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2024-2025 学年初三上学期初中化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在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化学学科方面仍处于初步阶段。
他们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此时,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对于知识的获取有着较高的渴望,但同时可能因为压力而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在化学实验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实验中的奥秘。
然而,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所欠缺。
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一些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但对于较为抽象和复杂的知识点,如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往往感到困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另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逐渐明显。
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能够举一反三,迅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反复练习。
在学习态度上,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和提问,而有些学生则较为被动,需要教师不断督促和鼓励。
二、教材分析初三上册化学教材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关键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在化学用语方面,教材详细介绍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含义,这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和交流的基础工具。
物质的构成部分,深入探讨了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实验装置的搭建等。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是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对这两种常见气体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同时了解气体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燃料及其利用章节则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不同燃料的特点和合理利用方式。
最新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策略)2022年秋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化学方程式》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实质,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定量研究和分析化学,科学有序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涵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写法,包括书写原则,书写步骤,配平方法。
4.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定量分析和研究化学,从而进行熟练计算。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方法、书写格式、计算步骤。
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4.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分为三个课题: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在初三化学中能承上启下,起枢扭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运用于一切化学反应,是自然界里普通适用的规律,是学习化学的理论依据;化学方程式是特殊的化学用语,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进行多方面计算,适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从分子、原子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质量守恒的原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原子结构的内容相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难以形成直观的表象认识。
此外,学生在物理课上虽然接触过电荷等概念,但对于原子内部粒子的带电性和电性关系等知识仍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类比推理等,将抽象的原子结构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成长和进步。
二、设计思路原子的结构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位于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
本单元共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其中“原子的结构”包含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构成,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酸碱盐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原子的结构教学不仅涉及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和数量,还包含构成原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在层次、电性、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科学思维】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离子的形成过程。
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归纳、推理等,解决化学问题。
能够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联系,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不仅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也是学生理解物质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形象的图示和严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章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材编排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初步建立起微观世界的概念框架,为后续学习化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在设计《分子和原子》的教学时,我遵循了“情境导入一新知讲授一实验探究一巩固练习一总结反思”的教学流程。
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结合实验现象和多媒体辅助手段,直观展示分子和原子的存在与性质,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子和原子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接着,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最后,通过课堂总结和反思,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培养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认识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运动性、分子间的间隔以及分子的构成等,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科学思维: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科学探究与实践: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等。
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重点重点:分子、原子的存在及其基本性质。
五、教学难点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以及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至四单元1-4单元知识点归纳提纲重难点汇总
6.制取氧气
①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用和原因
②各种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试管、长颈漏斗、分液漏
斗)
④检验及验满氧气(分为排水法和排空气法)的操作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单元
7.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8.实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作用 ③导管口一开始有气泡不能收集的原因 ④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的原因 ⑤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原因 ⑥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的原因 9.氧气不纯的原因
第一单元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蜡烛燃烧的现象及结论 3.呼入呼出气体的操作、现象与结论 4.基本实验仪器与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倾倒法、 量筒的使用、用酒精灯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
第二单元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实验现象,原理,结论,水的作用 ②误差分析:小于和大于五分之一原因 ③不能选择铁丝,硫,碳作为反应物的理由
1.过滤
第四单元
①实验用品和仪器
②一贴二低三靠的具体操作
③玻璃棒的作用
④滤液浑浊的原因
2.吸附的作用及吸附剂
3.硬水和软水的定义及检验
4.蒸馏实验
第四单元
①实验原理及主要仪器名称
②沸石的作用
③冷凝管中水流方向
④温度计的位置
5.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
①长导管的作用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
6.氢气燃烧
第四单元
2.物质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3.氧气、氮气的用途及对应性质
第二单元
4.木炭,硫,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 ①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②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差别的原因 ③实验注意事项如水的作用,火柴的作用,盘 成螺旋状的作用,缓慢伸入的作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全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全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重难点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激发探究的情趣。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学目标: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练习药品的取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教学目标: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
4. 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5.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
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6.阐述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1、 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红磷(2)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3)实验关键: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物质的分类3、 氧气(1) 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2) 化学性质: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制取氧气:制取方法: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排水法:③装置: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④验满: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气泡说明已收集满:利用向上排气法: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⑤气密性检查:连接好仪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能形成水柱,则气密性好.⑥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按物质种类) 单质化合物(按元素种类)(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答: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c)、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答:防止由于降温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4、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字母表示:A+B→AB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字母表示:AB→A+B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4、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5、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颗粒物和臭氧等.6、【重点】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用于发令枪)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应: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 2 :1 质量比:1 :8“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盛滤液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一边; 漏斗下端紧靠接滤液烧杯.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过滤两次不干净原因: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接滤液烧杯不干净.玻璃棒作用:引流.(3)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B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3、氢气 H 2(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水(排水法)(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点燃前,要验纯(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相同)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排水法:(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了解}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A 、水污染物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5、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点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第四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1、 原子的构成(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相对原子质量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3、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2、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最多的金属元素:钙)(5)、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有时表示一种物质:(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例如:H :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He:表示氦元素;氦气;一个氦原子C :表示碳元素;碳;一个碳原子Al :表示铝元素;铝;一个铝原子★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符号前是几就表示几个原子例如:3H :3个氢原子 4C :4个碳原子nFe: n 个铁原子 2Ar :2个氩原子 (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原子元素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特征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4)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一要认识它的结构,二要能从元素周期表获取相应元素的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质子3离子(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原子 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 中子(不带电)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2)、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二)离子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原子离子定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电性不带电带电荷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联系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四、化学式与化合价(一)化合价掌握元素的化合价,请注意以下几点:(1)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掌握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如:①在化合物中,通常氢显+1价;氧显-2价;②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③一些元素有变价,其化合价的确定,可以通过不变价元素按化合价规则求得.(2)使用化合价的规则是: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掌握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是在化学反应中相对稳定的原子集团,又叫做根.(4)常见的化合价.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氢一氧二为标准,看见单质即为零!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只有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二)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1.化学式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及该分子的构成.2.化学式的书写①单质化学式书写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但像氢气、氧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要在其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2;②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时,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正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0;③含有原子团的物质,可将原子团看成是一个原子来书写化学式,如氢氧化镁〔〕.(三)关于化学式的计算利用化学式可进行下列各种计算:①相对分子质量;②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③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为(四)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正价在左,负价在右1、交叉法:在元素上方标上化合价,先化简再交叉,如P为+5价,氧为-2价,交叉后为P2O52、最小公倍数法,选求出几种元素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最小公倍数求各元素的原子数.五、根据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先将要求的化合价设为X,再根据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列出方程.求得的X的值就是化合价.如求CO2中C的化合价,X*1+(-2)*2=0 求得X的值为4,则C的化合价为+4。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九年级上册教案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册教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四、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
(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
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学生:回答(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学生:愿意!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学生:水!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
2023最新-2023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人教版(优秀5篇)
2023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人教版(优秀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化学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下面是整理的2023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人教版(优秀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人教版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新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策略)2022年秋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能用简单的化学用语进行描述。
2.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3.掌握原子的构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
以及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4.帮助学生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养成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索的品质,保持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2.掌握原子的构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
以及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3.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开端,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领域的重要开始,粒子由于看不到摸不着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再加上前面所学化合物知识能提供支持的感性经验有限,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课题1:《分子和原子》,主要让学生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了解分子的性质。
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并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课题2:《原子的结构》,主要让学生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最新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策略)2022年秋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3.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利用比较、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等。
4.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课件演示(一氧化碳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去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知识,得出结论。
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5.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单元教学重难点: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掌握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3.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分析。
掌握CO2与水的反应,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与C60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和碳的化学性质。
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支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课题3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主要让学生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初步认识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主要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原理、收集方法等基础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最新适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最新适用教案课题1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讨论教学。
五、实验准备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内容1、【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
2、【新授课】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2(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阅读P3相关内容,讨论】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2024版新教材将爱护水资源和水的净化合并为一个课题,使知识整体性更强,先了解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再学习如何利用水资源。
本课时以“爱护水资源”这样一个社会课题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入手展开对水的学习,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健康、正确的生活理念。
本课时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二是保护水资源。
第一部分主要利用数据说明了水储量丰富而淡水资源短缺的事实,强化学生爱水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关注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污染的内容。
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则注意选择一些具有化学特点的实例,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污水处理及排放标准、海水淡化等内容,为教学中进一步挖掘化学的作用与价值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比较简单,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都是非学科性的,但在水的素质教育教学中却又都是题中必有之义。
将这部分内容放在第一课时,一是考虑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易为学生接受,二是这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加强了学生的爱水、护水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进一步从学科角度认识水的积极性。
另外城市的学生对缺水几乎没有切身体验,很多人对水的污染情况知之甚少,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出现。
加强学生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本课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本课时的教学可采用学生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体验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水资源及其利用》这一节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涉及化学知识,还紧密关联到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教材内容从水资源的分布、总量讲起,逐步深入到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短缺原因及水污染防治等核心问题。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为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材通过清晰的概念界定和生动的实验案例,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教材内容设计合理,逻辑性强,从定义到特征,再到实验验证,逐步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形成对化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
二、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章节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等概念。
然而,对于物质变化的深层次理解和性质的准确判断,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学习吃力,特别是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物质性质的判断等知识点。
此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因此,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并描述实验现象。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变化的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具体、生动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物质可以变化”的观念。
2.通过化学史,辩证的看待古代炼金术的功过得失,体会对化学学科建立的启蒙与推动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教学重难点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教学重难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重点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3.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1.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重点:1.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红磷的燃烧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课题2:氧气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铁丝、红磷、镁条、硫)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重点: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
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3.离子形成的实质;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课题3:元素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
单元教学重难点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重点:化学概念以及化学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氧气的性质;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教学难点:化学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学重点: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原子、分子的概念;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及化学式。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书写规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学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第九单元溶液
教学重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
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pH的意义。
教学难点:从离子观点了解什么是酸、碱;活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生活应用。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教学重点: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生活中几种常见盐的组成及用途;化肥的种类及应用;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教学重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门店销售与
服务
(接待顾客流程及要求)
一、接待顾客要求:
1、仪容仪表符合公司要求,精神饱满;
2、熟悉公司基本话术,掌握基本商品知识;
二、工作流程:
1、顾客进店时,应面带微笑招呼顾客。
“您好!欢迎光临xxxx”。
2、随时留意顾客的购物状态,当顾客表现出对商品感兴趣时,应及
时上前询问顾客需要什么帮助。
3、当顾客需要帮助的,应该面带微笑向顾客招呼,使用标准话术“叔
叔/阿姨,您好,欢迎光临xxx,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对顾客称呼要用敬语,如遇到老顾客,可称呼姓氏,如张大爷,王阿姨等。
4、如果正忙于接待顾客,另有顾客需要时,应用和缓的语气请稍等,
应该说:"请稍等,我马上回来。
"
5、服务完毕后或顾客离开时,应向顾客致谢:“谢谢您,请慢走!”
6、闭店后,如有顾客希望购药,要继续留岗服务;
三、接待用语:
1、你好,欢迎光临xxx!
2、请问需要点什么?
3、请稍等!
4、抱歉,让你久等了,这是您需要的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