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本细读案例
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
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一、以文眼为推手,在辐射中实现文本细读作为读者,应该紧扣文本的文眼,利用文眼与文本各个细节之间的逻辑关联,达到渗透、辐射全篇的目的;作为执教者,更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开掘出文眼,继而向全文的纵深迈进,感受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妙处,减少教学的消耗,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益。
如《莫高窟》中描写彩塑时,以“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作为本段的文眼,分别以菩萨、天王、力士以及卧佛作为描述的对象。
但不管文本如何描述、事物如何众多,只要扣住了以上的文眼,作为读者就可以围绕着语言是如何突出其“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这一特点来进行体悟。
同时,这也给阅读教学指明了基本的方向与策略。
方向,即教学内容层面的基本构建,围绕着语言表达特点的方法进行;策略,即教学手段层面的践行,通过品味描述性词语与文眼之间的联系,通过辨析、感悟、诵读与积累进行。
这种扣住文眼进行文本细读与教学的策略在阅读教学中非常常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以对比为策略,在印证中实现文本细读对比研读,在互文中洞悉每篇文本在语言、结构、技法等方面的特点是实施文本细读的重要策略。
在现行教材的编排准则下,对许多入选教材的文本都进行了删减与调整。
这样的调整并非出于对文本质量的衡量考虑,而是众多非语文因素下被动式的改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本的质量。
作为文本的细读,绝对不能甘心停留于教材给予我们的内容里,而要在与原文的对比甄别中,实现对教材文本理解的飞跃,有对比才有鉴赏,有鉴赏才能真正了解。
大家耳熟能详的《月光启蒙》,在入选教材时,编者出于种种考虑将原文中的最后一段全部删去。
但通过对整篇文本价值意蕴的通盘考量,这一段的删除对文本的整体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制约。
原文最后一段对母亲老态龙钟的描写与前文中母亲的可亲可敬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母亲形象的伟大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在这一案例中,通过在原文与选文之间的对比赏析、互文补充,既让学生对选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了不迷信书本的主观意识。
摒弃浮躁 细读文本——从两个初中议论文教学案例想到的
2 学生 齐读⑤ ⑥ 两段 ,分析 论证 方法 及其 作 用 。 .
第 三 环 节 重 点 学 习 举 例 论 证 。 课 堂 练 习 : 用
简 洁语 言 概 括 文 中 的 事 例 论 据 。 学 生 板 书 演 示 ,教
师 点 评 。
第 四 环 节 理 解 分 论 点 的 排 列 顺 序 及 提 出 的 方 式
强 的现 实思 考 ,使 文 章 颇具 时代 气 息 。 文 章 结 尾 照 应
开 头 ,首 尾 圆合 ,逻 辑 性 强 。 全 文 采 用 总 分 式 结 构 , 论 证 主 体 部 分采 用 并 列 式 结 构 ,条 理 清 晰 ,层 次 井
又 各具 特 色 的文 章 。 “ 有 法 ”到 “ 无 定 法 ” 的 议 论 文 教 学 过 程 , 文 文
特点。
来 处 理 课 文 ,选 择 了⑤ ⑥ 两 段 作 为 “ ” 这 样 一 来 点 。
的 实 际 写 作 能 力 。在 具 体 教 学 中 , 不 妨 结 合 2 0年 01
道 的文 章 。 但 是 ,任 何 文章 的 写法 都 因人 而 异 ,绝 不 是 一 成 不 变 、唯 此 一 种 的 。笔 者 以此 文 为 例 , 旨在 表 明 ,在 议 论 文 教 学 中 ,教 师只 要 坚 持 文 法 训 练 ,让 学 生把 握 议 论 文 的 文 法 本质 ,无 论 学 生 采 用 何 种 行 文 方 式 ,都 能 写 出能 得 到 认 可 的 文章 , 因为 优 秀 的 议论 文 无 不体 现 清 晰 的 文 法 特征 。笔 者 所 强 调 的 议 论 文 “ 文 有法 ” ,正 是 希 望 通 过 教 师 对 学 生 文 法 意 识 的 强 化 , 来 引导 学 生 把 握 议 论 文 写作 的基 本 法 则 ,并 以 此 为基 点 实现 文 章 的多 样 性和 丰 富性 ,在 “ 有 法 ” 的基 础 文 上 实现 “ 无定法 ” 文 ,让 学 生 自如 地 写 出 既 扎 实 有 物
《老王》教学案例分析
中学人教版语文《老王》教学案例分析摘要:本文针对《老王》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叙事散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老王》;教学案例;评析引言《老王》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其作者杨降女士以淳朴真挚的语言对老王与“我家"的交往作了细节性的描述。
通过外貌、语言和心理活动三个方面使老王的形象真实而深刻的印在每个读者心中,作者对老王的感情也跃然纸上。
本文针对选取的《老王》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评析,下面以程翔老师《老王》的教学案例为例展开全面的分析.以期对今后叙事性散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1.《老王》教学目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任课教师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语文教学制定的具体目标,下面我将对选取的《老王》教学目标进行具体评析。
程翔老师《老王》教学设计的目标随着他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临时作了调整。
起初程老师计划以新授课的方式展开《老王》一课的教学,其教学目标为了解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但通过课堂与学生的互动程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课文基本的内容和生字词,于是把教学目标调整为“深入理解课文".下面就程老师的教学目标作详入的分析.程翔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总结《老王》的中心思想.(二)提出预习中所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问题,教师引导,小组间互相作答、补充。
三、情感与价值观唤起学生的怜悯心和爱心,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学会换位思考、体贴他人,以爱心回馈爱心。
以上是程翔老师就《老王》一课的最终教学目标,其知识与技能的设定,显然这是通过对学情了解后调整后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对《老王》一文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有一种感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老王》的中心思想,升华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通过学生对预习中未能解决问题的提出,进一步掌握各层次学生的学情,有利于下一步授课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初中文本细读教案
初中文本细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背影》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学会从细节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父爱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体验父爱,培养感恩情怀。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验父爱。
教学准备:1. 课文《背影》的打印稿。
2. 相关背景资料的打印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简单介绍朱自清和他的散文《背影》。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提出问题:“背影”在文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二、初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细读课文(20分钟)1. 学生细读课文,注意细节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父亲为作者买橘子的一幕,让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
3. 学生分享自己从细节中感受到的作者的情感。
四、讨论与感悟(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父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否有类似的体验?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回报父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细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感悟文章。
2. 让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细读课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在阅读时往往忽略了细节描写,无法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培养他们的细读能力。
同时,我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并体验父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
文本细读法语文阅读教学示例
直在文本中、 在作者 的世 界里 , 在 读者 的 阅读 中徘 徊。可 以说 是 “ 不 著一
华老栓与夏瑜在刑场的相遇 , 但 却不 相见 的事实 , 正是被 启蒙者 的麻
但启蒙 主体 与 字。 尽得风流” 。因此 , 我们在教 学时 , 需特 别提起 同学 的注 意。鲁迅 的 目 木愚昧与启蒙者的清醒孤独 真实写照。他 们虽 同处一 空间 ,
城堡的隐 , 城 堡方位 的不明确 , “ 空荡荡的一片” , 一切 都预示着城 堡实
作者通过这样 的叙述 , 其 实已经告诉我们 : K. 是永远也 进不了 是一种心 灵与心 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 。我们 阅读文学 , 是一种 以自 己 质上的虚无 ,
的心 灵去 探 索 另一 个 或 为熟 悉 或 为 陌 生 的心 灵 世 界 。 ” 基于此 , 让 我 们 通 过 城 堡 。 文 本 细读 , 向伟 大 心 灵靠 近 。
【 关键词】文本细读
鲁迅作品
语文 阅读
如卡夫卡的《 城堡》 开头 :
K . 到达 时, 已经 入 夜 了。 村 子被 厚 厚 的积 雪覆 盖 着 。 城 堡 山连 影 子 也 的方 位 。 K . 久 久 伫 立 在 从 大 路 通 往 村 子 的 木桥 上 , 举 目凝 视 着 眼 前 似 乎 是
三、 枯 草 意 象
仅仅是“ 药” 吗?从《 呐喊 ・ 自序》 来看 , 鲁迅 一生是 寻药的一 生。起 初 , 他
在过去《 药》 结尾 的教 学中 , 我们 主要把 目光 停在 了“ 花 环” 和“ 乌 鸦”
“ 在《 药》 的瑜儿 的坟 为了父亲的病指 望中医, 失望之后 , 东渡 日本研 习西医 , 但在 日俄 战争纪录 等意象上。这可能源于鲁迅《呐喊 ・自序》中曾写道 :
初中语文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语文案例分析范文案例一:《草房子》中的家庭关系《草房子》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以真实、深刻地展示了家庭关系为核心的故事引人深思。
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父母亲离异、父亲再婚以及继母对待主人公的态度等情节,展现了家庭中的亲情、责任和成长。
在小说中,主人公杀害继母一事成为故事的重要转折点。
之前,继母始终对主人公冷漠甚至虐待。
她破坏了家庭中的和谐氛围,对主人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当主人公无法忍受继母的暴行时,他选择了暴力反抗,这一行为引发了家庭的巨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关系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
父母离异、继母对待不公等负面因素对孩子产生了消极影响。
家庭应该是温暖和睦的地方,父母应该起到保护和教育子女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关系并不和谐,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困扰和障碍。
在这个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并不值得赞扬,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内心受到伤害之深。
他的行为呼应着他对继母所受委屈的不满和反抗,对于一名思想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他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
针对这个案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父母应该尽力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舒适的成长环境。
与此同时,青少年也需要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用沟通和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总之,《草房子》中的家庭关系案例引发了我们对于家庭教育的思考。
希望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案例二:《红楼梦》中的贵族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以其丰富的贵族文化成为后人研究的热点。
小说通过描绘贾府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以及世家官宦的精英阶层,展现了清代贵族社会的风貌。
贵族文化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说中描绘了贾府的规模宏大、风华绝代的生活方式。
贾府内部分为大小厅堂,每个厅堂都有特有的用途和意义。
从进门的荣府、广府到后院的荣禧堂、甄家荣府,每个厅堂都代表着贵族家族的地位和权势。
以_读者_的视角细读文本_穷人_文本细读_李丹阳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7-8语文JIAOXUEYUEKANXIAOXUEBAN游一下午后,作者才被红鸠鸟的歌声唤回,在行文上首尾呼应,结构紧凑而严谨。
最后,作者意犹未尽,一再回味:“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我多么得意啊!”能从“细密的草茎”之中寻觅到别人寻觅不到的风景,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快乐天地”,一定是拥有一颗童心的人!这“得意”,恰是奏给童心的凯歌!【王崧舟点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它与西方的“模范读者”(即按照作者在文本里设下的机制来阅读作品的读者)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新批评学派曾经以“作品一旦完成,作者即已死亡”的口号来刻意摆脱文本与社会历史语境的联系,但矫枉过正,“作者”并没有因为新批评的一纸讣告“被死亡”,相反,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作者”早已在西方复活。
是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请注意,毕竟都是“哈姆雷特”而非“哈利·波特”。
为什么?因为作者确乎在文本里设下了某种特定的机制。
因此,以“作者”的视角细读文本,仍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在本案例中,作为读者的教师一直小心翼翼地揣测和还原着作者郭枫的创作本意和用意,尽管这种还原是读者自己的一厢情愿,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还原是有理可依、有据可查的。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小学310015)《穷人》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用一千多字的短篇小说讲述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两个孩子的故事,从中看出淳朴善良的渔夫夫妇在生活的重压下,内心依旧富有,他们对生命的尊重让读者感动唏嘘。
走进文本被情节深深打动,几个问题也成为初读的疑点:①明知恶劣的天气下出海会一无所获,为何渔夫深夜不归?②西蒙明知自己不行了,为何不提前将两个孩子托付亲友?西蒙死去时,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她想抓什么?③在“心惊肉跳”“忐忑不安”之后,桑娜为何两次陷入“沉思”与“沉默”?④文章有十三处使用了省略号,每一次的用意是什么?⑤穷人是否真的一无所有?将这些问题梳理归类,进入文本细读,我在文字中“出生入死”,寻找着作者并未明示的种种内涵和意蕴。
落花生案例分析
《落花生》案例分析《落花生》这篇课文算得上是一篇经典老课文了,许多版本的教材都选用本文,公开课上也不乏这篇课文的身影,听课教师对此课众多教师的不同上法也颇具争议,语文教师对此课的价值取向也是各说一词。
我想:定位主题是教学本文的关键所在,而本文的主题怎样生成?又该如何引领学生正确把握领悟文章的精髓,而不至于走上一条“歪门邪道”呢?于是,我认真细读了文本,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
经过审思缜虑,我认为这篇课文中父亲拿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做比较,并不是贬低桃子、石榴、苹果,而是为了在对比中凸显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品质。
无论是作者的父亲还是作者的意图都在于告诉我们,无论外表是否好看,都得做一个有用的人,而做一个默默无闻、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人更是难能可贵。
明确了文章的主旨,我又对文本进行了细读,寻找承载文章主题的最重要的“点”。
毫无疑问,父亲拿“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的那段话便是达成课文主题的关键: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点的到位,让我的心中更加明朗了!没错,它是一个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突破了此“点”,文章主题的达成就必定呈现出水到渠成的效果。
我是如何突破此“点”,达成文章主题的呢?以下是我的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片段):师:花生的好处的确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谁能把花生这样最可贵的品质大声地赞颂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踊跃举手,个别学生进行了深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不错!这分明是由衷地赞叹呀!这么富有哲理性的话语还需大家细细品位才是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九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花生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桃子、石榴、苹果的句子,并体会体会。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见学生静静地默读与内心的思考,教师巡回关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摘要: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忽视了对文本细读的指导,学生对文本只处于浅层次理解状态,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文本细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投入文本的精神世界,在细读中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文本细读的重要意义1、文本细读可以促进深度教学的达成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文本细读教学,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细读促进学生进入深度理解文本的状态,让学生能够理解与解读文本中出现的一些情境、问题及知识逻辑关系,能够综合文本信息提炼出文本的主题意旨。
通过深度阅读,可以使学生吸纳新知识,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
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其关键点还在于对文本实施细读。
学生在细读过程中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故事情节,深入体会文字蕴含的情感,还能够真正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用文字营造的情感氛围,去理解与体验细微之处。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教材进行处理,根据不同内容的文本选择不同的突破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2、文本细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文本情感的流露是通过文字来实现的,但是如果只凭粗浅的阅读是难以产生深入体验的,只有细读才能品其味,才能赏其美,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假若不进行细读,就不会发现隐含于文本背后的思想情感。
语文教学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任务。
阅读教学中实现细读,就是让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获取美的体验,学会用文字表现美,用行动塑造美。
在细读中学生也能学会文学鉴赏的方法,让学生喜欢阅读,阅读得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让学生通过阅读将叙事性的文字转换为画面,这种审美过程必然需要细读的介入。
在此,要强调的是,教师自身的审美品位需要提高,只有教师的审美素养提高了,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殿堂,获取审美体验。
3、文本细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细读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只注重对情节的了解,忽视了对阅读的品味,因而读过文章之后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更谈不上对于主题的提炼。
探骊得珠,开辟文本研读新境界——七八年级文本研读例谈
(2)随心所欲,恣意解读。
在解读文本中还有一个极端的现象便是,否 定文本的确定性,轻率解读文本。有人认为,不是 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吗?为什么不能 有更多的创新的个性的文本解读呢?是的,文本解 读可以是多元的,但多元不代表改变原来作品的写 作主旨和描述指向。记住这“一千个”仍然是哈姆 莱特,而不是其他!多元解读其实是多角度解读, 它仍然是紧密围绕作品本已经固定和明确的形象塑 造和主题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创建。
附例: 《晏子使楚》
(9)结合相关语境解读,丰富文章内涵。 文章合为时而著,任何文章都有它的写 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而读者阅读时也必然 受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现状的影响与制约。 因此,将文本置于不同的语境下解读,可以 不断丰富完善作品内涵,从而获得更多的阅 读收益。
附例: 《纪念白求恩》
(10)积极探索文章的主题全面性和普 遍意义。 文章主题在阅读视角的变化中,可 以不断地通过形象塑造的丰富表现而不 断予以深化提炼,从而使文章的主题更 具全面性和普遍意义。这样的作品解读 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常读常新。 附例: 《变色龙》 《皇帝的新装》
(3)肢解文本,游离主旨。 文章的解读应该是一个点面结合的思维 过程。它总是通过对文章中的某一个信息的 感触,并经由这样的感触进一步深入理解, 再将之放到全文的大背景下,结合全文内容 和主旨意图,来进一步完善原来的理解感悟, 而不是随意抽选某一内容,做定点讨论,肢 解剥离。
最基本的阅读研究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反复阅读课文,力求细读,关注 每一个细节。在细读的基础上,形成一定 的阅读认知。 ——参看教参,寻求共鸣和碰撞。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确定教学 研究的切入和教材分析的重点。
(6)在研读中提炼文章关键词,抓住文本核心。 文章有文眼,文眼就是文章中揭示核心内 容、揭示核心主旨的关键词和句。研读文本时, 一定要善于发现、捕捉、提炼关键词,以此为切 入口,准确深刻理解文章。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 的、文章内容紧密围绕的、作者感情凝聚勃发的、 文章主旨核心指向集中的……这些关键点上的词 语便是最值得关注的文章的主题关键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智取生辰纲》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出示一幅《水浒传》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中的故事吗?这幅图中的英雄人物又是谁呢?”
2.学生分享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教师点评并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背景。
3.提问:“为什么梁山好汉要智取生辰纲?他们是如何成功智取的?”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以课文内容为主线,深入剖析文本,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1.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如吴用的智谋、生辰纲的守护等。
2.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其表达效果。
3.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了解吴用等人物的智慧、勇敢和正义品质。
1.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2.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找到提高的方向。
3.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作业、小测验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明确小组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提高合作效率。
3.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对小组合作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4.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DANGDAIJIAOYANLUNCONG2018年02月“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吴远青(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子江中学福建泉州362000)一、文本细读法的核心概念解析文本细读,最早是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被提出的,指的是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进行“充分阅读”,对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容进行充分地发掘。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内涵又是什么呢?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是“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吕叔湘先生则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南帆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还有其他种种生动的表述: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就是“逐字逐句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总而言之,文本细读是指深层领会作者匠心,从而对词句含义、结构层次、情感意境、写作手法等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细细咀嚼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力求从简约的文字材料中捕捉丰富的信息,挖掘更多的美点和亮点。
二、利用多重视角阅读长期以来,虽然很重视教学改革,但是并没有使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法可以让师生仔细阅读文本,抛开教学改革,在运用中从细小的点切入,着眼于教学实践,使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有更深的理解,思维角度也更加多元化。
比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文章,就可以利用多重视角阅读,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并不能用常规的解读视角,那样效果并不好。
学习“文本细读”的理念之后,教师就可以感受到阅读文章的创新效果。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思考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地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文章只读一、两遍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的,必须要多读,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奇妙之处,这也是学生需要充分认识的。
教师可以从作者这方面引入课文,给学生介绍这位作家的经历和人物性格,分析这位正义的法国作家敢于讽刺和抨击侵略者的无耻行为的品质;也可以从巴特勒入手,先给学生普及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讲解这些文本知识,就能加强对巴特勒这样的强盗的愤怒和谴责;或者从圆明园入手,通过给学生展示美丽的圆明园和圆明园遗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描述圆明园当时的魅力,唤醒学生对被毁掉的人类文明的惋惜之情,给学生充分的知识让学生去了解,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所描述的历史知识有所掌握,这样才能对这篇文章有基本的概念,为深入理解这篇文章打下基础,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师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才是完整的,就不会出现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学案例
1.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文本,提高审美情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思辨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引领学生深入剖析鲁迅先生的观点,分析其论证方法,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自信力对于个人和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后反思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具有自信、自强、担当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基础。
4.思辨训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如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自信力?”等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们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展开讨论。
2.分享观点: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讨论成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主要观点,把握鲁迅先生的论证思路和逻辑结构。
2.学会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重要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语境功能。
2018-2019-文本解读范例-优秀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本解读范例篇一:文本解读案例《乡愁》文本解读案例张明芹一、从作者的身份解读。
《乡愁》流露的思想愁绪有哪些方面?师: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
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
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
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生:有感情的诵读,读出诗意。
师:注意节奏、轻重音的把握,再读课文。
读出来什么?生:《乡愁》不仅流露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还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
大陆就是故乡,故乡就是大陆。
(学生诵读最后一节)师:大陆那边有他的什么?诗人心中,老家就是他的祖国。
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我们还可以想远一点:思念家国的人就是诗人一人吗?不是。
是千千万万被台湾海峡分开的炎黄子孙,是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
他们同样思念着海峡对岸的亲人、故乡,思念着祖国大陆;他们都盼望早日结束分裂,早日回归统一,早日叶落归根回故乡,早日与故乡的亲人团聚。
诗人的乡愁在这里升华了,海峡两分离,对大陆的思念,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出发去解读文本,是对文学作品和作者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的负责。
)二、从语言角度:把握关键字词解读。
师: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感情,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抽生朗读课文。
)生: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
师:这四种对象前分别用了哪些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生:“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他们的共同点是面积小程度轻。
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优秀范例
首先我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一次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它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阅读积累去体悟文本,你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读懂、读准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
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了多次解读,收获颇丰。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下面我将围绕“内容结构、作者情感、写作技巧、备教策略”四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对《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
一、内容解读1.关于主旨:《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也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心理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也有人认为散文大家朱自清用极具传统意味的意象“荷塘”和“月色”状写自己的心灵,诉说印象,哀伤与希望、超脱与执著,“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无疑成了作者的生命场。
《荷塘月色》承载的情感信息是很复杂的,对其所抒发的情感历来是见仁见智。
但我们认为主题的多义性,既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又恰好是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章主旨的良好契机。
2.关于结构: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序,写了作者出家门——踱小径——赏荷塘——回家门,以作者情感变化为线索写了作者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的心路历程,一明一暗形成独特的双线圆形结构,不失为初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典范文章。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巧妙的利用理清结构来把握作者情感,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
3.关于意象《荷塘月色》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除却文题中的“荷塘”“月色”,还有“蝉声”“蛙声”“江南采莲”盛况等等。
古色古香、典雅华丽。
幽静、神秘、优美。
作者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笔墨,便点染出月下荷塘奇异之花,邀足了月色,造就一种既明丽又静谧的梦幻般美的情调与境界。
神秘迷惘,这是至美,这是绝美,如果仿写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绪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就是:等你,在月色荷塘下。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荷花如图画,一池的月色如绝响。
深挖细节 解读文本——以《背影》教学为例
深
文
/
挖以 《
龚
清 平
细
背 影
》
节教
学
为
解 例
读
文
本
文 本 解 读 是 阅 读 教 学 的 原 点 是 教 学 设 计 的 蓝 ,
本 。 如 果 要深 度 解 读 文 本 深挖 文 本 细 节 不 失 为 一 种 ,
视 角 。 下 面 , 笔 者 以 统 编 版 语 文 八 年 级 上 册 语 文 《 背 影》 为 例 进 行解 说。
式 作 者 那 种 为 过 往的 “ 太 聪 明 ” 而 愧疚 为 父 亲 行 为 而
,
,
感动 ,
五味
杂陈尽在 “再
又 、
之 ”
中
。
如 此 , 层层 深度 品 读 , 父 子深 情定 会 了 然 于 心 。
此时 ,
教师 再进一步设计 : 请分享你与 父 亲或母 亲的故事 , 试着学
习 运用细 节描写的 方式 表达 。 这 样 的读 、 说 、 写 , 学 生 回 报
材 矮 小 、 无 力 、 太 胖 ” 等答 案 自 然 会 脱 口 而 出 再借 助这 ,
些 因 素 理解 探 “ ” “ 缩 ” 微 “ 倾 ” 等 动 作 细 节 层 级 化 品 读 ,
便 可 顺势 而成 。 而 且这 细 一 节 与 后 文 “ 于 是 扑 扑 衣上 ,
的 泥 土 , 心 里很 轻 松似 的 形 ” 成 对 比 , 学 生 在 对 比 朗 读
深 挖语 言 细 节 , 读 出 文 字 背 后 的 心理 。 言 “ 为 心 声 ” ,
如 第 4 段 中 “ 不 要 紧 , 他 们 去不 好 ! ” 常 见的 解读 是直 接发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溜索》为例
LIBERAL ARTS FANS2022年第36期教育教学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阅读与鉴赏”这一部分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要求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分析尤其重要。
但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分析流于形式,将文本试题化,将教学模式化。
如许多教师教授叙事散文只分析人物与事件,教授小说只分析情节环境和人物,这样笼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大而化之的人物形象分析容易让学生的理解、感悟和体验流于表面,很难获得审美的享受与思想的启迪。
更有教师将文本与练习相结合,力求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这样学生阅读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逐渐被统一,何谈个性化的阅读?孙绍振教授曾经说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
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
”[1]因此,他提出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已知中揭示未知,要能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那么如何真正地走入文本,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品悟文本?下文将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课文《溜索》为例,浅谈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文本解读,以教学目标为方向阅读就是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作为学生阅读的引路人——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找到文本解读的密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2]。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方式必然不同,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方向,关注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关注文本的教材地位一篇文章被选为教材内容,必然有其独特性,也与其他文本具有共性。
对此,教师要思考这一文本在初中阶段、本册书、本单元的位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本细读案例1、小珊迪读到课题的第一反应,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这就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人物的两个方面:第一是人物所处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第二是人物自身的表现,这个表现包括他的语言、他的动作、他的外貌、他的神态以及他的内心活动等。
课题叫“小珊迪”,但让人颇感奇怪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却从未出现“小珊迪”的字眼,只出现“珊迪”,一共出现了6次。
为什么独独在课题中出现一个“小”字?我的体会是:第一,珊迪的确是个小孩,这是从年龄上说;第二,珊迪的身体相当弱小,这就不仅是一个生理的问题,更是一个生活的问题;第三,珊迪的地位相当渺小,他是穷人、是孤儿,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容易被人瞧不起的人;第四,以上三层意思恰恰可以用来反衬珊迪形象的高大、精神的高尚、灵魂的高贵。
珊迪不小,不但不小,相反他很大,他的形象、精神、灵魂是伟大的。
这样细读课题,才能读出味道来、读出神韵来。
2、“故事发生在爱丁堡"。
有人一读到“故事”二字,就以为小珊迪这件事是假的,是虚构的。
其实,这样理解是不确切的。
故事,不光有虚构的,也有真实的。
毛主席看戏的故事,你说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我宁愿相信珊迪的故事是真的。
“爱丁堡”是英国的苏格兰的首府。
这是这个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尽管作者只是提了一下地名,但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敏感和警觉,包括接下去“卖火柴”这一细节,也从一个通孔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3、“有一天,天气很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馆门前谈话。
”“天气很冷”四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是珊迪所处的自然环境,事情就发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很冷,到底有多冷?没具体描写,但足以让我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想象天气很冷的种种感觉、种种滋味、种种需求。
4、“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了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唯一的一次外貌描写,读了让人心酸。
只穿一件单衣,没有第二件了。
请注意,这一天天气很冷。
就一件单衣,还是又薄又破的。
试想,穿与不穿又有什么区别。
小男孩当下的寒冷,除了“刺骨”感还能有什么呢?小脸发青,赤脚红肿。
头上写一笔,脚下又写一笔。
只有集中而典型的言说,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不难想见,孩子受冻已非一天两天。
如果后面孩子说自己饿极了,那么,在这里,我们难道就不能说孩子冷极了吗?一哭!5、“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不,我们不要。
”我的同事说。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孩子可怜地请求着。
”“只要”一词,不难看出价格已经低得可怜。
6、“可是,我们并不需要火柴。
”我对他说。
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
”“想了一会儿”,想什么?想一便士卖两盒,价格要打对折。
这对折的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就罢了。
可是,对于一个穷极了的孩子来说,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他需要想一会儿,要不要打对折卖给他们?这样一来,本钱还能保得住吗?可是,不这样,请人买火柴的可能就更小了。
身无分文,拿什么充饥?又拿什么御寒?可怜的孩子!再哭!7、“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打算买一盒。
但是当我掏钱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零钱,于是对他说:“我明天再买吧……””“不再纠缠”的意味是什么?是心烦了,是讨厌了,是随随便便地打发一下算了。
8、““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您去换零钱。
””眼看着通过对折降价就要买火柴了,其实是人家怕烦才打算买一盒的,突然因为没有零钱又不买了。
刚刚燃起的希望一下子又破了灭。
而此时,饥饿与寒冷正在一阵紧似一阵的向珊迪袭来。
珊迪不得不由开始的请求转为乞求,饥寒交迫下乞求,冷眼冷语下乞求。
听听珊迪乞求的话吧:第一,全都是短句,短得不能再短,为什么?这里有乞求的无奈,这里有饥饿的无力,这里有寒冷的无助;第二,连着用了三次感叹号。
这里与其说是一求三叹,不如说是一哭三叹啊!一个啊字的后面,有着多少悲凉、多少凄切、多少苦难啊!第三,到此时,珊迪才不得不说出降价售卖的真正原因,饿极了!饿极了是怎样的饿?我们都不曾有过类似的体验,我们也因此无法作出真正的体验。
是饿到了极点,是饿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是如果再饿下去就要出人命了啊!而这样的语言搁在珊迪的饿极了上面,都苍白得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9、“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
”好心人终于动了恻隐之心。
而我们最不能放过的是什么呢?是珊迪的跑。
一个动作,一个不显眼的细节,一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字眼。
但正是这一跑,跑出珊迪的多少悲凉、多少凄切、多少苦难。
他为什么转身就跑?因为他饿极了。
他为什么饿极了?因为他穷的身无分文。
就是这个跑字,将珊迪的贫穷推向了极致。
由冷极了到饿极了再到穷极了。
一个人,到穷极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骗?偷?盗?抢?铤而走险?不择手段?杀人越货?穷凶极恶?廉耻不要了,尊严不要了,人格不要了。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想想现实社会,这种可能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10、“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了。
但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这样的猜想太合常情了,这样的断定却是极不合常情。
你凭什么作出这样的断定?诚恳的面容吗?使人信任的神情吗?可行文至此,珊迪的面容、神情可曾带给人们诚恳、可信的感觉?不要忘了,他留给人们的是一张冻得发青的瘦瘦的小脸,是一双冻得又红又肿的赤脚。
这是本文的一大败笔。
而事实上,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入选的《小珊迪》,至今还挂着这样一个充满说教、不伦不类的尾巴:“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
”人物自己去说话,让人物按自己的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去演绎故事情节。
因此,这是又一句应该驱除出境的不受欢迎的句子。
11、“晚上,旅馆的人说,有一个小孩要见我。
小孩被带进来后,我发现他不是那个卖火柴的小男孩,但可以看出是他的弟弟。
”一样的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一样的冻得发青的瘦瘦的小脸,一样的冻得又红又肿的赤脚。
12、“这个小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才问:“先生,您是从珊迪那儿买火柴的那位先生吗?””显然是在找四个便士。
为什么要找呢?还是找了一会儿。
也许,衣服太破了,连藏钱都显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四个便士对小利比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事先他得仔细藏好;也许,小利比已经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哥哥用鲜血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零钱,怎能不把它们藏好呢?13、““是的。
”“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便士。
”小孩说,“珊迪受了伤,不能来了。
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从他身上轧了过去。
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
说不定他会死的……””谜底终于被小利比揭开了。
然而,揭开的谜底却充满了血腥。
再看小利比的表现,先是还钱,紧接着说明珊迪受了伤,再是讲清受伤的原因,继而开始絮叨,开始担忧,开始哭泣……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
而我们又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他和他的哥哥一样,一样的冷极了,一样的饿极了。
不同的是,他此时此刻还多了一个担忧极了、害怕极了。
14、“我让孩子吃了些东西,然后和他一块儿去看珊迪。
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
”一个“早”字,背后藏着多少辛酸、多少悲惨、多少苦难啊!父母早死一年,意味着兄弟俩早受一年的饥寒交迫,早受一年的无依无靠,早受一年的屈辱痛苦。
然而,在这样的家境、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个穷人家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却顽强的表现出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纯真和善良。
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15、“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
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
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珊迪的形象,至此已经跃然纸上。
全文第二次出现了“跑”字。
这个跑字,是从珊迪的口中亲自说出来的。
正是这个跑字,酿成了这场车祸;正是这个跑字,夺去了珊迪弱小而可怜的生命。
他为什么不是走而是跑?因为,他知道,叔叔的眼神对他始终是怀疑的、戒备的;因为,他知道,在多数人的眼中,像他这样的孩子、这样的人是被列入小偷、骗子、社会渣子之流的;因为,他更知道,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零钱还到那位叔叔的手上,他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自己的诚实,他才能坚守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善良。
“跑”是珊迪性格的必然选择,是珊迪这个人物形象的逻辑表现。
因此,我们说,这一跑,跑出了珊迪的诚实和守信,跑出了珊迪的纯真和善良,跑出了珊迪面对贫穷和苦难坚守作为一个的全部尊严和高贵。
16、“我握着珊迪的手,对他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
””至此,一个曾经被人怀疑、被人鄙视的小孩,展现了他全部的灿烂的人性的光辉。
沐浴在这种光辉里的人,没有理由不感动,没有理由不震撼,没有理由不承诺。
所以,我们应该升起这样的敏感来,“我”只是用手在握珊迪的手吗?不!显然不是!“我”是在用自己的心、一颗感动的心、震撼的心、向善的心在握珊迪啊!“我”握住的仅仅只是珊迪的手吗?不!不是的!“我”握住的一定是珊迪的心啊!一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纯真的心、高贵的心!文本细读至此,受到感动和震撼的仅仅是“我”吗?不!不是的!还有谁呢?还有你,还有他,还有我们大家。
是我们,是每一位有着纯真的、向善的心灵的人!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用巴金老人的话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我觉得文本细读关键还在如何将每一个点统一贯穿起来,化而为“一”17、“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是表示感激。
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
他死了。
”的确,珊迪眼睛里的光是消失了,而且永远消失了。
但是,珊迪身上所闪耀的人性之光却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
这一道美丽的高尚的人性之光,将照耀和温暖每一个和珊迪有过精神相遇的人!纵观《小珊迪》这个故事,有几点更需我们引起高度的敏感和警觉:第一,作者不惜浓墨重彩的言说小珊迪的贫穷。
在故事中,光是明的言说就不下十处之多。
诸如:“外貌描写、可怜地请求、想了一会儿、乞求、转身就跑、找了一会儿、帽子找不到了、他俩是孤儿、躺在一张破床上、谁来照顾你呢”等。
还有很多是暗的言说,比如:为什么不去上学等。
这样对珊迪贫穷的多层面、多视角、多手法的描写,深层的寓意和取向是什么?第二,故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言说角度。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一当然是真实可信,我说跟他说,一个是在直接说,一个是在间接说,可信感就有区别;第二,我说是一种融合的说,我进入故事,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于是我的种种感受、种种体会、种种表达就成为故事本身的一个有机部分,其感染力就更强;第三,我又很自然地成了对珊迪的一种衬托、一种烘染、一种比照,而这种衬托、烘染和比照,使珊迪的人物形象变得越发丰满、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