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中人性体现及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言”中人性的体现及思考

摘要:冯梦龙将他的眼光放在社会的下层,故其“三言”描写了众多的市民百姓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真实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追求,从而闪烁出灿烂的人性光辉。

关键词:冯梦龙“三言”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人性即指人的本性。在中国,通常所说的人性,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本文所说的“三言”的人性则主要阐述和分析作品中所描写的普通百姓的命运、生存、情感,反映他们对友情、爱情的追求,描写社会上婚姻爱情观的变化、商人的经营与生活、科举与知识分子的处境,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反映时人的不同命运和复杂的情感,因而闪烁出灿烂的人性光辉。

一人性光辉的体现

1 对自由爱情的执著追求

在“三言”中,作者描写了许多年轻人的爱情,描写他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他们的悲欢离合,虽然多有磨难,但最后总能有圆满的结局。笔者以为,这里不仅仅反映了作者受传统的大团圆结尾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作者理解年轻人对爱的追求,认为这是人类特别是年轻人的权利和本能,所以都给予他们圆满的结局,因而显示了

作者的人文情怀。

“三言”描写爱情的作品比较多,如《碾玉观音》、《乐小舍拚生觅偶》、《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都非常有特色。在封建社会,封建道德主张“男女授受不亲”,婚姻也必须由父母作主,而且必须门当户对,从而无情地限制和扼杀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追求,但这些作品却肯定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和婚姻的大胆追求。无论是崔宁与璩秀秀,还是周胜仙与范二郎,他们一旦彼此相爱,就不再把束缚他们的封建道德放在眼里,就是死神也不能阻止他们相爱:璩秀秀不幸被咸安郡王杀害,但仍然坚持对崔宁的爱情;周胜仙死在阴曹地府,却还要与范二郎在梦中相会。而卢爱爱与吴清,虽然生前没能如愿生活在一起,但在爱爱死后,其鬼魂还是来与吴清相处;乐和爱喜顺,然喜顺父母却认为他们门不当户不对,不肯答应。于是他们一个是上门提亲而不娶,一个是上门提亲也不嫁,坚持着彼此的思念。后来喜顺观钱塘潮,意外落水,乐和见状,奋不顾身,跳进滚滚潮水,为救爱人完全置生死于不顾,终于救起了喜顺,从而感动了喜顺父母,允为夫妻。更主要的是,他们这种坚贞不二的爱情,是把封建道德认为必须考虑的权势、门第等完全抛在一边的。《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花魁娘子莘瑶虽然出身卑微,但她有才有貌,且长久与豪门子弟来往,名重一时,完全有可能凭其能力成为达官贵人的宠妾,从而进入所谓的上层社会。但她在遭到富家子弟的凌辱后,想起秦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更加感受到秦重不仅仅是爱自己的

美貌,而是对自己真心喜爱,于是从开始瞧不起秦重而不愿接待到对其产生好感,最后是真心实意地爱上了他,主动提出“我要嫁你”的想法,并表达了“布衣蔬食,死而无怨”的决心。总之,在三言的相关作品中,封建道德在爱情和婚姻方面给青年男女所加的桎梏,遭到了作品主人公的大胆冲击,而这些冲击是被作者肯定和称道的。

“三言”一方面歌颂对自由爱情的执著追求,另一方面也对忘情忘性背弃爱情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与谴责。《王娇鸾百年长恨》写王娇鸾初遇周廷章,爱其才,以身相许,并约婚姻,周廷章后来变心另娶的故事。小说没有对王娇鸾私自以身相许予以批评,反而称赞其才,并对她的遭遇寄以深深的同情,对周廷章的变心予以谴责,且让他得到乱棒打死的下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杜十娘是一个善良、纯洁、貌美的妓女,为了摆脱屈辱的生活,得到忠贞的爱情和人身自由,经过再三试探,她爱上了表面也爱自己的富家公子李甲,并把他作为自己的从良对象,想与李甲白头偕老。她凭着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鸨母,逃出了火坑。然李甲在返家途中,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既得千金之资,又可顺从反对自己娶妓女的父母,将杜十娘出卖。杜十娘得知真相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绝望了,痛恨自己认错了人。愤怒的她将自己积攒的财宝抛沉江底,然后自己投江自尽,用生命向黑暗社会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展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强性格,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和人格尊严。

2 对正常情欲的肯定

冯梦龙主张以情立教,他极力反对宋明理学那套“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灭绝人性的说教,对人的正常情欲抱以宽容和肯定的态度。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写的是一个家庭因为妻子与人通奸,经历百般磨难最后破镜重圆的故事。作品的女主人公王三巧虽然与他人有染,但作者并没有把她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淫妇。相反,在冯梦龙的笔下,王三巧只是因为善良软弱而被引诱失去了贞洁,对王三巧本人在总体上还是采取一种肯定的态度。王三巧在小说中被描述成一个重情义、知恩爱的善良女性。为此,作者有意识地描述了在蒋兴哥出外经商之前他们的百般恩爱。在蒋兴哥走后又写王三巧整日足不出户,一心等待丈夫早日回家团聚,写出她的苦苦思念。所以后来蒋兴哥得知妻子与人通奸,虽然内心非常痛苦,“如针刺肚”,但又自责:“当初夫妻何等恩爱,只为我贪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如今悔之何及!”他虽休弃了妻子,但仍不忘旧情,顾全王三巧,“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后来妻子改嫁别人,他还把家中的“细软箱笼,大小共十六只”,“原封不动”送去当做陪嫁。而王三巧也自责“可怜四年恩爱,一旦决绝,是我做的不是,负了丈夫恩情”。后来蒋兴哥因事获罪,她也求后夫吴县令相救。最后两人相见,“也不行礼,也不讲话,紧紧的你我相抱,放声大哭”,足见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以至吴县令也被他们哭得“好生不忍”,问明他们并非兄妹,让他们团圆。这里突出的是对人的感

情、人的正常情欲的宽容与尊重。这里没有那种假道学的气息,实在是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的韩夫人因久镇宫中,抑郁成疾,移出宫外治病,遇到庙官假扮的二郎神,韩夫人一见生情,交往渐密,病也好起来了,后被人发现,庙官被判凌迟处死,韩夫人另行改嫁良民为婚,终于得遂平生之愿。作者的这种安排表现了对封建时代女性的正常欲望被压抑的同情与理解。

在婚姻问题上,冯梦龙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推崇司马相如、卓文君的自由结合。认为“男女相悦为婚,此良法也”,主张自由恋爱。在“三言”当中,许多故事都热情地颂扬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在《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写孙玉郎与姐姐都已订婚。姐姐的未婚夫病重,要他姐姐赶紧嫁过去“冲喜”,玉郎母亲怕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之后丈夫死掉,很难再嫁,就让玉郎男扮女装,代姐姐出嫁。新婚之夜,男方因为新郎病重,就让新郎妹妹慧娘陪伴新娘,结果这两个青年男女因相互爱慕而有了夫妇之实,虽然慧娘也已定了婆家。事发之后,慧娘的婆婆告到官府。按照当时的法律,玉郎、慧娘本应判刑,但主审乔太守却判两人为夫妻,又让玉郎的未婚妻与慧娘的未婚夫成婚。在小说中,作为官员的乔太守非但没有一丝道学气息,反而主张“相悦为婚,礼以义起”,认为青年男女因接触而相爱,就像“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指出男女间的相互吸引与爱慕是婚姻的基础,礼法应该顺应人情的现实需要。乔太守的判决得到了双方家长的赞同,他的这种行为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