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优】《蜀相》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相》教案

赵薇

高级中学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蕴美。

2、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3、掌握诗歌借景抒情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4、掌握怀古诗的鉴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诸葛亮的英雄事迹,体悟杜甫对诸葛亮懂的仰慕和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1、体悟颔联里“自”“空”的涵义

2、理解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把握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教师播放《空城计》片段

思考:看完之后你能否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下你此刻的感受?(佩服,敬佩,仰慕,钦佩)教师板书

追问:你佩服他的什么?(学生推火车说)

确实如此,诸葛亮尽凭一架古琴弹奏出的铮铮之音就使得司马懿率领的十几万的魏国大军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后人每每谈起都是心生敬佩之情,时隔三百多年后的唐朝诗圣杜甫也对诸葛孔明是感慨系之。到底怎样?让我们走进杜甫的蜀相(教师板书蜀相题目)

二、品读诗歌

1、诵读《蜀相》,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①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强调“好”字的读音

②指名读,听名家范读。

三、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诗歌中紧扣题目蜀相直接写诸葛亮的诗句是那几句?一起读出(学生直接齐读出来)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诗歌颈联和尾联具体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①同桌俩人交流讨论

②展示交流成果,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⑴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频烦——多次

⑵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⑶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⑷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⑸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⑹出师未捷——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4、以上事迹里作者主要从诸葛亮哪些方面在塑造诸葛亮?

明确:从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5、对于诸葛亮的一生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作者言语间带有何种情感?

教师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6、诗歌里颈联和尾联都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深深的敬慕和赞颂之情吗?如果不是?你从哪看出?

教师点拨:还有叹惋之情。身先死------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葬于定军山。

7、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里的“英雄”是指哪些人?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功成名就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8历史的长河里还有谁是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试着举几例如:岳飞,辛弃疾,

9、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教师引出背景)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10、带着仰慕,叹惋,一起来齐读诗歌的后两联

(二)、分析首联和颔联

1、既然诗歌重在写人,那么首联和颔联又是些什么的?明确:叙事写景

2、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何作用?

(1)、小组合作讨论

(2)、教师明确

•丞相——不称“蜀相”,亲切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崇敬、仰慕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3分析颔联

①、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自本意是自顾自的,空本意为空荡荡的,二字修饰,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春色虽然无限但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三)、探究诗歌的主旨

纵观本首诗歌,诗歌重在写诸葛亮,那作者写这首诗歌的用意是什么?

(1)教师出示杜甫背景,全班齐读

(2)小组合作挖掘诸葛亮和作者之间的关联点,交流展示,教师明确:(此环节让学生上台用展台展示并且讲解)

(3)揭示主旨

借古----抒怀

结论:说明这是一首怀古诗。回顾刚才我们鉴赏的蜀相,怀古诗的鉴赏步骤是?

学生思考,教师课件展示

(四)、拓展延伸

回忆初中到高中,我们还学过哪些怀古诗?

(1)学生思考,教师提示杜甫《咏怀古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怀古诗的类型

①怀古人

A:对比失落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