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生成活动设计“山芋地瓜”
大班科学教案红薯现形记
![大班科学教案红薯现形记](https://img.taocdn.com/s3/m/37ddd0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d.png)
大班科学教案红薯现形记序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活动和实践,幼儿能够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今天的科学实践活动主题是“红薯现形记”。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将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探索和发现红薯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活动目标:1. 学会观察和描述红薯的外观特征。
2. 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 红薯(至少一颗给每个孩子)。
2. 盐水。
3. 盘子。
4. 各种绘画和写字工具。
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黑板或画纸上绘制红薯的轮廓,引导孩子们猜测这是什么植物。
教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植物?孩子们:红薯!教师:对,这是一颗红薯。
那我们今天的科学实践活动就是要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
2.观察红薯外观给每个孩子一颗红薯,让他们仔细观察红薯的外观特征,例如颜色、形状、纹路等。
教师:大家看看自己的红薯,它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纹路有什么特点?孩子们可以用绘画和写字工具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发现红薯的黑点给孩子们一杯盐水,让他们把红薯放入盐水中浸泡片刻。
然后观察红薯上是否有黑点出现。
教师:你们观察到红薯上有黑点吗?为什么红薯会有黑点呢?孩子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
4. 红薯的秘密教师将一颗红薯切开,展示给孩子们看。
教师:大家看,红薯里面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可以互相观察和讨论。
教师:红薯为什么是这个颜色的呢?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
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实践,借助手电筒等工具观察红薯的切面,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5. 红薯的生长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红薯的生长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红薯是如何生长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可以让孩子们观察红薯的芽和根系,了解红薯是通过芋头生长出来的。
6. 总结和展示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整个活动,总结他们在观察红薯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幼儿园红薯教案
![幼儿园红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4feb2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3.png)
幼儿园红薯教案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主题为红薯。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特点和营养价值,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了解红薯的形态特点及其生长过程•掌握红薯的营养价值,并能分辨红薯的味道与口感特点•提高幼儿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促进其探究意识的培养•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呈现红薯的不同形态和营养价值•引导幼儿尝试红薯的不同味道和口感,培养其感官觉察能力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红薯的生长变化过程•呈现红薯在不同地域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促进幼儿的文化交流和认知能力提升•鼓励幼儿在观察、尝试中逐渐领悟红薯的营养价值及其重要性教学准备•红薯种子或幼芽•清水和适量土壤•红薯样本、照片或视频资料•适合幼儿的图书资料及其它延伸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资料的形式,初步介绍红薯,呈现其外形和特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初步了解红薯。
2. 探究在教室内或室外为小组或单独幼儿提供种子或幼芽,引导幼儿通过种植、观察的方式,了解红薯的生长周期和变化,了解其外形特点。
3. 学习通过图书、幻灯片或者PPT,详细呈现红薯的多个方面,如生长环境、生长时间、生长特点、营养价值等等。
4. 体验为幼儿准备红薯,引导幼儿通过烹调的方式,感受红薯的味道、口感和营养特点。
5. 总结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学习,总结红薯的营养价值,了解红薯对人们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较全面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特点和营养价值,得到身心多方面的习得和体验。
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握幼儿的认知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加以发挥,提升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与应用自然科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我们的植物朋友山芋》科学健康活动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我们的植物朋友山芋》科学健康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490c71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a.png)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我们的植物朋友山芋》科学健康活动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在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中,通过开展《我们的植物朋友山芋》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认识植物的能力,同时加强幼儿的健康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通过观察山芋的生长和进食山芋的过程,了解到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幼儿关心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植物: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认识山芋这种常见的植物,并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习有关植物的基础知识:使幼儿了解植物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条件,如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3. 探索植物和人的关系:通过观察和体验,在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到植物是我们的朋友,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4. 健康饮食:通过进食山芋,让幼儿了解到山芋的营养价值,并培养他们健康饮食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材料•山芋(分成小块,供幼儿品尝)•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幼儿绘画纸•幼儿彩色铅笔或蜡笔•喷壶•水杯•盆栽植物或种子(用于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步骤一:引导幼儿观察山芋的外观特点1.教师出示山芋,让幼儿自由观察并描述山芋的外观特点,如形状、颜色、表面特征等。
2.教师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黑板或白板上,同时帮助幼儿归纳总结。
步骤二: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山芋的生长过程1.教师向幼儿展示盆栽植物或种子,并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2.教师将植物的种子或小苗分发给幼儿,让他们亲自参与植物的养护和观察。
3.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喷壶帮助幼儿浇水。
4.引导幼儿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讨论植物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条件。
步骤三:认识山芋的营养价值1.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山芋的营养价值,如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分发山芋小块给幼儿品尝,让他们亲自体验山芋的口感和味道。
3.让幼儿讨论山芋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并引导他们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步骤四:绘制山芋图画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山芋图画创作活动,提供绘画纸和彩色铅笔或蜡笔。
关于番薯大班班本课程
![关于番薯大班班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39d2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7.png)
关于番薯大班班本课程
以下是一个关于番薯大班班本课程的设计方案,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一、课程主题
探索番薯的奥秘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番薯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关注环境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认识番薯: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番薯的外观、生长环境和分布地区。
番薯的生长过程:观察番薯种子的发芽、生长和成熟过程,了解番薯的生长周期。
番薯的营养价值和用途:介绍番薯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以及番薯在食品加工和工业中的应用。
番薯的种植与收获:组织学生参与番薯的种植活动,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
番薯美食制作:让学生学习制作番薯美食,如烤番薯、番薯粥等,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四、课程实施
课堂教学:通过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番薯的相关知识。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番薯种植、收获和美食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番薯的其他方面。
五、课程评价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课程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通过以上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番薯的奥秘,提高综合素质。
幼儿园大班手工《好玩的番薯造型》
![幼儿园大班手工《好玩的番薯造型》](https://img.taocdn.com/s3/m/de7aab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b.png)
幼儿园大班手工《好玩的番薯造型》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
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
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最具形象奖若干个。
大班户外活动设计《各种各样的番薯》
![大班户外活动设计《各种各样的番薯》](https://img.taocdn.com/s3/m/2e3ef0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1.png)
大班户外活动设计《各种各样的番薯》活动名称:各种各样的番薯活动目的:1. 增加孩子们对番薯的认识和了解。
2. 激发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时间:大约两小时活动地点:户外场地或学校操场活动准备:1. 安排足够的番薯和相关材料。
2. 准备田径场或足球场等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番薯知识普及(30分钟)1. 介绍番薯的来源、种类和营养价值。
2. 使用图片和实物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种类的番薯。
3. 通过简单的问答环节测试孩子们对番薯的了解程度。
第二阶段:番薯的味道探索(30分钟)1. 将番薯切成不同形状和大小,如薯条、薯块等。
2. 给每组孩子们准备一个小炉子和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烹饪方式。
3. 孩子们可以使用调料和食材来制作独特的番薯美食。
4. 要求孩子们互相分享和品尝彼此制作的番薯美食。
第三阶段:番薯创意游戏(30分钟)1. 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给一篮子番薯。
2. 设计一系列的番薯创意游戏,例如:穿越障碍物、踢番薯赛等。
3. 按照规则进行比赛,并进行计分。
4. 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游戏策略和经验。
第四阶段:番薯艺术创作(30分钟)1. 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色彩丰富的颜料、纸张和番薯。
2. 引导孩子们用番薯制作独特的印花作品,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创意形状。
3. 让孩子们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讲解创作的灵感和思路。
第五阶段:回顾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分享他们最喜欢的部分和收获。
2. 结合孩子们的反馈总结活动的目标是否达到,并讨论如何改进。
3. 对参与活动的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吃番薯。
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孩子们一起品尝他们制作的番薯美食,并展示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增进对番薯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创造力。
大班科学教案红薯
![大班科学教案红薯](https://img.taocdn.com/s3/m/aa5695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7.png)
大班科学教案红薯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科学课,主题为红薯。
通过本教案,幼儿将学习红薯的特点、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以及红薯的食用方法。
通过实践与观察,幼儿将更好地了解红薯,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认识红薯,了解红薯的特点和形态;2. 了解红薯的生长环境,并认识红薯的生长过程;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学会观察红薯的外观特征;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红薯。
二、教学准备:1. 红薯2. 种植土和花盆3. 图片或卡片,用于展示红薯的特点和生长过程4. 刀子和碗,用于红薯制作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红薯的外观特征,通过感官观察的方式,让幼儿对红薯有初步的认识。
可以用图片或卡片展示红薯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激发探究(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红薯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可以问一些问题,如:红薯是怎么长出来的?红薯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生长?幼儿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幼儿进行讨论。
3. 探究活动(15分钟)提供红薯、种植土和花盆,让幼儿亲自实践红薯的种植过程。
引导幼儿将红薯插入土壤中,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定期浇水。
同时,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红薯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多准备一些红薯,并在合适的时间给幼儿展示红薯的生长情况。
4. 制作活动(15分钟)引导幼儿将红薯切成小块,放入碗中。
教师可以示范如何切割红薯,注意让幼儿保持安全意识。
在幼儿切割红薯的同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红薯的食用方法,如煮熟、烤熟、蒸熟等。
幼儿可以用手感受红薯的质地,味道等,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5. 总结(5分钟)通过与幼儿的讨论,总结红薯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如红薯的颜色是什么?红薯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生长?幼儿可以借助图片或卡片再次回顾红薯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幼儿能够认识红薯的特点和形态,了解红薯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红薯。
大班户外活动设计《各种各样的番薯》
![大班户外活动设计《各种各样的番薯》](https://img.taocdn.com/s3/m/764e69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5.png)
大班户外活动设计《各种各样的番薯》活动目标:1. 认识番薯的不同种类和特点。
2. 学习如何种植番薯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技巧。
3. 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1. 室外空地。
2. 番薯苗或种子。
3. 勺子和刀子。
4. 水和水桶。
5. 尺子和计量杯。
6. 活动指导手册。
活动流程:1. 热身活动(15分钟):在室外空地上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运动等,以准备孩子们参与接下来的活动。
2. 介绍番薯(10分钟):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向他们介绍番薯的不同种类和特点。
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实际的番薯样品,让孩子们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外观、颜色和形状。
3. 种植番薯(3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块土地和一些番薯苗或种子。
根据土地的状况和番薯的要求,向孩子们介绍如何种植番薯。
指导他们使用勺子在土地上挖坑,并将番薯苗或种子放入坑里,然后用土覆盖好。
提醒他们要给番薯及时浇水,并告诉他们一些常见的番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4. 番薯品尝和比较(15分钟):等待番薯长大成熟,预计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
当番薯长大后,带领孩子们对番薯进行品尝和比较。
可以将番薯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给孩子们尝试。
让他们记录下每个部分的口感和味道,并让他们讨论番薯的不同品种之间有什么区别。
5. 制作番薯小吃(30分钟):提前准备一些清洗干净的番薯和一些刀子。
让孩子们学习如何使用刀子将番薯削皮,并将其切成不同形状的块。
然后教他们如何煮熟番薯,并制作一些简单的番薯小吃,如番薯薯片或番薯泥。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切割和烹饪方法,并记录下他们喜欢的口味和食材组合。
6. 团队合作游戏(20分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番薯接力赛。
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跑到一个指定的位置,找到隐藏的番薯并将其带回起点。
最先完成任务的队伍获胜。
7. 反思和总结(10分钟):结束活动前,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
鼓励他们讲述自己播种、种植和品尝番薯的过程,并总结出他们对番薯的新认识和学到的技能。
大班红薯主题课程设计
![大班红薯主题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2f20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6.png)
大班红薯主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红薯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长过程、营养价值及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
2. 学生能够描述红薯的种植技巧,掌握简单的农业种植技术。
3. 学生能够认识红薯的各种加工形式,了解其在我国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红薯种植实践活动。
3. 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红薯相关的创意作品,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热爱农业、关爱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红薯知识,培养对家乡特产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分享、互助和尊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实践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法。
学生特点:大班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所述的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红薯基础知识:介绍红薯的起源、分类、生长习性及其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
- 教材章节:第二章《植物的多样性》- 内容列举:红薯的起源与传播、主要品种、生长周期、适应环境等。
2. 红薯种植技术:讲解红薯的种植方法、管理技巧及病虫害防治。
- 教材章节:第三章《植物的繁殖与栽培》- 内容列举:种植时间、选地整地、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3. 红薯营养价值与加工:介绍红薯的营养成分、保健作用及各种加工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食物的多样性》- 内容列举:红薯的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加工方法(如红薯干、红薯淀粉、红薯粉丝等)。
4. 红薯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红薯种植、观察生长过程,并开展创意作品制作。
幼儿园自然角案例——红薯生长记
![幼儿园自然角案例——红薯生长记](https://img.taocdn.com/s3/m/4a8e3d5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3.png)
幼儿园自然角案例——红薯生长记在幼儿的科学研究中,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角作为幼儿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应该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融合,发挥其教育价值和实效性。
因此,我针对大班幼儿的探究特点,提供了多种支持性活动,并以红薯的生长为例,尝试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幼儿的观察能力较弱,挑食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在创设自然角环境时,我引导幼儿种植红薯、照顾红薯,并观察红薯的生长变化,以此来促进孩子的发展。
通过讲述《一只红薯的故事》,我成功地激发了幼儿对红薯生长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
为了延伸探究问题,我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最终,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红薯,在自然角中进行种植,生成了专题“红薯快快长”。
在种植的过程中,幼儿们对“红薯怎样种,种在什么地方?”产生了争议,因为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想法。
我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种植,并在自然角中进行探索,从而寻找答案。
通过以上的活动,幼儿们不仅研究了红薯的生长过程,还锻炼了观察、比较、分析和记录的能力。
他们也更加了解红薯的营养价值,挑食现象也有所改善。
因此,自然角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科学研究,还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孩子们充满好奇和兴奋地尝试种植红薯,有的在土里种,有的在水里种,还有的在沙土里埋。
他们每天都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观察红薯的变化,这增强了他们的探索兴趣。
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种在XXX的红薯很快就冒出了小芽,而生长在土里的红薯一直不发芽,水里的红薯泡一段时间也烂了。
我引导幼儿讨论问题的原因,并总结照顾植物的方法和经验。
孩子们总结出,红薯泡在水里不需要太多水,要勤换水;种在土里的红薯需要按时浇水,两种生长环境都需要小朋友关心照顾。
孩子们很珍惜这次机会,小心翼翼地照顾自己的红薯,在了解如何照顾植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照料红薯的责任感。
我调整了自然角中植物的摆放,通过“红薯快快长”的小主题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巩固了孩子们的认知经验。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我们的植物朋友山芋》科学健康活动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我们的植物朋友山芋》科学健康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8e88db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3.png)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我们的植物朋友山芋》科学健康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山芋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发现周围的山芋,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亲手种植山芋,体验与植物相处的乐趣,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4.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探讨干净、绿色的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引出今天将要学习的植物——山芋。
2. 知识传授(10分钟)老师讲解山芋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让孩子们了解山芋是一种在富含养分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以及它的叶片的形态和颜色。
3. 观察与发现环节(15分钟)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出门,观察园区内是否有山芋生长。
老师指导孩子们如何观察山芋,寻找出它的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现。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简单地陈述出山芋的长相和分布情况。
4. 表现形式(10分钟)让孩子们绘制山芋,并将这些图画贴到班级的公告板上,使其他幼儿了解山芋的形态。
5. 实践教学(20分钟)每个孩子都可以用花格布制作一个装有土壤的盆,然后在盆里埋下一颗山芋种子,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地浇灌、光照,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让孩子们了解到种植一颗小树苗需要的照顾和耐心,并培养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
6. 总结环节(5分钟)让孩子们谈一谈自己的种植过程,从中得到的收获和体验。
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山芋的季节性和生命力,并向孩子们传达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1.老师要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
2.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定要自己动手,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和技能。
3.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4.班级需要有足够的土壤、山芋种子、花格布等材料和工具供应。
教学评估1.记录每个孩子在种植的过程中的表现,例如是否仔细倾听老师的指导,是否用手仔细触摸土壤和种子,是否耐心地浇灌,是否完成种植任务。
2.学生制作的画册和公告板贴画是否具备基本表现力、颜色搭配等要求。
大班生成活动设计“山芋-地瓜”
![大班生成活动设计“山芋-地瓜”](https://img.taocdn.com/s3/m/068a3172f78a6529647d53ef.png)
大班生成活动设计“山芋-地瓜”设计意图:时值金秋,正是山芋(也称番薯、地瓜)成熟的季节。
我们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对它非常熟悉,特别是我组织孩子们将上学期种在苗圃里的山芋开垦出来时,让孩子们既兴奋又失望。
原因是:葱葱茏茏的绿藤下挖出的山芋竟是又瘦又小,须根倒不少,这些让孩子们全没了成就感,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种植浇灌的山芋只有这么丁点儿大。
藉此机会,我便设计了“山芋”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和管理种植物的要点,并通过操作劳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帮助他们积累有益的相关经验,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同时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所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充分运用感官,进一步认知山芋的特征和功用。
2.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挖山芋、刨山芋皮、蒸山芋等),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能力。
3.通过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
4.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创新能力。
流程图:挖山芋(感知山芋的外部特征和生长情况)→讨论山芋的用处和吃法(进一步认知山芋的用途)→烧制山芋(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山芋造型活动(发展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活动一:挖山芋准备:(1)每个幼儿自带一种挖山芋的小工具,一只小篮子。
(2)反映山芋生长过程照片或图片。
(3)在幼儿园附近联系好一山芋地,请一农民作好讲解山芋种植管理要点和生长环节的准备。
过程:1. 谈话:上星期,我们一起把我们自己种的山芋挖起来了,你们发现我们种在苗圃中的山芋长得怎么样呀?(瘦小、茎多)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农民伯伯种的山芋地里挖山芋,好吗?让我们去看一看、比一比,谁种的山芋大?再想想为什么。
2.带领幼儿去指定的山芋地,要求幼儿妥善管理好自己的小工具。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农民伯伯种的山芋地和我们种的山芋地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猜一猜他们为什么要将平整的地挖成一垄一垄的?为什么把山芋种在垄峰上,而不种垄沟里?幼儿猜测后请老农讲解原因:山芋喜欢干燥松软的泥土,所以将地筑成垄,并把山芋种在垄峰上,若遇连续下雨,水可及时流到沟里,使垄上的泥土保持干燥松软,有利于山芋发育长大。
大班红薯优质教案及反思
![大班红薯优质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8bd91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5.png)
大班红薯优质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大班红薯优质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薯的外观特征、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资源:1. 红薯样本2. 图片或视频展示红薯的外观和生长环境3. 红薯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4. 红薯的制作材料:红薯、削皮刀、切菜板、刀具(教师操作)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红薯的样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红薯的外观特征,例如形状、颜色和纹理。
2. 与学生分享红薯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鼓励他们提问和表达对红薯的好奇心。
探究活动: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颗红薯和相关工具。
2. 学生观察红薯的外观特征,并用绘画或描述的方式记录下来。
3.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红薯的表面,感受其质地和温度。
4.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地削皮和切红薯,确保学生的安全。
5. 学生动手削皮和切红薯,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和交流。
6. 教师将红薯片烤制成红薯薯片,与学生一起品尝。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询问他们对红薯的观察和制作过程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会,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3. 教师总结红薯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案反思:1. 教师在引入环节能够更生动地展示红薯的外观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引导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
3. 在学生动手操作环节,教师需要严格把控安全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4. 教师在总结环节可以提供更多的引导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帮助大班学生全面了解红薯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案反思部分的指导和建议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山芋现形记》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山芋现形记》](https://img.taocdn.com/s3/m/5c2aa15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b.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山芋现形记》
一、教学目标
1.观察实践,掌握山芋的外观特征;
2.体验实验,探究山芋的成长过程;
3.掌握方法,学会种植山芋的基本技能;
4.培养兴趣,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二、教学准备
1.山芋
2.小锄头
3.水壶
4.盆栽土
三、教学活动
1. 导入环节
让孩子们看到一株健康的山芋植株,并带着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这是一株什么植物?
•它有什么特征?
•它怎样可以种出来?
•它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 探究山芋的成长过程
1.展示山芋的形态结构,并教授山芋的生长过程:种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让孩子们将山芋慢慢插入到盆栽土里,并将其浇水得适当;
3.每天让孩子观察山芋的成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4.辅导孩子学会如何剪去枯萎的部分,保持山芋的健康生长。
3. 学会如何种植山芋
1.先将盆栽土放进盆里;
2.再将山芋嫁接于盆栽土里;
3.按照适量放水,观察每天的成长变化。
4. 结束环节
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种出来的山芋,并分享记录下来的成长变化。
四、教学反思
本次山芋成长实验活动,通过丰富的导入和实际观察实验过程,让孩子们对山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种植山芋的基本技能;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
同时,本活动也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爱护生态环境。
美术:有趣的地瓜
![美术:有趣的地瓜](https://img.taocdn.com/s3/m/d5462a80dd88d0d233d46ac4.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地瓜
一、活动目标:
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地瓜造型。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小各一,形状各异的红薯若干,牙千,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剪刀,干净的毛巾。
.范例若干
三、活动指导:
一、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给红薯造型的兴趣。
1.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红薯不仅好吃,他还会变魔术呢想开开眼界吗?
2.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3.你们想亲自试试吗,幼儿用已经准备好的丰富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造型。
提醒孩子在用剪刀的时候注意安全。
二、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红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作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大班科学活动《山芋现形记》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山芋现形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d7962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8.png)
一、活动目标1. 了解山芋的生长环境、过程及营养价值,知道山芋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
2.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善于探索、乐于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山芋若干,盆栽山芋苗一盆,山芋叶、根、茎等实物,山芋生长过程图,水、土壤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了解常见的植物生长过程。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了解山芋的生长环境、过程及营养价值。
2. 活动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盆栽山芋苗,引导幼儿关注山芋的叶子、茎、根等特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 教师出示山芋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山芋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邀请幼儿分享对山芋的了解。
3. 教师讲解山芋的生长环境、过程及营养价值,引导幼儿了解山芋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
4. 小组讨论:邀请幼儿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让山芋生长得更好,引导幼儿提出合理建议。
5. 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种植山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山芋种植活动,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山芋的生长过程,共同记录。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设置“山芋生长记”展示区,展示幼儿种植的山芋及观察记录。
3. 课程整合:将山芋的生长过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数学(测量山芋长度)、语言(讲述山芋的生长故事)等。
六、活动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回忆山芋的生长环境、过程及营养价值。
2. 邀请幼儿观察山芋生长过程图,引导幼儿了解山芋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
3.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山芋种植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体验种植过程。
4. 小组讨论:邀请幼儿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让山芋生长得更好,引导幼儿提出合理建议。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刨红薯(3篇)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刨红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286c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3.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红薯,又称地瓜、番薯,是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之一。
红薯富含丰富的营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体验农村劳动的乐趣,我们大班决定开展一次刨红薯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薯的生长特点、营养价值及种植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联系当地农民,预约红薯种植基地。
2. 准备学生劳动工具:锄头、手套、水壶等。
3. 准备安全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资料。
四、活动过程1. 出发前,教师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强调注意事项。
2. 到达红薯种植基地后,农民伯伯向学生们介绍红薯的生长特点、种植方法等。
3. 分组进行刨红薯活动。
学生们戴上手套,拿起锄头,分工合作,挖红薯。
4. 在刨红薯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红薯的生长状态,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
5. 学生们将刨出的红薯清洗干净,体验收获的喜悦。
6. 邀请农民伯伯为大家讲解红薯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
7. 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总结交流,分享刨红薯的感受。
五、活动总结1. 学生们通过本次刨红薯活动,了解了红薯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及种植方法。
2. 在活动中,学生们体验了农村劳动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粮食,从自己做起,为节约粮食、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活动反思1. 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畏惧劳动的情绪,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交流,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4. 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2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大班科学山芋现形记教案
![大班科学山芋现形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49723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9.png)
大班科学山芋现形记教案1、大班科学山芋现形记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了解山芋的相关特征;2、通过讨论、观看图片了解山芋的不同用途;3.乐于参与探索和观察活动,在操作中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山芋人手一个、去山芋皮的工具大量2、网上收索大量山芋制品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提供幼儿人手一个山芋,观察操作(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山芋,你拿到的山芋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山芋的外表、颜色、软硬、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2)你们知道这些山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把红薯的皮剥掉,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
(幼儿自主选择一个去皮的工具,围在桌子旁边帮山芋去皮,老师注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注意保护自己的双手)二、为山芋去皮,观察山芋皮下面的特征(1)山芋的皮拨开以后有什么发现吗?(有白白的汁水流出来了,有点沾手,黏黏的)(2)山芋的肉都是一样的吗?什么地方不一样?(3)尝一尝山芋是什么味道的?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共同小结:山芋皮里面有不同的颜色,有黄的,有红的,还有紫色的,山芋吃到嘴里脆脆的、甜甜的三、探讨山芋的用处(1)山芋除了可以吃还有什么用吗?谁知道?(2)我们一起来看看山芋的其他用处吧观看山芋的其他用处图片,如:山芋藤可以当做饲料喂猪、山芋制作成粉丝、粉条、山芋制作成酒等等)四、延伸活动:探讨山芋的储藏方法农民伯伯一下子收获了那么多的山芋,一下子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烂掉,怎么办呢?知道农民伯伯如何利用地窖妥善存放红薯。
在地上挖个洞,把红薯藏在里面,这样红薯冬天就不会烂掉了。
2、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西红柿旅行记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2. 合作完成消化系统模型,并用清晰地语言进行讲述。
3.懂得保护自己的消化系统,有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4.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
大班自然教育案例红薯(2篇)
![大班自然教育案例红薯(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f2dc4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2.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对于食物的来源和生长过程越来越感兴趣。
红薯作为一种常见且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非常适合作为自然教育的素材。
通过组织大班幼儿开展红薯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知道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
2. 学习简单的种植方法,体验种植的乐趣。
3. 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 红薯若干、种植容器、土壤、肥料、浇水工具等。
2. 有关红薯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资料。
3. 自然教育相关的书籍、故事等。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出示红薯,引导幼儿观察红薯的外观特征。
2. 提问:你们知道红薯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二)探究环节1. 教师播放红薯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让孩子们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
2. 组织幼儿讨论:红薯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3. 教师总结:红薯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红薯种植实践,讲解种植步骤。
2. 幼儿分组进行种植,教师指导。
3. 观察种植过程,记录红薯生长情况。
(四)交流分享环节1. 组织幼儿分享种植心得,交流红薯生长过程中的趣事。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红薯的生长过程,强调自然环境的保护。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观红薯田,进一步了解红薯的生长环境。
2. 课后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其他农作物,观察其生长过程。
六、活动反思通过本次自然教育活动,孩子们对红薯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参与,有助于提升活动的效果。
第2篇一、案例背景红薯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的经济作物。
在我国农村,红薯种植面积广,是农民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为了让幼儿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班开展了“红薯的生长过程”这一自然教育活动。
幼儿园红薯教学设计方案
![幼儿园红薯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eb64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红薯的名称、外形特征、生长环境等。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对农作物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1. 红薯若干个,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 水果刀、砧板、小碗、勺子等。
3. 红薯种植图片、红薯生长过程视频。
4. 音乐、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红薯,引导幼儿观察红薯的外形特征,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2)幼儿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红薯的名称、生长环境等。
2. 红薯种植过程(1)播放红薯种植过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红薯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2)提问:“红薯是怎么种植的?它需要哪些条件?”(3)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红薯种植的要点。
3. 观察与操作(1)教师分发红薯块,引导幼儿用手触摸红薯,感受红薯的质地。
(2)提问:“红薯是什么味道的?”(3)幼儿品尝红薯,分享自己的感受。
4. 创意绘画(1)教师出示红薯种植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红薯的生长过程。
(2)分发绘画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红薯。
5. 总结与分享(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红薯的兴趣。
2. 评价幼儿在观察、操作、绘画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通过幼儿的分享,了解幼儿对红薯种植过程的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对农作物的兴趣。
3.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生成活动设计“山芋-地瓜”设计意图:时值金秋,正是山芋(也称番薯、地瓜)成熟的季节。
我们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对它非常熟悉,特别是我组织孩子们将上学期种在苗圃里的山芋开垦出来时,让孩子们既兴奋又失望。
原因是:葱葱茏茏的绿藤下挖出的山芋竟是又瘦又小,须根倒不少,这些让孩子们全没了成就感,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种植浇灌的山芋只有这么丁点儿大。
藉此机会,我便设计了“山芋”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和管理种植物的要点,并通过操作劳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帮助他们积累有益的相关经验,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同时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所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充分运用感官,进一步认知山芋的特征和功用。
2.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挖山芋、刨山芋皮、蒸山芋等),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能力。
3.通过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
4.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创新能力。
流程图:挖山芋(感知山芋的外部特征和生长情况)→讨论山芋的用处和吃法(进一步认知山芋的用途)→烧制山芋(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山芋造型活动(发展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活动一:挖山芋准备:(1)每个幼儿自带一种挖山芋的小工具,一只小篮子。
(2)反映山芋生长过程照片或图片。
(3)在幼儿园附近联系好一山芋地,请一农民作好讲解山芋种植管理要点和生长环节的准备。
过程:1. 谈话:上星期,我们一起把我们自己种的山芋挖起来了,你们发现我们种在苗圃中的山芋长得怎么样呀?(瘦小、茎多)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农民伯伯种的山芋地里挖山芋,好吗?让我们去看一看、比一比,谁种的山芋大?再想想为什么。
2.带领幼儿去指定的山芋地,要求幼儿妥善管理好自己的小工具。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农民伯伯种的山芋地和我们种的山芋地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猜一猜他们为什么要将平整的地挖成一垄一垄的?为什么把山芋种在垄峰上,而不种垄沟里?幼儿猜测后请老农讲解原因:山芋喜欢干燥松软的泥土,所以将地筑成垄,并把山芋种在垄峰上,若遇连续下雨,水可及时流到沟里,使垄上的泥土保持干燥松软,有利于山芋发育长大。
4.让幼儿分别用自带的小工具挖山芋,比比谁挖得多。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休息时讨论:(1)我们种的山芋与农民伯伯种的山芋有什么不一样?然后请老农讲解种植山芋的注意事项和山芋的生长过程,教师配合讲解依次出示相关图片。
(山芋发芽→育苗→将土壤耙碎筑成垄→种苗→定期浇水、施肥、锄草→定期修剪山芋藤→收获)(2)用你的小工具挖山芋累不累?用什么方法挖山芋又快又省力?请老农用钉耙一垄一垄将地掀开,让幼儿能完整地看到整株的山芋。
同时介绍垦山芋的决窍:要在地垄侧面下锄,这样山芋不易被垦破或垦断。
6. 让幼儿捡山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山芋整株呈什么样儿?象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一根藤上大约长几个山芋?7.数数篮子里共捡了几只山芋?排排大小、分分类。
8.劳动结束,回园。
活动二、讨论活动:山芋的特征及功用准备:(1)每组一筐山芋、分类用小筐(2)录像:制作粉丝的流程过程:1、每组提供一小筐山芋,让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并进行描述(可按形状和颜色来进行分类)2、教师剖开红皮、黄皮两种山芋,让幼儿再次观察山芋的肉有什么不同?(有淡红、有淡黄、有橘红等颜色,剖开面上有点点浆液渗出。
)3、讨论:山芋有什么用?(藤可喂家畜;山芋可以吃,当饲料、作鱼饵、做粉丝、粉皮,还能提炼加工成酒精和淀粉)(可以制作玩具:藤上的茎做耳环、项链,山芋可做小动物、印章等)4、观看录像:山芋的制作流程洗净山芋→放入机器碾成碎末→过滤去渣→将浆液蒸成块→冷却→放在机器里抽成条状→凉干5、山芋可以怎么吃呢?有哪些吃法?(可以生吃、切成片晒干了吃、烧甜汤山芋、烤着吃、蒸了吃、红烧着吃、煨着吃、还可与面烧糊吃。
)6、山芋怎么贮藏:一下子收获那么多山芋,时间放太久会烂,怎么办呢?(北方藏在地窖里,南方在地上挖个洞,铺上草或柴,将山芋埋在地洞里,冬天不易烂,而且又甜又细腻。
)设计意图:时值金秋,正是山芋(也称番薯、地瓜)成熟的季节。
我们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对它非常熟悉,特别是我组织孩子们将上学期种在苗圃里的山芋开垦出来时,让孩子们既兴奋又失望。
原因是:葱葱茏茏的绿藤下挖出的山芋竟是又瘦又小,须根倒不少,这些让孩子们全没了成就感,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种植浇灌的山芋只有这么丁点儿大。
藉此机会,我便设计了“山芋”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和管理种植物的要点,并通过操作劳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帮助他们积累有益的相关经验,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同时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所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充分运用感官,进一步认知山芋的特征和功用。
2.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挖山芋、刨山芋皮、蒸山芋等),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能力。
3.通过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
4.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创新能力。
流程图:挖山芋(感知山芋的外部特征和生长情况)→讨论山芋的用处和吃法(进一步认知山芋的用途)→烧制山芋(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山芋造型活动(发展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活动一:挖山芋准备:(1)每个幼儿自带一种挖山芋的小工具,一只小篮子。
(2)反映山芋生长过程照片或图片。
(3)在幼儿园附近联系好一山芋地,请一农民作好讲解山芋种植管理要点和生长环节的准备。
过程:1. 谈话:上星期,我们一起把我们自己种的山芋挖起来了,你们发现我们种在苗圃中的山芋长得怎么样呀?(瘦小、茎多)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农民伯伯种的山芋地里挖山芋,好吗?让我们去看一看、比一比,谁种的山芋大?再想想为什么。
2.带领幼儿去指定的山芋地,要求幼儿妥善管理好自己的小工具。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农民伯伯种的山芋地和我们种的山芋地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猜一猜他们为什么要将平整的地挖成一垄一垄的?为什么把山芋种在垄峰上,而不种垄沟里?幼儿猜测后请老农讲解原因:山芋喜欢干燥松软的泥土,所以将地筑成垄,并把山芋种在垄峰上,若遇连续下雨,水可及时流到沟里,使垄上的泥土保持干燥松软,有利于山芋发育长大。
4.让幼儿分别用自带的小工具挖山芋,比比谁挖得多。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休息时讨论:(1)我们种的山芋与农民伯伯种的山芋有什么不一样?然后请老农讲解种植山芋的注意事项和山芋的生长过程,教师配合讲解依次出示相关图片。
(山芋发芽→育苗→将土壤耙碎筑成垄→种苗→定期浇水、施肥、锄草→定期修剪山芋藤→收获)(2)用你的小工具挖山芋累不累?用什么方法挖山芋又快又省力?请老农用钉耙一垄一垄将地掀开,让幼儿能完整地看到整株的山芋。
同时介绍垦山芋的决窍:要在地垄侧面下锄,这样山芋不易被垦破或垦断。
6. 让幼儿捡山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山芋整株呈什么样儿?象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一根藤上大约长几个山芋?7.数数篮子里共捡了几只山芋?排排大小、分分类。
8.劳动结束,回园。
活动二、讨论活动:山芋的特征及功用准备:(1)每组一筐山芋、分类用小筐(2)录像:制作粉丝的流程过程:1、每组提供一小筐山芋,让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并进行描述(可按形状和颜色来进行分类)2、教师剖开红皮、黄皮两种山芋,让幼儿再次观察山芋的肉有什么不同?(有淡红、有淡黄、有橘红等颜色,剖开面上有点点浆液渗出。
)3、讨论:山芋有什么用?(藤可喂家畜;山芋可以吃,当饲料、作鱼饵、做粉丝、粉皮,还能提炼加工成酒精和淀粉)(可以制作玩具:藤上的茎做耳环、项链,山芋可做小动物、印章等)4、观看录像:山芋的制作流程洗净山芋→放入机器碾成碎末→过滤去渣→将浆液蒸成块→冷却→放在机器里抽成条状→凉干5、山芋可以怎么吃呢?有哪些吃法?(可以生吃、切成片晒干了吃、烧甜汤山芋、烤着吃、蒸了吃、红烧着吃、煨着吃、还可与面烧糊吃。
)6、山芋怎么贮藏:一下子收获那么多山芋,时间放太久会烂,怎么办呢?(北方藏在地窖里,南方在地上挖个洞,铺上草或柴,将山芋埋在地洞里,冬天不易烂,而且又甜又细腻。
)设计意图:时值金秋,正是山芋(也称番薯、地瓜)成熟的季节。
我们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对它非常熟悉,特别是我组织孩子们将上学期种在苗圃里的山芋开垦出来时,让孩子们既兴奋又失望。
原因是:葱葱茏茏的绿藤下挖出的山芋竟是又瘦又小,须根倒不少,这些让孩子们全没了成就感,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种植浇灌的山芋只有这么丁点儿大。
藉此机会,我便设计了“山芋”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和管理种植物的要点,并通过操作劳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帮助他们积累有益的相关经验,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同时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所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充分运用感官,进一步认知山芋的特征和功用。
2.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挖山芋、刨山芋皮、蒸山芋等),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能力。
3.通过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
4.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创新能力。
流程图:挖山芋(感知山芋的外部特征和生长情况)→讨论山芋的用处和吃法(进一步认知山芋的用途)→烧制山芋(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山芋造型活动(发展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活动一:挖山芋准备:(1)每个幼儿自带一种挖山芋的小工具,一只小篮子。
(2)反映山芋生长过程照片或图片。
(3)在幼儿园附近联系好一山芋地,请一农民作好讲解山芋种植管理要点和生长环节的准备。
过程:1. 谈话:上星期,我们一起把我们自己种的山芋挖起来了,你们发现我们种在苗圃中的山芋长得怎么样呀?(瘦小、茎多)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农民伯伯种的山芋地里挖山芋,好吗?让我们去看一看、比一比,谁种的山芋大?再想想为什么。
2.带领幼儿去指定的山芋地,要求幼儿妥善管理好自己的小工具。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农民伯伯种的山芋地和我们种的山芋地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猜一猜他们为什么要将平整的地挖成一垄一垄的?为什么把山芋种在垄峰上,而不种垄沟里?幼儿猜测后请老农讲解原因:山芋喜欢干燥松软的泥土,所以将地筑成垄,并把山芋种在垄峰上,若遇连续下雨,水可及时流到沟里,使垄上的泥土保持干燥松软,有利于山芋发育长大。
4.让幼儿分别用自带的小工具挖山芋,比比谁挖得多。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休息时讨论:(1)我们种的山芋与农民伯伯种的山芋有什么不一样?然后请老农讲解种植山芋的注意事项和山芋的生长过程,教师配合讲解依次出示相关图片。
(山芋发芽→育苗→将土壤耙碎筑成垄→种苗→定期浇水、施肥、锄草→定期修剪山芋藤→收获)(2)用你的小工具挖山芋累不累?用什么方法挖山芋又快又省力?请老农用钉耙一垄一垄将地掀开,让幼儿能完整地看到整株的山芋。
同时介绍垦山芋的决窍:要在地垄侧面下锄,这样山芋不易被垦破或垦断。
6. 让幼儿捡山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山芋整株呈什么样儿?象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一根藤上大约长几个山芋?7.数数篮子里共捡了几只山芋?排排大小、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