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原虫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原虫概论
①只有滋养体期,直接接触传播,营无性生殖
②有滋养体和包囊期,由包囊传播,营无性生殖
滋养体期:指具有运动、摄食能力和增殖的 原虫生活史阶段。
包囊期:滋养体在不良条件下分泌外壁,运动 减缓,最后停止活动,用以抵抗不良环境, 实现宿主转换,为传播的重要环节
(2)需要宿主转换
2、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
(二)临床表现
阴道炎:外阴瘙痒、白带增多, 典型病例白带呈泡沫状。
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
四、实验诊断
确诊依据:查见滋养体 1、生理盐水涂片法 2、涂片染色法 3、培养法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
1、传染源:患者和带虫者 2、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性生活 间接传播——坐式马桶、公共浴池、游泳池等
医学原虫概论
一、原虫:是由单细胞构成的原生 动物,结构简单,体积微小, 但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 全部功能。
二、形 态
1、胞膜(表膜)
(1)使虫体保持一定的形状 (2)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有很强的抗原性 (3)参加营养、排泄、运动等生理活动
2、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1)基 质:
(二)防 治
1、治疗: 首选药物灭滴灵
注:口服+阴道用药 夫妻同时治疗
2、加强宣传教育
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
滋养体、型 (2)循环传播型 (3)虫媒传播型
第四节 阴 道 毛 滴 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
一、寄生部位:阴道,尿道,前列腺,附睾
二、形态:只有一个时期即滋养体
1、梨形或椭圆形 2、4 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 3、波动膜较短,仅约为虫体的1/3 4、一个椭圆形的泡状核,轴柱一根贯穿 虫体,并从尾端穿出。
原虫概论与疟原虫
• 内含物
• 营养贮存小体、代谢产物、共生物等
原虫的生长发育
• 运动: 滋养体(trophozoite) 包囊(cyst)与卵囊(oocyst) • 摄食与营养:体表渗透、吞噬作用、胞口取食 • 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裂体增殖)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
• P.v 10-15至200-500/mm3 • P.f 500-1300/mm3 • P.m 140/mm3 – 潜伏期时间 • P.v 12天(长潜伏期虫株11月) • P.f 6-27天(平均11天) • P.m 20-28天(最长达39天以上)
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
• 疟疾的发作、再燃与复发 – 疟疾发作
• 球形体、线粒体、内 质网、核蛋白体等 • 细胞核
裂殖子超微结构 (电镜图)
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
– 裂殖子粘附红细 胞表面 – 红细胞变形 – 侵入红细胞 – 封口
全过程约需10-15分钟
裂 殖 子 侵 入 红 细 胞 的 过 程
人 体 四 种 疟 原 虫 红 内 期 各 期 形 态 鉴 别
红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 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循环和有 性体形成 环状体 (ring form)
大滋养体 (trophozoite)
裂殖体 (schizont) 红内期裂殖子 (merozoite)
配子体(雌、雄) (gametocyte)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
• 人体内发育阶段
– 红细胞内期
• 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各期形态特点 • 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的形成
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原虫学概述
医学原虫学概述单细胞真核动物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非致病动物简介形态细胞膜包裹虫体与营养、排泄、运动、感觉、侵袭等生物学功能相关基质细胞器细胞质光镜下需经染色才能观察到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内含物寄生于人体的原虫细胞核内质外质维持一定形状,保持相对稳定参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透明凝胶状具运动、摄食、营养、排泄、包裹等功能凝胶状,含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细胞代谢和营养存储的主要场所膜质细胞器运动细胞器营养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大多参与合成代谢伪足、鞭毛、波动膜和纤毛等与原虫运动有关;是原虫分类重要标志部分原虫有胞口、胞咽等帮助摄食、排泄e.g.纤毛虫有伸缩泡调节虫体内渗透压食物泡、糖原、拟染色体和虫体代谢产物等拟染色体原虫的营养储存小体大多为泡状核染色质少,呈颗粒状分布于核膜内缘仅含一核仁少数为实质核核大而不规则染色质丰富常多个核仁生活史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有滋养体和包囊两阶段滋养体原虫的运动、摄食、繁殖阶段包囊原虫的静止状态通常与致病作用有关一般为感染阶段只有滋养体一个阶段以二分裂增殖一般以直接接触方式传播生活史复杂需要在吸血昆虫内发育常见种类与分类鞭毛虫-动鞭纲阿米巴-叶足纲纤毛虫-动基裂纲孢子虫-孢子纲致病特点根据运动器官有无、类型增殖致病需增殖至一定数量才能有临床表现散播致病e.g.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小肠,大量增殖至覆盖小肠粘膜→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等疟原虫在RBC 内增殖至一定数量才会使RBC 周期性破裂→疟疾临床表现易从寄生部位向四周扩散的倾向,从而累及多个器官毒素致病 e.g.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分泌凝集素、穿孔素、蛋白水解酶溶解靶细胞机会致病e.g.弓形虫、孢子虫e.g.寄生在结肠溃疡病灶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血管,随血流到达肝、肺、脑甚至全身引发相应部位脓肿疟原虫、弓形虫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原虫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有效屏障原虫散播至全身的运载工具代谢产物、分泌物、酶类和死亡虫体崩解物均有毒性作用。
--原虫简介,阿米巴原虫,鞭毛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又称“痢疾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和其他组织 内(如肝、肺及脑),主要引起“阿米巴痢疾”。
一、形态
1、滋养体 2、包囊
寄生部位 外形 大小 胞质
细胞核
组织型滋养体
肠腔型滋养体
包囊
组织 不定,阿米巴运动
肠腔 缓慢
肠腔下段,外界 圆球形
直径20—40 ųm
配子生殖 雌雄配子——合子
P.vivax: in young schizonts the nucleus divides and the vacuole disappears; the cytoplasm is dense.
P.vivax: in about 48hours schizogony is completed. Mature schizont may contain 12-24 merozoites.
原虫
(protozoon)
概述
原虫:单细胞动物,虫体微小,具有运动、摄食、呼吸、
排泄、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 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
医学原虫:是指寄生于人体腔道、组织、体液或细胞内
的致病或非致病原虫,约40余种。
一、形态
单细胞动物
表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外质 基质 内质
细胞器
新陈代谢细胞器 伪足
10—30 ųm
内外质分明,食物泡内可 食物泡里吞噬有细 见被吞噬 的红细胞 (鉴 菌 别)
1个,泡状核
1个核同滋养体。
急性病人脓血便
亚急性病人稀便
直径10 —20 ųm 糖原泡和拟染色 体
1-4个 慢性病人/携带者 成形便
原虫概论与疟原虫ppt课件
恶性疟原虫是全球分布最广、 危害最大的疟原虫,主要分布 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部分 地区。
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也较 为常见,主要分布在非洲、中 南美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 胞内寄生和在蚊体内的肝细胞内寄生 两个阶段。
在红细胞内寄生的疟原虫经过一段时 间的发育后,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 肝细胞内寄生,并继续繁殖。
疟疾防治政策案例
全球基金
全球基金是全球最大的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资助机 构之一。该机构通过资助疟疾防控项目,支持各国政府加强 疟疾防治工作,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疟疾传播。
疫苗接种计划
一些国家正在实施疟疾疫苗接种计划,旨在通过疫苗接种来 预防疟疾。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评估几种候选疫苗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广使用。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研究方向
未来对原虫病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利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开拓新的研 究方向。同时,对寄生虫抗药性的研究、新型药物的研发以及寄生虫疫苗的研制等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挑战
尽管在原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耐药性寄生虫感染、如何降低 寄生虫病对公共卫生的影响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原虫 病威胁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05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与新药研发
科研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原虫病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者们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深入揭示了原虫的生命周期、繁殖机制和致病机理,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基础。
新药研发
原虫概论 溶组织内阿米巴
耐格里阿米巴
10
一.形态 (morphology)
由胞膜、胞质、胞核组成。 1.胞膜:参与营养、排泄、运动和侵袭、 宿主免疫效应等生物学功能。
2.胞质:
3.胞核: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泡状核
核周染色质粒 核仁 网状核纤丝
二.生活史(life cycle)
包括: 滋养体(trophozoite): 运动、摄食及增殖阶段,有多种形式。
思考题
请说明针对溶组织阿米巴病不同患者 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方法诊断?
基质
外质 (凝胶状) 内质 (溶胶状) 膜质细胞器
②胞质
细胞器
运动细胞器 营养细胞器
内含物: 食物泡、糖原泡
79
运动细胞器类型
伪足
波动膜
鞭毛
纤毛
双核包囊
单核包囊
在肠腔中下移
滋养体
二分裂
侵入肠壁
生活史要点
1. 宿主:人 ;猫、狗、鼠偶尔可作宿主
2. 寄生部位:盲肠、升结肠
3.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4.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5. 致病阶段:滋养体
6. 诊断阶段:滋养体、包囊
三.致病
1.侵袭部位与病理特点 2.临床病程与临床表现
1.侵袭部位与病理特点
患者种类
标本
诊断阶段 活动的滋 养体
诊断方法 直接涂片法
注意事项 标本新鲜
急性痢疾患 脓血便 者
慢性/迁延 成形便 性患者 /带虫者
阿米巴肠炎 稀便
包囊
碘染色
多次送检
活动的滋 养体
直接涂片法
标本新鲜 标本新鲜
肠外阿米巴 脓肿穿刺液 活动的滋养 直接涂片法 病(肝,肺等) 体
原虫概论原虫病PPT
疫苗研发进展
1 2 3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原虫抗原基因重组到载体上, 制备成基因工程疫苗,这种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亚单位疫苗
通过纯化原虫的特定抗原成分制备成亚单位疫苗, 这种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且安全性较 高。
活载体疫苗
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毒或细菌作为载体,将原虫 抗原基因插入其中,制备成活载体疫苗,这种疫 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原虫病引起的严重病变,如 脑部脓肿等,可采取手术治疗。
联合治疗
针对一些顽固性原虫病,可采用多种 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药物选择与应用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药物。
药物剂量与疗程
确保药物剂量充足,疗程足够,以提高疗效并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药物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经济负担
治疗原虫病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和经济成本,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社会影响
原虫病可引起社会恐慌和不安,影响社会稳定和 发展。
对动物的影响
01
02
03
动物疾病
原虫病可引起动物出现发 热、腹泻、消瘦等症状, 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
动物死亡
严重感染时,动物可能出 现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 大损失。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
耐药性监测
对长期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的患者进行耐药性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原虫病的生态与环境
原虫与环境的关系
原虫是环境中的重要生物类群之一,与环境关系密切。原虫在环境中生 存和繁殖,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原虫的分布和丰度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温度、湿度、光照、食物来 源等。原虫的生理和生态特征也反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医学原虫概论课件
医学原虫概论
二、 形态
因原虫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故其形 态微小,一般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形状呈球形、近球 形或不规则形。
虽然原虫的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尽一样,但基本结 构相同,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 核三部分。
医学原虫概论
★4.生殖:原虫的生殖方式主要有无性增殖 和有性增殖两种方式。
(1)无性生殖: ①二分裂:最常见,分裂时胞核先一分为二, 随后形成两个子体,如阴道毛滴虫;
②多分裂:胞核先分裂多次,然后胞质围绕 每个核形成多个子体,如疟原虫的裂体增殖 (schizogony)和孢子增殖(sporogony);
医学原虫概论
重点掌握原虫的生活史期和生 活史类型,原虫的生殖生理和运动 生理;
一般掌握原虫的形态结构,营 养与代谢;
了解原虫的分类和致病机制。
医学原虫概论
一、 基本知识
1、原虫定义:单细胞真核生物;地球上最 原始、最低等动物;所有多细胞动物的祖先。
2、基本特性:原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但却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如:营养、 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
③出芽生殖 为大小不等的分裂,如弓形虫滋 养体的内芽增殖(endogony)。有内出芽和外出芽两 种。
医学原虫概论
(2)有性生殖: 包 括 接 合 生 殖 ( conjugation ) 和 配 子 生 殖 (gametogony)。 ①接合生殖:两个形态相同的原虫暂时结合 交换遗传物质后分开,各自再分裂繁殖,如结肠 小袋纤毛虫; ②配子生殖:原虫先发育为雌、雄配子 (gamete),然后两者结合形成合子(zygote), 如疟原虫雌、雄配子在按蚊体内的发育和生殖。
医学原虫学-原虫
六、防治
预防原则:定期普查普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净化公共浴厕,不使用公用泳衣 裤和浴具,提倡蹲式厕所和淋浴,对坐式马桶应注意消 毒处理,避免间接接触感染。 治疗:发现无症状的带虫者及患者都应及时诊治以减 少和控制传染源,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其配偶的治疗。 常用的口服药物为甲硝咪唑(灭滴灵, metronidazole),在妊娠3个月内禁用灭滴灵, 妊娠3 个月后或哺乳期也要慎用,仅在局部治疗失败后使用 。在治疗期间禁忌饮酒。
• 免疫学检查(主要用于肠外阿米巴病的诊断)
血清学检查 粪抗体检测
• 影像学诊断(CT\X线)
第31页/共66页
鉴别诊断
• 肠阿米巴病应与迪斯帕内阿米巴、细菌性痢疾 相鉴别。
• 阿米巴性肝脓肿则应与细菌性肝脓肿、肝癌、 肝炎或其他脓肿相鉴别。
第32页/共66页
五、流行与防治
流行因素
传染源:包囊排出者 传播方式:
第60页/共66页
五、流行
阴道毛滴虫呈世界性分布,以女性20~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 高,平均感染率为28%。构成流行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传染源: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感染者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播。男女双方都可感染,娼 妓感染率高。 可通过公共浴池、浴具、公用游泳衣裤、坐式厕所而间接传 播、感染,尤其在卫生设施差的单位,常通过浴厕引起流行
第58页/共66页
临床类型: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尿道炎、膀胱炎 男性前列腺炎 男性不育症
第59页/共66页
四、诊断
以取自阴道后穹窿的分泌物、尿液沉淀物或前列 腺液中查见滋养体为确诊依据。 常用的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或涂片染色 法(瑞氏或姬氏液染色),镜检滋养体。 也可用培养法,将分泌物加入肝浸液培养基内, 37℃温箱内孵育48h后镜检,检出率较高,可作 为疑难病例的确诊及疗效评价的依据。
原虫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原虫学 医学蠕虫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原 虫 概 论
一、定义: 原虫(protozoon):体积微小而能
独立完成(二)分布广泛,种类多:65,000种
(三)结构简单: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1. 细胞膜是寄生性原虫与宿主细胞和其寄生 环境直接接触的部位。 2. 细胞质内的运动细胞器是原虫分类的重
11膜质细胞器膜质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如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动基体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线粒质网溶酶体动基体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线粒22运动细胞器运动细胞器如伪足鞭毛波动膜和纤毛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a
要依据。
细胞膜又称表膜 电镜下可见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单位膜 结构外层蛋白质和脂质双分子层与多 糖分子结合形成细胞被或糖萼。表膜 具有多种受体、蛋白质,酶等抗原物 质,可诱导宿主产生免疫作用。 并参与摄食、排泄,感觉、运动,侵 袭等多种生理活动 。
细胞质
外质透明,呈凝胶状,具运动、摄食、排泄、呼 吸、保护等功能 。 内质为溶胶状,含各种细胞器、内含物和核,为 代谢场所。 (1)膜质细胞器 如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 质网、溶酶体、动基体(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线粒 体)等。 (2)运动细胞器 如伪足,鞭毛,波动膜和纤毛。 (3)营养细胞器 有些原虫有胞口,胞咽、胞肛、 伸缩泡及分泌泡帮助摄食排泄。
五、生殖
(1)无性生殖 包括二分裂、多分裂,出 芽生殖。 (2)有性生殖 ① 结合生殖 ② 配子生殖 ③世代交替:是指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 替进行的现象。
六、致病特点
(一)增殖作用:疟原虫
(二)播散能力:弓形虫
原虫概述-精品医学课件
什么是原虫?
• 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全部功能的单 细胞原生生物。(Protozoa)
• 原虫=特殊的细胞
• 医学原虫: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 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或非致病性原 虫。
原虫的结构
• 胞膜 胞膜亦称表膜(pellicle)或质膜 (plasmalemma),在电镜观察下,胞 膜由一层或一层以上单位膜构成。其 分子结构可用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解释。
三、生 理
• 1.运动 :由运动细胞器完成。
• 2. 生殖 :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
• 大分子-吞噬
• 能量代谢:主要途径为无氧代谢。
四、原虫的分类
根据运动细胞器的不同分四类: 1. 叶足虫 伪足 阿米巴 2. 鞭毛虫 鞭毛 蓝氏贾第鞭毛虫 3. 纤毛虫 纤毛 结肠小袋纤毛虫 4. 孢子虫 无 疟原虫
• 胞质 胞质原虫的胞质由基质、细胞器 和内含物组成。原虫的代谢和营养储 存均在胞质内进行。
• 胞核 细胞核由核膜、核质、核仁和染 色质构成。
寄生性原虫的核型分为两种
• ①泡状核(vesicular nucles),核 内染色质稀少、呈颗粒状,分布于核 质或核膜内缘,具有1个粒状核仁.多 数寄生性原虫具有泡状核;
• ②实质核(compact nucles),大而 不规则,染色质丰富,具有1个以上的 核仁,如纤毛虫的核是如此。
泡状核
核周染色质粒 核仁 网状核纤丝
阿米巴与纤毛虫
二、生活史(life cycle)
包括: 滋养体(trophozoite):原虫具有运动、摄食
及增 殖能力的生活史阶段。 包囊 (cyst) : 传播阶段。 生活史类型:
五、原虫致病特点
原虫概论原虫病PPT
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1 2 3
动物感染症状
动物感染原虫病后,可能会出现消瘦、腹泻、呼 吸困难等症状,影响其生长和繁殖,甚至导致死 亡。
动物传播途径
动物感染原虫病主要通过摄食、饮水等途径传播, 因此污染的水源和饲料是动物感染原虫病的主要 风险因素。
动物流行区域
原虫病在动物中广泛分布,但主要流行于养殖场、 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区域,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动物 种群造成威胁。
原虫概论原虫病
目 录
• 原虫的分类与特征 • 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 • 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 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 原虫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 • 原虫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原虫的分类与特征
原虫的分类
01
02
03
真原虫
真原虫是原生动物中最大 的一类,包括许多寄生种 类,如疟原虫、阿米巴原 虫等。
原虫的生活史
营养阶段
原虫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进行无性生殖或 营养生殖。
寄生阶段
部分原虫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如人体、动物等, 引起疾病。
传播阶段
部分原虫可以通过媒介传播,如蚊虫叮咬、水源 污染等途径传播给其他生物。
02 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
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
原虫通过接触感染部位 或污染物直接进入人体, 如阴道滴虫通过性接触
卫生条件
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容易造成原虫病的传播。
饮食习惯
不洁饮食和饮水容易导致原虫病的传播。
地理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寒带地区
疟疾、丝虫病等原虫病在热带和亚热 带地区流行。
较少发生原虫病,但偶尔也有病例报 告。
温带地区
阿米巴病、滴虫病等原虫病在温带地 区较为常见。
原虫和鞭毛虫的结构和生活史
生长发育过程
增殖方式
原虫的增殖方式多样,包括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等。其中,二分裂是最常见的增殖方式,即一 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生长阶段
原虫的生长阶段通常包括滋养体、包囊和裂殖体等。滋养体是原虫摄取营养、生长发育的阶段;包囊是某些原虫 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保护性结构,可在适宜条件下再发育成滋养体;裂殖体则是某些原虫进行无性繁殖时形成的 特殊结构。
VS
发育过程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鞭毛虫通过细胞分 裂进行增殖,同时经历形态和生理上的变 化,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寄生需求。
繁殖方式及后代形态
繁殖方式
鞭毛虫主要通过二分裂、接合生殖和孢子生 殖等方式进行繁殖。
后代形态
鞭毛虫的后代形态多样,包括滋养体、包囊 、前鞭毛体等,这些后代在形态、生理和生 态上可能存在差异,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和寄生需求。
05
鞭毛虫生活史详解
营养方式及摄食过程
营养方式
鞭毛虫主要通过吞噬、胞饮和渗透等方式获取营养。
摄食过程
鞭毛虫利用鞭毛运动接近食物颗粒,通过细胞膜的包裹和融合将食物纳入细胞内,进而进行消化和吸 收。
生长发育过程
生长阶段
鞭毛虫的生长阶段包括滋养体、包囊和 前鞭毛体等时期,不同时期的形态和功 能有所差异。
根据形态学、生活史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特征,原虫可分为多个类群, 如鞭毛虫、纤毛虫、肉足虫等。
形态结构特点
01
细胞结构
原虫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部分种 类还具有特殊的细胞器,如鞭
毛、纤毛等。
02
鞭毛与纤毛
鞭毛和纤毛是原虫运动的主要 器官,它们由微管蛋白组成, 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协调性。
原虫
(四)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因有些病的流行传播与蜘蛛昆
虫类有关,蜘蛛昆虫是疾病的传播者。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称为生物性传播者,原虫需要在其体内发育,为原虫 某一或某些发育阶段所必需;另一类为机械性传播者,原 虫并不在其体内发育,只起到一种机械性传播或搬运作用。 这类原虫病的流行与传播媒介的出现季节密切相关。
和全身物质代谢严重障碍而死亡。
五、临床症状 潜伏期14~20天.病初体温升高到40~42℃,为稽留 热。病牛多卧少立,脉弱而快,心音亢进有杂音。呼吸增 数,咳嗽。眼结膜初充血肿胀,后贫血黄染。可视粘膜及 尾根、肛门周围、阴囊等薄的皮肤上出现粟粒乃至扁豆大 的、深红色、结节状(略高出皮肤)的溢血斑点。中后期病 牛喜啃土或其它异物,反刍次数减少以至停止,常磨牙, 流涎,排少量干而黑的粪便,常带有粘液或血丝。病初和 重病牛有时可见肩肌或肘肌震颤。体表淋巴结肿胀为本病 特征。大多数病牛一侧肩前或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初为 硬肿,有痛感,后渐变软,常不易推动。耐过的病牛成为 带虫动物。
为了促使临床症状缓解,还应根据症状配合给予强心、
补液、止血、健胃、缓泻、舒肝利胆等中西药物以及抗 菌素类药物。
八、预防 预防关键是消灭牛舍内和牛体上的璃眼蜱。在本 病流行区可应用牛泰勒虫病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对牛 进行预防接种。
第六节
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 引起的。以0.5~2月龄内的小鸡最易感,而且患病严 重,死亡率高。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病鸡消瘦、贫血和 血痢。病愈的雏鸡生长发育受阻,(长期不能复原)。
和核的重建,然后分离(各自再分裂),成为含有新核的
虫体,每个纤毛分裂成四个子体。 (二)配子生殖:虫体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分化,一部分 形成大配子体,又叫大配子母细胞(雌性),一部分形成 小配子体,又叫小配子母细胞(雄性)。大配子体形成大
《原虫概论中》课件
原虫免疫学研究进展
免疫逃避机制
研究原虫如何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 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免疫调节机制
深入了解原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揭示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 作用关系,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原虫疫苗研究进展
传统疫苗
利用灭活或减毒的原虫作为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 目的。
贮存宿主
某些原虫可以在某些动物 体内长期存活,成为贮存 宿主,对寄生虫病的传播 起到重要作用。
03
原虫的致病性
原虫的致病机理
寄生性
原虫通过寄生在宿主体内获取营养,对宿主 造成损害。
毒素作用
原虫产生的毒素可引起宿主中毒,导致生理 功能紊乱。
繁殖能力
原虫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消耗宿主营养, 导致宿主虚弱。
新型疫苗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疫苗如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等正在 研发中,这些新型疫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望成为未来原虫病防控的重要手
段。
THANKS
感谢观看
免疫逃避
原虫通过逃避或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在宿 主体内长期存活。
原虫的致病类型
急性感染
短时间内引起宿主严重症 状,甚至死亡。
慢性感染
长期感染,症状较轻,但 影响宿主健康。
隐性感染
无明显症状,但可传播病 原体。
原虫的致病因素
虫种与宿主特异性
感染剂量与毒力
不同种类的原虫对不同宿主有不同的致病 性。
感染剂量越大,毒力越强,致病性越高。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技术,检测原虫 的DNA片段,以确定感染。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 敏度和特异性。
原虫
第40章原虫概述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体积微小而能独立完成包括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及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功能。
在自然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多数营自生或腐生生活,分布在海洋、土壤、水体或腐败物内。
医学原虫是寄生在人体腔管、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约有40余种。
一、形态原虫体积微小(2~200µm),外形因虫种而异,其结构符合单个动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由胞膜、胞质和胞核组成。
1.胞膜也称表膜或质膜,包裹虫体。
电镜下可见为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单位膜结构,其外层的类脂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多糖分子形成表被,或称糖萼(glycocalyx)。
表膜内层可有紧贴的微管和微丝支撑,使虫体保持一定形状。
研究表明,原虫的表膜作为与宿主和外环境直接接触的界面,对保持虫体的自身稳定和参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表膜的蛋白质分子具有配体、受体、抗原、酶类,甚至毒素等作用,表膜还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一些虫种的表膜抗原可不断变异。
因此原虫表膜的功能除具有分隔与沟通作用外,还可以其动态结构参与营养、排泄、运动、感觉、侵袭、隐匿等多种生理活动。
目前对原虫表膜的研究已成为揭示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方向。
2.胞质主要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是原虫代谢和营养储存的主要场所。
(1)基质:基质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含有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和管蛋白组成的微管,用以维持原虫的形状并与运动有关。
有些原虫的基质有内、外质之分,外质较透明,呈凝胶状,具有运动、摄食、营养、排泄、呼吸、感觉及保护等功能;内质呈溶胶状,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和内含物,是细胞代谢和营养存贮的主要场所。
(2)细胞器:原虫的细胞器的类型多样,按功能分为:1)膜质细胞器:主要由胞膜分化而成,包括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大多参与合成代谢。
某些细胞器可因不同虫种的代谢特点相异而缺如或独有,如营厌氧代谢的种类一般缺线粒体。
2)运动细胞器:为原虫分类的重要标志,按性状分为伪足(pseudopodium),鞭毛,纤毛(cilia)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章原虫概述
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体积微小而能独立完成包括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及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功能。
在自然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多数营自生或腐生生活,分布在海洋、土壤、水体或腐败物内。
医学原虫是寄生在人体腔管、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约有40余种。
一、形态
原虫体积微小(2~200µm),外形因虫种而异,其结构符合单个动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由胞膜、胞质和胞核组成。
1.胞膜也称表膜或质膜,包裹虫体。
电镜下可见为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单位膜结构,其外层的类脂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多糖分子形成表被,或称糖萼(glycocalyx)。
表膜内层可有紧贴的微管和微丝支撑,使虫体保持一定形状。
研究表明,原虫的表膜作为与宿主和外环境直接接触的界面,对保持虫体的自身稳定和参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表膜的蛋白质分子具有配体、受体、抗原、酶类,甚至毒素等作用,表膜还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一些虫种的表膜抗原可不断变异。
因此原虫表膜的功能除具有分隔与沟通作用外,还可以其动态结构参与营养、排泄、运动、感觉、侵袭、隐匿等多种生理活动。
目前对原虫表膜的研究已成为揭示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方向。
2.胞质主要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是原虫代谢和营养储存的主要场所。
(1)基质:基质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含有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和管蛋白组成的微管,用以维持原虫的形状并与运动有关。
有些原虫的基质有内、外质之分,外质较透明,呈凝胶状,具有运动、摄食、营养、排泄、呼吸、感觉及保护等功能;内质呈溶胶状,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和内含物,是细胞代谢和营养存贮的主要场所。
(2)细胞器:原虫的细胞器的类型多样,按功能分为:
1)膜质细胞器:主要由胞膜分化而成,包括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大多参与合成代谢。
某些细胞器可因不同虫种的代谢特点相异而缺如或独有,如营厌氧代谢的种类一般缺线粒体。
2
毛,纤毛(cilia)
及为鞭毛、纤毛提
3)营养细胞器:部分原虫拥有胞口、胞咽、胞肛等帮助取食、排泄废物等。
4
(3
体(淀粉泡、拟染色体等),代谢产物(色素等)和共生物(病毒颗粒)等。
特殊的内含物
也可作为虫种的鉴别标志。
3.胞核为原虫得以生存、繁衍的主要结构。
由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核膜为两层单位膜,具微孔沟通核内外。
染色质和核仁分别富含DNA和RNA,
特点为核大而不规则,
只含一个核,少数可有两个或更多。
经染色后的细胞核形态特征是医学原虫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运动
多数原虫借运动细胞器进行移位、摄食、防卫等活动。
运动方式有伪足运动,鞭毛运动和纤毛运动。
具有运动、是多数寄
三、生殖
寄生原虫以无性或有性或两者兼有的生殖方式增殖,同时以一定的方式排离和转换宿主以维持种群世代的延续。
无性生殖包括①二分裂:为寄生原虫最常见的增殖方式,分裂时胞核先分裂,随后纵向或横向分裂为两个子体;②多分裂:胞核多
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期。
四、生活史类型
寄生原虫的增殖本质上是一种种族生存适应,必然伴随着排离和宿主更迭。
因此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的完成是从宿主到宿主的传播过程,形式多样,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其生活史类型可根据传播特点大致分为三型:1.人际传播型生活史只需要一种宿主,凭借接触或中间媒介而在人群中传播。
可分两类:
(1)生活史只有滋养体阶段,以二分裂增殖,直接或间接接触滋养体而传播。
阴道毛滴虫,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等属于此类。
(2)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滋养体以二分裂增殖,包囊可有或无核分裂,为排离和传播阶段。
多数肠道寄生阿米巴、鞭毛虫和纤毛虫属此类型。
2.循环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分别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
形成世代交替现象,如刚地弓形虫以猫为终宿主,以人、鼠或猪等为中间宿主。
3.虫媒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在吸血昆虫体内进行无性或有性生殖,发育为感染阶段,再由吸血昆虫吸血、叮咬造成人体或动物的感染。
如利什曼原虫(无世代交替)和疟原虫(有世代交替)的生活史。
表40-1 我国常见的人体寄生原虫分类及寄生部位
纲科种名寄生部位
动鞭纲Zoomastigophora 锥虫科
Trypanosomatidae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单核吞噬系统
毛滴虫科
Trichomonadidae
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
泌尿生殖道
六鞭毛科
Hexamitidae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adia lamblia
肠道
叶足纲Lobosea 内阿米巴科
Entamoebidae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肠壁组织、肝、肺、脑等
迪斯巴内阿米巴
Entamoeba dispar
肠道
结肠内阿米巴
Entamoeba coli
肠道
棘阿米巴科
Acanthamoebidae
齿龈内阿米巴
Entamoeba gingivalis
口腔
卡氏棘阿米巴
Acanthamoeba castellanii
眼、脑、皮肤等
双鞭毛阿米巴科
Dimastiamoebidae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Naegleria fowleri
脑
孢子纲疟原虫科
Plasmodidae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红细胞
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红细胞
三日疟原虫
Plasmodium malariae
红细胞
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
红细胞
弓形虫科Toxoplasmatidae 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有核细胞
未定耶氏肺孢子虫
Pneumocystis jiroveci
肺泡
肉孢子虫科Sarcocystidae 人肉孢子虫
Sarcocystis hominis
组织
爱美虫科Eimeriidae 贝氏等孢子虫
Isospora belli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隐孢子虫科Cryptosporidae 微小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 parvum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动基列纲小袋科结肠小袋纤毛虫结肠
Balantidiidae Balantidium coli
五、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