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资料

合集下载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8则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8则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8则不幸的贝多芬吧……呐喊之后便是愤怒的诅咒,他诅咒大自然造物主加在他身上的不幸。

然而,贝多芬只能在无人的旷野中呐喊,只能撕扯着自己的头发诅咒,因为他害怕。

他没有勇气向人们宣告自己是聋子,没有勇气去迎接朋友们的同情安慰和憎恨他音乐创作的仇敌们的讥讽与嘲笑,贝多芬宁愿独自一人忍受痛苦。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四):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之后,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关于热爱生命名人故事

关于热爱生命名人故事

关于热爱生命名人故事【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为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

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

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

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

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

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

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

在大学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

有关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

有关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

有关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
许多名人真正体现了热爱生活的精神。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励志故事。

第一个是由朱自清的。

他是一个著名的中国作家,出生于1881年,在20世纪初,他参加了各种文学活动,艺术思想清新绝伦,具有开创性的文学影响力。

朱自清对生命充满热情,总是很满足,享受生活。

他总是把生命视为一份奇妙的礼物,他把时间用在创造新作品上,并用文字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朱自清曾写道:“我爱生活,多么美好的体验!我坚信,每个人都有自由完全掌控自己自活能力的能力。


另一个是英国励志演说家亚历克斯·科勒里斯。

他1962年出生,是一名著名的演说家,在探索人类动机和知识卫道士的事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亚历克斯·科勒里斯哪里有聪明才智和幽默,他曾在TED2018上分享他的观点,认为人们应该以尊重和热爱生活为前提,以为彼此负责,承担责任,制定准则,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把生命看作是一种出色的礼物,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最宝贵的收藏品,珍惜每一刻,走自己的路去追求幸福。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马克·吐温的热爱生活的故事。

马克·吐温,1835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小镇,是一名美国著名作家,他以其极具诗意、真诚和有创意的文学作品而闻名。

马克·吐温一生热爱生活,他把生命看作一件神奇的礼物,认为人生每一刻都是宝贵的,所以他把自己的每一刻都浪费在激励他人和改变世界上。

马克·吐温曾被赞誉为“伟大的智者”,他说:“每个人都应该把生活当做礼物,不要把它当做虚拟的遊樂,要珍惜它,使它变得更加美好。

”。

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

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学习名人的热爱生命故事

学习名人的热爱生命故事

学习名人的热爱生命故事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下面有的名人的热爱生命,欢送阅读!霍金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1963年,霍金21岁的人生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个重大事件。

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使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最后连心肺功能也会丧失,当时大夫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

这一致命的打击几乎使霍金放弃了学业,但生日舞会上一个女孩的出现神奇地改变了一切,她就是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

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

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

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

这种病的病症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

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

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

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快乐,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辩论。

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

关于热爱生命名人故事优秀5篇

关于热爱生命名人故事优秀5篇

关于热爱生命名人故事优秀5篇推荐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简短篇一因为热爱,所以快乐。

三毛说:“我愿用一生追逐心中的梦,现在它已生根发芽。

”我们要找到心中真正热爱之梦,怀一颗赤子之心享受其中追逐之乐。

他便是这样的赤子。

“红楼痴儒”周汝昌,一生只做一件事,不用浮名伴此生。

遥望苍穹,他便是最亮的那颗星。

一勾弯月悬在冷凝处,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

周汝昌独自在简陋的屋舍前,笔起笔落,涌起层层墨香。

昔有曹雪芹“一部红楼,增删五次”,“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都是血”;三百年后,他为一部红楼耳聪目盲,穷尽一生,建起“红学四支”。

六十年辛苦光阴,让周汝昌从一位出入贵族门庭,知名学府的青年学者,成为了红学研究的一代巅峰。

对于红楼,他的爱仿若一位母亲,一手拉起传承,一手拉起继承,在文学之路愈行愈远。

惟有热爱,才能让大师在艰苦环境治学也甘之如饴。

所向所爱所乐,纵使没有戏台上一颦一笑,没有炊烟下的欢声笑语,心中仍是充实而快乐的。

雅士林逋悠然一句“吾情所适”何尝不是道出了许多赤子心声?因为热爱,苦难皆不成立,我们依然快乐。

犹记得杜丽娘之叹“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因为热爱,我们无悔无怨。

德兰修女热爱她的工作,以平等之爱对待被践踏如泥的弱者。

她说:“我们都是平凡人,却可以用伟大的爱行平凡之事。

”她用她的所爱所乐感染了太多世人。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德兰修女的热爱如水滋养了太多心灵,她的快乐如阳光温暖了无数人。

神爱世人,她何尝又不是凡世天使?因为热爱,所以快乐。

当我们全心全意爱着一件事,并乐在其中时,谁说这不会感染我们身边之人,点亮他们心中热爱之火?人生极致的幸福便是寻一件我所爱之事,忘记一路艰辛,得我心中之快乐,让更多人感染到我的快乐!因为热爱,所以快乐。

向往便攀岩吧,无畏险碍;爱便坚守吧,无需证明。

生命如长河,我爱,我乐,故我在!推荐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简短篇二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每天,你都会置身与生活当中,但你却从来都不知道生活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8则_短故事全面版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8则_短故事全面版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8则_短故事全面版《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8 则》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而在众多名人的人生历程中,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以下是 8 则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1、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在一岁多时,因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生活在黑暗和寂静之中。

然而,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用手触摸物体,用触觉感知世界。

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热爱,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

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了无数人。

海伦·凯勒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只要心中有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就能创造奇迹。

2、史蒂芬·霍金史蒂芬·霍金在 21 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断言他只能活两年。

但霍金并没有被病魔打倒,他以坚强的意志和对科学的热爱,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尽管身体逐渐瘫痪,只能依靠轮椅和电脑与人交流,但他的思维却在宇宙的奥秘中遨游。

他提出了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设想,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霍金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科学的执着和对生命的尊重。

3、张海迪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但她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并学习了多门外语。

她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从事文学创作,出版了多部作品。

张海迪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残疾并不能阻挡一个人追求梦想和热爱生命的脚步。

4、贝多芬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磨难。

在创作的高峰期,他失去了听力,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但贝多芬没有放弃,他凭借着内心对音乐的热爱和顽强的意志,继续创作。

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如《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贝多芬用音乐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

5、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生中有上千项发明。

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

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

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而珍爱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人用自己的深刻言行展示出了对生命的珍爱和敬畏。

他们以自己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独特的行动,成为了世界各地所引领的榜样。

下面将介绍几位珍爱生命的名人,并通过他们的故事,向我们传递爱生命的宝贵意义。

第一位名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他无疑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对生命热爱的践行者。

尽管他在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发现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但他也十分注重人类的福祉和平衡。

他警醒我们,珍爱生命的核心在于保护和维护我们的环境。

爱因斯坦强调地球和生命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提倡保护环境,并警告人们要警醒不要无端破坏生态平衡。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以行动来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保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性,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对生命的珍爱。

第二位名人是诗人玛丽·奥利弗。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奥利弗在她的诗歌中,将最朴实的自然景观与生命的脆弱联系在一起。

她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次呼吸的重要性,并将这种珍爱生命的信念传达给读者。

她的诗歌饱含对生命的细微之处的敏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环境,并珍视生命中短暂而宝贵的瞬间。

奥利弗的诗歌激发了我们内心对生命的热爱,她的言辞唤醒了我们对遗憾流失的时间的珍惜。

第三位名人是医生艾伦·德·波顿。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家之一,也是珍爱生命的典范。

他在非洲大陆的贫穷农村地区,与疟疾、埃博拉等严重传染病作斗争。

德波顿为了拯救那些生在疾病困境之中的人们,执着地进行着医学研究,努力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来到偏远地区,亲身体验那些贫瘠之地的艰辛与不足。

德·波顿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第四位名人是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她是巴基斯坦活动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虽然她在年幼的时候就面临了来自恐怖分子的暴力威胁,但她依然坚决地捍卫了教育的权利。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欢迎查阅,供参考。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篇1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

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

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

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

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

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

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

名人珍爱生命的故事4篇(优秀篇)

名人珍爱生命的故事4篇(优秀篇)

名人珍爱生命的故事4篇名人珍爱生命的故事4篇霍金的故事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

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

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

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

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

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

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

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

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

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

热爱生命的名人的故事

热爱生命的名人的故事

热爱生命的名人的故事热爱生命的名人的故事导读: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该去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热爱生命的名人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热爱生命的名人的故事(一)邰丽华,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名舞蹈演员,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这位两耳失聪的女孩,用生命演绎的舞蹈深深感动了国人。

家住湖北宜昌的邰丽华,在小时候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失去了听力,从此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

律动课上,老师踏响木地板的震动,启蒙了她对音乐的痴迷,而被她称作“看得到的音乐”的舞蹈也从此成为她生命的亮色——她赖以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

2015年3月在波兰,一支《雀之灵》舞动了全场观众的心,当他们知道邰丽华听不到自己的掌声时,流下了伤心的泪。

邰丽华先后出访过20多个国家,在国内外演出数百场,以其“孔雀般的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

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她领舞的群舞——千手观音,让几亿中国人从热闹中沉思、感动。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

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若水的“孔雀仙子”、“观音姐姐”仍在孜孜以求地跳着人生这出大舞。

热爱生命的名人的故事(二)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

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

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

珍惜生命的事例名人

珍惜生命的事例名人

珍惜生命的事例名人
以下是一些珍惜生命的事例名人:
霍金(Stephen Hawking):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尽管身体受到严重疾病的限制,但他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并致力于科学研究,成为一位激励他人珍惜生命的榜样。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巴基斯坦女权活动家和教育倡导者,她在面对恐怖分子的袭击后康复并继续为女性教育权利奋斗,展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美国宇航员,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的壮举鼓舞了全世界的人们珍惜地球和探索未知的热情。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美国著名媒体人和慈善家,她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通过积极的思维和行动,珍惜并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并鼓励他人做同样的事情。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捐赠,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全球生活质量,呼吁人们珍惜生命和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这些名人以他们的行动和言行,展现出对生命的珍惜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激励他人的典范。

他们的故事和成就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珍惜生命、充实生活、追求梦想是人生
中最为重要的价值之一。

热爱生命的名人事例

热爱生命的名人事例

热爱生命的名人事例
1、张海迪: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

2、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1796年,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在病痛的折磨下仍然创作出众多杰出的音乐作品。

3、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在逆境中仍然热爱生命,坚持科学研究。

热爱生命例子

热爱生命例子

热爱生命例子:
1.杏林子:杏林子,本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出生于陕西省扶
风县杏林镇,台湾著名文学家,残疾人福利事业推动者。

杏林子在12岁时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

然而,她仍然坚持着用她还能活动的关节继续写作,平均每年都有新作问世,创办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残障福利工作。

2.张海迪: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济南出生。

小时候因患血
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信心。

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但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生命是宝贵的,没有人希望浪费时间,但有时只有当我们把它当作珍贵的资源来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才能更好的体会到它的宝贵。

许多著名的名人利用他们的时间,以伟大的方式来热爱生活。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热爱生命的故事吧!英国作家霍华德惠勒曾经说过,“你当把生命看作是宝贵的,而不是浪费它,因为它能够改变你的一切,你也将获得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他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会把未知惊人的行为放在第一位,总是让自己充满热情,在生活中走出一条别样的路线。

尽管他是一个著名的作家,但他也努力探索其他的领域,如收藏艺术、演讲、拍电影、参加公益活动等,旨在更加全面地为他的生活增添色彩。

他的努力让他在社会上享有盛誉,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美国著名的歌手碧昂丝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作为一个著名的歌手,她把自己的每一次表演精彩烂漫,把自己投入其中,不断地寻求自我超越。

在娱乐界,她也一直致力于关注社会的各种问题,尤其是面对当今世界上存在的种族、宗教和文化方面的不平等,她坚定不移地推动公平和正义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鼓舞人心。

此外,中国影星范冰冰是热爱生活的一位知名明星。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不仅在电影行业中取得辉煌成就,而且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尤其是帮助残障儿童,把他们带到社会的中心,帮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此外,她还坚持学习,致力于拓展个人的知识面,不断发掘自身潜能,使自己在专业技能和发展方面得到提升。

以上著名的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宝贵的生命不能浪费,必须要有意义地去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珍贵价值。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把它实现为最伟大的事业。

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热爱生命,把这份热情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关于生命的名人素材

关于生命的名人素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生命的名人素材:杰克·伦敦(Jack London):美国作家,他在一生中经历了贫困、流浪和战争,但他始终坚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他在小说《野性的呼唤》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存的执着追求。

玛丽·居里(Marie Curie):她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波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因其在放射性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

她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激励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他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也是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袖。

他的一生都在为反对不公正和压迫而奋斗,他的勇气和决心鼓舞着全世界的人们为自由和平等而战。

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她是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妻子,也是一名活动家和作家。

她致力于人权、教育和儿童福利事业,她的生活和工作激励着人们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他是欧洲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

他的一生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他的音乐作品彰显了生命的美好和无限可能性。

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他是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倡导非暴力抗议和种族平等。

他的演说和行动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反对种族歧视和争取平等的运动,他的生命成为了一种象征和灵感之源。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理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

他的一生充满了探索和创新,他的智慧和勇气启发了无数科学家和思想家。

甘地(Mahatma Gandhi):他是印度国父和非暴力抗议的倡导者,主张独立和民族平等。

他的生活方式和平民化的领导风格影响了全球各地的反殖民主义和反独裁主义运动。

鲁迅(Lu Xun):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

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

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

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张海迪:自幼失去了自胸部起下半身的知觉,但在这种情况之下,她仍然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
取得了健全人都很难取得的博士学位。

她珍惜生命的伟大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2. 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
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3. 霍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
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身患运动神经元疾病,却以顽强的毅力,在轮椅上生活了数十年,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这些名人的事迹都表明了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他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克服了生命中的种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珍惜生命,追求更高的成就。

学习名人热爱生命的简短故事

学习名人热爱生命的简短故事

学习名人热爱生命的简短故事生活无论多么困难,它毕竟是生活,真实的生活,而且是我们所热爱过的生活。

下面有的名人热爱生命的简短,欢送阅读!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

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

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

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

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

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

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承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

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

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

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

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海伦?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

她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父亲亚瑟是位南方邦联老兵。

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

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

最后于1904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名人资料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名人资料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名人事例资料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巨作。

《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

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她除了突破功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

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

1968年,海伦87岁去世。

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

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名人名言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2.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3.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4.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愿意一生无所作为,做一个无聊的人。

不多学些东西,我就不舒服。

我愿把我的一生献给我喜爱的事业。

我的腿虽然不好,可是多年我一直是那样的乐观,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激情。

5.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在人间。

6.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

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资料
1.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
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邓小平亲笔题词:
“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2、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

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
失明及失聪。

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

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

最后于1904
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

一个度过88个春秋却只有19个月光明和声音的弱女子,但她不向命运屈服,经过不懈努力毕业于哈佛大学。

建立了数以万计的慈善机构。

一生共有14部作品,处女作<<我的生活>>,被喻为无与伦比的著作.海伦?凯勒的作品还有:1908~1913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53年美国上映海伦·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3、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

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

这确实是个意外。

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3年来,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