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而催化是指通过添加某种物质(催化剂)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过程。
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备受关注。
离子液体是指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用于多种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离子液体具有优越的溶解性能,能够溶解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
这使得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反应物或催化剂的溶剂,提供了更广泛的反应条件选择。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溶剂催化酯化反应、醇醚化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
由于离子液体的高热稳定性和低挥发性,可以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
此外,离子液体还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低的粘度,这使得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电催化剂或离子传导催化剂。
电催化是指利用电流来促进化学反应的过程。
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溶液,具有较高的离子浓度和电导率,可以提供更多的离子参与反应,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离子液体还可以作为离子传导催化剂,通过提供离子通道来促进离子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传递,提高反应效率。
离子液体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也使其具有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由于离子液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组合可以灵活调控,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离子液体催化剂。
例如,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的结构和配位离子,可以实现对不同官能团的选择性催化。
这为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离子液体还可以与其他催化剂进行协同催化,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离子液体可以与金属催化剂或酶催化剂等进行配位或固定,形成复合催化剂。
这种复合催化剂可以充分发挥离子液体和其他催化剂的优势,实现协同催化效应。
例如,离子液体与金属催化剂复合催化剂可以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率。
然而,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离子液体的制备成本较高,且合成方法复杂,限制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其次,离子液体的毒性和环境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离子液体在能源催化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能源催化中的应用离子液体是指在常温下能形成离子的液体,它们不同于普通的有机溶剂。
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极性强、热稳定性好、导电性能佳等优良特性,因此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备受瞩目。
在能源催化领域中,离子液体有着重要的应用,因为它们可以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
离子液体在能源催化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绿色化学合成、金属催化、电化学及燃料电池等。
其中,绿色化学合成是离子液体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绿色化学合成领域中,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溶媒,被广泛用于无机、有机化学反应中。
由于它们的独特性质,离子液体可以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催化剂或反应溶剂,用于加氢、氧化等反应的催化过程。
研究表明,在许多反应中,离子液体的选择性和活性优于传统的溶剂。
金属催化是另一个离子液体在能源催化中的重要应用。
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或基底,与其他催化剂配合应用。
离子液体有着优良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可以在催化过程中提供优秀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此外,金属催化的结果可能在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支持下得到显著提升。
在电化学领域中,离子液体在能源催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化学催化反应中。
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反应溶剂和电解质,在电化学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更好的溶解性、电导性和稳定性。
燃料电池是离子液体在能源催化中的又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使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燃料电池的性能可以得到提升。
研究表明,离子液体燃料电池可以显著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电池的寿命。
离子液体在能源催化中的优点离子液体在能源催化中的应用具有优点明显的特点。
它们在催化领域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催化活性:离子液体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在许多反应中甚至能够代替传统的催化剂。
2. 易于回收利用: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更息的性质,容易被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适用于多种反应:离子液体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包括氧化、加氢、烷基化等。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是近年来化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
它是一类结构特殊的液体,具有无定形、非晶态、高稳定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催化反应、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其中,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尤为广泛,下面我们对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离子液体作为溶剂离子液体擅长溶解高分子化合物或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是很好的反应媒介。
固体催化剂催化反应通常需要将催化剂作为粉末或泥状物加入反应体系中,离子液体中的催化剂可以制备成均匀溶液,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对于醇、环氧烷和二元醇三者之间的氧化加成反应,可以在325K条件下,反应铂催化可以达到80%的收率。
离子液体还适用于无水催化反应,的确无水环境中水对反应的影响,道理谁都懂,但还是有些反应即使是在极干燥的条件下,也有水存在,这个时候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就能有效地去除水分,从而减少水位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
二、离子液体应用于金属催化反应离子液体有很强的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因此在催化金属反应中应用很广泛。
离子液体可以使催化剂变得更为活泼有效,反应更为快速、降低化合物重排反应和副反应等。
金属离子催化反应,许多都是氧、氮配位进入催化剂的中心,而有些配位基固定的金属离子催化剂往往因反应介质而失效,而离子液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反应活性和效率。
三、离子液体应用于生物化学离子液体对生物大分子的溶解性和稳定性非常好,可以提高相容性,促进生物学反应和生物材料制备的发展。
离子液体也可以利用其独特的物性为大分子生物化学定量分析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由于离子液体的作用机理基本上是由其结构所决定,因此在设计用离子液体作载体的生物活性分子时,可以实现高效和生物选择性的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四、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其他应用离子液体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例如,离子液体可以帮助通过不同的催化机制,控制反应的化学副产物,实现精细化的工艺控制;离子液体还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实现某些特殊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及机制探究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及机制探究催化反应是一种通过添加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
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溶剂,在催化反应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低挥发性、高稳定性和可调控性的溶剂,其结构和性质能够与催化剂及反应物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催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本文将探讨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及其机制。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活性调控、反应产物分离提纯等方面。
首先,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载体,能够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传统的溶剂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容易挥发或分解,而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稳定地承载催化剂,从而增加催化剂的寿命。
其次,离子液体可以通过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来调控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是关键因素之一。
离子液体能够与催化剂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环境或形貌,进而调控催化剂的活性。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增强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位点的可利用性,提高催化剂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从而增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
同时,离子液体还可以改变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空间结构,影响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这种活性调控的能力使得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作催化反应产物的分离和提纯剂。
传统的有机溶剂通常与产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难以实现催化反应产物的高效分离和提纯。
而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溶解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与目标产物或副产物形成可调控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产物分离与提纯的高效性能。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通过萃取或萃取结晶的方式,将目标产物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出来,进而实现高纯度的产品得到。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离子交换、电子转移、离子迁移、酸碱性等。
首先,离子交换是指离子液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
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以静电相互作用为基础,形成稳定的液态结构。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研究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研究离子液体,一种特殊的液体,由离子组成而不是分子。
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不断关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溶剂在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低蒸汽压、高热稳定性、可调控的极性、良好的溶解性等,这使得它们在催化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离子液体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溶解度、离子交互作用以及对反应过渡态的稳定性等方面,对化学反应的催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反应的溶剂,可以提高反应底物之间的接触频率和反应速率,从而加速反应进行。
其次,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极化度和可调控的极性,可以增强反应发生的选择性和立体特异性,提高产率和产物纯度。
另外,离子液体还可以通过形成溶解态金属离子或配合物的方式,实现催化反应机理的改变,从而调控反应过渡态的稳定性和活性。
总之,离子液体通过这些方式,在催化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的研究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反应体系的优化以及催化机理的探究等。
首先,针对特定的反应类型和目标产物,研究人员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催化活性的离子液体。
这些离子液体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以及调节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基团来实现对反应的催化控制。
其次,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反应的操作条件、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反应体系的配方,进一步提高了离子液体的催化效果。
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表征等手段,研究人员揭示了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可能机理,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和设计催化剂提供了指导。
举例来说,研究人员在催化加氢反应中发现,离子液体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一项研究表明,将铂催化剂负载在特定的离子液体上,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氢气的溶解度,从而实现高效催化加氢反应。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反应介质,用于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和纳米材料,极大地拓展了催化反应的应用领域。
然而,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开发
离子液体的分类
按阳离子分类:咪唑型、吡啶型、 季铵型等
按组成分类:二元、三元、多元离 子液体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按阴离子分类:氯离子型、氟离子 型、硝酸根离子型等
按酸碱性分类:酸性、中性、碱性 离子液体等
离子液体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案例
离子液体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案例
离子液体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案例
结论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深入研究离子液 体在催化反应中 的作用机制,为 设计更高效的催 化剂提供理论支 持。
拓展离子液体在 新能源领域的应 用,如电化学储 能和燃料电池等, 以推动绿色能源 的发展。
特性:不易挥发、不易燃、低毒或无毒、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催化活性高
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通过加热反应、溶剂热法、微波辅助合成等手段制备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的纯化方法:采用真空蒸发、精馏、重结晶等方法对离子液体进行纯化处理。
离子液体的表征手段: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离子液体进行表 征。
离子液体在催化 反应中的作用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载体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催化 反应中的优势和 挑战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优势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面临的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离子液体在催化 反应中的实际应 用案例
离子液体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案例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 的应用开发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能够在催化反应中发挥出独特的催化效果。
本文将介绍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离子液体的特性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新型液体。
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更加稳定且温度稳定性更好,能够有效地在反应过程中催化。
与大多数传统溶剂不同的是,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分子间相互作用更强烈,导致离子液体具有非常低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
同时,由于离子液体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液体的电导率比传统有机溶剂要高得多。
这种高电导率使离子液体在电化学和催化反应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此外,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组合可以被设计为拥有不同的性质,以满足特定的催化反应需求。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优点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1. 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由于离子液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溶解剂中离子的定向作用,离子液体的选择性和催化效率比传统催化剂更高。
2. 高反应速率:离子液体具有高电导率和离子活性,可以加速催化反应的速率,相对于传统有机溶剂可以大大降低反应时间。
3. 良好的热稳定性: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比传统有机溶剂更高,使得离子液体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发挥出更好的催化效果。
4. 良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离子液体不会蒸发或分解,因此可以在反应后进行回收,使得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应用研究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组合可以被设计为拥有不同的性质,以满足特定的催化反应需求。
以下是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的具体应用:1. 多相催化反应: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多相催化剂,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甚至是有机反应。
离子液体的催化剂为多相反应提供了新途径,重要应用包括C-C键的形成和烯烃加氢。
2. 环化反应:通过加强反应体系的溶解能力,离子液体促进了许多有机合成反应,如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和烯基化反应等。
催化反应中的离子液体催化剂
催化反应中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反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反应,通过加入催化剂可以大幅度加速反应速度。
离子液体催化剂是一种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新型催化剂,它由于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合成、有机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
1.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基本原理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下液态的纯离子或含离子物质,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物质。
它由离子对组成,其中一个着重负离子,另一个着重正离子。
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与传统有机溶剂大不相同。
如前所述,离子液体催化剂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共存并构成离子对。
这些离子对不太可以有转动,使得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结构十分稳定。
离子液体催化剂中的离子具有静电相互作用。
这意味着,当其接近分子时,离子液体催化剂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可以公共作出作用从而使得溶质的反应受限。
这种限制可以起到类似于反应中加入的基团效应的作用。
2.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优势离子液体催化剂比常规有机溶剂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们可以构成非常紧致的液体。
其次,由于它们的高稳定性,即使在高温高压下仍然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最后,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可控性,尤其是在加入了小分子催化剂的情况下,加速反应速度。
在有机合成领域,离子液体催化剂同样具有很多优势。
例如,由于它们是质子酸或质子碱,可以在无需使用十分强效的诸如酸或碱等传统催化剂的情况下,实现非常高的催化效率。
此外,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手性识别性能,在不同的立体异构体反应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3.离子液体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目前,离子液体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中的应用几乎无所不在。
例如,在绿色合成中,它被广泛使用作为溶剂,而在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他有机反应中,离子液体催化剂也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能力。
此外,离子液体催化剂同样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和生物催化反应中。
总之,离子液体催化剂作为新型催化剂,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反应介质的应用研究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反应介质的应用研究离子液体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新型绿色溶媒之一。
它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使得离子液体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化学领域中。
由于离子液体极少挥发、可重复再生、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而催化反应是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1. 离子液体催化反应介质的优点使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反应介质的优点非常明显。
首先,离子液体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这正是许多传统有机溶剂所不具有的。
其次,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热容量,这有利于催化反应中生成的热量的迅速传递和分散。
再次,离子液体对很多气体尤其是CO2的溶解度较高,这也为催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
总体来说,离子液体可以为催化反应提供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并且可以节约原料、消耗较小的催化剂、产生较少的污染物和副产物。
因此,离子液体是一种优秀的催化反应介质。
2. 铜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应用离子液体铜催化反应广泛应用于一些重要的反应,如环状异构化反应、有机氧化反应和有机合成反应等。
其中,环状异构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反应和制备有机物的方法,其中的铜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是目前获得环状异构体的最好方法之一。
铜离子液体催化环状异构化反应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地制备手性环状化合物。
此外,铜离子液体催化有机氧化反应和有机合成反应,也是主要的应用之一。
由于铜离子液体催化的反应可以用温和的条件,而且生成较少的废弃物和副产物,因此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3. 铁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应用铁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是另一种广泛应用的催化反应。
铁离子液体催化反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反应活性,可以用于合成各种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铁离子液体催化的氧化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铁离子液体催化的氧化反应可以在相对温和和局部氧化的条件下制备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合物,而亲核取代反应则可以用该反应制备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合物。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液体,它是由离子和极性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提高反应的效率,减少反应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
离子液体的特殊性质使其在催化反应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有效地溶解有机物质,从而提高反应的速率。
其次,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反应的过热,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
此外,离子液体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反应的氧化,从而减少反应的能量消耗。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用于合成有机物质、制备新型材料、制备新型药物等。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用于合成碳氢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纳米材料,也可以用于制备新型药物。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在催化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提高反应的效率,减少反应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用于合成有机物质、制备新型材料、制备新型药物等。
离子液体性质及应用研究
离子液体性质及应用研究离子液体是一种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液体,它的出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对于常规的分子液体,离子液体不仅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电导率,还具有较好的可溶性、极化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
因此,离子液体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质离子液体的结构是由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空间排布所决定的。
目前已知的离子液体主要由几种离子对组成,例如,咪唑阳离子、咪唑类阳离子、咪唑咪唑类阳离子等,它们与一些阴离子如六氟磷酸根离子、六氟硼酸根离子等组成。
这些离子对的组合方式不同,会导致离子液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离子液体的性质主要包括热力学性质、电化学性质和传质性质等。
其中,热力学性质与分子液体相似,离子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分子量、气压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化学性质是离子液体颇具特点的性质之一,它与离子间的作用力和离子的运动轨迹有关。
而传质性质不仅受离子结构的影响,也受溶质分子和离子之间互相作用的影响。
离子液体的应用离子液体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许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分别介绍其中的几个方面:1.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由于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可溶性、极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用作溶剂、催化剂或离子液体基催化体系的构建,并在有机合成、催化反应、电化学反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离子液体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被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绿色能源领域,以提高储能、传输和转化的效率。
同时,离子液体也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高效能源转化技术中,以实现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
3. 离子液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离子液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主要是指其在药物开发、仿生医学材料合成和分析测试等方面的应用。
离子液体可以为生物大分子提供良好的溶解和反应条件,同时作为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载体,也可以在人工心脏、人工皮肤和仿生传感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溶剂,在化学领域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催化作用。
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蒸气压、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同时具有优异的离子传导性能等特点,使其在化学反应中展现出独特的催化效果。
提及离子液体,人们往往会想到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事实上,离子液体不
仅可以作为催化剂本身,还可以作为反应体系的溶剂,催化剂载体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发挥不同的催化作用。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离子液体常被用作绿色溶剂,可以替代传统有机溶剂,使
反应体系更加环保。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增加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促进反应进行,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与气溶胶反应体系相结合,实现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的结合,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另外,离子液体作为非挥发性的催化剂载体,在催化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离子液体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蒸汽性能,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同时,离子液体自身的催化活性也可以通过调控其结构和成分,实现对反应的调控和催化剂的再生。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作为催化反应中的活性中心,直接参与反应过程。
例如,一些含有金属离子的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催化剂,在复杂有机分子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离子种类和浓度,可以实现对反应选择性和活性的控制。
总的来说,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作为绿色溶剂,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又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延长催化剂寿命,同时还可以直接参与反应过程,实现对反应的调控。
随着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与应用
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与应用离子液体是指在较低温度下,由离子组成的一种液体物质。
相较于传统的有机溶剂或水溶液,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并介绍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1. 密度和黏度:离子液体的密度通常较高,约为水的2-3倍。
这是由于离子液体中带电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导致的。
同时,由于离子液体中的离子较大,分子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因此离子液体的黏度较高。
2. 熔点和沸点:离子液体的熔点通常较低,一些离子液体甚至可以在室温下存在。
这是由于离子液体中的离子静电排斥力的存在,使得离子之间的结构较不稳定。
然而,由于离子液体中存在大量的离子对,使得离子液体的沸点较高。
3. 溶解性:由于离子液体中离子的高度极化特性,使得离子液体能够溶解诸多极性和非极性溶质。
这为离子液体在催化、分离和电化学领域等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4. 热稳定性:离子液体在高温下通常能够保持其结构和性质的稳定性。
这使得离子液体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应用于高温反应、高功率电池等领域。
二、离子液体的应用1. 光催化:离子液体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一种优秀的催化剂。
由于离子液体的高度极化性质,使得其能够有效促进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也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用于光催化反应。
2. 电化学领域:离子液体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领域。
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电解质在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和储存装置中使用。
此外,离子液体也可用作电沉积、电析等电化学过程中的溶剂和催化剂。
3.分离技术:由于离子液体的独特溶解性能,可以用于各种分离技术中。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用作液-液萃取剂,用于有机物的提纯和分离。
此外,由于离子液体对气体具有高度的吸附能力,还可以用于气体吸附分离和气体储存。
4.催化剂的设计:离子液体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离子配合物,这为合成新型催化剂提供了可能。
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化学领域里是一种新型的溶剂和反应介质,在过去十年里的应用备受关注。
它们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其中最显著的是超低的蒸汽压和高的离子电导率,还有非常强的化学稳定性。
因此,离子液体被广泛用于多种化学领域,如分离、吸附、发光、电化学、催化以及纳米颗粒的制备等。
其中,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吸引了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参与和研发。
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载体,能够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另一方面,离子液体自身具有催化性能,在某些催化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在这两个领域中,离子液体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意义,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
催化剂的载体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离子液体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强、溶剂可控性好、催化剂重复使用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中。
其中,有机金属催化合成反应是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中最为重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反应。
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具有多种优点:首先,它们可以与金属催化剂配位形成稳定的离子液体-金属配合物,从而增强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离子液体的溶解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可调控性,能够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最后,离子液体的化学稳定性强、再生性好,因此能够降低催化剂的使用成本,并且提高催化反应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各种有机金属催化反应中,离子液体都表现出了不同的优势。
比如,在Suzuki偶联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是钯金属配合物,离子液体可以将这种金属配合物与反应物完全隔离开来,从而避免了金属残留和环境污染。
此外,在DME(Dimethoxyethane)中催化的一些化学反应,由于DME挥发性强, 避免了甚至降低了DME挥发所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
在这些金属催化反应中,离子液体不仅可以扮演反应介质的角色,还可以为催化剂提供关键性的功能。
离子液体自身的催化性能相比于传统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具有更高的离子电荷密度,因此具有更高的反应速度和选择性。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是一种特殊的液体,由离子对组成,可以在室温下存在。
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宽电化学窗口等。
这些特性使得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溶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媒介的作用。
传统有机溶剂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可能会发生副反应或产生废弃物,而离子液体由于其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低挥发性,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溶解度和选择性,有助于反应物的溶解和催化剂的分离,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其次,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发挥作用。
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可以作为良好的离子导体和电化学反应介质。
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成分,可以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催化活性的离子液体催化剂。
离子液体催化剂在有机合成、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加氢和催化剂回收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于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分析。
由于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可以作为优良的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用于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分析。
离子液体电解质可以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能源领域,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离子液体电极材料可以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以实现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检测。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用于化学反应的分离和纯化。
传统的分离方法如蒸馏、萃取和结晶等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能耗高、操作复杂、产生废弃物等。
而离子液体由于其特殊的溶解性和选择性,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产物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离子液体分离技术已经在化学、制药和环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成分,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的调控和优化。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催化剂、电解质和分离剂等的应用,将为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带来新的突破和机遇。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剂中的应用离子液体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发现的一种新型液体,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其在催化剂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一、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离子液体通常由一对离子组成,即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化学合成法、离子交换法、电解质溶液法以及阳离子或阴离子自由基聚合法等。
化学合成法是指将合适的原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离子液体。
例如,将相应离子间的反应在N-叔丁基-N-甲基-4-吡咯烷酰亚胺(BMP)中进行反应,可以成功合成对应的离子液体。
离子交换法是指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吸附在不同的树脂上,然后进行再结合,得到对应的离子液体。
电解质溶液法是指将具有离子性的物质在适当条件下电离,可以得到含有离子的液体,即离子液体。
阳离子或阴离子自由基聚合法是指利用引发剂引发单体中的链式反应,在离子液体中获得聚合物。
二、离子液体在催化剂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催化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的催化剂离子液体可以作为良好的反应介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反应中的一些难点。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提供良好的溶剂效应,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离子液体也可以提供较弱但均匀的酸碱基团,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可控性。
这种催化剂还可以在溶剂热、微波辐射等条件下进行反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 将离子液体加入催化剂体系中将离子液体加入催化剂体系中,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离子液体可以形成与催化剂表面结合的层,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离子液体还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水性和溶解性,减少催化剂的失活和毒性问题。
这种离子液体修饰的催化剂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范围。
三、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应用案例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应用案例具有广泛性和典型性。
例如:1. CO2的化学循环利用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大气和环境有着不好的影响。
研究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机理
研究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机理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溶剂和催化剂在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机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 离子液体的基本性质离子液体是一种由离子对组成的液体,常见的阳离子包括氨基、磷酸盐、亚磷酸盐等,阴离子常见的有氟硼酸盐、六氟磷酸盐等。
离子液体具有很低的蒸汽压、高的热稳定性、广泛的溶解性以及可调控性等优势。
2.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由于其强大的溶解能力,离子液体可以作为高降解性的底物和反应物的溶剂,提高反应速率。
其次,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有效控制反应路径和产物选择。
最后,离子液体作为无机盐,具有良好的催化循环利用性,能够重复使用。
3.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机理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参与反应在离子液体中,阳离子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并与反应物发生相互作用。
例如,离子液体中的氯化铵阳离子,可以与有机底物中的氨基发生氢键作用,促进氨基化反应的进行。
3.2 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参与反应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
阴离子可以与反应物发生相互作用,并调控反应的活化能。
例如,离子液体中的氟硼酸盐阴离子,可以与芳香胺发生酸碱反应,促进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
3.3 离子液体中的离子对效应离子液体中的离子对效应也是催化机理的重要方面。
离子液体中的正负离子对具有特殊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稳定的离子对结构。
这种离子对结构可以提供高度的活化能,促进反应的进行。
例如,离子液体中的十八烷基氯铵正负离子对,可以促进亲核取代反应的发生。
4.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案例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例如,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的糖转化反应可以高效地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糖类产品。
此外,离子液体催化剂还可以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电化学催化反应等领域。
离子液体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溶剂,已经在催化剂制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独特的物化性质,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优异的反应环境和反应路径。
本文就离子液体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离子液体的定义和构成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下液态存在的离子化合物,其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通常以温和的基础上产生的化学反应来制备。
常见的离子液体有磺酸盐、磷酸盐和醇酸盐等。
离子液体具有化学稳定性强、表面张力小、潜热较大、导电性好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
离子液体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1.离子液体作为溶剂传统的有机合成大都采用传统的溶剂,如水、醇和烃类等,但这些溶剂通常具有挥发性强、毒性大、难以循环使用等缺点。
离子液体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可以溶解许多有机、无机物质,成为优秀的替代传统溶剂的新型溶剂。
离子液体能够提供独特的反应环境,而且能够帮助优化反应过程。
2.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离子液体具有优良稳定性,能够为催化反应提供稳定的反应介质。
离子液体中反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从而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还可以避免许多传统溶剂中常见的副反应。
目前,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催化合成等领域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对于催化剂的分离和提取,离子液体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萃取剂。
离子液体在提取剂中的应用,不仅更加安全、环保,而且能够提高萃取和回收催化剂的效率,减少粘附在催化剂表面的非反应性物质。
4.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载体离子液体还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提供良好支撑作用,并且可以改变催化剂的形态和性质,从而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离子液体具有很强的非极性性质,因此对于不溶于传统溶剂的物质尤为适用。
总之,离子液体具有很多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催化性质,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其理论与方法,并发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型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s)是一类具有非常优良性质的化合物。
它们由大量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通常呈无色透明液态,也可带有一定的颜色。
不同于传统有机溶剂,在室温下依然保持液态,同时具有极低的汽压和高的热稳定性。
这些性质使得离子液体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从分离、反应催化到能源存储等。
催化领域是近年来离子液体广泛应用的一个领域。
传统的催化剂往往存在着稳定性、选择性及催化效率等方面的不足。
而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很强的高效、选择性、多功能等优点,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机理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机理与传统的催化反应有很大不同。
传统的催化反应多是利用催化剂催化分解反应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增加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而离子液体中所含的离子对能够与反应物分子之间或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反应物的电性质,促进反应物的转化速率。
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具体机理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即催化剂固定结构和离子液体的溶剂效应。
催化剂固定结构的作用离子液体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固定结构通过自身化学性质来影响反应物子的转化速率和选择性。
一方面,催化剂固定结构中通常含有一些特殊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能够与反应物形成氢键、氢氧键、炔键等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能够减少反应物子的活化能,使得反应物子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提升反应转换率和选择性。
同时,催化剂固定结构中还包括一系列的活性位点。
这些位点的存在能够促进反应物子的分子重布居,从而增加反应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离子液体的溶剂效应溶剂效应是用于描述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另一种机理。
离子液体催化反应中,催化剂通常是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的。
由于离子液体具有非极性化学结构,因此它们能够通过改变反应物子情间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显著影响催化反应的进行。
溶剂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反应物子的溶解、稀释和间隔作用。
当反应物子溶解于离子液体中,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能够通过氢键、氢氧键和其他形成相互作用,降低反应物子的活化能,促进反应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加速反应转化速率。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自从离子液体的发明以来,它的独特性质引起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
由于其惊人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离子液体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绿色化学、电池、催化反应和分离技术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一、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离子液体是一种以离子对作为化学键而不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形成的液体。
因此,离子液体的合成与传统有机液体的合成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目前,有两种常用的合成离子液体的方法: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直接化合、以及离子交换法。
1. 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直接化合这个方法是制备离子液体的最基本方法。
该合成方法的优势是简单,容易控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过,它也有一些不足点。
例如,当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时,反应废物无法从离子液体中分离出来,导致难以重复使用和再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R-N=CH-C6H4-SO2R][HSO4] + [C4mim][OH] → [R-N=CH-C6H4-SO2R][OH] + [C4mim][HSO4]2.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制备离子液体的另一种方法。
它利用一个已知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来交换另一个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来制备各种离子液体。
但这种方法的劣势在于需要使用昂贵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4mim][PF6] + [P66614][Cl] → [C4mim][Cl] + [P66614][PF6]二、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
由于其无毒、可重复利用、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将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来进行催化反应。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催化反应。
1. 氢化反应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氢化反应催化剂,例如氢化硝基苯和氢化苯甲酰甲酸甲酯等反应。
这些催化反应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选择性和反应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 4 月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pr. 2003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王均凤1,2,张锁江1,陈慧萍1,李闲1,张密林2(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80; 2. 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在对离子液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能关系和性质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系统地介绍了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或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特别是在金属催化、生物催化、反应–分离耦合方面的进展. 在含微量水或无水离子液体中酶能够保持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望在生物催化方面带来突破性进展. 超临界CO2/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水/有机相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应–分离耦合模式, 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关键词:离子液体;绿色溶剂;性质;催化反应;超临界流体中图分类号:O64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3)02–0177–091 前言室温离子液体[1]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 以下简称离子液体. 它是从传统的高温熔盐演变而来的,但与一般的离子化合物有着非常不同的性质和行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离子化合物只有在高温状态下才能变成液态,而离子液体在室温附近很大的温度范围内均为液态,最低凝固点可达–96o C[2]. 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如下特点:(1) 液体状态温度范围宽,从低于或接近室温到300o C, 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2) 蒸汽压低,不易挥发,消除了VOC(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环境污染问题;(3) 对大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都表现出良好的溶解能力, 且具有溶剂和催化剂的双重功能, 可作为许多化学反应溶剂或催化活性载体;(4) 具有较大的极性可调控性, 粘度低, 密度大, 可以形成二相或多相体系, 适合作分离溶剂或构成反应–分离耦合新体系. 由于离子液体的这些特殊性质和表现,它被认为与超临界CO2和双水相一起构成三大绿色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早在1914年,Walden [3]就由乙胺和浓缩的硝酸反应合成出乙基硝酸铵(熔点为12o C),但在当时这一发现并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 20世纪40年代, Hurley等[4]在寻找一种温和条件电解Al2O3时把N–甲基吡啶加入AlCl3中,两固体的混合物在加热后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液体,这一偶然发现构成了今天所说的离子液体的原型. 随后又先后合成了一些高温或低温的氯化物有机离子盐,但它们的共同缺点就是遇水反应生成腐蚀性的HCl. 所以人们一直在试图探寻一种稳定的离子液体. 直到1992年,Wilkes[5]领导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一系列由咪唑阳离子与[BF4–], [PF6–]阴离子构成的对水和空气都很稳定的离子液体. 此后,大量的由不同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才得以合成, 并随着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离子液体研究的热潮.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于2000年召开了有关离子液体的会议[6];欧盟制定了离子液体的研究计划[7];日本有关离子液体的研究也很活跃[8], 正在酝酿建立产学研联合研究体制. 在我国,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收稿日期:2003–01–20, 修回日期:2003–02–2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20276073); 中国科学院多相反应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均凤(1974–),女,山东省日照市人,硕士研究生,绿色化学与技术专业.京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都在开展离子液体的研究,但在合成、催化、材料、分离、物性等方面各有侧重. 可以预言,离子液体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将会不断地出现新的突破,特别是如果能够在离子液体的大规模制备成本和循环利用问题上有重大突破,离子液体的大规模工业应用将会迅速展开而形成新的绿色产业.国内外有关离子液体化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离子液体的制备[2,9,10]、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表征[11,12]、催化合成反应[13–33]、萃取分离[34–38]及电化学[39–42]方面. 离子液体物性的研究是其应用于反应、分离和电化学等工业过程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近年呈迅速增加趋势.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或催化剂已成为绿色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将着重讨论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2 离子液体的种类及物性的变化规律2.1 离子液体的种类从理论上讲,改变不同的阳离子/阴离子组合可设计合成许多种离子液体, 但当前研究的离子液体仍为数不多. 阳离子主要有4类: 烷基取代的咪唑离子, 包括N,N–二烷基取代[RR′im]+离子和2或4位亦被取代的[RR′R′′im]+离子;烷基取代的吡啶离子[Rpy]+;烷基季铵离子[NR x H4–x]+;烷基季磷离子[PR x H4–x]+. 其中, 烷基取代的咪唑离子研究最多, 如1–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emim]+, 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bmim] +.阴离子主要分成两类, 一类是多核阴离子,如Al2Cl7–, Al3Cl10–, Au2Cl7–, Fe2Cl7–, Sb2F11–, Cu2Cl3–, Cu3Cl4–, 这类阴离子是由相应的酸制成的,一般对水和空气不稳定; 另一类是单核阴离子,如BF4–,PF6–,NO3–, NO2–,SO42–,CH3COO–,SbF6–,ZnCl3–,SnCl3–,N(CF3SO2)2–,N(C2F5SO2)2–,N(FSO2)2–,C(CF3SO2)3–,CF3CO2–,CF3SO3–,CH3SO3–等, 这类阴离子是碱性的或中性的.由各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不同组合, 可以得到一系列性质不同的离子液体.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由表1所示的两种阳离子和含氟阴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表1 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2.2 离子液体物性的变化规律2.2.1 熔点熔点是离子液体的一个关键特性参数, 离子液体的熔点与其结构的定量关系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但一般而言, 结构对称性越低、分子间作用力越弱、阳或阴离子电荷分布越均匀,离子液体的熔点就越低.阳离子结构对离子液体熔点影响的例子见图1. 从图中可看出,二甲基咪唑[mmim]BF4的对称性高,熔点最大. 随着烷基侧链碳数的增加,分子的不对称性增大, 熔点也相应地下降. 但当碳数增加到一定程度(n>10)时, 分子间的色散力增强及双层结构的形成, 又导致离子液体的熔点升高.2期 王均凤等: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79Cl - BF 4- PF 6- CF 3SO 3- C 4F 9SO 3- (CF 3SO 2)2N-M e l t i n g p o i n t(o C )Anions-100-5050100M e l t i n g p o i n t (o C )Carbon number in alkyl branch 图 2 离子液体熔点与阴离子的关系 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lting points and anions for emim or bmim ionic liquids图1 1-烷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熔点与烷基侧链中碳数的关系[2]Fig.1 Melting point variation with carbon numberin alkyl chain for 1-alkyl-3-methyl 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2] 不同阴离子对离子液体的熔点也有影响. 一般而言,阴离子尺寸越大,离子液体的熔点越低,如: [emim]Cl ,[emim]BF 4,[emim]CF 3SO 3的熔点依次降低. 从图2可见离子液体熔点与阴离子之间的不规则变化关系. 事实上, 离子液体的熔点与阴离子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除了与离子大小有关外, 还与电子离域作用、氢键、氟原子作用及结构对称性等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研究离子液体的结构和熔点之间的变化规律.2.2.2 粘度阳离子的结构对离子液体粘度(η)的影响比较大,这主要是由氢键和范德华力来决定的. 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烷基链长的增加,离子液体(阴离子为PF 6–)的粘度也相应地增大,二者基本上呈线性正比关系. 如[bmim]+中侧链短小, 活动性强, 由其组成的离子液体粘度相对较低, 而含更长烷基链或氟化烷基链的离子液体粘度较大, 这是因为更强的范德华力作用的结果. 同时,温度对离子液体粘度的影响也比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 离子液体的粘度减小. 阴离子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对离子液体的粘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阳离子为[C 4mim]+的离子液体粘度与阴离子的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 如[C 4mim][PF 6]与[C 4mim][Tf 2N]相比,其粘度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Tf 2N –具有很大的对称性,因而造成其粘度很低.PF 6- C 4F 9SO 3- BF 4- CF 3SO 3- (CF 3CO 2)- [Tf2N]-η (x 10-3 P a ·s )Anions 200300400500600700800900[C 4 min]+ [C 6 min]+ [C 8 min]+η (x 10-3 P a ·s )Cations图3 不同温度下离子液体(阴离子均为PF 6–)粘度与阳离子之间的关系[35]Fig.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cosity(η) andcations for ionic liquids with anion PF 6–[35] 图4离子液体粘度(阳离子均为[C 4mim]+) 与阴离子 与阴离子之间的关系[11] 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cosity(η) and anions for ionic liquids with cation [C 4mim]+[11]180 过程工程学报3卷2.2.3表面张力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比一般有机溶剂高, 但比水的表面张力低, 这样使用离子液体就可以加速相分离的过程. 从表2可以看出,阳离子对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烷基链的增长,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相应地降低.表2 25o C下离子液体与一般溶剂的表面张力比较[11]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urface tension between ionic liquids and conventional solvents at 25o CIonic liquids Surface tension (10–3 N/m) Conventional solvents Surface tension (10–3 N/m)H2O 73.0 [C4mim][PF6] 48.8Hexane 18.0 [C6 mim][PF6] 43.4Toluene 32.0 [C8 mim][PF6] 36.5[C4 mim]Cl 46.6 1,2-Dimethylbenzene 3.081)[C6 mim]Cl 42.5 Chlorobenzene 3.301)[C8 mim]Cl 33.8 Tetrachloromethane 2.731)Note: 1) Data at 200C.3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3.1 催化反应Hermann等[43]用离子液体代替传统有机溶剂进行了大量的Heck反应研究,证实了离子液体较普通有机溶剂有明显的优点. Mathews[44]报道了用Pd(PPh3)4作为催化剂,[bmim][BF4]作为溶剂,在室温下反应可以得到极高的产率. 反应方程式如下:. (1)]中反应达到4平衡只需10 min[bmim][BF4]/Pd(PPh3)4象AlCl3这样的和Lewis[1–烷基–3–甲基咪唑][PF6]和[1–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外,用和ZnI2作Lewis酸催化剂,3作催化剂进行Diels–Alder3与在CH2Cl2中用同样的3体系可重复使用10在[emim][TfO]和[EtDBu][TfO]ionic liquid(2)2期 王均凤等: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81过渡金属催化反应是一种广泛研究的两相催化反应,但是产物和反应物的分离一直存在问题.用[Rh(nbd)PPh 4][PF 6]作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为[bmim][SbF 6]和[bmim][PF 6]中进行1–戊烯的氢化反应与在丙酮中进行的反应相比,反应速率要快得多. 用手性[RuCl 2–(s)–BINAP]H 3作催化剂,可在[bmim][BF 4]中进行2–(6–甲氧基–2–萘基)丙烯酸的氢化反应, 反应方程式如下: 2 2HCH 3 H. (3)Song 等[49]报道了用Cr 作催化剂在以[bmim]+为阳离子的离子液体中进行环氧化物的不对称开环反应. 如式(4)用[bmim][PF 6]和[bmim][SbF 6]等憎水性的离子液体可以得到极高的产率,而在[bmim][BF 4]等水溶性的离子液体中反应速率极低或根本不发生反应.MeOH TMSN 3 (R,R)-Cr(Salen)(3%, mol)[bmim][PF 6] OTMS N 3O . (4)Yield=76% N 3过渡金属作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中进行氧化反应,仅有很少的报道. Song 等[50]报道了用手性Mn(III)混合物作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中进行烯丙酯和烯丙基芳烃的环氧化反应. Owens [19]报道了在[bmim][BF 4]中进行烯醇的过氧化反应, 得到了极高的选择性和转化率.3.2 生物催化离子液体在生物催化中的应用是近期才开展起来的,至今报道很少,但预计这方面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Cull 等[51]在2000年报道了在[bmim][PF 6]中进行1,3–二氰基苯的水合反应.这个反应曾经是在甲苯溶液中进行的,但甲苯除了自身有毒和易燃等缺点之外,还对生物催化剂的细胞壁有损害. 当这个反应在H 2O–[bmim][PF 6]两相体系中进行时,细胞聚集的现象很少, 反应完成后两相很容易分离, 且得到很高的产率.Erbeldinger 等[52]报道了用嗜热菌蛋白酶作催化剂在[bmim][PF 6]中合成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一种约比蔗糖甜200倍的甜味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3Thermolyain. (5)CO 2HCH 2O CO CH NH C O CH 2Z-aspartame Protecting group(Z)O CH 2O C CH NH CH 3182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3卷反应后,离子液体能重复使用且不影响其产率, 但这个反应需加入5%水. Lan 等[53]报道,在无水体系中,用假丝酵母脂肪酶作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中进行酯交换反应、氨解反应和环氧化反应.在纯的[bmim][PF 6]或[bmim][BF 4]中进行乙酰丁酸盐的酯交换反应中,反应4 h 后,产率可达到81%. 在离子液体中进行生物催化反应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但最重要的发现是酶在离子液体中仍能保持活性. 从以上报道中可以看出,在离子液体中比在有机溶剂中可得到更高的选择性,且酶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改善.3.3 反应-分离耦合利用离子液体的极性可调控性, 选择不同的阳离子/阴离子组合则可与水或有机物形成一相或多相体系. 利用反应物、产物和催化剂在离子液体和水中不同的溶解性,则可以实现反应–分离的耦合,同时由于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时所造成的污染. Carmichael 等[54]利用[bmim]PF 6离子液体, 在三相系统[bmim]PF 6/水/己烷中进行了Heck 反应研究. 所用的催化剂留在离子液体相中,而产品溶解在有机相,反应生成的副产物被提取到水相中,实现了反应–分离过程的一体化. Dullius 等[55]进行了[bmim][BF 4]作为两相催化介质的研究. 他们将钯化合物溶解在[bmim][BF 4]中, 进行1,3–丁二烯的水相二聚催化反应. 当温度升高到70o C 时, 水相和离子液体相成为均一相,丁二烯在钯催化下发生反应.当反应结束后, 把温度降到5o C 以下, 则自动分成水相和离子液体相两相. 产品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度很小而进入水相, 催化剂则有97%都留在离子液体相中, 实现了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3.4 超临界流体和离子液体C=C 双键的过渡金属复合物催化氢化是一种广泛研究的两相催化反应. 对于易挥发的产品与反应试剂的分离已经比较好地解决,然而,对于不易挥发的有机物与反应物的分离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直到Blanchard 等[35]报道了用超临界CO 2从离子液体[bmim][PF 6]中提纯不挥发溶质萘的研究之后, 这方面的研究才得以迅速展开,这主要是利用了CO 2极易溶于离子液体中,而离子液体并不溶于CO 2中的原理. 随后,Brown 等[56]又报道了利用Ru(O 2CMe)2(®-tolBINAP)在[bmim][PF 6]中进行顺式–2–甲基–2–丁烯的加氢反应,表现出极好的选择性和产率. 反应方程式如下:CO 2H CO 2H *Ru(O 2CMe)2(tolBINAP). (6)+H 2[bmim][PF 6], H 2O ee: 85%~91%产物利用超临界CO 2极易萃取出来,而且不会污染离子液体和Ru 混合物. 反应转化率可达99%,催化剂可以循环反复使用达4次以上. Liu 等[57]报道了用Wilkinson 催化剂RhCl(PPh 3)在ScCO 2–离子液体中进行1–癸烯和环己烯的加氢反应,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体系始终分为两相,反应进行1 h 后,1–癸烯的转化率达到98%.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超临界CO 2/离子液体的结合可以使催化剂与产物的分离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4 展 望离子液体是一种新颖的绿色溶剂或复合型功能材料,如何根据工业需要,定向设计合成具有独特性能的离子液体,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离子液体的结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问题. 不2期王均凤等: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183仅要研究离子液体(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且要研究离子液体与水或有机化合物的互溶度及相间分配平衡. 目前文献中有关离子液体的物性数据有限, 这对发展理论模型和预测方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发展量子化学–工程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参考文献:[1] Seddon K R. Ionic Liquids for Clean Technology [J]. Chem. Biotechnol., 1997, 2: 351–356.[2] Holbery J D, Seddon K R. The Phase Behavior of 1-alk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s: Ionic Liquids and IonicLiquid Crystals [J].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1999, (13): 2133–2139.[3] Wilkes J S, Zaworotko M J. Air and Water Stable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Based Ionic Liquids [J]. J. Chem. Soc. Chem.Commun., 1992, (13): 965–967.[4] 何鸣元, 戴立益. 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学 [J]. 化学教学, 2002, 6: 1–3.[5] Wilkes J S A. Short History of Ionic Liquids-from Molten Salts to Neoteric Solvents [J]. Green Chemistry, 2002, 4(2): 73–80.[6] Freemantle M. Ionic Liquids Show Promise for Clean Separation Technology [J]. Chem. Eng. News, 1998, 34: 12–13.[7] Freemantle M. Buffered Ionic Liquid Boosts Catalyst Activity [J]. Chem. Eng. News, 1999, 77(9): 11–12.[8] Merrigan T L, Bates E D, Dorman S C, et al. New Fluorous Ionic Liquids Function as Surfactants in Conventional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J]. Chem. Commun. (Cambridge), 2000, (20): 2051–2052.[9] Larsen A S, Holbery J D, Tham F S, et al. Designing Ionic Liquids: Imidazolium Melts with Inert Carborane Anions [J]. J. Am.Chem. Soc., 2000, 122: 7264–7272.[10] Dyson P J, Grossel M C, Rvasan N, et al. Organometallic Binding Properties of Simple Ferrocenyl- and Ruthenocenyl-IonicLiquids Ligand Exchange Reactions of Ferrocend [J].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1997, (19): 3465–3467.[11] Swatloski R P, Visser A E, Reichert W M, et al. On the Solubilization of Water with Ethanol in HydrophobicHexafluorophosphate Ionic Liquids [J]. Green Chemistry, 2002, 4(2): 81–87.[12] Roumiana P S, Georgi S C, Anatolii A G, et al. A Powerful Algorithm for Liquid–Liquid–Liquid Equilibria Predictions andCalculations [J]. Chem. Eng. Sci., 2000, 55(11): 2121–2129.[13] Gordon C M, Holbrey J D, Kennedy A R, et al. Ionic Liquid Crystals: Hexafluorophosphate Salts [J]. J. Mater. Chem., 1998,12: 2627–2636.[14] Earle M J, McCormac P B, Seddon K R. Diels-Alder Renctions in Ionic Lliquids [J]. Green Chemistry, 1999, 1(1): 23–25.[15] Adama C J, Earle M J, Roberts G, et al. Friedel-crafts Reactions in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J]. Chem. Commun.,1998, (19): 2097–2098.[16] Fischer T, Sethi A, Woolf J. Diels-alder Reactions in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J]. Tetrahedron Lett., 1999, 40(7):793–796.[17] Earle M J, McCormac P B, Seddon K R. Regioselective Alkylation in Ionic Liquids [J]. Chem. Commun., 1998, (20):2245–2246.[18] Carmichael A J, Haddleton D M, Bon S A F, et al. Copper(I) Mediated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 An Ionic Liquid [J].Chem. Commun., 2000, (14): 1237–1238.[19] Owens G S, Abu-omar M M. Methyltrioxorhenium-catalyzed Epoxidations in Ionic Liquids [J]. Chem. Commun., 2000, (13):1165–1166.[20] Chen W, Xu L, Chatterton C, et al. Palladium Catalysed Allylation Reactions in Ionic Liquids [J]. Chem. Commun., 1999, (13):1247–1248.[21] Dyson P J, Euis D T, Parker D G, et al. Arene Hydrogenation in A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Using A Ruthenium ClusterCatalyst [J]. Chem. Commun., 1999, (1): 25–26.[22] Laali K K, Gettwert V J. Fluorodediazoniation in Ionic Liquid Solvents: New Life for The Balz-schiemann Reaction [J]. J.Fluorine. Chem., 2001, 107: 31–34.[23] Song C E, Shim W H, Roh E J, et al. Ionic Liquids as Powerful Media in Scandium Triflate Catalysed Diels-alder Reactions:Significant Rate Acceleration, Selectivity Improvement and Easy Recycling of Catalyst [J]. Chem. Commun., 2001, (12): 1122–1123.[24] Wheeler C, West K N, Liotta C L, et al. Ionic Liquids as Catalytic Green Solvents for Nucleophilic Displacement Reactions [J].Chem. Commun., 2001, (10): 887–888.184 过程工程学报3卷[25] Wassersgheid P, Gordon C M, Hilgers C. Ionic Liquid: Polar, but Weakly Coordinating Solvents for the First BiphasicOligrmerisation of Ethane to Higher Olefins with Cationic Ni Complexes [J]. Chem. Commun., 2001, (13): 1186–1187. [26] Schofer S H, Kaftzik N, Wasserscheid P, et al. Enzyme Catalysis in Ionic Liquids: Lipase Catalyzed Kinetic Resolution of1-Phenylethanol with Improved Enantioselectivity [J]. Chem. Commun., 2001, (5): 425–426.[27] 石峰, 周瀚成, 邓友全. 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高效地实现了苯胺羰化制备苯甲酸甲酯 [J]. 有机合成, 2002, 8:1517–1519.[28] 乔昆, 邓友全. 在离子液体中实现了烷烃与CO的直接羰化反应 [J]. 化学学报, 2002, 8: 1520–1523.[29] 赵艺博, 杨朝合, 山红红, 等. 在室温离子液体反应介质中叔丁醇氢酯基化反应 [J]. 催化学报, 2001, 6: 595–598.[30] 乔昆, 邓友全. 室温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J]. 化学学报, 2002, 6: 996–1000.[31] Robin D R, Visser A E, Swatloski R P, et al. Identifying Waste: Applications of Process Analysis [A]. Proceedings of the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nference [C]. Warrendal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1999. 139–140.[32] Dai S, Ju Y H, Barnes C E. Solvent Extraction of Strontium Nitrate by a Crown Ether Using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J].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1999, (8): 1201–1202.[33] Bonhote P D, Ana-Paula. Hydrophobic Highly Conductive Ambient-temperature Molten [J]. Inorg. Chem., 1996, 35:1168–1178.[34] Huddleston J G, Willauer H D, Swatloski R P, et al.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as Novel Media for Clean Liquid–LiquidExtraction [J]. Chem. Commun., 1998, (16): 1765–1766.[35] Blanchard L A, Hancu D, Beckman E J, et al. Green Processing Using Ionic Liquid and CO2 [J]. Nature, 1999, 399: 28–29.[36] Fadeev A G, agher M M. Portunities for Ionic Liquids in Recovery of Biofuels [J]. Chem. Commun., 2001, (4): 295–296.[37] Kazarian S G, Briscoe B J, Welton T. Combining Ionic Liquids and Supercritical Fluids: in Situ A TR–IR Study of CO2Dissolved in Two Ionic Liquids at High Pressures [J]. Chem. Commun., 2000, (20): 2047–2048.[38] Dai S, Ju Y H, Barnes C E. Solvent Extraction of Strontium Nitrate by a Crown Ether Using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J].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1999, (8): 1201–1209.[39] McEwen A B, Ngo H L, Lecompte K, et al.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Imidazolium Salt Electrolytes for ElectrochemicalCapacitor Applications [J]. J. Electrochem. Soc., 1999, 146: 1687–1695.[40] Ohno H. Molten Salt Type Polymer Electrolytes [J]. Electrochim. Acta, 2001, 46: 1407–1411.[41] Nanjundiah C, McDevih S F, Koch V R. Differential Capacitance Measurements in Solvent-free Ionic Liquids at Hg and CInterfaces [J]. J. Electrochem. Soc., 1997, 144: 3392–3393.[42] Hirao M, Ito K, Ohno H. Prepar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of New Organic Molten Salts: N-alkylimidazolium Salt Derivatives[J]. Electrochim. Acta, 2000, 45: 1291–1294.[43] Herrmann W A, Bohm V P. Heck Reaction Catalyzed by Phospha-palladacycles in Non-aqueous Ionic Liquids [J]. J.Organomet. Chem., 1999, 572: 141–145.[44] Mathews C J, Smith P J, Welton T. Palladium Catalysed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in Ambient Temperature IonicLliquids [J]. Chem. Commun., 2000, (14): 1249–1250.[45] Matsumoto H, Kageyama H, Miyazaki Y.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Based on Small Aliphatic Ammonium Cations andAsymmetric Amide Anions [J]. Chem. Commun., 2002, (16): 1726–1727.[46] Howerth J, Hanlon K, Fayne D, et al. Moisture Stable Dialkylimidazolium Salts as Heterogeneous and Homogeneous LewisAcids in The Diels-alder Reaction [J]. Tetrahedron Lett., 1997, 38: 3097–3100.[47] Fuller J, Carlin R T. Facile Preparation of Tetrafluoroborate and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J]. Proc. Electrochem. Soc., 1998, 2: 227–230.[48] Song C E. Diels-alder Reactions in Chloroaluminate Ionic Liquids: Acceleration and Selectivity Enhancement [J]. TetraheronLett., 1999, 40(14): 2461–2464.[49] Song C E, Oh C R, Roh E J, et al. Cr(salen) Catalysed Asymmetric Ring Opening Reactions of Epoxides in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J]. Chem. Commun., 2000, (18): 1743–1748.[50] Song C E, Roh E J. Ractical Method to Recycle A Chiral (salen)Mn Epoxidation Catalyst by Using an Ionic Liquid [J]. Chem.Commun., 2000, (10): 837–838.[51] Cull S G, Holbrey J D, Vargas-Mora V, et al.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as Replacements for Organic Solvents inMultiphase Bioprocess Operations [J]. Biotechnol. Bioeng., 2000, 69(2): 227–233.[52] Erbeldinger M, Mesiano A J, Russeu A J. Enzymatic Catalysis of Formation of Z-Aspartame in Ionic Liquid—An Alternativeto Enzymatic Catalysis in Organic Solvents [J]. Biotechnol. Progr., 2000, 16: 1129–1131.2期王均凤等: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185[53] MadeiraLau R, VanRantwijk F, Seddon K R, et al. Lipase-catalyzed Reactions in Ionic Liquids [J]. Org. Lett., 2000, 26:4189–4192.[54] Carmichael A J, Earle M J, Seddon K R, et al. The Heck Reaction in Ionic Liquids: A Multiphasic Catalyst System [J]. Org.Lett., 1999, 1: 997–1000.[55] Dullius J E L, Suarez P A Z, Einloft S, et al. Selective Catalytic Hydrodimerization of 1,3-Butadiene by Palladium CompoundsDissolved in Ionic Liquids [J]. Organnometallics, 1998, 17(5): 815–819.[56] Brown R A, Pollet P, Mckoon E, et al.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and Catalyst Recycling Using Ionic Liquid andSupercrilical Carbon Dioxide [J]. J. Am. Chem. Soc., 2001, 123: 1254–1255.[57] Liu F, Abrams M B, Balker R T, et al. Continuous Flow Homogeneous Catalysis: Hydroformylation of Alkenes inSupercritical Fluid-ionic Liquid Biphasic Mixtures [J]. Chem. Commun., 2001, (8): 781–782.[58] Welton T.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Solvents for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J]. Chem. Rev., 1999, 99: 2071–2083.Properties of Ionic liquid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atalytic ReactionsWANG Jun-feng1,2, ZHANG Suo-jiang1, CHEN Hui-ping1, LI Xian1, ZHANG Mi-lin2(1.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2.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Hae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e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progresses in the study of ionic liquids (ILs) are critically reviewed,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and the basic rules are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s of ILs in some catalytic reactions are itemiz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given to metal-catalytic and bio-catalytic reactions and reaction–separation coupling processes.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enzymes are found in trace water containing or non-aqueous ILs, which may bring the breakthrough in the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Supercritical CO2/ILs and IL/water/organic phase provide new ways for reaction– separation coupling, which may have great effects on green chemistry.Key words: ionic liquid; green solvent; properties; catalytic reaction; supercritical fl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