呈现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呈现无色或淡粉红色,氢氧化铝溶液呈现淡黄色。
2.气味:盐酸和硫酸溶液具有酸味,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碱味,氢氧化铝溶液略带苦味。
3.导电性: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导电,而氢氧化铝溶液不能导电。
4.腐蚀性:盐酸和硫酸溶液能够腐蚀金属,例如铁片;氢氧化钠溶液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氢氧化铝溶液则没有明显的腐蚀性。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酸性溶液具有酸味、无色或无明显颜色、导电性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2.碱性溶液具有苦味、无色或淡粉红色、导电性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中性溶液既无酸味也无碱味,无明显颜色,导电性较弱,腐蚀性较小。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比较,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的化学性质。
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中性溶液则不具备上述特点。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实验6--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1 / 8数值分析实验六: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2016113 张威震1 病态线性方程组的求解1.1 问题描述理论的分析表明,求解病态的线性方程组是困难的。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实验内容:考虑方程组Hx=b 的求解,其中系数矩阵H 为Hilbert 矩阵,,,1(),,,1,2,,1i j n n i j H h h i j n i j ⨯===+-这是一个著名的病态问题。
通过首先给定解(例如取为各个分量均为1)再计算出右端b 的办法给出确定的问题。
实验要求:(1)选择问题的维数为6,分别用Gauss 消去法、列主元Gauss 消去法、J 迭代法、GS 迭代法和SOR 迭代法求解方程组,其各自的结果如何?将计算结果与问题的解比较,结论如何?(2)逐步增大问题的维数(至少到100),仍然用上述的方法来解它们,计算的结果如何?计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3)讨论病态问题求解的算法1.2 算法设计首先编写各种求解方法的函数,Gauss 消去法和列主元高斯消去法使用实验5中编写的函数myGauss.m 即可,Jacobi 迭代法函数文件为myJacobi.m ,GS 迭代法函数文件为myGS.m ,SOR 方法的函数文件为mySOR.m 。
1.3 实验结果1.3.1 不同迭代法球求解方程组的结果比较选择H 为6*6方阵,方程组的精确解为x* = (1, 1, 1, 1, 1, 1)T ,然后用矩阵乘法计算得到b ,再使用Gauss 顺序消去法、Gauss 列主元消去法、Jacobi 迭代法、G-S 迭代法和SOR 方法分别计算得到数值解x1、x2、x3、x4,并计算出各数值解与精确解之间的无穷范数。
Matlab 脚本文件为Experiment6_1.m 。
迭代法的初始解x 0 = (0, 0, 0, 0, 0, 0)T ,收敛准则为||x(k+1)-x(k)||∞<eps=1e-6,SOR方法的松弛因子选择为w=1.3,计算结果如表1。
实验报告6篇
实验报告6篇实验报告1(1)点燃等可燃性气体时,未检验其纯度或检验有误,造成混入空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2)用时,混入可燃性固体杂质造成加热时剧烈燃烧发生爆炸。
(3)拿着酒精灯到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上点火,或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及熄灭酒精灯时不用灯帽而用嘴吹,引起灯体内酒精燃烧发生爆炸。
(4)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试管中出现的水蒸气在管口凝聚成水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
(5)加热试管等仪器时,外壁沾有水珠未擦试干净、没有预热或仪器底部同灯芯相接触造成炸裂。
(6)加热,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未先移去导管后撤灯,造成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使其炸裂。
(7)用量筒作容器进行加热或稀释浓硫酸等实验,造成量筒炸裂。
(8)做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致使集气瓶炸裂。
2. 操作不当造成药品污染(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没有塞上一团棉花,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和水槽使水染色。
(2)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分别取用不同药品时,在使用中间没有将其擦试或洗涤干净,造成试剂的污染。
(3)药品用量过多,使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如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4)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
如将稀硫酸的滴管放到盛氧化钠的滴瓶口上,造成药品污染。
(5)倾倒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着掌心,造成液体里混入杂质,标签被腐蚀。
(6)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用浓盐酸使得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等杂质,影响实验的现象。
(7)一些易与空气中的等反应的药品,保存不够严密,致使变质。
3. 操作不当引起实验失败或出现偏差(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没有正确读数,造成量取的液体体积同实验要求有偏差,致使实验不够成功。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天平的使用有误,如将物品与砝码放反,致使最终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误。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将集所瓶倒置于水中,集气瓶内没有灌满水,造成气体不纯。
大学计算机实验6 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实验6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大学计算机实验 6 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中的某些关键技术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我们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_____,操作系统为_____,安装了所需的实验软件,包括_____等。
三、实验内容(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熟练掌握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设置,如只读、隐藏等,以及如何查找和筛选特定的文件和文件夹。
2、任务管理器的使用学会了使用任务管理器查看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CPU 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能够通过任务管理器结束无响应的进程,优化系统资源的分配。
(二)办公软件的应用1、 Word 文档的编辑使用 Word 进行了文档的排版,包括字体、字号、颜色、段落格式的设置。
学会了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以及如何进行文档的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
2、 Excel 数据处理在 Excel 中,掌握了数据的输入、编辑和格式化。
学会了使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的计算和统计,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还掌握了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图表的创建,能够将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网络应用1、浏览器的使用熟悉了常用浏览器的操作,如网页的浏览、书签的添加和管理、历史记录的查看等。
学会了设置浏览器的主页、隐私和安全选项。
2、电子邮件的收发通过实验,掌握了电子邮箱的注册和设置,能够熟练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包括添加附件、设置邮件格式和优先级等。
(四)多媒体软件的使用1、图片处理软件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了裁剪、调整大小、色彩调整、添加文字和特效等操作,提高了图片的质量和美观度。
2、音频和视频播放软件学会了使用音频和视频播放软件播放各种格式的文件,掌握了播放控制、音量调节、画面调整等基本操作。
实验报告总结(优秀6篇)
实验报告总结(优秀6篇)实验报告总结篇一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经验与体会,这些使我一生受用不尽,记下来与大家共勉:1.手脚勤快,热心帮忙他人。
初来匝道,不管是不是自我的份内之事,都应当用心去完成,也许自我累点,但你会收获很多,无论是知识与经验还是别人的称赞与认可。
2.多学多问,学会他人技能。
学问学问,无问不成学。
知识和经验的收获能够说与勤学好问是成正比的,要记住知识总是垂青那些善于提问的人。
3.善于思考,真正消化知识。
有知到识,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学会去思考时,他人的知识才能变成你自我的东西。
4.前人铺路,后人修路。
墨守陈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建树,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可是学会另辟蹊径更为重要。
5.独立而不孤立。
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实验,但要记住与他人的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和实验事永远不是你自我的。
6.实事求是做实验。
不骗自我更不要骗他人。
7.认真仔细地做好实验纪录。
不要当你真正用到它时才知它的重要所在。
实验报告总结篇二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学期的学习中,能够说得是苦多于甜,累,可是能够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在实验操作与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颇多,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此次课程实验学习给自我最大的感触是,不管什么样的软件,懂的也好不懂的也好,都要动手去用,仅有自我操作了,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用处,其次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总是一个人在那捣鼓,同学间应当互相的帮忙,有时候向别人学习,会比自我一个人在哪儿毫无头绪的。
摸索更好。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学不会仅有不肯学!我坚信,只要下一番功夫就能有梦想的收获!经过这次实验,让我更加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资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学不会仅有不肯学!我坚信,只要下一番功夫就能有梦想的收获!经过这次实验,让我更加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资源勘查专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
实验六SDS实验报告
实验六SDS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探究SDS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行为,并了解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实验器材与试剂- 器材:电子天平、试剂瓶、磁力搅拌器、扩散管、毛细管- 试剂:SDS、高纯水、乙醇3. 实验原理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液体表面的表面张力。
在水溶液中,SDS分子会聚合形成胶束,当胶束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4. 实验步骤4.1 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4.1.1 预处理检测毛细管- 用高纯水冲洗毛细管,确保其内外无气泡。
- 用乙醇洗净毛细管,提高其润湿性能。
4.1.2 制备一系列浓度的SDS溶液- 分别称取不同质量的SDS,溶解于一定体积的高纯水中,得到不同浓度的SDS溶液。
4.1.3 填充扩散管- 将预处理好的毛细管插入扩散管中,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保持溶液的均匀性。
- 用一定质量的SDS溶液填充扩散管。
4.1.4 扩散实验- 在一个固定温度下,记录SDS溶液从毛细管开始扩散到溶液终点的时间。
-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4.1.5 绘制扩散时间与SDS浓度的曲线- 将浓度作为横坐标,扩散时间作为纵坐标。
- 根据曲线的拐点,确定临界胶束浓度。
4.2 测定表面张力4.2.1 准备SDS溶液- 用高纯水配制一定浓度的SDS溶液。
4.2.2 表面张力计测定- 将表面张力计的叶片浸入SDS溶液中。
- 阅读并记录表面张力计上的数值。
5. 实验结果与分析5.1 CMC的确定-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SDS浓度与扩散时间的曲线。
- 通过拐点的位置确定CMC的值。
5.2 表面张力的测定- 通过实验测得的表面张力值,分析SDS溶液的表面活性。
6. 结论- 经过实验测定,确定了SDS的临界胶束浓度。
- 测定了SDS溶液的表面张力,了解了SDS在溶液中的表面活性行为。
7.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有害物质的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五、实验记录和处理
1.实验装置原始数据
轴颈直径d= mm
轴承有效宽度B= mm
驱动电机类型:;功率kW;额定转速n d= r/min
压力变送器类型:;量程:MPa
拉力传感器类型:;量程:kg
实验油品
2.测定油膜压力分布时选择的工况参数
轴颈转速n= r/min
静压加载油腔油压p0= Mpa
轴承循环润滑系统油P L= Mpa
3.实验数据记录
(1)测得轴瓦圆周上均布的1~7点的周向油膜压力数值
p1= MPa;p2= MPa;p3= MPa;p4= MPa
p5= MPa;p6= MPa;p7= MPa
(2)测得第8点轴瓦上轴向油膜压力p8= Mpa
4.据测得的p1、p2、…、p8,绘制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完成下列要求
(1) 绘制周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按一定比例在附图1从圆周上开始沿径向延长线方向截取
''并连成一光滑曲线,即为周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实验数据记录中的周向油膜压力值,得点1~7
附图1 周向油膜压力分布图
(2) 绘制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根据位置4和位置8处的油膜压力大小按一定比例在附图2上相应位置上描点,得8'、4'、8'点,并将点0、8'、4'、8'、0连成一光滑曲线,即为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附图2 轴向油膜压力分布图
5.求动压滑动轴承端泄影响系数K
(1) 根据附图1的周向油膜压力分布图,在方格纸上绘制其承载分量的曲线(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图6-1b图)。
按数方格数方法,求出油膜平均压力p m。
(将方格纸粘贴在下面)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