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 族 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 化的摇篮 、海岱民族 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江汉民族 苗蛮集 团,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 头,
二、奴隶制文化 ──传统文化的雏型期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 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 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 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 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 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理为本的天人 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 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 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 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 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开 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 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从鸦 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 统文化既受到严重冲击,又 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化 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 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的特 征,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进入奴隶社会的商(ZHOU),宗教唯 心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萌发,殷商奴隶主利用 和改造原始宗教,(ZHOU)代以德 损益天 命,论证君权神授 ,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作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 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易经用 - - 爻和 - 爻表示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 证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春秋战国 即先秦 时期,产生了强烈的 人文意识,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 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 观,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课件)
民族 关系
文明 特征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 民族的人文初祖。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 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 不断交流、融洽,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时空定位
思维构建
重点回顾
拓展延伸
素养提升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项目 元谋人 郧县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时间 距今约 距今约110 距今约100
170万年 万-80万年 万-50万年
距今约70 万-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地点 云南省
元谋县
湖北省 郧阳县
陕西省 蓝田县
北京西南周口 店龙骨山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顶部
生产 生活
制造和使用工具,知道使用火
意义 是我国境
内目前已 知最早的 古人类之
尧舜禹部 落联盟
功绩:大禹采用疏导的 尧 贤德 舜 贤德 禹 方法治理黄河水患。
禅让制 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时空定位
思维构建
重点回顾
拓展延伸
拓展一: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是指人们以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
素养提升
图片
制作方法
利用石块打击而成的石核 或打下的石片。
先打成或琢成打制石器,然后在砺 石上研磨加工。
典型代表
拓展延伸
素养提升
南北两大农业体系
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 位 水稻、粟和黍的国家。
变 磨制石器、饲养家畜、 化 制作陶器、定居生活
意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 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
义 要的物质基础。
农耕文明
河姆渡人
论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艺术的关系
关 键 相
中 图分 类 号 : 9 3 B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0 1 2 ( 0 1 0 一O 2 一O 1 0 —5 0 一 2 1 ) 5 O 2 3
旧石 器 时 代 中期 以 前 的 先 民 . 刚 脱 离 动 物 界 不 久 , 刚 还
一
样 , 活 的 生命 , 喜 怒 哀 乐 , 成 物 活 论 的观 念 。 由于 对 有 有 形 自然 物 和 自然 力 产 生 神 秘 感 、 赖 感 和 敬 畏 感 时 , 为 万 物 依 认
万 象 背 后 都 有 一 个 活 生 生 的 主宰 , 们 像 人 ~ 样 有 灵 魂 但 能 它
力 远 远 超 过 人 类 , 以 给 人 类 赐 福 或 降 祸 , 便 是 神 灵 。于 可 这
是 , 活论发展为神 灵观 , 物 自然 崇 拜 即原 始 的 自然 宗 教 便 出 现 了 。远 古 的宗 教 祭 祀 活 动 就 是 伴 随 着 这 样 那 样 的崇 拜 出 现 在 人类 生产 生活 的各 个 方 面 。原 始 人 的 想 象 力 和 思 考 力 ,
界 。于 是 原 始 人 在 理 解 大 自然 时 , 初 和 最方 便 的 思 路 就 是 最
研究证 明, 世界 各 大 洲 都 有 古 代 岩 画 , 一 些 当 代 原 始 民族 在 中 , 制岩 画至 今 还 是 他 们 生 活 的 内 容 之 一 。各 地 岩 画 中 的 绘 许 多 符 号 是 祖 先 们 留 下 的 原 始符 号 , 里 包 含 着 他 们 当时 一 这 些 较 为 深 层 的 情 感 . 者 是 带 有 一 些 抽 象 含 义 的 内容 , 具 或 用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宗教演示文稿
1.起源
中国原始宗教观念的萌芽,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晚期。
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撒有 含赤铁矿的红色些氏族部落,认为 红色表示鲜血,而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身之 所,生者给死者随葬物品,是为了让他在另一个世 界能过上人世间一样的生活。
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宗 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的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 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于东汉时期逐渐形成的。
道教相信人经过一定的修炼可以长生不老,成为神仙。 将老子及其《道德经》加以宗教化,尊老子为教主,以 《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对它进行宗教性解释。创始 时主要流行于民间,并成为某些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和旗 帜。
其二是战国至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 《庄子》、《列子》等对神仙生活、仙家世
界有着动人的描绘:服气辟谷、长生久视、 白日飞升。为时人所乐道。秦皇帝曾几度巡 视天下,专为寻求不死药,还不断遣方士入 海寻找仙山。汉武帝亦好神仙、慕长生。统 治者的好尚和追求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了决 定性的影响,而后来的道教也从中补充了自 己的法术成份,宗教宗旨也受到影响。道教 与其它宗教不同,是一种乐生、重生的宗教, 以追求长生不老为最高目标。
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教。”
1.道教的形成,有三大来源:
其一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神崇拜与鬼魂崇拜。 中华民族的远祖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 宗教观念。
在原始宗教理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自然神 的崇拜及对鬼魂的敬畏。到公元前15至前 11世纪的殷商时代,逐渐形成了以上帝为 中心的天神崇拜,对上帝和天命的信仰取代 了自然神崇拜,原始的鬼魂崇拜演变为以血 缘为纽带、结合宗法体制的祖先崇拜。周朝 时鬼神崇拜更为系统,出现了天神、地祗、 人鬼三大支系。自然神崇拜与鬼神崇拜是道 教神系的主要来源。
第一章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知 识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三目:黄帝传说与中华文明
突破难点
活动:“传话”游戏
六位同学排成一行,老师用纸写好一 句话给第一位同学,第一位同学运用 手势将这句话的意思表达给第二位同 学,第二位同学又传给第三位同学, 依次类推,最后一位向大家说出他所 理解的意思,看两者之间的差别 。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 平很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往 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 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 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 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 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 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
玉器文化组
第二寻宝组
彩陶文化组
陶塑文化组 音乐文化组
第三寻宝组
第三寻宝组
目 的
以热门的“穿越”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淡化历史文化知识枯燥的特点,又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目:原始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
步骤二、
★ 教师补充归 纳,弥补学生可 能出现的不足之 处,以第二小组 “半坡人面鱼纹 陶盆”的团特点 转入“图腾崇拜 的学习”
重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目:原始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
步骤二、
★ 教师补充归 纳,弥补学生可 能出现的不足之 处,以第二小组 “半坡人面鱼纹 陶盆”的图案特 点转入“图腾崇 拜的学习”
中国古代宗教
各种图腾
图腾
吉祥图腾
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
女性生殖崇拜
一、原始宗教
7.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 •自发性; •广泛的参与性; •为人生的功利性目的。
二、正统宗教的产生
1.正统宗教是人为的宗教,它的产生以阶级和国 家的成熟为前提。殷商去古未远,其尊神重鬼的取 向仍保留着部分原始宗教的习气。 周人灭商,宣告以嫡庶制为核心的宗法制的确 立。周代统治者将国家政治体制与宗法血缘关系以 及发端于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天神崇拜巧妙地结 合起来,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转型和文化模式的转换。
1.乌丙安著:《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8。
第二节
【本节要点】 本节要点】
儒学中的宗教色彩
一、孔子的天道观 1.孔子既对鬼神敬而远之,又敬畏天命,其 天道观呈现两重性特征,即重教化而轻鬼神, 既强调听天命,又主张尽人事,表明孔子天 道观中的神学色彩已经淡化,在理性主义与 宗教观念的二元对立中,理性主义占据主导 地位。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4.宋代以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理学 的最大特点是儒、佛、道“三教归一”。 一些佛教学说经儒学化而被摄入理学的思想体系中。 如佛性论讲人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能成佛,理学讲心 性,主张去欲存理,成贤成圣;佛教讲“止观”、“定 慧”的宗教修持,理学讲“主敬”、“立诚”的伦理实 践;佛教以“空观”看世界,理学将其改造为人伦物理 的“实有”之道。宋明理学援佛入儒,既表明佛教的进 一步中国化,同时也表明三教合流已成为历史趋势。
2.具有宗教色彩和功能的儒学仍体现了世俗 性、普世性和人文性的鲜明特点。即不主张离 俗出家,注重现实,倡导有为;不虚幻地构造 彼岸世界,引导人们脱离现世而关注来世;没 有明确的宗教组织及其教徒,其主干力量是极 力走仕途以参政济世的儒生。儒学有神学化的 一面,更有人文性的特点。
世界文化史
第一章原始文化一名词1面具:是指原始人在祭礼、舞蹈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其作用是戴上面具能够使人感到他已进入灵魂世界,这是一种把人的灵魂输送到另一个世界的运载工具,有四种类型○1肖像型,接近人脸的原型○2变形型,依靠对人脸某些部位的夸大,取得其变形效果○3象征型,采用象征型图案与人脸的原型比较远○4结构型,一种立体形式的面具2巫术:是原始人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自主意识的体现,在他们的观念中,自然界对人有巨大影响和作用,某些具有特殊能力的人,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也可以与自然界进行沟通,并控制和影响自然界或他人,巫术有两种逻辑,一是诱发某事发生,二是避免某事发生。
巫术作为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在宗教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形式有狩猎巫术、丰产巫术、战争巫术等。
3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形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氏族制度的产物,由于是组成员间有血缘关系,出自于共同祖先,某种对本氏族有重大意义的动物或植物便被联想成自己的亲属、祖先和保护者,各氏族部落以图腾来命名,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并加以崇拜,图腾崇拜对巩固氏族制度,维护氏族成员间的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4图画文字: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没有读音只有表意,常被刻画在树皮石块骨头皮革或陶器上,在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并以岩画文字的形式见诸于世界各地,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不,产生了象形文字。
二简答1.简述新石器时代与多样化文化形成的关系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进步,类型增多,磨制石器的出现,陶器的发明制造,以及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这一系列的进步为为多种文化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业在各地区独立发展起来,畜牧业在农业部络发展起来,后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进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的加强使产品交换成为必须,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社会大分工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多样化。
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产生了多种不同文化,在主要从事农业的地区产生了农业文化,在主要从事畜牧业的地区产生了游牧文化,在手工行业中产生了手工业文化,在商业聚集的地区产生了商业文化。
第一讲:原始物质文化与宗教
火的使用
火的使用
火的使用
盗 火 者 普 罗 米 修 斯
火的使用
奥 运 圣 火 的 由 来
弓的使用
• 1.中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另一标志是 打制细石器的出现)。 • 2.弓的种类:纯木弓、复合弓。 • 3.弓的优势:射程远、命中率高、杀伤 力大。 • 4.弓的使用的意义:狩猎更加容易,提 高肉类食物产量。
第一章
原始物质文化与宗教
原始物质文化与宗教
• 一、人类在史前时代的技术成就
• 二、原始宗教
史前时代的技术成就
• 一、打制石器的出现 • 二、火的使用 • 三、弓的使用 • 四、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诞生
打制石器的出现
• 1.石器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文化成果,它 的出现是人类形成的标志。 • 2.人工制造的石器出现的时间:二三百 万以前。 • 3.石器时代的界定:人类使用石器的时 代。
课外阅读
• • • • • • 1.教科书 第一章:原始人类的生活 (1)饮食和烹饪的发展 (2)服饰的起源 (3)住所的演变和交通运输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诞生
• 1.物质条件基础:磨制石器的出现(新 石器石代的标志)。 • 2.农业革命: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的转 变。 • 3.农业革命背景: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学 会了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 • 4.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西亚、中美洲、 中国。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诞生
• 5.农业革命的意义: • (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食物供 给更趋于稳定。 • (2)从逐水草而居到定居,促进文化 延续和沉淀。 • (3)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推 动科学技术发展。 • (4)为农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中国远古宗教
•天神崇拜:天帝。
• 三、中国远古宗教 • 中国的宗教信仰起源于自然神崇拜、动物 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 教形式。
第九章
中国古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
•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 一、什么是宗教 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 •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 宗教的产生的不同看法 • 1.“魔术说” • 2.“灵魂说” • 3.“生气说”
第六讲 中国古代宗教
一、中国传统宗教的总体特征
1、宗教: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 部分。宗教教徒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 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 畏和崇拜。文化学家泰勒说:“宗教是对神圣的存在物之 信仰’。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 部力量神、自然在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 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自然人的心灵死亡 祖先等以超人间的形式出现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 种关系。
2、中国宗教的特征: •贫乏性。宗教在中国从未占统治地位。中国大 众看待宗教没有特别的热情,只停留在实用的 层次。没有为宗教献身的的事情。 •实用性。为现实和今生求福免灾。功利性。
•兼容性。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不同的甚 至教义教理上水火不容的宗教在中国能长期并 存。也表现为文化的兼容性。
二、中国原始宗教: 自然神崇拜:日神、月神、山神、河神、海神 •动植物图腾崇拜:虎、熊、龙、凤、马、蛇 •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形式。 •祖先崇拜:只要定期祭祀,祖先的鬼魂会保佑自 已。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设计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知道在没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考古学家是根据什么来研究历史的。
面对刚刚步入中学的学生,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表格或归类整理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
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境内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生活年代及发现地点;了解北京人的发现、体质特征及生产、生活状况等基本史实,思考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学会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概括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培养时空观念。
3.认识到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中国简史》(书目)。
2.影视作品:《给孩子的人类简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给孩子的人类简史》,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二、预习检查1.观察《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概括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
2.说说北京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点及生产、生活状况。
3.说说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点及生产、生活状况。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无论是中国的女娲造人,还是其他地区的相关传说,都属于神话传说。
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起源的?谁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他们又是如何生活的?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发祥
四、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从“大同”到“小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礼 运》 )
四、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传疑时代→信史时代。 古代的“疑古”、“惑经”。 以顾颉刚等学者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疑 古思潮 )。 以李学勤等学者为代表的“走出疑古时代” 。 科学的古史观。
图腾崇拜
女娲和伏羲
三、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原始文化的成果:
1.语言与记事符号;2.绘画、雕塑; 3.音乐、舞蹈;4.天文历法; 5.数学萌芽;6.建筑技术; 7.百草成药
四、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三个主要的部落族团: 1、华夏集团(又称河洛集团),黄河中游的 中原地带,北黄帝南炎帝。 2、东夷集团(又称海岱集团),黄河下游及 东部沿海地区,蚩尤。 3、苗蛮集团(又称江汉集团),南方长江, 汉水流域,祝融。
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 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 居”,子女自然不再属于母系氏族的成 员而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成为父亲财 产的继承者。在父系氏族社会中,随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成果的有所剩 余,一些人能够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并利用已占有的劳动财富役使他人,于 是,贫富现象出现,私有财产开始萌芽。
四、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大道既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 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 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 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 其选也。……是谓小康 。( 《礼记· 礼运》 )
原始社会
五、原始文化
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动植物初步知识 原始宗教 文字的萌芽 原始艺术
第二章 夏 、商
第一节 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 夏朝
一、夏朝的兴亡及其国家机构
1.夏朝的建立与巩固 2.太康失国 3.少康中兴 4.社会经济的发展 5.夏朝的国家机构 6.夏朝的衰亡
二、夏文化的探索
1.夏文化的典型遗址
夏代的文字至今尚未被发现,目前不能完全确认哪一处考古学文化 即夏代的遗存,学界普遍认为从龙山文化晚期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夏文 化的存在与发展时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大量出土的二里头文化 (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就应当是夏文化遗址。据文献记载,豫西、 晋南正是所谓“有夏之居”、“夏虚”——即夏人的活动中心所在,而 在二里头遗址所发现的带有明显权力中心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刚好与这一 点相印证,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由宫殿、房屋、手工业作坊以及有 玉器和朱砂随葬的贵族墓葬等组成的城市丛体,出土了青铜礼器和兵器, 还有附加陶文的陶片。社会分层在二里头遗址中也有体现,社会下层所 使用的房屋、窖穴以及石、骨、角、陶器与贵族的奢华形成鲜明对照。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1.父系氏族公社的重要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 齐家文化 良渚文化
2.婚姻形态的变化 3.居住与墓葬的变化
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经济发展
1.早期铜器的出现 2.农业生产的发展 3.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4.建筑技术的进步
三、原始社会的解体
1.商品交换的出现 2.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
四、传说时代
目前所发掘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已有上百处,主要有河南偃师二里头、 登封王城岗、山西夏县东下冯等地。在登封王城岗和夏县东下冯两个遗 址的周围都有夯土城墙,王城岗的约一百公尺见方,东下冯的约一百四 十公尺见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标本经过碳-14的测定,年代基本上在 公元前20-17世纪之间,与传说中的夏王朝的存在时间也大体吻合。河 南地区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早商文化基本上是依次迭压、前后 相继的地层关系,更能说明与这一文化相对应的王朝只能是夏。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社会(约二百万年前——前2070年)第一节中国历史的开端中国长期以来,讲历史是从盘古开天地,女娲捏土造人,三皇五帝等传说故事开始的。
到了近代以后,随着西方达尔文进化论和马列主义传入我国,考古事业也随即兴起,古史辨学派对古史、古书的研究,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深入人心,就像毛泽东所说:“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磨过……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贺家郎·读史》)才使得我们今天,有可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科学的成果学起,顺看老祖宗走过的路程,研究当年演变的足迹,重温变革的历史过程,以了解历史的真象。
一、人类体质演变历程人类是从什么地方走来,有人说是从海洋中来。
如果从海生藻类的产生算起,已有了十万年的漫长演变过程。
到了三千万年前,有了人类最古老的祖先——埃及古猿,其体形像猴,大小如家猫,头骨容量大小为30公分厘米,雄性的犬齿大而尖,雌性的犬齿比较小,身体比当时任何哺乳动物都大。
在2500万——500万年前产生了现代类人猿的祖先森林古猿,因发现在法国上加龙的圣戈当附近的中新纪的地层中,因发现时古猿化石与树叶化石并存,所以命名为森林古猿。
腊玛古猿,首次发现于印度北部的西姆拉低山区的哈里塔良格尔地方的中新世后半期或上新世前半期的地层中,大约距今1300万——800万年前。
南方古猿,人类的祖先。
其中的粗壮种是在进化中绝灭了的分支。
纤细种则发展为猿人,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亚金伯利市以北80公里的塔昂火车站附近的山洞里首次发现,是一个既像人类儿童又像猿的头骨,距今约有335万年到375万年。
可以这样说,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埃及古猿,它分两支演进,一支经过森林古猿逐渐演化为现代类人猿;另一支经过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纤细种)到直立人。
南方古猿(纤细种)会制作石器已转化为人了,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在中国的云南开远县小龙潭发现了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化石,禄丰县石灰坝等地先后发现了八百万年以上的腊玛古猿化石。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素养提升教案(统编版2024)
统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解读一、单元课标解读【导论】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我们研究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情况。
在文明发展的同时,中华民族也在各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内容要求】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通过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
的历史信息。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素养目标】二、单元教材分析【大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史前时期的历史,贯穿本单元的主线是中国早期人类和原始居民在中华大地上的活动,以及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期的远古传说。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
从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中国开始原始农耕生活,出现早期的国家。
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展现了这一时期我们祖先社会生活的历史场景。
尧、舜、禹的故事,反映出黄河流域部族联盟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状况。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姓名:班级: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元谋人发现于,距今约,是我国境内之一。
2.蓝田人发现于,距今约。
3.郧县人发现于,距今约。
4.生产生活:通过对他们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
5.主要使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6.化石的作用:化石是研究和的重要证据。
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8.人类演变史:古猿→→→早期智人→二、北京人1.北京人发现于,距今约。
2.体质特征:北京人的头骨,,眉骨粗大,,鼻骨扁平,,脑容量比现代人。
他们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能够。
3.生产生活:北京人会制作,采集狩猎,已经会使用,过生活,共同劳动。
4.学会用火是。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的遗址之一。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和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发现于,距今约,他们的模样与现代人相同,属于。
2.生产生活:山顶洞人继续使用,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
他们已经知道,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会。
有爱美意识,也有,过着,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2.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约160万年。
3.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距今约100万年。
4.生产生活:通过对他们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5.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6.化石的作用: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
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会制作工具。
8.人类演变史: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二、北京人1.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约70万-20万年。
2.体质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绵延5000年之久的中华文化诞生在东亚大陆上。
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于人类生存和繁衍,因此,从数百万年以前,祖国大地上就已经留下了远古先民的足迹。
继此之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东自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处,西至帕米尔高原,几乎无处不有原始人类的分布。
他们在广袤的大地上,绵延的历史年代里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风俗习惯等文明,为中华文化的起源铺垫了丰厚的基础。
第一节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模式一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文化赖以产生的东亚大陆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规定了原始先民生活和创造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的地势,西部高而东部低。
按落差可分为三个台阶:青藏高原为第一台阶,有“世界屋脊”的称号。
这里一般高度在4000—5000米,有的山峰超过7000米,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高度在8800米以上。
青藏高原巨大山脉之间的湖泊、沼泽与万古不化的积雪,涵育了祖国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她们和澜沧江等都是亚洲最大的河流。
高原东侧的横断山,由无数的高山峡谷组成。
再往东、往北,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带为第二台阶。
第一、二台阶区既有神奇宏阔的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等,又有雄姿勃勃的西北和西南高原,如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云贵高原等,还有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艾丁湖以及层出不穷的峻岭山梁、瀚海戈壁、丘陵、河谷、草地、绿洲等,地形极其复杂。
东部地区是中国台地的第三阶梯,它除台湾岛以外,地势均在海拔200米以内,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的丘陵、盆地等。
总的来看,崇山、高原、大型内陆盆地多在西部,而丘陵、平原、山地多在东部,东南沿海,则有宽阔的大陆架,像一只巨型的手臂,缓缓地伸入海下。
中国大部分地处北温带,三面环山,或是无垠的大漠戈壁,东南一带沿海,气候类型多,有暖温、湿润、干旱、高寒、阴湿等差别。
孟昭义《外国文化史》考研笔记——书本完整知识点整理
外国文化史第一章原始文化1.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原始艺术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无一例外是造型艺术。
1940年发现的距今2万年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17世纪90年代发现的距今1万5千年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3.原始宗教产生于旧石器中期早期智人阶段,包括法术、仪式、巫术等;原始宗教的崇拜仪式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是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图腾”一词出自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崇拜集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和灵魂崇拜于一身。
4.氏族社会后期,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出现了“奥林匹斯神话系统”。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文化1.两河流域:主要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希腊语文原意是“河间之地”,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
2.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最早发明了楔形文字,阿拉伯人称之为“钉头文字”。
3.公元前19世纪中叶,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巴比伦人首先简化苏美尔楔形文字。
4.古埃及的图画文字经象形文字逐渐演化为类似字母的24个单音符号,在其影响下,腓尼基出现了以22个辅音字母书写的文字,并通过航海经商的途径将之流传到希腊,间接成为西方各国字母和文字的源头。
5.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腓尼基(叙利亚)的字母文字都直接或间接的收到楔形文字的影响。
据说腓尼基文字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发端。
6.苏美尔人创立了正规学校的教育制度。
7.收藏泥板文书的图书馆主要有:神庙图书馆、王室或国家图书馆和个人图书馆。
最著名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8.苏美尔文学堪称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录的文学,比古希腊的书面文学早2千多年,比中国商代的甲骨文卜辞也早了大约1700年。
9.巴比伦的创世史诗《艾努玛·艾利什》是两河流域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多神崇拜逐渐向一神崇拜的过渡。
10.苏美尔人运用十进制,同时兼用罕见的六十进制,他们算出圆周率为3,勾股定理对他们来说也已经不是秘密。
11.苏美尔人首先根据月亮盈亏规律编制成太阴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麟——或称麒麟,形状如鹿或麕(獐),独 ——或称麒麟,形状如鹿或麕( 或称麒麟 角,全身生鳞甲,尾象牛,仅仅在地上活动, 全身生鳞甲,尾象牛,仅仅在地上活动, 被人们奉为吉祥的象征。 被人们奉为吉祥的象征。据说它是遍体信厚的 仁兽,也是伴随帝王的瑞兽。 仁兽,也是伴随帝凤” ——百鸟之王,民乐中有“百鸟朝凤” 百鸟之王 形状是“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 曲。形状是“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 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 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 翔四海之外” 则天下大安宁” 翔四海之外”,“见,则天下大安宁”。 说文解字》 鸣中五音, 非梧桐不栖, (《说文解字》)鸣中五音,“非梧桐不栖,非 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神鸟, 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神鸟,它的出现往 往是天下安泰,五谷丰登, 往是天下安泰,五谷丰登,有德之君及德行高 尚的人在位的象征。 淮南子·缪称训》 尚的人在位的象征。《淮南子·缪称训》称, 昔二皇,凤凰至于庭,三代至乎门, “昔二皇,凤凰至于庭,三代至乎门,周室至 乎泽。德弥粗,所至弥远,德弥精, 乎泽。德弥粗,所至弥远,德弥精,所至弥 可见, 近。”可见,凤鸟的亲近的程度往往是用来衡 量德政和个人德行的标准。政治色彩十分浓重。 量德政和个人德行的标准。政治色彩十分浓重。
在饮食服饰方面, 山海经》 在饮食服饰方面,《山海经》中记载有如 木的迷谷,佩之使人不迷;有兽马名狌狌, 木的迷谷,佩之使人不迷;有兽马名狌狌,食 之使人善走;水中的育沛,佩之使人无瘕疾; 之使人善走;水中的育沛,佩之使人无瘕疾; 杻阳之山有鹿蜀, 佩之宜子孙” 杻阳之山有鹿蜀,“佩之宜子孙”;宪翼之水 多玄龟, 佩之不聋” 基山有兽如羊, 多玄龟,“佩之不聋”;基山有兽如羊,“佩 之不畏”等等。这种将饮食、 之不畏”等等。这种将饮食、服饰和原始的动 植物崇拜紧密结合起来, 植物崇拜紧密结合起来,是原始图腾崇拜和鬼 神观念对原始文化影响的体现。 神观念对原始文化影响的体现。这些都表明原 始文化没有与原始宗教划清界限, 始文化没有与原始宗教划清界限,原始文化并 没有从原始宗教中独立分化出来。 没有从原始宗教中独立分化出来。
第一章 中国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
一、中国原始宗教之崇拜
自然崇拜: 风雨、雷电、社祀与土地神 土地神、 自然崇拜: 风雨、雷电、社祀与土地神、 山岳河川(群巫图) 山岳河川(群巫图) 植物崇拜: 植物崇拜:将农作物神秘化而作为自然神 进行崇拜 如稷、黍、菽;崇拜某些植物的特性 动物崇拜:神化某类动物,进而崇拜之; 动物崇拜:神化某类动物,进而崇拜之; 崇拜龙、 龟为“四灵” 四灵图” 崇拜龙、凤、麟、龟为“四灵”(“四灵图”, 龙的传人”);动物图腾崇拜表现不明显 动物图腾崇拜表现不明显。 “龙的传人”);动物图腾崇拜表现不明显。
天体崇拜:将日月星辰诸天体直接作为崇 天体崇拜:将日月星辰诸天体直接作为崇 拜对象或将其视为神灵或神灵之居所而加以崇拜 祖先崇拜:甲骨文“ 祖先崇拜:甲骨文“且”,一种解释是祖 先的牌位
生殖崇拜: 且(甲骨文、金文用作祖)、好(《说文》 且(甲骨文、金文用作祖)、好(《说文》 “美也。从女、子。”段注:本谓女子,引申为 美也。从女、子。” 凡美之称。)等字的甲骨文写法; “女性石像”图片;商代妇好鸟尊;泉州北 女性石像”图片;商代妇好鸟尊;泉州北 宋时期印度教徒男性器官崇拜遗迹,江西龙虎山 女性器官遗迹,云南剑川的阿夹白,四川广元县 的女阴石崇拜,广东仁化境内丹霞山中的阳元石 (又称祖石、求子石)与阴元石(又称母亲石、 生命之门)以及双乳石。 生命之门)以及双乳石。
二、中国原始宗教之特点
1、龙、麟、凤的独特虚构 凤是幻想的产物, 龙、麟、凤是幻想的产物,对其崇拜不完 全属于简单的动物崇拜,往往带有政治或道德 全属于简单的动物崇拜, 性质。 性质。 ——掌管雨水的动物神 掌管雨水的动物神, 龙——掌管雨水的动物神,可以给人们带 来吉祥和丰收,历代帝王或伟人, 来吉祥和丰收,历代帝王或伟人,都认为是龙 的化身。我们中华民族也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的化身。我们中华民族也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古人相信它的真实存在。 古人相信它的真实存在。 闻一多《伏羲考》考证, 闻一多《伏羲考》考证,龙是以蛇身为主 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 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 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3、祖先崇拜的多元化。 祖先崇拜的多元化。 如古代所谓“三皇” 就有6种说法: 如古代所谓“三皇”,就有6种说法:1. 伏羲、神农、黄帝; 伏羲、神农、黄帝;2. 伏羲、神农、祝融;3. 伏羲、神农、祝融; 伏羲、女娲(女娲庙图)、神农 神农; 天皇、 伏羲、女娲(女娲庙图)、神农;4. 天皇、 地皇、泰皇; 天皇、地皇、人皇; 伏羲、 地皇、泰皇;5. 天皇、地皇、人皇;6. 伏羲、 神农、燧人。 五帝”也有3种说法:1.伏羲 神农、燧人。“五帝”也有3种说法:1.伏羲 太皞)、神农(炎帝)、黄帝、 )、神农 )、黄帝 (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尧、舜;2. 黄帝、颛顼、帝喾、 3.少昊 少昊、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3.少昊、颛顼 高阳)、高辛、 )、高辛 (高阳)、高辛、尧、舜。 崇拜对象十分庞杂。 4、崇拜对象十分庞杂。 诸如自然物、动植物、诸天体,自然现象、 诸如自然物、动植物、诸天体,自然现象、 生理现象,祖先、氏族等等。 生理现象,祖先、氏族等等。原始宗教祭坛遗 )、原始宗教彩塑女神 原始宗教彩塑女神( 址(图)、原始宗教彩塑女神(图)。
2、原始文化的许多方面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往往 隐匿在原始的宗教之中。 原始文化彩陶中有“断发文身”现象, 原始文化彩陶中有“断发文身”现象,如 甘肃临洮马家窑发现的彩陶人首纹样, 甘肃临洮马家窑发现的彩陶人首纹样,可见纹 身的历史由来已久。 身的历史由来已久。台湾土著的泰雅族也有文 身的习惯(三个原因),他们文身的图案一般 身的习惯(三个原因),他们文身的图案一般 ), 是模仿蛇的斑纹而来,与蛇图腾有关。 是模仿蛇的斑纹而来,与蛇图腾有关。 另一些彩陶图案则体现出其他崇拜, 另一些彩陶图案则体现出其他崇拜,如从 半坡期、庙底沟期到马家窑期的鱼纹、 半坡期、庙底沟期到马家窑期的鱼纹、鸟纹和 蛙纹,从半山期、 蛙纹,从半山期、马厂期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 化的拟蚊纹,半山期和马厂期的拟日纹, 化的拟蚊纹,半山期和马厂期的拟日纹,可能 是太阳神与月亮神崇拜在彩陶花纹上的体现。 是太阳神与月亮神崇拜在彩陶花纹上的体现。 中国考古大发现之中国古人类之谜DVD 中国考古大发现之中国古人类之谜DVD
2、征兆迷信非常盛行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标志着原始社 会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从积极方面看,它是 会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从积极方面看, 原始思维的进步;从消极方面讲, 原始思维的进步;从消极方面讲,这种征兆迷 信往往束缚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信往往束缚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人们听 任超自然力量的摆布。于是, 任超自然力量的摆布。于是,人们神化一些偶 然现象和根本不存在的臆造现象, 然现象和根本不存在的臆造现象,以及易于使 人困惑难解的事物,从中乞求神鬼降下征兆, 人困惑难解的事物,从中乞求神鬼降下征兆, 借以指导人们的行动,以便避祸就福。 借以指导人们的行动,以便避祸就福。
同时,原始社会的种种社会习俗也深深地 同时, 印有宗教的痕迹:如各地生殖崇拜的遗迹; 印有宗教的痕迹:如各地生殖崇拜的遗迹;有 关农业的祭社、祭稷、蜡祭等生产习俗, 关农业的祭社、祭稷、蜡祭等生产习俗,均有 很强的宗教意味。 很强的宗教意味。 如蜡祭,主要是报田之祭。根据《礼记》 如蜡祭,主要是报田之祭。根据《礼记》 的记载,农历每年十月举行蜡祭,必须祀百神, 的记载,农历每年十月举行蜡祭,必须祀百神, 载歌载舞,全社族大宴, 载歌载舞,全社族大宴,与后世庆丰收的狂欢 节相似。蜡祭时,主要是祭庄稼神和收获神, 节相似。蜡祭时,主要是祭庄稼神和收获神, 此外还祭田神、窝棚神、井神、畔神, 此外还祭田神、窝棚神、井神、畔神,以至禽 兽神。 兽神。
三、中国原始宗教对原始文化之影响 1、多种神灵崇拜是造成我国多元原始文 化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原始宗教崇拜的分析, 通过对原始宗教崇拜的分析,我们发 现中国古代流行的是多种神灵崇拜, 现中国古代流行的是多种神灵崇拜,这种 崇拜在丧葬习俗中有明显的体现。 崇拜在丧葬习俗中有明显的体现。
多种丧葬习俗的遗风,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多种丧葬习俗的遗风, 保留的更多。如历史上, 纳西、拉祜、 保留的更多。如历史上,彝、白、纳西、拉祜、 哈尼、普米、 畲等族,都曾普遍采用火葬; 哈尼、普米、羌、畲等族,都曾普遍采用火葬; 纳西“精肚儿来,精肚儿去” (土、纳西“精肚儿来,精肚儿去”,捆成胎 儿蹲坐状,入灵轿。纳西族还用酥油)( )(纳西 儿蹲坐状,入灵轿。纳西族还用酥油)(纳西 族火葬图) 族火葬图) 蒙古、裕固、门巴等族则采用过天葬; 藏、蒙古、裕固、门巴等族则采用过天葬; 藏族的最高葬仪则是塔葬(达赖、 藏族的最高葬仪则是塔葬(达赖、班禅或活佛 葬仪。死后洗净风干,香料保存到金、 葬仪。死后洗净风干,香料保存到金、银质的 塔内,供人顶礼膜拜);鄂伦春、 );鄂伦春 塔内,供人顶礼膜拜);鄂伦春、鄂温克等族 采用过树葬(亦称风葬、林葬、挂葬、 采用过树葬(亦称风葬、林葬、挂葬、空葬 等);瑶、门巴族中采用过崖葬;门巴族普遍 );瑶 门巴族中采用过崖葬; 采用水葬(男伏卧女仰放)。 采用水葬(男伏卧女仰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