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两端的无功功率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风电场出线俩端电能计量不一致原因分析

风电场出线俩端电能计量不一致原因分析

风电场出线俩端电能计量不一致原因分析摘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风电的大规模接入给电网电能计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提出了风电场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时容量的配置原则。

在无功补偿容量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只要交易双方划清损耗的归属,便可以实现准确的结算。

关键词:风电场;无功补偿;无功电能;计量;线路自然功率;容性无功功率由于风电场接人电网有着入网数量多、接入点集中等特点,蒙西电网风电场以及风电场供用网关口点数量迅速增加,许多风电场出现无功电能计量不准确、线路两端无功电能计量值不一致的问题,给交易双方在进行结算及无功电量考核时带来争议。

为解决该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风电场安装了功率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并比对计量表计的电量值,进行了分析研究。

1风电场电能量计量问题1.1风电能量计量数据的采集风电场通常只有一条出线,对端变电站内计量点为主计量点,该处表计所计量的有功电能及无功电能为结算电能量;风电场内计量点为副计量点,该处表计所计量的有功电能及无功电能为考核电量,与主计量点的数据进行比对。

通过对两端表计的计量值的数据比对进行计量数据准确性的分析。

1.2典型风电场电熊量计量数据比对分析2017年7月,电能计量检测中心对采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锡林郭勒国泰风电场、国华锡林、郭勒风电场及对端灰腾梁220kV汇集站的电能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见表1、表2。

表1锡林郭勒国泰风电场及对端灰腾梁220kV汇集站电能量数据比对表2国华锡林郭勒风电场及对端灰腾梁220kv汇集站电能量数据比对分析比对后发现,有功电能计量数据一致性较好基本没有问题,但无功电能计量值两端表计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无规律可循,两端不一致性较大。

2风电场无功电能计量数据采集试验分析2.1试验地点及研究对象乌兰察布市化德地区有5座风电场,分别是中海油风电场、湘投国际汇德风电场、华能通顺风电场、国税长顺风电场、长春风电场。

中海油风电场通过长春风电场串接至兴广220kv变电站,其他3座风电场均独立接人兴广220kV变电站。

高压供配电系统不平衡配电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高压供配电系统不平衡配电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高压供配电系统不平衡配电的原因及改进方法摘要:高压供配电系统中的不平衡配电问题是影响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不平衡配电的原因,包括不均匀的负载分布、负载偏移、不符合功率因数和不正确的线路连接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进方法,包括均衡负载分配、运用三相专用装置、优化功率因数和线路接线的正确性。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高压供配电系统中的不平衡配电问题,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高压供配电系统、不平衡配电、负载分布、功率因数、线路连接引言:高压供配电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不平衡配电问题是高压供配电系统中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电网的稳定性。

不平衡配电会导致电网过载、电能浪费、设备损坏等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和解决高压供配电系统中的不平衡配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压供配电系统不平衡配电的原因首先,不均匀的负载分布是高压供配电系统中不平衡配电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电力系统中,负载通常分布不均,导致不同相之间的负载差异较大。

这可能是由于负载类型不同、负载的接入位置不同以及负载的工作状态不同所导致的。

其次,负载偏移也是高压供配电系统中不平衡配电的一个重要原因。

负载偏移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负载在不同相之间的分布不平衡,导致某一相的负载过重,而其他相的负载较轻。

这通常是由于负载的改变或故障引起的。

再次,功率因数不符合也会导致高压供配电系统中的不平衡配电。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负荷对电网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负载的功率因数不符合要求时,会导致电压波动,降低电网的稳定性。

最后,不正确的线路连接也是高压供配电系统不平衡配电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线路的错误连接或接线不规范,会导致负载分布不均,进而影响配电的平衡性。

二、高压供配电系统不平衡配电的改进方法(一)均衡负载分配均衡负载分配是解决高压供配电系统不平衡配电问题的一个重要改进方法。

三相不平衡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措施!

三相不平衡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措施!
• 第四点表现在装置开关和补偿设备的投切 次数的限制,要在设计时将全天的优化方 案进行策略的管理。
• 总之,在进行比例调节系数额设置时,需 要同时考虑功率因数的限制条件以及过补 偿限制的条件。
改进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技术
• 3、增设对三相负荷的检测调整
• 定期开设对三相负荷的检测工作也是非常必要 的。在对三相符合的合理分配以及控制后,相 关部门应当开设检测工作。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 1、增加线路的电能损耗 •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网络中,电流通过线路导线
时,因存在阻抗必将产生电能损耗,其损耗与 通过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 当低压电网以三相四线制供电时,由于有单相 负载存在,造成三相负载不平衡在所难免。
• 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中性线即有电流通 过。这样不但相线有损耗,而且中性线也产生 损耗,从而增加了电网线路的损耗。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 假如当配变处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运行, 负载轻的一相就有富余容量,从而使配变的出 力减少。其出力减少程度与三相负载的不平衡 度有关。
• 三相负载不平衡越大,配变出力减少越多。
• 为此,配变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运行,其输出 的容量就无法达到额定值,其备用容量亦相应 减少,过载能力也降低。假如配变在过载工况 下运行,即极易引发配变发热,严重时甚至会 造成配变烧损。
• 一是需要注意到电流的治理应当有两个内容,一个 是补偿功率因数,一个是调节三相电流不平衡,这 两者共同确定了补偿所需要的无功功率。
• 第二点,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时,应当采用全容性的 治理方式,与电感补偿相区分,避免出现严重过补 偿的情况。
改进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技术
• 第三点是需要考虑到负荷是会随着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的,基于这种特性,补偿量也 应该根据负荷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分析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原因及调整方法

分析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原因及调整方法

分析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原因及调整方法摘要:在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数量较多,在实际的运行中,就会出现三项负载不平衡的现象,这会造成变压器的线损增加,容量则会相应的下降,从而加快了变压器的老化,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引言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就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调整方法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一、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工作现状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

由于0.4kV配电线路负荷接入采取单相二线制、二相三线制原因,在不同供电时段,很多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负荷产生不平衡现象,易发生单相过负荷现象,配电变压器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损耗。

变压器在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时,由于变压器绕组压降不同,出口电压不均衡,用户端电压更是三相偏差较大,电压质量得不到保障。

目前,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工作,基本都是人工作业。

在负荷高峰时,须将低压负荷全部停电,需要工人登杆进行高空作业,在0.4kV线路三相间拆、接接线夹,更换T接点,即费工又费时。

需供电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安全生产风险加大,相应给供电企业带来停电投诉风险。

二、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带来的危害在电力系统中,如果三相电流幅值不一致,并且超出了规定范围,那么就可以说是三相负荷不平衡,通常情况下,技术要求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应在15%以内。

在配电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三相负荷不平衡会给各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安全管理、电压质量以及线损管理等等,关于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危害,具体介绍如下:1、对配电变压器的危害对在配电设计时,负载平衡运行工况是其绕组结构设计的依据,在性能上基本保持一致,各相额定容量也相同。

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分析

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分析

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低压配电网建设也得到很大发展,为了使低压配电网更好地运行,必须对其功率因数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压配电网;功率数;影响因素;提高措施一、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提高原则在电力网络运行中,网络中供给的视在功率S与有功功率P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

在低压配电网中,功率因数就是线电压和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一般使用表达式cosφ来表示,即cosφ=P/S,功率因数越大越好,有功功率占视在功率因数比重大,无功功率的传输和功率因数有着很大关系,配电网中最理想的状态是使功率因数趋向于1,当使功率因数趋向于1的时候能够有效避免无功功率在配电网设备中进行能量交换。

提高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的原则有一下几个方面:1.配电网整体与局部要有统一性因为如果无功电流布局不科学就会让局部的无功电力更加不平衡,这会让线路的无功电力深受影响,使得低压配电网出现很多流动的无功功率,让低压配电网的电网损耗过大。

2.以低压配电补偿为主,辅之以其它补偿方案变电站主要是对变压器无功损耗进行补偿,变电站的输配电线主要是进行无功传输降低,让电网损耗更少。

由于配电网整体上的电压配电网线损比例高,所以在无功补偿配电网时,就应该主要补偿低压配电,并有效结合别的补偿方式。

3、以电力部门补偿、用户补偿相联系的配电网无功补偿要想降低配电网的无功功率输送,让用户有更满意的用电电压,前提是做好无功就地补偿与就地平衡。

故而应该利用较多的配电变压器来进行低压侧补偿,与此同时要保证可以有效结合用户补偿与电力部门补偿两种方式。

四是以配电网降损为主,辅之以降损和调压。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无功补偿的方式创造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1、系统变压器和电动机消耗功率电动机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其中异步电动机定子和转子之间气隙在转子产生磁通时会消耗大量无功功率。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与降损增效技术措施分析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与降损增效技术措施分析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与降损增效技术措施分析摘要:线损率是综合反映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电力系统中,线损是普遍存在的,如果电力企业能够及时的对线损进行处理,减少电能在传输等过程中的损耗,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配电网系统中造成技术线损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技术线损提出相应的降损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降损措施1线损理论计算的常用方法1.1等值电量法等值电量法又成为电压损失法、电阻计算法。

在选用等值电量法计算电网线损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如在配电网中能取得全部被测数据时,应当采用电量法,这种方法以三相快速牛顿分解潮流为基础;在配电网没有综合测试仪装置或者有部分综合测试仪的情况下,应当选用等值电阻法或者改进等值电阻法进行线损计算。

电压损失法以低压网运行中相关的电压数据为基础,通过线路阻抗、线路电流以及相电压转变成线电压计算得电压损耗。

另外,将甚至电阻系数的等值电阻法应用于低压配电台区的线损计算,也可以极大提高计算的精确度。

1.2改进前推回带法由于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代表的是各个时段的功率因数是显动态变化的,不可能准确获得,这就需要一种方法可以利用统计规律大致确定功率因数随着时间变化规律,再根据此规律分配供电量到各个时段,从而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

该方法对传统化简的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的一种改进,将无功功率和线路电压损失对线损的影响同时考虑进去,在处理小电源时显得更加容易。

1.3改进迭代法改进迭代法是以前推回代法潮流迭代算法为理论基础,能完全反映出配电网络结构特征的动态链表为网络结构基础,适用于环状、网状、辐射状等多种复杂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是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计算方法,如损耗功率插值/拟和法、节点电压插值/拟和法、动态潮流法等方法能克服配电网运行动态时变性,提高网损计算精度。

2 配电网技术线损主要原因2.1 负荷波动幅度过大造成的线损当配电网系统运行时,其负荷曲线的形态会直接对技术线损的大小产生影响。

电力系统填空选择

电力系统填空选择

电力系统分析练习题(三)一、填空题1.降压变压器高压侧的主分接头电压为220kv,若选择+2×2。

5%的分接头,则该分接头电压为231KV.2.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指的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3.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包括电抗、电导、电纳和电阻.4.输电线路的电压偏移是指线路始端或末端母线的实际运行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数值差。

5.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表示。

6.调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行的频率。

7.复合故障一般是指某一时刻在电力系统二个及以上地方发生故障.8.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不对称故障,当三相阻抗完全对称时,则其序阻抗矩阵Zsc的非对角元素为零。

9.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短路电流的大小是零序电流的 3 倍。

10.减小输出电元件的电抗将提高(改善) 系统的静态稳定性.11。

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电压、频率、波形 .12。

我国110kV及以上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采用直接接地 .13。

一公里LGJ—300型的架空线路,其电阻大约为 0。

1Ω。

14。

一个将10kV升到220kV的变压器,其额定变比为 10。

5/242 。

15.电厂供电负荷与综合用电负荷的差别是前者包括网络损耗。

16。

潮流计算中,三类节点数量最多的是 PQ节点。

17.架空线路开路时,其末端电压比首端电压高。

18.将压三绕组变压器三个绕组排列方式,从内至外为低-中-高。

19。

常用的潮流计算的基本数学模型是节点电压方程。

20。

标么值近似计算中基准电压常选网络平均额定电压 .21.电力系统是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组成的一个整体。

其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

若把水电厂、火电厂的动力部分也包括进来,就称为动力系统。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能的良好质量,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22.衡量电能质量好坏的指标是电压、频率和波形.23.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除了发电机外,还有同步调相机、静电电容器及静止补偿器。

无功功率增加的原因

无功功率增加的原因

有关“无功功率”增加的原因
有关“无功功率”增加的原因如下:
1.感性负载增加:无功功率主要是由于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引起的。

当感性
负载增加时,无功功率也会相应增加。

2.系统电压波动:系统电压的波动会导致无功功率的增加。

当系统电压降低时,感性负载
的无功需求会增加,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无功功率增加。

3.谐波干扰:谐波会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产生影响。

谐波会导致电压波形畸变,从而
增加系统的无功功率。

4.负载不平衡:如果系统中的负载不平衡,例如三相负载不平衡,会导致无功功率的增加。

这是因为不平衡的负载会导致电流波形畸变,进而产生额外的无功功率。

为了降低无功功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负载配置:合理配置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使它们在系统中达到平衡,以减少无功
功率的产生。

2.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通过改善电源质量、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等措施,可以减少因电
压波动引起的无功功率增加。

3.谐波治理:采用谐波滤波器、有源电力滤波器等设备,对系统中的谐波进行治理,以减
少谐波对无功功率的影响。

4.无功补偿: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如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对系统中的无功
功率进行补偿,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无功功率的消耗。

总之,无功功率增加的原因主要与感性负载、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干扰和负载不平衡等因素有关。

通过优化负载配置、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无功功率的消耗。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原因及调整方法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原因及调整方法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原因及调整方法摘要: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的低压配电系统都是采用的三相四线制的接线方式,这样会造成单相负载不均衡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变压器输出侧处在三相不平衡的状态下。

配电变压器长期处于三相不平衡的运行状态,会导致变压器损耗、电动机有功输出降低,加大了配电线路损耗、降低了变压器的输出、损坏客户用电设备等现象出现。

采取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补偿抑制措施,提高其电能质量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在电力系统中,如果三相电流幅值不一致,并且超出了规定范围,那么就可以说是三相负荷不平衡。

通常情况下,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应在15%以内。

在配电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三相负荷不平衡会给各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安全管理、电压质量以及线损管理等。

1造成配电变压器三项负载不平衡的原因1.1管理方面的原因对配电变压器三项负载不平衡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对其进行管理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运维人员对配电变压器三项负载的管理也比较放松,所以导致变压器长期处于三项负载不平衡的状态。

1.2电网架构的问题对于电网架构的改造不够彻底,电网结构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运行的时间也比较长。

另外,单相低压线路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而且线路都是动力和照明的混合,用户的单相用电设备较多,这些设备的功率都较大,使用时多采用单相的电源,使用的几率也不一致,从而导致配电变压器容易处于三项负载不平衡的状态,同时,还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2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危害2.1对配电变压器的危害造成配电变压器出力减小。

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是按负载平衡运行工况设计的,各相性能基本一致,额定容量相等。

配电变压器的最大允许出力受到每相额定容量的限制,当其在三相负荷不平衡工况下运行,负荷轻的一相就有富余容量,从而使其出力减少。

三相负荷不平衡越严重,配电变压器出力减少越多。

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1励磁涌流的影响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它的励磁电流只流过变压器的电源测,因此,通过电流互感器反映到差动回路中就不能被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变压器励磁电流不过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 ~3%;在外部故障时,由于电压降低,励磁电流也相应减少,其影响就更小。

在实际整定时可以不必考虑。

但是,在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则可能产生数值很大的励磁涌流,其数值可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6~8倍。

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的非周期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

励磁涌流的大小与合闸瞬间外加电压的相位,铁芯中剩磁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铁芯的特性有关。

若正好在电压最大值时合闸,则不会出现励磁涌流,而只有正常时的电流。

但对于三相变压器而言,由于三相电压相位不同,无论在任何瞬间合闸,至少有两相要出现程度不同的励磁涌流。

励磁涌流可分解成各次谐波,以二次谐波为主,同时在励磁涌流波形中还会出现间断角。

励磁涌流的波形如图2。

2绕组连接方式不同的影响变压器各侧绕组的连接方式不同,如双绕组变压器采用Y,d接线,三绕组变压器采用Y,y,d 接线时,各侧电流相位就不同。

这时,即使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大小能相互匹配,但不调整,相位差也会在差动回路中产生很大的不平衡电流。

3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同的影响由于电流互感器选用的是定型产品,其变比都是标准化的,很难与通过计算得出的变比相吻合,这样就会在主变差动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

4改变调压档位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及克服措施电力系统中带负荷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是调节系统电压的重要手段。

改变调压档位实际上就是改变变压器的变比。

而差动保护已按照某一变比调整好,当分接头改换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不平衡电流流入差动回路。

此时不可能再用重新选择平衡线圈匝数的方法来消除这个不平衡电流,这是因为变压器的分接头是经常在改变,而差动保护的电流回路在带电时是不可能进行操作的。

因此,对由此产生的不平衡电流,通常是根据具体情况提高保护动作的整定值加以克服。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以及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以及电压调整
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包括:采用先进的传感 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无功功率和电压的快速、准确检测与控制;发展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有 源滤波器;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电网无功功率与电压的优化调度等。
THANKS FOR WATCHING
通过投切无功补偿设备, 如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 补偿器等,来调整系统无 功功率,进而稳定电压。
有载调压
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档 位来改变电压,以满足系 统电压要求。
串联电容器补偿
通过在输电线路中串联电 容器来补偿线路的感抗, 提高线路的电压水平。
电压调整的优化目标与原则
经济性
电压调整应尽量降低系统运行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实施效果
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显著减少了该工业园区在生产高峰期的无功功率 消耗,稳定了电压,降低了电能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05 结论与展望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的重要性和挑战
重要性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是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无功功 率补偿和电压调整,可以有效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系统稳定性,满足用户对电能质 量的需求。
挑战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运行方式的复杂化,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无功 功率的合理分布和补偿、电压波动与闪变的抑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优化等,需要不断研究和 改进。
未来研究方向与技术发展
研究方向
未来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功功率补偿与电压调节的协调 优化;二是智能电网下的无功功率与电压控制策略;三是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影响及其应对 措施。

低压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低压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低压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三相不平衡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影响电力系统的因素有很多,但正常性不平衡的情况大多是因为三相元件、线路参数或负荷不对称。

由于三相负荷的因素是不一定的,所以供电点的三相电压和电流极易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损耗线路。

不仅如此,其对供电点上的电动机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危害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如果三相不平衡超过了配电网可以承受的范围,那么整体的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就会受到影响。

三相不平衡的基本概念三相不平衡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

由于各相电源所加的负荷不均衡所致,属于基波负荷配置问题。

发生三相不平衡即与用户负荷特性有关,同时与电力系统的规划、负荷分配也有关。

在电网系统中,三相平衡主要指的是三相的电压相量的大小相等,而且如果按照A、B、C的顺序进行排列,他们两两之间构成的角度都为2n/3。

而三相不平衡就是指相量大小、角度的不一致。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适用于交流额定频率为 50 赫兹。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由于负序分量而引起的 PCC 点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

该标准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运行方式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间不得超过 4%。

图例:理想的三相波形图与不平衡时的三相波形图三相电流不平衡度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常用的两个公式:不平衡度%=(最大电流-最小电流)/最大电流×100%不平衡度%=(MAX相电流-三相平均电流)/三相平均电流×100%举个例子:三相电流分别为IA=9A IB=8A IC=4A,则三相平均电流为7A,相电流-三相平均电流分别为2A 1A 3A,取差值最大那个,故MAX(相电流-三相平均电流)=3A,所以三相电流不平衡度=3/7。

引起三相不平衡的原因有哪些?引起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有多种,如:单相接地、断线谐振等,运行管理人员只有将其正确区分开来,才能快速处理。

台区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台区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台区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摘要:三相不平衡是影响电网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从三相不平衡的定义出发,介绍了不同来源的三相不平衡算法,并对配电网线路中的三相不平衡原因进行了阐述。

针对配电网线路中的三相不平衡问题,介绍换相、无功补偿和负荷引导的方法。

电容性补偿可以降低三相不平衡,但是容易受谐波的影响。

电力电子器型无功补偿装置响应快且能有效降低电路中谐波,但是成本比较高。

换相的方式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三相不平衡问题,但是需要的台区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故无法大面积使用。

负荷引导的方式能提高电能使用质量,但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过多。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学者们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案。

关键词:三相不平衡; 电能质量; 换相; 无功补偿; 负荷引导0 引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配网侧低压台区,大多数居民为由火线、零线、接地线组成的单相用电,接入相位往往有一定的随机性,用电负荷难以控制,容易产生三相不平衡问题。

作为电网公司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配电网的电能管理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

配电网一旦处于三相不平衡状态会产生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 (1) 增加线路消耗;(2) 导致电机发热,降低其转矩,增加其能耗;(3) 使发电机发热,增加损耗,降低发电机的出力,甚至危及用户的人身安全;(4) 对变压器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使其发热,缩短其使用时间,严重时甚至造成变压器故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配电网三相失衡的原因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针对这种情况,电力工作者也想到了许多治理措施来解决三相不平衡问题。

目前解决三相不平衡的方案主要有:换相、无功补偿和负荷引导。

本文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介绍三相不平衡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介绍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介绍三相不平衡的治理方法,最后对三相不平衡进行总结和展望。

1 三相不平衡的相关概念1.1三相不平衡定义及计算方法理想情况的三相平衡配电网系统的是由三个相位差为2π/3的、幅值、频率相等电压构成的。

小型水电站的变压器并网中的无功补偿措施

小型水电站的变压器并网中的无功补偿措施

小型水电站的变压器并网中的无功补偿措施摘要:小型水电站的选址大多集中在山区和偏僻的小村庄,而在小规模的水电工程中,无功功率输出不足或者不输出,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小水电工程中,加强对电网的无功补偿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无功补偿;原因分析引言小水电工程的目的在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然而,由于管理者的个人私心,经常调整电厂运行时的机组,造成机组的无功出力严重短缺或者根本没有,再加上对整个机组的维修和管理不力,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地影响其实用价值。

一、无功功率的相关概述无功补偿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利用无功补偿设备来增加电力网络的功率因数,减少电力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损失,从而提高电力的利用率和改善电力环境。

其中,“视在功率”是指电力装置的输入电压和电流之积,用 S来表示,也就是S= UI。

视在功率为伏安(VA)或千伏(kVA)。

“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和可视功率之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功率因数cosφ的大小,反映了电力供应的可用范围。

功率因数cosφ较小,表明交流磁场吞吐变换所需的无功功率较大。

因此,设备利用率下降,线路功率损耗增大。

在供电环节中,无功是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增强供电的效率,降低输电线路损耗,防止电网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从而有利于改善电网在恶劣的环境中的供电条件,提高电网的输出量,从而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加强对无功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原因分析1.设备因素①无功功率与无功负荷不平衡。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与无功负载之间的均衡关系着各个电力用户的终端电压能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以及各个电器的工作状况。

在电网中,由于无功负荷太大,会引起用电装置的端部电压升高,而在电网中,无功负荷太低则会造成用电装置的端部电压偏高。

②不科学的布线。

小水电厂往往都是建在山区和偏僻的地区,网络覆盖范围很广,用电功率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采用的线路并不是很好。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的无功补偿技术分析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的无功补偿技术分析

分析Technology AnalysisI G I T C W 技术112DIGITCW2020.08电力技术发展促进电网推广应用,电网相关功能不断增加、完善的同时,其也出现配电网非线性符负荷持续增加态势,导致电网三相负载不平衡状况出现,势必对电网电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而采用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则可有效改善此囧态,可改善三相不平衡状况,优化电网功率因数。

因此,下文就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下的无功补偿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1 三相负荷平衡化理论概述当下配电网配电变压器大多都为三相变压器,变压器出口的三相负荷需保证对称。

但是在实际低压配电网中有大量的单相负荷,且受单相负荷不均匀分布及投入时间不同,将导致三相不平衡影响低压电网维护运行。

平衡三相系统总功率为恒定,且其不受时间影响。

不平衡的三相系统其总功率则处于平均值上下脉动。

故在将不平衡三相系统换为平衡三相系统时,变换设备应设置好可以暂时储存电磁能量的电感线圈及电容器元件。

对于不对称的三相系统,可在不同相间并联适当补偿导纳,确保不平衡的三相负荷编程平衡三相负荷,且并不会影响电源及负荷有功功率交换。

相间负荷不平衡的平衡化理论支持下,可导出一般不平衡三相负荷平衡原理:首先,将无中性线星型接线转为三角型接线方式,在转化之后以导纳模型处理好负荷及补偿器。

当下,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已经经过长时间革新完善,现有无功补偿装置较多,如调相机、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SVG 等。

其中,调相机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运行存在过励磁状态,短期也可能在欠励磁状态下运行。

调相机通过改变励磁电流,控制无功功率输出大小,其过负荷能力突出。

但是调相机也有自身缺点,励磁电流过大将会对设备运行造成严重损耗,且会导致成本投入大大增加。

并联电容器通过将电容器串、并联到电网内部,可有效改善电网网络结构,理论上采取并联电容器也可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无提供补偿,属于现代城市配电网常用无功补偿方式。

不换位输电线路产生的不对称问题及解决方法巫兴东

不换位输电线路产生的不对称问题及解决方法巫兴东

不换位输电线路产生的不对称问题及解决方法巫兴东发布时间:2023-07-29T13:27:58.171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8期作者:巫兴东[导读] 本文旨在研究不换位输电线路产生的不对称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分析不对称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探讨了线路参数调整、补偿装置应用和系统运行策略优化等解决方法。

这些方法旨在提高电流和电压的均衡分布,减少功率损耗,延长设备寿命,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本研究对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1130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不换位输电线路产生的不对称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分析不对称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探讨了线路参数调整、补偿装置应用和系统运行策略优化等解决方法。

这些方法旨在提高电流和电压的均衡分布,减少功率损耗,延长设备寿命,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本研究对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不换位输电线路;不对称问题;运行策略;解决方法引言:不换位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它们常常面临不对称问题,即由于线路参数不平衡而导致的电流和电压的不均匀分布。

这种不对称现象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包括线路参数调整、补偿装置应用和系统运行策略优化等。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解决方法,以帮助改善不换位输电线路的不对称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一、不换位输电线路产生不对称问题的原因不换位输电线路产生不对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线路参数不平衡、负载不平衡和线路故障[1]。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线路中的电阻、电抗等参数存在差异,导致电流在各个相位之间分布不均匀。

这种不平衡会引起电流的偏移和相位差的变化,进而导致电压的不均匀分布。

线路参数不平衡可能由于设计不当、材料差异或者长期运行中的老化等原因引起。

负载不平衡指的是三相电网中各个相位的负载功率不相等,这导致了电流分布的不均匀。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考试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考试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华北电力大学 2007-2008_学年第_1_学期《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考试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不平衡时,主要表现为系统频率的改变;而无功功率不平衡时,主要表现为系统电压的改变;2.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不接地。

3.电压中枢点调压方式有恒调压,逆调压,顺调压。

4.一般而言,牛顿拉夫逊法的迭代次数比PQ分解法少,收敛速度比PQ分解法慢。

5.并联电容器补偿的无功随电压的降低而降低,串联电容器补偿的无功随支路电流的增大而增加。

6.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包括发电机,电容器,调相机等。

二、简答题(20分)1.高压输电线路在轻载时往往投入并联电抗器,这是为什么?(3分)答:高压输电线路轻载时由于线路的充电功率过大,线路的电压有可能过高。

因此投入并联电抗器,减小线路的充电功率,进而降低线路末端电压。

2.什么叫线路的自然功率?(3分)答:无损耗线路末端负载为波阻抗时吸收的功率。

3.什么是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什么是电力系统的二次调频?(6分)答:一次调频:系统中所有发电机都参与的调整任务,依靠调速器完成,是有差调节。

二次调频:只有系统中的调频发电机组参与,依靠调频器完成,是无差调节。

4.为什么通过改变发电机的励磁可以改变系统的无功分布?(3分)。

答:系统中的无功分布与电压大小有关,而改变发电机的励磁可以改变发电机端口电压进而可以系统中的无功分布。

5.什么是标幺制?什么是有名制?(2分)答:标幺制为具有物理量纲的物理量除以基准值所得值。

有名制为具有物理量纲的物理量。

6.变压器的分接头调整能否阻止当系统中无功不足引起的电压降低?为什么?(3分)答:不能。

变压器的分接头只能改变无功分布,不能产生无功,因此无法阻止当系统中无功不足引起的电压降低。

三、计算题(50分)1.(10分)已知末端电压为10.2KV,阻抗支路∆U=-0.39KV,δU=2.16KV。

输电线路电阻参数误差对无功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电阻参数误差对无功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分析

第43卷第23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 ol.43 No.23 2015年12月1日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Dec. 1, 2015 输电线路电阻参数误差对无功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分析王茂海1,齐 霞2(1.国家电网华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北京 100053;2.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05)摘要: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调度自动化各项高级应用功能的基础,电网参数作为一种静态基础数据,其准确程度对状态估计结果有着持续的影响。

针对调度运行单位在状态估计日常运行维护中经常出现的无功电压状态估计结果偏差的问题,详细分析了线路电阻参数对无功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输电线路电阻的大小会改变线路两端的无功潮流分布,电阻值变化对线路两端无功潮流大小的影响数值相同,符号相反。

给出了电网无功量测数据与状态估计结果相矛盾时的解决方向,并结合生产实际中的算例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电网参数;状态估计;无功功率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line resistance parameter’s impacts on reactive power estimation resultsW ANG Maohai1, QI Xia2(1. North China Branch of State Grid Power Dispatch & Control Center, Beijing 100053, China;2.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05, China)Abstract: Power system state estimation is the basis of advanced power application functions. As static fundamental data, network parameters have a lasting impact on the credibility of state estimation results. Presently, experiences from daily state estimation maintenance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r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 estimation results is usually worse than the accuracy of active power estimation results.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line resistance parameter’s impacts on reactive power estim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f only resistance parameter is changed, transmission line’s reactive power injection of both sides should be changed with same amount in opposite direction.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olution when reactive power measurements contradict to the state estimation results. Examples in actual power system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analysis conclusion proposed by this paper.Key words: power system parameters; state estimation; reactive power中图分类号:TM71 文章编号:1674-3415(2015)23-0143-050 引言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调度自动化各项高级应用功能的基础,其主要功能就是根据电网模型参数、接线连接关系和一组有冗余的遥测量测值和遥信量测值,求解描述电网稳态运行情况的状态量——母线电压幅值和相角的估计值,并求解出量测的估计值,检测和辨识量测中的不良数据,向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灵敏度计算、在线安全稳定分析与预警、自动电压控制、调度员培训模拟、调度计划类等应用发送完整准确的实时断面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两端无功电量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华立仪表营销中心 周和平
摘要:35kV 线路两端所计量的无功电量不相等并相差一定数量,电源侧的无功电量小于负荷侧的无功电量,当负荷侧的受电开关在断开时,线路处在空载状态下,电源侧的电能表仍在进行计量。

经现场测试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线对地电容所造成的。

1 现场运行状况
为了对电能表计量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对连接到同一接点上的电能表,依据电量平衡原理A P Σ= A P 1+A P 2+…+ΣA P i ,来实现这一目的,如果考虑表计误差和互感器的误差等,可能与实际数据略有差异。

下面结合实例针对35kV 平湖线路的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分别进行平衡考核。

平湖线路结构见图1所示。

图1平湖线路结构
设备参数
线路长度 (km ) CT 变比 PT 变比
对地电容C O (μf / km ) 电源侧日有无功电量及功率因数 (kWh / kvarh / cos φ) 负荷侧日无功电量及功率因数
(kWh / kvarh / cos φ) 5.6 150/5 35000/100
0.048
15750 / 3600 / 0.97
15400/ 4950 / 0.95
备注
电源侧和负荷侧的CT 变比、PT 变比均相同。

有功电量平衡表达式为:A P 1 = ΔA PX + A P2,电源侧有功电量1P A 减去线路损失电量
PX A 基本上与负荷侧电量2P A 相等,而无功电量无法进行平衡,电源侧无功电量小于负
荷侧电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功电量相差的也越来越大。

2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运行中发现电源侧的无功电量小于负荷侧的无功电量,在对表计和互感器做实负荷误差试验时,并未发现异常和超差现象。

当运行方式改变时,平湖变电所由赤湖线路供电,PT
CT
K1
4.5km
C O
I c
电源
35kV
kWh/kvarh
K2
K3 kWh/kvarh
CT
PT
平湖变电所
平湖线路 赤湖线路
并断开受电开关K2,平湖线路处在带电空载状态下,电源侧的电能表仍在进行计量。

当断开电源侧开关K1时,平湖线路停电,电能表就不在进行计量了。

经研分析,导致线路两端无功电量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导线对地电容所造成的,这相当于在平湖变电所35kV 母线上加装了无功补偿电容器,线路越长电容器的容量就越大。

35kV 导线对地充电电容的等值电路见图2所示。

图2导线对地电容等值电路
依据图2可写出导线对地的充电无功功率为 Q C = 3×U x o 2.ωC. L
= 3×(35000/1.732)2×314×0.048×10-6×4.5 = 83(kvar)
每天导线对地电容充电的无功电量为
)h var k ( 19928324Q 24A c Q =⨯=⨯=
考虑无功功率传输所产生的损耗及导线对地电容分布不均等因素,实际计量到的无功功率要小于理论计算值。

当平湖变电所由赤湖线路供电时,受电开关K2处在断开位置,平湖线路电源侧的电能表仍在进行计量,其原因是线路充电的无功功率倒送回电源,断开电源开关K1,线路充电无功功率为零,电能表不在计量。

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线路两端无功电量不平衡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线路越长表现得就越明显。

因此,在考核线路两端的无功功率平衡时,应将导线对地充电的无功功率考虑进去,这样能真实的反映电能表计量的运行状况。

3 建议
目前我国电网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kV 或66kV )小电流系统,电能计量普遍采用V/V 接线方式,见图3所示。

A
U B
U C
C o C o
C
图3 V/V 接线方式分析
图中:B —变压器;PC —消弧线圈;C 0—对地电容;G —泄露电导:PT —电压互感器;
CT A 、CT C —A 、C 相电流互感器。

三相导线对地电容不平衡及瓷瓶污垢闪烙和电晕等因素,造成有、无功功率泄露,零序电流I o = I A +I B +I C 。

通过大地流回到变压器中性点。

对于V/V 接线方式的电能表是计量不进来这部分零序视在功率的。

建议:对于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电能表应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更为合理。

PT
C o
kWh / kvarh
G A B C
PC
CT A
CT B
B
I o = I A +I B +I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