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幼儿园诗歌活动《摇篮》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幼儿园诗歌活动《摇篮》公开课教案及反思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摇篮》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培养幼儿的朗诵兴趣和表达能力,发展语言能力。
3. 通过诗歌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会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表达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1.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2. 幼儿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 诗歌《摇篮》文本。
2. 摇篮玩具或图片。
3. 音乐带或音乐播放设备。
4. 绘画材料(如彩纸、水彩笔等)。
教学环境:1. 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
2. 适合幼儿身高的桌子或椅子。
1. 导入:教师展示摇篮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摇篮的特点,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学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摇篮》,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可边读边拍手,帮助幼儿把握节奏。
3. 诗歌理解: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如夜晚、月亮、星星等元素。
4. 诗歌表达:教师指导幼儿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诗歌情感,如轻轻摇晃摇篮、闭上眼睛等。
5. 诗歌创作: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歌《摇篮》,可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
四、教学延伸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与《摇篮》相关的音乐,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教师组织幼儿在教室或户外环境中,用诗歌《摇篮》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次诗歌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意境、把握诗歌节奏、表达诗歌情感等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诗歌教学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评价目的:1. 检验幼儿对诗歌《摇篮》的理解和记忆。
2. 评估幼儿在朗诵、表达和创作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法: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诵表现和创作展示。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1)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三单元《诗歌的魅力》中的第二章《摇篮曲》,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摇篮曲的含义,感受摇篮曲的韵律美,学会用诗歌表达情感,掌握基本的诗歌朗诵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摇篮曲》,了解诗歌的基本元素,如韵律、节奏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摇篮曲的内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学会用诗歌表达情感,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案、PPT、录音机、录音带、挂图。
学生准备:笔、纸、诗歌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轻柔的摇篮曲,让学生闭眼感受音乐中的韵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摇篮里摇晃的场景。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摇篮曲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摇篮曲》的韵律、节奏、意象等,讲解诗歌的基本元素。
4. 诗歌朗诵(10分钟)教师示范朗诵《摇篮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语音、语调、情感的表达。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曲》2. 诗歌基本元素:韵律、节奏、意象3. 诗歌朗诵技巧:语音、语调、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摇篮曲》为蓝本,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摇篮曲。
2. 答案示例: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歌声,轻轻飘过窗棂,陪伴你入梦,星星伴着月亮,愿你做个好梦,梦中都是彩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学会用诗歌表达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继续探索诗歌的世界。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诗歌教材第四章《童诗乐园》中的《摇篮》。
《摇篮》一诗以轻柔、温馨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摇篮,寓意着对幼儿的呵护与关爱。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欣赏: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词语学习:掌握生词、短语,如“摇篮”、“轻轻摇晃”等。
3. 语言表达:学习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和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并掌握生词、短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懂得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寓意,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短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摇篮,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欣赏(10分钟)(1)教师朗诵诗歌,幼儿认真聆听。
(2)教师带领幼儿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美。
3. 词语学习(10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教读生词、短语。
(2)幼儿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例题,引导幼儿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己创作一首小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将诗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2. 生词、短语:摇篮、轻轻摇晃、温暖、爱护3. 诗歌意境: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摇篮,寓意关爱幼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的摇篮”为题,创作一首小诗。
答案示例:我的摇篮是妈妈的怀抱,温暖又舒适,让我睡得香甜。
我的摇篮是大自然的怀抱,绿草如茵,阳光灿烂。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诗歌摇篮》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和欣赏。
通过学习《摇篮》这首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朗读《摇篮》这首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幼儿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诗歌卡片、录音机、磁带、小鼓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诗歌朗读与理解(10分钟)a. 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聆听诗歌。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指导发音和韵律。
c.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挑选一首类似的诗歌进行讲解,引导幼儿对比欣赏。
b. 分析两首诗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幼儿对诗歌形式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分发诗歌卡片,让幼儿分组朗读。
b. 每组挑选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评价。
5. 创作与展示(10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以“摇篮”为主题的诗歌。
b. 每组展示作品,其他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
b. 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的全文。
2. 诗歌的韵律符号。
3. 幼儿创作诗歌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以“摇篮”为主题的诗歌。
答案:教师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朗读《摇篮》这首诗歌,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答案:教师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诗歌《摇篮》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诗歌课程,教材为《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诗歌”中的《摇篮》。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学习通过朗读表现诗歌的情感,掌握词汇“摇篮”、“摇晃”等,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诗歌。
2.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增强幼儿对母爱的感知,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诗歌的韵律,正确朗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录音机、磁带、诗歌卡片。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摇篮的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摇篮的特点,进而引入本节诗歌课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幼儿认真聆听。
(2)逐句解释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互相纠正发音。
(2)用画纸、水彩笔等学具表现诗歌的意境。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
(2)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幼儿感受母爱。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2. 重点词汇:摇篮、摇晃、妈妈3. 诗歌韵律:强弱弱、强弱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诗歌《摇篮》。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
2. 答案:(1)见教材原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幼儿掌握了诗歌《摇篮》的内容和韵律,但部分幼儿在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时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其他与母爱相关的诗歌或故事,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美丽的童谣》中的《摇篮》。
内容包括童谣的朗读、理解、背诵和创造性表达。
具体章节为第四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和体验童谣的韵律美,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童谣的创造性表达和背诵。
重点:童谣的理解和朗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挂图、童谣CD、摇铃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童谣CD,引导幼儿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教师拿起摇铃,邀请幼儿一起摇摇铃,模仿摇篮的晃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童谣的内容。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童谣,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角色扮演、动作表演等),将童谣表演出来。
教师评价各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创造性表达(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飞到哪些地方?”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用画笔和彩泥创作出自己的摇篮。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童谣内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创造性表达的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童谣《摇篮》的全文,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子。
2. 童谣的韵律符号,如“× × √ √”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创编一个关于摇篮的故事,第二天与同学们分享。
2. 答案示例:小兔子在摇篮里摇啊摇,梦见自己飞到了月亮上,和嫦娥姐姐一起跳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童谣的理解和表达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开展“我的摇篮”主题活动,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摇篮的理解和想象。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通用14篇)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通用1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篇1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学习《摇篮》这首诗歌所要求的类比、迁移能力。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孩子自己的价值,从而使幼儿获得真正的满足。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对整个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本次活动比较成功之处:1、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
在活动中,我借助语言、音乐、图片、肢体语言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我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
诗和歌本是一家,通过音乐与诗歌的有机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引起“我”、“诗歌”、“音乐”的共鸣,使幼儿准确的把握了诗歌的意境,使整首诗歌的学习起到了“未有曲调先有情”的作用。
如老师在引导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我配上了背景音乐《摇篮曲》,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中。
2、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有效学习。
(1)运用启发性语言。
运用启发性指导语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活动中我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思维。
如在学习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谁?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既适合大班孩子的现有水平,又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诗歌的魅力》,详细内容为《摇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摇篮》诗歌的内容,并能熟练朗读。
2.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创作简单的诗句。
3. 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摇篮》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美丽的夜景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描述画面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摇篮》诗歌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摇篮》,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朗读《摇篮》。
(2)教师选取诗句,让学生模仿创作。
(3)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摇篮》2. 诗歌内容:摇篮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笑,摇篮轻轻摇。
摇篮摇啊摇,宝宝睡得香。
梦里花开放,醒来阳光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摇篮》,创作一首以“梦境”为主题的简短诗歌。
2. 答案示例:梦境美如画,星星对我眨。
花儿轻轻摇,我在梦中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摇篮》诗歌的内容,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诗歌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通用17篇)
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通用1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篇1《摇篮》是一首典型的儿童诗,全文为四句排比诗词,字字尽显童真童趣、重叠之美。
它从“蓝天是摇篮、大海是摇篮、花园是摇篮、妈妈的手是摇篮”四个层面喻示摇篮之美。
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我的亮点之一就是根据诗歌的内容,绘制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这四个大摇篮,形象生动地呈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充分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此诗歌的结构形式,为后面的诗歌仿编做好准备。
亮点之二就是让诗歌和音乐的有机结合。
巧妙地使用是轻音乐为背景,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诗歌的美,在音乐中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让幼儿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中。
我的不足之处就是跟幼儿讨论诗歌内容的环节用的时间太短了,没有很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
还有,创编时间也稍微短了些,很多幼儿的创编兴趣正浓,但是到时间结束了此教学活动。
能够补足的就是下节课继续补充此创编环节,让幼儿充分体验创编诗歌的快乐。
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篇2诗歌《摇篮》是一首很优美、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的诗歌,其语言精练,以重复性的结构形式抓住摇篮这一关键点,通过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
针对诗歌《摇篮》,我设计出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环节和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等。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大班语言活动中,诗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
早在幼儿园大班课程大纲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幼儿欣赏和创作诗歌,懂得诗歌的美和情感”。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通过演唱、朗读、创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和意象美,同时也能够进行语言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其中,摇篮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培养诗歌的感性认识和欣赏能力。
本次教学活动就是以摇篮歌为主题,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诗歌的美丽和温馨。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摇篮歌的基本特征和意义;2.能够演唱摇篮歌,并体会音乐和诗歌的美感;3.能够借助画板、贴纸、颜料等材料,创作自己的摇篮歌;4.能够通过学习摇篮歌,培养幼儿对母爱、亲情等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5.能够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交流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与幼儿们一起进行唱歌、舞蹈等活动,为摇篮歌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诗歌欣赏(15分钟)教师播放摇篮歌,引导幼儿倾听歌曲的旋律、韵律和情感。
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了解幼儿对于这首歌的感受和理解。
3. 摇篮歌的特征(10分钟)教师讲解摇篮歌的特征:音乐柔美温馨,歌词情感真挚。
同时给幼儿进行歌曲的拍子练习。
4. 听写练习(1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要求幼儿听写歌词,并在检查过程中纠正发音,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5. 进行创作(30分钟)教师给幼儿提供画板、贴纸、颜料等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能力,创作自己的摇篮歌。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等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6. 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让幼儿逐一表达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感受,鼓励幼儿坦诚表达,同时教师对幼儿的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7. 整理教室(5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教室,同时让幼儿分享今天的课程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通过欣赏、演唱、创作摇篮歌,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美丽和温馨。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手册》第三单元“诗歌”章节,具体内容为《摇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引导幼儿通过模仿、体验,掌握诗歌中的形象化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关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形象化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中的景象。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倾听诗歌《摇篮》,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让幼儿注意诗歌中的形象化语言。
(2)教师针对诗歌中的难点,如“轻轻摇晃”、“月光照耀”等,进行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景象,如“星空”、“大海”等,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描述。
(2)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诗歌创作与展示(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水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画作。
(2)教师将幼儿的画作收集起来,组织一次诗歌创作展示活动。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原文2. 形象化语言示例3. 幼儿画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摇篮”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2. 答案示例:我的摇篮是妈妈的手掌,轻轻摇晃,温暖如阳光。
我的摇篮是爸爸的怀抱,紧紧拥抱,安全又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摇篮》让幼儿感受到了优美的意境,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形象化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单元《诗歌—摇篮》。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学习诗歌《摇篮》,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诗歌《摇篮》,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摇篮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亲情和温暖,培养他们对家庭、亲人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诗歌音频、摇篮模型。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摇篮模型,引导学生谈论对摇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诗歌《摇篮》的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
(3)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邀请学生扮演妈妈,摇篮里躺着一个小宝宝,让学生用诗歌中的语言描述这个场景。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诗歌的表达。
4. 例题讲解:(1)教师选取诗歌中的一个难点,如“月光摇篮”,进行详细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这个场景,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表达情感。
(2)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2. 诗歌内容:月光摇篮,轻轻摇,宝宝梦中,笑哈哈。
妈妈唱歌,摇篮摆,温暖的家,爱满怀。
3. 课后作业:请学生用诗歌中的语言,描述一幅家庭温馨的画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家庭的感情。
2. 答案示例:我的家庭,爱满屋,爸爸笑容,妈妈忙碌。
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1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学习《摇篮》这首诗歌所要求的类比、迁移能力。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孩子自己的价值,从而使幼儿获得真正的满足。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对整个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本次活动比较成功之处:1、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
在活动中,我借助语言、音乐、图片、肢体语言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我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
诗和歌本是一家,通过音乐与诗歌的有机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引起“我”、“诗歌”、“音乐”的共鸣,使幼儿准确的把握了诗歌的意境,使整首诗歌的学习起到了“未有曲调先有情”的作用。
如老师在引导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我配上了背景音乐《摇篮曲》,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中。
2、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有效学习。
(1)运用启发性语言。
运用启发性指导语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活动中我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思维。
如在学习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谁?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既适合大班孩子的现有水平,又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
(2)充分运用课件图片。
《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在学习诗歌时,我针对幼儿的能力差异为幼儿展示了不同色彩漂亮、内容贴切的图片,幼儿能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诗歌,边看边想,边想边学,当他们的学习出现需要个别指导时,我能根据幼儿的困难需要“审时度势”的为他们提供帮助及适时的引导,让他们体验参与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1、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会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背诵诗歌。
2.根据诗歌的结构,尝试转移生活经验,模仿诗歌。
3.感受诗歌中宁静柔和的氛围,体验参与诗歌创作的成就感。
4.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会带着感情背诵。
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和意境创作诗歌。
活动准备:幼儿认识和观察过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
摇篮曲、大图片、小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创设意境。
1、幼儿在等待上课的过程中,聆听摇篮曲。
提问:“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想睡觉)2、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他?(请一幼儿上来示范)他是怎样哄?(拍他、笑眯眯的、摇摇篮等)我们学妈妈,哄宝宝。
请告诉孩子们如何让婴儿入睡。
)怎么小宝宝还没睡着呀?我们给他来点音乐吧!(放缓慢音乐)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宝宝是怎么睡着的?(出示图,教师边做边说诗歌的最后一段。
)为什么要轻轻唱?原来宝宝听了轻轻的音乐才睡着的。
我们一起看图哄宝宝吧。
(小朋友练习。
)二、整体感知诗歌。
1、师:“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师朗诵诗歌)2、幼儿交流。
(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3、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都想睡觉了,那谁是它们的摇篮呢?(师再次朗诵诗歌)4、幼儿交流。
(教师出示背景图)为什么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呢?……(师出示汉字)5、“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和小宝宝都在自己的摇篮里舒舒服服的睡着。
看着宝宝们幸福的样子,我想到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摇篮》,(出示题目,齐读)请大家仔细听一听,诗歌里谁在哄宝宝?怎么哄的?(师朗诵诗歌)三、学习诗歌(一)第一段:星宝宝1、摇篮摇啊摇,星宝宝要睡觉,谁哄着星宝宝睡着的呢? (出示白云。
)瞧,谁来了?(白云)原来是白云啊,她是怎么哄星宝宝的?(白云飘啊飘)是啊,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精选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摇篮》第四章《诗歌欣赏与表达》中的《摇篮》一课。
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欣赏诗歌《摇篮》,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学习诗歌中的词汇和句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摇篮》,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幼儿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通过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中的词汇和句式理解,以及诗歌意境的把握。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诗歌挂图、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夜晚,星星闪烁,月亮微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摇篮》,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轻轻地摇”、“摇篮里的小宝宝”等。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诗歌的意境,如“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是什么样子?”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读诗歌,尝试理解诗歌的内容。
(2)分组朗读,互相纠正读音,提高朗读能力。
(3)教师选取诗歌中的句子,让幼儿进行仿编练习。
4. 创作与展示(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彩笔、剪刀等工具,将诗歌中的景象画出来。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2. 重点词汇和句式:轻轻地摇摇篮里的小宝宝星星闪烁月亮微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仿编诗歌《摇篮》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式,结合自己的想象,编写一首关于夜晚的摇篮诗。
2. 答案示例:夜晚来临,月亮微笑,星星闪烁,轻轻地摇。
摇篮里的小宝宝,闭上眼睛,安静睡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诗歌《摇篮》,让幼儿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但在诗歌意境的把握上,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阶梯》第四章《诗歌欣赏与表达》中的《摇篮》。
该章节详细内容涵盖了对诗歌的朗读、理解、欣赏和表达。
通过学习《摇篮》,幼儿能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意境,培养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摇篮》,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培养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发挥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发挥想象力。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录音机、磁带、诗歌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幼儿关注摇篮的特点。
2. 诗歌朗读与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带领幼儿逐句朗读诗歌,指导发音、停顿等。
3. 诗歌内容理解(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意境。
结合挂图,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4. 语言表达与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用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练习。
组织随堂练习,让幼儿分角色朗读诗歌,并进行评价。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诗歌卡片,以一首简短诗歌为例,讲解如何用画笔和剪刀创作诗歌插画。
6. 创作与展示(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诗歌,发挥想象力,用画纸、彩笔和剪刀创作诗歌插画。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全文2. 重点词语解释3. 诗歌意境简笔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首你喜欢的诗歌插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大班语言公开课公开课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公开课摇篮教案反思大班语言公开课《摇篮》教案反思一、教案设计背景在幼儿教育中,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摇篮》是一首充满温情和想象力的儿童诗歌,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怀抱等比喻成摇篮,呵护着星星、鱼儿、花朵、宝宝等。
选择这首诗歌进行公开课教学,旨在引导大班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意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比喻的手法,感受诗歌的优美。
引导幼儿朗诵诗歌,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难点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朗诵法让幼儿反复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小组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展示一些摇篮的图片,提问幼儿:“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引发幼儿对摇篮的兴趣和讨论。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摇篮里的感受,为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做铺垫。
2、学习诗歌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让幼儿倾听。
逐句讲解诗歌内容,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等比喻句。
让幼儿跟读诗歌,注意纠正发音和语调。
3、感受诗歌意境再次朗诵诗歌,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画面。
提问幼儿:“你在想象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4、朗诵诗歌请幼儿分组朗诵诗歌,互相倾听和评价。
挑选个别幼儿进行单独朗诵,给予鼓励和指导。
5、仿编诗歌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作摇篮?摇篮里又摇着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请幼儿将自己仿编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教师进行记录和整理。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快乐阅读》第四章《温馨的家》,详细内容为诗歌《摇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家的感情,激发他们关爱家人、朋友和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诗歌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学习朗诵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录音机、磁带、卡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挂图展示一个温馨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激发他们对家的感情。
2. 诗歌教学(10分钟)(1)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倾听诗歌《摇篮》。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指导他们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如:“摇篮是什么?它在哪儿?谁在摇篮里?”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卡片展示一个摇篮,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词语描述摇篮,如:“摇篮摇啊摇,宝宝睡得香。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诗歌中的词语创作一首小诗。
(2)各组轮流分享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感受家的重要性(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家,让幼儿表达对家的喜爱和关爱。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原文2. 摇篮图片及关键词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心中的家,并用诗歌中的词语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家是一座漂亮的房子,房子里有一个摇篮,摇篮摇啊摇,爸爸妈妈和我一起笑哈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摇篮》的教学,让幼儿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关爱。
但在引导幼儿创作诗歌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我心中的家”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对家的热爱。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1、轻柔、连贯地唱摇篮曲,并边唱边做动作,表现歌曲安静的性质。
2、为歌曲编唱其他有关的摇篮和宝宝的歌词。
3、体验摇摇篮、哄娃娃的情趣。
活动准备:对性质的感受有一定的分辨经验。
活动过程:1、复歌曲《家》。
感知歌曲优美的旋律,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家》。
启发幼儿想象,并仿编歌词,教师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带领幼儿演唱仿编的歌曲。
2、熟悉新歌《摇篮》的旋律及性质。
听教师弹奏乐曲,感受乐曲性质,讨论好像说的是什么事。
跟着做关于哄娃娃睡觉或表现舒缓优美的动作。
3、学唱新歌。
教师范唱。
理解歌词内容,念歌词。
在月球旋律下,轻声学唱。
边唱边做动作。
如:摇摇篮、拍娃娃、抱娃娃等,表现歌曲轻柔、安静的性质。
4、为歌曲编唱新词。
引导幼儿创编。
如:大海是摇篮,它的宝宝是谁?说一说,唱一唱。
幼儿探索创编新词并演唱。
如: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5、复游戏《逛公园》。
大班语言《摇篮》教学反思2设计意图:幼儿对自己的家庭、爸爸妈妈十分熟悉;能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怎样让孩子们将爱扩大到自己周围的生活中去呢?因此特意设计了《摇篮》的。
诗歌里充满了宁静和温馨,孩子们在这种气氛中提高了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1、对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兴趣,感受和体会诗歌中“摇篮”的优美意境。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用“xxx是摇篮,摇着xxx宝宝”的句式仿编诗歌。
3、能大胆说出自己想象中的摇篮和宝宝。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花园、大海,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
2、物质材料准备:与诗歌内容有关的小图片;旋律优美安静的乐曲磁带;吊床十个。
3、环境准备:根据诗歌内容,创设出蓝天、大海、花园的游戏情景。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听《睡觉歌》,边自由表演边进入活动室。
(走过三个场景,说“我们飞到蓝天上、我们游到大海里、我们来到花园中)进入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温馨的家》,详细内容为诗歌《摇篮》。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幼儿感受家的温馨,培养他们对家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摇篮》,理解诗歌的意境。
2. 通过学习,让幼儿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创作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诗歌录音、卡片、黑板。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的快乐时光。
(2)引导幼儿关注家的温馨,为学习诗歌《摇篮》做好情感铺垫。
2. 诗歌学习(10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幼儿认真聆听。
(2)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3)幼儿跟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场景。
(2)教师结合挂图,讲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意境。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用卡片拼出诗歌中的场景。
(2)每组派代表朗读诗歌,其他幼儿认真聆听,评出最佳朗读者。
5. 诗歌创作(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一首关于家的诗歌。
(2)幼儿动手画图,配以诗歌,展示自己的作品。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挂图2. 黑板右侧:(1)诗歌《摇篮》原文(2)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为题,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示例:我的家,像花园,花开花落,香满园。
妈妈是园丁,爸爸是阳光,我是小花,快乐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诗歌《摇篮》的内容,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对大班语文活动诗《摇篮》教学计划的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和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悟:理解诗,学会用柔美的声音朗读诗,尝试根据诗的结构进行模仿和编排,表达诗的优美意境,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大班语文活动课。
来看看诗歌《摇篮》的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256以上
1:感知和理解诗歌,学会用温柔优美的声音读诗
2:尽量按照诗的结构进行模仿和编排,以表达其优美的意境
3:学会情绪化背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对文学作品越来越感兴趣
5:引导儿童在诗歌中学习和感受生活
活动准备:
1年:每人一个洋娃娃和一个摇篮;
2: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知:理解诗歌的美丽意境;
难点:基于诗歌结构的模仿与编辑
活动流程:
1:创造情境
(1)弹摇篮曲感受其美:宁静温馨的意境
(2)让孩子们说:听完这首音乐后,你想做什么?
(3)鼓励幼儿学会用手臂作为摇篮,用音乐摇动玩偶入睡。
2:初步感知诗歌
(1)大声朗读这首诗,并问:这首诗里有什么摇篮?哪些婴儿在摇篮里?
(2)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故事朗读并展示相应的图片。
3:对诗歌内容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问题:(1)为什么蓝天是摇篮?
(2)你为什么说大海:花园和母亲的手是摇篮?
(3)教师引导儿童完整阅读诗歌
4:基于诗歌结构的模仿与编辑
(1)第一款复印件
蓝天的摇篮除了摇晃婴儿星,谁在摇晃?根据孩子们的故事,老师带领孩子们模仿这首诗的原始结构。
(2)老师带领孩子们完整地朗读模仿的诗歌。
5:朗读诗歌《摇篮》
用柔和的声音引导孩子阅读原诗,模仿诗歌和音乐。
活动反映:
《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
它用儿童的眼睛描绘摇篮,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摇篮和婴儿之间的关系。
它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而且能使人产生丰富的画面感和思考感。
整首诗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高的一首具有较高价值的儿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