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合集下载

自主探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性学习

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活动。

它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而开放的课堂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

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交流和探究的时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释放,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

三、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切不可越俎代庖,要让学生完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并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

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

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和传授,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要帮助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首先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和实践的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到自信和愉快,从而更愿意去主动学习。

2.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提出问题、探索未知领域、尝试新事物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孩子明白,知识是无穷尽的,只有不断地去追问、去思考、去实践,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

3. 提供资源和指导在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资源包括书籍、网络、实验器材等,指导则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迷茫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注意给予适当的自由度,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帮助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会逐渐培养起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合作精神除了独立思考能力外,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

因此,在帮助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让孩子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并懂得如何与他人协作共赢。

结语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创造探究环境:教师应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提问、探索和发现。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愿意冒险尝试,不怕失败,因为他们知道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

设计有趣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设计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

提供必要的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如教材、网络、实验器材等,以便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鼓励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学生需要独自完成所有任务。

相反,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教授探究方法: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外,教师还应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这些方法将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加有效和高效。

及时反馈和评价: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他们的表现如何,以及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的反馈和评价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进行自主探究。

总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设计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源,鼓励合作学习,教授探究方法,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通过这些努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普遍被认为枯燥乏味但又不可或缺的学科。

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觉得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

我们相信,通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自主探究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独立求解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数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学科,而问题的提出是学习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思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项目或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来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实践探究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思考和实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去探索并理解一个特定的概念或知识点。

引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然而,现如今的教育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具体步骤:1. 确定学习目标和问题:在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并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学生需要在探究中去回答这个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2. 提供引导性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思考的起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与学习目标相关,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和解决途径。

3. 提供资源和材料:为了支持学生的探究,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材料。

这些资源可以是书籍、网站、实验设备等,使学生能够获取到必要的信息和工具。

4. 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取得进展。

5. 让学生分享和总结: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后,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展示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这不仅能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还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6. 深化和拓展: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或者附加任务,让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

7. 总结和评估:最后,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总结和评估整个探究过程。

这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促进他们的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结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我们可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时,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知识,更是通过思考和实践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成长、发展和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形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更可以在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实验室、工作室等资源,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新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足够的信息和知识。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教师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还要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在合作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从而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实践任务。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要注重评价和反思。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过程中,评价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反思学习过程,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何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

如何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

如何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而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1. 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的第一步。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和老师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鼓励、支持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更愿意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2. 激发兴趣点激发孩子的兴趣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探究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个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和探索。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

3. 提供资源和指导在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过程中,提供资源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料、实践机会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独立学习活动。

同时,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

4. 鼓励尝试与失败在探究过程中,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会孩子接受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勇敢面对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在失败后不气馁,继续前行。

只有通过不断尝试与失败,才能真正成长并取得进步。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探究的重要一环。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推理的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独立见解。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

6.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在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解决问题能力包括问题意识、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等方面,是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情境模拟、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方法和策略。

一、设立启发性问题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设立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以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启发性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教授科学实验时,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什么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实验的可变因素和控制变量的方法。

二、提供资源和实践机会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应提供相关资源和实践机会。

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互联网资料等,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

实践机会可以是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并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历史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三、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想法,并共同解决问题。

在教案中,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究一件历史事件的不同角度,并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提供引导和反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适时的引导和反馈。

引导可以是提供提示、解答疑惑或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馈可以是对学生答案的评价或指导学生改进的建议。

在教案中,可以设置反馈环节,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思考,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五、培养批判性思维自主探究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即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案中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

例如,在教授文学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总结在教案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王新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要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用最浓的情来导入新课,形成问题。

问题可以由老师在情境中提出,亦可由学生提出。

提出的问题要直击思维的燃点,不要跑偏而远离课题。

这样不仅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因情景的巧妙渲染,激发起了学习热情,引发了学习兴趣,同时认知系统也随之开始运转。

二、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探究氛围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他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学习,。

这样,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1、提供情境,培养情感教学中只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只有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供合作交流的话题,活跃课堂真实的交流气氛,才能启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因为创设了适时的合作契机,人人有兴致,使操作和思考建立在合作之中,合作使思维深层化,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了,学习者能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

可见,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能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觉地去合作。

2.生生互动,提倡合作探究。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

”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

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

中学语文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中学语文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中学语文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在合作中学习。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形式与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不仅互为一体,还互为促进。

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一、交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动参与者,不是被动接受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读书,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积极进行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阅读的时候仔细考虑,将自己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地方划下来,然后让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自己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最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这样在极具个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阅读、思考、讨论、评价。

而教师则要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促进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恰当教学方法,设置悬念和问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展现个性,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或新异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村居》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诗句,仔细观察书中的插图,联系课下的注释,自已理解诗意。

然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充当画家、翻译家。

让小画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幅优美的简笔画,让翻译家根据画面描绘诗中所体现的意境,然后,再推荐汇报结果。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三 、 养 学 生 探 究 学 习的 能 力 培
学生 已经懂 的教师不讲 ,学生通过 自己读 书思考 能学会 的教 师不讲 ,学生通过 伙伴 合作学 习能解决 的
教 师不讲 , 重要 的问题教 师有意不讲清 楚 , 设计 教学环
节让学生 自己去搞清楚 。
2给 时 间 学 .

节课 要给 学生一半 以上 的时 间去读 、去思 、 去
创造融洽 的教学气氛 , 鼓励学生 在课 堂 中大胆 “ 质 疑问难 ” 追根 问底 ” “ 出心裁 ” 思考 问题是很 重 “ 和 别 地
要 的。 1 立 学 生解 决 问题 的 信 心 . 树
教师要创造和谐 的学习环境 , 实施 民主化 教学 , 让 学生在充足 的学 习时间里愉悦地学 习 ,我们就要尽 量 给 予 学 生 学 习 内容 的选 择 权 , 习 方 法 的 自主权 , 习 学 学
学 生只有对解决 问题充满信 心 ,才能使 自己在探 究 过程 中不论成 功或是失败 ,都 能精神振奋 ,勇往直
结果的评价权 。教学 中要 时刻注意 , 对学生 的创 见 , 要
充 分 鼓 励 ; 学 生 的 意见 , 尊 重 理 解 ; 学 生 的误 解 , 对 要 对
前, 不断克服探究 的障碍 , 取得探究 的最后成功 。可 让 学生积 累探究成功 的体验 。建立 良好 的师生关系 , 学 对
质 和积 极 的学 习态 度 。 1 重 点 学 . 抓
如 《 曲大舞 台》 合性学 习过程 中 , 戏 综 让学 生分 五
个小组进行戏曲知识问答 。活动前让学生分组到乡镇 、 学校 图书馆 ( ) 室 摘录戏 曲方 面的知识 ( 曲的概 念 , 戏 戏 曲的特点 , 曲的种类 等等 )到 电脑 房 、 戏 , 网吧等地方 上 网之后将获得 的知识相互传递 , 实现资源共享 , 然后进 行知识问答 , 最后进行活动评价与总结。这种互 学互 补 的学 习氛围 , 学 生提供 了安 全的 、 洽的 、 给 融 自由 的 环 境, 为他们积极 的思维活动创造 了条件。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感到困难和枯燥。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在黑板上讲解数学知识,学生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而这种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使他们难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教师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一些启发式的讨论和探究型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让学生观察一些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讨并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有趣的图形或者数列,鼓励他们尝试总结规律,找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总结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这种情景化的问题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实际生活中的购物、旅行、运动等情境下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动式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教师可以结合数字化技术,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数学课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教师在进行自主探究式的数学教学时,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态度和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搜索和筛选学习资源、如何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等等。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和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自主、深入地探究知识、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学生自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思考、独立探究。

这需要教师倾听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通过教室布置、板书设计、教具使用、教学语言等各个方面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生命的活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性活动。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自由调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这包括书籍、影视资料、实物、网络资源等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这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新。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学习活动:1.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开展探究性学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实地探究实地探究是一种通过到实地考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深度探究知识、发现规律、形成体验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场景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思考和行动,深入探究知识和问题的学习活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准确把握学习规律,精心设计探究程序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更多的是沿着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轨迹,进行科学探究的模拟活动,通过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基本程序,不能完全套用科学探究的程序;需要在科学探究程序的基础上,研究要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2.呈现问题,启发诱导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自主探究,设疑质疑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设疑质疑。

4.合作探究,解惑释疑通常同桌或四人异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学习,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5.分层练习,内化知识精心设计练习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自主解题并自觉检验,鼓励发散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要特别关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关注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方面,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一、启发性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以达到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启发性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实验等。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项目学习法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它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和设计课题,并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达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自主决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来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基于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方式,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达到知识的共同建构和分享。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相互讨论和解释概念,互相批评和评价,最终达到共同学习和成长的目的。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

四、探究性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它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实验和总结,以达到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问题,积极参与实际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构建和理解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结起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启发性教学法、项目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性学习法。

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保持耐心地回答他们的疑问。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他们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2. 提供合适的挑战: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或活动,帮助学生展现他们的潜力,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 赞扬和认可: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了肯定。

这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问题导向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和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 探究性学习: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但不干预学生的探索过程,让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者。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多媒体技术和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以下是一些可供教师参考和利用的资源:1. 图像和视频: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来展示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2. 模拟软件和虚拟实验:通过使用模拟软件和虚拟实验平台,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和模拟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可以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展示有趣的实验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授光学原理时,可以先通过一个有趣的光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引导他们自主进行观察和分析。

其次,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工具是引导他们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同时,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培养他们获取信息、整理知识的能力。

另外,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任务也是关键。

任务要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例如,在教学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个任务:通过观察不同种群的某个特征,探究这个特征是如何逐渐演化的。

学生可以根据这个任务,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观察、实验,并通过分析数据和比较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相互启发、互相交流,并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促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一个探究任务,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出更多的思考和创意。

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时需要担当起辅导和引导的角色。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迷茫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但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探索多样性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的有效引导,学生可以在教学中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引导者。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作者:陈丽梅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0期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

1.提供生活素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它处处存在着大量的有价值的数学现象。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捕捉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最终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教学打折的数学应用题时,老师先出示3条广告:A商场“满100元送30元”;B超市“全场7折”;C百货大楼“全场5折起”。

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假如林阿姨想买一件140元的外套,应到哪家商店去买比较合算呢?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有的说:“到百货大楼去买,因为打5折,这外套只需70元。

”有的说:“还是到超市去买,全场7折,只需98元,可以便宜42元。

”有的说:“我的意见是最好先看看商品的质量,如果品牌一样,百货大楼是7折以下就买,如果是7折以上就到超市去买。

”……学生纷纷提出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前,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希望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

2.提供合适的资源和材料: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材料,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这些资源可以是书籍、幻灯片、互联网资源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3.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将学生组织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目标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有效地合作和探究。

4.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尽管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教师仍然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为他们提供反馈和建议。

5.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现出自主学习的行为。

比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资源、制定学习计划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一些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能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

6.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的良好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合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写作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合作,并解决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7.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他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发表时间:2010-06-22T10:30:47.483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向小艳
[导读]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而开放的课堂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
向小艳重庆市开县镇安镇中心小学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活动。

它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数学教学的经验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上课开始,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悟空找来一个大西瓜,师傅说:“这个西瓜,悟空吃 1/3,八戒肚子大,吃 1/2,其余.”八戒一听急了,说:“猴哥分到比我多,不公平。

”同学们,你们认为八戒说得对吗?学生听完故事后,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都急于想知道答案。

这一案例,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一心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疑激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而开放的课堂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

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提问:如果给你一个长方体盒子,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表面积吗?学生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

生 1:因为长方体表面积就是 6个长方形的面积,要求面积就必须知道长和宽,所以我想先量出每一面的长和宽。

生 2:先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把它记下来,再算出每一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 3:我想用刚才的展开图来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师:请每个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计算出自己盒子的表面积。

各小组动手操作,计算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整个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交流和探究的时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释放,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

三、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切不可越俎代庖,要让学生完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并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通过观察和手摸的不同感觉,分别介绍面、棱和顶点,再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得出长方体有 12条棱,分成 3组,相对的 4条棱棱长相等。

此小节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新世纪数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挑战,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