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和他的家人在一个小镇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家乡和祖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开始对家庭、家乡和祖国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故事和情境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情比较深厚,容易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庭、家乡和祖国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家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庭、家乡和祖国的重要性。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深化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理解,培养家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化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理解,培养家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情感引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情感引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例如,提问:“你们最喜欢的家庭成员是谁?为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课件,引导学生跟随故事情节,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重要性。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学会用“家”来形容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引导孩子们关注身边的家庭环境。
2.理解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家庭温暖和和谐。
3.培养孩子们感恩家庭的情感,增强孩子们热爱家的意识。
4.学会用团结、友爱、互助等美德来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导孩子们树立合作、理解、体谅的观念。
二、教学环节1. 情境热身说“我的家在这里”,引导孩子们以图片、声音、五官、语言等多项方式表述自己家的位置和特点,感受家的温馨和幸福。
2. 观看视频观看《家在哪里》的视频,让孩子们通过视频中的场景,体会到人与家的情感联系。
3. 听故事让孩子们聆听《互帮互助的家》,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关系,营造温馨团结的家庭氛围。
4. 分组互动让孩子们按照小组,互相分享自己家庭的特点、互帮互助的场景等,感受到家庭美满和温馨。
5. 合唱歌曲教唱《家的温暖》,引导孩子们通过歌曲,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三、教学方式情境热身、观看视频、听故事、分组互动、合唱歌曲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在亲子互动、语言表述、课外阅读等方面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评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家的概念,能否用词语来表达家的位置和特点;检查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理解情况,是否掌握了团结、友爱、互助等美德的内涵。
五、延伸拓展1.家庭共建:开展“我的家庭”主题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在家庭微信群中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共同规划家庭目标和家庭责任。
2.家教启蒙:指导家长通过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言辞,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温馨团结的家庭氛围。
3.探究家庭文化:鼓励学生通过采访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长辈,探究家庭各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做为课外阅读,为学生打开一个了解更广泛人文历史文化的窗口。
2020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共两套说课稿】
2020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
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不熟悉。
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感受社会进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目标:1.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2.有为居住地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居住地的公共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 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对自己家庭成员、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的认知和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培养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对家庭成员有基本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家庭责任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家庭,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家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
2.教学难点: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家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家庭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对家庭的热爱。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及相处方式。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方式,分享自己的感悟。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家庭责任感和关爱家人的重要性。
6.实践活动:让学生绘制家庭树,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祝福,增进亲情意识。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我是谁、我的家在哪里、我爱我家。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家庭观念,他们对家庭有深厚的感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认识较为片面,只关注家庭的物质生活,忽视家庭的精神生活。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的分工和责任不够了解,缺乏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庭,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
3.引导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庭,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以及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情感。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
2.准备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家庭?家庭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
3.操练(10分钟)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三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五课《5我的家在这里》
分担家务
邻里之间应该分担家务,共同 维护居住环境卫生和整洁。
邻里活动
01
02
03
组织聚会
邻里之间可以组织聚会,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 谊,增强社区凝聚力。
参加社区义工
邻里之间可以参加社区义 工,为社区提供服务和支 持,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
维护社区公共设施
邻里之间应该共同维护社 区公共设施,如电梯、公 共照明等,以确保大家的 生活便利和安全。
家乡发展
经济状况
简要介绍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 ,如主要产业、GDP等。
教育事业
介绍家乡的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划 ,如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等。
医疗卫生
介绍家乡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医疗资 源,以及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方面取 得的成就。
家乡骄傲
历史名人
介绍家乡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以及他们对家乡和全国的影响
。
自然景观
让学生了解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父母要照顾孩子、做家务等。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介绍
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 关系等。
亲子沟通
教育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并能够主动与 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介绍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观察社区、了解社区,增强学生对社 区的感性认识。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 能力。
02
家庭篇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介绍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庭中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成员, 并能够简单介绍他们的职业、爱好等特点。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三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五课《5我的家在这里》
是否学会了如何与邻居友好相 处并互相关心?
是否更加懂得尊重和关心家庭 成员,承担自己的责任?
是否更加珍惜学校和班级的集 体生活,并乐于参与其中?
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思考与建议
对家庭
建议家长加强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关心,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幸福感。同时,孩子也应 该主动承担家务和学习的责任。
对学校
建议学校多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之间 的友谊。同时,老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进展,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 径之一。家长通过言传身教, 向孩子传授家庭观念、价值观
和文化传统。
社会活动
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社区庆典 、传统节庆等,可以让人们更好 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增强对 家的认同感。
媒体传播
媒体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书籍、影视作品、网络等渠 道,可以传播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 观,影响更多人。
他们通常负责照顾家庭中的下一代 ,提供经验和智慧。
其他亲戚
如叔叔、阿姨、堂兄弟姐妹等,他 们也是家庭的一部分,为家庭带来 更多的欢乐和支持。
家庭关系的特点
亲密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亲情关系,他们 相互关心、尊重和支持。
责任共担
家庭成员之间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为家庭 的幸福和繁荣贡献力量。
长期相伴
慰藉和庇护。
社会基础
家是社会的基础单元,家庭和 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至关重要。家的文化传 承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强
社区凝聚力。
文化认同
家的文化传承有助于人们对自 己文化的认同和自尊心。在这 个过程中,家庭成员不仅继承 了传统文化,还将其传递给下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教案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的家在这里(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社区生活是培养儿童公民意识的重要领域。
关注和参与社区公共生活是儿童形成公民意识的重要实践。
三年级的儿童已有初步的社区生活经验,对社区的人、事、物较为熟识,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情感认同。
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社会性学习,学生并不清楚社区生活的运作和管理方式,不太了解社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社区生活意识和为社区服务的意识淡薄。
因此,本册书根据“社区与家乡”这个学习主题设计了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主要包括从地理位置,从空间中的人、物、事的角度了解社区和家乡,引导学生为社区和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的家在这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由两个板块组成,分别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我能做点什么”。
前者先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后者再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两者有先后逻辑关系。
本节课我围绕后者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公民的责任意识。
由于此课是为微课推送,师生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我把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的学习形式转化为学生和家长的配合学习,主要以案例引导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导学生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发现居住地中有待改进的地方,能想办法解决,让居住地更美好。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自己的安全有效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并且能用的自己方式,参与当下社区的防疫工作,为社区安全出一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主人翁意识,能积极参与社区生活,有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针对居住地需要改进的地方,寻求改进方法。
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教学难点:增强责任感,做社区小主人。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5我的家在这里教学内容: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
2.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花亭湖》视频及相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图片。
2、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儿歌: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2、我们的家在哪里呢?大家都知道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学习:我的家在这里3、齐读课题:我的家在这里二、自主探索,说说《我的家在这里》1、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28页,结合课本插图自由地读一读。
2、大家也学着课本中的小朋友一样说说:我的家在这里3、(指名回答)请在太湖县地图中找出自家的大致位置,(课件)我们都知道了我家在哪里,那你们想从哪些方面再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旅游景点、家乡的人、家乡的民风民俗、家乡的美食)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家乡的景,家乡的人,你知道家乡太湖有哪些景点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亭湖,请欣赏:(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花亭湖》的视频。
(背景音乐《美美花亭湖》)(2)大家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3)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点?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一)、家乡景色美如画1.、启发谈话:随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太湖县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想到我们的家乡太湖来游玩。
今天我们就当当小导游,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介绍给他们好吗?2、活动: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5.我的家在这里(区一等奖)
一、基本信息
学校
合肥市和平小学花冲分校
课名
《我的家在这里》
教师姓名
吴凡蕾
学科(版本)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章节
第二单元
学时
第2课时
年级
三年级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所在社区,熟悉社区,加深对社区的认同与喜爱之情。
2、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3、树立主人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参与社区建设。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所在社区,熟悉社区,加深对社区的认同与喜爱之情。
难点:树立主人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参与社区建设。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上节课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去了解自己的社区,说说看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
2、如果你是社居委主任,你会策划什么样的社区活动来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呢请四人一小组完成社区活动策划书。
3、汇报策划
1、听故事,悟情感。
2小组合作制作活动策划
3、代表汇报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社区居民之间美好的感情,并通过设计活动的方式增进居民剪得情谊,明白社区是一个大家庭。
2、总结归纳评选标准:卫生环境、安全规范、配套设施、社区活动等方面。
说评选标准
建立美丽社区的意识和形象。
活动二:小小监督员
1、对照大家刚才提出的要求,想一想你的社区符合“美丽社区”的标准吗那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呢请当小小监督员,说说你日常生活中的发现。(指生说)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
2.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填塞欢乐,培养学生关心心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风趣的地方。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及生活的地方的。
教学难点: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填塞欢乐,培养学生关心心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观察生活的地方(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和便当的生活设施)。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出示课件:人们喜悦生活的图片)说一说自己看见图片的感受。
活动一:我的家乡喜悦多1.出示田园风光、袅袅炊烟农村图片。
(XXX家)我的家,在乡下,荷塘里,养鱼虾。
前庭白鹅叫嘎嘎,后院搭棚种丝瓜。
2.出示高楼耸立、灯火光辉城市图片。
(XXX家)小区里,高楼多;高楼旁,绿树多;绿树上,鸟儿多;鸟儿乐,歌声多;歌声里,美满多。
问:说一说你们更喜欢哪个学生的家,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小结:有的同学更喜欢XXX的家,有些同学更愿意去XXX家做客,他们的家乡虽然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虽然地方例外。
4.但他们生活得都非常喜悦。
二、合作研究,体验生活活动二:请到我家来做客1.教师:(出示课件XXX和XXX的家)看呀,XXX和XXX 他们来欢迎你们了。
你们要仔细听,不然找不到他们的家哦。
XXX:我的家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刘村,欢送你们来我家做客!XXX:我家住在荣博佳苑小区,请到我家来玩吧。
2.教师: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家吗?(学生交流)为什么我们能找到XXX的家,却找不到XXX的家?(学生讨论)3.教师小结:XXX在说的时候,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对,他说清晰了自己住的哪个市、哪个区以及哪个村。
(出示课件)你们邀请别人到你家时也要从大到小的说出自己住的地方,这样别人才会很快找到。
4.教师:请同学们替XXX想想应该怎样描述,才能说让别人找到他的家?(指名回答)说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别人更便当的找到自己家的位置?5.(课件展示多见的标志性修建图:如广场、学校、书店、农贸市场、医院……)你家邻近有这些标志性修建物吗?它们分别在你家的哪个偏向?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标志性建筑物的特征。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及名师点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实录及反思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
2.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居住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去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课学生所在学校地处政府所在地附近,城市化进程较快,所有学生均在学校周边小区居住。
据课前了解,学生对自己居住小区具体位置、规模、所属街道社区等基本情况了解较少,对小区、街道的历史沿革基本一无所知。
与之相比,对自己小区中的物、人的直观印象感知却比较丰富。
本班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热情较高,但因为年龄原因,资料收集、整理和表述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教学过程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师:同学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来上学,老师还不知道你们的家在哪里,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里?生1:我家住在明月花园。
生2:我家住在天景山小区。
师:(出示小区大门照片)你们认识这个小区吗?这是顾老师的家。
大家看顾老师的家住在二十一世纪花园,地址在江宁东山上元大街,坐落在河定桥头,财政局大楼旁边。
二十一世纪花园归东山街道外港社区管辖。
小区一共有三十多栋楼。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小区内部是什么样。
(出示小区内部照片)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我了解到老师家住在二十一世纪花园,地址在东山上元大街。
师:对,这是小区的名字和地址。
生:我了解到小区位于河定桥和财政局旁边。
师:是的,这是小区周边主要的建筑或是场所。
有的时候我们说地址,比如哪条路、多少号,别人还是不清楚位置在哪里。
这时,我们就可以再说说区周边人流量比较大的建筑或是场所,这样,别人就能更好地明白具体的位置。
师: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了解到老师住的小区有三十多栋楼,小区挺漂亮的。
师:你怎么知道老师住的小区挺漂亮的。
生:我看了您拍的照片,觉得挺漂亮的。
师:是啊,用数字告诉别人小区的楼房数量,可以让别人大致了解小区的规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情感与态度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教师指定学生描述自己的家。
师: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
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师:我想再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师: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村志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个名字吗?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的具体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
】活动二:我想说师: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全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
即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人们还是到井边来,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村人的心,那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初步了解居委会和村委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马兰谣》
2、提问:小鸟的家,在哪里?小鱼的家,在哪里?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思考。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1、小镜头:你的家,在哪里呢?你能用镜头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家吗?
(1)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3)在叔叔阿姨的帮助下,开展了一个小老师辅导班,让年纪大的孩子给年纪小的孩子辅导作业。
9、提问:打造美丽社区,你可以增添怎样的光彩呢?想一想,说一说,看看你有什么好主意。
10、社区改造大行动:请你“我能做点什么”和“我是社区小主人”两个环节中想到的好点子中,选取你认为可行的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对社区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吧!
思考、归纳。
展示图片或描述。
抢答。
思考、讨论。
思考。
通过视频引出问题思考,怎样的社区才算是全国最美社区呢?通过讨论对全国最美社区的标准进行确定,然后对比自己的社区,找不足。找出不足以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要怎样才能改进这些不足。
我们参与社区建设,不仅是可以改进自己的社区,还可以为自己的社区锦上添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社区变得更好。
(2)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房。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2、我的快乐基地: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快乐基地,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呢?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1)我最喜欢村后的小树林,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看蚂蚁、捉迷藏。
(2)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
2、学生思考回答,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功能,认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家庭的态度,增强学生家庭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我的家在这里》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定义和组成,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理解和尊重。
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询问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家庭的重要性。
2.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家庭的特点和成员。
3. 感受家庭的温暖播放相关视频素材,展示家庭之间的亲情、关爱和温暖的场景。
让学生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4. 学习课文让学生课前预习《我的家在这里》这篇课文,并提问学生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定义和成员间的关系。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自己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呈现。
6. 讨论分享每个小组呈现完毕后,全班进行讨论,了解不同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多样性。
7. 思考问题老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如: - 家人之间该如何相互理解和尊重? - 家人之间应该如何表达爱和关心? - 你在家中承担什么角色?8. 情感体验通过小组活动或个人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爱和感激。
9. 课堂总结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家庭的态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情境导入,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理解家庭这一主题,提升了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悟。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评价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来进行评价,总结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2《我的家在这里》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2《我的家在这里》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家庭、学校和社区,认识到自己与这些环境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家庭、学校和社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责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例和活动,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家庭、学校和社区,认识到自己与这些环境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学校和社区,增强归属感。
3.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责任,培养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关系,培养归属感和责任感。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责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课程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2.教学辅助材料:PPT、图片、视频等。
3.实践活动材料:调查表、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自己与这些环境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呈现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了解,以及自己在这些环境中的责任。
4.巩固(5分钟)通过回答问题、卡片游戏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认识,培养归属感。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5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懂得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关爱和尊重家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家庭背景知识,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此外,学生的个性、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家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合作,培养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
4.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懂得遵守家庭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家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增进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模拟:学生进行家庭场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及试题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 我的家在这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教学难点: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学会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了解自己居住的环境,可以收集居住地的照片,找一找村委会或居委会和小区物业,了解村名或社区名的由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帮动物找家(1)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鸟、青蛙、小鸭子、小蜜蜂等,说一说它们的家在哪里?(2)根据学生的汇报,给这些不动物找家。
2.师:小动物们都有家,孩子们,你们有家吗?你们的家又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家。
3.揭示课题:5.我的家在这里二、新知探究活动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我的家在这里1.利用课本28页的孩子们的农村的家和小区的家的介绍方法,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居住的地方。
(1)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2)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房。
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2.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个地方的村庄还是在小区?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或者特色的风景?(1)学生在小组内介绍。
(2)让准备充分,又介绍清楚的同学在全班作介绍。
准备了图片的同学,可以将图片投影到课件上介绍,这样更清晰。
3.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你们都很爱你的家。
那你对你的家及家里的人和事又都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家里的人和事1.师: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独特的地方和迷人的风景,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吗?(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家的周围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2)选择介绍得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2.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展示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和美丽。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能向别人简单地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关心、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能向他人简单、清楚地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能了解自己住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说到家乡你能想到什么?先看看老师带来的图片,看完之后你能说说自己的家乡吗?学生:观看图片后,畅所欲言。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我在这里长大老师: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学生:交流回答。
例如: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例如:我们小区有四十多栋楼房。
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老师:在你生活的地方,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回答。
例如:我最喜欢村后的小竹林,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看蚂蚁、捉迷藏。
例如: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
例如:奶奶经常给我讲家乡的传说。
例如:我常看到保洁阿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在小区里维护环境卫生。
例如:我知道电工师傅会更换掉小区里不亮的灯泡。
老师:你知道居委会、村委会、小区物业在哪里吗?它们都负责什么?除此之外,你还熟悉这里的什么人和事呢?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老师: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为什么我们村叫王家村呢?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你居住的村庄或社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在班里模拟表演。
如果你是村委会主任或居委会主任,你想为村里或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既熟悉, 又不熟悉 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 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 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 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 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 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感受社会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 利。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 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 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4.欣赏多彩社区活动。通过展示社区的丰富活动,唤起
学生对作为社区一员的幸福感。(板书:热爱)
小结:今天巧巧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了自己居住的地
方,欣赏到了我们居住地的美好环境,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幸
福与快乐。老师希望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关注我们社
区,成为社区生活的小达人!
板书设计 :
第五课 我的家在这里
4.听到自己的社区就起立,跟自己的社区的小居民打个 招呼吧!同一个社区的小居民们都坐到一起来。
小结:我们熟悉这里,热爱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
迹,这里有我的欢声笑语。
活动二:我的快乐基地 出示任务: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地 方吧?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呢?说出来和大家交 流一下吧!(板贴:喜欢)
第五课 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 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 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 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 尽责的意识。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 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 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 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 的责任感。
小结: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 有我们的欢声笑语。这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这里的人们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帮助。我们热爱这里 的一草一木,我们喜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活动四:我的探秘发布会
1.尽管我们熟悉这里,但也有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1)你居住的村庄或社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这个名
1.呈现教材29页第一二幅图,说一说喜爱居住地的原 因。
2.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喜欢居住地的理由。
3.学生发言:我喜欢这里的⋯⋯教师梳理归类(景, 物) 回顾自己在这里的足迹和快乐时刻。
活动三:我爱这里人和事 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你还熟悉你生活的地方的哪些人和事呢?
出示任务:你知道社区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吗?
教学时数 :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社区,熟悉社区加深对社区的认同与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社区调查的方法加深对社区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对自己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喜爱感。
教学重点:
认识社区,熟悉社区。
教学难点:
认识社区,熟悉社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调查问卷。
字的来历吗?
(2)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
(3)我们的社区是由谁来管理的呢?如果发生了事关 大家利益的需要解决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2.随机采访,课前小调查。
3.小活动:我当村委会(居委会)主任
(1)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在班里模拟 表演。
(2)如果你是村委会主任或居委会主任,你想为村里 或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
学情分析: 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 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 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 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 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既熟悉, 又不熟悉 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 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 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 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 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 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感受社会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 利。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 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 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2.学生准备:完成问卷调查(学生收集有关居住地的基 本情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欣赏小红的家,朗读儿歌。
2.不论你居住在城市的小区、街道,还是乡村中,大家 共同生活、彼此联系,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家”。小 朋友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 乐。
二、我在这里长大 活动一:居住地大探秘
1.介绍新的朋友(巧巧)。巧巧刚搬了新家,我们就跟
随她来个 “居住地大探秘” ,看她家住哪里, 那里都有什么?
2.出示课件, 学生熟悉居住地。 (有居住地名称、 位置、 门牌单元号、空间环境及明显设施)让学生找一找,
认一认。(板书:熟悉)
3.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家住在哪儿呢?(除了巧巧介绍的 这些方面,你还可以补充不一样的)。
熟悉
喜欢
热爱
教学反思:
第五课 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 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 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 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 尽责的意识。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 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 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 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
1.抢答游戏:比一比,谁更熟悉
(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
(2)你生活的地方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
(3)你生活的地方的卫生谁来打扫?
(4)你生活的地方的电梯谁来维修?
(5)你生活的地方的⋯⋯谁来⋯⋯?
2.为他们点赞。小区还有哪些人和事让你印象深刻?引 导学生去发现社区的保安、 车棚的管理人员、 社区的清洁工、为民服务点的阿姨,商店的大妈、修车的叔叔⋯⋯正是因为他们的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