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被广泛应用,其母体及代谢产物有较为严重的毒害作用。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成为当前研究者关注的课题。本文者从分光光度测定法、色谱分析、生物检测、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联用技术6 个方面综述了目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关键字: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1、分光光度测定法

由于早期在分光光度分析过程中没有分离步骤,因此颜色反应的特异性就成为目标化合物定量分析的主要因素,如环境中的总涕灭威残留量可用氨基甲酰肟基团的特殊反应来测定。残留物用碱分解,产生涕灭威肟,再用酸水解放出羟胺。后者用碘氧化成亚硝酸,然后用亚硝酸-偶氮法测定。这种方法是早期使用的分析方法,由于其操作烦琐,灵敏度低,易受其它物质干扰,现已很少使用。蒋淑艳等[ 2 ] 提出采用间接邻菲罗啉光度法测定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标准偏差为0 . 21%~2 . 3%,变异系数为0. 22%~2. 43%,回收率达99.

6 %~107. 8%。目前对农药西维因也常采用分光光度分析法,并且采用不同的样品前处理、不同的耦合试剂和不同的波长条件下进行测定。如可先将西维因氧化成1-奈酚,固定于固相吸附剂上,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的西维因;也可用固相萃取(SPE)浓缩西维因,经过洗脱和溶剂替换后,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分光光度测定法对于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时,不足之处是首先需要进行富集,其优点为要求的设备简单,对于基层生产单位及一般实验室具有使用价值。

2、色谱法

2.1 气相色谱法(GC)测定

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经典的农残检测方法,约70%的农药残留都是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高温中不稳定,即使在选择柱条件方面下很大功夫,仍不可避免产生氨基甲酸酯的分解,同时也缺乏灵敏度高的选择性检测器,于是只能对不发生分解的氨基甲酸酯进行直接GC测定。而对于易热分解的化合物,或是考虑将氨基甲酸酯完全水解,以测定氨基甲酸酯的甲胺或酚部分,或是通过热稳定衍生化后测定其衍生物。陈霞等[5]建立了蔬菜中24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新方法,在蔬菜中3个浓度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0.1%~113.4%,相对标准偏差(RSD)1.8%~12.4%,该方法准确,杂质干扰少,操作简便,适用于蔬菜样品中农药多残留的检测。

2.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于气相色谱法不能分析的高沸点或稳定性差的农药可以进行有效的分离检测,特别适于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大部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HPLC检测采用反相C8或C18柱,检出限一般高于气相色谱(GC)的检出限。近年来多采用液相色谱法柱后衍生技术,能够使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的甲氨基团在碱液作用下生成的甲胺与衍生试剂反应生成一种强荧光物质,可用高灵敏度的荧光检测器检测该物质,选择性高,基质干扰小,是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效、灵敏的方法之一。马纪伟等[6]通过柱后衍生化,荧光检测器(荧光波长为445nm)定性定量测定猕猴桃中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11种农药在30min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线性范围为0.01~50.0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0.9999,检出限为5.0~0.7μg/L,方法回收率为82.96%~101.10%。

2.3 其他色谱技术测定

其它应用于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分析的色谱技术还有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和薄层色

谱(TLC)等。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色谱流动相的分离检测技术。SFC对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优点加以综合利用,弥补了GC和HPLC的不足,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分析分子量较大,对热不稳定、极性较强和不易分析的化合物。吴莉等[7]利用双波长反射吸收薄层扫描法研究了呋喃丹定量分析方法,呋喃丹的检出限为0.3μg,回收率为96.94%~100.38%,相对标准偏差为1.73%。

3、生物检测方法

3.1 活体生物测定法

活体检测法是使用活的生物直接测定。袁东星等利用发光菌进行农残检测,该方法的最小检出浓度为3 mg/L副。袁振华等以大型水蚤为试验材料,对蔬菜中农残作了监测,研究表明大型水蚤测试技术完全适用于蔬菜中的农残测定。20世纪60年代后期,台湾农业试验所采用生物测定法进行农残检验,其原理是放饲高敏感性的家蝇子菜汁中,4~5 h后家蝇死亡率在10%以下即为合格引。

3.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是研究最多且相对成熟的一种对部分农药进行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是利用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特异性地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破坏神经的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致死这一毒理学原理,将(AChE)与样品反应,根据(AChE)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测定范围有限,目前仅用于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检测,且该方法对常见农药的检出限为0.3~3.5mg/kg,均高于相应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因此只能作为初步定性筛选检测法引。

3.3 植物酶抑制法

近年来发展了用植物水解酶替代乙酰胆碱酯酶的分析方法,植物酶抑制法的原理是利用植物水解酶水解2,6一二氯乙酰靛酚,根据反应溶液在水解前后颜色的变化,用眼睛或仪器辨别农药对酶的抑制程度,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存在时,植物水解酶的活性受抑制,靛酚的蓝色变浅。

4、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IA) IA是将免疫反应与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而建立的超微量测定技术。任何免疫分析都是以抗原体的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根据引入示踪物的不同,免疫分析法可分为荧光免疫测定法(FIA)、酶免疫测定法(EI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流动注射免疫测定法(BIA)。自1983年以来,随着EIA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不断改善,它在农药分析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酶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应用最广泛,现已成为首选方法。由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为低分子量的小分子,必须与载体结合(如蛋白质)形成抗原,才能免疫兔、羊等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PcAb)或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再通过被测定物与特定抗体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定性定量测定。ELISA是将免疫技术与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超微量的测定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能否合成稳定,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载体蛋白结合物是整个农药残留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的关键。在ELISA检测过程中,酶催化具有高度的放大作用,不仅可以定性分析而且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分析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ELISA试剂盒有多种,其中主要是涕灭威、西维因、呋哺丹及其代谢产物试剂盒。

5、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通常是由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制作的敏感部件与能量转换器紧密配合,对特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