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长江三角洲地区崛起 珠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 三 队伍处于劣势 角 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追求降低成 外商投资区位改变 本→扩大市 场规模
外资企 业由珠 三角迁 往长三 角及国 内其他 地区
支撑珠 三角地 区产业 升级动 力减弱
问题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市人口和城市 数量迅速增加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的 位 置 和 范 围
四川 江西 贵州 云南 广西 湖南 福建 广东 澳门 香港
海南
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 小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 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海南九个省份和 大珠三角: 小珠三角与香港、澳门。 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夯实基础阶段
(1979—1990)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第一阶段: 夯实基础阶段
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侨乡优势 ③政策优势 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问题: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原因: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 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影响: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 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② 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 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 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第二阶段:产业升级
(1990年以后)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阶段:产业升级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全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 问题: 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优势: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 一轮的产业 结构调整时期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 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影响: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①许多乡村 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 市 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两 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步提 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第二节 区域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教师)

第二节    区域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教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一、【考纲导航】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二、【知识梳理】(一)、城市化与工业化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劣势;由于受________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策⑴产业结构调整⑵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⑶加强规划与管理三、【典型例题】【例题1】读图8,回答问题:(共10分)(1)该区正以、、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8K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8K

东台市安丰中学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 部,毗邻 ,与东南亚相邻。

(2)、自然条件优越: ;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

(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 众多; 优惠2、经济发展的成就 (1)、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

(2)、是我国重要的 基地、 高温烘箱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

3、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果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2)、工业体系:以 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

(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 。

(2)、改革开放以后: 和 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 为中心的城市群。

2、城市化动力: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点拨 结合城市化的概念来理解 1、问题: 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考点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方向定位于“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请说明其工业定位的依据(2)试分析当前珠江三角洲自身发展障碍可能有哪些?(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区域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产生哪些影响?三、考题研究解密高考考向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及其发展进程的特点【例1】(2009·福建文综·T8、9)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1)、(2)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考向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例2】(2009·广东地理·T34)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以我国珠三角为例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以我国珠三角为例

活动:根据下图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 型模式,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问题与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问题1
变化趋势是珠三角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长三角的比重在上 思考: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 升。这种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到了长三角的严峻挑战,由 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站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于在产业基础、

3.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 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势)。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 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 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 广泛的国际分工。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 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 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 各举办一届。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城市化与工业化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 会促进工业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 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 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 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 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 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 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问题探究
材料: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 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思考下列问题,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1、20世纪80年代前后本地都具有的条件有哪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高频考点巧突破
下面结合珠江三角洲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阶段 时间 优势 1979~1990年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 廉、政策优势、侨乡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 劣势 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 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 丧失
高频考点巧突破
第一阶段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 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 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 找新的出路
典例剖析求解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表信 息的能力;结合区域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 物的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 能力。 从图1可以看出,该河流为东江,该河流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再加上上 游为山区,因此,水能丰富,水量丰富,可有 供水、发电、航运等多种功能,综合开发利用 十分有必要。对于(3)、(4)小题,只要从图中 读取出有效的信息并正确地表述出来,然后进 行综合分析即可。
依纲梳理夯基础
温馨提示 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条件
依纲梳理夯基础
依纲梳理夯基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劳动密集型 增大 高新技术 扩大
依纲梳理夯基础
三、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 产业基础 和市场腹地 等条 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 规划与管理 。 2.问题表现 (1) 产业升级 面临困境。 (2)城市建设 相对落后。 (3) 生态环境 问题日趋严重。
城市化模 式 城市化主 要推动力
具体过程特点 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劳动力职 能变化和促进工业发展
东北模式
工业化
云南德宏 模式
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 边贸发展 农村人口到这里务工、经商,推 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

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1)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错误!2.国内背景(1)内容: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2)表现: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地理条件(1)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生原因错误!(2)问题表现错误!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②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1.读教材图4。

18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关注并思考以下问题:(1)1970~1990年美国三大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2)此期间,工业内部是如何调整的?(3)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础/梳/理 ►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变化→第 二 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 三 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结构变化→ 劳动力 和 资源 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知识 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产业转移情况→发达国家的 劳动力 密集型和 资源 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2)国家的 对外开放 政策。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 ,靠近 东南亚 参与国际分工(2)全国最大的 侨乡 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问题与对策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1)狭义: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2)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2.珠江三角洲的“前店后厂”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与香港、澳门相邻。

前店后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

其中“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

3.珠江三角洲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原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为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教/材/释/疑►1.工业化并不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但不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城市化水平高并不一定工业化水平高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南美洲许多国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第二阶段:产业升级
• 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阶段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1990 年 以 后
珠 江 政__策__优___势_已不明显
开技展术高产新业 劳__动__密__集__型_产
三 角 洲 地
经济开展 劳__动__力__成_ 带开工资 本__低_的优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 成本低优势丧 失
政策和侨乡优势 工业实力较强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特点
较慢
影响增长速度的原 投资规模小劳动

密集型产业附加
值低
较快
投资规模扩大 高新技术产业 附加值高
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外资企业建立 个体私营企业 乡镇企业开展
边贸开展
国有大中型企 业开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 为例?)课件)
过去的深圳
深圳东门工地
深圳梅林社区
今天的深圳
城市化与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 开展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肇庆
• 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惠州开放 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对策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珠江三 角洲地区各 城市在积极 努力,加强 相互分工与 合作,构建 以香港、广 州、深圳为 核心的大珠 江三角洲城 市群。
“泛珠三角〞经济圈
对策3——加强规划与管理
制定城市 开展规划;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开展
〔08重庆3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和
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 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本讲重点】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本讲难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内容要点】一、城市化与工业化1.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 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手段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3.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主要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5.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答案)

区域经济发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珠三角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A.能源生产基地B.重化工业产业基地C.轻纺工业产业基地D.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A.郊区城市化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处于劣势的是() A.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B.对外开放政策C.工资水平D.区位条件答案:1.D 2.C 3.A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本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提出把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将船舶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的积极意义在于()A.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B.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C.缓解广东省能源资源紧缺的状况D.改善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5.下列不属于广州建设造船基地的区位优势的是()A.优惠的政策B.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4~5.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限制性因素。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利用当地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面向广阔的市场,借助优惠的政策,发展船舶制造业,其积极意义就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本区的能源短缺。

答案:4.B 5.D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

读图完成第6题。

6.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解析:1990年前,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说明城市化进程动力主要来自第三产业;1990年后,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保持稳定,说明城市化进程动力主要来自第二产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考基知能突破
考技案例导析
考能提升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
)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珠江三角洲由原来的产业转入地成为转出地
D.环境污染严重
)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 A.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C.外资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B.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考基知能突破 考技案例导析
考能提升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规律总结:解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通过解答本题,同学们应掌握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方法,首先要结合区
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该区域发展存在哪些有利条件,然后应找出哪些 因素会限制区域的发展,最后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分别找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图示法记忆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考基知能突破
考技案例导析
考能提升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2.中国不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城市化 模式 珠江三角 洲模式 苏南模式 城市化的主 要推动力 具体过程
工业化
在外资的推动下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断发展
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由于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 村城市化 随着资源的开发,国有企业发展促进城市化的 发展 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这 里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1990年以后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成本低的优 势逐渐丧失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 整 高新技术产业 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 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 地 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 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 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崎岖岭表……故就国史上观 察广东,则鸡肋而已。”(《广东 九章》梁启超)
厦大著名学者易中天在《读城记·广州市》 中写道:“对于中央的政策,一定要用够、用 足、用好、用活。具体来说,就是只要没有明 确规定不许做的,都可以做或理解为可以做”。 所以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90年代以 前,由于提倡改革,允许实验,允许失败,中 央对于许多地方许多省份,其实是“睁一只闭 一只眼”的。广东人看着的那只“闭着的眼 睛”,福建人盯着的是那只“睁着的眼睛”, 上海人琢磨下一回“哪只眼睛睁哪只眼睛闭”, 北京人则在议论“应该睁哪只眼闭哪只眼”。 结果广东上去了,福建滞后了,上海在徘徊, 北京则不停地说话。所以,广东成为改革开放 的前沿阵地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是区位、侨乡;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是国际经济环境
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 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一阶段(1979-1990):工业总产值增加较慢 第二阶段(1990年 后):工业总产值迅猛增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比较
温州模式
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苏南模式
❖ 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 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 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 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 工业配套和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 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 缺乏.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又远离 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四章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概述
阅读理解: 三个问题: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 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 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 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P72“活动”3 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 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 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 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 港澳,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 开放政策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 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 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问题与对策 讨论分析以下案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2.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 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P76“思考”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 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 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 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 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 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 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 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 划。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件 112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件 1123
❖ 工业化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活动:比较各区域……的差异
p81活动:比较各区域……的差异
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 我们可以看到除云南德宏是因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 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 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 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 而逐步衰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 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 出现了区域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 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 市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具体从略,课后自己查资料)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 角洲地区为例
珠三角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对外开放的前沿
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阅读: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中 国 第 一 侨 乡 江 门
——
活动1:完成表4.4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
课后作业:
❖ 完成填充图册P22~P23页的相关内容。 ❖ 预习课本P81~P85页内容。
问题与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问题1
P82思考:20世纪90年代…………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变化趋势是珠三角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长三角 的比重在上升。这种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 到了长三角的严峻挑战,由于在产业基础、科 技实力等处于劣势,后劲明显不足。
❖ 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 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三角是以广州 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前者是单核模式,后者是 双核模式。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解决办法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三角”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90 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 “大珠三角”。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 角”。至此,“珠三角”实际上涵括了“小珠三 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层 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0— 2020)》中明确说明: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 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 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 面积41698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 方千米。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 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 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 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 特点: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 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 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
2.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 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 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 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 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 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 理。同时本地区有临近港澳的位臵优势,有侨 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的优势和劳动力丰富 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订的优惠政策, 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 地。
2.城市化的本质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 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 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 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 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3)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 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 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 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 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问 产业结构调整 题 与 构建大珠江三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对 角洲城市群 策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加强规划与管理
返回
课堂练习
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 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6题:
D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 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 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 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 关
6.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A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编辑课件
26
• 7、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从1985年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较快。其城市化过 程具体表现在 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
1990年以后
返回
时间 存在的问题
优势
第一阶段
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和侨乡优势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 成本低优势丧 失
工业实力较强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特 点
影响增长速度的 原因
较慢
投资规模小劳动密 集型产业附加值低
较快
投资规模扩大 高新技术产业 附加值高
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工业产业的转移。
• (3)珠江三角洲人随口着规城模市扩化大的;发外展来,人在口人不口断方增面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请简述其变化人。口素质不断提编辑高课;件因工业结构偏轻,
27
女性人口偏多。
谢谢
编辑课件
28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返回
3 、良好的区位
• 珠江三Leabharlann 角洲地 区位于 我国南 部沿海, 毗邻港 澳靠近 东南亚
编辑课件
24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
B 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
是 A.地形的阻隔
A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返回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和 城

市理

水条

迅件



国际背景 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内背景 地理条件
返回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的推进
第一阶段
1979—1990
第二阶段
• 2.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私营企业发展,带来 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
• 3.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 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
• 4.东北模式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 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返回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P76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国 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试分析其原因。

相 南岭阻隔 比
腹地范围较小
困 境
返回
问题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 中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村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
成 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为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
城 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
市 村”的现象普遍。



返回
问题3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变化趋势是珠三角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长三角的 比重在上升。这种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到了长 三角的严峻挑战,由于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等处 于劣势,后劲明显不足。
问题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

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

江 外商投 三 资区位
追求降低成本
业 升 级
角 选择的

洲 转变
扩大市场规模
返回21
加强规划与管理
• 内容:
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 染治理
②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查处私招滥雇,保障 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 实施原因:
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②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
、教育和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
较普遍
编辑课件
返22 回
三、问题和对策
生 态 趋环 严境 重问 题 日
大气污染加剧
水污染严重
噪声扰民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编辑课件
17
编辑课件
1返8 回
产业结构调整
• 内容: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 广州为基地,发展 石化、钢铁、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 业和装备制造业 • 实施原因: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 业不发达,成为工 业化、城市化进一 步推进的制约因素
A 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编辑课件
25
5.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
影响是 D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 其城市化过程本质表现在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 (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
形成了城市群的规模。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临海,水陆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地处我国的南 大门,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澳、欧
编辑课件
返19 回
构造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内容:
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 ,加强分工合作,构 建以香港、广州、深 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 角洲城市群 • 实施原因: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主 要靠外资推动,各城 市功能不清,结构趋 同
②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
逐步趋同,使得工业 编辑课件
20
化、城市化的动力减
编辑课件
2、珠三角的城市化
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 么变化? 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 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 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
•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 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