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
摘要:中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已经开始的比较早,但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起源的不同,中西方哲学在天、人的方面的比较,中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相异性的方面进行阐释,得出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出发点所得出的伦理意识的不同,进而导致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起源、天、人、仁、义、利
一.中西方哲学起源的不同
1.1西方哲学的起源探索
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是个海洋国家,其境内土地贫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但古希腊有许多肥沃的山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海岸曲折而且有很多天然良港。这个地理环境为手工业活动和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手工业生产的兴起要求对加工对象及各种矿石等自然物的属性有较多的了解,由此逐渐形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思维倾向;航海事业的需要导致了天文和气象知识的产生,而这种活动又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并思索到更多的未知事物;商业往来则拓宽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并由于得失成败导致“审慎”与推理思维的发展。这宏大开放的视角环境及其社会生产方式,促使人们不得不注重对自身之外的自然物的思考和研究,并由具体困惑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形成了解茫茫宇宙及其本质的求知欲望,从而决定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向对自然知识的追求和立足于自然及社会进行理性探索的轨道。
另一方面,西方哲学直接源于古希腊神话。那些被早期自然哲学阐述宇宙生成的思想在神话诗篇中早已出现。神话通过想像把天空和大地、日、月、星系、河、海、火、土、水、气和金属进行神化,于是,混沌成了卡俄斯神,天变成乌兰诺斯天公,地成为该亚地母……,这种对诸神各自代表一种自然力量的想像,表明希腊人对宇宙结构种种自然性质的关注。公元前8世纪时,赫西俄德的《神谱》就是一部以神话语言、形象方式编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论,它可以说是西方具有思辨色彩的早期哲学认识宇宙结构及其属性的范本。古希腊神话的思维倾向是在人之外有一种巨大、普遍的本质和力量主宰着人间祸福、事物变幻。这是古希腊人对世界本源、宇宙生成、事物原因的朴素思索和最初揣摩。
由于生产活动和神话的影响,使古希腊哲学家围绕宇宙整体的本源以及物和有关知识的关系进行思索,部分人形成了自然科学的探索思维,部分人形成了宗教神学的思辨阐释。另外,不可忽视的是,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这样一个奴隶主民主制的社会环境中,这是形成西方源头哲学具体观点自由发散,并具论辩色彩的重要条件和原因。
1.2中国哲学的起源原因
与欧洲哲学不同,中国哲学萌芽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哲学思维的出发点从一开始就不同于欧洲。
首先,以农业活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决定中国先人思索事理的立足点和主体内容是人际关系。土地不能移动,因而靠土地维生的人比较固定地生活在一个地方,祖祖辈辈一直延续下去。由于一家几代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便逐渐形成体现血亲关系的家族制度。这种以血缘宗法为生活底蕴的社会具有“家天下”的浓厚内向性,使关系纽带以及现实“人际关系(生活伦理和人事关系)异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这种直接、现实而又长期发生作用的社会特征成为影响先秦哲学探索的重要因素。农业活动的惰性和亲属之间的交往使得中国
古人哲学思维十分注重自身的感性体悟、经验和实用。“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章太炎语)邹衍在评论中国哲学源头时认为,“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李泽厚把中国古代这种重人事关系、重具体经验的哲学思维称为“实用理性”。
总之,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简陋性和重复性,导致了人们哲学思维基点侧重于内部生活的圈圈及其圆满关系,也决定人们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的保守性、狭隘性。
其次,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必然使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伦理凸现在哲学思维中。先秦哲学的思想萌芽产生于春秋战国君主制度时期。当时旧的奴隶制趋于瓦解,新的封建制尚未完全建成,新旧矛盾激化,生活剧烈动荡。哲学家们首先遇到和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为世俗政治服务并求得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因而与欧洲哲学不同,先秦哲学思维的出发点和重心是以人为核心的关于人伦、社会生活秩序和政治稳定等问题。它没有侧重于对自然物属性的探索,也没有以回答“精神和自然界何者第一性”为立足点,而是围绕构建理想的、为统治者服务的社会规范和协调人事关系。这是一种以主客体一致为基点,以强化内在约束和内在自觉为主格调,寄托于主体修养和国家治理实践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伦理哲学。这从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可以得到证明。
上述环境特点和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源头哲学不同于西方源头哲学对自然物知识追求的范式,而是具有浓厚的社会务实性和强烈的主体价值取向。正由于此,中国近现代哲学家梁启超、冯友兰等人都深刻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任务主要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中国哲学以研究人和社会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为人之道。
二.中西方哲学在天、人方面的对比
2.1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属于封闭性的大陆型农业文化形态,地值温带,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广大农民“靠天吃饭”,对大自然有亲近、依赖之感。这种状况孕育出的哲学从一开始就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谓“顺乎夭而应乎人”。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天地人三者一以贯通,人生追求的目的不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而是泛爱万物。因此中国哲学富有人情味,赋予万物以情,寻求人与自然的沟通。庄子写《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更认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也是因为“天人相参”。儒家的道德原则也顺应于天。程朱由“天理”指向“人性”,有“性即理”的论断。陆王则由人性推向天理,有“心即理”的主张。议论虽殊,取舍不同而已。“天”与“人”相应的观点如出一辙。
即然天人合一,故研究天道可以求诸内心“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不必追究超越于人世的自然之夫或神灵之夭。又由于天人合一,个人与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人的个体性情消融于自然、社会群体之中。因此,中国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没有明确分开,作为各门科学之概括和总结的哲学,系统地说就是“人学”也就是做人和治人之学。
中国哲学重在人生哲学和伦理学,天人合一从根本上说,乃是探求“生命之道”,“人生之道”。在孔子看来,“仁”为人道,亦为天道。在孟子看来,天道与人道统一,其本为善。儒家之天实为道德伦理之天。中国哲学之目标在于确立一种内求内立的人生观,在于建立内在的道德自我,比如大学里的“八条目”,以修身为中心,上溯至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下推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个性,也造成了中国哲学与诗的互相结合的特征。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几乎同时都是文学著作,哲学家大都同时是文学家和诗人。天人合一本是一种物我不分或物我两合的诗意境界,是哲学家们对自己的诗意境界的一种陈述或理性表达。最明显的,道家的自然主义最终归于自然之界。儒家的义理之论也是对诗意境界的一种追求。由于儒家赋予“天”以封建道德的含义,从而把封建的“天理”变成一种自发的内心追求。因此儒家哲学的诗意往往寓于道德教诲的内容之中。
2.2西方的天人相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