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高考诗歌鉴赏5篇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鉴赏古诗鉴赏0302 104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也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的作品。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
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
“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识尽愁滋味”概括了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
他这“愁”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
“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值得注意的是,“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这是因为“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论盗赋札子》),实在有难言的苦衷啊!怎么办呢?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却道天凉好个秋”句,意思就是说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本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
还应该说明,本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
“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说明辛词具有意境阔大,内容含量丰富的特色。
诗歌鉴赏豪放5篇经典
诗歌鉴赏豪放5篇经典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诗歌鉴赏豪放,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宋朝|作者: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着眼中秋月明、并以月抒情,兼怀念其弟子由,既表现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再现了他心胸旷远、毫不悲观的性格。
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满江红·怒发冲冠词牌名:满江红|朝代:宋朝|作者:岳飞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原创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三):辛弃疾词选(5首)
原创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三):辛弃疾词选(5首)声明:因创作者水平有限,如本试题与高考试题相似或雷同,而参考答案与高考试题参考答案不一致造成失分,创作者不负任何责任。
请阅读者认真揣摩原作、作者经历及创作背景。
本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01.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
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
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
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
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注释:1、渥洼:水名,在今甘肃省安西县,是产千里马的地方。
2、莫管钱流地:唐代刘晏管理财政、赋税、盐铁等,使水陆运输畅通,物价稳定,曾说“如见钱流地上”。
3、双成、弄玉、绿华:都是古代传说中能歌善舞的仙女。
4、日边:指皇帝的身边。
试题:1、这首词是一首祝寿词,但作者另有所图。
请试作分析。
2、试析作者如何向赵介庵表达保举之意的?参考答案:1、这首词是作者借给赵介庵祝寿之机,表达通过赵介庵的推举,实现自己报国之志。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是说皇帝要派兵驱逐金人,自己愿意为国献身,抗击胡人。
2、作者在词中表达保举之意,分两步来表达。
第一步,“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说赵介庵文采超人,“莫管钱流地”是说赵介庵理财有方,赞誉赵介庵能以文治国。
第二步,“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是说皇帝要讨伐胡人,统一国家,需要报国志士,隐含着希望赵介庵在皇帝面前保举自己之意,从而实现以武报国的志向。
作者在表达举荐之意时,颇费心机,曲折委婉,欲言又止。
如在盛赞赵介庵时,又说“且拟醉黄花”;说皇帝要派兵征战时,又转说“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02. 满江红·汉水东流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
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鉴赏古诗鉴赏0302 1159水龙吟辛弃疾题雨岩。
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
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峰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
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
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
不然应是:洞庭传乐,湘灵来去。
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
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这是宋词艺苑中不多见的一首山水游记词。
在中国,对大自然的赞颂,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绘,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
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对大自然的描绘。
《文心雕龙·物色篇》:“‘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屈原的《天问》,对大自然提出的怀疑和质问,其想象之丰富,语言之优美,为后世所不可企及。
魏晋南北朝时代,涌现出一批山水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把祖国的山河写得很壮美。
有唐一代,诗运兴隆,产生了象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其诗中有画,描画出自然山水之美。
可是,词作描写山水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爱国词人辛弃疾,笔下却不乏对大自然的种种描绘,数量虽不太多,但气象万千,别具一番情趣和境界。
这首《水龙吟》,便是其中的一篇。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十三年(1186),通篇用一问一答,否定肯定的句法,细致而又有气势地描绘了雨岩洞内的壮丽的自然景色。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这座“雨岩”溶洞,从它外形看,很象佛家所说的那位观音大士,可是,她虚怀空阔,人们走进去,则别有洞天。
接着,用密集的“蜂房”,玲珑的“窗户”,形容在溶岩洞内的所见;那喀斯特生成的石笋,有的垂挂半空“未落”,有的如“嶙峋”的“冰柱”,植入地面。
同时,洞内还隐约可以听到“远处”有“涛声”阵阵。
待要向前仔细看时,发现幽径逶迤,地下还似有落花的香味,于是,不禁发出疑问:这是否就是当年武陵人发现的桃源路呢?这提问的结句,为下片写词的立意,埋下了伏笔。
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精选5篇)
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精选5篇)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
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小编在此整理了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篇1】1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辛弃疾〔宋代〕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正如此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
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
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2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宋代〕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怕一作:恨) (无归路一作:迷归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
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
然而,事与愿违。
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
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鉴赏古诗鉴赏0305 1621水调歌头壬子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以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稼轩多次以屈原自拟,这既有自信、自励且不无自负的一面,恐也具透视时局与个人前途,预见到难免与屈原相同的志意落空的最终结局这悲怆的一面。
尽管如此,只要一遇机会,他总是尽全部聪明才智,投入最大精力毅力,从事振兴和恢复国家的事业。
他不能象希腊神话中的海格力士那样,具有转瞬间尽洗三十年未清理的牛栏的神力,只有知其不可而尽全力为之,并同时用词吟唱其生命的悲剧,吟唱精卫填海的孤哀。
陈端仁闽县人,淳熙中曾任蜀帅。
稼轩作此词是壬子年岁杪(绍熙三年,1193年)应召入朝时,已废退家居的陈端仁设酒为辛送行,席间酒酣耳热时,二人当不乏慷慨报国的磨砺,恐亦难免朝廷腐败政海风波的牢骚。
稼轩即席赋此,主要借《楚辞》抒怀以答友人。
“滋兰”等句是屈原自传长诗《离骚》中句子,稼轩照原诗冠“余”字使用,气慨非凡。
然又自称“楚狂”,可见内心矛盾。
据晋人作《高士传》,“楚狂”指楚人陆通字接舆者,躬耕不仕,孔子过,“凤歌”嘲之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楚狂”参透世事的悲凉心情,乃儒家用世之志修齐治平的反面,与孔丘、屈原大异。
换头“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反用西晋张翰语,“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见《世说》)张因思吴中莼羹鲈脍而弃官归隐,也是一位“楚狂”。
稼轩说一杯酒(生前的清福)哪能和身后的名誉相比,翻了张翰的案,因之也推翻了上片自称“楚狂”的消极。
用笔夭矫变化难于捉摸。
辛胃口很大,要立功、立言,也要立德。
紧接着说“毫发常重泰山轻”,大概是接受陈端仁的提醒,此次进京,千万注意与朝廷和大老们的人事关系。
辛弃疾诗歌鉴赏
辛弃疾诗歌鉴赏嘿,朋友,你知道辛弃疾吗?他呀,那可是个超酷的人物。
他的诗就像一把把锐利的剑,又似一壶壶浓烈的酒,读起来那叫一个带劲。
辛弃疾出生在动荡的年代,那时候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北方的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
他呢,满怀壮志,一心想要收复失地,恢复中原。
这种强烈的情感就像火焰一样,在他的诗歌里熊熊燃烧。
就拿他那首来说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你能想象吗?一个醉意朦胧的人,挑亮灯烛,看着自己心爱的宝剑。
这宝剑啊,就像他的梦想,闪闪发光,却又带着一丝无奈。
而“梦回吹角连营”,他在梦里回到了那充满战斗气息的军营。
这哪里只是梦啊,这分明是他心底最深切的渴望。
我仿佛能看到,在那辽阔的军营里,士兵们分食着烤牛肉,各种乐器奏响着豪迈的边塞之音,秋天的战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盛大的阅兵。
这是多么壮观的场景啊。
你说,这样的画面,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我有个朋友,之前对古诗词不怎么感兴趣。
有一次,我给他读了辛弃疾的这首词。
他一开始还漫不经心,可读到后面,眼睛都亮了起来。
他说:“哇塞,这诗里有一股劲儿,就好像能把人带到那个战场上似的。
”我就笑他:“那可不,辛弃疾写的诗就是有这种魔力。
”再看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站在京口北固亭上,望着眼前的大好河山。
他在想啊,曾经的英雄们都去哪儿了呢?孙权那样的英雄,建立了赫赫战功,可现在连他的踪迹都难以寻觅。
那些歌舞升平的地方,曾经的繁华早已被岁月消磨。
他又想到了刘裕,曾经率领着大军,金戈铁马,那气势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
辛弃疾这是在借古讽今啊。
他是想说,现在的南宋朝廷,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英雄气概呢?他是多么希望能有像孙权、刘裕那样的人站出来,带领南宋的军队收复失地啊。
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首词。
有个同学就问老师:“老师,辛弃疾写这些有什么用呢?南宋朝廷又不会听他的。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鉴赏古诗鉴赏0301 1439汉宫春立春日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
《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
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开篇用典,妥贴自然,不露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也”。
而以“袅袅”形容其摇曳,化静为动,若微风吹拂,更见春意盎然。
但一接意绪凄迷:“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手法颇似李清照《永遇乐》:“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都非只指自然界的天时变化。
如今已立春,去年秋日南来的燕子正往北风,或许它们今夜会梦宿西园吧。
“西园”,原指供皇帝游猎的场所,因其地处京城西郊,故称西园。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
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亦称西园,此应指后者。
从“年时燕子”句看,此词大约作于辛弃疾南归后不久。
寄情于燕,令人寻味不尽。
“黄柑荐酒”,黄柑酿制的腊酒。
“青韭堆盘”,把韭菜等装到五辛盘里。
据《本草纲目·菜部》称:“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
故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诗去:“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浑未办”(还未办、全然未办),情境大异,如此良辰,其情绪之怅怅,浮漾纸面了。
下片继写“春已归来”。
试看:东风著意,她吹得梅花微绽,清香四溢;柳吐金丝,柔条婀娜;似乎一点儿闲空都没有。
可是偏于此前冠以“却笑”二字,既淡出了“薰梅染柳”,春情画意,又可见实中有虚,虚中有幻,在此“立春日”,不过是美丽的想象而已。
2021高考诗歌鉴赏之名家精练:辛弃疾(高考备考宝典)
2021高考诗歌鉴赏之名家精练:辛弃疾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偃蹇谁怜汝”表达了“我”对“青山”的无动于衷的埋怨,“劝我溪边住”则转换成“青山”对“我”的规劝。
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
C.下片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词人吟诵《离骚》,夜深未眠。
D.在词人笔下,“明月”高洁而又善解人意,表明词人希望和明月一样具有高洁情操。
2.结合最后一句“听读《离骚》去”,分析本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3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②绣衣:官服。
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杯送、绣衣行客”,“一杯”何其简慢,看似淡语,然而却是至情的无间,流露出君子之交,一杯薄酒足矣之意。
B.“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直抒胸臆,点出诗人叹息、痛楚的根源是中年疾病缠身以及和挚友的离别。
C.“正梅花、万里雪深”,“梅花”是他们,又是传递消息的暗示。
“万里雪深”是写彼此的间隔,也是彼此的处境,所以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
辛弃疾《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鉴赏古诗鉴赏0302 1139水龙吟辛弃疾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釂(jiào,干杯)。
听兮清佩琼瑶些。
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些,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
块予独处无聊些。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些。
“些语”是《楚辞》的一种句式或体裁。
“些”音suò(所的去声),为楚巫禁咒句末所用特殊语气助词。
例如《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洪兴祖补注,“凡禁咒句尾皆称‘些’,乃楚人旧俗。
”《招魂》即“些语”或“些体”,其中阴惨凄厉地召唤亡魂或生魂,南方、北方不可以止些,东方不可以托些,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君无上天些,君无下此幽都些,《招魂》虽歌颂了郢都生活的美好,但最后归结于“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辛词基本上借鉴《招魂》主旋律和结构写成,保留了《楚辞》那种上天入地回肠荡气的寥廓和悲哀。
稼轩有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原因多方面。
他曾说“孤危一身久矣”,他一直处在投降派和凡庸的迫害切齿中,南人对北人(辛是济南人)的排斥,还有思想品位、天才、学养、艺术的“高处不胜寒”。
现代心理学研究创造的秘密,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比有形的能外化为符号的认识复杂丰富得多,有一种不能用形象、词语来表现的“内觉”,“内觉”在孤独状态下转化为可认识性,从而产生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等作品。
辛稼轩是善于“做梦”,“内觉”极丰富的一位诗人,孤独是他的大痛苦,但如没有那么多孤独,他也许不会做那么多的“梦”,并将“内觉”转化为那么丰富的佳作。
此词上片意境,即长期盘踞稼轩无意识的沉沉“内觉”的捕捉和外化。
首二章可见稼轩自控自理的自我力量甚强,十分清醒警觉。
“清佩琼瑶”清脆的叮咚声,明镜能鉴秋毫的莹彻视觉形象,都是其无意识中清醒自我的象征表现。
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鉴赏古诗鉴赏0304 2227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者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辛弃疾退隐江西上饶时,经常来往于博山道中(博山在江西广丰西南三十多里)。
这首词写博山道中所见,它好象是一幅山水画。
题目是“效李易安体”,所以这首词写的明白如话。
虽然在文字上容易读懂,可是我们要仔细体会,因为它里面隐约地寄托了他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写山水景物;下片则全是想象之辞,虽然是虚写,却是这首词最主要的部分。
上片首写起云,次写骤雨,再次写放晴,是写夏天山村的天气变化。
“一霎儿价”就是一会儿功夫。
“价”是语助辞。
“风景怎生图画”句,可以理解为赞叹之辞:“这风景是怎样美丽的图画呵!”也可以体会为反诘语气:“这风景怎么能画得出来呵?!”上面六句把山乡风光描绘为一幅清旷的图画。
最后两句:“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者一夏。
”(“者”就是“这”)是写自己的思想愿望,即由此引起下片想象之辞。
下片是设想在这里过生活的情景。
写“午醉醒时”,看见“松窗竹户”十分潇洒(“万千”是“十分”的意思),又看见飞来的野鸟,更增加了意境的闲暇。
末了“却怪白鸥”几句来一个转折,使文情起了变化,说明他所想象的平静悠闲的生活,在现实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旧盟都在”几句是对白鸥说的话:“我还记得同你们有过盟约,而你们现在却同我隔膜了。
”“别有说话”,是说存在着违背旧盟的念头。
古诗有盟鸥之辞,李白诗:“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
可能是最早的两句。
辛弃疾于退隐带湖新居之初,也有“盟鸥”的《水调歌头》:有“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之句。
相传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而辛弃疾这首词的结尾却说,连曾经跟我有过盟约的、最无机心的白鸥,如今也不相信我了。
辛弃疾《水调歌头》诗歌鉴赏
⾟弃疾《⽔调歌头》诗歌鉴赏⾟弃疾《⽔调歌头》诗歌鉴赏 引⾔:⾟弃疾诗词的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却⼜不拘⼀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有之。
《⽔调歌头》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下⾯就是⼩编整理的⾟弃疾《⽔调歌头》作品鉴赏,欢迎⼤家阅读! ⾟弃疾——《⽔调歌头》 壬⼦三⼭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
何⼈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可以濯吾缨。
⼀杯酒,问何似,⾝后名? ⼈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
悲莫悲⽣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古今情。
富贵⾮吾事,归与⽩鸥盟。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送答之作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然⽽真正能千古流传的佳作,却并不多。
⾟弃疾的这⾸《⽔调歌头》,就是⼀⾸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初,⾟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
这年底(1193年2⽉),他由三⼭(今福建福州)奉召赴临安,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遂慨然⽽作此词。
此词上⽚分两层,前两韵是第⼀层,直接抒写诗⼈的“长恨”和“有恨⽆⼈省”的感慨。
作者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句开篇,乍看似觉突兀;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其深刻的感情背景。
由于北⽅⾦朝的⼊侵,战乱不息,被占区⼈民处在⾦⼈统治之下,⽽偏安⼀隅的南宋⼩朝廷却⾮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北伐的⼈⼠加以压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
这对于⼀个志在恢复的爱国者来说,怎么能不为此⽽感到深切的痛恨呢?如此“长恨”,在“饮饯席上”岂能尽⾔?所以词⼈只能⽤⾼度浓缩的语⾔,把它“裁作短歌⾏”。
“短歌⾏”,原是古乐府《平调曲》名,多⽤作饮宴席上的歌辞。
词⼈信⼿拈来,融⼊句中,⾃然⽽巧妙地点明了题⾯。
“长恨”⽽“短歌”,不仅造成形式上的对应美,更主要的是显⽰出那种恨不得尽⾔⽽⼜不能不⾔的情致。
“何⼈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句,合⽤了两个典故。
据《史记。
留侯世家》载,汉⾼祖刘邦“欲废太⼦,⽴戚夫⼈⼦赵王如意”,由于留侯张良设谋维护太⼦,此事只好作罢,戚夫⼈因向刘邦哭泣,刘邦对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鉴赏古诗鉴赏0301 1500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辛弃疾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
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这首小令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约写于公元1203年。
其时正当他南归后第三次出仕前,赋闲居住在江西铅山的瓢泉。
这一带的山山水水,特别是“雨岩”的风景,深深打动了他,因此他的笔下不乏对大自然的种种描绘,数量不算太多,但气象万千,别具一种情趣和境界。
写作本词的时候,辛弃疾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仍壮心不已,希冀早年就立下的统一祖国的宏伟理想得已实现。
此时他的好友陈亮已经去世,朱熹也在“庆元党禁”事件中丧生,稼轩深感知音难觅,再也遇不到陈、朱那样的好友了,不免感慨万端。
小令在描写“雨岩”景物的同时,寄情于山水,抒发了这种思想感情。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
”“畹”,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三十亩为一畹。
首句化用屈原“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离骚》)句意,说明兰花怒放,绚丽多采,但“空谷无人”,也就只能自艾自怨了。
“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泠泠”,声音清脆。
这两句说,“宝瑟”纵使弹使弹奏出清脆悦耳的古典名曲,但也难觅“知音”,实际上是词人自叹陈亮、朱熹过世之后,很难找到知心朋友,因此心情孤寂苦闷。
过片之后,进一步抒发迟暮伤感之情,与上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冉冉年华吾自老”,“冉冉”,慢慢地。
自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老了,“何处寻芳草?”“芳草”与上片的“知音”相呼应,意思相同,这样就使全词的思路贯串一气,意境也更觉深远。
“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累”,本指绳索;“石龙”,指石龙风,是一种打头迎风,如飓风之类,宋孝武帝《丁督护歌》云:“愿作石龙风,四面断行旅。
”稼轩反其意而用之,感慨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到处碰壁,特别是他恢复故国的理想不得实现,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阻碍,更使他觉得如同碰上了打头逆风。
辛弃疾《浣溪沙·细听春山杜宇啼》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浣溪沙·细听春山杜宇啼》鉴赏古诗鉴赏0302 1810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辛弃疾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赴陶元亮菊花期。
而今堪诵《北山移》。
这首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在信州上饶蛰居了十年之久的,于绍熙二年岁暮,忽然接到朝廷的诏命,委任他担任福建提点刑狱。
辛弃疾对于这次任命,并不那么热心,直到次年春天,才告别家人,到福建赴任。
临行前,写了这首《浣溪沙》,描述了他此时的心境。
上片写景。
辛弃疾对他的重新出任,并没有一般失意文人在偶然得意时的那种“春风得意马啼疾”的快感,相反,他写了这样一个开头:“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竟然把“道声声不如归”的杜宇啼鸣,比喻为给他唱的“送行诗”。
杜宇,即杜鹃。
相传蜀王杜宇死后化为子规,其鸟鸣声凄厉,能动旅客怀归之思。
这里说“送行”,是嘱他别忘归来之意,表达了未出行即思归乡的心境。
“朝来白鸟背人飞。
”白鸟,即沙鸥。
沙鸥这些平时与他结盟为邻的伴友们,在他临行之际,竟也不忍相别,背着他飞走了。
用杜宇鸣叫,白鸥的飞走,描绘和渲染出一种喜悦不足、凄苦有余的气氛!下片写情。
用郑子真、陶元亮,《北山移文》,三个典故,抒述了自己这时的心境。
他感到,这次出山,与其说是为国家建功立业,不如说是对这些年来久已习惯了的“隐逸生涯”的背叛。
因此,他发出了“对郑子真岩石卧,赴陶元亮菊花期”的感叹。
郑子真:《杨子法言·问神篇》:“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陶元亮,即陶渊明,据《续昔阳秋》记载:“陶潜九日无酒,出篱边怅望久之,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这里是说,对于郑子真、陶元亮这两位前代卓著名声的“隐者”,自己已无颜再见他们了。
《北山移》,指《北山移文》,南齐孔稚圭著。
据《文选之臣注》说,南齐周彦伦,临隐钟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欲过钟山,热爱山水,不乐世务的孔稚圭在借山灵的口吻,写了一篇《北山移文》,拒绝周彦伦,再到钟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高考诗歌鉴赏5篇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
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辛弃疾高考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满江红·点火樱桃
词牌名:满江红|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满江红·点火樱桃》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作曲达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此词的上片描写景物时,并没有摄取那些与愁苦情绪相对应的落花飞絮,斜风细雨等物象,而是以春末时节极富生命力的物象为主。
下片中词人将春愁转为乡愁,又转为古今之遗愁。
明写作者暮春时分的乡愁,又暗写了志士
寂寞和国愁等丰富感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词牌名:水龙吟|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词牌名:木兰花慢|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这首词作于干道八年(1172)滁州(今属安徽)任上,是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京城临安而作。
上片写惜别之情和流光虚度之叹。
下片寄托自己感慨之情。
全词运用对比的手法寄托情怀,从“怯”开始,到“况”一进,再“只管”一恨;到下片“便好”到“问我”到“醉来”,层层相催,逼人欷献叹惋。
抒发离情中透露着豪放。
贺新郎·听琵琶
词牌名:贺新郎|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沈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为呜咽。
《贺新郎·听琵琶》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
该词抒发了作者胸怀满腔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体现了词人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安危的爱国情操。
祝英台近·晚春
词牌名:祝英台近|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x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祝英台近·晚春》是一首描写离别相思的词篇。
如果我们联系辛弃疾的思想实际和他一生的经历来看,这首词很可能寄托了作者由于祖国长期遭受分裂、不得统一而引起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