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一、前言湖南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了保护和增殖森林,人工造林成为一项重要的措施。
为了规范人工造林作业,保证造林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二、造林规划1.造林地选择(1)根据土壤质地、坡度、水源等要素,选择适合人工造林的地块。
(2)避免采伐后的裸露地面,应优先选择已采伐地块进行人工造林。
2.林木种类选择(1)根据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进行造林。
(2)建议选择本地常见树种,避免引入外来种类。
3.林地布局(1)遵循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林地布局,保留自然水源、植被等环境特色。
(2)根据树种特点和森林类型,合理划分林地,并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
三、造林技术1.土壤改良(1)根据土壤条件,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其透水性和肥力。
(2)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进行土壤改良。
2.树苗选育(1)选择符合林木品种要求的树苗,包括苗龄、苗高、根系等方面。
(2)避免选择生长矮小、生病虫害严重的树苗。
3.栽植方法(1)根据树种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栽植方法,如条播、穴播、直播等。
(2)保证栽植质量,确保树苗的生存率。
4.灌水管理(1)根据树种和幼树生长需要的水分,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水管理。
(2)避免过度灌水或积水,以免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或根部腐烂。
四、造林质量检测1.树木生长情况检测(1)定期测量树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指标,评估树木生长情况。
(2)记录并分析树木的生长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生长异常的树木。
2.病虫害防治(1)定期巡查树木,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扩散。
(2)定期对树木进行病害调查,掌握病虫害发生和扩散的趋势,进行有效防治。
3.成活率检测(1)对每一批次的人工造林树苗进行成活率检测,评估造林效果。
(2)根据成活率结果,及时对死亡树木进行补植或二次造林。
五、经济效益管理1.人工造林的经济效益(1)对人工造林地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包括木材产量、销售收益等指标。
更新造林作业设计

更新造林作业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提高森林覆盖率,我设计了这个造林作业。
通过对造林过程的规划和设计,对目前环境状况的分析和评估,提出合理的造林方案,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二、环境分析1.气候条件:本地属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夏季降雨充沛,秋季减少雨量,冬季干旱。
气温适宜,可能降雨三个月左右。
人工造林的最佳时期是春季。
2.土壤条件:本地土质酸性较强,疏松性好,属于较好的土壤,适合树种长势。
3.地形条件:地势较为平坦,水土资源丰富,适合树木栽种。
4.植被状况:目前植被条件较好,但森林覆盖率低,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
三、造林目标1.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4.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四、造林方案1.选择优势树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松树为主,配合用柏树、柳树、枫树等耐寒阔叶树种。
2.确定造林规模,本次工程计划造林面积5000亩,计划栽植松树3000亩,柏树1000亩,柳树500亩,枫树500亩。
3.确定造林时间,本次工程计划在春季进行,以便树木生长季节充分。
4.确定造林和管理措施,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栽植密度和间距,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定期修剪和管理。
五、造林过程1.场地准备:选定造林地点,进行地面平整、翻草、翻土、改良土壤、开沟排水等工作。
2.树苗选种:选择生长期较长,抗逆能力强的树苗,进行繁殖和培育,以备开工时栽植。
3.栽植作业:根据造林规划,按照不同树种的要求和要求,采取合理栽培密度和方式,完成栽植工作。
4.养护管理:对栽植后的树木进行定期修剪、施肥、灌溉和防病防虫工作,保证树木的生长和成活。
六、监测评估在造林后一段时间内,要对造林地点的植被覆盖率、树木生长情况、土壤质量变化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造林作业设计书

造林作业设计书一、引言造林作业是指经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将荒山、荒地或者砍伐过度的森林进行重新种植的一项工作。
它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还能保护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增加森林资源等,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造林作业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前期准备在进行造林作业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植被恢复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测,了解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其次,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适宜的树种和种植密度,确保植物能够适应生长环境并形成稳定的林地。
同时,还需要编制详细的造林作业计划,包括种植时间、种植方法、施肥措施等,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造林设计要点1. 树种选择在进行造林作业时,选择适宜的树种是至关重要的。
树种的选择应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
例如,在湿润地区可以选择杉木、柏树等喜湿树种,而在干旱地区则应选择适应干旱的阔叶树种如刺槐、沙柳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经济价值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树种,以提高造林项目的经济效益。
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树木数量。
种植密度的选择应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和目标林分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苗圃培育的苗木生长较好,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而野外移栽的苗木生长较弱,应适当减少种植密度。
同时,在山地等地形复杂的地区,还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的差异,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平衡和林分的稳定性。
3.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确保造林作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进行种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健壮的苗木,根系发达、树姿端正的苗木生长潜力较大,更易存活。
其次,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可以促进树木的分枝生长和根系的发达,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再次,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树种的需求,进行科学施肥,以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和生长速度。
最后,注意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浙江省营造林作业设计规范

补植
改造
封育
改造
合计
注:迹地更新指采伐迹地更新和低产林分改造更新。
附表2-2
县(市、区)年度山地人工造林更新作业设计汇总表
工程名称:单位:亩
统计单位
合计
按造林前地类分Leabharlann 其中:疏林地荒山荒地
火烧(松材线虫病)
迹地
采伐
迹地
坡耕地
其它
阔叶林
混交林
合计
注:混交林指针阔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等;阔叶林含阔叶纯林和阔阔混交林。
盖章:年月日
县(市、区)林业局审批意见:
盖章:年月日
设计人:设计日期:年月日
—10—
附图:(1:1万地形图)
造林图式:
—11—
附表1-3
县(市、区)年度封山育林和封育改造作业设计表
工程名称:类型:
建设单位
乡(镇)村作业区编号:
建设地点
地形图图幅号:小地名:
自调
然查
因情
子况
地貌:海拔:坡向:坡位:坡度:
第五条营造林作业设计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按批准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按标准组织验收。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的组织指导,保证作业设计的质量,实行营造林项目作业设计质量负责制。
第六条营造林作业设计必须在施工作业上一年度或在整地前3个月内,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专业技术队伍编制完成,并经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营造林项目的审批文件和作业设计一览表报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作业设计变更情况:
盖章:年月日
县(市、区)林业局审批意见:
盖章:年月日
设计人:设计日期:年月日
造林设计规程

造林设计规程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造林设计规程这档子事儿。
你说造林像不像盖房子呀?得先有个好的规划,不能瞎整。
选地就好比选房子的地基,那可得挑个好地方。
咱得找那土壤肥沃的、排水良好的,不然树咋能长得壮实呢?这要是随随便便找个地儿,那不就像把房子盖在沙滩上,摇摇晃晃的嘛!树种的选择也重要得很呐!就跟你挑家具似的,得合适才行。
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脾气,有的耐旱,有的喜湿,你得根据咱那地儿的情况来选。
可别弄个“张冠李戴”,那可就闹笑话啦!然后呢,造林的密度也有讲究。
你想想,要是树都挤在一起,那不就跟人挤人坐公交车似的,谁都不舒服。
但要是太稀疏了,又感觉空荡荡的,资源不就浪费了嘛。
还有啊,种植的方法也不能马虎。
你得把树苗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种下,给它培好土,浇好水。
这就像照顾小孩子,得细心呵护着。
后期的管护也不能掉以轻心呐!得经常去看看,有没有病虫害啥的。
就像你关心自己的身体一样,有点小毛病就得赶紧治,不然等严重了可就麻烦了。
施肥就像给树补充营养,让它们长得更壮更健康。
咱再说说抚育采伐。
这就好比给树理发,该修剪的就得修剪,让它们长得更有型。
可别舍不得下手,这都是为了它们好呀!造林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那是需要长期投入精力和时间的。
就跟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似的,得慢慢来,不能着急。
咱得有耐心,看着那些小树苗一点点长大,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得多有成就感呐!朋友们,想想看,当我们漫步在自己亲手营造的森林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那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这可都是我们的功劳呀!所以,让我们认真对待造林设计规程,为我们的大自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别小瞧了这每一个环节,它们可都关系到咱那森林的未来呢!。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202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2023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造林作业设计规程旨在规范和指导造林作业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造林工作,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造林作业设计规程也在不断完善与更新。
本文将对2023年的造林作业设计规程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一、【前言】二、【总则】1.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造林作业项目,包括国有林场、国家级公益林项目、生态修复工程等。
2. 造林作业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施工、精准监测的原则,力求实现造林效果的最大化。
3. 造林作业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造林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 本规程所述造林作业包括土地准备、苗木选育、造林技术、管理维护等环节,涉及的人员包括造林工程师、技术员、监测员等。
三、【造林设计】1. 土地准备阶段(1)根据土地类型和地形特点,确定合理的造林范围和布局方案,避免因土地质量不佳或地势过陡等原因导致造林失败。
(2)进行土地改良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土壤肥力和水源充足,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 苗木选育阶段(1)根据造林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抗性好的苗木种类。
(2)进行苗木育苗和培育工作,确保苗木的生长情况良好,达到植株形态规整、根系发达等标准。
3. 造林技术阶段(1)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和时间,避免恶劣气候对造林效果的影响。
(2)采用适宜的造林方法和技术,包括直播、插秧、栽植等,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4. 管理维护阶段(1)建立健全的造林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配备、管理程序、巡查频率等方面,保障造林作业的顺利进行。
(2)定期进行苗木的修剪、施肥、灌溉等管理工作,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生长速度。
四、【重点内容】1. 精准监测(1)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包括定期监测、动态监测等,及时准确地掌握造林效果和苗木生长情况。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项目其他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招投标 费、造林检查验收费等,按照项目工程费用的百分比计取,其比例执行
- 11 -
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和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和标准的,可由设计单位与 建设单位协商确定。 10.7.3 项目预备费
- 12 -
11 设计文件 11.1 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
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包括正文、附表、附图、附件,具体执行附录 B的规定。 11.2 作业设计文件汇总装册
-4-
7 设计总体和基本单元
7.1 设计总体 造林作业设计宜以县级单位、乡镇、林业经营单位,或工程项目范
围为设计总体。 7.2 基本单元
造林作业设计宜以造林小班(地块)为设计基本单元。
8 造林地选定
造林地选定遵循以下要求: a)根据国土绿化相关规划、造林年度计划或经批复的国土绿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实施方案中的年度造林任务,明确造林地范围; b)宜由作业设计人员和造林实施单位、经营主体等对造林地进行现 地踏查核实后,将造林任务落实到造林小班; c)尚未划分造林小班的造林地,包括林地和非林地,应按照立地类 型、培育目标划分造林小班。小班划分应符合GB/T 26424的规定; d)造林小班宜相对集中连片,便于作业、管理。选定的造林小班总 面积应不小于造林任务; e)造林小班边界原则上与林草资源图小班边界一致。将造林小班定 位在比例尺不小于1:1万的地形图,或分辨率不小于2m的遥感影像图上。 造林小班应不小于400m2,成图面积应不小于4mm2。
-2-
单位面积用苗或种子、造林辅助材料(包括肥料、用水、种植土等)、 用工、机械台班、工器具等的数量。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包括如下内容:
1.造林类型:明确造林的类型,如是商业林、还是生态林。
2.造林地点:确定造林地点,对其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进
行评估。
3.植被组成与种类:根据地点特征,选择不同的树种。
确定不
同树种的比例,强度和密度等。
4.林地经营类型:设定林地的经营方式,如森林公园、防护林带、集约经营等。
5.造林目的:明确造林的目的,如防风、防沙、生态修复、经
济利用等。
6.造林计划:根据选择的树种和林地要求制定具体的造林计划,并进行科学的规划。
7.建议书:将所有的文化、物理和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案
提交给当地的造林部门。
8.施工方案: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对造林的具体技术指导。
9.后期管理:提出后期管理措施,对林地进行养护、管理、保
护等措施。
10.效果评价:对造林效果进行定期评价,随时进行调查,分析
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以上就是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达到预期的
效果,提高造林成功率。
江西省油茶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范

江西省油茶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范(试行)江西省林业厅二○一○年八月前言为了指导和规范全省油茶造林作业设计,使作业设计更具可操作性,从而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效,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油茶造林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工作过程和所提交成果。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油茶办)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油茶办)负责解释。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本规范第一次颁布。
江西省油茶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油茶造林作业设计的组织管理、编制单元、编制方法、造林作业设计的文本与附表、附图的格式。
本规范适用于全省按工程项目管理的油茶丰产林造林作业,未纳入工程项目管理的油茶造林作业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适用稀、老、病、残油茶林更新,但不适用于现有油茶低产林抚育性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LY/T 1328~1999 油茶丰产林DB36/T551-2009 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 造林 afforestation从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植苗或直播)起直至幼林郁闭前全过程的各种措施总和。
3.2 造林作业区 afforestation site预备栽植或正在栽植乔灌木植物的地块。
造林作业区与造林地意义相近。
造林地的时间跨度大于造林作业区。
造林地既可用于表达造林作业前的地块,也可表达已完成造林作业的地块。
造林作业区仅表达计划造林、尚未完成造林作业的地块。
3.3 造林作业设计 Design for Afforestation Operation为完成栽植树木的地块预先编制出的工作方案、计划,绘制的图件。
4 总则4.1 为了规范我省油茶造林作业设计,统一设计程序,提高造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林业建设的相关文件与规划设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40项林业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40项林业行业标准公开征求
意见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公布日期】2024.07.01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40项林业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各有关单位及个人:
根据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现就《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40项林业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请各有关单位或个人于2024年7月30日前将《意见反馈表》通过以下方式反馈给我们。
电话:************
邮箱:***********************
附件:1.《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40项林业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意见反馈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
2024年7月1日。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林木培育技术(以下简称林木培育)是生态保护和绿化的重要技术。
有效的设计也是林木培育成功的关键一步。
现拟制定林木培育作业设计规程,以提高林木培育作业质量。
一、设计标准1.确定林分类型、林木培育作业种类和范围,按经核定的林分等级、林种规划、景观要求设计,做到种植位置准确、视觉效果符合景观要求、林分发展趋势符合要求;2.根据林木培育分区图示以及有关条件,把林木选择的范围缩小,缩小品种的种植范围;3.在综合考虑行政区、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条件以及境内道路交通设施的前提下,选定最佳的林木种植位置;4.根据预定植物适宜的生态区带及土质条件,确定合适的种植树种,设计满足土壤条件的植物营养和水分;5.采用合理的栽种深度、栽种间距、节点检查、定时灌溉和其他管理技术手段,规范种植工艺,确保森林健康生长。
二、施工管理1.保证林木培育施工质量:确保施工方法、工序、施工时间符合设计要求,不低于设计要求。
2.认真组织现场管理:按照安全、质量、进度三位一体的原则进行现场管理和综合协调,确保林木培育施工顺利开展;3.加强森林火灾防治管理:定期进行森林防火巡护,制定防火责任制,非法放火严格禁止;4.严格林木培育施工质量检查:严格把关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定期查看栽种新植物的生长情况,确保新植物苗木健康生长;5.开展森林管理教育:在施工期间,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森林管理教育,加强对森林绿化知识的学习。
三、质量检查1.进行检查记录: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质量记录,确保环节控制及质量标准;2.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定期检查林木培育施工质量,评估林木培育作业绩效,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进行及时整改,确保林木培育施工质量符合要求;3.实施竣工验收检查:竣工后进行竣工验收检查,根据工程设计文件检查施工质量,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竣工的林木培育作业符合质量要求。
四、作业安全1.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用合金钢丝绳、安全带等专业安全防护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置林木培育作业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2.规范施工行为: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如:负重进行作业、林工用工、车辆禁止直行、指定林地进出,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3.管理危险场所:严格管理危险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限制非必要人员进入,做好危险物质的储存和使用;4.加强安全教育:加强林木培育作业安全教育,增强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及时发现处理作业中的安全问题。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造林的概念造林就是从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扦插、直播)起直至幼林郁闭前全过程的各种措施总和。
造林分为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三种方式。
明确造林目标任务我们要明确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造林任务,包括造林面积、林种、投资等。
然后根据目标任务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文件。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一)总则1、为了规范造林作业设计,统一设计程序,提高造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林业建设的相关文件与规划设计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造林作业设计的设计深度与施工图设计相当。
造林作业设计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将林业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付诸实施,指导施工作业的技术性文件,是林业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3、造林树种选择要体现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主,也要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
提倡营造树种有生态互补作用的混交林,提倡营建乔灌草复合结构的人工群落。
造林树种选择可参照G B/T 15776 。
4、造林作业设计的林种选择以总体设计、森林分类经营方案为准,需要变更的,尤其是将生态公益林改为商品林,需按公益林事权等级管理权限报送原审批机构作为个案单独审批,按批复文件设计。
生态公益林的定义遵照GB/T 18337.1。
生态公益林的区划遵照GB/T 18337.2。
(二)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1、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造林任务量已落实到小班的总体设计或其他规划设计文件;——造林年度计划任务。
2、造林作业设计的任务落实年度造林作业任务,对每个作业区做出具体技术规定,指导施工。
(三)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单元造林作业设计以造林作业区为单元编制。
造林作业区原则上为一个小班。
当小班面积过大时,可划分为2至3个细班,每个细班为一个造林作业区。
细班的编号可在小班编号后加①、②、③……予以区分。
当相邻或相近的数个小班其立地条件、经营方向、树种选择一致,而数个小班的总面积不大时,也可合并为一个造林作业区。
造林技术规程2023

造林技术规程2023造林技术规程2023是指在2023年制定的关于林木种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规范和指导方针。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参考内容,供您参考。
一、林木种植选择1.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
考虑各种树种的生长速度、适应性和商业价值。
2.优先选择本地优良乡土树种,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保护地方特有的植物群落。
3.考虑混交种植,以提高林木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混交种植有助于减少害虫和疾病的传播,提高木材质量和产量。
二、土壤改良和水源管理1.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肥、翻土、整地等。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添加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2.合理规划水源管理,包括水库建设、水渠设计和灌溉系统安装。
确保足够的水源供给,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三、害虫和疾病防治1.建立健全的害虫和疾病监测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估林木的健康状况。
及早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四、灌溉和施肥管理1.合理管理灌溉系统,根据树木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进行准确的浇水。
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现象的发生。
2.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树木的需求,合理施肥。
遵循合理用肥原则,不盲目过量施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森林防火管理1.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和火灾预警系统。
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防火设施和工具。
2.加强火源控制和巡逻,避免人为火灾的发生。
制定详细的预防火灾计划,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
3.定期进行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制定科学的火灾管理和处置预案。
六、采伐和更新管理1.采用可持续的林木伐控制措施,保护森林生态平衡和木材资源。
控制伐木量,遵循适度采伐原则,保持森林的健康发展。
2.定期进行林地更新,保持林木种植的连续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注重选用具有抗性和适应性的树种进行更新。
以上是2023年造林技术规程可能包含的一些参考内容。
造林实施方案规程

造林实施方案规程一、前言造林是指利用人工手段,通过种植树木和其他植物来改善和恢复森林资源的过程。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加强造林工作,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的造林实施方案规程,对于指导和规范造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指导和规范造林实施方案,确保造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造林的质量和效益。
三、工作原则1. 科学性原则:根据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特点,科学确定造林区域和树种种植,确保造林工作的科学性。
2. 合理性原则:根据造林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特点,合理确定造林规模和结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造林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性原则:在造林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破坏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4. 可持续性原则:在造林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实施方案1. 选址规划: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科学确定造林区域,合理规划造林用地,确保造林区域的合理利用。
2. 树种选择:根据造林区域的土地资源特点和气候条件,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确保造林工作的成活率和生长效益。
3. 种植技术:在造林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确保树木的整齐性和密度,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4. 养护管理:在树木成活后,加强对造林区域的养护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五、总结通过科学的造林实施方案规程,可以指导和规范造林工作,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执行本规程,推动造林工作的科学发展,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气候的调节做出积极贡献。
小桐子原料林基地造林作业设计操作细则[1]
![小桐子原料林基地造林作业设计操作细则[1]](https://img.taocdn.com/s3/m/31e2c1c8a76e58fafab003f5.png)
小桐子原料林基地造林作业设计操作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我公司小桐子原料林基地造林作业设计,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提高建设成效,根据国家林业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操作细则适用于公司投资实施的小桐子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其它以小桐子为主要造林树种的造林项目也应参照执行。
第三条作业设计主要依据(一)公司小桐子原料林发展计划。
(二)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营造林技术标准和规程,以及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办法。
(三)公司下达的小桐子原料林基地建设年度计划。
第四条设计原则(一)坚持经济效益为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突出重点、适度规模的原则。
(三)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四)坚持良种壮苗、质量第一的原则。
第五条作业设计主要内容(一)落实本年度项目造林作业地块。
(二)造林施工设计(含幼林抚育管护设计)。
(三)种苗需求、供应设计。
(四)施工材料、用工量测算。
(五)施工组织设计。
(六)配套基础设施设计。
(七)投资概算。
(八)保障措施。
第六条作业设计由公司资源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承担完成。
第七条作业设计成果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方案、施工设计图和相关附件组成。
第二章外业调查第八条作业小班调查设计(一)小班区划系统:作业小班区划按县—乡(镇)—村(办)—林班—小班五级、或县—林场—林班—小班四级进行区划。
(二)作业小班区划:以造林地类别(荒山荒地、退耕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立地条件(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海拔、坡度、坡位、坡向等)和土地权属为主导因子,区划小班,并按村、林班进行小班编号。
(三)小班区划面积:基地造林小班最小面积为15亩,最大面积不超过500亩。
小班面积大的,可划分班。
(四)作业设计底图应采用不小于1:50000的地形图,按照划分小班的条件,结合自然地形对小班进行现地勾绘,准确落实小班界线,标注明显的地形地物。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202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202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是指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制定
出的一系列操作规程和标准,以指导和规范造林作业的实施。
2023
年的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将根据当时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技术水平进
行更新和修订。
通常,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土地选择和准备,包括对于适宜造林的土地进行评估和选择,土壤改良和准备工作等。
2. 树种选择和配置,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经济需求,
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配置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
3. 森林设计布局,根据造林的目的和需求,合理规划森林的布局、密度和结构,以实现多功能的森林管理目标。
4. 植树技术和操作标准,包括植树的时间、方法、深度、间距
等技术要求,以及对于不同树种的具体操作标准。
5. 养护管理措施,包括对于新植林地的养护措施,如灌溉、除
草、防治病虫害等,以保证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6. 灌溉和排水设计,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灌溉和排水设计方案,确保造林地的水分供给和排水畅通。
7. 生态环境保护,在造林作业中,应该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8. 监测和评估指标,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和评估方法,对造林成效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总的来说,2023年的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将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规范和指导造林作业的实施,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浙江省营造林作业设计规范

(修订版)
浙江省林业局
二○○四年一月
—3—
浙江省营造林作业设计规范(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营造林作业设计管理,提高营造林成效,根据国家林业局《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营造林作业设计,也叫施工设计,是依据营造林工程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文件进行的详细设计,设计深度应满足项目施工或作业的技术要求。
第十条作业设计是营造林的基础,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指导思想,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作业地块的自然立地条件,结合年度营造林计划,科学、合理地落实营造林设计内容。设计人员应根据表式要求,深入实地,和经营者一起反复商讨,据实填写,并须经乡(镇)及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营造林作业设计文件包括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表和作业设计图。
人工造林更新分山地人工造林更新和平原绿化造林。
—4—
山地人工造林更新包括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迹地更新等。
平原绿化造林包括绿色长廊工程造林、标准田林网造林、平原片林等。
低效防护林改造包括人工补植造林、封育改造等。
第九条营造林作业设计以批准的造林总体设计、工程实施方案和上级下达的年度营造林计划为依据,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以营造林作业区为作业设计单元。
第七条作业设计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委托设计单位作出相应修改后,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没有作业设计或作业设计未经批准的,不得组织实施。
第二章设计内容和要求
第八条营造林作业设计包括人工造林更新作业设计、封山育林和低效防护林改造作业设计。飞播造林作业设计规范另作规定。
6-4平原绿化工程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制定一个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造林作业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的内容:
1. 目标和原则:明确造林作业的目标和原则,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资源等。
2. 项目规划:确定造林项目的范围、目标、时间和预算等,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
3. 地块选择和准备:选择适宜的土地,并进行地块清理、排水、平整和施肥等准备工作。
4. 树种选择和培育: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和基地特点的树种,进行育苗和培育工作。
5. 树木种植:确定树木的种植密度和间距,并制定种植方法和技术指导。
6. 灌溉和养护: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并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包
括松土、施肥、修剪等。
7. 害虫和病害防控:制定害虫和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防治
方案、监测和施药等。
8. 人员管理: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造林作业,并提供培训和指导,确
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9. 作业记录和报告:记录造林作业的过程和结果,并定期提交报告,评估和改进工作。
10. 监测和评估: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对造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提高作业效益。
以上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的内容,具体的规程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是指规定森林种植、管理和保护的相关工作程序和标准,是林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制定良好的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可以保证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森林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森林种植规划。
包括选址、土地利用、树种选择、林分设计等。
种植规划应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结合实际需求和经济效益,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二、森林管理规程。
包括森林生长调查、植树造林、抚育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砍伐采伐等。
管理规程应以提高森林生产效益为目的,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三、森林保护规程。
包括森林防火、森林防虫、森林防病等。
保护规程应以保护森林资源为目的,科学有效地进行综合治理,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四、森林培育规程。
包括营林、育林、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
森林培育规程应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为目的,防止土地沙化,保护水源,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制定好的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可以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森林生产效益,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规程的执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管理,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林业局发布《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各市、县(市、区)林业局: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8月14日发布了《造林作业设计规程》(附后),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请各有关单位今后全部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进行作业设计。
除一般造林外,所有造林均要有作业设计和审批,否则视为造林质量不合格。
省造林经营总站二○○四年十月十九日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607-20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林作业设计规程Design Code for Afforestation Operation2003-08-14发布2003-12-01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5 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5.1 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5.2 造林作业设计的任务6 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单元7 造林作业设计的程序7.1 造林作业区选择7.2 造林作业区外业调查7.3造林作业区面积量测7.4 造林作业内业设计7.5 造林作业设计的文件组成7.6 造林作业设计文件汇总8 造林作业设计的组织、设计资格与责任8.1 造林作业设计组织8.2 造林作业设计的设计资格与责任9 造林作业设计审批附录 A (规范性附录)造林作业区现状调查表附录 B (资料性附录)经费预算表附录 C (资料性附录)造林图式示例附录D(规范性附录)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附录 E (资料性附录)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参考文献前言本标准所指设计与森林资源清查3类调查相对应,设计单元是一个具体地块;国家标准GB/T 15782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所指设计与森林资源清查2类调查相对应,设计单元是一个行政单元。
本标准与GB/T 15782技术要求不同,不能相互代替。
本标准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云春、刘道平、赵有贤、王春峰。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造林作业设计的组织管理、编制单元、编制方法、造林作业设计的文本与附表、附图的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造林作业,人工更新及未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造林作业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飞机播种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0000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2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GB/T 18337.1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2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3 术语和定义3.1 造林afforestation从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扦插、直播)起直至幼林郁闭前全过程的各种措施总和。
3.2 造林作业区afforestation site预备栽植或正在栽植乔灌木及防风固沙草本植物的地块。
造林作业区与造林地意义相近。
造林地的时间跨度大于造林作业区。
造林地既可用于表达造林作业前的地块,也可表达已完成造林作业的地块。
造林作业区仅表达计划造林、尚未完成造林作业的地块。
3.3 造林作业设计Design for Afforestation Operation为完成栽植树木的地块预先编制出的工作方案、计划,绘制的图件。
4 总则4.1为了规范造林作业设计,统一设计程序,提高造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林业建设的相关文件与规划设计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4.2造林作业设计的设计深度与施工图设计相当。
造林作业设计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将林业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付诸实施,指导施工作业的技术性文件,是林业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4.3造林树种选择要体现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主,也要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
提倡营造树种有生态互补作用的混交林,提倡营建乔灌草复合结构的人工群落。
造林树种选择可参照GB/T 15776 。
4.4 造林作业设计的林种选择以总体设计、森林分类经营方案为准,需要变更的,尤其是将生态公益林改为商品林,需按公益林事权等级管理权限报送原审批机构作为个案单独审批,按批复文件设计。
生态公益林的定义遵照GB/T 18337.1。
生态公益林的区划遵照GB/T 18337.2。
5 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5.1 造林作业设计的依据——造林任务量已落实到小班的总体设计或其他规划设计文件;——造林年度计划任务。
5.2造林作业设计的任务落实年度造林作业任务,对每个作业区做出具体技术规定,指导施工。
6 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单元造林作业设计以造林作业区为单元编制。
造林作业区原则上为一个小班。
当小班面积过大时,可划分为2至3个细班,每个细班为一个造林作业区。
细班的编号可在小班编号后加①、②、③……予以区分。
当相邻或相近的数个小班其立地条件、经营方向、树种选择一致,而数个小班的总面积不大时,也可合并为一个造林作业区。
7 造林作业设计的程序7.1 造林作业区选择依据总体设计图及附表、年度计划选择造林作业区,将任务落实到各个造林作业区。
造林作业区可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退耕还林地以及其他适宜造林的小班中选择。
造林作业区的布置要相对集中,便于管理,便于施工。
造林作业区总面积与年度计划应尽量吻合,负误差最大不超过10%。
造林作业区先在室内按总体设计图选择,再到现地踏查。
踏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类或小班界线是否变更、总体设计的设计内容是否合理。
造林作业区由组织者负责选择,由设计人员进行指导,共同查看、核实。
在核实现场将造林作业区位置用铅笔勾绘在以乡镇为单位分幅的总体设计图或地形图上。
如使用地形图,地形图的比例尺与总体设计的设计图要一致,最小作业区的成图面积≥2mm×2mm。
同时,逐年的作业区要标注在同一份地形图上。
7.2 造林作业区外业调查7.2.1 调查方法先踏查整个造林作业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个调查点,目测记载。
7.2.2 调查记录内容7.2.2.1作业区编号“邮政编码”+“村屯名的汉语拼音缩写(大写字母,双声母选第1个字母)”+“-”+“年份”+“-”+“阿拉伯数字序号(3位数)”。
示例:100102NHQ-2002-0087.2.2.2 日期完整填写调查年月日。
7.2.2.3 调查者签署调查者个人姓名,不得签署XX调查组、XX科、XX调查队等不能确认调查者个人身份的名称。
7.2.2.4 位置乡镇(林场、分场),村屯(工区),林班,小班;所在地形图比例尺、图幅号、公里网区间。
7.2.2.5 作业区立地特征地形、地貌、地类、母岩、土壤、小气候等。
7.2.2.6 植被植被类型、植被总盖度、各层盖度、主要植物种类(建群种、优势种)及其生活型、多度、盖度、高度。
如为退耕还林地则要调查原作物种类、耕作制度。
7.2.2.7 需要保护的对象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古迹、历史遗存、有特殊价值的景点、珍稀濒危动物或有益动物的栖息地(如小片灌丛、站杆、水池、洞穴等)。
7.2.2.8 树种根据造林作业区及附近林分、树木的生长情况查看总体设计等技术文件确定的树种是否恰当,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7.2.2.9社会、经济情况社会、经济、交通、权属、经营习惯等。
7.2.3 记录格式用表格记录,表格样式见附录A。
7.3造林作业区面积量测造林作业区的面积以实测为准。
作业区形状规则时可用测绳量测,当边界不规则时要用带镜罗盘仪、经纬仪或经过差分纠正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接收机测量。
量测闭合差不大于1/100。
测量数据记录于《造林作业区现状调查表》(附录A)。
注:GPS提供两种定位服务方式,即精密定位服务(PPS)和标准定位服务(SPS)。
后者服务于广大民间用户,误差可高达100m。
使用GPS接收机之前,必须通过差分纠正来消除人为误差。
7.4 造林作业内业设计7.4.1 造林设计根据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及造林作业区调查情况,做出如下设计:林种、树种(草种),苗木、插条、种子的数量、来源、规格及其处置与运输要求,造林种草方式方法与作业要求,乔灌木树种与草本、藤本植物的栽植配置(结构、密度、株行距、行带的走向等),整地方式与规格,整地与栽植(直播)的时间。
7.4.2幼林抚育设计幼林抚育次数、时间与具体要求等。
7.4.3 辅助工程设计林道、灌溉渠、水井、喷灌、滴灌、塘堰、梯田、护坡、支架、护林房、防护设施、标牌等辅助项目的结构、规格、材料、数量与位置;沙地造林种草设置沙障的数量、形状、规格、走向、设置方法与采用的材料。
辅助工程要做出单项设计、绘制结构图,其位置要标示在设计图上。
7.4.4种苗需求量计算根据树种配置与结构、株行距及造林作业区面积计算各树种的需苗(种)量,落实种苗来源。
7.4.5工程量统计根据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林地清理、整地挖穴的数量,肥料、农药等造林所需物资数量,辅助工程项目的数量与相应物资、材料的需求量,以及车辆、农机具等设备的数量与台班数。
7.4.6 用工量测算根据造林地面积、辅助工程数量及其相关的劳动定额,计算用工量,结合施工安排测算所需人员与劳力。
7.4.7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季节、种苗、劳力、组织状况做出施工进度安排。
7.4.8 经费预算分苗木、物资、劳力和其他4大类计算。
种苗费用按需苗量、苗木市场价、运输费用测算。
物资、劳力以当地市场平均价计算。
计算表见附录B。
7.4.9绘制造林作业设计图造林作业设计图要能满足发包、承包、施工、工程监理、结算、竣工验收、造林核查的需要。
图种包括作业设计总平面图、造林图式和辅助工程单项设计图3类。
7.4.9.1 作业设计总平面图图素包括明显的地物标(道路、河道、溪流、沟渠、桥梁、涵洞、独立屋、孤立木等)、边界、辅助工程的布设位置及苗木栽植位置。
树种(草种)简单,株行距固定的造林作业区,总平面图上可以不标示苗木栽植的具体位置,但要标示行带的走向。
作业设计总平面图绘制在A4或A3打印纸上。
作业设计总平面图成图比例尺见表1,比例尺最小为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