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精选版沈从文赏析-精心整理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沈从文的《边城》赏析《边城》是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沈从文的《边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摘要: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的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文化女神,爷爷是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
翠翠爱情的美满,既是翠翠个人的成人仪式,也是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关键词:湘西;文化;传统《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和谐的生命形态。
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他与湘西有割不断的血肉亲情。
湘西这块古老的土地给予沈从文很多的灵感,他把湘西的人和事,详细的风俗人情,湘西的社会环境用笔描绘出来,绘成一幅独特、优美的画卷。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山绿水相环绕的人间美景跃然纸上。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和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这不能不使读者陷入无边的怅惘。
论及作品时,作者自己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故事中充满了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六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
”沐浴着湿润与和谐的水边小城,蓬勃着人性的率真与善良。
“文明”社会古旧的礼法与习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难以施威。
然而,当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都顺乎自然向前发展时,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与偶然。
因此,小说容纳了现在和过去,生存和死亡,恒久与变动,天意与人为等诸种命题,笼罩在整部小说之上的是一种无奈的命运感。
《边城》是作者努力建构的充满自然人性与牧歌情调的世外桃源。
宁静和谐的社会环境与淳朴善良的民风,随着现代文明已渗透进边缘偏僻的湘西,它将难以维系。
沈从文湘行散记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沈从文湘行散记好词好句摘抄赏析《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
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
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PINCAI网。
沈从文湘行散记好词好句摘抄赏析(1) 这时真静,我为了这静,好像读一首怕人的诗。
这真是诗。
不同处就是任何好诗所引起的情绪,还不能那么动人罢了。
这时心里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无间。
我在温习你的一切。
我真带点儿惊讶,当我默读到生活某一章时,我不止惊讶。
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楚一点点。
你占去了我的感情全部。
为了这点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
【赏析】静:心静,宁静,沉静一切都与自然之中开始,融于自然的声息,感受到自然的宁静,自我的心如止水,万物的沉寂安静,一切哦度是如此的祥和随意!随之飘逸的情感思绪,是那么的温馨!(2)倒茶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白脸长身头发黑亮亮的女孩子,腰身小,嘴唇小,眼目清明如两粒水晶球儿,见人只是转个不停。
【赏析】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写出了倒茶的女孩子的外貌特征。
用比喻修辞和动态描写写出了眼睛的明亮,灵动。
.(3) 他那言语比喻丰富处,真像是大河流水,永无穷尽【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他”想象力丰富,经常大量运用比喻修辞。
(4) 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
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
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
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
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
【赏析】水乡的特色。
乘船出行的惬意,就是随时都可以在朦胧中感受水流的声息,那丝丝不断的流水,似乎是无声却又是如此的清脆!在如此的行进中,对爱人的思念是如此的真切(5) 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
沈从文及作品赏析ppt课件
思想主题:
在小说中,沈从文着眼的不 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而是意 在关注湘西乡民代代相承的 生命形式。作者以既含热情 又带惆怅的笔触,描绘了一 种迥异于传统伦理规范的世 俗性规范,一种庄严与悲凉 互现,落后和优美同陈的湘 西底层平凡民众的生存状态。
15
艺
术
特
点
△ 作品不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与戏剧性,无论从结构还是从风格看,都像是一篇叙事散 文,这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如开头作者用一个平和的陈述句定下了整个 作品的基调。
12
作品赏析 沈从文《边城》的美可以理解为自然美、风俗美和人性美的统一
自然美 风俗美 人性美
以湘西地方的自然景物为主体建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瑰丽灿烂的少数民族文明,为湘西蒙上 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因此早年历史的湘西,在沈从文情感的浸润与理想的修饰下已成为艺 术化、神圣化的世界,蕴含着厚重而鲜活的文化内涵。
△ 以从容的笔致,徐徐展开情节,娓娓道来,既没有突出的高调,也没有明显的悬念,自 然平和。整个作品如同一曲舒缓的牧歌,虽然调子中也有哀怨与忧伤,但总体呈现出的色 彩却是柔美与明朗的。
△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16
作
品
影
响
▲ 作品地位: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他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展 现淳朴的人性和理想的人生情态的“湘西小说”。而《萧萧》是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乡 土写实类的代表作之一。
4、在故事的发展中穿 插了对歌、提亲、陪 嫁、赛龙舟等苗族风 俗的描写,使《边城》 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 929年冬,当 时沈从文由湘西来到上海, 他看到都市文明中人性的变 异,深感失望,因此他在 《萧萧》中创建了体现中国 人天人合一社会理想的“湘 西世界”,里面只供奉“人 性”,用来抵御现代物质文 明对人的浸染和扭曲。
沈从文散文好词佳句和赏析
沈从文散文好词佳句和赏析1. 沈从文散文摘抄,概述,赏析.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现代文学大师,历史文物研究学者。
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苗族。
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
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
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
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1949年前,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被人称为多产作家。
1949年后转入从事艺术史研究,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传世。
沈从文散文概述:沈从文散文代表作是《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三部散文集等。
后两部散文集,在内容上互为表里,在结构上互为经纬,是以湘西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为中心,融会了作者对湘西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代表了作者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对沈从文散文的评价与感想:沈从文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
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
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湘行散记之<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我自从离开了那个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以后,独自坐到这只小船上,已闷闷的过了十天。
小船前后舱面既十分窄狭,三个水手白日皆各有所事:或者正在吵骂,或者是正在荡桨撑篙,使用手臂之力,使这只小船在结了冰的寒气中前进。
有时两个年轻水手即或上岸拉船去了,船前船后又有湿淋淋的缆索牵牵绊绊,打量出去站站,也无时不显得碍手碍脚,很不方便。
因此我就只有蜷伏在船舱里,静听水声与船上水手辱骂声,打发了每个日子。
照原定计划,这次旅行来回二十八天的路程,就应当安排二十二个日子到这只小船上。
如半途中这小船发生了什么意外障碍,或者就多得四天五天。
起先我尽记着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行船莫算,打架莫看”的格言,对于这只小船每日应走多少路,已走多少路,还需要走多少路,从不发言过问。
沈从文经典语录及赏析
沈从文经典语录及赏析沈从文经典语录及赏析【1】: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湘行散记》【2】: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沈从文《雨后》【3】: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
太冷了。
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沈从文【4】: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沈从文《边城》【5】: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沈从文家书》【6】: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沈从文【7】: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沈从文【8】: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
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
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沈从文《边城》【9】: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沈从文《边城》【10】: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
--沈从文《边城》【11】:我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喝过无数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我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
--沈从文【12】: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沈从文《沈从文家书》【13】: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沈从文《边城》【14】: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
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 --沈从文《湘行散记》【15】: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
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
沈从文《常德的船》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沈从文《常德的船》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沈从文《常德的船》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常德就是武陵,陶潜的《续搜神记》①上《桃花源记》说的渔人老家,应当摆在这个地方。
沈从文经典语录赏析
沈从文经典语录赏析沈从文经典语录赏析“我要建一座希腊小庙,里面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的作品,确实处处充满人情关怀。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沈从文作品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沈从文经典语录赏析(精选的)1. “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 --沈从文《从文自传》2. 时间使一些英雄美人成尘成土,把一些傻瓜坏蛋变得又富又阔 --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3. 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已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份红火与那一派声音。
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与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
我弄明白了,回到舱中以后,依然默听着那个单调的声音。
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
那声音,那火光,接近于原始人类的武器! --沈从文《湘行散记》4. 照规矩,一到家里就会嗅到锅中所焖瓜菜的味道,且可见到翠翠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的影子。
--沈从文《边城》5. 毫无可疑,我对于这条河中的一切,经过这次旅行可以多认识了一些,此后写到它时也必更动人一些,在别人看来,我必可得到"更成功"的谀语,但在我自己,却成为一个永远不能用骄傲心情来作自己工作的补剂那么一个人了。
我明白我们的能力,比自然如何渺小,我低首了。
--沈从文《湘行散记》6. 落月黄昏时节,占到那个巍然独立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的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
--沈从文《沈从文家书》7. 雨休息了,谢谢它:今夜不再搅碎我的幽梦。
我需要一个像昨夜那么闪着青光的萤虫进来,好让它满房乱飞,把柔软的青色光炬,照到顶棚,照到墙上。
在寂寞里,它能给人带进来的安慰,比它翅子还大,比它尾部光炬还多。
它自己想是不知道什么寂寞的吧,静夜里,幽灵似的,每每还独自在我们的廊檐下徘徊! --沈从文《萤火》8.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地方的云喝过很多地方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9.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边城课文赏析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边城课文赏析篇一:沈从文与《边城》的赏析沈从文与《边城》的赏析1、人物生平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2、地位影响《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废邮存底》《烛虚》《云南看云集》“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遴选出前100部作品。
参与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晓明等。
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
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
《边城》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边城》的语言特点、人物形象、情节环境:人物形象:先看翠翠这个形象。
她是一个在青山绿水中长大的孩子,无父无母,和爷爷相依为命。
自幼缺少母爱,心中有一种朦朦胧胧的向往,而外公忙于渡船,心事又无处诉说,四周生机勃勃的景物使她感到凄凉和寂寞,于是胡思乱想起来,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忧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
她的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不带一点儿世俗的尘滓。
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更使她倍感落寞与孤独,悲伤的哭了起来。
她情窦初开,对爱情有一份朦胧的向往和一种讲不明白的感受,听外公讲妈妈的故事,神往倾心;梦中听到二佬的歌声觉得自己在飞,是做了一个顶美顶甜的梦;在外公和她"讲笑话"的时候,内心充满羞涩;期盼着再听到二佬的歌声,久候不至,心中充满落寞和惆怅;而当外公唱了十个歌后,她又自语的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沈从文细腻的描绘出了这个自然之子的那种朦胧、又带有一丝凄凉的心态,这是一个完全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清纯少女的形象,在平凡的生活中有她自然似的哀与乐。
再在看爷爷。
敦厚朴实,恪尽本分,为了让过渡人能赶回家吃晚饭,在渡船上忙个不停。
疼爱翠翠,感情上尽力体谅,在她烦心的时候为她讲故事、唱歌;操心她的亲事,想促成她的爱情,引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
生活上无比关心,不让坐热石头。
对从小失去父母从翠翠满心的温和和悲悯。
女儿女婿的悲剧,在他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担心翠翠走她母亲的老路,就不告诉翠翠晚上唱歌的事实,也不告诉她天保兄弟的选择。
翠翠是这个老船夫生活的精神依托。
他担忧着翠翠在自己离开人世后的生活,想把她的生活安排的更好一些,有一个好的归宿。
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孙女的深厚的爱,同时也感觉到他的身上有一份摆不脱的沉重、孤独和寂寞。
这相依为命的祖孙俩使我们看到了人世间至纯至美的祖孙之爱。
最后看天保兄弟,节选部分写的内容不多,但我们透过这一点点,依旧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
沈从文三三优美段落及其赏析
沈从文三三优美段落及其赏析1. 三三沈从文解读“三三”则为“二哥”(沈从文“沈二哥”)对张兆和的称呼。
《龙朱》“一九二八年冬作”,《虎雏》“一九三一年五月十五日完成”,《三三》“一九三一年八月五日至九月十七日作于青岛”——沈从文1929年于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期间爱上女学生张兆和,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显见,《三三》的创作正处在沈从文对张兆和展开追求而尚未结婚期间,不可避免的,《三三》的创作就带有沈从文向“三三”传达爱情信条、表示爱慕倾心的深意。
而创作《龙朱》、《虎雏》时沈张尚未成婚,龙、虎二子得以此两种小说题目命名,足见沈从文舐犊之切,也从另一个角度反衬出作者对两文的喜爱。
2. 美文摘抄及3句赏析第一则凤凰花激起的不仅仅是童年成蝶化蝶的记忆,而是少年梦凤化凰的一段惜情。
如火的花的印象配上轻唱的骊声,敲响了少年的梦境,惊觉到自己既不是凤凰神鸟,也非朝阳梧桐。
终于在碎梦中瞧见自己的面容,原来只是一个少年,原来只是一段惊梦。
赏析:我总以为林清玄的文字都是禅宗或是寓言,没想到还有这样抒情优美的文字。
作者写凤凰花的同时,也写了高洁的梧桐,涅槃的凤凰和年少的骊歌。
光阴逝去,离别却总是让我们伤感而无奈,但是凤凰花还是这样热烈地开着,映衬着离别的哀伤。
第二则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
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
赏析:这段话运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桐花盛开的美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机和动感。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繁华盛开的场景比作流动的江河,把阳光比作醇蜜,将这幅景象刻画得美不胜收。
边城沈从文句子赏析
边城沈从文句子赏析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边城》。
《边城》可谓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自问世以来,就获得极大的赞誉。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关于《边城》的研究日益深入,成果颇丰。
以下店铺搜集整合了:沈从文的《边城》句子赏析,欢迎参考阅读!沈从文《边城》句子赏析1、体会作品叙述性语言的特点。
(1)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道。
这官道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赏析示例:作者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关注生活在湘西地区的一群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句式简短,语言平实,语调平和舒缓,娓娓道来,给读者一种轻松、愉悦之感。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学生赏析:在平和的叙述语调之中饱含着作者对翠翠由衷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黑黑的皮肤,光光的眼睛如水晶,天真活泼如小兽,善良淳朴如黄麂,从从容容无心机。
作者运用了多个比喻句、排比句将翠翠淳朴可爱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实我们还可以发现作者很巧妙地将现代白话与古代语言结合起来,如“故”“皆”“举步入深山”等词语的运用得体,句式虽不整齐,但节奏感较强,有一种流动着的韵律感。
教师小结:从文段的赏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语言的平实与语调的抒情性。
2、平实、简明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感情。
(1)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
①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河里的大鲤鱼吃去了。
沈从文《边城》原文内容赏析
《沈从文《边城》原文内容赏析.doc》《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biancheng/334663_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沈从文边城文学赏析
沈从文边城文学赏析沈从文边城文学赏析《边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物研究学家、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分享了关于《边城》赏析,欢迎阅读!一、湘西人民的“义”与“利”的冲突湘西小城最初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湘西淳朴人民的重义和轻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老船夫,老船夫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还在每天为摆渡乘船,不收取报酬,而且任劳任怨,文中也有详细的表述,有的乘客心中不安,乘摆渡后会抓一把钱放到船头,但是老船夫会一个钱一个钱捡起,放到乘客的手中,并认真吵嘴般对乘客讲“我有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些”。
但是有些乘客还是不好意思,不受出力不受筹之事,管船之人却耐不住情面,也为了让渡人安心,把这些渡人的钱托人到镇上去换一些上好的烟草和茶叶,将这些上好的烟草和茶叶都放到船边,有需要摆渡的人们需要这些东西,都慷慨提供。
在摆渡时,如果发现渡人从神情上对这烟草有了半分的兴趣,老船夫便即刻拿一小束烟草放到渡人的行囊边,还一面两眼放光的说,你爱吸这个吗?这个味道不错、这个妙、这个好啊,送人也是极好的东西之类的话语,让渡人拿去。
茶叶也是,老船夫将茶叶放到一个大缸内,用水泡开,专门给这些赶路的渡人解渴用,老船夫渡人不收钱,边城人都看在眼里,有时,一些好心人会送一些肉粽、白酒给老船夫、老船夫仍然皱起眉头,一本正经,非要给钱不可,要不就是放下钱拔腿就跑了。
从老船夫和边城人民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边城人民对于“义”的看重,边城人民的美德,不贪图利益,更看重人情,任劳任怨,毫不自私。
更加能体现出边城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中坚守“义”字。
更像童话中所能展现出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过着开心快乐的生活,在一个所谓的美丽家园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边城中人民的生活点滴是对于“义”更加完美的诠释。
随着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利”字逐渐在边城人民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并逐渐同“义”字发生了了冲突。
随着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利”字逐渐在边城人民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并逐渐同“义”字发生了了冲突。
沈从文与《边城》的赏析
沈从文与《边城》的赏析1、人物生平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2、地位影响《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废邮存底》《烛虚》《云南看云集》“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遴选出前100部作品。
参与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晓明等。
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
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
《边城》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3、边城创作背景《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
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边城》鉴赏
沈从文《边城》鉴赏沈从文《边城》鉴赏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便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
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
小说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
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
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这是抒情诗,也是风俗画。
作品没有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但风格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如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
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内容解读《边城》总共写了三次端午节,每一个端午节都和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
第一次端午节,翠翠等爷爷巧遇二老送外出,两人心有灵犀,暗中生情;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因为惦记着送,再去看赛船,没想到送外出,却认识了大老天保。
第三次端午节,送邀请翠翠去看赛船,谁知翠翠碰到了王团总的女儿,而且知道了王团总想让女儿嫁给送,还用一座碾坊做陪嫁。
最重要的是翠翠知道送真心爱着她。
第二次端午节作者安排二老送“缺席”,使得翠翠的纯真情爱世界展现得含蓄、细腻。
端午看船,忽落行雨,祖孙二人避雨到顺顺家,遇到了上次送翠翠回去的伙计,遇到了大老,偏偏没遇上翠翠一直惦记的二老送。
【2018-2019】边城课文赏析-范文模板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边城课文赏析篇一:沈从文与《边城》的赏析沈从文与《边城》的赏析1、人物生平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2、地位影响《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废邮存底》《烛虚》《云南看云集》“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遴选出前100部作品。
参与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晓明等。
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
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
《边城》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2018-沈从文.故居观后感-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沈从文.故居观后感篇一:游凤凰有感游凤凰有感选择凤凰古城并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去之前也没有太多的准备,感觉就像一个随随便便的约定--这周末有空么?去凤凰吧!然后我们就去了。
由于如此的草率,出发的那天有了不少令人心烦的小插曲。
然后便是玩,最后是无精打采的回程。
感觉没什么可说的,就像是不痛不痒的青春,似乎发生了什么又什么都没发生。
第一部分:启程(我)出发那天一听到闹钟就一跃而起,一扫前几天的颓然之气,利落地收拾了下自己,便急急出发了。
可惜,到了集合地又等了半天,心情有些低落。
更别说半路塞车,学校里各种事临时发生,又颠了5、6个小时,盲目地排了半天队最终才忙忙买了票进城等等糟心事了,最初单纯的期待就这样变成了“我们要玩回本阿”。
或许青春总该要疯狂一场,像这样随心出发,勇敢面对未知。
或许那里的一切未必如同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但在那里,我们曾一起探索,互相扶持,收获欢乐和感动。
(凤凰古城)每天来看我的人很多,不分年龄,不分职业。
他们从远方而来,脸上却不见长徒奔波的疲倦,尽是满满的喜悦。
我很疑惑,他们的乐是因为我,还是因为身边的人。
第二部分:在凤凰(我)到达时已是傍晚,又急匆匆去找旅馆。
出乎意外,根本不需要寻找,随便一个小巷便有几家家庭旅馆,且价钱公道。
晚餐是苗家社饭,实质是腊肉油炒饭,差评!然后便去沱江边,欣赏凤凰夜景。
发光的古建筑没什么看点,但有了沱江,一切变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游人或擦肩而过,或在这里流连。
有情人手牵手,微笑细语;有三两好友,手机拍个不停,笑个不停;有三口之家,怀中小孩吚吚呀呀,夫妻相视一笑。
只要身边有心中之人,何处不是天堂?沿着古城墙慢慢往前走,拒绝了若干个建议拍苗族服装照的本地大妈,便来到了风雨桥。
风雨桥说灯火辉煌也不为过,可惜失了古朴,也没有风雨的韵味。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边城赏析《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沈从文边城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沈从文《边城》赏析一、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便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
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
小说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
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
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这是抒情诗,也是风俗画。
作品没有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但风格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如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
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二、内容辑要:内容辑要(故事梗概)提示川湘交界的茶峒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
城边“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边城》语句赏析
《边城》语句赏析《边城》语句赏析《边城》出自作家沈从文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边城语句赏析,欢迎参考阅读!1.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赏析:这段话描绘了边城淡淡的风景,凝练的文字清清淡淡,却似水墨画般清晰入目,让人能感受到这方水土的洁净美好。
2.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
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
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
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
赏析:这段话描写翠翠和祖父日常的生活,闲适淡然的日子,让人跟着作者的笔触走近了这座小镇的深处,祖孙俩的善良、美好,让人不忍心破坏。
3.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
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
赏析:好的写景就该是简洁而富有刻画力的,在沈从文笔下找不到华丽的辞藻,但你却可以清晰得从这样的笔触中感受到景物的轮廓,“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说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气氛相得益彰。
4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0年代,沈从文的创作走向成熟, 先后发表了20多个小说、散文和文 论集,如中篇小说《边城》,长篇 小说《长河》,短篇小说集《月下 小景》、《虎雏》、《八骏图》等, 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 以其题材风格的新颖和艺术趣味的 独特而为文坛瞩目。
努力
思想上属于自由主义,“我不轻视左倾,却也不鄙 视右倾,我只信仰‘真实’”。 然终难免于政治的牵连。抗战时期,因发表《一般 与特殊》等文,在表述中与处于主流地位的抗战文 艺运动有相悖之处,被概括为“反对作家从政论” 而遭批判,历时八年之久。 1948年,郭沫若的 《斥反动文艺》一文,斥责他是专写颓废色情的 “桃红色作家”,“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 化人们的斗争情绪”。1949年初,北京大学校园里 打出“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 从文”的标语。沈从文自杀未遂,从此退出了文坛。
沈从文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包括: 苏雪林的《沈从文论》(1934) 刘西渭的《〈边城〉与〈八骏图〉(1935)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 金介浦的《沈从文传》 凌宇《沈从文传——生命之火长明》《从边城 走向世界》 吴立昌《沈从文的“浮沉”与现代文学的研究》 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 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和城里人的理想》 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
第节 生平及创作
一、生平(1902~1988) •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出生于行伍世家, 祖父曾任贵州总督。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等 民族的血液,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长 期被歧视的历史,使他形成了特殊的气质,既富 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 • 6岁入私塾,“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 书” 。“直到今天我还觉得不必看这本弄虚作伪 千篇一律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却应当去读那本色 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我感情 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 小”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 关系” 。 • 沈从文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从生活中得来。
努力
• 20世纪30年代中期,沈从文颇为自信地写道: • “说句公道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 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 将超越一切而上。我 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 作品更传得久,播得 远。我没有方法拒绝。” (《从文家书· 湘行书简》)
努力
• 沈从文晚年曾感慨:“浮沉半世纪, 生存近偶然”。这是一个既无“子曰 诗云”,又无“洋墨水”,既没革命 也没反动,在国内坐冷板凳,在国外 备受青睐的奇特的作家。“正如湘西 瑰奇的自然山水和独特的风俗人情在 人们心中常常是一个神话一般,生长 于斯魂系于斯的沈从文也是一个世人 永远读之不尽、味之不竭的传奇”。
努力
•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漠或水上建造崇楼 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 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 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种庙供奉的是‘人 性’。” • “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 的欲望”。
努力
• 他的小说里有两个并存的世界:湘西人性 世界和都市文明世界,他用湘西人性世界 反观并批判都市文明世界,并统一于完美 人性的思考与表现中。
努力
• 新中国成立后 曾在历史博物 馆为展品写标 签,后从事文 物研究,出版 有《中国古代 服饰研究》等 著作。
努力
• 二、沈从文批评史 •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沈从文的声誉或 许是起伏最大的一个。三四十年代,他是 北方文坛领袖,40年代末的政治批判剥夺 了他作家的权力,从此被尘封土埋。70年 代海外学术界兴起的“沈从文热”直接导 致了大陆8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研究热潮。 1999年,《亚洲周刊》推出“20世纪中文 小说一百强排行榜”,鲁迅以小说集《呐 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 列第二。沈氏“大师”之誉不绝于耳。
努力
• 1930年起,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 教。1933年返京接编《大公报· 文艺副刊》 并主持《大公报》文艺奖,有力地扩大了 京派的影响。 • 抗战爆发后任 西南联大教授, 胜利后为北京 大学教授,并 主编《大公报》 《益世报》的文 学副刊。
努力
•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 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 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努力
美国作家金介甫著《沈从文传》
• 金介甫(JeffreyC. Kinkley,1948—) • 美国汉学家,1972 年开始研究沈从文, 第一个给沈从文以明 确的崇高地位。被誉 为国外沈从文研究第 一人。1977年以《沈 从文笔下的中国》获 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努力
• • • • • • •
• • • •
努力
• 三、沈从文小说的题材内容
沈从文创作宏富,作品结集有80多部,其 中短篇二百余篇,中长篇十余部,近三百 万字,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这 些作品内容庞杂,其中,以湘西乡土小说 和城市文化批判小说最有影响。
努力
• 沈从文小说独特的切入视角是人性和道德。 与左翼文坛注目于社会历史之“变”不同, 沈从文潜心于表现“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 的人性之“常”。这种表现人性之“常” 的创作宗旨,决定了他的创作疏政治而亲 人性,即主要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而 是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 抨击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古朴美好的人 性的。这构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
•
努力
1922年在湖南保靖军队时留影
• 14岁小学毕业后家境 衰落,沈入伍,过着 半流浪的士兵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他当 过卫兵、班长、书记等 , 亲眼目睹了湘兵的勇猛 威武,也感受到了嗜杀 者的残酷暴戾。年轻的 沈从文过早地直面着生 活中的鲜血和阴暗,反 促使他以后在形诸笔墨 时形成了一种追求生活 真、善、美的艺术品格。
努力
•
厌倦了兵士的杀戮,沈从文 决心做一名知识分子,改名从文。 1922年,20岁的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 升学未成便开始学习写作。 • 1924年底开始陆续在《晨报副镌》、 《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 创作,并曾与胡也频一起编辑《京报 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 1928年在上海与胡也频、丁玲合编文 学刊物《红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