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下《三角形的中位线》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优秀教学案例
1.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完美结合:本案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和总结,将实践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但对三角形中位线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
2.通过几何证明,讲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过程,让学生理解定理的证明方法和逻辑推理过程。
3.举例讲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出讨论题目,如:“你们能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以下问题吗?求解三角形ABC的边长。”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总结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角的计算、边的计算等知识后,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和应用。
本节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和角的计算,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性质的推理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2.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中位线概念的理解和性质的掌握。
2.运用中位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中位线性质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培养合作意识。
4.激励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和应用。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具体的三角形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它们有什么作用?”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 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推理的能力。
但对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2.让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发现和理解。
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式,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六.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三角形图形,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三角形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呈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究活动。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可以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教师给予补充和指导。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北师大八年级下册3.6三角形的中位线优秀导学案
3.6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目标:知识: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及性质。
2.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能力:在观察、操作、归纳、推理等探究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教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探索及其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一、情境创设: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探索活动: 1.操作: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
(小组讨论)步骤:(1)剪一个三角形,记为△ABC ;(2)分别取AB 、AC 的中点D 、E ,连接DE ;(3)沿DE 将△ABC 剪成两部分并将△ADE 绕点E 旋转180到△CFE 的位置得四边形BCFD 。
(学生继续完成操作)2.讨论:(1)四边形BCFD 为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2)线段DE 与线段BC 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3.归纳: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说说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典型例题:例1、 三角形各边的长分别为6cm 、8cm 和10cm ,求连接各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
例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FEH G D C BA例3、 在□ABCD 中,AC 、BD 交于O ,E 、F 、G 、H 分别是AB 、OB 、CD 、OD 的中点。
说明:∠HEF=∠FGH 。
四、巩固练习1.△ABC 的各边边长为4、6、8,D 、E 、F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则DE= ;EF= ;FD= 。
2.如图,A 、B 两地被建筑物阻隔,为测量A 、B 两地间的距离,在地面上选一点C ,连接CA 、CB 分别连CA 、CB 的中点D 、E 。
6.3 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6.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角形的中位线》这节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的第三节的内容,教材安排一学时。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平行线的判定,对平行四边形中的等量关系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生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提供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定理两部分。
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中位线都是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由中线引出中位线,注意中线和中位线的异同点。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定理,它描述了三角形中线与线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为证明线与线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阶段的几何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3.《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连接三角形顶点和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三角形有几条中线?《三条如图:D、E是△ABC边《AB、AC的中点,线段《DE是什么线?它与《BC边有什么关系?二、讲授新课三角形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1.如果《D、E分别为《AB、AC的中点,那么《DE是△ABC的中位线2.如果《DE是△ABC的中位线,那么《D、E是边《AB、AC的中点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自己认为的所有中位线,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画中位线数量的的原因)《三条三角形中线和三角形中位线有什么不同?(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后讨论)共同点:都是线段。
不同点:三角形的中线: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是三角形边的中点。
三角形中位线:两个端点都是三角形边的中点思考:△ABC的中位线《DE与《BC边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动手操作)测量:(1)《∠ADE,∠ABC度数;《《《《《《《《《《(2)《DE,BC《长度.《两个角的度数相等线段《DE的长度等于线段《BC长度的一半旋转:将△ADE绕《《AC《边的中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到△FCE的位置(如图),这样就得到四边形《FCBD.四边形《FCBD是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6.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6.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6.3 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和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性质,并能运用中位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相交线的相关知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述和逻辑推理能力也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运用中位线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4.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2.运用中位线解决几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2.利用几何画板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中位线的特点;3.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几何画板软件和实物模型;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练习题;3.准备好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2.提问:你们认为三角形有哪些特殊的线段?它们有什么性质?呈现(10分钟)1.引入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三角形的中位线;2.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三角形中位线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中位线的性质;3.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中位线的性质。
操练(10分钟)1.让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分组讨论;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3.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中位线的性质。
巩固(10分钟)1.设计一些有关三角形中位线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讲解;3.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3.提出问题:接着,向学生提问:“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性质?如何利用中位线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知
1.定义讲解:向学生介绍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指出中位线是连接三角形一个角的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并强调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它们互相平行且等于对边的一半。
a.三边长分别为4cm、6cm、8cm的三角形;
b.两边长分别为5cm、12cm,且夹角为90°的直角三角形。
2.提高拓展题:
(1)在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证明:三角形DEF是三角形ABC面积的一半。
(2)已知三角形的中位线长度为5cm,求原三角形的周长。
3.实践应用题:
1.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实际操作、动态演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几何图形表象。
2.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发现并推导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新课导入:展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3.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中位线定理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6.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第三节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并能够说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②理解并能够说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能够证明这个定理,且能够应用这个定理解决有关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操作、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通过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对三角形中位线的研究,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难点重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的理解和证明,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难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及熟练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旧知识:(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2)作出三角形各边的中点并连接各中点(3)引出中位线的定义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合作探究猜想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如图, DE 是Δ ABC 的一条中位线。
DE, BC 可能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讨论,猜测答案。
提示: DE , BC 的长短关系、位置关系怎样?) 学生猜测: DE//BC , DE = 0.5BC二 新知构建1、 猜想结论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结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定理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已知:如图(1), DE 是△ABC 的中位线. 求证: DE ∥BC, DE =12BC.证明: 如图,延长DE 到F,使FE =DE,连接CF.在△ADE 和△CFE 中,∵AE =CE, ∠1=∠2, DE =FE∴△ADE ≌△CFE ∴∠A =∠ECF, AD =CF∴CF ∥AB ∵ BD =AD ∴CF =BD ∴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F ∥BC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 DF =B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DE ∥BC, DE =12BC. 3、新知应用(1)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长分别为8 cm,10 cm 和12 cm,求以各边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2)如图, A, B 两地被池塘隔开,小明通过下面的方法估测出了A, B 间的 距离:先在AB 外选一点C,然后步测出AC, BC 的中点M, N,并步测出 MN 的长,于是他就知道了A, B 间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3)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你能通过剪拼的方式, 将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以上结论可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证明3、议一议(中点四边形)如图,任意画一个四边形,以四边的中点为顶点组成一个新四边形, 这个新四边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请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 已知: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如图连接AC∵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HG, EF 分别是△DAC, △BAC 的的中位线.∴HG ∥AC, HG =12AC; EF ∥AC, EF =12AC; ∴HG ∥EF 且 HG =EF.∴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如图连接AC, BD.∵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HG, FG, EF, EH 分别是△DAC, △CBD,△BAC,△ABD 的的中位线.∴ HG ∥BC, EF ∥BC; EH ∥BD, FG ∥BD;∴HG ∥EF 且EH ∥FG.∴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课堂小结1.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3.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当堂检测1.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__第三边,并且______第三边的____________2.如图:在△ABC中,DE是中位线。
2019年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案:6.3三角形的中位线
2019年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案:6.3三角形的中位线一、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1.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2.掌握如何找到三角形的中位线;3.学会利用中位线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二、学习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2.如何找到三角形的中位线;3.利用中位线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三、学习过程1. 三角形的中位线•什么是中位线?中位线是连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相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根据中位线的定义,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分别连接三个顶点和相对边的中点。
2. 如何找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假设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B、C,相对边分别为a、b、c。
求三角形ABC的中位线的步骤如下:•找到边a的中点D;•找到边b的中点E;•找到边c的中点F。
•连接AD、BE、CF,得到三角形ABC的三条中位线。
3. 利用中位线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假设它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B、C,相对边分别为a、b、c,中位线分别为AD、BE和CF。
根据中位线的定义,中位线的中点分别为M、N、P。
三角形ABC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 = \frac{1}{2}S_{\Delta ABC} = \frac{1}{2} \sqrt{s(s - a)(s -b)(s - c)}\]其中,S是三角形ABC的面积,S_{\Delta ABC}是三角形ABC的海伦公式面积,s是半周长,s = \frac{a + b + c}{2}。
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所形成的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_{\Delta DMN}=\frac{1}{4}S_{\Delta ABC}\] \[S_{\DeltaENP}=\frac{1}{4}S_{\Delta ABC}\] \[S_{\Delta FMP}=\frac{1}{4}S_{\Delta ABC}\]其中,S_{\Delta DMN}、S_{\Delta ENP}、S_{\Delta FMP}分别是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优秀教学案例
1.实践性:本教学案例以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感受到中位线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位线定理,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导向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中位线的性质和应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会引导学生总结中位线定理的关键点和应用方法,并强调中位线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加深对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并能够明确如何运用中位线来解题。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我会提醒学生注意作业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他们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对中位线定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难以理解中位线定理,对中位线与三角形两边的关系感到困惑,导致无法熟练运用中位线解决几何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掌握中位线的性质及其在三角形中的作用。
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究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应用。每个小组都可以使用模型、画图工具等资源,通过讨论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例如,我会问学生:“你们认为自己在中位线的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你们对自己的学习有何评价?”等。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三角形的中位线-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 三角形的中位线-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程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2.掌握求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方法3.熟悉与中位线相关的定理和性质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2.中位线长度的计算方法3.与中位线相关的定理和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1.三条中位线交于一点的证明2.正确理解和应用中位线相关的定理和性质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引入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
2.提问:三角形中有哪些特殊的线段?这些线段有什么特点?步骤二:概念讲解1.定义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中位线性质:–三角形中,三条中位线交于一点,且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中,中位线的长度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如果两条中位线相交,则交点距离每条中位线中点的距离相等。
步骤三:例题演练1.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并练习计算中位线的长度,以便能够熟练应用中位线定理解题。
2.示例题:求三角形ABC中线BD的长度,已知AB=8, AC=10, BC=6.步骤四:定理讲解1.在例题讲解后,引入与中位线相关的定理和性质,讲解其思路和应用方式。
2.相关定理和性质:–三角形中,三条中位线交于一点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中位线和斜边之间的关系);–中位线定理:在三角形中,中位线平行于一条边,且长度为另一条边的一半。
步骤五:综合应用1.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体现学生对中位线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2.示例题:已知三角形ABC中,AD是BC的中线且AB=CD,证明AD与BC垂直。
课堂反馈1.让学生主动发表感言,讨论课堂收获和困惑。
2.对照课堂目标,让学生自评学习情况,以便能够及时发现不足并改进。
作业布置1.布置课堂练习题,巩固课堂知识点。
2.布置拓展练习题,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理解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相关定理和性质,能够熟练应用中位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6.3 三角形的中位线导学案北师大版
6.3 三角形的中位线本课时学习要点:三角形的中位线本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注意与三角形的中线的区别。
2 、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能灵活的运用。
本课时学习安排:课前预习:预习教材150页到151页,并尝试完成课后随堂练习。
课中学习:活动一: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及定理1、想一想: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操作:(1)剪一个三角形,记为△ABC(2)分别取AB,AC中点D,E,连接DE(3)沿DE将△ABC剪成两部分,并将△ABC绕点E旋转180°,得四边形BCFD.2、思考: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3、探索: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DE与BC有什么位置和数量关系呢?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的两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______,并且等于。
已知:求证:证明:4、想一想:三角形的中位线有条,这几条中位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了个的小三角形。
5、思考: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区别?活动二: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1、议一议:任意画一个四边形,以四边的中点为顶点组成一个新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请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桌交流。
2、如图, A , B 两地被池塘隔开,小明通过下面的方法估测出了 A , B 间的距离:先在AB 外选一点 C ,然后步测出 AC , BC 的中点 M , N ,并测出 MN 的长,由此他就知道了 A , B 间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课后巩固:☆1、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 和12cm ,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为 ☆2、△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若DE =4,AD =3,AE =2,则△ABC 的周长为 。
☆3、如图,在△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证明: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
6.3三角形的中位线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6.3 三角形的中位线学习目标:1.掌握中位线的定义及中位线定理;2.灵活添加辅助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数学问题.自主学习一、情境导入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的蛋糕,准备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要求四人所分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怎么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呢?合作探究一、要点探究知识点一:三角形的中位线及其性质问题1:你能将任意的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问题2:连接每两边的中点,看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要点归纳】中位线的定义:画一画1. 画出△ABC中所有的中位线.2. 画出三角形的所有中线,并说出中位线和中线的区别.问题3:你能通过剪拼的方式,将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猜一猜:从小明的上述做法中,你能猜想出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问题4:如何证明你的猜想?【要点归纳】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想一想问题5:根据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能得到什么结论?回顾导入思考如图,如何做辅助线,将△ABC分成4 块面积相等的部分?练一练1.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中点.(1)若DE = 5,则BC = .(2)若△B = 65°,则△ADE = °.(3) 若DE + BC = 12,则BC = .【典例精析】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二、课堂小结1. 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BC = 20,则EF的长为_____.当堂检测题1图题2图2. 如图,在△ABC中,中线CE、BF相交于点O,M、N分别是OB、OC的中点,则EF 和MN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3. 如图,A,B两村相隔一座大山,你能想办法测出A,B两村的直线距离AB的大小吗?若测得MN = 360 m,则AB = m.如果M、N两点之间还有阻隔,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参考答案合作探究练一练1.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中点.(3)若DE = 5,则BC = 10 .(4)若△B = 65°,则△ADE = 65 °.(3) 若DE + BC = 12,则BC = 8 .【典例精析】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当堂检测1.10 .2. 平行且相等.3. 720 .两次利用中位线,分别取 CM,CN 的中点并测量其距离.。
2021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2021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包括中位线等于底边的一半,平行于底边,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几何直观能力。
但对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能够运用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2.难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法等。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从而发现和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何画板软件,用于展示三角形的中位线动态过程。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一个三角形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中位线。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性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呈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底边的一半,平行于底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画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找出中位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证明过程。
2.能够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如求三角形的面积、线段长度等。
3.能够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几何图形的分割与拼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4.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含有三角形中位线的实例,如桥梁、梯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作用。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三角形中位线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三角形知识,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过程。
2.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导学案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概念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3.会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计算和证明【学习重点】理解并灵活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学习难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探索与推导【课前预习学案】!(时间:10分钟)等级【检查落实措施】先由小组长收起并进行批阅,然后由老师进行再次批阅,并化成A、B、C三档,作为评价小组和个人的依据。
课前准备一、知识链接1. 忆一忆①什么叫三角形的中线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有哪些*2.连一连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二、自主预习-预习课本30-31页,回答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它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区别2.给你一个任意的三角形(不要用特殊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能否只剪一刀,就能将剪开的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请大家自己动手操作一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做法,并画出转化前后的图形,说明你的理由。
)【课内探究学案】一、轻松起航、1.试一试:给你一个任意的三角形(不要用特殊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能否只剪一刀,就能将剪开的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请你自己动手操作一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2.学一学: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任意画一个△ABC ,画一画,它有几条中位线3.议一议:什么是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与中位线有什么区别.|4.猜一猜:△ ABC的中位线DE与第三边BC有怎样的关系(从位置和数量关系猜想)。
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二、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组内交流-代表展示-师生点评)1.证一证:"已知:在△ABC中,AD=DB,AE=EC. 求证:DE∥BC,DE=12 BC。
2.写一写: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符号语言表示为:∵》∴三、巩固提升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H、M分别是边AB、BC、CD、DA 的中点.猜想四边形EFHM的形状并证明.变式1:若AC=BD, 四边形EFHM是什么图形¥变式2:若AC⊥BD, 四边形EFHM是什么图形变式3:若AC=BD,且AC⊥BD, 四边形EFHM是什么图形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四、学以致用](1)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2)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3)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4)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五、挑战自我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E、F、H、M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则】(1)四边形EFHM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DE
21
= A
B C D
E
课题:6.3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陈秀香 审核人 初二数学组 上课时间 教师评价 班级 姓名 座号 第 组第 号 组内评价并签名:
【学习目标】
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
学习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灵活应用
【预习学法指导】利用10分钟时间认真阅读课本第150-152页, 按顺序完成导学案,完
成自主高效的预习.
复习巩固
1、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
2、一个三角形有______条中线
【自主探究一】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三角形共有 条中位线,在右图上画出来。
思考:三角形的中位线是连结 的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是连结 的线段
2、(1)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通过度量你发现DE 与 BC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2)用量角器量一量∠ADE 与∠B 的度数,你发现DE 与B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你发现的性质: (4)证明你的发现:已知:DE 是△ABC 的中位线 求证:DE//AB , 证明:延长DE 到F ,使 ,连接BF
在△CDE 和△BFE 中 ⎪⎩
⎪
⎨
⎧=∠=∠=EF DE BE
CE 21
∴△CDE ≌△BFE ( )
∴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C//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D=AD
∴AD= ( )
图1
F
E H
G D
C B
A
BC DE 21
∴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 ) ∴DF// (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DF= ( ) ∴DE//AB,DE= AB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 于 ,且等于第三边的 。
几何语言: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BC ,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自主探究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应用
3、(★)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DE=3cm, ∠C =70°,那么BC= cm, ∠AED = °。
4、(★)三角形各边的长分别为6cm 、8cm 和10cm ,求连接各边中点 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如果三边的长分别为a 、b 、c ,那么顺次连接各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周长是 。
5、(★)如图,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自主探究三】能力拓展
6、(★★) 在□ABCD 中,AC 、BD 交于O ,E 、F 、G 、H 分别是AB 、OB 、CD 、OD 的中点。
求证:∠HEF=∠FGH 。
E
D
C
B A
课内巩固训练
7、已知: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边AB、BC、AC的中点,连接DE,DF (1)求证:△ADF≌△DBE
(2)求证:EF与DC互相平分
【学后反思】(想要你的能力发展更好更快,请别忘了此环节!要知道,成功的人往往善于总结反思。
)
1、你在预习的过程中你做到独立自主了吗?自评:_________学科长评:_______(A、完全做到,B、不完全做到,C、完全没做到)
2、课堂里面的讨论互动你都参与进去了吗?自评:_________学科长评:_______(A、完全参与,B、假参与,C、不知道如何参与)
3、本节课结束了,哪些题目还存在疑惑呢?_____________(填题目编号),别忘了找同学和老师及时解决哦!
【教师反思】
【小组讨论记录或教师教学流程备案】
6.3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小测
班级:姓名:座号:
1、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长分别为3cm、4cm、5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面积为。
2、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
小明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出了A,B两地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点C,
然后步测出AC,BC的中点M,N,并测出MN的长,由此他就知道了
A,B的距离。
若他测出MN=10m,则AB=
3、如图△ABC中,中线BD、CE交于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
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O F
D G
F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