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经典法

在弹性限度内,拉力Fk与位移
k
m
FS
x成正比,x(t) t v( )d ,设
f
刚度系数为k,有 Fk (t) k t v( )d
Ff (t) f v(t)
牛顿第二定律
Fm
(t)
m
d dt
v(t)
m d v(t) dt
f
v(t) k t v( )d
FS (t )
m
d2 dt 2
v(t)
3B1 1 4B1 3B2 2 2B1 2B2 3B3 0
联立求解
B1
1, 3
B2
2, 9
B3
10 27
所以,特解为
rp
(t)
1 3
t
2
2 9
t
10 27
(2) 当e(t) et时,选择特解函数形式
rp (t) Bet
代入方程得
d2 dt 2
(Bet
)
2d dt
(Bet
)
3(Bet
特征方程 6
(
特征根
2, 4
齐次解 rh (t)
rh (t) A1e2t A2e4t
2)求非齐次方程 r(t) 6r(t) 8r(t) e(t)的特解 rp (t) 由输入e(t) 的形式,设方程的特解为
rp (t) Bet
将特解代入原微分方程
rp(t) 6rp(t) 8rp (t) et
i(t)
R2 R1L
d dt
e(t)
1 R1LC
e(t)
d2 d t2
i(t
)
1 R1C
d i(t) 1 d
dt
R1C dt
iL
第二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二 卷积积分(The convolution integral) 若 (t ) h(t ) 则 (t ) h(t ) = h (t )
x t x h t
x(t ) x( ) (t )d y(t ) x( )h (t )d
则 y(t ) ak yk (t )
k
4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般的信号都可以表示为延迟冲激的线性组合。
结合系统的叠加性和时不变性,就能够用LTI的单位
冲激响应来完全表征任何一个LTI系统的特性。这样
一种表示在离散情况下称为卷积和;在连续时间情
况下称为卷积积分。
5
分析方法:
对信号分解可在时域进行,也可在频域或变换域 进行,相应地产生了对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频 域分析法和变换域分析法。
h( n n kk n h ) uu (n k )k
1
1
k
0
...
0
k
n
12
运算过程:
k k) ,再随参变量 为 h(
点值累加,得到
将一个信号 xk 不动,另一个信号反转后成为
下,将 xk 与 hn k 对应点相乘,再把乘积的各
n
移位.在每个 n 值的情况
x( [ n] y x x[ (n n] )* [ (n) h2 (n n)] x ) y( n n) (h h1 ) 1 n h2 h (n ) h( n) h2 x(t ) 11 y(t ) x(t ) [h1 (t ) h2 (t )] h1 (t ) h2 (t )
0
16
对一般信号 x(t ) ,可以分成很多 宽度的区段, 用一个阶梯信号 x (t ) 近似表示 x(t ) .当 0 时,
信号与线性系统第3章

由于激励加入系统前,系统未储能,所以有y(j)(0-)=0。
但是由于在t=0时刻激励的加入,可能使得yf(j)(0+)不为 零。 因此需要根据激励来确定yf(j)(0+),从而确定零状态响应中 齐次解系数的值。
用δ(t)函数匹配法求0+初始值
若激励f(t)在t=0时刻接入系统,则确定待定系数Ci时用 t=0+ 时刻的值,y(j)(0+)(j=0,1,2,……n-1).
激励为0,因此令方程右端为0:
y(n) (t) + an−1y(n−1) (t) +L+ a1y′(t) + a0 y(t) = 0
可知,零输入响应与经典解法中的齐次解形式相 同。 由于对yx(t)而言,t ≥0时,f(t)=0
所以: { yx(k)(0+) }= { yx(k)(0-) } 因此:零输入响应的系数Ci(i=1,2,…,n)可以由系统的起
y(t) = yx (t) + yf (t)
其中: yx (t) = T[x1(0− ), x2 (0− ),L xn (0− ),0] = T[{x(0− )},0] yf (t) = T[0, f1(t), f2 (t),L, fn (t)] = T[0,{ f (t)}]
求解零输入响应yx(t)
¾ 在每次平衡低阶冲激函数项时,若方程左端所有同阶次δ(t) 函数项不能和右端平衡,则应返回到y(t)的最高阶次项进行补 偿,但已平衡好的高阶次δ(t)函数项系数不变。
系统全响应 y(t) = yx (t) + yf (t)
yf’(0+) = 2+ yf’(0-) = 2 代入初始值求得: yf(t) = -7e-t+4e-2t+3, t>0
信号与系统分析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1
对系统进行分析时, 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对于电的系统, 只要利用理想的电路元件, 根据基尔霍 夫定律, 就可以列出一个或一组描述电路特征的线性 微分方程。 现举例来说明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例2.1 图2.1所示为RLC串联电路, 求电路中电流i(t) 与激励e(t)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3)
y(t) C 1 e t C 2 e 6 t5 2c 0 1o 2 t)s 5 3 (s0i2 n t) (
D(p)y(t)=N(p)f(t)
y(t) N(p) f (t) D(P)
式(2.15)中的 N ( p ) 定义为转移算子, 用H(p)表示,
D (P)
(2.14) (2.15)
H (p ) N D ( (P p ) ) b a m n p p m n a b n m 1 1 p p n m 1 1 a b 1 1 p p a b 0 0 (2.16)
t0
解 (1) 齐次解。 由例2.4 yh (t)=C1e-t+C2e-6t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 特解。 查表2.2, yp(t)=B1cos (2t)+B2sin(2t)
-14B1+2B2-6=0 2B1+14B2=0
于是,
B15201,
B2530
yp(t)5 20 c 1o2ts) (530 si2 nt)(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3. 用算子符号表示微分方程, 不仅书写简便, 而且在建 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时也很方便。 把电路中的基本元件R、 L、 C的伏安关系用微分算子形式来表示, 可以得到相应 的算子模型, 如表2.1所示。
系统的时域分析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及特点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响应

y x (t ) K1e 2t K 2 e 3t
y(0)=yx(0)=K1+K2=1 y' (0)= y'x(0)= 2K13K2 =3
解得 K1= 6,K2= 5
y x (t ) 6e 2t 5e 3t , t 0
18
[例]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方程式为: y" (t)+4y ' (t) +4y (t) = 2f ' (t )+3f(t), t>0 系统的初始状态为y(0) = 2,y'(0) = 1, 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x(t)。 解: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系统的特征根为
2t
Be
4t
1 y (0) A B 1 3 解得 A=5/2,B= 11/6 1 y ' (0) 2 A 4 B 2 3
5 2t 11 4t 1 t y(t ) e e e , t 0 2 6 3
12
1 t e 3
系统的几个概念:
9
[例] 已知某二阶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的动态方程
y" (t ) 6 y' (t ) 8 y(t ) f (t ), t 0
初始条件y(0)=1, y '(0)=2, 输入信号f (t)=et u(t), 求系统的完全响应y(t)。
解:
(1) 求齐次方程y''(t)+6y'(t)+8y(t) = 0的齐次解yh(t)
11
[例] 已知某二阶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的动态方程
y" (t ) 6 y' (t ) 8 y(t ) f (t ), t 0
MATLAB与信号实验——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MATLAB与信号实验——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是信号与系统学中的重要课题。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来进行信号与系统的分析。
下面将介绍MATLAB在连续LTI系统时域分析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连续LTI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个连续域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系统)可以由它的冲激响应完全描述。
冲激响应是系统对单位冲激信号的响应。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impulse函数来生成单位冲激信号。
假设我们有一个连续LTI系统的冲激响应h(t),我们可以使用conv 函数来计算系统对任意输入信号x(t)的响应y(t)。
conv函数实现了卷积运算,可以将输入信号与冲激响应进行卷积运算得到输出信号。
例如,我们假设一个连续LTI系统的冲激响应为h(t) = exp(-t)u(t),其中u(t)是单位阶跃函数。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生成输入信号x(t)和计算输出信号y(t):```matlabt=-10:0.1:10;%时间范围x = sin(t); % 输入信号h = exp(-t).*heaviside(t); % 冲激响应y = conv(x, h, 'same'); % 计算输出信号```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时间范围t,然后定义了输入信号x(t)和冲激响应h(t)。
接下来,使用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冲激响应的卷积,设置参数’same’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长度相同。
最后,得到了输出信号y(t)。
在得到输出信号后,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的绘图功能来可视化结果。
例如,使用以下代码可以绘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图像:```matlabfigure;plot(t, x, 'b', 'LineWidth', 2); % 绘制输入信号hold on;plot(t, y, 'r', 'LineWidth', 2); % 绘制输出信号xlabel('时间');ylabel('幅度');legend('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除了卷积运算外,MATLAB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函数来进行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二章LTI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

注意:为方便起见,对单一零状态系统进行讨论时常常仅用y(t)代表yf(t)。
y( t ) a0 y当( tf)(t b)0f (t()t )时 h( t ) a0h( t ) b0 ( t )
2、h(t)的求解方法 (1) 利用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关系求解
此方法适用于简单电路,前提是阶跃响应g(t)简单易求。
y( t ) yh( t ) yp( t )
1、齐次解yh(t)
y( n )( t ) an1 y( n1 )( t ) a1 y( t ) a0 y( t ) 0
特征方程
的解
n n1 a1 a0 0
➢ 齐次微分方程的特征根:特征方程的 n 个根λi (i=1,2,…,n) ; ➢ 齐次解yh(t)的函数形式由特征根确定;
零状态 系统
y f ( t ) h( t )
yf(t)= g(t)
➢ 零状态系统:在激励 f(t) 的作用下将产生零状态响应yf(t);
➢ 如果激励是单位冲激信号δ(t),产生的响应称为单位冲激响应,用h(t)表示。 ➢ 如果激励是单位阶跃信号ε(t),产生的响应称为单位阶跃响应,用g(t)表示。
n
m
ai y(k i) bj f (k j)
i0
j0
(an 1, m n)
差分方程的经典解分为齐次解yh(k)和特解yp(k)。
y(k) yh (k) yp (k)
1、差分方程的齐次解
n阶前向齐次差分方程 y(k n) an1y(k n 1) a1y(k 1) a0 y(k) 0
i1
y( t
)
yh( t
)
yp( t
)
C
1e
C2 t
ie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几种响应求解方法及例题

1. 经典时域分析方法: 求解微分方程 2. 卷积法:
系统完全响应 =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y(t) yzi (t) yzs (t) yzi (t) f (t) * h(t)
✓ 求解齐次微分方程得到零输入响应 ✓ 利用卷积积分可求出零状态响应
二、卷积法
系统完全响应 =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1.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是输入信号为零,仅由系统的
卷积法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yf (t)的思路
1) 将任意信号分解为单位冲激信号的线性组合 2) 求出单位冲激信号作用在系统上的响应
—— 冲激响应 3) 利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即可求出任意
信号f(t)激励下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f (t) 。
卷积法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yf (t)推导
(t) h(t)
特征方程为
s2 6s 8 0
特征根为
s1 2,s2 4
齐次解yh(t)
yh (t)
K1e2t
K
e4t
2
t>0
[例] 已知某二阶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的动态方程
y"(t) 6y'(t) 8y(t) f (t), t 0
初始条件y(0)=1, y '(0)=2, 输入信号f (t)=et u(t),求 系统的完全响应y(t)。
[例2-4-3] 已知某二阶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的动
态方程 y"(t) 6y'(t) 8y(t) f (t), t 0
初始条件y(0+)=1, y ‘(0+)=2, 输入信号f (t)=et u(t), (1)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t) 。
解:
(1) 求齐次方程y''(t)+6y'(t)+8y(t) = 0的齐次解yh(t)
实验三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三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三的设计和实现,达到如下目的:1、了解连续时间LTI(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和概念;2、在时域内对连续时间LTI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3、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现,了解连续时间LTI系统的传递函数、共轭-对称性质、单位冲激响应等重要性质。
二、实验原理在常见的线性连续时间系统中,我们知道采用差分方程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表示出该系统的性质和特点。
但是,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微分方程的形式来进行相关的研究。
设系统的输入为 x(t),输出为 y(t),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其中,a0、a1、…、an、b0、b1、…、bm为系统的系数,diff^n(x(t))和diff^m(y(t))分别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对时间t的n阶和m阶导数,也可以记为x^(n)(t)和y^(m)(t)。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函数 h(t)=dy/dx| x(t)=δ(t),则有:其中,h^(i)(t)表示h(t)的第i阶导数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为:H(s)=Y(s)/X(s)在时域内,系统的输出y(t)可以表示为:其中,Laplace^-1[·]函数表示Laplace逆变换,即进行s域到t域的转化。
三、实验步骤1、在Simulink中,构建连续时间LTI系统模型,其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y(t)=0.1*x(t)-y(t)+10*dx/dt2、对系统进行单位冲激响应测试,绘制出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函数h(t);4、在S函数中实现系统单位冲激响应函数h(t)的微分方程,并使用ODE45框图绘制出系统单位冲激响应函数h(t)在t=0~10s之间的图像;6、利用数据记录栏,记录系统在不同的参数下的变化曲线、阶跃响应函数u(t)和单位冲激响应函数h(t)的变化规律。
四、实验数据分析1、单位冲激响应测试那么,当输入信号为单位冲激函数δ(t)时,根据系统的微分方程,可以得知输出信号的形式为:即单位冲激响应函数h(t)为一个包含了单位冲激函数δ(t)在内的导数项序列。
MATLAB与信号实验——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MATLAB与信号实验-——-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在信号处理中,MATLAB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提供了许多功能,使我们能够模拟和分析各种信号系统。
对于连续LTI系统,时域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允许我们直接观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一个关于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响应,通过使用MATLAB模拟系统,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输入信号产生的输出信号,从而了解系统的特性。
二、实验步骤1.定义系统: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我们的连续LTI系统。
这可以通过使用MATLAB中的lti函数来完成。
我们需要提供系统的传递函数,它描述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2.设置输入信号:为了观察系统的行为,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合适的输入信号。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square函数来生成一个方波信号,该信号具有固定的频率和幅度。
3.模拟系统:使用MATLAB的lsim函数,我们可以模拟我们的连续LTI系统。
这个函数将输入信号和系统的传递函数作为参数,然后计算出系统的输出信号。
4.分析结果: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的图形功能来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行为,并验证我们的模型是否正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输入信号(如方波、正弦波等)来测试我们的连续LTI系统。
对于每种输入信号,我们都观察了系统的输出信号,并记录了结果。
通过对比不同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方波输入,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带有延迟的方波,这表明系统对突变信号的响应是瞬时的。
2.对于正弦波输入,系统的输出信号是与输入信号同频同相位的正弦波,这表明系统对正弦波的响应是具有稳定性的。
这些结果验证了连续LTI系统的基本特性:即对于单位阶跃函数(突变信号)的输入,系统的响应是瞬时的;而对于周期性输入(如正弦波),系统的响应具有稳定性。
这些结果与我们在理论上学到的知识相符,从而验证了我们的模型是正确的。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三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报告

实验三 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掌握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计算方法和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理解具有不同频率响应特性的滤波器对信号的滤波作用;3、学习和掌握幅度特性、相位特性以及群延时的物理意义;4、掌握用MA TLAB 语言进行系统频响特性分析的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LTI 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数学模型和频域数学模型的MATLAB 描述方法,深刻理解LTI 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物理意义,理解滤波和滤波器的概念,掌握利用MATLAB 计算和绘制LTI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曲线中的编程。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 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频率响应所谓频率特性,也称为频率响应特性,简称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的稳态响应随频率变化的情况,包括响应的幅度随频率的变化情况和响应的相位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两个方面。
上图中x(t)、y(t)分别为系统的时域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h(t)是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为:)(*)()(t h t x t y =,由傅里叶变换的时域卷积定理可得到:)()()(ωωωj H j X j Y =3.1或者: )()()(ωωωj X j Y j H =3.2)(ωj H 为系统的频域数学模型,它实际上就是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的傅里叶变换。
即⎰∞∞--=dt e t h j H tj ωω)()(3.3由于H(j ω)实际上是系统单位冲激响应h(t)的傅里叶变换,如果h(t)是收敛的,或者说是绝对可积(Absolutly integrabel )的话,那么H(j ω)一定存在,而且H(j ω)通常是复数,因此,也可以表示成复数的不同表达形式。
在研究系统的频率响应时,更多的是把它表示成极坐标形式:)()()(ωϕωωj ej H j H = 3.4上式中,)j (ωH 称为幅度频率相应(Magnitude response ),反映信号经过系统之后,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幅度发生变化的情况,)(ωϕ称为相位特性(Phase response ),反映信号经过系统后,信号各频率分量在相位上发生变换的情况。
《MATLAB》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报告

《MATLAB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报告1、编写程序Q3_1,绘制下面的信号的波形图:其中,ω0 = 0.5π,要求将一个图形窗口分割成四个子图,分别绘制cos(ω0t)、cos(3ω0t)、cos(5ω0t) 和x(t) 的波形图,给图形加title ,网格线和x 坐标标签,并且程序能够接受从键盘输入式中的项数n。
2、给程序例3_1增加适当的语句,并以Q3_2存盘,使之能够计算例题3-1中的周期方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并绘制出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的谱线图。
-+-=)5cos(51)3cos(31)cos()(000t t t t x ωωω∑∞==10)cos()2sin(1n t n n nωπ3.3反复执行程序例3_2,每次执行该程序时,输入不同的N值,并观察所合成的周期方波信号。
通过观察,你了解的吉布斯现象的特点是什么?3.4分别手工计算x1(t) 和x2(t) 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1.利用MATLAB 求齐次微分方程,,起始条件为,,时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2. 已知某LTI 系统的方程为:其中,。
利用MATLAB 绘出范围内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波形图。
3.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如下,利用MATLAB 求系统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数值解,并绘出其时域波形图。
(1)'''()2''()'()'()y t y t y t x t ++=()()t x t e u t -=(0)1y -='(0)1y -=''(0)2y -=''()5'()6()6()y t y t y t x t ++=()10sin(2)()x t t u t π=05t ≤≤''()3'()2()()y t y t y t x t ++=(2)''()2'()2()'()y t y t y t x t ++=。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使用MATLAB 软件对连续时间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时域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熟悉IT 系统在典型激励下的响应及特征,熟悉相应MATLAB 函数的调用格式和作用,熟悉井掌握用MATLAB 函数求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连续时间线性非时变系统(LTI )的输入()t f 与输出()t y 可以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t f b t f b t fb t y a t y a t y a t y a m m n n n n 0'10'111++=++++--如果已知系统的输入信号()t f 及系统的初始条件为()()()()()-----0,,0,0,01'''n y y y y ,就可以利用解析方法求出系统的响应。
线性系统的全响应由零输入响应分量和零状态响应分量组成。
零输入响应是指当输入为零时仅由t=0的初始条件产生的系统响应,零状态响应是当初始条件(在t=0)假定为零时仅由0≥t 时的输入产生的系统响应分量。
零输入响应(单极点时)为:()∑==+++=nk t k tn ttx k n e c ec ec ec t y 12121λλλλ f式中,n c c c 、、、 21为任意待定常数,由初始条件确定。
零状态响应为:()()()τττd t h f t y f -=⎰∞∞-此式是对任意输入()t f ,用单位冲激响应()t h 形式表示的零状态响应()t y f 的公式。
已知()t h 就可确定任意输入()t f 的零状态响应()t y f ,即系统对任意输入的响应都可以用单位冲激响应确定。
系统总响应为:()()()()()τττλd t h f ec t y t y t y tnj j f x j -+=+=⎰∑∞∞-=1对于高阶系统,手工计算非常繁琐。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S ? y(t)
2
2.1 LTI连续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一、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如果单输入一单输出系统的LTI连续系统激励为f(t),响应为y(t),则系统的数
学模型是n 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n
n
ai y( i )( t ) bj f ( j )( t )
i0
j0
ai 和bj 为常数,且an=1
第二章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2.1 LTI连续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2.2 LTI离散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2.3 LTI连续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2.4 LTI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 2.5 卷积 2.6 卷和
1
LTI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LTI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时域分析法:不经变换,在时间域中直接求出系统的输响应; 两种时域分析方法:经典求解法和卷积(和)分析法;
P 1 yp (t) et
8
(3) 求全解
h
p
i
p
n
i1
y( t
)
yh( t
)
yp( t
)
C
1e
C2 t
ie
Ci t 2
e 3yt
p(et)t
i1
C1e2t C2e3t et
C1 3,C2 2
齐次解
特解
6 4 7 4 48 }
y( t ) 13e42t2 24e33t e{t
齐次解的函数形式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 特性,与激励f(t)的函数形式无关,称为 系统的自由响应或固有响应。但齐次解的
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 系数Ci的值是与激励f(t)有关。
特解的函数形式由激励信号f(t)确定,
MATLAB 3.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1
3.连续时间 LTI 系统的时域分析
作业题
2、某连续系统的输入为 e(t),输出为 y(t),系统的微分方程为:y ’’(t)+5y ’(6)+6y(t)=3f ’(t)+2f(t) 绘出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时域图形 若f t = ������ −2������ ������(������),绘出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时域图形
将激励信号和单位冲击响应进行卷积,由下图发现结果一致。
6
3.连续时间 LTI 系统的时域分析
作业题
4、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电压 y(t ) 作为系统输出:
R1 R2 R3 4() , L1 L2 1( H ) ,如果以电阻 R3 上
请画出系统的冲击响应 h(t) 请画出系统在激励e(������) = 12������(������)(v)作用下的零状态响应,要求写出系统微分方程的求 解步骤。 对所求结果进行验证。
零输入响应: eq1='D2y+4*Dy+4*y=0'; cond='Dy(-0.01)=1,y(-0.01)=1'; answer=dsolve(eq1,cond) answer = 103/(100*exp(1/50)*exp(2*t))+ (3*t)/(exp(1/50)*exp(2*t)) >> 全响应: eq1='D2y+4*Dy+4*y=Df+3*f'; eq2='f=exp(-t)*heaviside(t)'; cond='Dy(-0.01)=1,y(-0.01)=1'; answer=dsolve(eq1,eq2,cond); simplify(answer.y) ans = (3*t+2*exp(t+1/50)*heaviside(t)-2*exp(1/50)*heaviside(t)-t*exp(1/50)* heaviside(t) + 103/100)/exp(2*t + 1/50)
LTI系统的时域频率复频域分析

一、LTI系统时域分析
1. 用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表示LTI系统
x ( t ) h ( t ) y(t)x(t)h(t)
x[n] h[n]
y[n]x[n]h[n]
3
2. 用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LTI系统
一个LTI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或线性常 系数差分方程来描述。分析这类系统,就是要求解线性常系数 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 对于因果系统,当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也就是说对于因 果LTI系统,其输出的初始状态为零,此时的输出常称为系统 的零状态响应。 系统分析时,往往不是通过微分/差分方程的时域求解,而是 通过频域或复频域分析来求解方程。但是对离散LTI系统,其 差分方程的时域递归解法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中有非常重要的 应用。
4
4 4
4
4 4
依此 ,可 y [n 类 ]得 1 n 1 推 ,n 1 . 或者 y [n ] 1 写 n 1 u [n 成 1 ]
4
4
8
3. LTI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1) 离散时间系统
一阶差分方程 : y [n ] a[n y 1 ]b[n x ]
2. 根据系统的描述,求出 H ( j )
3. Y (j)X (j)H (j)
4. y(t)F1[Y(j)]
16
从信号分解观点分析
若 x ( t) : e j t
则 y ( t) : h ( t) x ( t) h () e j ( t ) d h () e jd e j t H (j) e j t
x[n][n1] 1,n1,
对于因果y系 [n]统 0,n必 1. 有
0,n1
信号与系统实验五 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

信号与系统实验陈述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项目名称: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时间: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掌握连续LTI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和任意激励对应响应的求解方法。
2.掌握连续LTI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3.掌握连续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4.掌握连续LTI系统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分析方法的相互转换。
二、实验原理1.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1)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设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激励为,响应为,则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可暗示为为了在Matlab编程中调用有关函数,我们可以用向量和来暗示该系统,即这里要注意,向量和的元素排列是按微分方程的微分阶次降幂排列,缺项要用0补齐。
(2) 单位冲激响应单位冲激响应是指连续LTI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因此满足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5.1)及零初始状态,即,依照定义,它也可暗示为对于连续LTI系统,若其输入信号为,冲激响应为,则其零状态响应为可见,能够刻画和表征系统的固有特性,与何种激励无关。
一旦知道了系统的冲激响应,就可求得系统对任何输入信号所发生的零状态响应。
Matlab提供了专门用于求连续系统冲激响应的函数impulse(),该函数还能绘制其时域波形。
(3)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响应是指连续LTI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它可以暗示为Matlab提供了专门用于求连续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函数step( ),该函数还能绘制其时域波形。
(4)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已经知道,连续LTI系统可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5.1)式来描述,Matlab提供的函数lsim( )能对上述微分方程描述的连续LTI系统的响应进行仿真,该函数不但能绘制指定时间范围内的系统响应波形图,而且还能求出系统响应的数值解。
其调用格式有lsim(b,a,x,t)y=lsim(b,a,x,t) :只求出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数值解,而不绘制响应曲线需要特别强调的是,Matlab总是把由分子和分母多项式暗示任何系统都当作是因果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 - 4:已知某LTI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 ''( t ) 5 y ' (t ) 6 y (t ) 6 f (t ) 其中,f (t ) 10sin (2t )u (t ),试用MATLAB 命令绘出 《 0 t《5范围内系统零状态响应 y (t )的波形图。
>> ts=0;te=5;dt=0.01; >> sys=tf([6],[1,5,6]); >> t=ts:dt:te; >> f=10*sin(2*pi*t).*uCT(t); >> y=lsim(sys,f,t); >> plot(t,y),grid on >> xlabel('Time(sec)'),ylabel('y(t)') >> title('零状态响应')
eq1='D3y+4*D2y+8*Dy=3*Dx+8*x'; eq2='x=Heaviside(t)'; cond='y(-0.01)=0,Dy(-0.01)=0,D2y(-0.01)=0'; ans=dsolve(eq1,eq2,cond); simplify(ans.y) ans = 1/8*heaviside(t)*(exp(-2*t)*cos(2*t)-3*sin(2*t)*exp(-2*t)-1+8*t)
1
2
3
4 5 t 零状态相应
6
7
8
0.2 0 0
1
2
3
4 t 完全相应
5
6
7
8
subplot(313)
ezplot(yt,[0,8]);grid on title('完全响应')
1.5 1 0.5 0 0
1
2
3
4 t
5
6
7
8
第五章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5.2 连续时间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数值求解
例5 - 3:试用MATLAB命令求解微分方程 y '' (t ) 3 y ' (t ) 2 y (t ) x ' (t ) 3x(t ), 当输入x(t ) e -3t u (t ), 起始条件为y (0 _) 1, y ' (0 _) 2时系统的零输入相应, 零状态响应, 完全响应。
MATLAB解微分方程用 dsolve('eq1,eq2,...','cond1,cond2,...','v') 说明:eq1,eq2表示各微分方程, cond1,cond2表示各初始条件和起始条件, Dy、D2y表示y的一阶导数y‘、二阶导数y’‘。
>> eq='D3y+2*D2y+Dy=0'; >> cond='y(0)=1,Dy(0)=1,D2y(0)=2'; >> ans=dsolve(eq,cond); >> simplify(ans) %化简 ans = 5-4*exp(-t)-3*exp(-t)*t
a3 y ''' (t ) a2 y '' (t ) a1 y ' (t ) a0 y (t ) b3 f ''' (t ) b2 f '' (t ) b1 f ' (t ) b0 f (t ) a [a3 , a2 , a1 , a0 ]; b [b3 , b2 , b1 , b0 ]; sys tf (b, a) 获得其LTI 模型 左右两端有缺项时, a和b对应元素取0,不能省略。
利用符号求解出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及完全 响应后,可利用ezplot命令绘出他的波形,以便观察。 subplot(311)
零输入相应 1 0.5 0 0
ezplot(yzi,[0,8]);grid on
title('零输入相应') subplot(312) ezplot(yzs,[0,8]);grid on title('零状态相应')
例5 - 2:已知输入x(t ) u (t ), 试用MATLAB命令求解 微分方程y ''' (t ) 4 y '' (t ) 8 y ' (t ) 3x ' (t ) 8 x(t )的零状态响应。 解:依照题意可以理解 为求解给定的两个方程
x(t ) u (t ) ' '' '' ' ' y ( t ) 4 y ( t ) 8 y ( t ) 3 x (t ) 8 x(t )
解:求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后,完全响应则为二者之和
>> eq='D2y+3*Dy+2*y=0'; %齐次解求零输入相应 >> cond='y(0)=1,Dy(0)=2'; >> yzi=dsolve(eq,cond);yzi=simplify(yzi) yzi = -3*exp(-2*t)+4*exp(-t) >> eq1='D2y+3*Dy+2*y=Dx+3*x'; %零状态响应求解 >> eq2='x=exp(-3*t)*heaviside(t)'; >> cond='y(-0.001)=0,Dy(-0.001)=0'; %起始条件 >> yzs=dsolve(eq1,eq2,cond);yzs=simplify(yzs.y) yzi = heaviside(t)*(-exp(-2*t)+exp(-t)) >> yt=simplify(yzi+yzs) %完全响应 yt = -3*exp(-2*t)+4*exp(-t)-exp(-2*t)*heaviside(t)+exp(-t)*heaviside(t)
第五章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5.1 连续时间系统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符号求解
例5 - 1:试用MATLAB命令求齐次微分方程 y ''' (t ) 2 y '' (t ) y ' (t ) 0 的零输入响应, 已知起始条件为 y (0 _) 1, y ' (0 _) 1, y '' (0 _) 2.
MATLAB解零状态下的微分方程的数值解用 1、y=lsim(sys,f,t) 说明:t表示计算系统响应的时间抽样点向量, f是系统的输入信号向量, sys表示LTI系统模型,用来表示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或状态方程。 2、求解微分方程时,sys是由MATLAB的tf函数根据微分方程 系数生成的系统函数对象,其语句格式是 sys=tf(b,a) 其中b,a是微分方程右边和左边的系数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