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昆虫
食用昆虫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食用昆虫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摘要:对食用昆虫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世界各地对食用昆虫的利用概况,分析了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以及昆虫在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方面、作为人类食品和作为动物饲料代替鱼粉方面的应用情况、产业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对食用昆虫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食用昆虫;营养;生物转化;昆虫食品;饲料1、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随着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蛋白质危机已成为当今世界存在的四大危机之一,寻找新的蛋白源已迫在眉睫。
研究表明,食用昆虫含有蛋白质、脂肪类、矿物元素、维生素等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1.1蛋白质昆虫体内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氨基酸模式,营养价值极高.大量的营养分析表明,食用昆虫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和组成优于猪肉、大豆以及风干牛肉,可与鱼粉相美。
无论食用的虫态是卵、幼虫、蛹还是成虫,其蛋白质含量均十分丰富,粗蛋白含量一般占20%~66%.鞘翅目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的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干粉蛋白质含量在48%~54%之间,双翅目(Diptera)的水蛇(Hermetia i1lluce L.)幼虫粗蛋白含量占干重的42%~44%,蝗虫(Locusta migratoriamanileis)蛋白含量占干重的63%~79%[200],蚕蛹(Bombyx mori L.)的蛋白质含量为49%左右,家蝇((Musca domestica L.)幼虫粗蛋白约占干重的60%[22].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约有20种,在已研究的昆虫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在100%~30%之间,占到氨基酸总量的30%~50%.如家蝇幼虫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别是鱼粉的2.6倍和2.7 倍.另外,昆虫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非常高,可达70%~98%接近甚至超过肉、鱼的消化率,显着高于植物蛋白的消化利用率.昆虫中多数种类的氨基酸比例接近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WHO/FAO) 提出的氨基酸模式,有利于人体和动物吸收。
食用昆虫
食用昆虫的种类及生活史一、食用昆虫的概述:由于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蛋白纤维少、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数高、适于工厂化生产、资源丰富等特点,而成为一理想的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
自人类出现以来,将昆虫作为美味食品,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早已开始了。
目前可以食用的昆虫有蝗虫、蝼蛄、蟋蟀、蝈蝈、家蚕、白蚁、蜻蜓、石蚕、天牛、螳螂、胡蜂、黄蜂、蜜蜂等。
二、食用昆虫的种类: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
地球上的昆虫约有1000万种,占所有生物物种数量的一半;已经发现并命名的昆虫近100万种,占已知动物物种数量的2/3。
而据研究,可作为食用的昆虫在3000种以上,主要有鳞翅目1560种(以幼虫为主),直翅目730种(若虫、成虫),鞘翅目495种(幼虫、成虫),半翅目233种,双翅目230种,同翅目137种,其它目昆虫304种。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胡列塔、拉莫斯和埃洛杜伊博士等已研究识别出2346种营养丰富的昆虫,是未来可靠的食品来源之一。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的云南省可食用的昆虫分布于14个目,400多个科,2000多个种类。
但以上数字并不是最终的结果,食用昆虫的种类和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食用昆虫作为一种丰富的食物资源,不仅表现在种类众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
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50万个体,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
一只埃及蝗虫每月平均产卵19 5万个,普通蜂后每日产卵量估计有1500粒~2000粒,东非白蚁每日能产43000粒卵。
而且,昆虫栖息地的分布也相当广泛,从干旱地区到热带雨林,从陆地到水中,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丰富的资源为人类开发昆虫食品提供了保证。
三、食用昆虫生活史1、【蝗虫】食用其成虫或幼虫,各种蝗虫包括蚱蜢均能食用。
蝗虫生活史:蝗虫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
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
它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黄粉虫技术资料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拉丁学名)( Yellow mealworm 英文名)是一种高蛋白高钙高营养的食用昆虫。
黄粉虫,又名黄金虾、汉虾又叫面包虫,是鸟、龟、蝎、蛇、鱼、林蛙等的饲料,也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奇香特点的绿色昆虫食品,目前主要以出口为主,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属最新研究开发的新品种,在“全国特种养殖种殖交流会”上评为金奖养殖项目是旱地养殖虾类新品种,属高蛋白、个体不大营养很高,它所含的营养是牛奶的10倍,含有人体必须的十八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靶式定向补充体内所需各种营养。
黄粉虫原产南美洲,因其蛋白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饲料之首,国内外著名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名贵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之一。
我国20世纪50年代引进养殖,以后不断向社会扩散并被应用于各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活体饲料,通过长期的人工饲养可以高密度集约化繁育饲养,并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大力促进了林蛙、蛤蚧、鳖、蟮鱼、蜗牛、壁虎和蛇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业的发展。
昆虫活性蛋白被誉为21世纪人类的全营养食品!黄粉虫工厂化养殖因其投资少、技术简单易学、易于工厂化和家庭养殖等特点,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昆虫活性蛋白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质、抗菌肽防御素和外源性凝集素;还富含人体必需的九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且与人体的正常比例一致,很容易被吸收和利用,被昆虫专家称为是继家蚕和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昆虫产业,其蛋白质含量为46.8~54。
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与人体需要相适应。
脂肪含量为36.8。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P)占24.8,饱和脂肪酸(S)占27.6。
不饱和脂肪酸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占23.1。
每100克黄粉虫含维生素B20.52MG,维生素E0.44mg,铁6.5mg,锌12.2mg,硒46.2mg,从营养的总体来看,黄粉虫其蛋白质、脂肪含量高,质量好为主要特点,同时锌、硒、维生素E,以及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普遍缺乏的维生素B2含量亦较高。
人类应该吃虫子的十个理由
2. 联合国粮农组织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他们在晚些时候准备为它举办一个世界大会。
3. 昆虫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举个例子,黄粉虫靠废弃小麦壳生存,而我们爱吃的肉类动物却得消耗大量的资源。
4. 昆虫很容易进感和质感。在纪录片中Stefan Gates激动地谈论了有“柠檬酸味”的红蚂蚁搭配“他们乳脂状的卵”是多么的美味。
Stefan Gates是一位饮食作者,同时他也把自己标榜为美食家。他前往柬埔寨和越南去求证吃昆虫是否有拯救世界的能力,由此有了纪录片《吃昆虫可以拯救世界吗》的诞生。这个节目让我们思考是否愿意把虫子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如果你还是心有抵触,看看这里说服你的十个理由…
1. 昆虫可能解决世界的饥饿问题。通过计算,每个人能分到40吨昆虫,这些解决你的温饱问题是绰绰有余的。
6. 它们属于高营养食品。再举个例子,毛毛虫中所含的蛋白质和铁就比相同质量的牛肉馅要高。
7. 很多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吃昆虫了!柬埔寨吃蜘蛛,泰国吃油炸蟋蟀,英国完全落后了。
8. 有超过1000种昆虫是可供人类食用的。肯定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品种~
9. 英国的墨西哥餐厅Wahaca已经开始做实验了,他们目前提供辣椒爆炒蝗虫这道菜。
10. 你对它们不会有什么情感依附,除非你特别喜欢《虫虫危机》。
食用昆虫养殖方法
食用昆虫养殖方法对于食用昆虫,你知道有哪些?而对于它的养殖方法,你又知道哪些?下面店铺就和介绍以下几种食用昆虫养殖方法。
食用昆虫养殖方法:家蝇外观特征体长约8-12mm。
体色为单纯灰黑色,没有其他明显的斑纹或色彩;复眼红褐色。
第四纵脉角型弯曲,胸背有四条纵纹。
全身有细毛覆盖。
六足,一对薄而轻的翅膀。
一对很小的触角。
生活环境本种是分布最普遍的家蝇类。
幼虫的孪生地以垃圾场和鸡粪堆为主,因此在养鸡场或使用鸡粪当堆肥的农场、果园附近,常会有非常庞大的族群,算是极严重的环境卫生害虫。
养殖特点(1)生活周期短家蝇的生活周期短,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每隔14—18天完成一个世代。
蝇蛆从卵发育到成虫,一般只需10—11天,由卵到成蛆,只需4—5天。
比饲养其他昆虫周期要短得多。
(2)繁殖能力强,生产效率高家蝇的繁殖能力十分惊人,据孙刚等报道,480只种蝇(幼虫重0.69克)16天产出幼虫总重1 086.7克,增加1 575倍;如果生产空间和试验条件允许,再历经16天,可产出1 711.6千克幼虫;若持续增殖3个世代,可达2695.8吨,与初始种群相比,增加了近40亿倍。
这意味着一旦给予家蝇合适的生存条件,它们繁殖的数量将十分可观。
昆虫作为低等动物,在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中,虽然同化效率只是哺乳动物的一半左右,但它的生产效率却是哺乳动物的15-40倍,是迄今为止用其他方法生产动物蛋白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猪、牛出生后也以这样的速度增长,5天后体重就分别达到325千克、7500千克。
(3)食性杂而嗜食畜粪家蝇几乎能在各种类型的有机腐一兰竺殖物质中生存,米糠、麦麸、豆渣、酒糟等农副产品下脚料和工业废渣等均可用于蝇蛆养殖。
特别是蝇蛆极嗜食猪粪、牛粪、鸡粪、鸭粪等畜粪,一个畜禽养殖场配上一个蝇蛆养殖场,等于又建立了一个昆虫蛋白饲料厂。
养过蝇蛆的畜粪,既无臭味又肥沃疏松,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蝇蛆处理粪便的能力是蚯蚓的10倍,这一特殊的转化功能,是其他昆虫所望尘莫及的。
面包虫养殖方法食用
面包虫养殖方法食用1.引言1.1 概述概述:面包虫,又名黑黄粉虫,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的昆虫,在许多地方被视为一种美味佳肴。
本文将介绍面包虫的养殖方法和其食用的健康益处,以及面包虫的食用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面包虫养殖与食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面包虫养殖和食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食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进行简要说明,例如: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面包虫养殖和食用的概述进行介绍,以及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面包虫的养殖方法、面包虫的食用价值和面包虫食用的健康益处,以便读者全面了解面包虫的养殖和食用情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展望面包虫养殖和食用的发展前景,并给出一些结束语。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面包虫养殖方法和食用的相关知识。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撰写这篇长文的目的进行阐述,包括为什么选择面包虫养殖方法和食用作为主题,以及希望读者能够从文章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和知识。
可以提到对于面包虫的养殖方法和食用价值的了解,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饮食有何意义,以及对于推广面包虫养殖和食用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可以说明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面包虫养殖和食用,以及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可持续食品和蛋白质来源的认识和关注度。
2.正文2.1 面包虫养殖方法面包虫是一种常见的饲料昆虫,也是一种有着潜在食用价值的昆虫。
在养殖面包虫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合适的环境和设备。
面包虫的养殖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环境准备:面包虫的养殖环境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通常选择25-30摄氏度的温度和60-80的湿度是比较适宜的。
可以使用专门的面包虫养殖箱或者DIY制作一个适合的养殖箱。
2. 食材准备:面包虫的主要食物是面包、面粉和谷物类食物,因此需要准备好这些食材作为它们的食物源。
昆虫的食用、药用价值
6.几丁质和几丁多糖
7.抗菌肽:昆虫独特的免疫系统-产生抗菌肽。抗菌 肽不仅抗细菌、真菌而且对癌细胞、病毒、原虫 也有较强作用。例如蜣螂中抗菌肽广谱抗菌还有 抗肿瘤、抗病毒作用。
8.生物碱:蝶类翅中蝶呤类抗肿瘤活性。 9.芳香族类:蜂蜡、蜂胶中的黄酮类及酚类具有抗
菌活性。 10.蚁醛类是蚂蚁的药用功能成分,占体液90%,天
然补剂,调节人体免疫、增强抗病、抗衰老、抗 疲劳。
12.维生素:多种维生素。例如蜂幼虫-VD
13.昆虫毒素:斑蝥毒素、蜂毒、蜣螂毒素 斑蝥毒素-抗癌 蜂毒-多肽、酶类、组胺 例:多肽溶血毒素,在体内外都具有快速溶血、抗血
凝作用,使血管扩张、起到疏通经络,抗风湿作用。 多肽神经毒:具有镇静和神经节阻断作用-镇痛。 蜣螂毒素:抑制癌细胞 14.虫草素:抑制肿瘤 15.虫草多糖:特异性免疫增强及调节剂。可激活机体的 免疫活性细胞,尤其T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抗肿瘤。 蟑螂中的半乳甘露糖-抗肿瘤活性。 16.昆虫
土鳖虫体内含有丝氨酸蛋白酶类,具有纤维蛋白 酶原激活样作用。 2.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齐全。拟黑多刺蚁26中游 离氨基酸;家蝇蛋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含量 极高。
3.脂肪
含量较高,组成合理,饱和脂肪酸与不饱 和脂肪酸比值小于40%。其中具有功能的棕 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亚油酸。
4.矿物:蚂蚁-锌 5.昆虫激素:雄蚕蛾含有脑激素、前胸激素及
2 蛋白质含量高,昆虫大多属于高蛋白低脂肪。
例 下表 蛋白质含量
蝗虫58%; 蟋蟀75%; 甲虫65%
蝉72%; 蚂蚁40-67%;家蝇63%;
蝴蝶71%; 蚱蜢60%; 蚕蛹46-85%。
十大有益昆虫介绍 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区别是什么
十大有益昆虫介绍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区别是什么在自然界,昆虫的种类非常的多,而且不同品种的昆虫,无论是它的食性以及它的体型都是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对人类是有害处的,比如说蝗虫,它能够毁坏人们的庄稼。
但是也有很多的昆虫是对人们有益的,那么接下来专业人士就来为大家介绍有益的昆虫有哪一些?十大有益昆虫介绍1、蜜蜂,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因为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二十倍。
据美国报道,蜜蜂为洋葱传粉增产效果甚为明显。
同时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等慢性病。
2、蜻蜓,蜻蜓的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蚊子的幼虫),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是最常见的益虫。
3、螳螂,螳螂是昆虫王国的小霸王,材修长,外表优雅,但性格十分凶猛,特别是它那对“大刀”似的前足,令其他昆虫望而却步,通常以捕捉其他种类昆虫为食,以蝶类、蝉、蝗虫为主要食物,能消灭大部分有害的昆虫。
4、瓢虫,瓢虫的幼虫的生活单调乏味,每天游弋在花草之间,疯狂地捕食蚜虫,成虫会捕食任何肉质嫩软的昆虫,最喜欢吃的还是蚜虫,人们常采集成群的瓢虫卖给农民和园艺业者以防治蚜虫、蚧、螨等害虫。
5、蚕,蚕是对人类贡献最久最大的昆虫之一,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传早于三千多年前,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开始“养蚕取丝”。
家蚕的虫及蛹可以食用,并有食疗的功效。
6、草蛉,草蛉为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能够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如大草蛉、丽草蛉等,平均一天仍能吃一百多头蚜虫,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
7、屎壳郎,屎壳郎以动物粪便为食,在24小时内吃的食物可超过本身的体重,能加速使粪便转变为其他生物能利用的物质的过程,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对人类有益。
食用昆虫
目前人工养殖蝇蛆,除了生产高蛋白蝇蛆 粉外,还可以生产和提取磷脂、几丁质、蛋白 质、蛆油(脂肪)、干扰素、抗菌肽、凝集素 和尿囊素等多种有价值的产品,产品应用范围 涉及食品、农业、化工、医药、环保等多个领 域,养蝇业已经成为一项新的养殖业。
(三)、形态特征
(四)、生物学特性
1、年生活史 一般一年7-8代,南方可繁殖十多代。在 人工冬季加温饲养条件下,每个世代约15天, 全年可正常繁殖24代左右。在温暖地区终年反 之,而在冬季寒冷地区主要以蛹越冬。
幼虫:刚孵化的幼虫为乳白色,脱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 后每4-6天脱皮一次。
蛹:幼虫脱皮最后一次皮后,将头部倒立于饲料中,左右转 动摩擦进行化蛹,多集中于饲料表层,蛹期5-11天。
周尧教授《中国昆虫学史》:“古代的时候,昆
虫曾在人类食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主要的食物之
一,但在今天他的地位几乎完全丧失了。我认为这是
很可惜的事。”
早在3000年前的《周礼· 天宫》和《礼记· 内则》便 有食用蚁卵、蜜蜂、蝉的记载。
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各族人民即有用不同种类昆虫作
为食品的风俗习惯。
美味佳肴:油炸蚂蚱、蒸蝗米、炒旱虾(均指蝗
虫)、油浸蚕蛹、暴蚕宝、蚕蛹酱,油炸龙虱、龙
虱火腿、烤干龙虱以及清炖蝉蛹、油炸茶象甲、蝇 蛆八珍糕、食油箩蜂子、蚁蛹酱、蛴螬炖猪蹄、虫 草珍鸡; 营养饮料:蚁卵乳汁、虫茶饮、人参肉芽汤;
酒:将昆虫与酒发酵陈酿后制成蚕蛹酒、蚁蛹酒。
目前已知可食用昆虫多达600余种。
(1)、不同民族的食虫习俗
布依族:软炸沙巴虫;
佤族:青豌豆炒蚂蚁蛋、煎柴虫;
彝族:油炸蚱蜢; 哈尼族:炒竹虫、油炸蜂子,“捉蚂蚱节” 景颇族、基诺族和苗族:蚂蚁醋饮料; 广西仫佬族:油炸蝗虫; 贵州仡佬族:蚂炸,蝶蛹,农历六月初二定为吃虫节,
食用昆虫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
等 已进行半人工化饲养 , 蚂蚁 、 白蚁 、 松毛虫 、 竹虫 、 多数胡蜂 、 蝽象 、 蜻 蜓、 蝗虫 、 蟋蟀等完全采 自自然界 , 为纯天然食品H 。以工厂化大量生产 的食用昆虫比家畜家禽饲养 占地少 、 成本低 、 效益高 , 并且在饲养过程 中其食物完全来 自天然 . 没有任何化学药 剂和添加剂 . 这样既能获得 大量廉价且优质的蛋白质 . 又不污染环境 。因此 可以说食 用昆虫 是开 发潜力 巨大的纯绿色食 品
前景 能食品 ; 开发利用 ; 优势
人类 食用昆虫 已有悠久 的历史 . 据记载 . 墨西哥的土著人从 史前 开始就有吃昆虫 的习惯 .我国有关食 虫的记 载最早追溯到公元 I 世 l 纪的周代 。 今天 , 许多国家和地 区仍保 留着食用昆虫的传统习惯 。 近几 十年来 .国内外有关学者专家掀起了探索和研究食用昆虫的热潮 . 人 类对食用昆虫的认识 与过去相 比更加深刻和广泛 随着人类对食用昆 虫研究的不断深入 . 饮食观念 的 日 益改变 以及烹调配制技术 的广泛交 流. 昆虫作为一种新兴食物 源. 其独特的资源优势 日 明显 趋
21 02年
第 2 期 9
S IN E&T C N L G F R A IN CE C E H O O YI O M TO N
0高校讲坛 。
科技信 息
食用昆虫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
张叶 军
( 宁师范 大 学生命 科学 学院 辽
辽宁
大连 1 0 1 6 8 ) 1
【 要】 摘 综述 了 用昆虫开发利用的若干资源优 势。 食 由于昆虫具有资源丰富、 饲养成本低、 营养价值高、 用方式 多样、 食 其功 能食品具有安 全性和稳定性等优点 , 以及现有研 究成果为食用昆 虫大规模 生产提供 了可靠的技 术保 障。 因此 , 开发利用食 用昆虫资源具有 巨大潜 力和广 阔的
食用昆虫养殖-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食用昆虫养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引入昆虫养殖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介绍全球范围内食用昆虫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可以提到昆虫养殖作为一种新兴养殖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并探讨为何食用昆虫成为了一种热门话题。
叙述为什么昆虫可以成为未来的重要食物资源,并讨论食用昆虫的潜在优势。
可以强调昆虫养殖的高效性、低资源消耗、可持续性等优点,说明食用昆虫的潜力和价值,以及其对人类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进一步解释食用昆虫的好处,如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特点。
可以提到一些最常见的食用昆虫种类和其营养价值,强调昆虫作为一种可替代传统肉类的高营养价值食品。
最后,提出本篇文章的目的,即探讨食用昆虫养殖的潜力和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如何提高其可持续性。
指明本文将主要关注昆虫养殖的背景、历史、优点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内容,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了解食用昆虫养殖的框架。
总结概述部分时,可以简单概括食用昆虫养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强调昆虫养殖作为一种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食品生产模式的潜力和独特价值。
最后,为了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可以留下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或展示未来可能带来的创新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和重点。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方面。
首先,概述部分将对食用昆虫养殖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重要性做出说明。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整体框架,让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然后,目的部分将阐述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为什么需要探讨食用昆虫养殖这个话题。
最后,总结部分将简要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为后续章节的阐述打下基础。
正文部分将重点关注昆虫养殖的背景、食用昆虫的历史和昆虫养殖的优点三个方面。
在2.1节中,将详细介绍昆虫养殖的背景,包括昆虫养殖的起源、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法规等。
昆虫食品
据介绍,“溜滑竹虫”,具有笔直、松脆、浓香等特点,折断一看,不见肠肚,里外都雪白,吃进嘴里,有一股浓香的奶油味。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这种食品,具有壮阳之功效。
“竹虫”,它还可以同鸡蛋一起煎,这种食品,名“煎荷包蛋蛹”。具有虫肉质松软,既香又酥松等特点。
kg鲜蚕蛹的蛋子的蛋白质是鸡蛋的4倍。昆虫血液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量是人体血液的数十倍,种类也极其丰富,达到20种左右,尤以赖氨酸最为丰富。食用这些昆虫类食品,不仅扩大了人类蛋白质食品的来源,还能改善人体营养结构,增进人体健康。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的居民,很早就把昆虫作为家庭餐桌上的美食。这些地方主要有:西亚、非洲、中美洲等地。对于富裕和发达的美国来说,昆虫成为普通人的盘中佳肴只是近几年的事。
近年來,不加节制地大吃大喝,使很多美国人日趋肥胖,不少人还因此染上了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社会上开始呼吁人们少吃肥腻的东西,改吃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因此,有许多人便把目光转移到昆虫食品上。
科学家的研究指出,昆虫体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且其含量结构比牛肉、猪肉、鸡肉等普通肉类都更为合理。随着人们传统偏见的改善,总有一天,昆虫食品会被世界各地的居民广泛接受,像蜗牛成为法国的大众化食物一样。
随着人们对昆虫食品认识的提高,感兴趣的食客,也越来越多。因此,餐馆推出昆虫新菜式,更是越来越多,菜式品种,也千奇百怪。例如:有用蜘蛛、蜈蚣、蜣螂为原料制作的菜式,只有极少数人品尝过。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外就餐的人,也越来越多。正因如此,美国各地有不少商人瞅准了这一点,投资开餐馆,陆续开设了专门供应昆虫小菜的小食店,拥有这类专门店最多的是德克萨斯州,该州的1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进展 昆虫与人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进展杨长友,20070059,07生物技术(07生物技术,20070059,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 650201)摘要:全世界昆虫已知近100万种,其可供食用的昆虫有3650 余种。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昆虫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多种成分,营养价值很高。
目前,食用昆虫在传统食品、保健食品及有机食品等加工产业中都有了一定的利用。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食用昆虫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关键词:食用昆虫;营养价值;开发利用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趋势下,蛋白质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牛奶、鸡蛋、鱼、肉等常规蛋白质食品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要。
因此,开发新型食物和寻求蛋白质新资源,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昆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尚未被充分地开发利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食用昆虫利用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由于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蛋白纤维少、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数高、适于工厂化生产、资源丰富等特点,已成为一种理想的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
分析研究表明: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70%)、氨基酸(30%~60% )、脂肪(10%~50% )及脂肪酸,一定量的糖类(2%~10%)、矿物元素、维生素,以及其它对人体有很好保健作用的活性物质[1]。
作为蛋白质资源,昆虫的营养价值可与其它动植物资源相媲美,可作为食品资源开发利用。
昆虫具有物种丰富、种群数量太等特征,作为营养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1食用昆虫的种类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
地球上的昆虫约10×106种,占所有生物物种数量的一半。
目前已经发现并命名的昆虫近10×105种,占已知动物物种数量的2/3。
迄今为止,通过营养分析和深入研究,全世界约有3650种昆虫可供食用[2],其中,鳞翅目昆虫1560种、直翅730种、鞘翅目230种、同翅目l37种、其余各目305余种,目前已初步开发利用的约370种。
蜻蜓它能吃吗?
蜻蜓是昆虫类动物,它们属于食肉性昆虫,在野外主要以其他昆虫为食。
蜻蜓通常会捕食各种小型昆虫,例如苍蝇、蚊子、蚂蚁等。
对于人类来说,一般情况下并不将蜻蜓作为食物来源。
尽管在某些地区和文化中,昆虫被视为可食用的资源,但蜻蜓并不是一种常见的食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对食用昆虫感兴趣,并且有意尝试食用蜻蜓或其他昆虫,建议选择经过合法认证和卫生处理的商业昆虫产品。
这样有助于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且适合人类消费。
无论如何,在野外捕捉和食用昆虫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持续保护昆虫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要确保不捕捉濒危物种,并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以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2024年黄粉虫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黄粉虫市场分析现状摘要: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昆虫,由于其高蛋白、低脂肪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逐渐成为食品产业的宠儿。
本文通过对黄粉虫市场的分析,探讨了目前黄粉虫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引言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有限的现状,传统的畜牧业和渔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蛋白质的需求。
而食用昆虫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资源,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黄粉虫作为食用昆虫中的重要代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目前黄粉虫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黄粉虫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目前,黄粉虫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每年需求量已超过10万吨,而市场供应仍无法满足需求。
市场上的黄粉虫产品主要分为饲料和食品两大类。
饲料市场占据了黄粉虫市场的主导地位,主要用于供养家禽、家畜和鱼类等养殖业。
而食品市场则是近年来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被广泛应用于面食、糕点、调味品等食品加工领域。
2.2 消费群体目前,黄粉虫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两部分:•养殖业:养殖业作为黄粉虫的主要消费领域,在实现高效养殖和提高饲料效益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通过添加黄粉虫饲料,不仅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刺激了养殖业对于黄粉虫的需求。
•食品加工业: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黄粉虫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蛋白食材受到了食品加工业的关注。
目前,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探索黄粉虫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使得黄粉虫食品市场迅速扩大。
2.3 市场竞争黄粉虫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供应能力上。
目前市场上的黄粉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品牌通过现代化的养殖工艺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价格方面,黄粉虫的生产成本较低,使得市场上出现了部分低价竞争现象。
而供应能力则是黄粉虫市场的瓶颈之一,目前市场供应仍无法满足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
食用和饲用昆虫
2. 运动习性
成虫有翅不能飞。成虫、幼虫均靠爬行运动,极活泼。 人工饲养黄粉虫的饲虫盒内壁如果粗糙,幼虫和成虫极易 爬出,为此应尽可能光滑。
3. 群居性和自相残杀习性
黄粉虫喜群居,便于高密度饲养,最佳饲养密度为每 平方米2千克左右的老龄幼虫或成虫为宜,即约6000~ 7000头老龄幼虫或成虫。 自相残杀习性,是指成虫吃卵、咬食幼虫或蛹,高龄 幼虫咬食低龄幼虫或蛹的现象,自残影响产虫量。此现象 发生于饲养密度过高,特别是成虫和幼虫不同龄期的混养 更为严重。 解决方法:一是控制饲养密度;二是成虫、幼虫不同 龄期分养。用特制的产卵筛饲养产卵成虫,虫与卵分隔, 则较好地解决了成虫吃卵问题。解决自残问题,原则是饲 养小群的发育阶段要整齐化,辅以必要的分检。只要将同 期产下的卵或同期孵化的幼虫群养,就能得到生育阶段相 -5年,而人工养 殖缩短到20个月左右。
(一)蚱蝉形态特征
1. 成虫:体长45毫米左右,翅展宽达100毫米左右,身表有 光泽,密生着淡黄色的绒毛。其复眼和触角间的斑纹为黄 褐色,中胸背板较宽大,中央有黄褐色“×”形隆起,其 腹部侧缘及各腹节后缘均为黄褐色。 雄性的腹部第1~2节有发音器,名为“鼓板”,俗称 “响板”,橙黄色,其鸣声即由此发出。 雌虫无发音器,故被称为“哑板”。雌虫身体的中、小 部有9~10节,黄褐色,中间开裂,产卵管长方形。 2.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2.4mm×0.05mm,乳白色,有 光泽。 3. 若虫:末龄若虫体长约35mm,黄褐色。前胸背板前部 2/3处有1倒“M”形黑褐色纹。前足开掘足。
6.搞好防疫 出土后的若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鼠类、刺猬和 野猫等都喜食若虫。另外,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若 虫或蝉睥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加以注意和保护。
(三)采收与加工利用
可食用和饲用昆虫
第三章食用、药用和饲用昆虫上帝说:“羊,你应该吃素”,羊就吃了素;上帝说:“虎,你应该吃荤”,虎就吃了荤;上帝说:“猫,你应该吃腥”,猫就吃了腥;轮到人,上帝一时犯懒,说:“人,呃,要不你随便吃点啥吧。
”于是人吃粮食吃肉吃鱼吃一切,甚至—昆虫。
一、食用昆虫1.昆虫的营养价值世界上的昆虫约有100多万种,目前已知可食用的昆虫就达3650余种。
研究发现,昆虫体内富含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微量元素,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是一个微型营养库。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之一,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许多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酶、激素、血红蛋白、胶原蛋白;还是体内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免疫系统作用。
脂肪是人体内储存能量和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起到对机体隔热保温,支持保护各种脏器的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缺乏维生素会造成疾病甚至死亡。
专家们认为,昆虫之所以是人类可以依赖的蛋白质资源,不仅仅是因为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还因为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种群,据生物学家估计,全球昆虫总重量可能超过其它所有动物重量的总和,是人类生物量的10倍以上。
因为,随着世界人口愈来愈多和蛋白质供应日益短缺,昆虫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区,居民摄入的动物蛋白质中就有2/3来自昆虫。
因为昆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繁殖快、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又易于吸收,优点突出,并优于植物蛋白,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2.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由于昆虫繁殖快,世代多,可利用的虫资源丰富,有广阔开发前景。
我国是家蚕和柞蚕饲养业最发达的国家,目前蚕蛹利用率很低,仅辽宁丹东每年产茧14亿粒,除了部分留种外,还有10亿多粒蛹可利用。
我国蝗虫资源丰富,并且有些地区有食用蝗虫的习惯,1987年河北省曾向日本出口稻蝗28吨,仅稻蝗属已经超过20中,而且分布广、产量大。
《食用昆虫》读后感
《食用昆虫》读后感在经过食用昆虫的学习后,我发现食用昆虫在老师的讲解下非常有趣,同时老师在讲述过程中也提到如果可以利用昆虫作为食物,将会给人们大带来多少价值。
我们通过学习都知道食用昆虫富含大量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并且若将食用昆虫作为食物也讲给人们带来许多的经济价值。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据估计,地球上的昆虫种类有800万种以上,已描述过的昆虫种类有180万种,占已知动物种类的50%以上,每年还不断有众多的新种发现。
尽管昆虫中的害虫危害农作物和森林植物,造成农作物减产和森林环境的破坏,卫生害虫传播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但这部分害虫只是昆虫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昆虫是地球上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巨大的生物资源,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生物潜能。
工业原料昆虫(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财虫等)、产蜜昆虫、药用昆虫、食用昆虫、饲料昆虫、授粉昆虫、天敌昆虫、环保昆虫、观赏昆虫等资源昆虫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昆虫虫体本身或昆虫产物,如蚕丝、蜂蜜、紫胶、白蜡、五倍子、蝴蝶、食用昆虫等已被应用于多种行业。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源于自然、味道鲜美的食用昆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食用昆虫从农村走进了城市,成为高档宾馆、饭店中的美味佳肴。
众所周知,我国具有14亿的世界人口大国,每年的人口增长速率数以百万计,而且据统计到2030年预计达到16亿。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目前,虽有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
我国耕地总量呈下降趋势,且短期内难以逆转。
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通过增加耕地来解决粮食问题是行不通的。
由于粮食作物产量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加之受气候、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作物优良品种也不可能无限推广。
因此,解决粮食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地球上的昆虫约占所有生物物种数量的一半,目前已经发现并命占已知动物物种数量的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个体数量非常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昆虫
——昆虫与人类
一.食用昆虫的历史与传统
(一)、世界各地民间食用昆虫习俗
大洋洲土著人的图腾中有许多是昆虫,因为昆虫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
昆虫是非洲土著人喜食的种类,有白蚁、蝗虫等,据1995年国际红十字会调查,发现仍有数百万非洲人靠昆虫和植物根为生。
蟋蟀是非洲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及博茨瓦纳居民的佳肴。
欧洲居民习惯吃蝗虫、金龟子、蚂蚁等昆虫,北美印地安人喜食蝗虫。
中美洲人常以“蛾子饼”作为主食。
墨西哥素有“食虫之乡”的美誉,食用的昆虫多达370余种,“红烩龙舌兰蚜虫”、“墨西哥鱼子酱”和“蚂蚁菜”是3种最为脍炙人口的佳肴。
在亚洲,俾格米人把一年中的两个月份以昆虫命名:“蝎盛产月”和“蜂蜜丰收月”。
日本人喜食蝗虫、蜂幼虫、蜂蛹、蚕蛹以及毛翅目昆虫的幼虫和若虫。
“油炸蝗虫”在泰国身价百倍,甚至泰国政府在1983年明文规定,对危害作物的蝗虫只能人工捕捉,严禁喷药杀虫。
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飞蛾,埃及人特别爱吃有花纹的甲虫,阿拉伯人则把蝗虫、蝎子和螳螂当作美食。
(二)、我国民间食用昆虫习俗
我国的食虫历史早在3000年前的《尔雅》、《周礼》和《礼记》中就记载了蚁、蝉和蜂3种昆虫加工后供皇帝祭祀和宴饮之用。
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各族人民即有用不同种类昆虫作为食品的风俗习惯。
北方人喜食蝗虫、蚕蛹、蝉和豆天蛾幼虫;江浙一带人们爱吃蚕蛹;福建、两广一带捕食龙虱;台湾同胞最爱吃“香酥蟋蟀”;湘西人对炸马蜂幼虫感兴趣。
在云南省,食用昆虫为全省各民族普遍的习俗,而且早已形成了极有民族特色的食虫文化,食用的种类和方法也丰富多样,仅烹调的方法就有13大类。
并且贵州的仡佬族,广西东兰县长江、金谷一带的壮族和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哈尼族人民都举行各自不同的“吃虫节”,到时家家户户餐桌上总少不了油炸蝗虫、腌酸蚱蜢、甜炒蝶蛹、蚜米泥鳅、油炸蚂蚱等别有风味的昆虫菜肴。
(三)、我国昆虫入药历史
用昆虫及其产物治疗各种疾病,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 历代医学家在以昆虫入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出版了50 多部与本草有关的的书籍, 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我国两千多年前的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录了21 种虫类药, 名医别灵中收录了30 种,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扩充到74 种, 清代的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又补充了25 种。
本草中除了记载昆虫的药性外, 有的还对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如天牛,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的描述就比较全面. 民间多用天牛治疗经
血不畅, 崩漏带下, 乳汁不下, 跌打损伤, 红肿瘀血及小儿惊风等症。
二、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
(一)、我国食用昆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世界已知昆虫种类约180万种,据预测,实际约为1000万种。
据统计,据有潜在食用价值昆虫近3700种,其中鳞翅目1560种、直翅目730种、鞘翅目495种、半翅目233种、双翅目230种、同翅目137种、其他目300余种,已进行开发的昆虫有370多种。
我国有昆虫约150万种,食用昆虫200~300种。
涉及到蜉蝣目、蜻蜓目、蜚蠊目、螳螂目、等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广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共13目,71科的昆虫。
但以上数字并不是最终的结果,食用昆虫的种类和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食用昆虫作为一种丰富的食物资源,不仅表现在种类众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
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50×104个体,一棵树可拥有10×104的蚜虫个体。
一只埃及蝗虫每月平均产卵19 5×104个,普通蜂后每日产卵量估计有1500粒~2000粒,东非白蚁每日能产43000粒卵,蝗虫大发生时,个体数可达7~12亿,总重量约1250~3000t,群飞覆盖面积可达500~1200hm2。
而且,昆虫栖息地的分布也相当广泛,从干旱地区到热带雨林,从陆地到水中,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丰富的资源为人类开发昆虫食品提供了保证。
(二)、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得到广泛认可
(1)、蛋白质
有人预测,昆虫与微生物菌体、单细胞生物将成21世纪人类的三大蛋白质来源。
昆虫却较之微生物细菌和单细胞生物,口感更佳。
在已分析过营养成分的近百种昆虫中,无论是何种虫态,食用昆虫虫体粗蛋白含量较高,一般是其干重的31%~72%,超过一般畜禽、鱼蛋的蛋白质含量。
由此可见,适当地食用昆虫食品,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另外,有许多昆虫还能产生抗菌肽(抗菌蛋白)和干扰素等特殊蛋白,具明显的抑制肿瘤的功效。
(2)、脂类
大多数昆虫含有丰富的脂肪。
在不同的虫态中,又以幼虫和蛹的脂肪含量较高。
昆虫体内所含的脂类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软脂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可与鱼肉相媲美。
食用昆虫的脂肪含量和热值变化较大。
另外,昆虫的卵含有丰富的磷脂,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价值。
(3)、糖类
昆虫体内糖类很丰富,除糖原、葡萄糖、果糖外,昆虫血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海藻糖,具有保健功效。
昆虫体含糖量一般在1%~10%左右,某些虫态或昆虫产物的糖含量略高,如虫茶(某种昆虫的排泄物)含糖量可达16.27%。
昆虫体表含有大量的几丁质,其主要成分为乙酰氨基葡萄糖,又称甲壳素。
可溶性甲壳素称为壳聚糖或聚氨基葡萄糖。
一般虫体几丁质含量在5%~15%之间,云南松毛虫成虫可高达17.83%。
壳聚糖具有膳食纤维的功能。
试验证明,人体摄人壳聚糖后,它几乎不被消化吸收,因此它属于膳食纤维一种,具有膳食纤维的部分保健功能,如能促进消化道蠕动,吸附有毒物质,降低腹压及肠内压,预防肠癌的发生;并且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压等等。
(4)、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用昆虫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意义的是许多食用昆虫富含铁和锌,因为铁缺乏在发展中国家妇女的饮食中是一大问题,特别是怀孕妇女,尤其在非洲;素食者存在锌缺乏的危险,锌具有抗衰老作用。
三、食用昆虫开发利用现状
(一)、传统昆虫食品
指将昆虫简单加工,基本上保持昆虫原形(全部或部分)的菜肴或以昆虫为原料的糕点,如油炸蚕蛹、香酥螳螂、虫草鸭子、油炸蝗虫、椒盐龙虱、蚂蚁蛹煎蛋、姜丝炒王蜂蛹、香煎竹笋蛹等。
我国传统的名点——八珍糕则是用蝇蛆为配料制作的食品,江浙地区的农贸市场可以买到豆虫作为原料,云南街头可以买到油炸蝗虫。
有些传统昆虫食品在高档酒店、宾馆已有一定规模或形成品牌,但传统昆虫食
品商品化、大众化仅限于少数餐馆、家庭饭桌的个别菜式,根本谈不上产业化,而且种类没有突破传统的限制。
(二)、昆虫药理开发,昆虫保健品
自古我国就有《本草纲目》虫部,可见先人也早就发现个别昆虫对人有药理机制。
在当今科学进步的帮助下,不少人研究出了昆虫中具体某些化学物质对人体作用的药理,进而开发成药品、保健品。
结合传统,对昆虫及其产品的保健功能加以科学分析后精制成产品,如用发酵法加工蚕蛹,生产蚕蛹豆酱、蚕蛹面包。
东北等地以柞蚕雄蛾为原料生产雄蛾酒——天工蛾酒;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柞蚕卵、柞蚕雄蛾开发柞蚕胚胎精华素、雄蛾精粉、龙蛾油;以蜜蜂的各个虫态及其产品生产蜂王幼虫蛋白粉、氨基酸营养液、雄蜂蛹酒、王浆冻干粉;以蚂蚁为原料生产蚂蚁雄风酒、乾坤蚁酒、蚁王酒、神蜉酒等。
作为中医大国,相对来说,我国在昆虫保健食品产业化方面做得较好,但主要限于蜜蜂、柞蚕、蚂蚁等传统食用昆虫上。
四、食用昆虫开发前景
将昆虫资源用于食用, 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同时, 对昆虫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特别是昆虫在替代蛋白质、开发成为中成药保健品方面, 引起了广大昆虫学家的浓厚兴趣. 随着对昆虫资源研究的深入, 有望开发出更多可食用昆虫及昆虫提取物, 使食用昆虫领域得到拓展.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 生物量超过其
它所有动物的10 倍以上. 然而目前我国用于食用方面的昆虫只有300 多种, 与昆虫的庞大数目相比, 简直微乎其微, 说明进一步开发昆虫资源,前景灿烂,。
但是, 现在所用的昆虫, 主要是从大自然中直接捕捉, 不但数量和质量无法保证, 而且容易破坏生态平衡, 甚至会导致某些昆虫绝种,因此, 对昆虫的捕捉, 必须有计划地进行, 同时,应加强对昆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大力发展昆虫的人工养殖技术, 使其产业化, 这样, 更有利于食用昆虫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