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均衡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短期经济波动》

《经济学原理:短期经济波动》

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一.菲利普斯曲线 1. 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 2. 总需求、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短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与失 业的组合是由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使经济沿着短 期总供给曲线变动; 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可以使总需求曲线移 动,所以它们可以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 动;
货币供给
物价水平
总需求 AD1
AD2
r1
2,支出增加 货币需求
MD2
r2 1,政府购买
AD3
4,挤出效应部分抵消 了总需求的增加

升0
MD1
央行固定货币量
货币量
增加总需求
0
产量
图:挤出效应
第34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6. 税收变动 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就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样,增税抑制了消费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动;
物价水平
长期总供给
P1 物价水
平变动 P2
不影响长期中物品与 服务的供给量
0
自然水平
产量
图:总需求曲线
物价水平
LRAS1990 LRAS2000 LRAS2010
货币供给增长 总需求曲线移动
技术进步使长期 总供给曲线移动
P2010
持续的通货 膨胀
P2000
P1990
AD1990
AD2010 AD2000
二.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 1. 支持积极稳定政策论 凯恩斯(及其许多追随者)认为,总需求的波动主要是因为非理性的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 从原则上说,政府可以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对这些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做出反应,从而稳 定经济; 2. 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 反对者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时滞; 3. 自动稳定器 ① 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 ② 政府支出也作为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9
主讲:彭 腾
西方经济学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2.奥肯定理(定律 )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 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 GDP2个百分点,反之亦然。
结论:实际
GDP必须保持与 潜在GDP同样增 长,以防止失 业率上升。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 奥肯 (Arther· OKun),在为总统经济 顾问委员会分析失业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时发现,失业率每增加1个 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降低3个百 分点。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个 百分点或者2.5个百分点。
4
主讲:彭 腾
西方经济学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①摩擦性失业:指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就业市场供求信息 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劳动力区域流动不能瞬间完成而造成 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②求职性失业: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寻找更理想工作所 造成的失业。 ③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供给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 劳动力需求结构不匹配引起的失业。往往是“失业与空位” 并存。 ④技术性失业: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⑤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⑥古典失业: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只要实际工资 变化是无限的,失业人口可通过工资向下的充分运动而得 到消除。工资调整遇到不可下降的下界,出现失业。把这 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古典失业,即可以用古典理论来解释 的失业现象。
②通胀有利于雇主,不利于雇工;
因为:劳动合同签订后,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胀,工 资却不能根据通胀调整,从而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 增加时实际工资下降。而实际工资下降,使雇主利润 增加。
③通胀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众;
因为:名义工资、个人所得和企业所得随通胀而增加, 达到起征点或进入更高税率等级,于是政府税收增加, 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减少。这常称为“通货膨胀税”。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此总需求的移动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4-1所示。

图14-1长期总供给曲线2.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见表14-1)表14-1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3.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假设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

当总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

此时价格高于预期水平EP2,随着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点A变动到点B,产出暂时增加到高于自然率水平。

在长期,预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到EP3,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经济回到新的长期均衡点C,这时产出回到其自然率水平,如图14-2所示。

图14-2需求的移动是如何导致短期波动的考点二: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现代菲利普斯方程为:π=Eπ-β(u-u n)+v。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E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u n表示周期性失业;v为供给冲击;β为衡量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的反应程度的参数。

假设Eπ和v固定,则可以得到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4-3所示。

但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成立,这是因为在长期人们会调整自己的预期。

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图14-3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从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将总供给曲线Y=_Y+α(P-EP)变形为P=EP+(Y-_Y)/α,接着进行以下步骤:(1)“一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菲利普斯曲线(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高通货膨胀率意味着低失业率,高失业率意味着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货币供给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或减税都扩大了总需求,并使经济移动到菲利普斯曲线低失业和高通货膨胀的一点上。

货币供给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税都紧缩了总需求,使经济移动到菲利普斯曲线上低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的一点上。

菲利普斯曲线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通货膨胀与失业的选择组合,决策者在菲利普斯曲线上选择一个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组合。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经济回到古典学派所预言的充分就业状态,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3)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①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它的位置完全由自然失业率确定。

因而,只有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因素变化才能引起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以及供给冲击都会引起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预期通货膨胀率升高和不利的供给冲击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移,决策者面临更不利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取舍;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和有利的供给冲击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下移,决策者面临更加有利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取舍。

2.自然率假说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

主要内容是: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中影响产出与就业。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 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 则通货膨胀率高。也就是说,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 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比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 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和物价水平都较高, 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两者反方向变动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实 际工资下降,从而能够刺激生产,增加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
但是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 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 工人就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社会上无法形成新 增投资。这时通货膨胀增加,失业率并不减少,因此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而且, 从长期来看,经济中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因 此,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 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政策不 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在上图中,横轴Y表示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价格,AS代 表社会总供给,AD代表社会总需求,Y1是充分就业时的国民 收入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社会总需 求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由于还未实现充 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1,而价格水平仍为P0。 当总需求继续增加,需求曲线从AD1移动到AD2,由于已经 实现充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仍为Y1,而价格水平从P0上升 到P1,即由于总需求过度而产生了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 符合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进入70年代末期, 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又不存在这种关系了。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开放的经济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10章经济波动导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5章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金融系统:机会与危险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附录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人民大学802经济学历年简答,论述分析

人民大学802经济学历年简答,论述分析

简答(10分)14年1、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13年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并说明其含义(社会总产品,三个部分,两大部类)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12年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有什么区别?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一般利润率有什么影响?2、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社会总产品,三个部分,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意义)11年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10年1、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2、简要说明“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09年1、简述影响利润率和平均率润率的因素。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08年1、简述虚拟资本积累的特点和经济影响。

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07年1、试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及其影响。

06年1、什么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变动对资本主义经济有何影响?2、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02年1、复杂劳动为什么是简单劳动的倍加?2、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3、什么是虚拟资本?它的价格如何决定?1、简述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在收入分配中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01年1、简述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简述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3、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与特点。

论述(15分)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基。

”请对三中全会的上述观点进行具体阐述。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3年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2、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科学·宏观经济学:把经济视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的研究,力图回答这些问题以及许多相关问题;·实际GDP:衡量经济中对价格水平作了调整的所有人的总收入;·通货膨胀:价格总体水平的上升;·通货紧缩: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失业:劳动力失去工作;·衰退:实际GDP下降但不严重;·萧条:实际GDP下降且很严重;·模型:简化的理论,它表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键关系;·内生变量: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一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市场出清:假设市场通常处于均衡状态;·弹性价格:对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做出及时调整的价格;·粘性价格:对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调整缓慢的价格;·微观经济学:关于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在市场上如何相互作用的研究;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常常被认为是对经济表现状况的最好衡量;·国民收入核算: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存量与流量:存量衡量一个给定时点的数量、流量衡量每一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增加值:产出的价值减去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估算价值:一些不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估计值;·名义GDP VS 实际GDP:用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叫做名义GDP、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叫做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的隐形价格平减指数,定义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C+I+G+NG·消费:由家庭购买的产品与服务构成;·投资:由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构成;·政府购买:联邦、州、地方政府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净出口:指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把许多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变成衡量价格总体水平的单一指数;·劳动力:就业者与失业者之和;·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参与率:成年人口中属于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如,去向何方·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投入;·生产函数:表示可获得的生产技术决定了以给定的资本和劳动能够生产的产出量的关系;·规模报酬不变:所有生产要素增加相同的百分比引起产出增加同样的百分比的性质;·要素价格: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数量;·竞争性:一家企业对市场价格没有什么影响的性质;·利润:收益减去成本;·劳动的边际产量: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多雇佣一单位劳动所得到的额外产量;·边际产量递减: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实际工资:用产出单位而不是美元衡量的劳动报酬;·资本的边际产量:在劳动量不变的条件下,企业从一单位额外的资本得到的额外产出量;·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用产出单位而不是美元衡量的租赁价格;·经济利润VS会计利润:企业支付了生产要素报酬之后留下来的收入是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润;由于企业拥有而不是租赁它们所使用的资本,经济利润和资本收益也往往混在一起的到的利润叫会计利润;·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F(K,L)=A K K K1−K,式中A为一个大于0的参数,它衡量可用技术的生产率,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可支配收入:定义为支付了所有税收之后的收入,Y-T·消费函数:表示消费和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时消费的变化量;·利率:衡量了为投资而融资的资金成本;·名义利率:通常所报道的利率,是投资者为借入资金支付的利润;·实际利率:校正通货膨胀效应后的名义利率;·国民储蓄储蓄:满足了消费者和政府需求后剩余的产出,Y-C-G;·私人储蓄: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Y-T-C;·公共储蓄:政府收入减去政府支出,T-G;·可贷资金:可以贷给投资者的资金储蓄;·挤出: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利率上升和投资减少,我们说政府购买挤出了投资;第四章货币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价格水平的总体上升;·恶性通货膨胀:异常高的通货膨胀率;·货币: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交易的资产存量;·价值储藏手段:货币把购买力从现在转换到未来的方式;·计价单位:货币提供了可以标记价格和记录债务的单位;·交换媒介:货币是我们用以购买产品与服务的东西;·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的,由政府的规定或法令确定的货币;·商品货币:有某种内在价值的商品充当的货币;·金本位:把黄金作为货币或者使用可兑换为黄金的纸币;·货币供给:一个经济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货币政策:政府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被委托执行的部分独立的机构;·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的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控制货币供给的主要方法,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通货:未清偿的纸币与硬币之和;·活期存款:人们在自己支票账户上持有的资金;·数量方程:交易量与货币之间的关系,M货币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T 交易量·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衡量货币在经济中流通的速度;·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在一个给定时期一张美元钞票进入某个人收入的次数;·实际货币余额:衡量货币存量的购买力,M/P;·货币需求函数:表明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决定因素;·货币数量论: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数量方程关于货币效应的理论;·货币铸造税:通过发行货币筹集的收入;·费雪方程:名义利率表示为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i=r+π;·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对一的关系;·事前实际利率:进行贷款时债务人和债权人预期的实际利率;·事后实际利率:事实上实现的实际利率;·鞋底成本:减少货币持有量带来的不方便;·菜单成本:改变价格要求印制和配送新的产品目录带来的成本;·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叫实际变量、用货币表示的变量叫名义变量;·古典二分法:实际和名义变量在理论上的分离;·货币中性: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第五章开放的经济·净出口:出口减进口NX=X-IM;·贸易余额:净出口的另一个名字;·资本净流出: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I;·贸易盈余与贸易赤字:如果S-I和NX是正的,称为贸易盈余;如果S-I 和NX是负的,称为贸易赤字;·平衡的贸易:如果S-I和NX等于零,称为贸易平衡;·小型开放经济:具有完全资本流动性的经济体;·世界利率:世界金融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名义汇率: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实际汇率: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购买力平价:同样的产品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不能以不同价格出售;第六章失业·自然失业率: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找工作需要花时间而引起的失业;·部门转移:需求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构成变动;·失业保障:失业工人在失去工作后的一定时期内得到工资的一部分;·工资刚性:工资未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水平;·结构性失业:工资刚性和工作配给引起的失业;·局内人VS局外人:那些已经被企业雇佣的工人称为局内人、失业者称为局外人;·效率工资:高工资使工人生产率更高;·丧失信心的工人:一些想工作,但在搜寻不成功后放弃了找工作的人;第七章经济增长1: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索洛增长模型:说明储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及随着时间的增长的模型;·稳定状态:资本存量k和产出fk随时间的推移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状态;·资本的黄金律水平: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k值;第八章经济增长2:技术、经验和政策·劳动效率:反应社会拥有的关于生产方法的知识,用E表示;·劳动改善性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引起劳动效率E以某种不变的速率g增长;·内生增长理论:解释技术进步的模型;第九章经济波动导论·奥肯定律:失业与GDP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领先指标:一些波动往往领先于整体经济的变量;·总需求:产出需求量与价格总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产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冲击:使供需曲线移动的外生事件;·需求冲击: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供给冲击: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稳定化政策:旨在减少短期经济波动严重性的政策行动;第十章总需求1:建立IS-LM模型·IS-LM模型:说明在任何一种给定的价格水平下什么因素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IS曲线:描述产品与服务市场上的情况;·LM曲线:描述货币供给与需求的情况;·凯恩斯交叉:在计划投资水平I和财政政策G与T既定时,收入Y是如何决定的;·政府购买乘数:Y/G这一比率,即政府购买增加1美元会使得收入增加多少;·税收乘数:Y/T=-MPC/1-MPC,即1美元税收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量;·流动性偏好理论:关于短期中利率如何决定观点的解释,即理论调整使货币对额供给需求平衡;第十一章总需求2:应用IS-LM模型·货币传导机制:货币扩张引起在产品与服务上的支出增加;·庇古效应:价格的下降使收入增加的一种效应随着价格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更多;·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描述了未预期到的价格下降抑制收入的理论;第十二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研究小型开放经济体下货币和财政政策;·浮动汇率:汇率由市场力量决定,可以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动而波动;·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宣布的汇率值,并且为了将汇率保持在宣布的水平而随时准备买进和卖出本币;·货币贬值:通货的官方价值的下降;·货币升值:通货的官方价值的上升;第十三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均衡·黏性价格模型:强调了企业不能针对需求变动即刻调整它们索取价格的总供给曲线模型;·不完备信息模型:假设市场出清,所有价格自由调整以平衡供给和需求的总供给曲线模型;·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周期性失业、供给冲击这三种力量;·适应性预期:人们根据最近观察到的通货膨胀率来形成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假设;·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高的总需求造成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不利的供给冲击推动生产成本上升造成的通货膨胀;·牺牲率:为了使通货膨胀率降低一个百分比而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的百分比;·理性预期:假设人们可以最优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来预测未来;·自然律假说:总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影响产出与就业;在长期,经济回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的这种假说;·滞后作用:描述历史对自然律的长期持续影响的术语;第十四章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泰勒规则:名义联邦基金利率=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GDP 缺口;·泰勒原理:为了稳定通货膨胀,对于通货膨胀的上升,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将名义利率上升更多来应对;。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短期与长期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短期与长期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种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是经济学上的⼀个著名的理论,简明易懂。

简单地说就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种交替关系,呈反⽅向变动,或者叫负相关;当通货膨胀⽐较⾼的时候,失业率就⽐较低;⽽当失业率⽐较⾼的时候,通货膨胀率却⽐较低。

20世纪50年代,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A.W. Philips)(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条⽤以表⽰失业率和货币⼯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结论是,在英国,要是保持5%的失业率,货币⼯资⽔平就会稳定;⽽如果保持2.5%的失业率,货币⼯资增长率就会超过劳动⽣产率的增长率。

从总需求或宏观经济的⾓度来说,这是⽐较好理解的。

最早,凯恩斯从总需求的⾓度曾经论证过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但结论过于绝对化,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凯恩斯认为,失业产⽣的原因是实际总需求低于潜在的总需求,⽽通货膨胀产⽣的原因则是实际总需求⾼于潜在的总需求。

也就是说,⼀个经济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只可能出现失业⽽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当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则只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不可能出现失业。

萨缪尔森和他在⿇省理⼯学院的同事罗伯特.索洛⼀起发展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资与价格的算术逻辑关系:通货膨胀率 = ⼯资增长率 - ⽣产率增长率,认为既然⼯资是成本的主要成分,成本上升会体现为价格上涨,那么通货膨胀也应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即通货膨胀率越⾼,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

萨缪尔森说,可以将菲利普斯曲线理解为:当总需求发⽣变动⽽总供给却继续按原有⽐率变动时,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关系。

从美国1933年-1958年的数据来看,萨缪尔森确实发现了这么⼀种平衡交替关系,并且出于对菲利普斯的尊敬,将它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这样⼏个重要的观点:①通货膨胀是由于⼯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北京师范大学2004研;北京工业大学2005、2006研;山东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35-1 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

率。
• 结论:从点A到点B的变动在这里代表了短期的非中性,
而从点A到点C代表了长期货币中性。因为货币供给量的
增加只是提高了物价水平。
§13.2 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 菲利普斯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反映:当决策者使经济
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运动时,失业与通货膨胀反方向变动。
• 一、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 物价总水平P
• 总收入水平Y
• 企业的合意价格写为: • p=P+(Y-Y0) • 见335页
• 一些企业价格有伸缩性:它们总是根据上式来确定其价格。
• 另一些企业的价格是黏性的:它们根据自己预期的经济状
况事先宣布自己的价格。价格是黏性的企业根据下式确定 价格: • p=Pe+(Ye-Y0e) 假设Ye=Y0e则: • p =Pe
• 见下图。
物价水平,P 长期总供给 P > Pe
Y= Y0+(P-Pe)
短期总供给
P = Pe
P < Pe
Y0
收入,产出,Y
物价水平,P 长期物价 水平上升 P3= P3e C
AS2 AS1
P2
P1= P1e=P2e 短期物价 水平上升 A
B
AD2 AD1
短期产出 波动
Y2
Y1=Y3=Y0
收入,产出,Y
• 式中,Y为产出;Y0为自然产出率;P为物价水平;而 Pe为预期的物价水平。
• 或 P=1/ (Y-Y0)+Pe
• 参数表示,产出对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的反应有多
大,1/ 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 一、黏性工资模型
• 在许多行业,名义工资由长期合约确定,因此当经济状况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PPT课件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PPT课件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 争论问题
失业与通货膨胀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通胀与失业的关系这一话题吸引了过去半个世 纪最重要的一些经济学家的注意力。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is a topic that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of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sts of the last half-century.
(a) AD-AS模型 The Model of AD and AS
(b) 菲利普斯曲线 The Phillips Curve
Price Level
106 102
短期AS
Short-run Inflation Rate
AS
(percent per
B
高AD
year)
6
B
A
High AD
0 7,500
(unemployment is 7%)
低AD Low AD
Quantity
of Output
8,000
(unemployment
is 4%)
2
0
4
(output is
8,000)
A
菲利普斯曲线 Phillips curve
7
Unemployment
(output is Rate (percent)
7,500)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 争论问题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 争论问题
失业与通货膨胀:长期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The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2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2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十二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第一节、总供给的基本理论一、两种总供给模型1、粘性价格模型强调企业不能针对需求变动即刻调整他们索取的价格。

(1)价格粘性的原因①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合约决定;②一旦企业印制和分发它的产品目录或价格单,改变起来成本高昂;③可能是工资黏性的反映。

(2)企业的合意价格企业的合意价格p 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1)价格总体水平更高的价格水平意味着更高的企业成本。

因此,价格总体水平越高,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想要收取的价格也越高。

2)总收入水平更高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由于在更高的生产水平上边际成本增加,所以,需求越大,企业的合意价格也越高。

企业的合意价格是:p=P+ a(Y-Y(预期))其中a > 0,衡量企业的合意价格对总产出水平的反应有多大这个方程表明:当价格水平偏离预期的价格水平时,产出就偏离其自然水平;参数α表明产出对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作出的反应有多大,1/α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3)表现形式与结论2、不完备信息模型(1)假定①市场出清,供需平衡;②每个供给者只生产一种产品和消费很多产品,因此无法观测到所有价格;③信息不完全,混淆了价格总水平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影响了供给决策,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出在短期存在正相关关系。

(2)分析供给者进行生产决策时,并不知道价格水平,因此使用预期的价格水平P e。

当价格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上升。

他们都理性但是却错误地推断,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因此生产更多商品。

不完备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价格P超过P e,供给者提高他们的产出。

3、总结①两个总供给模型中的每个模型都用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市场不完备性;②第一个模型假设一些产品的价格是黏性的;第二个模型假设关于价格的信息是不完备的。

第二节、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失业率高则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因而有低通货膨胀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及附录【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及附录【圣才出品】

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此总需求的移动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4-1所示。

图14-1 长期总供给曲线2.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见表14-1)表14-1 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3.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假设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

当总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

此时价格高于预期水平EP2,随着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点A变动到点B,产出暂时增加到高于自然率水平。

在长期,预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到EP3,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经济回到新的长期均衡点C,这时产出回到其自然率水平,如图14-2所示。

图14-2 需求的移动是如何导致短期波动的考点二: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现代菲利普斯方程为:π=Eπ-β(u-u n)+v。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E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u n表示周期性失业;v为供给冲击;β为衡量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的反应程度的参数。

假设Eπ和v固定,则可以得到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4-3所示。

但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成立,这是因为在长期人们会调整自己的预期。

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图14-3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从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将总供给曲线Y=Y_+α(P-EP)变形为P=EP+(Y-Y_)/α,接着进行以下步骤:(1)“一加”。

宏观经济学判断题(1)

宏观经济学判断题(1)

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

2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3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4总需求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

5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6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

7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8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9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10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11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

12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

13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14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

15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

16滞胀只是一种理论分析。

17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18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只要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

19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20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

21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22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增加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23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24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

25在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26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27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13.10)
u 代表失业率, u * 代表自然失业率。将式(13.10)代入式(13.9),就得到了最终版本
的菲利普斯曲线:
E (u u* )
0

0
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测
• 在理性预期成立的情况下,人们对
经济变量未来的走势时,会利用所
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LPC
政策性含义:
• 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
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因此,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就是沿





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进行选择,
SPC2
SPC1
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
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内。
0
失业率
通货紧缩和停滞膨胀
通货紧缩的定义
提高了消费者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成本。
菜单成本 : 又称为调整价格的成本。在通货膨胀期间,企业可能不得不经常更换
产品的报价,就会使得成本开支更大。
税收扭曲 : 因许多税收条款在制定时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发
生将改变人们的税收负担。
通货膨胀的影响
➢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1. 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
一旦发生通货膨胀,这一通货膨胀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造成通货膨胀持
续发展的原因来自预期,或者来自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的共同作用。如果经济
社会的大多数人预期下一个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上一期一样,这种对通货膨胀
现象的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
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的后果
➢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鞋底成本 : 持币者频繁出入银行增加了他们的鞋子的磨损。实际上它指通货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不完全信息模 型
3 黏性价格模型
前提:(1)所有的工资和价格可自由调整,市场出清(2)但相关主体 缺乏对价格的完全信息,存在价格错觉
机理:(1)当实际的物价水平超过预期物价水平,人们不能正确判断相 对价格变化,只能察觉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产品价格变化。
(2)当物价上升时,劳动者认为实际工资提高,增加劳动供给;厂商认为 出售产品的实际价格上升,增加产品产出,由此导致产出水平提高。
由美国经济学家 阿瑟·奥肯提出 的,用来近似地 描述失业率和实 际GDP之间的交 替关系。其内容 是,失业率每高 于自然失业率1%, 实际GDP便低于 潜在GDP2%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失业——
奥肯定律 失业的影响 失业的类型 自然失业率
一 社会影响 二 经济影响
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 失业率是经济在长期中 趋近的失业率,是充分 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 水平。
u/L=s/(s+f)=1/(1+f/s)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指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比例关 系。后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 间的反比例关系。 表达式:π=-β(u-u*)
π:通货膨胀率 u:失业率 u*:自然失业率 β:通货膨胀率对失业率的敏感程度
——菲利普斯曲线——
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短期)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适应性预期 和理性预期
(1)适应性预期: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来修正以后的预期方式,通货膨胀具有 惯性,通货膨胀的预期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进一步引起通货膨胀预期, 就这样重复。
(2)理性预期:指人们可以最好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包括关于当前政府 政策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根据理性预期理论,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的变动会 改变预期,如果人们确实理性的形成他们的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的惯性就会小。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均衡
总供给
——总供给——
p
长期 价格具有弹性
0 p
短期
极端 价格具有刚性
0
常规 价格具有黏性
y*
y
y
——短期总供给——
1 黏性工资模型
前提:存在失业;工资水平的调整比较缓慢 机理:(1)工资黏性限制了名义工资的调整 (2)物价上涨时,降低了实际工资水平 (3)较低的实际工资水平下,企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产出水平提高
p
模型假设:企业对价格制定具有一定垄断力量 供给曲线向上方倾斜的原因:由于长期合约,
或调整成本过高,企业不能及时调整价格
0
y
——短期总供给方程的推导——
推导
1
2
3
——总需求的移动如何导致短期波动——
推理
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当总需求出现未预期到的增加时,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由于价格水平P2高于预 期的价格水平EP2,随着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点移动到B点,产出暂时增加到高于自然水平。在长期,预期的 价格水平上升到EP3,这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经济回到新的长期均衡C点,在该点,产出回到其自然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展示完毕,谢谢大家——通货膨胀——
定义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 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
MV=PY
分类
按剧烈程度分 按成因分
低通货膨胀 急剧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
衡量
π = ( Pt-Pt-1 ) /Pt-1 ×100 %
测量:CPI PPI GDP折算指数
通货
膨胀
成因
输入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当π>Eπ时,π与u仍存在此消彼长的 关系政策含义:在短期中,使π上升的扩张 性政策可以起到使u下降的作用。
——菲尔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指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垂线。π与Eπ一致,对应u为u*。 长期中民众可调整自己的预期和经济现实相吻合。 政策含义:长期中,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使u下降,还会使π上升,因此无效。 长期中u由劳动市场状况决定。
(3)牺牲率:指通货膨胀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的百 分比。 根据适应性预期,得知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成本是巨大的,如果政府能够可信地 承诺降低通货膨胀,公众相信承诺并降低预期的话,那么牺牲率是可以为零的。
——菲尔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现代/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指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通货膨胀率与失 业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性质:当π=Eπ时,u=u*,此时u*为非加速 通货膨胀失业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